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雅俗共赏ppt】论雅俗共赏读后感

来源:读后感 时间:2019-02-25 04:00:31 阅读:

【www.bbjkw.net--读后感】

《论雅俗共赏》放在第一篇,并且用作书名,用意也在此。各篇论文的排列,按性质的异同,不按写作的先后;最近的写作是《论老实话》。下面是小学生作文网www.zzxu.cn 为大家整理的论雅俗共赏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论雅俗共赏读后感

  读中学的时候,学习过朱自清的两篇文章《荷塘月色》、《背影》,至今印象深刻。曾经全文背诵过《荷塘月色》,被朱自清的美文所陶醉,曾经在盛夏的晚上,到大连劳动公园的荷花池,去寻找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无论是月下的荷塘,还是荷塘上的月色,呵呵,都没有找到朱自清的优雅、朦胧、幽静的“荷塘月色”,概因我是没有朱先生的心境吧。倒是《背影》,以真言抒真情,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父爱。虽然我的父亲已经离开我多年了,但是至今想起父亲,犹在眼前。已经成为人父,总想给儿子留下点伟大父亲的烙印。呵呵,可是感觉我的儿子不领情啊。我的方法有问题啊。

  我喜欢逛书店,可能受王海军童鞋影响,以前与海军出差的时候,海军每到一地肯定去书店转转,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一次出差购得朱自清先生的《论雅俗共赏》,在漫长的火车旅途中看完。近日又细读,感受不一样。得出结论如朱自清先生所论:趣味性的小说等可以在旅途中阅读,名家作品必须要端坐,认真阅读才有收获。所以,古人读书、写字都要端起架子,不无道理啊。

  读《论雅俗共赏》,深为朱自清先生博古论今的渊博的知识所折服。何为雅?士大夫。何为俗?小市民、农家子弟。对此,至今仍有人感兴趣,论来论去,把东北二人转都论进去了,弄得春晚导演很头痛。呵呵。私下认为,无需区分过于严格,有人喜欢就好,管他雅与俗呢。读书是一种习惯,读书有时候就像抽烟一样,习惯养成了,不读书感觉少点什么的。过去读书目的性很明确,肯读书就能改变身份和地位。当今,读书是否仍然能够改变身份和地位呢?真的不好说啊。

  对于“百读不厌”的理解。我觉得百读不厌的书,肯定是好书。因为读书不但获得了快乐,也肯定获得了知识。当然了,百读不厌是根据读者个人的兴趣决定的,所以不能因此来评判这本书的好与坏。学以致用,是读书人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升华的体现,这也是根据读者个人的情况而定的。我有一友,可谓读书之多,高我不知多少,但是至今没有把其所读之书,所获得的知识在生活中体现出来。我称之读死书。也可能是我的读书实用论的看法吧,人家可能自得其乐呢。

  “论老实话”,朱自清先生的剖析的可谓入木三分啊。人们为什么不能或不肯说实话呢?归根结蒂,关键是在利害冲突上。自己说出实话,让别人知道虚实,知道自己的底细,就要受制于人了。在这个分配不公的世界上,生活好像战争,往往是有你无我。把兵不厌诈等兵法在生活或工作中运用的淋漓尽致啊。由此,生活中、工作中缺乏敢于担当、敢于面对的勇气。私下认为,这样的民风不好。要想回归善良、朴实的人性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回归中华民的传统美德,非得百年努力不可啊。

  这次,错过了上海书展,以此文算是参加上海书展吧。呵呵

  《雅俗共赏》读后感

  这是三联“中学图书馆文库”系列里的书,朱自清的十四篇小论文,主要是文艺性的评论。喏,你看看目录名字便知道:“论逼真与如画”、“歌谣里的重叠”、“禅家的语言”等等。我有点不理解为什么这书也编入这个系列,这个是中学生的阅读范围麽?这,说的是高中吗?哎,这个系列的书真让人未读书先惭愧。

  “论雅俗共赏”是第一篇文,碰巧最近我也在想这个问题。我们的教育让我们在上学的时候恨透了书本,在离开学堂之后彻底遗忘读书,特别是我们这片经济先开放的地区。读书便成为一种叫做“小资”的标配,这不是真心诚意地赞同读书这种行为,而是认为这是喜欢读书的人故意摆谱的行为。进而,读书也好似成为一种看似优雅,有点脱俗,实际遭人唾弃的行径。太可怕了不是?本来美好的东西,人人趋之,但现在是趋的只有“利”了。原本那些好书,佳画,妙音,都是最值得细细把玩的好东西,却遭受误解和排斥,这“雅”和“俗”之间隔着是一巨大缝隙。先生在他的年代里,提出的是:“‘雅俗共赏’似乎就是新提出的尺度或标准,这里并非打倒旧标准,只是要求那些雅士理会到或迁就些俗士的趣味,好让大家打成一片。当然,所谓“提出”和“要求”,都只是不自觉的看来是自然而然的趋势。”所以先生在这本书,也正是做出这种努力,尽量用简单的语言和平白的方式,介绍文学文艺。

  而在其中另一篇“诗与话”里头也有提及,新的现代诗已经极力想开创一种白话甚至方言形式的诗歌风格,好让更多的百姓也能够欣赏,这中间要挑选能准确表达意思地方言词语,又要兼顾韵脚,不能不说是相当难,也极少有人成功,却也不失为一种尝试。文人学者在这方面,确实也下过苦功夫。

  先生本身就是一位诗人,特别注重介绍诗歌。倒是因此让我认识了这位美国的Dorothy Parker夫人,哇,与海明威同时代的女诗人,我不懂得怎么找英文的原作品,但翻译过来的也是真真有味道,抄出一篇分享:

  卧室铭

  破了晓又是一天;

  我得起来了些愿,

  虽然穿衣、吃喝,

  也在动手动脚,

  东学几分,西学几分,

  又哭又笑,出力,骂人,

  听个歌,看回戏,

  纸上写几个字,

  认仇人不交朋友——

  到了儿却教床等我。

  虽然自尊也自振,

  回床却好像宿命。

  虽然忧思徘徊,

  床却不得不归。

  不论扬眉还是低首,

  日子都归到床头。

  起来、出去,前行。

  总飞回床不成,

  春夏秋冬这四季——

  起来简直是傻气!

  欣赏这玩意,个人各有不同感受,我水平也不高,就觉得有点意思,有点共鸣。大概诗歌如此,所谓艺术欣赏也如此,本来这些所有一切都来自于生活,源于生活,都该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但塑造成艺术形式之后,又抽离了原相,显得高于现实而导致不是每个人都还记得它原来的模样。这个道理本身也没有高低之分,能欣赏当然是好事,就算欣赏不上,也没什么损失不是?

  读摘

  这本小书是朱自清仙去之前所撰写的几篇文章的汇总。其中大多是文艺性的论文,其中《论逼真与如画》一篇最见朱先生的旧学功底。不过我所关心并不在文艺而是能对语文教学有所启发上。因此只摘录几段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大家分享。

  在《论百读不厌》一文中,朱先生说“经典文字简短,意思深长,要多读,熟读,仔细玩味,才能了解和体会。所谓‘意自见’,‘子自知’,着重自然而然,这是不能着急的。”,“经典给人知识,教给人怎样做人。”,“浏览阅读小说更只是为了消遣,他们要求的是趣味,是快感。这个诵读经典不一样。诵读经典是为了知识,为了教训,得认真、严肃,正襟危坐地读,不像诗文和小说可以马马虎虎的,随随便便的,在床上,在火车轮船上都成。”在这里朱先生提出了经典的教育意义,并且指出了怎样来阅读经典,其实如果能做到保持一颗怀有敬意的心,以什么样子和在哪里读并不重要了。这里让我关注的是,朱先生对经典的态度与在《经典常谈》中有了一些变化,在《经典常谈》的“序言”中朱先生开篇谈到“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在这里我们看到朱先生介绍经典时使用了“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并赞同“教人见识经典一番”的说法,这种看法有可能是朱先生早期对待经典的态度,而在晚期明显地认识到了对经典的阅读并不是“不在实用”的。此外,在本文中,朱先生还强调了感觉在阅读中的作用“感觉的享乐似乎是直接的、本能的,即使是字面儿的影响所引起的感觉,也好多少有这种情形,至于小调和吟诵,更显然直接诉诸听觉,难怪容易唤起普遍的趣味和快感。至于意义的欣赏,得靠综合诸感觉的想象力,这个得长期的教养才成。然而就像教养很深的梁启超先生,有时也是让感觉领着走,足见感觉的力量之大。”这其实指出了直接诉诸听觉的声音对理解力帮助是很大的。

  在《论朗诵诗》一文中,朱先生回忆了听闻一多先生朗诵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时的感受,然后谈到了对朗诵诗的认识:“似乎适于朗诵的诗或专供朗诵的诗,大多数是在朗诵里才能见出完整来的。这种朗诵的诗大多数只活在听觉里,群众听觉里;独自看起来或在沙龙里念起来,就觉得不是过火,就是散漫、平淡、没味儿。对的,看起来不是诗,至少不像诗,可是在集会的群众立朗诵出来,就确乎是诗。这是一种听的诗,是新诗的新诗。”“朗诵诗可不伺候谁,只是沉着痛快地说出大家要说的话,听的诗有话要说的一群人。”“不过朗诵的确得注重声调和表情,朗诵诗的确得是戏剧化的诗。”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我们在诗歌朗诵教学上不注重听觉再现的弊病。

  在《中国文的三种型》一文中,“郭先生特别强调‘中国文学的音乐’,同意一般人的见解,以为欧化的白话文是‘哑巴文学’,他对中国文字的音乐性是确有所见的。”“古人作文不知道标点分段,所以只有在音节上求得句读和段落的分明。”在这里,文字的音乐性被提出来了。在教学中,我们总是让学生读懂字音,但并没有主意从音节上求得什么,而只是看学生的发音是否准确,吐字是否清晰上了。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255608/

推荐访问:朱自清雅俗共赏读后感 美文共赏读后感 雅俗共赏歌词 雅俗共赏的意思 论雅俗共赏 雅俗共赏吉他谱 雅俗共赏造句 雅俗共赏mv 雅俗共赏下载 雅俗共赏简谱 雅俗共赏伴奏 雅俗共赏的故事 雅俗共赏作文 雅俗共赏郭德纲 雅俗共赏会员 《雅俗共赏》读后感 雅俗共赏近义词 雅俗共赏歌曲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