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最美古诗词读后感]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

来源:读后感 时间:2018-08-09 10:00:02 阅读:

【www.bbjkw.net--读后感】

第一篇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和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


  和于丹一起,重温最美古诗词,回归自在大人生。从解读儒家经典《论语》到赏析中国传统文化最源远流长、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下面是诗词原文,欢迎参考!

  1、《岁暮归南山》
  作者: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2、《望月怀古》
  作者: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3、《月下独酌》
  作者: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4、《天净沙秋思》
  作者: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雨霖铃》
  作者: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6、《声声慢·寻寻觅觅》
  作者: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7、《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8、《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第二篇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央视3套春节《丹韵词音》引发古诗词鉴赏热潮,继《论语心得》后又一央视力推经典栏目,于丹17年古诗词教学积淀,首度爆发!


  从解读儒家经典《论语》到赏析中国传统文化最源远流长、普及率最高的古诗词,于丹回归古典文学专业,17年大学授课精髓,厚积薄发,让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走近大众、走近当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诗歌蕴藏着人类文明中最深刻的秘密,于丹老师以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古诗词为线索,结合当代中国人生存现状及精神世界,以其独特的人文风格对中国古诗词意象、风骨、内涵、感悟进行鉴赏解读。以“明月”、“清风”等古诗词常见意象为线索,导向人生大境界的感悟与情怀。本作品延续于丹老师的独特风格,通俗、易懂、妙语连珠且能激起读者共鸣。让读者重温中国传统文学和古典哲学的精髓所在,找回心灵深处的宁静之美。
  媒体评论
  于丹是精英与平民之间的桥梁
  ——李泽厚
  于丹教授常说:“什么是真正的‘文化’?《周易》有云‘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俯察世间人文百态,还需用一种思想理念去流化天下,把它变成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我愿意作为一个‘动词’活着。”这正是于丹教授作为一位当代知识分子选择的人生态度——去承担“化”这件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经典著述浩如烟海,我们缺少的不是“文”,而是经典如何进入百姓大众真实的生活,如何在当下的坐标里去实现一种化解,成为世人智慧与心灵的给养。因此“化”的意义与价值不容轻视,这项工作需要有学者去完成,于丹教授以强烈的自觉意识,奉行知识分子的这一使命,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大力诠释与传播,探寻着解决当代人生存和心灵问题的钥匙,激发起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生命力!

  内容简介:
  和于丹一起,重温最美古诗词,回归自在大人生。从解读儒家经典《论语》到赏析中国传统文化最源远流长、普及率最高的古诗词,于丹回归古典文学专业,17年大学授课精髓,厚积薄发,让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走近大众、走近当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诗歌蕴藏着人类文明中最深刻的秘密,于丹以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古诗词为线索,结合当代中国人生存现状及精神世界,以其独特的人文风格对中国古诗词意象、风骨、内涵、感悟进行鉴赏解读。以“明月”、“清风”等古诗词常见意象为线索,导向人生大境界的感悟与情怀。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延续于丹的独特风格,通俗、易懂、妙语连珠且能激起读者共鸣。让读者重温中国传统文学和古典哲学的精髓所在,找回心灵深处的宁静之美。

第三篇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经典老年诗词_有关老年的诗词鉴赏

  一、《落齿》 (唐)韩愈
  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俄然落六七,落势殊未已。
  馀存皆动摇,尽落应始止。忆初落一时,但念豁可耻。
  及至落二三,始忧衰即死。每一将落时,懔懔恒在已。
  叉牙防食物,颠倒怯漱水。馀存二十馀,次第知落矣。
  倘常岁落一,自足支两纪。如其落并空,与渐亦同指。
  人言齿之落,寿命理难恃。我言生有涯,长短俱死尔。
  人言齿之豁,左右惊谛视。我言庄周云,木雁各有喜。
  语讹默固好,嚼废软还美。因歌遂成诗,时用诧妻子。
  解释:"木雁各有喜",是引用了"庄子.山木篇"的一个典故。山木因不中用,得以尽其天年;雁因能鸣,得免于被杀;有才与无才,各有好处;牙齿落光,也说不定是喜事。
  品读:诗人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但是在仕途中屡遭挫折,早年掉齿,作《落齿》一诗,表明初掉牙时,忧心重重,但牙齿掉了很多以后,反而无所谓了,用幽默的语调,调侃自己的无奈。也暗示了人生遭受挫折后的豁达。能够在经历挫折后自嘲自解,也是难得的智慧。
  白居易与刘禹锡对诗(一)
  说明:以下两首诗是白居易和刘禹锡两位著名诗人的著作。 白居易与刘禹锡晚年都患眼疾、足疾,看书、行动均不便。两人用诗对答,颇为有趣,充分表达了老年心态。
  二、《咏老赠梦得》 (唐)白居易
  与君均老矣,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
  解释:“涩”,不滑润,呆滞。 “慵”,困倦。
  品读:在这首诗的前八句中,诗人对自己的老态做了生动地描述。但在后四句中,提及老友时,则充满了激情,可见诗人与刘禹锡之间的深厚情谊。
  三、《酬乐天咏老见示》(唐)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82569/

推荐访问:于丹最美古诗词读后感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