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上学观后感]我要上学观后感

来源:观后感 时间:2018-05-11 12:31:28 阅读:

【www.bbjkw.net--观后感】

我要上学观后感篇1:我要上学小学生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会有很多感想和体会,这就是所谓观后感。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是我要上学小学生观后感,希望对您有帮助。
  我要上学小学生观后感1
  我去电影院看了一部感动人心的电影,叫《我要上学》。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一个名叫王燕的山区小姑娘,她一心想要上学,可她的妈妈认为学费太贵,不让她上学,要她自己挣学费。于是,她先卖了她家辛辛苦苦攒的十个鸡蛋,然后,又让一位老爷爷帮她买了一只小羊羔,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小羊羔慢慢长大了,她把羊拉到城里去卖,结果钱还差一元二角,她又想起那位帮她买羊的好心爷爷,在那位老爷爷和好心人的帮助下,她挣到了二元钱,她又用八角钱买了一只笔。最后王燕兴冲冲地到学校去参加开学典礼,终于上了学。
  影片没有华丽的表演,但它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山区姑娘要上学的迫切希望,虽然经过了重重困难,但她还是挣到了学费。影片中的王燕是多么想上学、爱学习,她想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它深深地感染了我。与她相比我们过得是多么幸福啊,爸爸妈妈为了让我们能学习好,他们想方设法地为我们提供一切机会和金钱的支柱,有的甚至牺牲掉自己的工作来陪伴我们,我们过上的是皇帝般的生活,而我们回报父母的是什么呢?
  和影片中的王燕相比,我觉得我们应该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平时多帮父母干家务活,用自己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爸爸妈妈。
  我要上学小学生观后感2
  昨天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去看了一场电影《我要上学》。
  电影主角是一个名叫王燕的女孩,讲的是她怎样利用假期赚学杂费的故事。王燕有两个弟弟,因此家里三个孩子上学。放假了,老师对她们说,开学的学杂费是二十四块八元(以前是二十元),王燕的妈妈就不让王燕上学了,说家里没有钱替她交学费,王燕就决定自己在假期里赚钱。
  她先是把家里的10个鸡蛋卖了,赚了两块五。又花了一块七元买了一支笔送给老师(其实是准备两块钱卖给老师的),老师给了她五块钱,她又赚了三块三元。后来,她通过买卖羊赚了五块钱。除去路费和给弟弟买糖的钱,她正好赚了十块钱。她用这十块钱买了一张车票,和大人们一起去摘枸杞子。当时枸杞子的价钱是两角钱一斤,她必须摘到一百多斤才够(妈妈说要有小山那么高)。开学那天,她满脸灰尘回到学校,打开一直攥得紧紧的手,对老师说:"这是二十四块八,我可以上学了!"
  真的非常感人!《我要上学》观后感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那么穷、那么脏的地方(到处都是黄土,一点绿色都看不见)!想一想自己平时那么不珍惜钱,真是惭愧!我非常敬佩王燕,我一定向她学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要上学小学生观后感3
  前几个月,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看电影的活动,我虽然没有和其他同学一样,到会议室去看,但是我也听同学们为我讲道,这部电影名叫《我要上学》。
  《我要上学》主要讲了:山村五年级女生赵小莲面临因山洪暴发,父亲不幸离世,家中债台高筑的状况,在母亲的力劝下,只好辍学与债主三宝边打工边复习。在二喜叔和学校田老师的帮助下,她重新得到了自己的权利——回到了学校,开始了新的上学梦。故事情节朴实感人,充满正能量,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是一部当代青少年催人泪下的励志电影。
  这部电影中,最让我敬佩的是赵小莲。她的生活环境那么艰苦,但她还是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回到学校上学。然而在20世纪,也有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可是,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她靠的是什么?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啊!海伦·凯勒虽然有着残疾的躯体,但是她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同样,我们求学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就说这部电影的主人公赵小莲,尽管自己的家庭不好,生活的环境也恶劣,但是她辍了学在外面工作也不肯把自己的学业落下,她还想继续上学,继续学习。赵小莲的热爱读书,坚持读书的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再看看我们自己,哪一个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皇帝”、“公主”?爸爸妈妈供我们上学,把辛辛苦苦赚来的钱都用在给我们买好衣服、好吃的上了,自己都不怎么舍得用钱。而我们却不好好努力学习,上课做小动作,回家作业不及时完成,导致学习升级下降。父母们是为我们不知操碎了多少心啊!反之,如果我们像电影中的赵小莲和海伦·凯勒一样,去勇敢地迎接挑战,努力学习,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坚实的足迹,那父母就会感到十分欣慰。
  看了《我要上学》这部电影,对我的启发可真大啊!

我要上学观后感篇2:看无手老师观后感

我要上学观后感_看无手老师观后感

  《无手老师》是张海涛 执导,付冰、王一涵、潘睿倩主演的励志剧情片。这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看无手老师观后感,欢迎阅读。
  看无手老师观后感【1】
  《无手老师》是根据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汉东乡下麻尔村小学回族教师马复兴的感人事迹拍摄的。马复兴自幼失去双手,但他身残志坚,在人生道路上克服了重重困难,顽强的与命运博弈,用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坚持到底的行动实现了人生梦想。
  他没有双手,但是字写的工整漂亮,画画的栩栩如生,他又有一双手,那是一双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手。在农村执教30余载,马复兴辛勤耕耘、执着坚守、无私奉献、淡泊名利,谱写着大爱的华章,是新时代精神的典范。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老师就是学生的标杆,这标杆立得多高,学生的目光就能看的多”。他没有双手,却字写得工整,画画得漂亮;他没有双手,却用小小的黑板让农村的孩子们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马复兴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农村教师的伟大形象,也是对最美乡村教师最好的诠释。
  从《无手老师》剧作看未来影片故事应该说讲得很平实,也许这可能是未来影片成功的一个因素。当我静静地看完这部节奏缓慢的剧作时,我的心底却在蔓延着一种无名的力量。是什么能让我的心灵在平静中如此震撼?我想,大概就是影片中马复兴以及下麻尔村的孩子们处处透露的那种朴素的人文情怀吧!该影片镜头语言朴实,几乎很少用技巧。章法也较为规范,且风格别异,有创新的思维灵感;我想只要把电影的基本元素用活、用巧、用得适当,你就能在未来影片中讲出一个美丽感人的故事。
  马老师的可贵之处是心中始终有一股不向命运低头的顽强信念。他在遭受了这样那样的挫折和打击之后,依靠执著的信念、顽强的毅力撑起一片蓝天。
  通过观看影片,我行员工们被深深的触动,纷纷表示将以马复兴精神为旗帜、为标杆,坚定理想信念,立足本职岗位,不计较个人得失,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为农商行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看无手老师观后感【2】
  三尺讲台,三寸粉笔,铸就的是三千桃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道出的是教师一生的追求。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在民族复兴的进程中,缔造出一个个梦想与情怀的奇迹。
  看完这部电影时,一股莫名的力量涌入我的心头,就像那大海里的浪花,一个接着一个涌进我的脑海,顿时,脑海里一片空白,慢慢地从心底冉起一股暖流,你的身影或许永远也挥之不去。
  我知道这是一个属于你的真实故事,因为导演并没有多用华丽而炫目的手法来修饰。朴实而沉稳的“角色”也略显生涩,甚至可以说无任何“表演的天分”。是啊,谁又是人生舞台上天生的“演说家”呢?我没有离开,而是在泪眼婆娑间与你共同历经了一回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厚德载物的精神境遇。究竟是什么,让你在逆境中如此的坚强不屈,保全身心?是信仰!是你那坚守的信仰——“做祖国有用的人”,让你成为强者,让你战胜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与痛苦,让你历经重重矛盾与纠结,仍能在梦想的路上扬帆远航。
  你没有双手,却写得一手工整好字;你没有双手,却画得一手精湛好画;你没有双手,却给贫苦的孩子们描绘出一幅美好蓝图;你没有双手,却给孩子们插上了希望的翅膀。是你,让他们懂得知识的可贵、学会展翅高飞的本领,想要去做祖国有用的人。
  你常常会将那一句:“无手的人一定比有手的人做得更好”挂在嘴边。这是你前进的方向也是动力,更是一种强烈地奉献意识与事业心,无手并不等同于无为,奋进路上,你那艰难的身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感染与激励着更多有手之人要敢于承担起时代赋于我们的责任,敢于承担、乐于奉献,只有这样,才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与价值、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同事、亲友的信任与尊重。
  而今,在实现民族伟大的复兴梦------中国梦的征程中,我们时常会将爱岗敬业挂在嘴边。爱岗敬业不是夸夸其谈、尽心尽职也不是纸上谈兵,梦想不是那一瞬间的智慧与激情,它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懈与执着的行动力来实现。
  这时候,我想起了音乐大师贝多芬、想起著名作家张海迪…….雨果曾经说过,人在逆境里比在顺境里更能坚强不屈,遭厄运时比交好运时更容易全身心。是的,命运之神没有特别的眷顾某些人,却教会某些人面对扑面而来的困难,决不低头屈服。解救自己的机会,就是自强不息,就是奋斗不止。
  突然间,我觉得自己做得真的不够,因为有手的我本可以比无手的你做得更多,更好。
  无手老师,感谢你,是你让我重拾斗志,懂得行源于心、力源于志。坚守让信仰闪光,奉献让生命绽放。
  看无手老师观后感【3】
  我没有想到,在大片云集、特效满眼的今天,一部普通的公益励志影片能带给我们如此多的惊喜、精彩和感动。这部饱含高原气息和黄土馨香的电影,用黄河源头那样清澈本真的手法,承现给我们一个动人的故事——《无手老师》。
  无手老师马复兴,感动中国的人物,他的故事让人动容,而他的精神更值得思索。
  一、不认输
  马复兴幼年时因意外失去了双手,人们都说这娃恐怕是废了,但幼小的他没有向命运低头。别人去上学,他也想上学,姐姐说:“你都没有手,怎么上学呢?”倔强的小复兴忍着泪水,在家里用断臂夹着树枝在沙地上学写字,妈妈回来后,一把将双臂磨得鲜血淋漓的孩子抱在怀里哭道:“娃,咱不练了……”可小复兴却说:“妈妈,我什么时候能长出一双手呢?我想上学,我不想成为废人!”
  不想成为废人!不向命运认输!忍受着难以想像的痛苦,没有手的马复兴成为村里唯一以优秀成绩念完高中的孩子。可命运再次捉弄了他,当他满怀希望地在高考志愿上写下“北大”两个字时,班主任却一把扯过他的卷子,心酸地说:“你不用考了!就算你考上了,花昂贵的学费念完大学毕了业,又有哪家单位会聘用一个没有手的人呢?”
  残酷的打击使年青的马复兴几乎绝望了,可他仍然没有放弃,命运给了他一个机会——担任村里小学的代课老师。马复兴成了一名无手老师。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自己从来都习惯抱怨命运如何的不公,机遇莫名其妙溜走,梦想已经渐行渐远。可我有没有反思过,我有多少次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前表现出软弱、懒惰、彷徨和恐惧?又多少次向现实和挫折屈服,向命运认输了呢?
  二、知敬畏
  听说要当老师的消息,马复兴满怀希望开始了“痛苦”地准备工作。学写板书、备课……妈妈看到儿子日渐消瘦憔悴,又一次哭着把马复兴抱在怀里说:“娃,咱不干了……”而马复兴说:“妈妈,我是没有手的人,这辈子机会不多,我怕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
  第一次走进教室,顽皮的学生在黑板上写了“无手大盗”四个字,马复兴默默地把字擦掉,用工整的板书写下“无手老师”,并且诚恳地说:“从今天开始,我希望我不仅是你们的老师,更是你们的朋友。”天真的孩子们看到“无手老师”漂亮的板书和亲切的脸庞,一齐开心地拍手欢迎起来。
  知敬畏,所以懂珍惜。马复兴这一生失去的太多,因而倍加珍惜手中的机遇。他四处跋涉,到处去听课,努力提高业务水平,还搭上了他那点微薄的工资,为贫困的孩子们交学费、添置文具……
  妈妈说:“你一个月才那么点钱,都搭进去了,自己怎么办?将来怎么娶媳妇呢?”马复兴傻呵呵地回答:“我用钱的地方少……再说,有哪个姑娘会嫁给我这没有手的人呢?”
  对人生、对机遇、对生活充满敬畏,这是没有手的马复兴能够胜任工作,赢得信任与尊重的原因。很多双手健全的人,抱怨工作的苦、生活的难,抱怨好活都叫别人干了,好事都叫别人摊上了。其实他们自己何尝不是抛掷了无数的机会,总想着下一拨是牛市,下一条是大鱼,下一趟活轻松又挣钱多。每当工作没干好,总是因为老板弱智,同事倾轧;每次机会溜走了,总是小人作梗,朝中无人。总之都不是自己的问题,况且不用怕,自己还年轻,后面机会大把。抱着这种思想的人,失去的只会越来越多,反而是没有双手,却懂得害怕和珍惜,一味埋头拼命苦干的马复兴,却抓住了机会。
  三、有担当
  抓住机会需要苦干,但要成就卓越,就不是那么简单了。马复兴所在的贫困山区小学,失学率相当高,眼看着班里的孩子越来越少,他心里像开了锅一样。作为民办教师和残疾人,能把课上好就算不错了,孩子失学这种在当地极普遍的事,根本不是他能管的。
  但什么叫做老师呢?心里揣着学生前途的马复兴说出了那句我们都很熟悉的话:“我班里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一个都不能少!这谈何容易?拖着残废的双臂,马复兴走家串户,上城下乡,跑牧区钻矿场,忍受白眼奚落,面对打击羞辱,搭上自己积蓄,把班里失学的孩子们一个个都找了回来。这份不屈的意志,这种顶天立地的担当,使他从平凡中闪现出让所有人感佩的光辉。
  马复兴是一个平凡的人,他也有脆弱和想不通的时候。影片中细腻地刻画了他作为普通人的弱点,例如妻子比他先转为公办教师后,他表现中的“酸劲”,但这使他的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起来,也丝毫无损他伟岸的人格。
  作为“全国最美乡村教师”,马复兴是当之无愧的。虽然命运夺去了他的双手,但他却用心中的那双手,去拥抱生活,去重塑人生。他不仅不是一个废人,而且靠自身的努力,回报了母亲,回报了社会,实现了人生的理想价值,拥有了幸福美满的家庭。这是多少双手健全的人都做不到的。
  我非常有幸观赏这部《无手老师》。影片不同于我们日常接触到浓稠到甜腻的那种“心灵鸡汤”,它的拍摄手法朴实,有时土到掉渣,但却最接近真实,非常值得一看。在离场时,我注意到许多观众在擦着眼角,我的内心也充满的难以言说的情绪。马复兴是怎样一个人呢?我忽然想化用某位名家评论傅小石的一段话,大意是:……他残破的人生,苦难的命运,残缺的双手——和一颗完美的心。

我要上学观后感篇3:无手教师观后感

我要上学观后感_无手教师观后感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无手教师观后感,一起来看一下吧。
  无手教师观后感篇一
  表现什么样的美学主张首先体现在题材上,表现什么生活,彰显什么人物,是文化立场的印证,我们选什么,怎样选择,是我们的文化背景和中国国情确定的。科学发展观和构筑和谐社会的战略布局,都在一点上重复,那就是以人为本,关注百姓命运,关注百姓生活,已被提到了执政第一要务的高度。基于这一点,在影视题材层面上,我们应该做到在各种题材中,尽可能以现实题材为主;在现实题材中,以平民题材为主。我们可以用快乐的作品,给观众带来欢愉;用人文关怀给观众带来心灵慰藉;但更该反映平民大众的愿望和理想,关注他们的生存境遇和精神状态。为民创作,为民立言,才是上佳境界。
  中国电影自有声音以来,剧本就成为首要因素,剧本是电影生产的第一环节。影视精品首先出自剧作精品。好剧本造就明星,也造就市场。只有剧本创造出好的文学人物形象,才有了好的银幕人物形象。判断一个电影的标准,或者我们追求的创作主旨,能否在影视作品中创造感人的形象。电影文学的根本就在于塑造人物形象。英国女作家罗琳创作的《哈利.波特》不仅自己获得了巨大财富,还为影视界提供了具有产业价值的文学形象-哈利.波特,打造了全球影视产业的奇迹。
  电影形象来自哪里?首先源于文学形态。文学形态源于哪里?源于现实生活,源于影视剧作家或电影编导对社会生活的积累和发现。银幕是洁白的,电影是有目共睹的。在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中,编导付出了多少劳动,做出了多少创造和发明,大家看得清楚。西部影视编导和剧作家,坚持现实主义传统,深入实际,感触生活,以真诚的劳动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思考;鉴于此,电影《无手老师》应给人的感觉是真诚质朴的,同时又是沉重压抑的。它可能没有敲锣打鼓的欢送场面,没有虚假的口号和豪情,有的只是真真切切的百姓生活,这部电影剧作起初是对马复兴这个人物的纪实,以回忆阐述的艺术手法加工创作出来的电影作品。经过编导认真研读和分析,觉得还是给人以较为震撼和回肠荡气的感觉。剧中情节虽没有所为凶险和跌宕的趣味,但却展现了人生平凡而超越的一种向上的精神气质。这和戏剧冲突激烈,强调两个"S"悬念和惊奇叙事结构有着不同的意义区别及价值取向。
  无手教师观后感篇二
  我没有想到,在大片云集、特效满眼的今天,一部普通的公益励志影片能带给我们如此多的惊喜、精彩和感动。这部饱含高原气息和黄土馨香的电影,用黄河源头那样清澈本真的手法,承现给我们一个动人的故事——《无手老师》。
  无手老师马复兴,感动中国的人物,他的故事让人动容,而他的精神更值得思索。
  一、不认输
  马复兴幼年时因意外失去了双手,人们都说这娃恐怕是废了,但幼小的他没有向命运低头。别人去上学,他也想上学,姐姐说:“你都没有手,怎么上学呢?”倔强的小复兴忍着泪水,在家里用断臂夹着树枝在沙地上学写字,妈妈回来后,一把将双臂磨得鲜血淋漓的孩子抱在怀里哭道:“娃,咱不练了……”可小复兴却说:“妈妈,我什么时候能长出一双手呢?我想上学,我不想成为废人!”
  不想成为废人!不向命运认输!忍受着难以想像的痛苦,没有手的马复兴成为村里唯一以优秀成绩念完高中的孩子。可命运再次捉弄了他,当他满怀希望地在高考志愿上写下“北大”两个字时,班主任却一把扯过他的卷子,心酸地说:“你不用考了!就算你考上了,花昂贵的学费念完大学毕了业,又有哪家单位会聘用一个没有手的人呢?”
  残酷的打击使年青的马复兴几乎绝望了,可他仍然没有放弃,命运给了他一个机会——担任村里小学的代课老师。马复兴成了一名无手老师。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自己从来都**惯抱怨命运如何的不公,机遇莫名其妙溜走,梦想已经渐行渐远。可我有没有反思过,我有多少次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前表现出软弱、懒惰、彷徨和恐惧?又多少次向现实和挫折屈服,向命运认输了呢?
  二、知敬畏
  听说要当老师的消息,马复兴满怀希望开始了“痛苦”地准备工作。学写板书、备课……妈妈看到儿子日渐消瘦憔悴,又一次哭着把马复兴抱在怀里说:“娃,咱不干了……”而马复兴说:“妈妈,我是没有手的人,这辈子机会不多,我怕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
  第一次走进教室,顽皮的学生在黑板上写了“无手大盗”四个字,马复兴默默地把字擦掉,用工整的板书写下“无手老师”,并且诚恳地说:“从今天开始,我希望我不仅是你们的老师,更是你们的朋友。”天真的孩子们看到“无手老师”漂亮的板书和亲切的脸庞,一齐开心地拍手欢迎起来。
  知敬畏,所以懂珍惜。马复兴这一生失去的太多,因而倍加珍惜手中的机遇。他四处跋涉,到处去听课,努力提高业务水平,还搭上了他那点微薄的工资,为贫困的孩子们交学费、添置文具……
  妈妈说:“你一个月才那么点钱,都搭进去了,自己怎么办?将来怎么娶媳妇呢?”马复兴傻呵呵地回答:“我用钱的地方少……再说,有哪个姑娘会嫁给我这没有手的人呢?”
  对人生、对机遇、对生活充满敬畏,这是没有手的马复兴能够胜任工作,赢得信任与尊重的原因。很多双手健全的人,抱怨工作的苦、生活的难,抱怨好活都叫别人干了,好事都叫别人摊上了。其实他们自己何尝不是抛掷了无数的机会,总想着下一拨是牛市,下一条是大鱼,下一趟活轻松又挣钱多。每当工作没干好,总是因为老板弱智,同事倾轧;每次机会溜走了,总是小人作梗,朝中无人。总之都不是自己的问题,况且不用怕,自己还年轻,后面机会大把。抱着这种思想的人,失去的只会越来越多,反而是没有双手,却懂得害怕和珍惜,一味埋头拼命苦干的马复兴,却抓住了机会。
  三、有担当
  抓住机会需要苦干,但要成就卓越,就不是那么简单了。马复兴所在的贫困山区小学,失学率相当高,眼看着班里的孩子越来越少,他心里像开了锅一样。作为民办教师和残疾人,能把课上好就算不错了,孩子失学这种在当地极普遍的事,根本不是他能管的。
  但什么叫做老师呢?心里揣着学生前途的马复兴说出了那句我们都很熟悉的话:“我班里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一个都不能少!这谈何容易?拖着残废的双臂,马复兴走家串户,上城下乡,跑牧区钻矿场,忍受白眼奚落,面对打击羞辱,搭上自己积蓄,把班里失学的孩子们一个个都找了回来。这份不屈的意志,这种顶天立地的担当,使他从平凡中闪现出让所有人感佩的光辉。
  马复兴是一个平凡的人,他也有脆弱和想不通的时候。影片中细腻地刻画了他作为普通人的弱点,例如妻子比他先转为公办教师后,他表现中的“酸劲”,但这使他的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起来,也丝毫无损他伟岸的人格。
  作为“全国最美乡村教师”,马复兴是当之无愧的。虽然命运夺去了他的双手,但他却用心中的那双手,去拥抱生活,去重塑人生。他不仅不是一个废人,而且靠自身的努力,回报了母亲,回报了社会,实现了人生的理想价值,拥有了幸福美满的家庭。这是多少双手健全的人都做不到的。
  我非常有幸观赏这部《无手老师》。影片不同于我们日常接触到浓稠到甜腻的那种“心灵鸡汤”,它的拍摄手法朴实,有时土到掉渣,但却最接近真实,非常值得一看。在离场时,我注意到许多观众在擦着眼角,我的内心也充满的难以言说的情绪。马复兴是怎样一个人呢?我忽然想化用某位名家评论傅小石的一段话,大意是:……他残破的人生,苦难的命运,残缺的双手——和一颗完美的心。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21120/

推荐访问:我想上学观后感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