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泪微小说]催泪小说4篇

来源:读后感 时间:2018-09-05 15:00:03 阅读:

【www.bbjkw.net--读后感】

催泪小说篇(一):《狼妻》读后感


上个月妈妈给我买了六本书,作者都是沈石溪,在这六本书当中,最感人的就是《狼妻》了。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吧。沈石溪,原名沈一鸣,一九六九年出生于上海,是一个专门写动物小说的业余作家。

《狼妻》就是他的动物小说中的一本,共收了有关狼的四个故事。第一个故事名字就叫《狼妻》,它讲了一个猎人打死了一只公狼,住在他家的动物研究员看见了狼皮,就把它缝起来,自己钻进去,装成了那只公狼的样子,混进狼巢,想借机研究狼的生活习性。他骗过了母狼,并对已经怀孕的母狼百般照顾。但人终究是人,母狼还是发现了这只公狼是人假扮的,便向他发起了进攻。但在千钧一发之际,母狼似乎念起了旧情,放过了这只对她并没有恶意的假公狼。而且,母狼后来还在一次狼群要来袭击假公狼时,巧妙地救了他一命,使研究员能安全返回。

读完这个故事,我非常感动,心想原来狼也懂得报恩,照这个样子看来,狼虽然是冷血动物,可还是有那么一点儿感情的呀!

后面的三个故事,分别讲了狼的母爱、父爱和狼夫妻之间的彼此信任与关爱,都非常令人感动。尤其是那个《狼狈》的故事,猎人以为那是一对狼狈为奸的“狼狈”,放出了一群猎狗去追杀它们。那狼为了救狈,几次三番放弃了独自逃生的机会,背着狈拼命突围。最后,那只狼本已突出重围,回头却发现狈已被猎狗团团围住,浑身是伤,快要死了。它不忍心抛下狈,又杀回狗群,想去救狈,但它最终和狈一起死了。这时,猎人们才发现,那只一直被公狼驮在背上的,其实不是狈,而是它的狼妻,只是它的狼妻的两只前脚以前就断了。

从这几个感人的故事中,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连狼都那样有感情,何况我们人类呢?平时我们一定要多关心妈妈,爸爸,他们工作辛苦,需要我们的关心。我们还要尊敬爷爷和奶奶,他们照顾着我们,让我们吃得好,睡得好,无忧无虑地生活,我们要懂得感恩,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催泪小说篇(二):小说读后感500字 一碗汤面


小说读后感500字  一碗汤面

这篇感人的故事选自同名小说《 一碗汤面》,许多读过这个故事的老师、儿童、家长都被第一篇一碗汤面所感动,所流下眼泪,但那不是伤心的眼泪,而是读者内心的善念被启发而落下的热泪。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在几年前的除夕夜,日本札幌的“北海亭”面馆的顾客都急着早点回家过年,过了晚上十点,面馆里就没有客人了。可正当老板和老板娘准备关店时,门被拉开了,进来了两位穿全新运动服的孩子和一位穿过时格子大衣的母亲。“可不可以 来 …… 一碗汤面?”女人问。老板娘说当然可以,老板在下一人份的汤面时多下了半个面团,煮了满满一大碗。

第二年,第三年,孩子们渐渐长大了,可老板娘仍然招呼他们去2号桌,老板每次也都在一碗汤面里多加半个面团,送走他们时,也总会说:“谢谢,新年快乐。”

可以后的十年,他们再也没来吃过。直到第十四年,他们又来了,老板和老板娘流下了眼泪。

他们母子仨之间还有一段谈话,说到因为那碗汤面给了他们活下来的勇气和缴完余税的信。是一句“谢谢,新年快乐”给了他们往前的力量。

不要忽视自己对这个环境的影响力,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心存善念,也许你那衷心真诚的关怀,表面微不足道,却能给予别人无限的光明。

所以朋友,别再吝啬了,希望今后我们都愿意奉献自己久藏的爱心,点亮它吧!即使只是一点点亮光,对于寒冷的冬夜而言,却是真真实实的光明!

催泪小说篇(三):戴红玫瑰的丑女人

这是一个被传颂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爱情故事,而今天我们才知道它的主人公是谁——
1997年1月10日,英国《婚纱与幸福》杂志评选的“最动人的真实爱情故事”揭晓,轰动一时的“布朗与朱迪丝的奇恋”即有名的“戴红玫瑰的丑女人”的故事,以压倒多数的选票,荣登榜首。
1996年5月3日,英国老人约翰布朗去世。不久,朱迪丝也溘然长逝。这一对一生深深相爱的老人几乎同时离开人间。
在他们的葬礼上,他们生前数十年的至友、白发苍苍的范妮拄着拐杖,上前发表了讲话。她一开口就语出惊人——
“现在可以公开一个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秘密了。因为我已经忠实地遵守了我的承诺。今天,保密的时效已经结束了。”
接着,她宣布了一个更令人震惊的消息:在英国,在欧美,乃至在世界传说了几十年的最感人爱情故事的结尾之一——“戴红玫的丑女人”轶闻,其实真正的主人公就是已躺在这里的两个人
于是,范妮向人们讲了这样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这是1945年6月的一天。伦敦仍然沉浸在战争胜利的无比喜悦中。
英武的陆军中校布朗抬起被战场的硝烟和太阳晒得黑黝黝的脸,仔细盯住地铁中心问讯处的大钟。
呵,差12分就要到下午6点了。
这位战场上视死如归的英雄,这时心跳竟然不由自主地加快了。他在心中一遍又一遍惊叹:“呵,多少个日日夜夜魂系梦绕的女人,快要出现在我的面前了!”
确实,在将近3年的难忘的日日夜夜中,正是她给了他无穷无尽的力量。 那是他内心深处的女神。
然而,他却从来没有见到过她。
更早些的1942年 5月26日,德军精锐部队——非洲军团,伙同训练有素的意大利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名将、“沙漠之狐”——隆美尔将军的指挥下,发起了“泰西”战役,向防守在贾扎拉-比尔哈凯姆一线的英国第8集团军,发动猛烈进攻。
德意联军以集中兵力,侧翼包抄的狡猾战术,成功地突破英军的严密防线,包围了托卜鲁克城。
当时刚刚从伦敦赶到英军第8集团军任职的年轻布朗,刚到托卜鲁克, 就遇到这样残酷的大围歼。
布朗完全被震天动地的飞机轰炸声、大炮的轰鸣声和坦克履带的碾地声吓蒙了,他染上了战争恐惧症。
德意法西斯狂叫着,像潮水一样,涌入城中,3.3万英军成为瓮中之鳖, 全部被俘。布朗也在缓缓行进的俘虏队伍中。
他早就听说,德寇残忍虐待战俘,心里一直发怵。
不过,天赐良机,在一次骚乱中,当德军的机枪向他周围的俘虏扫射时,他索性装死躺下。这一招居然还灵,他在混乱中蒙骗过关。等德意军队离开后,他趁茫茫的夜色,拼命逃跑。所幸的是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部队。
可是,此后,布朗的恐惧症更严重了。他整天无精打采;一听到枪炮声就害怕,总是抱怨自己命运不好,盼望能早日回国。他甚至想偷偷逃回英国,同家人团聚。
他曾经为自己有当逃兵的念头而感到可耻可悲。可是,求生的欲望却渐渐压过了对这种念头的自责。
他的这个不可告人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了。
不过,有一天,他的恐惧症和逃跑欲竟然奇迹般地消除了。
治愈它的良药奇方竟然是一本书。
这天,吃过午饭,他同战友们一起,正在战壕里休息。团参谋抱着一大叠书,走了过来:“书来啦!”
官兵们立即围了上去。
原来,1942年初英国出版界曾发起一个“好书送英雄”的运动,将有益于将士身心健康的书籍,通过军事邮路,免费赠送给前线官兵。
这一大叠中,各种各样的书都有:间谍小说、爱情故事、展现英国风景的优美散文和英国历史上著名爱国人物的传记等等。
可是,布朗都不感兴趣。他感到它们都不足以消除自己内心深处的惊恐。
忽然,一本书的标题跃入他的眼中——《在炮火中如何保持心灵平衡》。
他立即取过来,聚精会神、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这是一本材料丰富、文笔细腻、丝丝入扣、说理透彻、语气诚恳的好书。作者引用了从古代希腊到1936年西班牙内战,将近2000年战争中的大量实例,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著名战役,说明在死神近在咫尺时,在生与死的瞬息转换中,如何消除对死亡的恐惧。
读着读着,布朗的心境渐渐开朗了,对死的恐怖也慢慢消溶了。
他觉得书中的这几段话说得好极了,简直可以说句句打中他的心扉——
“怕死,死神就不来找你了吗?不,恕我直言,这只是你的一厢情愿。

“怕死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只有当逃兵。许多被抓获的敌方逃兵,对于己方根本没有什么用处,只能成为可能泄露己方行动机密的包袱,因此,从古到今,在拉锯战中处理敌方逃兵的方式,常常是处死。即使你能带去一点对方需要的军事秘密,那么这也是很快就会交代完了。完了之后,你同样会成为累赘。
“当逃兵,你能逃到哪里去?须知,现代战争的特点是敌我双方的阵地常常犬牙交错,双方的战线往往错综复杂,逃兵常常又被己方部队所抓获。即使你不被自己的部队抓获,即使你直到战争结束都留在敌方,那么史料表明,这种逃兵 90%以上在战争结束后,最终要回到祖国。你有这个脸面回去吗?你能保证回去后,不受到惩罚吗?同样道理,你如果主动投降,后果也不会比当逃兵好。”
而书中这样的掷地有声、回肠荡气的语句,则在他脑海久久响亮地回荡 ——
“是的,谁都不想死;但是战争却注定要有许多军人死在战场上。当然,究竟轮到谁死,常常是偶然的。炮弹的确不长眼睛。但是,为了英伦三岛不受战火的蹂躏,为了让英国可爱的儿童不再饥饿恐怖,慈祥的母亲不再悲痛欲绝,有时祖国需要你死在战场上。即使你死得并不伟大,并不壮丽,死得默默无闻,悄然无声,那么在无名英雄碑上也会有你的英灵。你的母亲将会为你感到自豪。”
布朗的心被震动了。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在他心中油然升起。
以后,这本书便成了他须臾不离的良师益友。
1942年10月23日,英国第8集团军在名闻遐迩的蒙哥马利将军的指挥下, 对埃及和利比亚境内的德意军队发起猛攻,拉开了举世闻名的阿拉曼战役的序幕。
布朗在这场长达 4个月的战役中,勇敢无畏,为英军收复埃及失地、昔兰尼加和黎波里塔尼亚,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也因此升为上尉。
同年11月,围歼“沙漠之狐”的战斗又打响了。在盟国远征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指挥下,美国第1集团军联合英国第8集团军向盘踞在突尼斯的德意军队发动了进攻。
隆美尔的部队在盟军的飞机大炮加坦克的大规模进攻前,龟缩的地盘越来越小,日子越来越难过。布朗的心情自然也越来越好了。
一天,在战争宝贵的空隙时间,他又情不自禁地翻开了这本书。
他再次读着书中《序言》。一句他早已十分熟悉的话,又一次跃入了他的眼帘:“尤其让人惊异的是,本书的作者朱迪丝是一名年轻女性。”
每次读到它,他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一个知识丰富、善解人意、美丽动人的姑娘形象。
他忽然有一个想法,为什么不写一封信给她?对!
于是,他当场写了一封表明自己大有收获的感谢信。他并不奢望她会回信。可是,两周以后,他就收到了回信。于是,他又抽空写了信寄她。
就这样,两人一直保持通信。
如果有段时间没有收到回信,布朗就会心神不定,坐卧不安。
尽管布朗没有将这种心情告诉对方,可是,朱迪丝似乎也知道。她的回信总是不会拖得很晚。
1943年 5月初,隆美尔见大势已去,丢下部队,逃回德国。13日,25万被包围的德军举手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激烈的非洲战争胜利结束。
以后,晋升为少校的布朗又到欧洲大陆继续作战。
当然,他与朱迪丝的通信是不会中断的。
他俩的感情也在这种“飞鸿”不间断的来往中,悄悄地进展。渐渐地,两人终于谈情说爱了。
一天,心里洋溢着爱的喜悦的布朗,忍不住写信给心上人,要一张照片。
可是,他收到的回信,却大大出乎意料,朱迪丝是这样回答的——“如果真的如你过去多次说过的那样,你爱我的是‘鲜明的个性、突出的才华、深刻的思想’,那么,你为什么一定要清楚我的外貌?如果你对我的爱确实真心诚意,‘地久天长’,‘海枯石烂不变心’,那么我长得美不美,又有什么关系?如果我长相平平,甚至丑陋不堪,你还会如此热烈地追求我吗?”
布朗深感委屈。他苦笑着,摇摇头。
此后,两人都不再提起这次“照片风波”了。不过,两人依旧频频通信。他们的感情也与日俱增。
1945年5月,希特勒自杀,德国法西斯投降。欧洲战争终于结束了。
在这之前2个月,布朗也已晋升为中校了。
布朗得知回国的具体时间后,第一件事是给朱迪丝写信,急切地约定见面的办法。
一封电报几乎在最短时间内到达他的手中,电报除了告诉他,见面的时间外,还告诉他“在伦敦地铁一号出口处等我。你的手中拿一本我写的书,我的胸前将佩一朵英国的国花——红玫瑰。不过,我不会先认你,你见到我后,如果觉得我做你的女友不合适,你可以不认我。”

比战争更严酷的考验。
差3分钟就要到6点了。中校的思绪又回到了眼前。
他在心中抱怨:“为什么这样准时?为什么不能早点来,让我忍受等待的煎熬?”
布朗这颗在无数次战斗中都平静如常的心,此时却情不自禁地猛烈跳动起来。
一个身穿一套绿色衣裙的姑娘从从容容向他走来了。她碧眼金发,朱唇皓齿,风度娴雅,绰约多姿,是一位人见人爱的盎格鲁-撒克逊美人。
中校大喜过望。激动不已的他甚至忘记了对方胸前应该戴红玫瑰。
这位姑娘却几乎没有看他一眼。她径直而去。
中校定神细细一想,不由得一拍脑袋笑了:人家没有戴约定的标志,怎么会是她?
不过,不知怎的,他的心中油然升起这样一种想法:我的心上人的外貌长相一定不亚于她。
随着时间一秒一秒地推移,他的这种毫无根据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了。
时间到了,一名左胸戴红玫瑰的女人慢慢向他走来了。
在这一瞬间,他张口结舌,目瞪口呆,心脏似乎停止了跳动,他的脑海一片空白!
来的竟然是这样一名女人——
她拄着拐杖,只有一条腿,一条胳膊,另一条手臂上也绑着绷带;头发稀稀落落,脱落殆尽;半边脸呈非常难看的焦黑色。
“怪不得她在信中要这样说:我可以不认她。原来如此。怎么办?不认她现在还来得及。”布朗心里激烈地冲突起来。
不过,经历过无数战火的他很快就冷静下来了,心想:“不,我不应该这样想。因为这非常可能是德寇飞机造成的罪孽。我应该恨的是德国法西斯。在戈林指挥的空军对伦敦不分昼夜的狂轰滥炸中,有多少原本美丽的祖国姑娘,如今不仅‘缺胳膊少腿’,而且被大火烧成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甚至被炸死,烧死。我不能给她再增添痛苦了。要知道,她在我最需要的时候,无私地伸出了援助之手。在长达将近1000天的战火相恋中,我们的爱是神圣的。我要为刚才自私的想法而感到羞愧。我没有理由不认她。否则是卑鄙的。”
于是,他脸带笑容,转过身,追上这名已经走远的“奇丑无比的女人”:“请您等一等!”
说完,他举起手中那本作为标记的书,并且挥舞了一下,然后温和地对她说:“我是布朗,如果我没有弄错,您就是朱迪丝。我们终于见面了,非常高兴!我们一起共进晚餐,怎么样?”
“不,您弄错了。我是范妮。我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在 5分钟前,刚才在你面前走过的那位穿绿衣服的姑娘,请求我戴上这朵红玫瑰,她一定要我不要主动认您,如同不认识一样。只有在您先同我打招呼,并且对我毫无嫌弃之意时,才把真相告诉您。她还要我告诉您,您已经成功地接受了一次或许比战争更严酷的考验。她正在对面那家餐馆等您。”
原来如此!
布朗比刚才更吃惊了,一时间他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还是范妮提醒,他才涨红着脸,以一种奔向天堂的无比幸福感,向那家餐馆跑去……
不久,朱迪丝就向布朗提出要求:“永远不要向别人宣扬我同你的这段似乎不平常的恋情。爱只是你与我的私事,没有必要让大家都知道,只要我俩珍惜就可以了。好吗?如果用自己的恋爱经过,来提高知名度,那么可以说是对我们纯洁的爱的一种亵渎。对不对?”
布朗当然答应。他幽默地举起右手,说:“我以军人的荣誉和铁的纪律来保证,一辈子执行您的命令。”
后来,布朗和朱迪丝同范妮也成为了好朋友。
他们也要求范妮为他们的“奇异的恋情”保密。范妮也答应了。
然而,几年后,范妮终于忍不住了,向她的当记者的表弟鲍勃透露了这桩战火奇恋及其极富戏剧性的团圆。
不过,她交代人物的姓名和所在部队都作了“虚化处理”,主要情节也作了很大的简化,使人无法确认真正的主人公。
可是,鲍勃对此仍然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它的结尾。他以《一个感人的真实爱情故事》为题,发表在《泰晤士报》上。
尽管鲍勃在文章中已经说明,这是一个虚化的真实故事,可是它仍然引起了轰动。
不久,根据这个故事出人意料的精彩结尾改编的一篇通俗小说就问世了。
此后几十年中,以这个故事的结尾为模式的小说、散文、戏剧、电影、电视剧等层出不穷,时有所闻。这个故事的结尾成为最著名的故事结尾之一,它几乎已经成为“女性考验恋人”的代名词。
随着这个结尾的名气越来越响,几十年来许多人都想知道,这个结尾究竟起源于什么样的真人真事。

几十年来许许多多的人对它进行了种种猜测,可是始终没有得到确实的证据。
因为,3个当事人一直恪守诺言,守口如瓶。
范妮终于说完了这个故事。
葬礼现场一片寂静,人们依然沉浸在这个感人的故事之中。
突然,现场爆发出一阵热烈的经久不息的掌声!两人的灵柩被激动的人们高高地举起,范妮也被人们抬了起来。人们向亡灵致敬,也向范妮表示敬意。
这一奇闻立即成为欧美新闻界的热闹消息,成为许多人饭后茶余的热门话题。
在布朗和朱迪丝死后2个多月,范妮也病入膏肓。 在弥留之际,范妮说了这样一番话——
“我为布朗和朱迪丝的幸福感到欣慰羡慕,甚至妒忌。然而,我可以说,我也是幸福的。因为一个非常偶然的邂逅,使我同朱迪丝和布朗的奇妙恋爱有了关联。他们当面相认后,原本可以不再同我发生联系。而我也没有同他们经常来往的奢望。可是,他们却一直把我当成好友,乃至终生的挚友。我曾多次听他们这样告诉我,只要他们的爱情存在,我就永远是他们最好的朋友。因为,他们不同凡响的爱情在最关键的时刻,同我直接有关。”
1997年第一期的《婚纱与幸福》杂志的“编者按”认为,“范妮的功绩是不可抹煞的,因为如果她不向我们揭示这个世纪之谜,我们很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已经传说50多年的最美好最感人的真实爱情故事的真正的主人公。”

催泪小说篇(四):杨少衡的长篇小说《海峡之痛》读后感

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分离已有56年的时间,也就是说超过半个世纪的岁月。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半个世纪的岁月固然只是一瞬间,但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民族来说,半个世纪却是一个漫长的岁月,它往往是两代人或三代人经历的时段。在这个漫长的岁月中,生活在海峡两岸,有着千丝万缕关连的千千万万家庭和人们,经历和忍受着由于分离而造成的巨大的伤痛,因而海峡两岸的人们,只要记得自己是中华民族的子孙,就必然急切期盼着两岸的沟通,民族与国家的统一。 近日读完福建实力派小说家杨少衡的长篇小说新作《海峡之痛》(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心潮久久不能平静,关于海峡两岸由于分离而造成的历史之痛以及两岸的统一问题,久久盘桓于心中。应该说,这是一部关于海峡的历史与现状深刻而动人之作,它落笔的是生活于海峡两岸杜、罗两家历史恩怨、悲欢离合、曲折动人的故事,着墨于大陆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杜荣林和先是流窜于大陆、金门、台湾之间的国民党军官、特务并曾沦为土匪,后来又成为到大陆投资的企业家罗进这两个人物的“海峡之痛”,他们可以说都带着这个“痛”离开人间的。但是明眼人一读便知,杜、罗两家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恩怨故事以及杜荣林、罗进的心中之“痛”,折射出的却是海峡两岸千千万万个家庭和千千万万人由于海峡两岸分离造成的灾难和创伤。这个“海峡之痛”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也是属于已经逝去的二十世纪的!当然,长篇小说《海峡之痛》由杜、罗两家的“海峡之痛”所表现出来的民族之痛、世纪之痛,是对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态,反对台独,实现中华民族统一大业的由衷而强烈的呼唤!这种呼唤不仅是适时的,也是强有力的,震撼人心、动人肺腑的!这正是这部小说主题深刻的体现,也是它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我是个小说的专业读者,近三十年来,仅长篇小说读过的就数以千计,但像《海峡之痛》如此强烈吸引着我,读后又让我心潮久久难以平静的作品却不多。这是因为《海峡之痛》不仅具有一个宏大而深刻的主题,还有一个曲折动人、富于传奇色彩的故事。
故事开端于1949年初秋闽南山区一个叫龙潭的山谷里的一场伏击战。其时,渡江南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闽南人当时叫大军)追击溃逃的国民党败军于此,“大军”的一个连长杜荣林率一个连在龙潭山谷打了一个伏击战,把准备由闽西逃到厦门的一个运送家属的国民党车队击溃,把押车的“国军”上尉罗进的一家击散。罗进的妻子刘小凤失踪。他的出生仅三个月的女儿被“大军”收留,先是寄养在农家,后来由于一个偶然的事故由杜荣林收养,成为杜的女儿,取名杜山。罗进则在逃窜中落入土匪卢大目之手,后入伙为匪。龙潭山谷伏击战打出了杜、罗两家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恩怨故事,也展示出台湾海峡两岸分离而造成的民族之痛。作为“国军”的一方,罗进开始了为了寻找妻子女儿下落几进几出大陆的传奇般的经历:他化名刘四斤在卢大目处当了个小土匪头目,后来又趁“大军”剿匪于九弯一役使卢大目部全军覆没之际逃脱,“先向西,潜入深山,从福建西部龙岩一带逃进广东,再转折南行”,经过他童年生活过的潮汕地区,然后“从番禺一个小港坐上一条小船漂泊珠江,于夜中偷渡香港”,再作为“大陆难民”由香港到台湾。到台湾之后,即加入“国军”情报部门,派到金门蹲在坑道里收集大陆情报,制造过一个“心战”案例,叫秦之川《致杜营长的信》。又认识了在金门开酒馆,后来成了他妻子的寡妇吴淑玲。1953年7月中旬,又曾随“反攻大陆”的“国军”登上东山岛,企图再回大陆,仅三天即无功而返。后来,吴淑玲由金门而回台中,罗进也回到台北,由于一个叫陈汉的国民党情报人员的“供出”,涉及“匪谍”案,差点送了命。经吴淑玲营救,终于出狱,又作为“反共挺进军特别支队”的支队长被派遣回大陆。但当这个“特别支队”进入大陆之际,即陷于绝境,10个匪特,或被击毙,或被活捉,罗进比较识趣,主动投降,又隐瞒了历史,只轻判了十年徒刑。在江西南部劳动农场服刑后,罗进刑满释放,拒绝留场就业,回到刘小凤的故乡漳州,干起了收破烂的营生,常出没于龙潭山谷一带,为的是寻找当年失散的妻儿的下落。几经曲折,他在龙潭山谷附近的土门村见到了在此当赤脚医生的叫做杜山的女儿,但不敢相认。不久,由于吴淑玲动用在美国的亲戚转信给中共高层领导,于是,罗进手持一张前往香港的单程通行证离开大陆,经香港再次前往台湾,结束了他在大陆近十年的游荡。后来,他又几次穿越台湾海峡,来往于大陆与台湾岛之间,不过,他已有了各种合法的身份,而目的还是一个:寻找他的妻子女儿。一直到与女儿相认,也找到失散的妻子刘小凤的踪迹,为迟到的寻访,最后喊着心痛告别人世。罗进这个曲折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往来于海峡两岸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正是半个世纪海峡两岸戏剧性关系的缩影。而杜荣林的故事呢,也可以说是相当曲折动人和富于传奇色彩的。这个来自河北南部农村的连长,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被从他的连队里调回闽南山区剿匪护粮,才没有和他的连队以及他的战友连指导员于立春一起把白骨留在金门岛上。但是,他后来的经历也是不顺的。九弯之役后,由于受重伤住院,认识了一个认真细致护理他的护士秦秀珍,产生了感情,非秦秀珍不娶。但秦秀珍之父是逃台的国民党军官秦之川,上级一直不批准他同秦秀珍结婚。后来勉强批准之后,又由于敌特制造的秦之川《致杜营长的信》一案,久久得不到信任和提升。到了“文革”前夕,一个机会使他提升了团长,但由于“文革”初期杜山造反找出秦秀珍与其父母的合影被说成是期待“国军”反攻大陆而造成秦秀珍自杀,杜荣林又由于抢出当时被定为“走资派”的陈石港到军营避风而被撤职送往闽西,这无疑是对杜荣林极大的双重打击。“文革”之后,他虽然逐步升至某部队副司令,进入高级指挥员之列,但很快退休进干休所看孙子。更重要的是,解放金门、台湾遥遥无期,还扔在金门的战友白骨不能接回来,仇不能报,女儿杜山又被认走,且远走美国,这一切都使这个革命一辈子的“大北杠”深受打击,尤其是看到他的半个世纪的对手罗进大摇大摆闯回大陆,认走他的女儿,在龙潭山谷修了度假村,更让他感到生气和失落。最后,他是在遥望海天后大喊“痛”字而告别这个世界的。
我之所以这样不惮其烦地复述罗进、杜荣林两家半个世纪来发生在海峡两岸的曲折动人且富于传奇色彩的故事,复述这个可以称为民族之痛和世纪之痛的悲剧故事,不仅因为它是动人的,是具有吸引力和艺术魅力的,更重要的是这个海峡之痛的故事耐人咀嚼,也让人深受启迪。而作者在讲述这个故事时采用的虚实相间的手法也是值得注意的。我们看到,在叙述者的叙述中,半个多世纪来,海峡两岸发生的大事都是于史于时有据的,从1949年秋闽南解放,厦门之役,金门失利,到1953年7月的东山战斗,再到“文革”中的种种事件,一直到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台胞返回大陆探亲之潮以及随后而来的台胞到大陆投资办企业之潮,这个大背景完全是实录;至于杜、罗两家的传奇性经历以及悲剧故事,都完全是据有关史料虚构的。这种一实一虚、虚实相间的叙事方法,自然有它的长处和短处。其长处是,由于大背景的真实描述加上闽南风情的生动描绘,使杜、罗两家的虚构故事更加真实感人;其短处是,由于写了真实的大背景,杜、罗两家的虚构故事受到真实背景的限制,因而拖得较长,也写得较散,枝节较多,显得不够集中。
小说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也是值得赞赏的。杜荣林这个来自河北省南部农村的孤儿,是在革命军队里成长起来的我军优秀指挥员,他从上个世纪40年代末随军南下来到台湾海峡西岸起,就一直扎根于海防前线:由于时代与历史的多种因素,他的解放金门、台湾的夙愿虽尚未实现,到金门背回战友尸骨、为战友报仇的壮志也未能酬,最后也可以说是饮恨离开这个世界。但是,这个被叫做“大北杠”的军人形象却是高大的,独特的,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的。他不仅是位英勇杀敌、多谋善战的军人,从他对待爱妻秦秀珍的态度、对养女杜山的爱、对战友陈石港的义诸方面,尤其是从他年迈回北方一一探访已故战友家乡,并准备在龙潭山谷的山峰建亭纪念他全军覆亡的连队这一笔来看,他的胸襟又是相当美丽的。他的倔强和他的善良相交织,他的疾恶如仇,立场坚定同胸襟宽广,与时俱进相统一,成为一个相当高大又高度真实的人民解放军老指挥员的形象。而罗进的形象呢,又相当复杂多侧面,相当立体丰满,他既是国民党溃退中的一名下级军官,又是犯过罪行的匪特,后来又是热心投资大陆的台胞。他虽然出于对失散的妻子女儿的思念,多次穿越台湾海峡,来往于台湾与大陆之间,但都表现了大部分去台的原国民党军政人员的经历与愿望,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与审美价值。罗进的女儿,杜荣林的养女杜山的形象也是相当独特的。杜山与杜荣林深厚感情的表现,以及她倔强的性格,都是耐人琢磨的,只是到了小说的后半部,这个形象的艺术色彩似乎逊色了些。总的说来,杜荣林、罗进、杜山的形象都是相当成功的,他们不仅具有典型性,从某种意义来说,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性。
杨少衡的小说在叙述语调上逐渐呈现出特色,不仅具有客观性,同时也相当老到幽默,有些地方适当夹杂进闽南的方言土语,又相当有味道。这种独特的有韵味的叙述语调,先是在他近期的中短篇小说中显露出来,而从这部长篇小说近作来看,这种叙述语调显得更从容更出色。小说是一种叙述的艺术,叙述技巧的成熟意味着小说创作的成熟。我当然为少衡的小说艺术渐趋成熟感到由衷的高兴,但是要想在这方面做些分析,恐怕要另为一文了。就此打住吧。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218361/

推荐访问:催泪微小说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