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读后感1500字]浮士德读后感

来源:读后感 时间:2018-07-31 19:00:02 阅读:

【www.bbjkw.net--读后感】

浮士德读后感一: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


  《通往奴役之路》是英国作者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的作品。下面是相关的作文范文,欢迎欣赏与借鉴。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篇一】
  我藉此文来论证如下观点:任何时代(尤其是现在),浮士德精神对人类生活都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我们一直凭此获得我们生命的意义和实现我们生命的价值,它是我们求取幸福的动力和获得幸福感的动因,正如它也是我们种种不幸的诱因一样。而启迪得出此观点的书——《通往奴役之路》——所致力的,正是批判这种精神的可恶。这使我的论证比预想要容易得多,我只需通过驳斥作者的观点便可实现对我的论点的反证,同时用不多的笔墨解释余下的原因。让我下定决心完成此论证的,是我们时代开始复兴的犬儒主义。而时下的“哈耶克热”恰是因为其书观点对这种口味的迎合——尽管作者绝无此用意。在我们这样一个“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经历过和未经历“社会主义”历史的人,都迫不及待地需要一套相对严密说辞为自己的价值辩护:发泄对使自己遭受不公的体制的不满和肯定自己追求现实利益的行为。
  浮士德是一个充满乐观主义的悲剧, 因为“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恰在于一种自强不息的创造性生活本身。” 哈书所批判的就是这种追求自己设想的美好理想的自信精神,他认为人类的有限理性无法实现他们所憧憬的幻想乌托邦,更严重的是,它是我们身陷囹圄的罪魁。可惜,浮士德从根本上驳斥了这一论调,结果不是衡量追求过程失败与否的标准,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我们为目标不懈奋斗——无论目标能否实现——的动力,而过程则是我们生命成就感的来源。
  如果有奴役存在并供我们通往的话,那么所谓自由有意旨什么呢?在奴役基础上定义自由,将其等同于“自我解放”是合乎逻辑。所以我们同理解“自我解放”来解读自由的意义。先从语言学角度将之分为主语“自我”和谓语“解放”两部分。自我所指什么呢,是灵还是肉?假如自我指的是“精神的自我”(假设存在这样的自我),那么“解放”所意味的就是灵魂对肉体的革命。这场革命一旦成功,一个有趣的现象随之伴生——灵魂成为飘荡的虚无——无载体的飘荡和无法求证的虚无,这必然不是所谓解放的状态,自由是如此的空洞与虚无?但假若灵肉一体那么自我解放则是无意义的,是否我们开篇中一个未曾道明的预设——人是被奴役着的——本身就是错误的呢?
  我们竭尽全力追求一个我们并不十分确定其为何物的理想,并以这样的疯狂书写一段不短的历史,源自何处的动力促使我们这般行事?有关未来世界的设想——我们所构想的宏伟蓝图——产生的幻觉鼓动生生不息的人们为乌托邦梦想奋斗。在失败之后幸灾乐祸的嘲讽共产主义是乌托邦是容易的,虽然这么做是轻率的。不管如何,有一个事实我们是无法否认的,那些追求乌托邦的人们是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对现实的苦难是置之不理的,但他们的快乐同样不会等到实现目标那一刻的。问问我们得上一辈——即使他们现在已经变得比我们还要现实(比如不会奢望自由民主社会在中国出现),他们会告诉你他们幸福的故事:人们如何在吃不饱穿不暖岁月里寻欢作乐。千万不要无知地认为他们是苦中作乐,他们的享受来自劳动的过程。抱着同情的态度我们才能理解那些艰苦奋斗的人为什么认为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我们要知道,有理想的生活是多么的充实而富有诗意。
  在“乌托邦”尚未被事实证明(它也只能被事实证明)其果真为乌托邦之前,对未带梦想深信不疑是可以理解甚至知道称道的,我们的理性根本不足以在我们追求之前就告诉我们那是一个乌托邦,一如我们的理性决定我们无法实现乌托邦一样。我们的理性最大的能力就是让我们做一个成功的“事后诸葛”,在计划失败之前,我们那里知道他会失败呢,即使我们现在已经用丰富的证据证明它必然要失败。
  我且不说我们是否应该追求我们明知道无法实现的目标(事实上几乎没有这样的目标,因为我们明知道的东西及其优先),因为我所关心的是我们是否应该追求一些我们无法确知其实现可能性的理想。可以说,差不多所有我们追求的都是这样东西,除非我们根本不追求任何东西。而自由恰是这其中的一种。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一书中最富有煽动性的语句要数“在我们竭尽全力地根据一些崇高的理想缔造我们的未来时,我们却在实际上不知不觉地创造出与我们一直为之奋斗的东西截然相反的结果,人们还想象得出比更大的悲剧吗?” 实际上,这句话可以更直白地表述为“对民族社会主义的尝试酿成了人类社会史上最大悲剧”。这一点,每一位钟爱这句话的人,无论出于何种缘由,都是很明白的,包括那些对此不以为然的人。当然,作者的用意还不限于此,他的野心还在于表述这样一个观点:造成人类苦难的原因正是那种试图改变困境的伟大冲。作者反复强调,是一种本质的观念造成了极权主义,这种观念就是我们对自身理性迷信,和由此产生的对乌托邦的向往。最为直接的体现就是对社会主义的追求,在敏锐地捕捉到了法西斯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一些相似之处后,作者并十分意识形态化地将它们概括为同伙。原因是它们都植根于追求理想的观念。然而,作者的实质逻辑在于它们都奉行相同的经济思想——国家控制主义的计划经济。
  他花了大量笔墨,无非想说明这样一点:凭借人类的智慧,是根本不可能建设出人间天国的,所以,我们不要对此抱有幻想。那我们要怎么办呢?对此,作者很狡猾的说道:“本书的意图不在于描述出一份有关合乎我们愿望的未来社会秩序的详细方案”。 其实,他已告诉我们,不要追求理想,那只会让现状变得更糟,我们要做的是深刻的反思我们从前那种为未来目标奋斗的愚蠢行为。至于对现状该怎么办,我们依然不得而知。当然,如果以下的重复可算是作者的忠告的话,我们也可以说作者并非对现状没有任何建议。他喋喋不休的劝告道,不要为未来设计美好的蓝图,更不要试图改变世界去实现它,万万不可为那些诱人的理想去奋斗,也不要为将来做任何宏大的计划。唯一办法是依靠“自发的力量”,消极的等待。
  在作者看来,社会主义和独裁是一对同义词。然而,我们仔细分析历史,我们会发现,正是自由世界的敌视促成社会主义国家的内部政权独裁的别无选择。想一想,面对强大的外部压力,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落下病根的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不依靠强大政府控制来聚合社会力量,它如何与自由世界抗衡?或者,自由世界会放弃它霸道的普适主义情结?再看,法西斯国家的兴起,德、日、俄,无一例外的,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错过了殖民掠夺的机遇,而无限的欲望已被自由民主燃起。已有资源无法满足这些不断膨胀的欲望,它们集结成层叠的矛盾,在“丛林法则”、“胜者为王”的自由竞争价值观的诱导下(唯有在竞争中取胜,方能证明的能力,所以人人都竞相争夺),走向法西斯。战争的爆发仅仅是对自由主义的报复,或者也可说是疏导矛盾的恩赐。
  作者高扬个人主义,以至于忽略一个很基本的常识,正是个人主义“观念”所造成的私欲膨胀和单纯市场的恶性竞争,酿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无法得到满足的欲望最终累积成仇恨与狂热,以战争的形式宣泄出来,这才是极权主义的根源。作者对个人的崇信,在自己的框架里犯了一个常识的矛盾:既然人类的理性不足为凭,为何个人就值得依赖?
  如果我们对我们的生活是不能计划的,那还有什么办法来改善我们目前的处境呢?设想生活过得更好一些也是一种错误吗?那至多不过是一种奢侈。对现实的承认绝不是理性,而是实质意义上的消极,绝望和无奈无法被证明是生命幸福的存在形式。我们怎可因我们的计划中偶有失败而对我们的能力丧失所有自信!
  只要我们足够细心的阅读,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用了一种很狡黠的论证方法。巧妙地利用了二战后人们对法西斯主义高度共识,尤其着重利用建立在这种共识基础上的感情——仇恨和恐惧。在现在,不管经历过法西斯主义灾难的和没有经历的人,都绝对信奉“法西斯主义是彻底的邪恶”这一公理。如果说现代社会已没有什么真理的话,那这一条是个例外。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有谁证明出法西斯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是一路人,那么他的观点会因披上道德外衣而获得无可置疑的合法性。谁有这样的胆量去犯众怒呢?
  作者是如何将一个常识性的道理颠覆过来并吸引了众多理论爱好者的推崇呢?他说,因为法西斯主义和社会主义有着本质的相似,它们的根源是“认为我们可以拥有更好的生活,并设计了一套计划为实现此目标”这样一种观念。一句话,积极追求理想的迷梦把人类引向奴役,我们一贯的浮士德精神是我们遭受极权主义劫难的根本原因。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包括自由主义人类文明种种成果有什么不是此种精神所生呢?
  奴役是一个事实,无所谓“通往”与否。正如上文所言,人类自出生开始就不曾自由过,当然也不用幻想。唯一的可能是经济上的相对自由能减轻这种奴役,保证一定程度的政治自由。对大多数人而言,这种自由形同虚设,仅仅是名义上而已。然而,这种名义却是少部分人无所不为的挡箭牌,如果他们因不择手段只求利益而遭受责备,它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噢,朋友,你也是自由的,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和我一样作。重要的是,你不可干涉的我的自由。”是的,让每个个人都有能一定的财产确实要比贫穷的个人在面对国家机器的时候要安全得多,可是由此只能说明政治自由为经济自由所必须,同时政治自由也需以经济自由为凭仗。斯大林主义、法西斯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有着很强的国家主义情结,这是他们很多方面表现的相似的原因,但他们在统治手段上却有着极大的差别。当然,这在于我们对社会主义是如何界定,如果“异化”后的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是一回事的话,那或许他和法西斯主义并无二致。但原初的社会主义并不需要用恐怖统治,它对同志友爱的赞美上显现出来的人道主义色彩和法西斯集团残酷无情的种族清洗有着天壤之别。
  在福利国家的众多弱点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来之后,没有人会否认这种模式在经济生活所造成的危害。但仍有一个问题我尚不明白:福利国家所坚持的民主社会主义到底在何种层面上削弱了个人政治自由?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完满的解答,那么我们所厌恶的或许仅仅是一种经济政策。假如这是这样的话,我们应该诚实的批评这种经济政策的不是,而不用将其种种缺陷归咎于我们所反感的意识形态。
  自由是一种多么诱人的东西啊,尤其在它作为口号的时候,我们已经看到了他所附带的一连串利益。与其说我们在为自由奋斗,不如说我们在捍卫在自由旗帜下的利益。这些利益,唯有在自由的环境下才能创造出来,也必须靠自由的价值秩序维持。道理很简单,强者必须靠剥削弱者才可获得最多,当竞争秩序一定,且它的自由是无可置疑的,对于无法适应这套规则的弱者而言,自由竞争意味着仍人宰割。虽然他们也可偶然幻想获得剥削者的身份,而在自由社会里分一杯羹。也正出于这种幻想的诱惑,这些“个人”们安于真正的“奴役”现状。
  社会变更与发展,依赖于两种行为——创造与维持,这两点,理想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可以各司其职。在安定的年代,人们对理想主义者的责难是不足为奇的。把革命简单地理解为投资并自作聪明地嘲讽故去的革命者们的种种不是无疑是肤浅的,选择随波逐流以求飞黄腾达比用生命最为抵押明显要稳妥的多。只有现实主义者在现实的年代会如此“理性”地分析理想主义者的动机。
  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个人财产所有权必须得到保障”,然而,我们如何要求一个一无所有的乞丐走上街头呼喊“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更为重要的是,在“平等”的掩盖之下,社会人口的大多数,总是那些等于一无所有的人。相较于“民主”而言,正义和公平或许更为必要,而这恰恰是社会主义重要的原则之一。如果我们承认以上所说皆为事实,那么认为为追求理想而奋斗的浮士德精神会“通往奴役”的论断是错误的。
  我们所要做的绝不是消极地等待听起来像来自上帝的“自发的力量”的救赎,而是勇敢地为未来设定一个美好的目标,并充满信心地去追求。唯一改变的是,在我们制定计划的时候,需要更多的审慎。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篇二】
  《通往奴役之路》是英国作者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的作品,《通往奴役之路》一书在哈耶克的学术生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本书为他赢得了广泛的注意,其世界性声誉就是由此奠定的。
  他在这本书中论证道,当时正在计划中的福利国家不是为个人自由的战斗在和平时期的继续,倒是朝着专制的方向迈出了一步。因此,他认为追求计划经济,其无意识后果必然是极权主义。为了反对这种计划经济,哈耶克有力地重申了他一贯坚持的古典自由主义观点,同时,也允许适度的政府活动,但这仅限于符合他的法治概念的那些活动形式。本书最核心的论点便是反对一切形式对立于竞争而存在的计划,支持一种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上的自由市场经济。就这点,我认为,我国现行的经济政策,就是类似于哈耶克的观点,以市场竞争为主,政府干预为辅。可是,政府中间的干预力度以及对于何时才需干预的问题却是难以把握的,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油你涨、糖高宗、苹什么、棉花掌、药你苦、煤超疯等等物价走高的浪潮一浪接一浪,在这些戏称的背后透露着人民的无奈,以及希望政府的干预。那么,顺应顺应大部分民意的干预是民主还是计划呢?而物价上涨的同时,意味着有两方的对立与竞争,销售方与消费方,而销售方倾向于垄断阶级,问题的出现,也正要引起我们对制度的重视,这对于中国的前进方向是极有警示意义的。社会主义的策源地德国走向了自由的对立面,是一次彻底的失败,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社会主义亦是半路夭折,朝鲜等国饱受计划之苦,世界范围内至今还没有成功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先例。我们还应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吗?更令人担忧的是,这很可能是一条通往奴役之路。当代中国年轻的一代与父辈,祖辈的思想有了很大的差异,他们没有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不喜欢马克思,不读毛泽东语录,也没有对共产党的深厚感情;他们崇尚自由,崇尚个性的发挥,追求财富,追求个人的人生价值。这是人性的回归。就社会思想来说,中国既有执著的社会主义者,又有激进的自由主义者,还有很大一部分秉承中庸之态度。如今我国正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特色”的形成,我认为解放思想,适当吸取自由主义的思想将有所为。
  最后,用绪论的一句话结尾,“我们需要清除思想上的障碍,要创造创新的条件,而不是指导创新,我们要适当退回去,退回19世纪自由主义的理想”。

浮士德读后感二:《到灯塔去》小说读后感


  《到灯塔去》小说以到灯塔去为贯穿全书的中心线索,写了拉姆齐一家人和几位客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一段生活经历。下面是语文迷为大家带来的小说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到灯塔去》读后感一:
  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代表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一反传统理性写作,淡化故事情节本身,浓墨于人物的内心世界,在人物精神空间中探索世界本真面目。她用女性的审美眼光,诗意的、细腻的语言,在人物的意识流程中倾泻自己对人生真谛的感悟。
  文章情节非常简单,第一部分“窗”,一个九月的傍晚,布卢姆一家在海边的别墅招待朋友一聚,小儿子詹姆斯和拉姆 齐夫人希望翌日能到灯塔去,却因为天气原因不能实现这一愿望。青年画家莉丽想把心中的景物画出来,却难于达到画面的和谐过渡。当天的晚宴在拉姆齐夫人的努力下,气氛逐渐融洽,最终成功结束。黑夜来临,一夜十年,文章转入第二部分“时光流逝”,布鲁姆夫人溘然仙逝,安德罗在战争中死于非命,女儿普鲁香消玉损……海边宅院静静的接受岁月的侵蚀,渐渐布满灰尘,张结蛛网,杂草丛生,野兽出没,突然传来消息,拉姆齐先生和儿女及朋友要到这里度假。第三部分“灯塔”,从清晨莉丽一觉醒来开始,她又找出十年前未完成的画继续进行,拉姆齐先生和儿子詹姆斯,女儿凯姆一同前往灯塔,在他们抵达灯塔时,莉丽也最终完成了画作。
  拉姆齐先生坚守于理性世界,他的一生为寻找客观世界的永恒真理而艰难跋涉,他在哲学研究中不断冲刺一座座高峰,就像从字母A到Z一样,却最终难以逾越R这座高峰,他的哲学研究如同浮士德的知识悲剧。他信奉事实,丝毫不会为了情感需要歪曲事实,把一句毁灭希望刺耳的话说得婉转些,他让儿子詹姆斯必须从小认识到人生是艰辛的,最光辉的希望也会熄灭,一个人需要的是勇气、真实和毅力。在理性世界中感到孤独和迷茫,在心灵疲惫时,他就会在拉姆齐夫人那里寻求安慰。拉姆齐夫人是感性世界中的完美女性,她用情感滋润干涩的理性世界,像甘霖一样滋养丈夫孤独痛苦的心灵。她爱每一个人,力求在人们之间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爱。她高雅美丽,若同一位女神,处于生活的中心,用情感抚慰每一个人。当她的思绪遨游于情感世界中时,即使拉姆齐先生也无法与她沟通,也无法进入她的精神世界。
  女画家莉丽已经不再年轻,依然独身,在生活的边缘,作为一个边缘人物,敏锐地观察周围人的内心世界。她讨厌拉姆齐先生的盲目和狭隘、喜怒无常,又敬佩他的真挚和诚恳。她看到拉姆齐夫人竭力营造的和谐气氛时,心中的画面浮起,却又因排斥拉姆齐夫人的情感,使画面转瞬即逝,无法付诸于画布。理性的审视使她敏感,同时也成为自己的牢笼,不能超越生活,难以捕捉心中的意象,无法将画面定格。
  晚宴结束,人们都睡去,最后一盏灯熄灭,月亮落下,黑夜潜行,人物消隐。时间绕行于花朵间,游走于书籍、墙纸边,从一间房屋到另一间房屋,悄无声息的呢喃细语,如幽灵般、流水般的游离在每一个角落。
  黑夜周而复始,季节循环往复,人类的劳动只能换来片刻的休息,没有人与你分享孤独,纤纤玉手在你手心渐渐萎缩、消失了,只有声音震响耳际。
  散了、空了、什么时候家具开始退色了,什么时候墙板开始裂缝……唯有人的遗迹,暗示着曾经的生气,梳妆镜中昔日的花容月貌,孩子的奔跑,皆消退了,只有墙壁上斑驳婆娑的树影,飞掠而过的鸟儿扑腾翅膀的影子……
  孤独的房子,寂静而遥远的独自存留,收纳了鸟儿飘逝的悲鸣、轮船呼啸的汽笛、田野单调沉闷的鸣响、遥远的的犬叫和人的呼喊,它把一切编织入体内,折拢,包裹在屋子周围……
  只有,麦克奈布太太,哼唱着二十年前的歌曲,打开了锈迹斑斑的锁,抹拭灰尘。这个世界并不舒服,疲劳压弯了腰,一个人的忧虑苦恼多么长久,东西搬出又收进,早晨醒来夜晚又睡去,生活多么机械和单调,交织着给人安慰的、永不泯灭的希望……
  生活就是这样复杂纷繁,充满了困惑和迷乱。时光流逝,十年如一夜。伍尔夫用溢满诗情的语言,画出时间的流逝不返,优美而凄清,浓缩了作家本人独特的时间体验和生命体验。莉丽从酣睡中猛然惊醒,“一把抓住床上的毯子,就像一个失足坠落的人紧紧抓住悬崖边的草根”,伍尔夫用莉丽的惊厥把我们从诗意带回现实,战争的硝烟早已消散,安德罗、拉姆齐夫人早已埋藏在记忆深处。
  人生多么混乱,多么空虚,多么漫无目的,生与死无法逃避,对永恒的追求令死亡的恐惧随时笼罩作家心头,弗吉尼亚·伍尔夫认为,一切物质性的,功利性的生存状态并不代表真实的生命的存在,人生中不乏那种“美丽而庄严”的瞬间,在这种“存在的瞬间”,当你全身心的沉浸在对生命的感悟时,便超越了死亡。
  莉丽找出未完成的画布,拉姆齐和孩子们乘船向灯塔驶去。莉丽望着渐渐远去的小船,对人生的真谛获得了一刹那的印象,拉姆齐夫人曾说“生命在这儿静止不动了”,在这个美妙的瞬间,拉姆齐先生最终登上了彼岸,莉丽感悟到了人生的启示,在一片混乱之中,这种人生的启示,这永恒的时光流逝,被铸成了固定的东西。
  我们不断的挣扎于理性的思考和感性的体悟之间,渴求人生的目标,追逐生存的价值,叩问生命的意义。打开每一本书,我们都试图与作者思想交流,领悟片刻人生的美妙;接触每个优秀的人,我们希求从他们身上汲取生命的力量,在困惑中打开一扇光明的天窗。《到灯塔去》并没有写出莉丽画出了怎样的一笔,使整个画面完美过渡,表达出了心中怎样的意象;也没有讲述莉丽在十年后,心灵深处热切的呼唤拉姆齐夫人时,她受到了什么启示;也没讲明拉姆齐先生到灯塔去到底在寻求什么;即便伍尔夫本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没有说出“灯塔”象征了什么。
  我们可以说灯塔象征了希望和光明,象征了理性和感性的和谐,象征了拉姆齐夫人的爱,象征了时光流逝中的永恒,作家只是为自己的精神世界寻找最恰当的表达方式,而生命的答案本就是丰富多彩的。当你感悟美丽时,当你被高尚或纯洁拨动心底那根弦时,当你豁然开朗而心如明镜时,在远离尘世和积极生活之间取得平衡时,这美丽的瞬间,就是人生的真谛。
  《到灯塔去》读后感二:
  说中,灯塔看上去是去旅行的目的地,其实它是拉姆齐夫妇的整体代表,这一象征不仅意味着他们在人物中的中心位置,而且灯、塔分别是夸张温情的拉姆齐夫人和客观严苛的拉姆齐先生的象征。拉姆齐夫人被喻为灯塔的闪光,她不仅“具有火炬般光彩的美”,而且,她乐善好施,总以关爱之心对待周围的人,就像灯光一样将“所有的贫穷和苦难都化为光芒”,给人以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拉姆齐先生是作为其妻子的对立面来塑造的,通过孩子的视角,我们看到拉姆齐先生自私虚荣,喜怒无常,总是要求别人的同情,与此同时我们还能从其他人物的视角,看到他的优点——重视勇气、真实和毅力,事业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总之,拉姆齐先生就像灯塔一样坚实、忠实于生活。所以,拉姆齐夫妇并不只是对比、相互映衬的关系,两者还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正如两人美满的婚姻关系。拉姆齐先生理智、忠于现实却不能替别人设身处地地着想;拉姆齐夫人情感丰富,关心他人,“思想崇高”却“行动无效”。两人统一的是理智与情感、现实与理想的统一,而灯塔即是建立在理想基础之上的理想之光。
  附录:“鬼”诱茶客
  在昔日海洋大国——英国的文学作品中,灯塔常常是一个重要的素材,随附《第一证书英语教程》中《“鬼”诱茶客》一课课文的中译文如下,以餐读者。
  “五十个便士看一次海湾的景色,”那个拿着望远镜的老者喊道。“明媚晴朗的早晨,看看那古老的灯塔和1935年那艘失事大船的残骸吧。”
  看一次五十个便士,这纯属掠夺,不过,那景色的确很是壮观。悬崖峭壁绵延不绝,海风激起金光灿烂的波涛,犹如脱缰之马扑向海滩,数只游艇,扬起乳白色的风帆,千姿百态地在海面上左躲右闪,成一曲线前进。往下看,成群的海鸥一面在水面上盘旋滑翔,一面尖声鸣叫,互相呼应。在一英里外的海面上,那座古老的灯塔矗立在一些岩礁上的一个石砌台基上,海浪贪婪地吞噬着这些岩礁。花钱我是毫不吝啬的。就在我把望远镜对准那座灯塔的时候,我身边的那位老者轻轻地拍了拍我的手腕。
  “你听说过发生在那座灯塔上的一桩骇人听闻的大悲剧吗?”他悄悄地问道。
  “我想可能有很多传奇故事与这样一块引人注目的地方联系在一起,”我提示说。
  “根本不是传奇,”老人肯定地说,“我父亲就认识那两位卷入这场悲剧的人。一切都发生在五十年前的今天。你听我给你说吧!”
  他的声音好像变得更深沉更富有戏剧色彩了。
  《到灯塔去》读后感三:
  年幼的詹姆斯有一个愿望,就是到海中岩礁上的灯塔。然而在那年的夏天,由于气候不佳,他的愿望并没有实现。故事就从这儿拉开了帷幕。
  本书分为三部,第一部就着重写了女主人公拉姆齐夫人。以“窗”为标题的第一部,就写了沟通的一扇窗,象征着拉姆齐夫人的心灵之窗。她用她敏锐的洞察力,看出了人们的思维情绪,又凭她的菩萨心,为亲友排忧解纷,访贫问苦,助人为乐。要了解她,你需要“有五十双眼睛”来观察,但也难以窥其全貌。她对于人生缺陷总想全力补救。在她的人生中,能够解决别人的痛苦,纠纷,让身边的人都能和谐地,稳定地生活就是她的愿望。通过努力,她在那种混乱的生活中创造了一个焕发着心灵之美的孤岛,使亲友们感到至少暂时处于一个受到庇护的稳定的世界。她为了她的家人,她的朋友付出了太多,也有很多的成功,然而,她取得的成功是有限度的,在第二部分中,拉姆齐夫人去世了,她的一切努力似乎付诸东流。但是,在结尾部分,拉姆齐夫人的形象又在她身边的人们中浮现,莉丽完成了她的画,拉姆齐先生也抵达了灯塔。
  拉姆齐夫人及身边的人的人生都有那么一个追求的目标,在混乱的世界里她与其他人的成功都是有限的,毕竟会有失败甚至破灭,但是,虽然能力有限,心却是无限的,只要在自己的范围内真诚地用心去追求,往往最终都能实现,即使未实现,也不会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毕竟,自己真真正正地追求过,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老实说,自己的过去的确拥有一个愿望,就是想在NBA里打球,如今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了,而且很久以前就已经打消了这个念头。如今漫无目的的我过着每一天,感觉自己的生活很空虚,或许末日到了,我也就这样迎接生命的最后一刻吧。应该给自己一个目标了,我可不想在如今并不混乱的世界里给自己创造出一个混乱的世界。生活就是有自己追求的事物,并真心地追求它,在这条路上会遇到许多想不到的奇妙,正因为有了这些奇妙,才能感受到人生的充实,生活才有意义,到头来才会知道我是传奇。
  拥有一个目标,一个愿望,真诚的去追求吧,至少要让我知道,我是传奇。
  分享:

浮士德读后感三:《郭沫若散文》读后感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让我们一起发现《郭沫若散文》的美感吧!
  《郭沫若散文》读后感篇一
  《郭沫若散文》给了我很多的感触,让我们对诗,对诗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诗不是做出来的,只是写出来的。我想诗人的心境譬如一弯清澄的海水,没有风的时候,便静止着如象一张明镜,宇宙万汇的印象都活动着在里面。这风便是所谓直觉,灵感,这起了的波浪便是高涨的情调。这活动着的印象便是想象。这些东西,我想是诗的本体,只要把他写了。出来的时候,他就体相兼备。大波大浪便成为“雄浑”的诗,便成为屈子的《离骚》,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李杜的歌行,但丁的《神曲》,弥尔顿的《乐园》,歌德的《浮士德》。小波小浪的涟漪便成为“冲淡”的诗,便成为周代的国风,王维的绝诗。日本古诗人西行上人与芭蕉翁的歌句,泰戈尔的《新月》。这种诗的波澜,有他自然的周期,振幅,不容你写诗的人一毫的造作,一刹那的犹豫,硬如歌德所说的连摆正纸位的时间也都不许你有。说到此处,我想诗这样东西倒可以用个方式来表示他了:
  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
  照这样看来,诗的内涵便生出人的问题与艺底问题来。Ihalt便是人的问题,Frm便是艺的问题。归根结底我还是佩服你教我两句话。你教我:“一方面多与自然和哲理接近,以养成完满高尚的”诗人人格:“一方面多研究古昔天才诗中的自然音节,自然形式,以完满”诗的构造。“我们心中不可无诗意诗境,却不必定要做诗。”
  我想说,郭真天才也!
  《郭沫若散文》读后感篇二
  《郭沫若散文》是一本不错的书,我读了之后对里边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些小感触,先来说说郭沫若,郭沫若是我们大家都很喜欢的一位作家,在学术上也很有贡献。在图书馆看到这本,抓过来看看,感觉郭沫若比较关心下一代的成长,许多文章有寓言的感觉,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此外鸡、猫、花、树经常是他的题材,我们写不出周记之类的都可以用到。
  《郭沫若散文》中的作品,回忆中的点滴,感觉《我的童年》《我是中国人》和《孤山的梅花》还是充满了喜感的,可能不能这么说,就是充满了生活气息,里面还有其他很多其他的生活小事,说明了郭沫若是经常写日记,喜欢思考生活的好孩子,其中《浪花十日》中关于为了女儿小章鱼撒谎的故事,后面又反省了“不该,真是不该。”恩,果然是好孩子,时刻三省我身。关于屈原里面就只提到关于演出什么的,下雨啊,作诗啊,以及作品要反映时代精神,而历史要还原,即“史学家是发掘历史的精神,史剧家是发展历史的精神。”从这一点来看,他倒是遵循了自己的想法。
  郭沫若的作品还是很值得大家去读一读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70139/

推荐访问:浮士德读后感1500字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