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小桃树课文]一颗小桃树主要内容

来源:教学设计 时间:2018-05-14 09:29:43 阅读:

【www.bbjkw.net--教学设计】

一颗小桃树主要内容篇1:春季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颗小桃树主要内容_春季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春季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欢迎阅读。
  一、指导思想
  本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仍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夯实基础。同时以“落实温州市语文新常规精神和我校的“1+6”模式课堂变革活动”为落脚点,进一步完善常规管理,开展各项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核心素养提升。重点学习《温州市初中教学常规》(2016版),切实践行“学为中心,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教学理念,力求完善“1+6”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习的高效性。
  对于七年级学生一方面继续坚持识字写字的教学;一方面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六大单元。
  第一单元的课文介绍了中国杰出人物的非凡生平。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为人类奉献宝贵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本单元学习要学会精读的学习方法。
  第二单元的作品都是表现家国情怀的文章。本单元在继续学习精读的方法中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感。
  第三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通过普通人身上闪现的优秀品格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在注重熟读精思的学习中体现了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活得精彩,抵达某种境界。
  第四单元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本单元重点学习略读。
  第五单元的文章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字里行间闪烁着哲理的光彩。在学习中可进行比较的方法阅读,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拓展视野,加深理解。
  第六单元的文章是关于探险与科幻方面的文章。本单元重点学习浏览,学会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主要信息。
  三、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了解,七年级的学生整体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差,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 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大部分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相信通过努力会有所改变。
  四、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
  (一)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1.掌握七年级下册语文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
  2.学习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感打下基础。
  3.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4.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
  (二)德育教育目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三)人文素质目标: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把课本上学习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五、教学重、难点
  1、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2、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3、能够掌握每课的重点字词的书写以及释义。
  4、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荚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5、能够结合实际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品味生活 ,养成团结合作的集体意识,能够与同学合作探究分享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6、作文方面做到三点:
  (1)在学生原有写作的基础上继续提高、锻炼写作的基础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基本写作要求。
  (2)能层次分明地、有条理地写出自己所熟悉的人和事,在作文中写出有个性的东西,作文要创新,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完全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进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继续加强记叙文的写作,多看多积累多悟多写。
  六、教学策略
  通过对本学期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了解,预设以下教学方式、策略、方法与手段:
  (一)、阅读:
  1、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用于课外阅读积累。
  2、课内阅读:对于重点篇目要精讲,并要进行配套的训练。要重在以教材为载体教会学生语文阅读的方法。
  3、课外阅读: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如推荐佳作、摘抄佳作、写读书笔记、阅读检测等。要通过专题阅读训练,各个突破,从而全面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4、学生每周必须要有5000字以上的课外阅读量,每周要完成1000字以上文字笔记,每月必须读一本文学名著,并完成一篇读书笔记。
  5、指导和训练重点:课内文言文。
  文言文是学生新接触到的,文言文学习要求学生认真踏实,还要肯花时间。而文言文的教学和训练又要贯穿整个学年,因此要由浅入深加大训练难度,扩大训练量,加强文言词语的积累。精讲课后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切实帮助学生从一开始就学好文言文。
  (二)、写作:
  1、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摘录本、周记本,分别用于阅读、随笔和作文写作。
  2、进行分类训练:
  (1)阅读、随笔(周记)
  (2)作文训练:
  本学期,重点是要掌握一般记叙文的写作:其基本要求如下:
  A、懂得记叙要紧扣事件的发展,掌握几种常见的突出主题的写法。
  B、懂得修辞在文章中的作用,并能在写作实践中加以运用。
  (3)作文的训练要求:
  除阅读、随笔外,平时的作文指导与训练总共安排8次,并将考纲要求及各项训练点穿插到这8次指导与训练中,这样可以使作文指导更具有操作性、实效性,让学生在每次的训练中强化认识,提高能力。
  (三)其它:
  强化语文知识的积累,为后阶段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1)诗词名句的积累。
  (2)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积累。
  (3)成语、熟语的积累。
  (4)佳作精彩片断的积累。充分利用摘抄本。
  七、教学进度安排
  将名著指导有序安排进单元阅读教学中。
  周次 教学内容 教时
  预备周
  1 《邓稼先》《说和做》 阅读指导 4
  2 《回忆鲁迅先生》《孙权劝学》 3
  3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 单元测试 4
  4 《黄河颂》《最后一课》 4
  5 《土地的誓言》《木兰诗》 3
  6 写作:学习抒情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 4
  7 单元测试 《阿长与<山海经>》《老王》 5
  8 《台阶》《卖油翁》 3
  9 写作:抓住细节 单元测试 4
  10 期中复习 期中考试 5
  11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驿路梨花》 4
  12 《最苦与最乐》 《短文两篇》 4
  13 写作:怎样选材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5
  14 《紫藤萝瀑布》 《一颗小桃树》 4
  15 《外国诗二首》 《古代诗歌五首》 3
  16 写作:文从字顺 《伟大的悲剧》 《太空一日》 5
  17 《带上她的眼睛》 《河中石兽》 4
  18 写作:语言简明 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 4
  19 单元测试 期末复习 5
  20 期末复习 5
  20**.02.18

一颗小桃树主要内容篇2:贾平凹散文集赏析

一颗小桃树主要内容_贾平凹散文集赏析


  导语:贾平凹的散文内容浩瀚,五彩缤纷,内容极为宽泛,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心的情绪变化、偶然感悟的哲理等等皆可入文。有《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
  【内容简介】
  贾平凹的大部分散文都闪烁着哲理的火花。这种哲理多出自作家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非前人言论的重复,哲理的诠释过程也就是文章的重心,极富情致和个性,代表作有《丑石》、《一棵小桃树》、《文竹》等。这些作品在简短的篇幅中,既没有玄奥的言词,也没有空洞的说教,只是以一个经历者的身份讲述一个个富有哲理的故事。娓娓动听,从容不迫,决不自以为是,不炫耀、不张扬。
  【作者简介】
  贾平凹:一个追求“有自己声音”的作家,是当代文坛的奇才。1952年,他生于陕西南部丹凤县棣花村,1972年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现任西安市作协主席、《美文》杂志主编等职。出版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商州初录》、《土门》、《高老庄》、《怀念狼》、《病相报告》、《秦腔》,中篇小说《天狗》、《黑氏》、《美穴地》、《五魁》等,并有大量散文、随笔问世。作品曾获全国文学奖5次,及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那文学奖和法兰西文学艺术荣誉奖。以英、法、德、俄、日、韩、越等文字翻译出版了20种版本。
  关于《白夜》,贾平凹曾坦言,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不是那部“让我灵魂安妥的书”——《废都》,而是《白夜》,这也成了他一生最大的遗憾之一。“我的作品总是一个阶段一组。《白夜》就出在《废都》后没多久,结果我最好的作品被《废都》的声浪湮没了。”评论界与广大读者对这部被《废都》遮蔽的小说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其无论是情节设定、语言运用、人物描写都远远超过《废都》。《白夜》也因其平静中埋伏机锋,练达处深藏宏义成为华语小说界公认的一部经典之作。
  【散文】
  (一)孤独地走向未来
  好多人在说自己孤独,说自己孤独的人其实并不孤独。孤独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遗弃,而是无知己,不被理解。真正的孤独者不言孤独,偶尔作些长啸,如我们看到的兽。
  弱者都是群居着,所以有芸芸众生。弱者奋斗的目的是转化为强者,像蛹向蛾的转化,但一旦转化成功了,就失去了原本满足和享受欲望的要求。国王是这样,名人是这样,巨富们的挣钱成了一种职业,种猪们的配种更不是为了爱情。
  我见过相当多的郁郁寡欢者,也见过一些把皮肤和毛发弄得怪异的人,似乎要做孤独,这不是孤独,是孤僻,他们想成为六月的麦子,却在仅长出一尺余高就出穗孕粒,结的只是蝇子头般大的实。
  每个行当里都有着孤独人,在文学界我遇到了一位。他的声名流布全国,对他的诽谤也铺天盖地,他总是默默,宠辱不惊,过着日子和进行着写作,但我知道他是孤独的。
  “先生,”我有一天走近了他,说,“你想想,当一碗肉大家都在眼睛盯着并努力去要吃到,你却首先将肉端跑了,能避免不被群起而攻之吗?”
  他听了我的话,没有说是或者不是,也没有停下来握一下我的手,突然间泪流满脸。
  “先生,先生……”我撵着他还要说。
  “我并不孤独。”他说,匆匆地走掉了。
  我以为我要成为他的知己,但我失败了,那他为什么要流泪呢,“我并不孤独”又是什么意思呢?
  一年后这位作家又出版了新作,在书中的某一页上我读到了“圣贤庸行,大人小心”八个字,我终于明白了,尘世并不会轻易让一个人孤独的,群居需要一种平衡,嫉妒而引发的诽谤,扼杀,羞辱,打击和迫害,你若不再脱颖,你将平凡,你若继续走,走,终于使众生无法赶超了,众生就会向你欢呼和崇拜,尊你是神圣。神圣是真正的孤独。
  走向孤独的人难以接受怜悯和同情。
  (二)荒野地
  这原本是庄稼地,却生长了一片荒草。荒草一人余高,繁荣得蓬勃健美。月夜下没有风,亦不到潮露水的时分,草的枝叶及成熟的穗实萧萧而立,但一种声息在响,似乎是草籽在裂壳坠落,似乎是昆虫在咬噬,静伫良久,跳动的是体内的心一颗。扮演着的是《聊斋》里的人物,时间更进入亘古的洪荒,遥遥地听见了神对命运的招引。
  月亮在天上明亮着一轮,看得清其中的一抹黑影,真疑心是荒野地的投影,而地上三尺
  之外便一片迷。夜是保密的,于是产生迟到的爱情。躲过那远远的如炮楼一般的守护庄稼的庵架,一只饥渴的手握住了一只饥渴的手,一瞬间十指被胶合,同时感受到了热,却冷得索索而抖。
  一溜黑地淌过,松软如过草滩,又分明是脚上穿了宽松的鞋。可怜的农人种下了这一溜洋芋,四周的荒草却使它们未能健长,挖掘过的地上没有收获到拳大的洋芋。肥沃的土地上明日的清晨却能看到两行交织的脚印。
  已经是草地的中央了,失却的则是东南西北的方向。境界幽幽。心身在启示着坐下来,恰好有两块石头,等待这石头是多少个年月,石头也差不多等待得发凉了。天地之间,塞涌的是这荒草,人也是荒草的一棵,再有一棵。说话的是眼睛,说尽着唐诗宋词的篇章。头顶上的月亮丰丰满满。需要有点风,风果然而至。草把月划成了有条纹的物件,且在晃动不已。不知名的昆虫在呻吟着,散发着那特有的气味。待到死过去几次,又活过来几次,一切安静了,望月亮又如深下去的一眼井水,来分辨那里面的身影了。
  佛殿一样的地方,得到的是心身的和谐,方明白那一溜松软的黑地是通往未来的甬道,铺着毡毯。
  生长庄稼的土地却长满了这么多荒草,这是失职的农人的过错吗?但荒草同样在结饱满的果籽,这便是土地的功能。失职的农人或许要诅咒的,而娇弱无能的庄稼没有荒草这么并不需要节令、耕作、肥料而顽强健壮啊!
  因为草、人归复了原本的形态,这个月下夜晚是这么苍茫壮阔。
  生之苦难与悲愤,造就着无尽的残缺与遗憾,超越了便是幽默的角色,再不寄希望于梦境和来世,就这么在荒野地中坐下,坐下如两块石头。或许坐上百年上千年,或许很短的一别,但已够了。
  走出了荒野地,另一处草浅的地方,仍发现了曾是长过瓜果的,是南瓜或是西瓜,肯定的也是未收获到要收获的东西,瓜田早废了,瓜叶腐败为泥,而绳一样纵横的瓜蔓却还发白的将也已为泥的印缀在地上。踏着这白绳的空格走,像是游戏。突然就会想起月亮上的那一株桂树,还有那一位勇敢的却砍不断树身的吴刚。
  而毕竟有这么一块荒野地。

一颗小桃树主要内容篇3:余秋雨作品散文集

一颗小桃树主要内容_余秋雨作品散文集

  导语:一头挑着中国千年文化,一头挑着世界万年的文明的虔诚的行者。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余秋雨作品散文集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余秋雨作品散文集1
  闲读梧桐
  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他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被砍伐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寒潮来了,注意保暖御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叩窗棂。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于是无眠,想起家信。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两袖清风献给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从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每次站到它跟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
  浮想联翩,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惊奇地发现,天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
  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没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树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向那棵树飞去了。这一夜的风呵,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而风又奈你何,坠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
  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和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里的人们。
  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叩击着耳鼓。俯目望去,一个红衣女孩雀跃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台上,扑进一阙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
  余秋雨经典散文集  余秋雨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着有系列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摩挲大地》《寻觅中华》《何谓文化》《中国文脉》等。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代表作。《文化苦旅》以余秋雨在全国各地的文化遗迹之地的游览过程为线索,以深刻思想和极具震撼力的语言,揭示中国文化内涵,考问历史和人生的深层意义。《文化苦旅》向读者展示了余秋雨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以及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是当代散文领域的范例。
  《山居笔记》一书的写作,始于一九九二年,成于一九九四年,历时两年有余。为了写作此书,作者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不再上班,因此这两年多的时间十分纯粹,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投入那么多时间才写出十一篇文章,效率未免太低,但作者的写作是与考察联在一起的,很多写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快不起来。有一次为了核对海南岛某古迹一副对联上的两个字,几度函询都得不到准确回答,只得再去了一次。这种做法如果以经济得失来核算简直荒诞不经,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谓“得失寸心知”,为学严谨的态度可见一斑。
  余秋雨作品散文集2
  收藏昨天
  经常有年轻朋友来信询问一些有关人生的大问题,我总是告诉他们,你其实已经有了一位最好的人生导师,那就是你自己。
  这并非搪塞之言。人生的过程虽然会受到社会和时代的很大影响,但贯穿首尾的基本线索总离不开自己的个体生命。个体生命的完整性、连贯性会构成一种巨大的力量,使人生的任何一个小点都指向着整体价值。一个人突然地沮丧绝望、自暴自弃、挺而走险,常常是因为产生了精神上的“短路”,如果在那个时候偶然翻检出一张自己童年时代的照片或几页做中学生时写下的日记,细细凝视,慢慢诵读,很可能会心情缓释、眉宇舒展,返回到平静的理性状态。其间的力量,来自生命本身,远远大于旁人的劝解。
  拿起自己十岁时候的照片,不是感叹韶华易逝,青春不再,而长久地逼视那双清澈无邪的眼睛,它提醒你,正是你,曾经有过那么强的光亮,那么大的空间,那么多的可能,而这一切并未全然消逝;它告诉你,你曾经那么纯净,那么轻松,今天让你苦恼不堪的一切本不属于你。这时,你发现,早年自己的眼神发出了指令,要你去找回自己的财宝,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放回原处。除了照片,应该还有其它更多的信号,把我们的生命连贯起来。
  为此,真希望世间能有更多的人珍视自己的每一步脚印,勤于记录,乐于重温,敢于自嘲,善于修正,让人生的前前后后能够互相灌溉,互相滋润。其实,中国古代显赫之家一代代修续家谱也是为了前后之间互相灌溉、互相滋润,你看在家谱中呈现出来的那个清晰有序的时间过程是那么有力,使前代为后代而自律,使后代为前代而自强,真可谓生生不息。个人的生命也是一个前后互济的时间过程,如能留诸记忆,定会产生一种回荡激扬的动力循环,让人长久受益。一个人就像一个家族一样,是不是有身份、有信誉、有责任,就看是否能把完整的演变脉络认真留存。
  我们也许已经开始后悔,未能把过去那些珍贵的生活片段保存下来,殊不知,多少年后,我们又会后悔今天。如果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投身再大的事业也不如把自己的人生当作一个事业,聆听再好的故事也不如把自己的人生当作一个故事,我们一定会动手动笔,做一点有意思的事情。不妨把这样的事情称之为“收藏人生的游戏”。让今天收藏昨天,让明天收藏今天,在一截一截的收藏中,原先的断片连成了长线,原先的水潭连成了大河,而大河,就不会再有腐臭和干涸的危险。
  绝大多数的人生都是平常的,而平常也正是人生的正统形态。岂能等待自己杰出之后再记载?杰出之所以杰出,是因为罕见,我们把自己连接于罕见,岂不冒险?既然大家都很普通,那么就不要鄙视世俗年月、庸常岁序。不孤注一掷,不赌咒发誓,不祈求奇迹,不想入非非,只是平缓而负责地一天天走下去,走在记忆和向往的双向路途上,这样,平常中也就出现了滋味,出现了境界。珠穆朗玛峰的山顶上寒冷透骨,已经无所谓境界,世上第一等的境界都在平实的山河间。秋风起了,芦苇白了,渔舟远了,炊烟斜了,那里,便是我们生命的起点和终点。
  想到起点和终点,我们的日子空灵了又实在了,放松了又紧迫了,看穿了又认真了。外力终究是外力,生命的教师只能是生命本身。那么,就让我们安下心来,由自己引导自己,不再在根本问题上左顾右盼。
  左顾右盼,大漠荒荒,其实自己的脚印能踩出来的只是一条线。不管这条线多么自由弯曲,也就是这么一条。要实实在在地完成这一条线,就必须把一个个脚印连在一起,如果完全舍弃以往的痕迹,那么,谁会在意大地上那些零碎的步履?我在沙漠旅行时曾一次次感叹:只有连贯,而且是某种曲线连贯,才会留下一点美,反之,零碎的脚印,只能是对自己和沙漠的双重糟践。
  我最合适什么?最做不得什么?容易上当的弯路总是出现在何处?最能诱惑我的陷阱大致是什么样的?具备什么样的契机我才能发挥最大的魁力?在何种气氛中我的身心才能全方位地安顿?……这一切,都是生命历程中特别重要的问题,却只能在自己以往的体验中慢慢爬剔。昨天已经过去又没有过去,经过一夜风干,它已成为一个深奥的课堂。这个课堂里没有其他学生,只有你,而你也没有其它更重要的课堂。
  因此,收藏人生,比收藏书籍、古董更加重要。收藏在木屋里,收藏在小河边,在风夕雨夜点起一盏灯,盘点查看一番,第二天风和日丽,那就拿出来晾晾晒晒。
  ——读《人生纪年》
  【拓展阅读】
  散文,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通常是与韵文、骈文相对的散行文体。从广义来说,它包含有小说、戏剧、历史、哲学、传记等一切无韵的文体样式;从狭义来说,它是与诗词、歌赋等韵文相对的一种特殊文学体裁。从先秦两汉的诸子散文、史传散文到唐宋韩愈、柳宗元的古文,都属于这一文体范畴。而在这其中,在那个漫长的一直以诗文为正宗的古代社会中,“散文”长期以来被赋予了作训垂范、载道明理的教化作用,成为统治者经天纬地事业中的有用工具。
  真正使我国传统的散文观念出现根本性转折的是在“五四”时期。1925年,鲁迅先生翻译了日本作家厨川白村的文艺评论集《出了象牙之塔》,厨氏在书中对Eassy(随笔)的论述,成了当时作家和评论家所信奉的散文创作准则。
  然而在他的散文创作中,他竟然又以闲适散淡的趣意营造着自己的作品,似乎将“散文”摒弃于启蒙主义的功利文学观念之外。《狗猫鼠》、《二十四孝图》、《无常》乃至《阿长与山海经》、《五倡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等等,均写得挥洒自如。
  与鲁迅先生散文观念极为类似的是周作人。他于1921年6月8日在《晨报》副刊上发表的《美文》一文,几乎成为“五四”作家谈论现代散文的艺术标尺。他认为:“外国文学里有一种所谓论文,其中大约可以分为两类。一批评的,是学术性的。二论述的,是艺术性的,又称为美文。这里边又可以分出叙事与抒情,但也有很多两者夹杂的……中国古文里的序、记和说等,也可以说是美文的一类”。由此出发,他将中国美文的传统追溯到晚明小品,从公安派、竟陵派的文学主张中寻找现代散文的理论资源。同时,他又眼光向外,认为英式随笔应该成为国人学习与借鉴的榜样。在他的散文创作中,《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谈龙集》、《谈虎集》等作品,文笔舒徐自如、信笔直书,是自己真性情的自然流露。
  事实上,“五四”时期的散文创作主要是在周氏兄弟文学主张的影响下,实现了一次对传统散文观念的根本性裂变与转型。著名散文作家朱自清在1928年所写《论中国现代的小品散文》一文中这样认为:“就散文论散文,这三四年的发展,确实绚烂极了,有种种的样式,种种的流派: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面,迁流漫衍,日新月异;有中国的土风,有外国绅士风,有隐士,有叛徒,在思想上是如此。或描写,或讽刺,或委曲,或缜密,或劲健,或绮丽,或洗练,或流动,表现上是如此。”这篇文章后来作为附录,收入1936年5月出版的朱自清散文集《背景》中,长期以来几乎一直成为人们评价“五四”时期散文繁盛状况的经典性论断。
  不过,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并不是一个社会安康、风花雪月的和平年代,而是一个充满着挣扎与战争,徘徊于生与死之间的风沙扑面的动荡时期。在一段时间的新鲜与探索之后,许多作家纷纷寻找战斗的艺术,认为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和投枪,是社会感应的神经,是人民苦难的代言人。因而,尽管当1924年语丝社力图倡导“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的战斗特色时,并没有能形成文坛步调一致的行动口号。但到1934年4月林语堂在上海创办《人间世》小品文半月刊,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创作时,则几乎受到了当时文坛众口一词的批判与嘲讽。林语堂在《人间世》的“发刊词”中说,“盖小品文,可以发挥议论,可以畅泄衷情,可以摹绘人情,可以形容世故,可以札记琐屑,可以谈天说地,本无范围,特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与各体别,西方文学所谓个人笔调是也。故善治情感与议论于一炉。”这段“宣言”在内容上与1925年鲁迅翻译与倡导的厨氏的散文观并无二致,然而,它们在散文作家心目中的分量已经截然不同。
  启蒙与救亡,是20世纪大半个阶段横亘于中国文学的两大主题。任何一个有良知的、正义的中国人,都不可能赞同弃启蒙与救亡而不顾,只是一味追求所谓的散文观念新思潮。时代从根本上决定了当时作家的最终选择。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朱光潜、沈从文、何其芳、陆蠡、丽尼、缪崇群、李广田、柯灵、芦焚等一大批散文作家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不同文学追求,诸如或固守、或转型、或改行等等,都映现出了在民族命运危亡关头对散文文学观念的矫正与定型。闲适已离人们远去,读者需要的是血与火的艺术。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散文创作中,其主要创作倾向仍然是为政治服务,为现实生活服务,并呈愈演愈烈之势。且看其间公认的杨朔、刘白羽、秦牧“散文三大家”,他们的散文观已不复“五四”时的闲适、优雅与有趣了。
  “四人帮”粉碎以后,中国当代散文的创作呈现为争奇斗艳、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一方面,许多作家继续关注现实、讴歌时代,在散文创作中表现出时代的风云变幻与精神内涵。你看巴金,他在“文革”后写下了五集共150篇的《随想录》,真实地记录下了一代知识分子在“文革”中的劫难以及在“文革”后的自省。他在《随想录》的“总序”中说:“我不想多说空话,多说大话……这些文字只是记录我随时随地的感想,既无系统,又不高明。但它们都不是四平八稳,无病呻吟,不痛不痒,人云亦云,说了等于不说的话,写了等于不写的文章”。这里“随时随地”的感想,其实并不是对日常生活琐事的随意回忆或者对往事的简单追忆,而是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此外,如陈白尘的《云梦断忆》、丁玲的《“牛棚”小品》、杜宣的《狱中生态》、王西彦的《炼狱中的圣火》等等,都以其深重的政治历史内容与真切感人的艺术方式吸引着读者的注意,成为新时期散文创作中的重要收获。同时另一方面,随着长期极左路线所造成伤害的渐渐平复,随着日益宽松的文化气氛的渐渐形成,许多散文作家似乎又重新接续上了“五四”时“美文”的创作传统,以冲淡而平和的笔触写出自己不同的心境。例如汪曾祺在《葡萄月令》、《故乡的食物》、《午门》等散文作品中透露出来的冲淡风格与士大夫情趣,贾平凹在《静虚村记》、《一棵小桃树》、《冬花》、《静》、《落叶》等作品中追求的空灵、浑朴和秀美,都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等现代散文作家的影响。又如那位以《负暄琐话》、《负暄续话》散文集引起文坛关注的张中行,其散文观念几乎与“五四”美文别无二致。
  新时期散文在多元共生中滋生着、繁荣着,并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高度肯定与充分赞誉。既有着如巴金《随想录》那样充满现实战斗精神的饱满力作,又有着如张中行这般亲切有味、舒徐自在的美文经典,新时期散文似乎到了一个成熟与收获的季节。
  而在此时,余秋雨散文的出现,《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的狂销,则又将人们带入到了一个柳暗花明的境界。
  相对于自上世纪2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日益强化的为现实服务的现当代散文,余秋雨突出的是传统,强调的是在传统中寻找与现实的共通点;相对于现当代散文中热切的为政治服务的热情,余秋雨探讨的是文化,着意在文化中搜寻影响政治的因素。而同时,有着数千年文以载道传统的中国读者,则又从根本上决定了那种咀嚼身边小小悲欢的“美文”不可能引起读者的广泛共鸣与强烈反响。他们竭力想摒弃过于急功近利的为政治服务的应景之作,但是他们却愿意透过一段距离,通过一个中介,在“传统”与“文化”中思考祖国的命运与民族的未来。他们不愿意接受扳起面孔的文化教训形式,但是他们却愿意与作者一起以一种个人化的方式共同探索与沉思祖国的传统与文化的命运,乃至在新形势下的转型与生机。你看他在创作《山居笔记》时的心态:
  中国文化从来离不开社会灾难。我借清初和清末的民族主义激情来讨论中国文化的思维灾难,借东北的流放者来讨论中国文化的生存灾难;借渤海国的兴亡来讨论社会灾难与群体生命的关系,借苏东坡的遭遇来讨论社会灾难与个体人格的关系;借岳麓书院来讨论文化应该如何来救助愚昧的灾难,借山西商人来讨论文化应该如何来救助贫困的灾难。
  正因为灾难,文化更具备了寻找精神归宿的迫切性。我借自己的家乡来讨论侠义的精神家园,借海南岛来讨论广义的精神家园;借科举制度来讨论精神家园在官场化、世俗化过程中的变异,借魏晋名士来讨论精神家园在反官场、反世俗方面的固守。
  …………
  整整两年,天天精神恍惚,如痴如呆,彻底沉陷在一个个如此重大的话题中。几乎断绝社会交往,连写作过程中的考察也蹑手蹑脚,不事声张。(1)
  余秋雨带给人们一种新的阅读经历,一种新的关注政治与现实的途径。人们愿意,甚至毫不勉强地与作者一起思索祖国、民族、政治、传统和现实等一系列宏大的社会与文化命题。
  这,应该是余秋雨对现当代散文创作的一次重大拓展。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25450/

推荐访问:一颗小桃树课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