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追逃]追逃

来源:观后感 时间:2018-08-02 19:00:03 阅读:

【www.bbjkw.net--观后感】

第一篇追逃:2016中永远在路上第七集<天网追逃>观后感


  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诚;说话重在信,办事重在实。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观后感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2016中永远在路上第七集<天网追逃>观后感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腐败问题现在跨境的特点越来越突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规避这些问题,任何国家也不能置身于这样的形势之外。我们也需要其他国家的支持,同时其他国家的反腐败工作也同样需要中国的支持,我想在这个问题上也是一种互利,也是一种共赢。
  从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到二十国集团峰会,再到联合国,从美国、英国到澳大利亚、新西兰,习近平总书记在各个外交场合主动设置反腐败国际合作议题,表明了我国加大追逃追赃力度的态度和主张,得到了各国和国际社会的积极回应。
  一些西方国家明确强调,他们不想成为腐败分子的避罪天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承诺。
  2016中永远在路上第七集<天网追逃>观后感二:
  本集讲述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追逃追赃列为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遏制腐败蔓延的重要一环,通过建立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协调机制、开展天网行动和发布百名嫌犯红色通缉令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反腐败的决心,对外逃人员形成了强烈的震慑。
  通过剖析王国强、李华波案件,介绍程慕阳在加拿大的生活变化和乔建军、赵世兰在美国被提起公诉等案例,反映了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片中通过讲述中央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加强对“裸官”的监督管理,多部门联合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向境外转移赃款等举措,在国内建立起防逃机制,把人看紧,把门关死,向腐败分子释放出断其后路的强烈信号,警示外逃者迷途知返、投案自首,震慑企图外逃的人断了念头、放弃侥幸。
  2016中永远在路上第七集<天网追逃>观后感三:
  近来,各地司法机关也集中起诉、审判了一批“大老虎”:其中包括白恩培、申维辰、谭力、金道铭等,贪腐额均超过2亿元的白恩培与魏鹏远两人被判死缓并决定终身监禁。这都传递出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
  10月24日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在六中全会召开之前,央视黄金时段播放反腐倡廉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为中央全会研究全面从严治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加强警示教育是惩防腐败的源头性工作,但仅仅依靠教育本身是不够的,还要靠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给心存侥幸的官员当头棒喝。为此,必须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在查处腐败问题上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决不让腐败分子有机可乘。
  中央纪委网站10月20日发布消息,2013年至2016年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01.8万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01万人,十八大以来查处的中管干部覆盖了31个省(区、市)。这些数据,体现了反腐败的高压力度。
  中央纪委网站透露,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党员领导干部,这三种情况同时具备的是执纪审查的重中之重。的确,官员违纪违法刚刚露头就严肃处理,让失去没有继续腐败的条件,是防止小贪官变成“大老虎”的关键,不能因为情节还不重而有所放松。“抓早抓小”是反腐治本之策,严肃执纪,严肃问责,才能杜绝“一路贪,贪一路”。
  全面从严治党没有止境,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六中全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实落细,实现从严治党体制化,常态化,我国反腐败斗争必将迎来新的局面。
更多热门文章:
 

第二篇追逃:2016年纪录片永远在路上第七集观后感


  一念之贪,损自德,毁自身,殃及儿女;两袖清风,躬于行,利于民,感召世人。yuwenmi小编整理了相关的观后感范文,欢迎欣赏与借鉴。
  2016年纪录片永远在路上第七集观后感一:
  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第七集——《天网追逃》将于今晚8点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开播。
  本集讲述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追逃追赃列为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遏制腐败蔓延的重要一环,通过建立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协调机制、开展天网行动和发布百名嫌犯红色通缉令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反腐败的决心,对外逃人员形成了强烈的震慑。
  通过剖析王国强、李华波案件,介绍程慕阳在加拿大的生活变化和乔建军、赵世兰在美国被提起公诉等案例,反映了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片中通过讲述中央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加强对“裸官”的监督管理,多部门联合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向境外转移赃款等举措,在国内建立起防逃机制,把人看紧,把门关死,向腐败分子释放出断其后路的强烈信号,警示外逃者迷途知返、投案自首,震慑企图外逃的人断了念头、放弃侥幸。
  2016年纪录片永远在路上第七集观后感二:
  【同期声】 蔡为(中央纪委国际合作局副局长)
  对那些证据确凿的外逃腐败分子,我们要点名道姓曝光,效果还是非常好的。据我们所知发布红通之前,有的外逃腐败分子在国外还是过得很猖獗,大家都不知道他是外逃的腐败分子,发布红通之后,这些人很多就收敛了,这种猖狂的势头是被压下去了。
  【解说】 百名嫌犯红色通缉令,只是中国近年来加大国际追逃追赃力度的众多举措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反腐败的决心,也让外逃人员感到了强烈的震慑。
  【解说】 2014年3月,中央纪委整合内部机构建立国际合作局;
  5月,中央纪委召开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座谈会;
  6月,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建立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协调机制,设立办公室统筹追逃追赃工作;
  7月,公安部开展猎狐2014专项行动;
  9月,最高检开展职务犯罪国际追逃追赃专项行动;
  10月,最高法、最高检、外交部和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敦促在逃境外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的公告》 。
  【解说】 外逃贪官们其实也在时刻关注着国内的追逃动向。身在美国的王国强,一方面生活提心吊胆、了无生趣,另一方面也感到未来日子将更不好过。当看到敦促自首的公告里提到,自愿回国可以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他终于决定自首,回国接受法律的审判。
  【同期声】 王国强(辽宁省凤城市委原书记)
  我要不回来,一定是通缉榜上有名的,那你说,全世界见到了这个协查通报,这一百多个国家都行动起来,你不像过街老鼠一样吗?也可能处境比它还难呢。被通缉的人,被追逃的人,他才有这样深刻的感受,这个法律的威慑,有的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网在哪儿?平常谁说也看不见,但是只有当事人那种处境,他能看到天网,能看见那一只巨手。
  【解说】 腐败分子外逃,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一些腐败分子在国内贪腐之后,悄无声息地失联,逃往海外。
  【同期声】 黄风(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刑法研究所所长)
  贪官外逃实际上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越来越明显的一个现象,当时出现了一个热词,叫做携款外逃。赖昌星外逃发生在1999年,这是外逃标志性的一个事件。随后在2001年发生的就是中国银行开平支行,余振东、许超凡、许国俊特大贪污案的这几个主要犯罪嫌疑人他们外逃。
  【解说】 腐败分子妄图躲到海外过逍遥日子,这是党和人民都绝对不能容忍的。随着外逃现象的出现,追逃工作也随之展开,但早期的工作面临着许多困难。
  【同期声】 高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当时改革开放才刚上路,我们刚刚打开国门,参与国际合作各个方面的领域还不够宽,经验还不够丰富,特别是在国际反腐败合作方面,我们的话语权还不够大,再加上对国内追赃追逃各个部门各个力量统筹协调的机制还不够顺畅,因此我们追赃追逃总体上处于一个艰难探索的起步阶段。
  【解说】 虽然面临许多困难,但中国追逃的努力从未停止。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追逃追赃列为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遏制腐败蔓延的重要一环,追逃追赃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世界感到了中国的决心和力度,国人也清晰地看到了显著的成效。百名嫌犯红色通缉令发布以来,不少潜逃时间长、在国内影响重大的案件嫌疑人相继落网。
  2016年纪录片永远在路上第七集观后感三:
  一些西方国家明确强调,他们不想成为腐败分子的避罪天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承诺。
  【解说】我国和重点国家的反腐合作也取得重要进展。
  2015年10月20日,中美执法合作联合联络小组反腐败工作组第十次会议在北京举行。2015年也正好是中美开展反腐败执法合作的第十个年头。十年来,每一项新的合作协议,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从2014年开始,这个步伐在明显提速。
  2014年6月,中美就《美国海外账户税收合规法案》实施达成初步协议,两国互通公民海外个人账户信息,提供海外追赃追逃的数据支持。
  10月,中美双方同意推动在调查、追踪、冻结、追缴、返还腐败资产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重点追缴和返还腐败犯罪资产。
  11月,《北京反腐败宣言》发表,作为APEC成员国的美国也签署了该宣言。当月在中美两国元首的会见中,双方同意继续在追逃追赃、遣返非法移民等领域开展对话与合作。
  【同期声】布鲁斯·奥尔(美国司法部副部长助理)
  我们非常希望中国同事提供中方认为潜藏在美国的出逃人员的信息,我们就能够开展自己的调查,搜集关于这些人的信息,将他们定位,并且找到他们参与违法行动或是违反美国移民法的相关证据,然后我们就可以起诉他们并且将他们遣返回中国。我们相信如果这样的联合行动能够继续认真而高效地开展,就能够对这些外逃人员有所震慑。
  【解说】追逃追赃工作的两个重点,一个是人,另一个是钱。为了截断贪官向外转移赃款的通道,2015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开展了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向境外转移赃款的行为。
  【同期声】刘向民(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副司长)
  贪官外逃如果没有一个资金的支持,首先他外逃本身就很困难,另外一个他逃到外面去,他的生活来源也会成很大的问题。我相信咱们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咱们这次专项行动的威力,切实地配套一些长效机制的建设,把这个转移赃款的渠道给他最大限度地阻断,对防范贪官外逃是能够起到很大的威慑作用。
更多热门文章:

第三篇追逃:电影无处可逃的观后感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
  电影无处可逃的观后感【篇一】
  布拉德•皮特刚出道时,被称为“小罗伯特•雷德福”,年轻时的雷德福英俊潇洒又才华横溢,绝对是好莱坞“优质偶像”的路数。雷德福演而优则导,曾拿过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还创办了影响力颇大的圣丹斯电影节,年近八旬的雷德福执导这部《无处可逃》,云集了苏珊•萨兰登、朱莉•克里斯蒂、尼克•诺特、克里斯•库珀等一干老戏骨,看这么一群星光熠熠的艺术家在大银幕上飙戏,委实过瘾。
  另一位男主角则是以《变形金刚》《夺宝奇兵》等片声名鹊起的希亚•拉博夫,不过他拒绝出演《变形金刚4》,不想再拍那种靠特效支撑起来的电影,《无处可逃》也算是他的转型作之一。在影院里观看,《无处可逃》绝对算是一部高智商的犯罪电影,影片整体是一个犯罪片的结构,逃亡-追踪构成了最基本的剧情矛盾。
  虽然故事发生在2010年代,但犯罪事实却在三十年前,当时一个名为“地下气象员”的组织犯下了爆炸、抢劫、杀人等多桩重罪,时过境迁,组织的一名骨干在自首路上被FBI缉捕,同时拉博夫饰演的年轻报社记者开始跟踪此事(饰演拉博夫报社上司的斯坦利•图奇在《变形金刚4》里与李冰冰有诸多对手戏分),渐渐的,这位年轻的纸媒记者发现事情不像他之前想的那么简单,一些功成名就的律师、木材商和富豪原来都和当年的恶性案件以及“地下气象员”有过勾连,于是,一场追击大戏就此展开,FBI开始追击当年的几位头号通缉犯,而小记者也在渐渐了解真相……
  所谓“地下气象员”,其实是几十年前活跃在美国的一个地下极左组织,其组织名称来自于鲍勃•迪伦的歌曲《隐秘的思乡布鲁斯》(歌中唱到:“用不着气象员/你就能知道风吹的方向”)。这个组织的核心成员都是家庭优渥、受过良好教育的美国本土白人青年,在反越战、嬉皮士运动的大潮下,左翼运动席卷全球,美国青年们也不能置身事外,“地下气象员”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他们没有日本“赤军”那么残忍,但抢银行杀人的行为,也足够被列入“暴力恐怖分子”的范畴了。
  时隔多年以后,“地下气象员”的成员大都步入暮年,家庭、孩子的牵绊让他们越来越平和,也成功融入了美国主流社会。但当年的罪行并未被抹消,对他们的通缉令也依然有效。FBI探员的无悔追踪打乱了他们的生活,雷德福们不得不匆匆上路,开始一段亡命天涯的生活。不过随着真相了解越来越多,拉博夫开始对这群渐次老去的“地下气象员”们心生同情,他们曾为了理想而与国家机器生死对决,即使在监狱里,他们也不为当年的暴力行为后悔——那是他们真实、暴烈、被许多人咒骂但让他们倍感珍惜无怨无悔的青春。
  “地下气象员”永不老,他们只是渐渐凋零。
  电影无处可逃的观后感【篇二】
  大晚上看这部片,气氛挺对口的,窗外黑洞洞,屋里播着这么惊心动魄的追杀逃亡,别有一番刺激,跟他们说的一样,酷似看恐怖片的体验。
  看开头,以为又是西方人居高临下丑化第三世界的老套路。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在某东南亚国家被暴民追砍,拍得跟僵尸世界大战一样,怪吓人的。尤其是上一代007布鲁斯南大唱配角扮英雄,更让人联想起早期007电影都有的这毛病。
  不过看到半程,基调渐渐变了。布鲁斯南又演了一回神勇特工,不过扮演的是地缘政治中不光彩的角色,帮助西方政客和金主掠夺第三世界资源。而那些惨无人道的暴民,他们“只是在保护自己的妻儿而已”,用这种迫于无奈的手段,徒劳地对抗对他们强取豪夺的西方列强。一下子让人对“正义又无辜”的西方人戴上了有色眼镜,转而对暴徒们抱有一丝同情。
  面临生死关头,夫妻俩杀起人来,丝毫不比暴徒手软,一下下将对手脑壳砸烂,绝不留情。看到那两幕,顿时让人觉得,这俩西方中产阶级,与追杀他们的野蛮人,本质又有什么区别,一样采取最原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和家人。又是对西方文明的一笔辛辣讽刺。
  暴民的屠戮拍得触目惊心,不过还是做了柔化处理,暴民对歪果仁不过乱拳殴打,一枪爆头,顶多几刀砍死,都给了个痛快。看一些现实中东南亚国家动乱的资料,那些被虐到残缺不全的尸体,令人难以想象他们死前遭受的长时间的痛楚和耻辱。电影毕竟是艺术,口味不能太重。拍得太恐怖,谁还敢去东南亚旅游。
  全片算是水准合格的商业动作片,张弛有度,追逃花样繁多,楼顶逃亡和深夜摩托车两场戏气氛极赞。导演没有采用西方视角的高傲姿态,反而掀了掀欧美政治家、资本家的老底,模糊了绝对的善恶,这令它比同类爆米花作品高了一个档次。
  电影无处可逃的观后感【篇三】
  以前常做逃亡类的梦魇,类型场景有相同有不同,有时带着家人有时带着朋友,有时梦里我会反扑,有时干脆一直逃一直逃直到醒来,追逃者可以是人可以是野兽可以是洪荒似的怪物,有时甚至还会跟追逃者对话上几句。
  梦中景致是平素生活的拓展或照搬,也是对游戏书本电影的模拟,唯有慌不择路的心跳无措,及至无处可逃死到临头的万般恐惧,再到后来夹缝求生而得的紧张刺激。 这样的心理变化实在是生活中找不着,电影游戏里感受不到的,所以才叫做梦魇吧
  梦当然是乱七八杂的拼凑,情境的跳跃根本没有理由,很多细心的人回述梦中时还会发现,一场梦会跳跃的不只是情境,还有当时的心理变化,甚而可与梦里其时其地逻辑理性应有的正常心理相左迥异。就比如逃亡类梦魇里恐惧紧张心跳是主要心态,然而总会有轻松慵懒的状态来打扰你,好似你心跳到无法攀升之时,突然小小休憩一会儿,以便再玩一次。
  所以梦醒时分显得呆滞,分不清现实是梦里,过一小会就会发现真是好玩刺激
  Owen Wilson的无处可逃,在我看来根本就是一场梦魇的现世影像化,杀红了眼的市民就像怪兽,近在咫尺一伸手就能抓到你,他们只能不断的奔逃,不断在不同场合里无处可逃,看似这会儿真是玩儿蛋了却又绝处逢生。
  它还真跟梦里一样样,时不时的还能做个小小休憩,知晓生命之忧随时降临却也能轻松惬意说两个笑话、睡个觉觉之类的,恐慌惊惧绝望希望松了口气庆幸,各种复杂的心情跟梦里一样演了个遍。
  当然,我对无处可逃有这样的想法,可能真是这部电影并没有太多逻辑。不长的90来分钟也没有大场面刺激到我,家庭温暖与护我妻小的责任有却未见过多渲染;就连皮尔斯·布鲁斯男的英雄气概都相当气短,影片撑不起一个常规的英雄人物;说威尔逊因为爱护家庭而爆发出强有力的男儿本色还真是牵强,因为他只是逃只是逃,带上家人。
  顶说是个平民英雄,让观众自我矫情一下,说它是部好电影,弘扬了主旋律,而而。
  又当然,影片还是不差的,可圈可点,可一定要另眼看无处可逃才是真的好玩。
  欧文·威尔逊也终于到了不用靠演技便能担当一家之主的年纪了,
  布鲁斯男动作戏份的帅气仍然宝刀未老,
  这才应是影片浮于眼前最大的感慨和艺术。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73210/

推荐访问:跨国追逃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