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官方语言]巴西语言

来源:读书笔记 时间:2018-08-01 19:00:03 阅读:

【www.bbjkw.net--读书笔记】

巴西语言一:拜占庭的陷落读书笔记

  《拜占庭的陷落》是一本由斯蒂芬·茨威格写的小说。大家是否阅读过这部小说呢?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拜占庭的陷落读书笔记,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拜占庭的陷落读书笔记【1】
  1、拜占庭
  拜占庭原是是一个古希腊旧城,古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公元306~337年在位)为借助东部行省经济力量以挽回帝国日趋衰落的颓势,于公元330年将帝国首都从罗马城迁往拜占庭,改成君士坦丁堡(罗马仍为首都之一)。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破君士坦丁堡不久,奥斯曼帝国迁都这里,更名为伊斯坦布尔。
  2、 拜占庭帝国
  罗马帝国在公元395年分裂为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庭帝国)和以罗马城为都城的西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主宰文化是希腊文化。希腊语不但是日常用语,而且是教会、文学和商业的共同语言。(西罗马帝国最后在480年东罗马皇帝芝诺册封意大利国王取代之而覆亡,但是在这段期间左右西罗马帝国已无足轻重。800年法兰克国王查理曼被教宗利奥三世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因此被称作查理曼大帝以继承西罗马帝国,从此以后又多一个新的皇室,之后演变成神圣罗马帝国,所以之后的德意志皇帝都以继承西罗马帝国皇帝自居。)
  3、 宗教鸿沟
  随着东罗马帝国的建立,基督教不久也实际上分为东政教和天主教两大支。君士坦丁大主教逐渐成为东正教领袖,罗马大主教是天主教领袖并自公元四世纪起自称教皇,东正教与天主教在1053年正式分裂,史称“东西教会大分裂”。希腊教会憎恶罗马教会,希腊大主教拒不承认教皇为至高无上的大主教。而天主教同样排斥东正教,曾有一个时期,天主教世界销毁了许许多多的希腊文书写的文学哲学书籍。
  拜占庭陷落读书笔记【2】
  一、 关于作者:
  该书写于上世纪30年代,作者是德裔犹太人,整个大的世界历史背景是二战前的阴云密布,排犹主义。
  在高晓松的《晓说》介绍巴西的时候,讲述了好多其他洲的移民到巴西的故事,而现在巴西大量的白种人都是德国裔。二战前德国人外逃主要有三支:一支是逃到中国的上海,那里的是普通的犹太人,一支是逃亡到美国或者英国,主要是科学家和教授;第三只是逃亡到巴西,那里的主要是画家和作家。
  在巴西因为语言的不通,作家难以为继。
  二、 罗马帝国与蛮族
  这里所讲的罗马帝国既包括以前强大的罗马帝国,又包括现在所讲的东罗马帝国。这两个帝国的灭亡都离不开蛮族。
  首先古罗马帝国的灭亡跟两个因素有重要关系:一个是基督教。
  原来古罗马信仰的是多神教,公民和城邦是直接联系在遗弃的。基督教成立之后,有了比罗马皇帝更高的权威在,人间有教会,这里就截断了公民和国家的直接联系。罗马的精神逐渐消失。而基督教也使得罗马人的包容精神消失。宗教总使得人陷入一种盲目状态。
  还有一个因素是蛮族入侵。
  这里又有一个大的历史背景:远在东方的汉朝,不论西汉还是东汉,都曾经击败过匈奴,导致一种“漠北无王庭”的惨状,没有办法匈奴人只能西迁。奇怪的是匈奴西迁以后,一路上战无不胜,因此西方的斯拉夫人、日耳曼人等蛮族只能往西去,这样就冲击了罗马帝国。在这种冲击过程中,蛮族的一部分融入到了罗马帝国的生活中,成为雇佣军,而罗马本身就丧失了尚武精神。
  而东罗马帝国的陨灭与罗马帝国的因素有相似的地方。
  1、  基督教
  的确,基督教文明很灿烂,但是早在拜占庭陷落的几百年之前,基督教世界已经分裂成两部分,双方各不相让。而天主教势力对拜占庭帝国的冲击一点都不比奥斯曼帝国严重。第一次是十字军东征的趁火打劫,一次是拜占庭帝国陷落时的见死不救。唇亡齿寒的道理真的不懂吗?
  2、  蛮族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首领是中亚突厥人,而在蒙古人的铁蹄下,他们不能继续在当地生存,只能西迁。
  三、拜占庭帝国陷落的影响
  1、  对于西欧
  拜占庭的陷落使得西欧直接面临着伊斯兰世界。而在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中,许多东正教学者以及他们保存的希腊罗马古典也随着到了西欧,对西欧的文艺复兴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对于俄罗斯
  由于拜占庭帝国的陷落,一位帝国的公主逃亡俄罗斯的前身——莫斯卡大公国。此后俄罗斯人该信了东正教,大公娶了这位公主,从此俄罗斯帝国自认为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

巴西语言二:地理学业科知识点总结

  地理是比较广泛的一门科目,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地理学业科知识点总结,欢迎参考阅读!
  一、地球与地图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经线与纬线的特点,经度与纬度和半球的划分。
  4、地球自转、公转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3)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5、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6、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7、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二、海洋与陆地
  1、海陆分布: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①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②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洲界: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2、海陆变迁: (1)改变地表的作用有来自内部(地壳运动、火山和地震)和来自外部(流水、风力、海浪和冰川)两种。(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a) 地中海 — 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b)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三、天气与气候
  1、多变的天气: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天气是短时间的大气状况,是易变的; 气候是长期的(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是稳定的。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的变化: ① 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午后2小时左右(14时); 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会计算气温日较差) ② 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会计算气温年较差)
  ③五带中,热带气温变化最小,温带寒带较大(2)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3)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①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②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③ 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 3、降水与降水的分布
  (1)降水的形式:雨、雪、冰雹
  (2)会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3)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① 从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②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③ 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④ 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⑤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赤道附近;最贫乏的地区是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⑥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齐;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马沙漠。 4、世界的气候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寒带:寒带气候 (2)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3)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4)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四、居民与聚落
  (一)人口与人种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1)人口自然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的分布: 人口密度 = (人/平方千米) (3)人口分布: a) 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欧洲 、北美洲东部 b)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如撒哈拉沙漠、大洋洲西部沙漠 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如亚马逊平原 终年寒冷的高纬度地区;如北冰洋沿岸 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如青藏高原 2、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3、乡村人中向城市迁移 4、世界三大人种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1)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来划分。 (2)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区: 白种人:欧洲、西亚、北非、美洲、大洋洲 黄种人:亚洲、北美洲北部、南美洲的部分地区 黑种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洋洲西北部
  (二)语言和宗教
  1、 语言: 世界主要的语言(联合国的工作语言)的分布地区: 汉语:中国,东南亚部分地区 英语: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俄罗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 法语:法国、非洲一些国家 阿拉伯语:西亚、北非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2、 宗教: (1)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目前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产生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创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2)我国维吾尔族、回族多信仰伊斯兰教 藏族、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
  (三)聚落
  1、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2)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保护世界遗产的意义 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五、发展与合作
  1、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 ---200多个 (1) 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2) 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10个) (3)地跨两洲的国家:埃及(亚洲非洲)、土耳其(亚洲欧洲)、俄罗斯(亚洲、欧洲)、美国(北美洲、大洋洲)、巴拿马(南美洲、北美洲) (4)国界:地图上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线,是国家主权范围的界线。国界是人为划分的,有的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有的依据民族、语言、宗教等来划分。 (5) 领土:国界范围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1)划分: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分为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2)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差异。— (南北差异) (3)知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发达国家: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澳大利亚、新西兰例外 --- 在大洋洲)— “北”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 — “南” “南北对话”—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上的商谈。 “南南合作”—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南北之差”—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别。
  3、国际合作 联合国 总部 — 美国纽约 宗旨:“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6个主要机构 5个常任理事国(中、法、俄、英、美) 世界贸易组织 总部 — 瑞士日内瓦 中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 宗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福利进步,主张贸易自由与公平”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和平、友谊、进步 国际红十字会 人道主义
  七年级下册
  六、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一) 自然环境
  1、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濒临海洋:亚洲北部为北冰洋,东部为太平洋,南部是印度洋。
  3、相临大洲及分界线: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州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4、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也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5、亚洲分区:按地理方位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6、亚洲地形特点:地面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7、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8、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黄河、长江、媚公河流入太平洋,恒河注入印度洋。
  9、河流分布特点: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原因是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10、湖泊: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贝加尔湖~~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死海~~世界陆地的最低点。
  11、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12、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寒带气候。
  13、温带大陆性气候:它是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它覆盖了亚洲的中、西部,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暂,全年降水稀少。
  14、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其特点是一年中风向随季节发生大规模变化,降水季节变化大。不足之处是易发生旱涝灾害。
  15、非洲气候分布特点:以赤道为中心,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很广。
  (二) 人文环境
  1、2000年,世界总人口共60.55亿,亚洲人口约36.8亿,占总人口的61%,是人口最多的大洲
  2、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尼日利亚。
  其中亚洲有六个: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
  3、除南极洲外,世界各洲人口数由多到少依次是
  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州、南极洲
  4、除南极洲外,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
  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州、北美洲、欧洲、
  6、亚洲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
  7、亚洲大小民族共有1000个左右,约占世界民族总数一半。其中汉族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
  8、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源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地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原因:适宜的温带(或热带)气候;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
  9、不同地区的民族在建筑、服饰、音乐舞蹈、礼仪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文化艺术风格和不同的民族风俗。
  10、不同地区的文化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
  11、亚洲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
  七、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一) 日本
  1、组成:日本群岛(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琉球群岛
  2、位置特点: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港
  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富士山是一座火山
  3、经济特点:从国外进口原料和燃料——加工——出口
  4、工业区集中分布区:太平洋沿岸、濑户内海沿岸。因为这里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工厂靠近码头,海陆交通便利;沿岸地区城市人口集中,劳动力资源丰富,也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价格低。
  5、文化:
  (1)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大和民族
  (2)东西方文化兼容,传统和现代并存
  (二) 东南亚
  1、东南亚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马六甲海峡是重要的海上通道: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印度洋——太平洋、亚洲——大洋洲的重要通道。
  2、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1)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2)农业生产:水稻(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橡胶(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棕油(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椰子(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菲律宾是最大的出口国)、蕉麻(菲律宾是最大的生产国)
  3、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4、、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1)人种:大多数为黄种人
  (2)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3)旅游资源丰富:曼谷佛塔、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
  (三) 印度
  1、世界人口第二大国:
  (1)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2)印度地形特点:三大地形区分三大地形区,西北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3)第二人口大国:人口已经超过10亿
  (4)世界文明古国: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之一
  2、水旱灾害频繁:
  3、主要农作物:小麦,水稻,棉花,茶,黄麻
  4、主要工业部门和城市
  传统工业:钢铁工业
  (四) 俄罗斯高新技术产业: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发达
  1、国土辽阔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超过1700万平方千米
  (2)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洲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
  (3)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
  气温自西向东降低,自南向北降低。降水自南向北减少,自东向西减少,降水集中夏季(4)气候: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2、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1)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俄罗斯石油、天然气、铁矿等资源储量丰富且分布广泛,有利于重工业的发展
  (2)重工业发达:
  圣彼得堡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3、发达的交通
  (1)客运以铁路、公路为主;货运以铁路、管道,其中管道运输所占比例最大
  (2)莫斯科是最大的城市,圣彼得堡是第二大城市
  (3)太平洋沿海的港口是符拉迪沃斯托克,波罗的的沿岸的港口是圣彼得堡,北冰洋沿岸的不冻港是摩尔曼斯克。
  八、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一) 中东
  1、位置和范围:在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地处‘三洲五海’之地,三洲指亚、欧、非洲,五海中的里海是个湖泊,两个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和土耳其海峡),一个运河(苏伊士运河)。中东范围包括西亚(除阿富汗)和北非的埃及。
  2、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资源最多的地区,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运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
  3、中东地区气候干燥,河流稀少,水资源缺乏。中东的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
  4、中东人种主要是白种人,最多的居民是阿拉伯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被伊斯兰教尊为圣城的是麦加,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尊为圣城的是耶路撒冷。
  (二) 欧洲西部
  1、位置:
  (1)临海: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和黑海,西临大西洋,比斯开湾,北海(2)海峡: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
  (3)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
  (4)岛屿: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冰岛
  2、地形:北部山地(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中部平原(西欧平原和波德平原),南部山地(阿尔卑斯山),河流:莱茵河和多瑙河。
  3、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中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是地中海气候。4、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其经济为多元化,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传统的畜牧业和繁荣的旅游业。
  5、欧洲联盟是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政治经济联系强。目前共有25个成员国,使用统一货币欧元。
  6、英国首都伦敦,法国首都巴黎,意大利首都罗马,德国首都柏林。
  7、欧洲西部大部分为北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地形以平原为主,畜牧业发达,
  8、欧洲西部旅游地多,英国的伦敦塔桥、荷兰风车、法国巴黎的艾菲尔铁塔、西班牙的斗牛、挪威的峡湾风光等。
  (三)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世界上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大部分位于热带,90%以上是黑种人,有“黑非洲”之称。居民集中在几内亚湾沿岸和刚果盆地。
  2、由于殖民主义的长期占领和掠夺,该地大多国家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出口价格低廉的初级产品,进口价格昂贵的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3、非洲自然增长率在各大洲中居首位,人口众多。加上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干湿两季分明,农业生产落后,居民经常忍饥挨饿。
  4、非洲气候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分布特点为: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5、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世界最大是裂谷——东非大裂谷,
  (四) 澳大利亚
  1、澳大利亚国徽上有袋鼠和鸸鹋两种动物,其特有动物还有考拉和鸭嘴兽。
  2、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出口产品有羊毛、小麦、牛肉。
  3、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称“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目前,服务业成为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
  4、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首都:堪培拉,最大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悉尼,第二大城市:墨尔本。
  九、西半球的国家
  (一)美国
  1.位置:北美洲中部,西半球和北半球。北部与加拿大相邻,南部与墨西哥接壤。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濒墨西哥湾,海上交通便利。
  2.领土组成:陆地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和中国,居世界第四。本土有50个州(本土48个州,2个海外州:
  3.人口和首都:有2.90亿人口,以白种人为主,属于移民国家。首都华盛顿,位于美国本土的东侧,大西洋沿岸。
  4.地形:平原为主组成——三个南北纵列带; 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a.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
  b.中部------广阔的平原组成, 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c.东部------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
  5.河流和湖泊:.
  a.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长的河流
  b.五大湖--------
  6.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7.农业地区专业化:
  a.主要农产品:小麦、大豆、玉米。
  b.主要农业区:乳畜带(国土的东北地区)、玉米带(国土的中部)、棉花带(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小麦区(国土中部,在玉米带的南北两侧)、畜牧和灌溉农业区(国土的西部地区)、亚热带作物带(墨西哥湾沿岸)。
  8.工业:
  a.特点:工业体系完整,部门齐全。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化工、电子、汽车、飞机等居世界前列。
  b.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最著名的是位于旧金山东南部的“硅谷”,它是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c.主要工业区:太平洋沿岸工业区,发展较快;南部工业区,开发较晚;东北部工业区,美国传统的工业区。但是,美国的消耗量极大,是世界上进口汽车、钢铁、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
  9.城市:纽约:大西洋沿岸,美国第一大城市和最大的海港,芝加哥:美国中部工业中心,圣弗朗西斯科:有著名的电子工业中心硅谷,洛杉矶:有著名的影视中心好莱坞,休斯顿:墨西哥湾沿岸的航天、石油工业中心。
  10.资源消耗大国
  ①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②能分析人均能源消费统计图
  11.美国对世界资源、环境的影响
  (1)大量进口:煤炭、铁矿石、石油和木材。
  (2)大量排放:废气、废水、废物。
  (二) 巴西
  1.位置:西半球和南半球;南美洲的东部,东临大西洋。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2.首都:首都:巴西利亚。人口占南美洲人口总数的一半,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3.地形:----平原和高原为主, 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
  4.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气候湿热。
  5.河流:——亚马孙河,世界第一大河,世界第二长河
  6.种族构成复杂:有土著印第安人、白仁、黑人、黄种人。各种族之间互相通婚,形成不同的混血型人,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7.语言:巴西人民的民间娱乐项目为桑巴舞,每年还有狂欢节。语言——葡萄牙语。
  8.农业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部门。热带经济作物品种繁多,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咖啡豆、蔗糖、柑橘汁、大豆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巴西有“咖啡王国”之称,咖啡园只要分布在东南部。
  9.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因为东南部是铁矿产的主要分布地区。交通便利。在现代工业方面,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行列。从单一的农产品出口国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10.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而亚马孙平原地区人口和城市稀少。圣保罗是最大的冬夜中心和城市,也是世界特大城市
  11.热带雨林的危机:存在的问题是①为兴建大型干线公路,跨国公司大量砍伐。②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场。③垦荒的贫苦农民原始的迁移农业。使雨林面积大量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珍贵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全世界希望巴西重点保护这片原始的热带雨林。
  十、极地地区
  (一)、南极地区
  1、位置:南极圈以南的南极大陆和周围的海洋合成南极大陆
  2、地形:以高原为主
  3、特征:气候特征——裂风、干燥、严寒。有“冰雪高原”之称;人类宝贵的淡水库;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寒冷、暴风雪最频繁、风力最强的大陆。冬季和夏季之分;地球上的“白色沙漠”。
  4、极点:极点是南,沿经线其余方向为北,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旋转。
  5、代表动物:企鹅
  6、考察:我国先后建立了长城站和中山站
  (二)、北极地区
  1、位置: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包括北冰洋绝大部分,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大陆的最北部和诸多岛屿
  2、特征:格陵兰岛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白令海峡
  3、极点:极点是北,沿经线其余方向为男,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旋转。
  4、代表动物:北极熊
  5、考察:建立了黄河站

巴西语言三:里约奥运会上开幕式的诗歌:《小花与丑恶》


  在北京时间2016年8月6日上午巴西影坛一姐费尔南达·蒙特内格罗和英国资深影后朱迪·丹奇联袂充当声优在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上朗诵《花与恶心》之前,这首诗的作者、巴西诗人卡洛斯·德鲁蒙德·德·安德拉德的名字对中国绝大多数的文学读者来说都属于一个未知的平行宇宙,只有人数规模极少的葡语学习圈和一部分热爱积累冷知识的怪咖知道他不但曾和我们同处于一个宇宙,而且还是巴西20世纪被国民接受程度最高的诗人和巴西的标志性文化符号之一。
  《小花与丑恶》
  作者:卡洛斯·德鲁蒙德 译者:胡续冬
  被我的阶级和衣着所囚禁,
  我一身白色走在灰白的街道上。
  忧郁症和商品窥视着我。
  我是否该继续走下去直到觉得恶心?
  我能不能赤手空拳地反抗?
  钟楼上的时钟里肮脏的眼睛:
  不,全然公正的时间并未到来。
  时间依然是粪便、烂诗、癫狂和拖延。
  可怜的时间,可怜的诗人
  困在了同样的僵局里。
  我徒劳地试图对自己解释,墙壁是聋的。
  在词语的皮肤下,有着暗号和代码。
  太阳抚慰着病人,却没有让他们康复。
  事物。那些不引人注目的事物是多么悲伤。
  沿着城市呕吐出这种厌倦。
  四十年了,没有任何问题
  被解决,甚至没有被排上日程。
  没有写过也没有收到任何一封信。
  所有人都回到家里。
  他们不怎么自由,但可以拿起报纸
  拼读出世界,他们知道自己失去了它。
  大地上的罪行,怎么可以原谅?
  我参与了其中的很多,另一些我躲在一旁围观。
  有些我认为很美,让它们得以出版。
  柔和的罪行助人活命。
  错误像每日的口粮,分发到家中。
  烘焙着邪恶的狠心面包师。
  运送着邪恶的狠心牛奶贩。
  把这一切都点上火吧,包括我,
  交给1918年的一个被称为无政府主义者的男孩。
  然而,我的仇恨是我身上最好的东西。
  凭借它我得以自救
  还能留有一点微弱的希望。
  一朵花当街绽放!
  它们从远处经过,有轨电车,公共汽车,钢铁的车河。
  一朵花,尽管还有些黯淡,
  在躲避警察,穿透沥青。
  请你们安静下来,停下手里的生意,
  我确信一朵花正当街绽放。
  它的颜色毫不起眼。
  它的花瓣还未张开。
  它的名字书中没有记载。
  它很丑。但它千真万确是一朵花。
  下午五点钟,我坐在一国之都的地面上
  缓慢地把手伸向这尚未明朗的形状。
  在山的那边,浓密的云团在膨胀。
  一个个小白点在海上晃动,受惊的鸡群。
  它很丑。但它是一朵花。它捅破了沥青、厌倦、恶心和仇恨。
  相关阅读:
  卡洛斯·德鲁蒙德1902年10月31日出生在巴西历史上曾因金矿开采而富甲一方的米纳斯吉拉斯州一个比较偏远的小镇伊塔比拉,该镇除了卡洛斯·德鲁蒙德,还诞生过超模安娜·贝雅特丽兹·巴罗斯。卡洛斯·德鲁蒙德的家族有苏格兰血统,据说可以追溯到英法战争期间和圣女贞德并肩作战对抗英国的苏格兰骑士约翰·德鲁蒙德骑士。卡洛斯·德鲁蒙德出生时,祖上经营的庄园已呈颓势,但家庭的文化氛围还是相当浓郁。他童年时看完《鲁滨逊漂流记》就表示对文学很感兴趣,缠着父母送了他一套24卷本的《全球书库》。  卡洛斯故乡伊塔比拉的“卡洛斯·德鲁蒙德纪念馆”,由建筑大师奥斯卡·尼迈耶设计
  16岁时,他被送到里约州新弗里堡的一所教会学校就读,因为向同学们传播无政府主义观点,得了个“无政府主义者”的绰号。尽管成绩优异,但由于不服管教、思想激进,他最终被教会学校开除。1925年,迫于父母的压力,他在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拿到了一个药学学位,但他毕业后从未从事过与医药有关的工作
  年轻的卡洛斯·德鲁蒙德在米纳斯吉拉斯州和几个诗友创办了一份短命的、名字就叫《杂志》的杂志,呼应着自1922年圣保罗现代艺术周拉开帷幕的巴西现代主义文学。1928年他寄给巴西现代文学教父奥斯瓦尔德·德·安德拉德的“怪诗”《在路中间》发表在了奥斯瓦尔德主编的当时最前卫的文学刊物《食人主义杂志》上,这首满是“车轱辘话”、公然标举语法错误的诗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到1930年他出版第一本诗集《一些诗》的时候,他已经被视为巴西现代主义诗歌的第二代核心人物了。与此同时,他开始走上了漫长的一手写诗一手写公文的公务员之路。1931年,他受米纳斯吉拉斯州同乡兼高中同学古斯塔沃·卡帕内玛的邀请,跟随后者从政。1934年,卡帕内玛升任巴西教育部长之后,卡洛斯·德鲁蒙德也来到了当时的首都里约热内卢,升任教育部高官。
  稍微了解一点巴西历史的人都知道,1930-1945以及1951-1954这两段时期在巴西担任总统的是备受争议的极权主义政治家热图利奥·瓦加斯。瓦加斯民粹主义式的施政方针为他的执政奠定了广泛的支持率,他在改变巴西的经济格局、大力推进民族工业化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瓦加斯同时又是一个热衷于消灭异端、钳制言论自由的独裁者,特别是在1937年他解散国会、废除宪法、建立所谓“新国家”之后。身为一个年少就对无政府主义有所认同的诗人,卡洛斯·德鲁蒙德本来就觉得跟随“乡党”出来在政府里做事就已经有些别扭了,在全面独裁的瓦加斯“新国家”体制下,他更是感到一种强烈的“精分”:一方面,这个时期他的政治观念逐渐由无政府主义向社会主义靠拢,另一方面,他所供职的政府却在不遗余力地打压各种左派人士。1940年,已是政府高官的卡洛斯·德鲁蒙德在出版自己的诗集《世界的情感》时,为了躲避瓦加斯政府的书籍审查,不得不采取地下出版的形式。
  中年时的德鲁蒙德
  1945年,卡洛斯·德鲁蒙德出版了诗集《人民的玫瑰》。这本诗集被认为是他诗艺成熟化的标志,在这本诗集中,他在继续前一阶段充满俚语活力和文字游戏快感的反讽式抒情的同时,加大了站在左翼的立场对巴西本土现实语境的批判力度,并融入了他通过反思二战而获得对人类现代文明的诸多复杂感受。为了结束自己偏左的内心世界和“恐左”的政府工作之间的撕裂状态,他在1945年正式宣布辞去教育部的职务,并认为这是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对抗瓦加斯独裁的最直接的方式。
  诗集《人民的玫瑰》
  奥运开幕式上朗诵的《花与恶心》就是出自这本《人民的玫瑰》。那段时间卡洛斯·德鲁蒙德托一位朋友订购了一套马克思的《资本论》,读得非常认真,很多马克思主义体系的词汇不自觉地融入到了写作中,比如《花与恶心》的起句“被我的阶级和衣着所囚禁”里的“阶级”,还有整首诗里对商品拜物教的警醒。《花与恶心》从物理环境与精神状态两个维度凝缩了瓦加斯独裁时期的压抑感和反胃感,前者以恶性城市化带来的“商品”、“钢铁的车河”、“沥青”等等为表征,后者以“忧郁症”、“不怎么自由”、“罪行”与“恶心”等等为符码。
  在诗中,独裁体制下的肮脏感、恶心感甚至渗透到了时钟乃至每日食用的面包和牛奶里。诗中的叙述者“我”对自己进行了无情的自剖,认为自己也参与到了“大地上的罪行”之中,连已出版的作品也不过是“助人活命”的“柔和的罪行”。“我”只能寄微弱的希望于仇恨、愤怒和少年时信奉过的无政府主义。但“一朵花”的出现昭示了高于个体仇恨感的另一种希望。这朵明显具有象征意味的”花“是预示着一种未知的“尚未明朗的形状”、史无前例的(“它的名字书中没有记载”)的解放性力量,因为就在“我”忘情地趴在地上观察“花”的同时,一场巨大的革命正在酝酿(“在山的那边,浓密的云团在膨胀”)。在即将到来的风暴面前,海上的点点白帆都像鸡群一样惊恐不安。这里的“受惊的鸡群”是个“政治梗”,1930年代巴西出现过一个极右的法西斯主义政党“整体党”,他们因为经常身着绿衣,被称为“绿鸡”,瓦加斯曾利用“绿鸡”们镇压以巴西共产党为代表的左翼政治力量。整首诗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语言梗”,就是反复出现的“绽放”,葡语原文为nasceu(诞生),和核心词“恶心”(náusea)之间其实是一个拆词重构的关系,意味着在“恶心”之中必会诞生变革。
  如果仅仅因为这首诗在奥运开幕式上被两个影后诵读,就武断地认为这首诗是“文艺腔”、“小清新”,1940年代的巴西左派们会从坟墓里爬出来跟你拼命的。这首诗1945年被广为传播之时,后来成为巴西文学院院士的批评家阿尔瓦罗·林斯就断言卡洛斯·德鲁蒙德“是我们的现代文学里最具革命精神的人物”,并宣称《花与恶心》具有”独一无二的真正的革命性“。当然,优秀的作品在脱离了附着于它的时代语境之后,亦能被激发出新的阐释可能性。
  这首《花与恶心》放在奥运开幕式上,和绿色环保的主题配合得也天衣无缝,1940年代瓦加斯独裁氛围下的“恶心”,完全可以被置换为21世纪跨国资本主义对地球环境的摧毁所造成的“恶心”。有心的巴西本土观众,或许还会猜测选择这首诗和巴西艺术界对代总统特梅尔的抵制态度之间的关系。卡洛斯·德鲁蒙德本人大概不会拒斥各种“过度诠释”,因为他在诗里说过:“我的诗是我的甘蔗酒。每个人都有他的甘蔗酒。/喝的时候,是用水晶杯,还是马口铁杯,/还是海芋叶子,并不重要:都管用。”
  回到卡洛斯·德鲁蒙德身上。1945年他和瓦加斯政府公然“撕逼“之后没过几年,他和巴西共产党之间也渐生隔阂。后来他还是回到了独裁终结之后”第二共和”时期的政府里,继续做他的高层公务员直到退休。他继续写诗,并在各大主流媒体上书写各种专栏,深受普通读者喜爱。美国桂冠诗人马克·斯特兰德曾在巴西执教过一年,大为赏识他的诗歌;在巴西生活多年的美国女诗人伊丽莎白·毕晓普也极其看重他的写作,这两位美国诗人都亲自操刀翻译过他的诗。1972年,卡洛斯·德鲁蒙德在拿遍了几乎全部的巴西诗歌奖项之后,进了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美国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的决选名单,同在这一年的决选名单上的还有波兰诗人米沃什和赫伯特、墨西哥诗人帕斯、南斯拉夫诗人波帕、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法国小说家克劳德·西蒙和娜塔丽·萨洛特,但当年最终获奖者是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
  卡洛斯·德鲁蒙德虽然像大多数巴西男人那样喜欢沾花惹草,甚至还因为争抢情人,和《巴西之根》的作者、里约奥运开幕式上献唱的音乐大佬希科·布瓦尔克的父亲塞尔吉奥·布瓦尔克翻滚在地上相互厮打,但他也始终拥有“居家男人”的一面,深爱他的妻子和女儿。
  1987年8月5日,他的爱女、作家玛利亚·儒里耶塔因癌症去世,卡洛斯·德鲁蒙德的生命随即枯萎,十二天之后,85岁的他也因病离世。他在去世之后还给了读者们一个巨大的惊喜。人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很多塞在抽屉里的性爱诗,这批“小黄诗”被编为诗集《自然之爱》在1992年出版,一时间成为“里约纸贵”的潮流读物。他的头像出现在1980年代末巴西的50元纸币上。
  他在里约的雕塑位于最迷人的科帕卡巴纳海滩,他坐在长凳的一端,另一端空着,像是随时准备和坐在上面的人攀谈。凳子上铭刻着他写里约的一句诗:“在海中,一座城市已被写就”。在南大河州的阿莱格雷港还有他的另一尊著名的雕塑,雕的是他和南大河州诗人马里奥·金塔纳在交谈。卡洛斯·德鲁蒙德被雕为站姿,手持一本书。不知何时起,他手中的那本青铜材质的书被小偷撬走了,他的手就一直空握着。热爱卡洛斯·德鲁蒙德的读者们不能接受手里没书的卡洛斯,发起了不定期在他的手里塞任意一本书然后再跟他合影的活动。颇为有趣的是,最后大家达成了一个默契,每次往他的手里只塞同一本书——法国作家让·热内的《小偷日记》。发起者认为,这种奇怪的笑点正是卡洛斯·德鲁蒙德诗中的伟大品质之一。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71735/

推荐访问:巴西官方语言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