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小故事5]关于数学的小故事5篇

来源:班组建设 时间:2018-09-02 19:00:02 阅读:

【www.bbjkw.net--班组建设】

关于数学的小故事篇一: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

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
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和妈妈去西缘浴室洗澡,当洗完澡时我们在照镜子妈妈突然对我说:“女儿,我来考你一个数学问题,看看你会不会?”我张口就说:“好的,没问题。”妈妈说:“你看到镜子里面有一面时钟吗?现在镜子里面的时钟是7:15,你能想像一下现在是下午几时几分吗?”
我想了一会儿没做出来,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实在想不出来,只得不好意思地说:“我做不出来。”当我回头看一下挂在墙上的时钟,现在是下午4:45。妈妈问我现在能分析一下怎么研究这个问题了吗?妈妈提醒了我一下,镜子里的钟面时针与分针和挂在墙上钟面时针与分针有什么关系呢?这个时候我立即反应过来了,它们是呈左右轴对称,这正是我最近学习的内容。
洗完澡回到家后,我要求妈妈再出几个给我做一下。第一道是镜子中钟面时间为3:30,第二道是镜子中钟面时间为9:40。我立即动手在纸上采用对称法的方法做出了这两道题目的答案:8:30和2:20。这时候妈妈又问我每次这样做题是不是有点麻烦,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我想了一会儿,没有想出来。妈妈这时说:“再提醒一下小朋友,将镜子里钟面时间和实际时间加起来你能发现有什么规律吗?”我赶紧动手算了起来,3:30+8:30=12,9:40+2:20=12,发现镜子里钟面时间与实际时间加起来都等于12,此时我兴奋的跳了起来。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只要将镜子里钟面时间与实际时间加起来等于12。
我说:“原来这么简单!我怎么没想到呢?”妈妈笑着说“简单嘛?这说明你遇到问题要有考虑的思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去发现事物,找出它们的规律,那你就会觉得生活中的数学比课堂上讲有意思多了。”
通过这件事,我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确实是无处不在,生活中、学习中到处都有。从此,我就更加喜欢数学了!

关于数学的小故事篇二:小学生数学论文600字 手指尖上的数学


小学生数学论文600字 手指尖上的数学

我的老爸,有点胖、戴副眼镜。颇像一名学者。最头疼的是,他老爱“折磨”我。不信,你瞧: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掀开温暖的被窝,心想。对了!功课已经完成,今天好好出去玩完了!

来到客厅,我高兴地跑到爸爸面前。爸爸也似乎读懂了我的心,笑着对我说:“这样吧,如果你能答对我出的问题,就出去游玩,否则……”“快点出题吧,我都快等不及了!”我迫不及待的回答道。“OK,请听题:这个鸡蛋的体积是多少?”什么?问题很简洁,就一句话。可是,我的老爸诶!我还没学过体积呢,怎么办?我眼珠一转,无意间看到了一本书——《科学家的故事》,我立刻在书目中间扫描,我隐约觉得对其中一个“阿基米德定律”有些印象。对了!的确可以用‘阿基米德’定律啊!于是,我就忙开了。拿来一大一小两只盆子。一切准备就绪,实验开始了。

我首先在小鹏里装买水,随后把小鹏放入大盆内,当然,这个步骤必须很小心,不可以让水流出来。好在有爸爸的帮助,我才得以如愿以偿。最关键的一一步来了。我小心翼翼地将鸡蛋放入小鹏中,水立刻流到了大盆内,这正是我所希望的。等水流停止外溢了之后,我连忙请爸爸把鸡蛋连小鹏统统拿走(不能让水流入大盆内)。再把流出的水倒入有容量刻度的密封杯内(相当于烧杯)。哈哈,正好250毫升!我兴奋极了大声说了出来。‘答得好’,爸爸抚摸着我赞叹道。爸爸还就机告诉我,毫升其实和立方厘米大小一致。准确的说,这个鸡蛋的体积是250立方厘米。

我还对爸爸提出:利用这个原理,如果有足够大的量器,要想知道我自身的体积也是可以做到的呀!

从这个小事例中,我还想到。其实,很多数学中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动手尝试的办法进行思考、解决。而在平常的一举一动中如果能有意识地加以关注、对比有时能从中明白不少道理呢?有这样一个爱“折磨”我的老爸,真好!

关于数学的小故事篇三:数学无处不在

     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中有,故事中也有。而且这些数学往往都会有着一个数学原理、规律或逻辑。古今中外,每个数学家都是在生活中通过一次发现,实验从而有了灵感。然后便刻苦钻研从而发现数学原理成为数学家。
      例如祖冲之。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 求得π=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 ,取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
        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都是从生活中刻苦钻研从而得出数学原理的。今天,我要讲一个小故事。同样,这个故事里也蕴含着一个数学知识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阿凡提运用他的聪明才智为人民行侠仗义,无情地嘲弄那些残暴而又愚昧无知的封建统治者,那些老爷们对阿凡提恨之入骨。
    一天,国王召阿凡提进宫,煞有介事地对阿凡提说:“阿凡提先生,听说你经常在外面讲我的坏话,这样吧,人们都说你很聪明,我这里有一个问题,你如果能解答出来,我就释你无罪,如果答不出来,那就加重处罚。”原来,国王想用这个办法作借口来报复阿凡提。国王让人拿来了三个盒子,对阿凡提说:“这三个盒子中只有一个盒子里放着我的一粒珍珠。每个盒子上各写着一句话,但只有一句真话,其余都是假话。你给我找出珍珠在哪个盒子里。”阿凡提一看,第一个盒子是红色的,上面写着:“珍珠在这里”;第二个盒子是蓝色的,上面写着:“珍珠不在红盒子里”;第三个盒子是黄色的,上面写着:“珍珠不在这里”。阿凡提看完了盒子上的字,略一沉思,马上就指出了珍珠在哪个盒子里。国王和手下大臣一听,一个个都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国王只好把阿凡提放了。
       聪明的小读者,你能找出珍珠在哪个盒子里吗?
      是这样的。 如果珍珠在红盒子中,自然珍珠便不在黄盒子中,那么红盒子上的话和黄盒子上的话都是真话,这与“只有一句是真话”相矛盾,所以这是不可能的。如果珍珠在蓝盒子中,自然珍珠就不在红盒子和黄盒子中,那么蓝盒子和黄盒子上的话也都是真话。因此,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珍珠在三个盒子中的一个盒子里,既然不在红盒子和蓝盒子里,那么一定在黄盒子里。
       这个故事反映出的就是: 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遵循一个规律,要么是这,要么是那,不可能两者都是,这一规律叫排中律。
       结合上述,证明数学无处不在,只要大家愿意去到生活中、故事中刻苦钻研一番,就能发现数学原理。数学是无止境的。
 

关于数学的小故事篇四:数学小文章400字 圆柱的体积问题


数学小文章400字 圆柱的体积问题

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体积等,除了简单的应用,我们还遇到了“拦路虎”。究竟是什么呢?

今天的数学考试了,试卷有点难,尤其是一道填空题。题目告诉我们: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200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3厘米,求这个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拿到题目先分析,即使不会做,也可以知道直径是6厘米。题目分析好了,表面积都回求,用公式就能求了,但是体积怎么求呢?

用3。14×3×3×200÷3。14×6,就表示圆柱的体积,200÷3。14×6这部分用分数表示,分子分母就可以抵消,最后就等于300立方厘米,许多同学都恍然大悟。

可是,蒋钰焘还有更简单的方法,他说,只要用200÷2×3就可以了,因为把一个圆柱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现在200÷2就相当于长方体的前面,由长方体的体积是用底面积乘高,可以想到长方体的体积还可以用正面面积乘高。老师听了,夸他空间想象能力强,我经过他的讲解,也更明白了。回想学圆柱体积的那一节课,老师拿了一个圆柱体的模型,把它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长方体的前后两个面相当于圆柱的侧面积,所以长方体的体积还可以用正面面积乘高。

他这么一讲,老师又拿了一个长方体演示,我们都弄懂了。

关于数学的小故事篇五:关于上课作文400字 一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


上周,杨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数学公开课。

杨老师先给大家讲了一个小故事:一天一只小蜗牛掉进了一口枯井里,它看见了住在这儿的小青蛙。小青蛙说:“这口井我量过,它有10米深。只有我才能跳出来,你小不点怎么能上去?哈哈。”小蜗牛不服气:“我只要努力就会爬上来。”于是,他第二天很早就起来,爬了很长一段距离。小青蛙发现它已经爬到4米的位置了!可晚上睡觉时又滑下去2米。但小蜗牛很坚持,爬了几天,终于爬到了井口。

老师讲完故事后,问:“这个故事中含了一个数学知识,大家找到了吗?”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回答:“是蜗牛爬井的问题!”接着,杨老师为大家播放了她精心准备的动画,只见一只可爱的蜗牛从井底往上爬。同学们都被深深吸引住了,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然后,杨老师给我们详细讲解了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这节课大家都非常认真听讲,我学会了“蜗牛爬井”的原理:(天数-1)*一天实际爬的距离+最后一天爬的距离=井的深度。老师生动地讲解不仅让大家学到了知识,更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真是一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214327/

推荐访问:雨后小故事5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