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五年级数学课件

来源:读书笔记 时间:2018-07-23 19:00:02 阅读:

【www.bbjkw.net--读书笔记】

篇一:[五年级数学课件]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他不仅要能“做”,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关系的等方面去展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欢迎阅读。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1、 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今天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朋友,你们看他们是谁?(出示图片)
  师:这两个你们喜欢吗?那你们喜欢谁呢?(先让学生说一说)
  师:这样吧,我们调查一下,如果你喜欢松鼠的就用水彩笔把你的姓名写在红色纸片上,如果你喜欢熊的,就把你的姓名写在绿色纸片上,如果你两个都喜欢,你可以在两张上都写上你的姓名。
  师:写好了吗?
  师:为了方便,我们调查一个组好不好,请第二组的同学把你写的贴到黑板上相应的位置。如果你两个都喜欢的话,可以把你的两个姓名分别贴到他们的下面。
  2、 学生上来贴图
  3、 观察黑板上贴的情况,问:你发现了什么呢?
  师: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你发现了什么呢?
  让学生说说
  师:那么,喜欢ZIP和ZOOM的一共有多少人呢?
  学生说(可能有人说12人也可能有人说其他的数)
  二、探究:
  1、 四人小组合作,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喜欢ZIP和喜欢ZOOM的人数。
  师:那么,到底有多少人呢?(如果还有意见,就让一个学生站起来,给全班同学数数,看看到底有多少人?确定12人。)
  师:那么,实际是12人,可是计算出来是其他的呢?原因在哪里?
  生回答
  师:哪些同学重复计算了,谁上来给大家找一找?
  请学生上来找出重复的人数,(师:贴哪里?)学生贴
  师:重复的有6人,算了两次,而实际应该算一次,所以我把他重叠起来。(教师说着把这6人的纸片重叠起来)
  师:刚刚,我们把他分成两类这样贴,很容易出错,那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能不能用一些图、表或者自己喜欢的其他方式,把这份名单再整理一下,使我们清楚地看出喜欢ZIP的有哪些人?喜欢ZOOM的有哪些人?两样都喜欢的有哪些人?能不能?
  生能
  师:那这样吧,我们四人小组合作,合作之前给大家几点合作建议:
  出示合作建议:
  (1)四人小组讨论:说说打算用怎样的图或表来表示?
  (2)四人小组动手在纸上画出方案
  2、展示并介绍方案
  师:通过小组同学的努力,我发现我们的同学都已经有了方案,那哪个小组的同学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呢?注意,展示的时候说说你是怎样设计的?
  (1) 请学生上来展示成果,并介绍方案。
  (2) 重点介绍集合圈图
  3、看着集合圈计算总人数。
  师:那么,现在你知道喜欢ZIP和ZOOM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吗?生报一遍
  三、巩固练习:
  1、把下面的动物的序号填在合适的位置。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喜欢什么动物呢?(让学生说几个)那他是怎样行动的呢?那么,这些动物是怎样行动的呢?(出示)请你按照他们的行动方式把他们的序号填在相应的集合圈里。
  师:先请同学们说说怎样填,既快又不会错?
  让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师:那你是怎样填的呢?问:这部分表示什么?这部分表示什么?这个大圈表示什么?这个大圈表示什么?
  2、 计算三(1)班加语文和数学课外兴趣小组的人数。
  师:刚刚我们了解了同学们喜欢动物的情况,下面,我们走进三一班去了解以下他们参加兴趣小组的情况,请看这里。
  (1) 出示名单
  (2) 根据表格画出集合图
  师:先请你根据这表格,画出集合图。
  先让学生画出集合图。
  教师边巡视边说:怎样画既快又对?
  (3) 展示集合图:
  (4) 放手让学生计算人数
  (5) 汇报,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
  3、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这样的例子。
  师:其实在我们平常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你们可以举例说一说吗?
  4、我家招待客人,这些客人喜欢吃糖果的有4人,喜欢吃花生的有6人,喜欢吃花生又喜欢吃糖果的有2人,那么我应该准备花生多一点还是准备糖果多一点?
  (1)说说应该准备什么多一点。
  (2)提高:计算我家到底来了几个客人。
  四、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你觉得自己学得怎样?

篇二:[五年级数学课件]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单元教学目标:
  1、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第一课时
  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内容:P2例1、做一做,P3例2、做一做,P7练习—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 3.5 0.201 5.02
  ②把353缩小10倍是多少?缩小100倍呢?1000倍呢?
  二、引入尝试:
  大家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⑴例1:燕子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3.5元=35角 35*3=105 105角=10元5角=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 扩大10倍   3 5
  ×3         × 3
  1 0. 5 元 缩小10倍 1 0 5
  105角就等于10.5元
  (6)买5个4.8元的风筝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P2做一做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 0.72×5你们会算吗?能不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呢?(生试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
  0.72
  ×   5
  指名说是如何算的。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 示范: 0. 7 2 扩大100倍 7 2
  ×   5× 5
  3.6 0   缩小100倍 3 6 0
  引导性提问:
  0.72变成72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72*5算完了,再该怎么办?
  为什么要缩小到它的1/100?
  (4) 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提示: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 将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5)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l计算
  7 ×4           25×7
  0.7×4           2.5×7
  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① 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② 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 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篇三:[五年级数学课件]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梯形的面积教学课件以及为大家准备好啦,老师们,大家可以参考以下是课件内容,设计好自己上课思路!
  一、解析教材内涵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与前两节一样,教材先通过小轿车车窗玻璃是梯形的这样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梯形面积计算。然后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探索出面积计算公式,最后用字母表示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但是要求又有提高,不再给出具体的方法,而是要求用学过的方法去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这里仍然要运用转化成已学过图形的方法,但是从教材中学生的操作可以看出,方法与途径多了,可以用分割的方法,也可以用拼摆的方法;可以转化为三角形进行推导,也可以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进行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有多种方法,教材显示了三种方法。
  (1)两个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把一个梯形剪成两个三角形。
  (3)把一个梯形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还可以:从梯形两腰中点的连线将梯形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等等。
  策略与方法:
  (1)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根据图形面积计算之间的内在联系安排教学顺序,以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2)体现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3)重视动手操作与实验,引导学生探究,渗透“转化”思想,注意培养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梯形面积的计算”
  二、 复习导入
  1、单元知识梳理,揭示转化思想
  师:同学们,我们在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那谁来说说怎样计算它们的面积?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它们的面积计算方法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2、导入主题
  师:我们都是把它们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来研究面积。看来转化这种方法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借助这个方法来研究梯形的面积。(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
  三、利用转化,实践探究
  1、初步的想法,互受启发
  师:同学们来看,这是一个梯形。现在呀,就请大家想一想,怎样利用转化的方法知道梯形的面积怎样来计算呢?
  2、动手实践,主动探知。
  师:大家这样一说,我们的思路就打开了。其实还有很多方法,同学们没有说到。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这个学习提纲深入地探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1、运用转化的方法,将梯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
  2、借助学过的方法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填写学习单,小组进行交流。
  3、交流反馈(学生拿学具到实物展台汇报,教师拿事先预设的大教具评价,记录)
  预设:代表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下底),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
  s=(a+b)×h÷2
  代表2:把一个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高等于梯形的高;另一个三角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下底,高等于梯形的高。所以:梯形的面积=三角形1的面积+三角形2的面积
  =梯形上底×高÷2+梯形下底×高÷2
  =ah÷2+bh÷2
  代表3:我把一个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而三角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下底-梯形的上底),三角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所以:梯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
  = 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三角形的底×高÷2
  =ah+(b-a)h÷2
  代表4:把梯形上下对折,沿着折痕剪开成两部分,并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梯形的下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2,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所以:
  (a+b) ×(h÷2)
  4、总结规律
  师:同学们把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方法,并用字母式表示了出来。大家来看:教师将以上的公式整理成统一的公式。
  5、找联系,字母归一
  师:看来无论哪种方法我们都可以总结为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就是
  板书: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6、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用了不同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是。。。。。。
  四、课堂练习,知识巩固 学生练习本打8个格子,训练小组长批改。
  1、口答:列式计算。(梯形图形3道)
  2、解决问题 (梯形大坝)
  3、车玻璃贴膜。(4个条件)快速列式?今后要选择需要的条件来解决问题。
  4、篱笆问题 (书中课后练习)仔细读题,认真思考,在本子上列出算式,自批。
  靠墙边围一个花坛,围花坛的篱笆长46米,求这个花坛的面积?
  课件出示:闪3条边,闪上下边。为什么是3条边?
  五、课堂反馈,作业预留
  1、基本练习数学书90页第1题
  2、解决问题:90页第2题、124页
  3、变式练习:97页第1题。
  4、阅读作业:①、还有哪些方法?②、阅读数学书。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58283/

推荐访问: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