要有行动力|要有“行动”,才有“作为”

来源:领导述职报告 时间:2019-03-25 17:30:04 阅读:

【www.bbjkw.net--领导述职报告】

要有“行动”,才有“作为”

  ——谈《初中数学课例点评》对我的几点启示

  文○廖帝学

  最近读了陕西师大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的《初中数学课例点评》一书。虽然,很多文章在近几年断断续续地读过,但编者把它们汇集成册,展示的是一道别具风味的精神美餐,读罢让人顿生大快朵颐后的酣畅淋漓之感。书中有很多话语和观点都会引起每一个热爱数学教学工作的人深思。对我而言,最让我怦然心动的是罗增儒教授在他的《教师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的实际》一文中的那句:“教师总有所行动,而不能一味‘照本宣科’,终生‘无所作为’。”

  我是一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数学教师,工作十多个年头了,头顶上没有一丝儿“名师”“骨干”“专家”之类的的光环。从某种意义上说,我确实算不上一个成功的数学教育工作者。但罗教授的这句话确实直抵我的心灵。依笔者浅见,他所言的“行动”和“作为”,大抵是针对教师如何上好课、教好书而言的。确实,一个教师,不用说一生,就是一年下来就要讲成百上千节课。在这周而复始的工作中,如何上好一堂课是最值得教师去关注、去思考、去研究的问题。不用说,照搬教材、复制教案、机械模仿绝对称不上罗教授所说的“行动”和“作为”。那么真正的“行动”和“作为”是什么呢?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究竟该如何“行动”呢?在细细品味了《初中数学课例点评》中众多精彩课例之后,我想结合该书谈谈她对我的几点启示。

  启示一:教师要具有“行动”的志气

  我相信很多教师在看了《初中数学课例点评》中的很多课例后,都会生出这样的想法:没想到数学课原来可以这样上!没想到数学课原来该这样上!

  是我们做不到吗?不是的,很多时候,是我们缺少“行动”的志气。大家都知道,真正要上好一堂课,那确实需要花一定的功夫,特别是在教学设计上是十分考究的。但有的教师认为,作为一个教师,能把教材讲清楚学生能听懂就足够了,哪有必要花力气去搞什么设计,有的甚至会认为那完全是搞花架子,华而不实,做无用功。我想,有这种想法的老师的教学肯定是罗教授说的“照本宣科”。事实上,对自已的课堂进行了思考、进行了研究、进行了预设,效果真的不一样。

  我曾发现过这种现象:有些教师上公开课上得很漂亮,但平常的课就不尽人意,甚至马虎。我想除了时间、精力之外的原因,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我认为就是这些教师缺少一种“行动”志气。如果一个教师真的想“有所作为”,一定要多作些研究,一定要多作些思考。

  今年我第三次执教北师版八年级(上)数学教材,学期初我就对自已定了个要求:多花时间来进行教学设计,争取能上几堂有创意的课。

  那天上《蚂蚁怎样走最近》。翻阅了众多教案、课件、课例,我发现很多教师都是这样进行这一课的教学:

  首先是情境引入,用多媒体展示如下情景:

  如图1,在一个圆柱石凳上,若小明在吃东西时留下了一点食物在B处,恰好一只在A处的蚂蚁捕捉到这一信息,于是它想从A处爬向B处,你们想一想,蚂蚁怎么走最近?接下来就是师生合作探究问题的解决办法,教师引导学生将曲面最短距离问题转化为平面最短距离问题并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在活动中体验数学建摸,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学生探究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应该说这样的设计十分流畅,十分合理。但教了几届学生,我也发现一些基础不是很好空间观念不是很强的学生在解决此题时不能将曲面最短距离问题转化为平面最短最离问题来解决。就算知道这一点,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画展开图时容易画为图2。

  我能不能作些改进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我一反常态,用了另一种方式切入新课:

  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如图3所示的一张白纸,B是长方形一边的中点。

  师:一只蚂蚁要从白纸上点A爬到点B,它怎样走最近?请同学们准备一张纸,在上面把蚂蚁走的路线画出来。

  学生连接AB。

  师:你们为什么这么做?

  生齐答: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接下来,教师和学生一起,分别将手中的将白纸围成一个没有上、下底的圆柱。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点A、B的位置,并观察线段AB在整个过程中的变化(由线段变成了曲线)。请同学们想一想:在这个圆柱的侧面上,一只蚂蚁要从点A爬到点B,怎样走最近?

  生:把它展开就是了!…………

  我的这种作法,从学生最易接受的知识开始,我认为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规律。我自我感觉教学效果比我按传统的设计的教学效果好得多。

  我这里表达的意思不是说我是多么多么的有“志气”,我想说的是,我们每个教师如果有了想“有所作为”的志气后,是能够设计出象《初中数学课例点评》中那些课来的,是能够上好课的。

  启示二:教师要培养“行动”的底气

  数学教学是一项智慧的事业,是一项心灵对心灵的事业,是一项创造未来的事业。因此,从事教育需要有一种底气。

  我曾经读过一篇小品文,大意是一位记者去采访一位教学大赛获奖的选手:“你这堂课上得如此成功,请问你准备了多久?”这位获奖选手的回答是:“我从一走上讲台就开始准备了!”

  是的,作为一名教师,要想上好课,决非一朝一夕的事儿。它需要我们每时每刻都要作好这方面的准备,只有作好了准备,你才会对上好课有底气。一般来说,这种底气至少应包括一个人的文化底蕴、专业知识和教学艺术。

  怎样才能提高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底气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多读书

  读一本《初中数学课例点评》就能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经常关注、经常阅读类似的书,必然会对自己的教学带来极大的帮助。在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的路上,书都应是我们最好的朋友。经常阅读一些有关数学教学的期刊杂志,比如《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我们才会获得一些新鲜的教学案例、教学故事、典型习题,才能获取自己不知道的一些教学方法、技巧。

  多反思

  朱永新教授开办的“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2002年6月26日,朱永新在网上发帖子《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示》:1、保期十年,2、投保条件:每日三省吾身、写千字文一篇,十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来本公司,3、理赔办法:十年后,如投保方未能跻身成功之列,本公司愿以一赔十。

  相信很多人把这个启示当奇闻轶事来读,没有几个人真正当回事,但还真就有人较真儿,2002年10月12日,江苏盐城的农村教师张向阳成了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的“第一投保者”。后来,张向阳老师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朱永新的成功保险,告诉我们成功有其必然性。张向阳的成功事例,告诉我们朱永新的保险并非虚谈,关键是要坚持。“苦读可以成为知名学者,深思可以成就一代宗师”,对教师来说,不间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思考身边的教学实例,坚持几年,想不成功都不行。朱永新说十年,张向阳只用了八个月,便硕果累累了。这足见反思的重要性。

  多交流

  教育的对象是人,所以教师要研究人。我们要建立自己的教育学术圈子,要向同事、学科教研员、著名特级教师和名师、高校家教授、教育外的企业家、学者等学习。要敢于表达自已的观点,要多与人家交流自已的思想,让自已的思想始终处于“活水”的状态。一个教师,只有有了学术人脉,才有更为广阔的视野和发展空间。《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的“课例点评”就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各抒已见的平台。

  启示三:教师要发掘“行动”的灵气

  从事教育,如果不去研究,会很快被教育所淘汰,如果研究不深入,难以成为有卓越成就的教师。但是,并不是说,只要你研究,就一定会取得成就。研究教育确实也需要一种灵气。当然要具备这样的灵气,需要学习教育科研方法,参加教育科研实践。这样的研究是与学习同时相伴的。

  记得在上北师大七年级上《探索规律》一课时,很多老师在上课时都采用直接展示月历,然后引导学生去探索其中的规律。但一次公开课上,我却看到一个老师是这样处理这部分内容的:

  (简单的导入语之后)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是10月17日,星期三制作出今年10月的月历。

  学生开始埋头制作月历,教师巡视。五分钟后,大多数学生举起了手,表示已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做的?

  生1:今天是17日,星期三,明天就是18日,星期四,后天就是19,星期五,再过一天就是……

  他的话还没说完,下面就有学生嘟嘟囔囔:“太麻烦了!”教师及时地抽了另一个学生起来介绍。

  生2:今天是17日,星期三,下一周星期三就是24日,上一周星期三就是10日……

  生3:……

  这位老师采用先让学生制作月历来引导学生探索规律的做法,表面上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应该说很值得称道,很有创意,是有创造力的表现!

  《初中数学课例点评》一书撷取了很多富有灵气的课例,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其实,教学的灵气不是空来之物,关键在于不断磨砺自己的心灵,不断提升自己的创造力,获取一种研究的灵气。研究,要从学习的第一天开始。我们要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培养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自己越来越有灵气。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它永远值得我们去追求。而打开《初中数学课例点评》,我想,它一定会让我们每位热爱数学教学的教师减少很多遗憾!因为我始终相信:要有“行动”,才有“作为”!

更多相关内容: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