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ppt]人文关怀

来源:教学设计 时间:2018-07-30 19:00:03 阅读:

【www.bbjkw.net--教学设计】

(1) [人文关怀]感悟人文关怀1000字作文


  人类历史的天空,闪烁着一道道耀眼的星光,照亮夜空。这星光,便是人文关怀——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即关心 人、爱护人、尊重人。她来自人的内心深处,焕发出无限的生命力和耀眼的光芒。
  四百年前,一位慷慨的伯爵,坚持资助年轻人从事他的事业,最终促成了显微镜的诞生,带来了生物研究的飞跃。这巨大的成功背后,离不开伯爵的资助;而伯爵之所以能够愿意资助他人,靠的是伯爵心中对科学的关怀,对未来的关怀。
  三千多年前,春秋争霸,尔虞我诈,这是武夫的天下。而他作为一位传道者,身乱世中,没有苟且保全性命,而是周游列国,广泛传道。他把一生都献给了理想,献给了他理想中的和谐之道。孔夫子,一位仁爱之人,面对那个混乱的时代,礼乐严重被破坏的天下,坚信礼制可以拯救世界,坚信仁政可以治理国家。在他心中久久挥之不去的,是一种关怀,一种人性的关怀。他将这种关怀融入到了理想中,让一颗广博的关怀之心在人们的胸膛中跃动。
  也正是这种关怀,让儒家思想千年流传,深深烙印在华夏炎黄子孙的心中;也正是这种关怀,使古老的中华文化代代相传,形成了魅力的东方文明。
  关怀,源自于追求,学有源自于对发展的关心,更是一种对人的爱。
  曾经有一个梦想,延续了几百年,这便是黑人的梦想,也是马丁

(2) [人文关怀]谈余秋雨历史文化题材散文中的人文关怀


  余秋雨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余秋雨历史文化题材的散文中常常带着人文思维。
  谈余秋雨历史文化题材散文中的人文关怀
  摘要:人文关怀是作者将人生、社会、艺术等现象当做人类文化进程的一部分,注意于它们自身历史文化的递变,表现出对积淀在现象中的历史文化质的追索。余秋雨历史文化题材的散文更是别具一格,见常人所未见,思常人所未思,善于在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将读者带入文化意识的河流,启迪哲思,引发情趣,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史学意义上的历史文化价值。散文写成美文不易,写出点历史文化意味并充满多维度的人文关怀更难。余秋雨历史文化题材的散文,可以将二者兼得。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历史文化人文关怀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物质文明的发达和国际交流日益丰富,巨大的文化嬗变也一下子模糊了东西文化的界线。人们在体验、认知方式上最显著的变化是封闭的单维度的文化体系裂变,逐渐形成开放的、东西融合的多维度的文化结构。这样的现实和文化意识嬗变的背景,使散文作者自觉地建立新的视界,重新审视散文历史文化题材并从不同方面做出了新的文化阐释。当然,这个新的视界就是对于散文历史文化结构不同层面的多维度、全方位的观察和审视。
  当代著名散文作家、文化学者余秋雨的散文以文采飞扬、思维敏捷、知识丰厚、见解独到而备受万千读者喜爱。他的历史文化散文更是别具一格,见常人所未见,思常人所未思,善于在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将读者带入文化意识的河流,启迪哲思、引发情趣,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史学意义上的历史文化价值。散文写成美文不易,写出点文化意味并充满多维度的人文关怀更难。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可以将二者兼得。
  一
  “人文”意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关怀是作家将人生、社会、艺术现象当做人类文化进程的一部分,注意于它们自身历史文化的递变,表现出对积淀在现象中的历史文化质的追索。“文学不只是给人提供某种想象性的愉悦,而是在这种想象的活动中反思、重建着人类的精神文化。”已经是文学创作与欣赏中的共同认识。余秋雨以现代人文精神为参照系,观照历史事件、历史景观和历史文化风韵,或进行历史文化题材的自我内省,形成了独具风格的主体关注意识和新的创作趋向,使历史文化题材得到丰富和深入的拓展。在历史文化题材的人文关怀中,探寻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本源,以史为鉴,启迪后人,引发对主体的深切关注是一个重要方面。作者在他的散文《都江堰》中这样写道: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溶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但是,人类总是缺乏自信,进进退退,走走停停,不断自我耗损,又不断地为耗损而再耗损。结果,仅仅多了一点自信的李冰,倒成了人们心中的神。……李冰这样的人,是应该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纪念一下的,造个二王庙,也合民众心意。实实在在为民造福的人升格为神,神的世界也就会变得通情达理、平适可亲。中国宗教颇多世俗气息,因此,世俗人情也会染上宗教的光斑。一来二去,都江堰倒成了连接两界的桥墩。我到边远地区看傩戏,对许多内容不感兴趣,特别使我愉快的是,傩戏中的水神河伯,换成了灌县李冰。傩戏中的水神李冰比二王庙中的李冰活跃得多,民众围着他狂舞呐喊,祈求有无数个都江堰带来全国的风调雨顺,水土滋润。傩戏本来都以神话开头的,有了一个李冰,神话走向实际,幽深的精神天国,一下子贴近了大地,贴近了苍生。”
  人类特有的禀赋之一是能意识到自己的过去,想想自己的先辈,体会现在,设计未来。人除了生长在自然生态环境中,还在人类特有的文化环境中繁育自我的心智和灵魂,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在接受教育和成长的同时,也认同着一种称做“根”的人文生态。人类精神溯源的本性在散文中抒放出情真意切的对历史文化的或褒或贬,抑或继承或弃除的强烈渴望。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随着物质文明的发达和国际交流的日益丰富,随着工业文明和科技进步,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加速。旧城改造、城市拆迁、文物保护,各种配套设施的建设,有的有规划,有的好像无规划,拆了建,建了拆,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豆腐渣工程,利了一人,害了众人,利了一代,害了百代的工程屡见不鲜,什么样的工程,什么样的形象,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精神能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余秋雨在《都江堰》一文中给出了明确而精准的答案。这足以证明他的散文的历史文化意味和极大的历史文化责任感,更能体现出中华文化的一面,送给那些也想为民造福、为民办实事,但,往往事与愿违,把事情办到极端的人。以史为鉴,办百事而无一害,急功近利者,必将遗臭万年!这是忠告,也是启示,更是作者对世人、对历史文化的最亲切的人文关怀。
  二
  在当今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对历史文物、名胜古迹的修缮、开发与保护,对废墟的存与毁,抑或开发利用是余秋雨历史文化题材散文中的人文关怀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在他的笔下,当然是作者亲眼目睹、亲身经历的,一件件文物失窃,一处处古迹被毁,一笔又一笔文化遗产漂洋过海到了伦敦、巴黎、彼得堡、东京。“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人们不仅要问,中国的官员都到哪里去了?回答是:“中国是穷,……但他们没有那副赤肠,下个决心,把祖国的遗产好好保护一下。他们文雅地摸着胡须,吩咐手下:已得的几件,包装一下,算是送给哪位京官的生日礼品。”“就在这时,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赶来……没有任何关卡,没有任何手续,外国人直接走到了那个洞窟跟前……略略交谈几句,就知道了道士的品位。原先设想好的种种方案纯属多余,道士要的只是一笔最轻松的小买卖。就像用两枚针换一只鸡,一颗钮扣换一蓝青菜。”就这样: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地运到了国外。“住手!”“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也正是人微言轻,无官无职,一介书生,就算“匹夫有责”,也只好作罢。一味听任王道士之类面对暗乎乎的墩煌壁画“再拿石灰,把它们刷白”也算抢救文化遗产,“中国的荣耀和耻辱”,就有他们来吞吐了!时间走近20世纪末期,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物质文明了,国门也大开了,中国的老百姓、外国的老百姓都有钱了,旅游业也渐趋活跃,造访名胜古迹、历史文物,欣览名山大川,可谓开心至极!然而,旅游归来,静思默想,腰包里的票子全“观光”了,脑子里怎么也浮现不出那《西湖梦》、《白莲洞》和《阳关雪》,《白发苏州》更是模糊不清,“东方的威尼期”只是现代人的设想而已。“西湖给人以疏离感,……有一年夏天,我跳到湖水中游泳,独个游了长长一程,算是与它有了触肤之亲,湖水并不凉快,湖底也不深,却软绒绒地不能蹬脚,提醒人们这里有千年的淤积。上岸后一想,我是从宋代的一处胜迹下水,游到一位清人的遗宅终止的,于是,刚刚抚弄过的水波就立即被历史所抽象,几乎有点不真实了。它贮积了太多的朝代,于是变得没有朝代。它汇聚了太多的方位,于是也就失去了方位。它走向抽象,走向虚幻,像一个收罗备至的博览会,盛大到了缥渺”。
  总之,作者边游、边想,游上岸后,想了又想,然后诉之笔端,算是给人们提个醒:有钱了,文物也应该好好保护一下,没人管的,派人管起来,该修缮的抓紧时间!旅游、开发、修缮、保护,这是我们祖宗留给我们的“荣耀”,也该好好珍惜一番了。翻阅余秋雨的历史文化题材的散文,字里行间无不充满着对历史文物、名胜古迹的关切、关怀,同时,也让人联想到中国文化保护和流传的艰辛历程,联想到一个古老民族对于文化的渴求是何等悲怆和神圣。正如作者在《废墟》中写道:
  “不管是修缮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如果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大清王朝不见了,熊熊火光不见了,民族的郁忿不见了,历史的感悟不见了,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残梦。但是,收拾来的又不是前夜的残梦,只是今日的游戏。”
  作者希望“让古代留几个脚印在现代”,“我们,挟带着废墟走向现代”,走向民族崛起的未来,这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并无矛盾。“废墟不会阻遏街市,妨碍前进”,相反,“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由此,我们看到作者提出的“废墟的留存”是以全体生命和无生命和谐共处为理想,批评了工业文明、物质丰富导致人对自然的、对历史古迹的背离和破坏。表面上看,是对“天人合一”这个古代哲学观念的回归,实际上是经过了否定之否定,对曾经否定了历史遗迹,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工业文明、城市文明扩张的谨慎审视,也是对人类大小群体共有共享的感情、记忆、文化、或文物失窃、古迹遭毁以及环境污染所造成的伤痕作出深沉的、理智的回应。作者的深刻之处就在于把通常是面向过去的历史文化意识或历史文化情结置于现代文明精神结构的构成因素方面,反映了当前呼唤自然生态建设启发下对人类生态建设的关注,因而开拓了历史文化题材人文关怀的更加广阔的表现空间和更具有的与时俱进的自主创新意识。标立了后人审视历史文化、开发历史文化的新境界。
  三
  与历史文化题材有天然联系的是关于广泛地承传于民间的关于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的人文关怀。当前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活群体的边缘状态引起了余秋雨先生的密切关注。大家在2007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赛中看到的作为文化知识方面评委的余秋雨先生总是对于那一部分“原生态歌手”情不自禁地要多讲评几句话。足见他对这一问题投入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也曾经系统而认真地研究或探讨过。对这一问题,现代著名作家茅盾写下了散文名篇《香市》也表现作者对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的关怀,不过他侧重于从民间艺术、民俗文化的消乏,折射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大环境的动荡造成农村的破产,表达社会政治的批评。当代作家贾平凹写过关于秦腔这种地方曲艺的散文,主要是着力表现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因子。如今,散文作者们从民间艺术的边缘状况追索到现代城市文化的挤迫,并表现出对此的人文焦虑,抑或称作人文关怀。余秋雨的《贵池傩》、《江南小镇》、《笔墨祭》就是其中几篇深刻之作。如:他在《贵池傩》一文中写道:
  “傩,一个奇奇怪怪的字,许多文化程度不低的人也不认识它。它早已进入生僻字的行列,不定什么时候,还会从现代青年的知识词典中完全消失。然而,这个字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关系实在太深太远了。如果我们把目光稍稍从宫廷史官们的笔端离开,那么,山南海北的村野间都会隐隐升起这个神秘的字:傩。傩在训诂学上的假借、转义过程,说来太烦。它的普遍意义,是指人们在特定季节驱逐疫鬼的祭仪。人们埋头劳作了一年,到岁尾岁初,要抬起头与神对话了,要扭动一下身子,自己乐一乐,也让神乐一乐。要把讨厌的鬼疫,狠狠地赶一赶了。对神,人们既有点谦恭畏惧,又不想失去自尊,表情颇为难做,干脆戴上面具,把人、神、巫、鬼搅成一气,在浑浑沌沌中歌舞呼号,简直分不清是对上天的祈求,还是对上天的强迫。反正,肃穆的朝拜气氛是不存在的,涌现出来的是一股蛮赫的精神狂潮:鬼,去你的吧!神,你看着办吧!……1987年2月,春节刚过,我挤上非常拥挤的长途汽车,向安徽贵池山区出发。据说,那里的傩事挺盛。……从上海走向傩,毕竟有漫长的距离。田野在车窗外层层卷去,很快就卷出了它的本色。水泥围墙、电线杆确实不少,但它们仿佛竖得有点冷清;只要是农民自造的新屋,便立即浑身土艳,与大地抱在一起,亲亲热热,兀地横过一条柏油路,让人眼睛一亮,但四周一看,它又不太合群。包围着它的是绵延不绝的土墙、泥丘、浊沟、小摊、店招。当时的标语已经刷去,新贴上去的对联钩连着一个世纪的记忆。……山村不大,村民们全朝鼓声涌去,那是一个陈旧的祠堂。灰褐色的梁柱上新贴着驱疫祈福的条幅,正面有一高台,傩戏演出已经开场。……凭心而论,演出极不好看。许多研究者写论文盛赞其艺术高超,我只能对之抱歉。……这种演法,粗陋之极,也自由之极。既会让现代戏剧家嘲笑,也会让现代戏剧家惊讶。”
  从文中的描述中不难看出,为了生存,傩祭傩戏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迎合民间的庸俗,但它的根本生命力还在于表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也即渴望过上幸福安稳生活的企盼的内心表露。作者沉甸甸的人文追思,溢于言表,任何民间艺术都表现出一个民族一方地域环境中一种群类的心灵需求,反映着他们对于人世善恶、美丑的价值评判,也影响着他们自己在人世间的行为和思想,是他们生活方式的一个质素,也代表着某个社会群落对社会的言说和认知。所以也是人类全部精神财富的一部分。作者通过贵池傩去发现民间艺术蕴含的人文核心内涵。但,作者也同时提出了民间艺术、民族文化也有一个与时俱进、自主创新、不断改进提高、不断改进繁荣的问题。正如作者在《贵池傩》一文中所说:“我们,相对于我们的祖先,总要摆脱一些什么吧?或许,我们过去摆脱得过于鲁莽,在这里才找到了摆脱的起点?”又如作者在《笔墨祭》一文中所说:
  “这就是可敬而可叹的中国文化。……比较彻底的文化革新很难从这么漫长的岁月中站起身来。……我真希望有更多的中国人能够擅长此道,但良知告诉我,这个民族的生命力还需要在更宽广的天地中展开,健全的人生须不断立美逐丑,然而,有时我们还不得不告别一些美,张罗一个个酸楚的祭奠。世间最让人消受不住的,就是对美的祭奠。”
  四
  余秋雨历史文化题材散文中的人文关怀的表现,当然不止于笔者以上所述。观察这些散文,其深刻之处在于皆以当前人文精神观察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民间生活,尤其是传统文化结构在现代工业化和城市文明冲击下的巨大裂变和某些民风、民俗及传统生活方式观念的消解,既表达了对传统人文精神的反思,也作出了对现代工业化,城市文明破坏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割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关系的批判。作者在其作品中更强烈的呼唤建设和谐的现代人文生态。人文生态的反思、批判与建设构成余秋雨历史文化题材散文中的人文关怀的主要内容。同时,应该看到,当前历史文化题材人文关怀系列散文作品中,常常潜动着作者们人文焦虑的暗流和对文明发展现状及未来文化走向的困惑。
  焦虑和困惑并不可怕,从艺术创造的角度来说,焦虑、困惑是“一种穿透生活表象而进入内在深层体认的产物,是打碎业已接受的陈旧思维模式和观念的产物”。所以它们是探究社会人生的动力,预示着新的创造天地。从阅读效应上看,“困惑体验及其所形成的独特艺术表达,可以说具有一种最深刻最有力的艺术效果。因为这种艺术表达超越了简单的事实感和逼真性,或者说,这种艺术表达是向读者提出一系列的疑问,从而在读者心目中产生强烈的唤醒效应与震撼效果,激发起他们自身的反省,困厄与思索”。唯其如此,余秋雨历史文化题材散文中的人文关怀才使我们感知到人文现状的种种疑问,并激发我们对未来人文建设的深入思考。正如作者在《江南小镇》中所写:
  “如果说我们今天的江南小镇比过去缺了点什么,在我看来,缺了一点真正的文化智者,缺了一点隐潜在河边小巷间的安适书斋,缺了一点足以使这些小镇产生超越时空的吸引力的艺术灵魂。而这些智者,这些灵魂,现正在大都市的人海中领受真正的自然意义上的‘倾轧’。……但愿有一天,能让飘荡在都市喧嚣间的惆怅乡愁收伏在无数清雅的镇邑间,而一座座江南小镇又重新在文化意义上走向充实。只有这样,中国文化才能在人格方位和地理方位上实现双相自立。……到那时,风景旅游和人物访谒会溶成一体,‘梨花村里叩重门,握手相看泪满痕’的动人景象又会经常出现,整个华夏大地也就会铺展出文化坐标上的重峦叠嶂。”
  又如作者在《白发苏州》一文中所写:“一切都已过去了,不提也罢,现在我只困惑,人类最早的城邑之一,会不会,应不应淹没在后生晚辈的竞争之中?”这些设想和困惑足见余秋雨先生对中华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民风、民俗的深沉思索。相信有一天,只要我们禀承科学发展理念,理性对待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民风、民俗和一切传统历史文化,踏踏实实、齐心协力,不折腾,不内斗,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这一设想并非奢侈,一定会呈现在中华文明的国度里。
  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9月。
  [2]周宪:《超越文学》,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3月。
  [3]余秋雨:《文化苦旅》,作家出版社,2008年3月。
  [4] 杨小玲:《试论散文怀乡母题中的人文关怀》,《培训与研究》,2000年第2期。
  [5] 潘桂云:《大学语文》,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
  [6] 赵群英:《名家散文》,南方出版社,2008年2月。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68522/

推荐访问:人文关怀ppt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