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选读重点]内经选读

来源:读书笔记 时间:2018-07-22 19:00:02 阅读:

【www.bbjkw.net--读书笔记】

内经选读篇(一):内经选读讲稿第七单元:病之形能


  病之形能,语出 《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 》 。胡澎 《 素问校义》 云:“能,读如态。病之形能也者,病之形态也。”能,通“态”。病形即病之症状,病态即病之势态,病之形态即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生、发展、变化势态。本单元的内容主要讨论多种疾病的病因病机及其临床表现。《 内经 》 记载的疾病约几百种,有的是专篇论述,有的则散论于各篇之中,对很多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辨证分型、治则治法、预后预防等都作了扼要介绍。本单元重点讨论热病、咳病、痛病、风病、痹病、赓病、厥病、肿病、脾痒等疾病。
  【 原文 】 701
  【题解】热病是一切外感发热性疾病的总称。《内经》论述外感热病的主要篇章,除了本篇以外,尚有《素问》的《刺热篇》、《评热病论》,《灵枢》的《五邪》、《寒热病》、《热病》等篇。但对热病的原因、症状、传变、治疗、预后、禁忌作全面讨论的当推本篇,故以“热论”命篇。正如《素问集注·卷五》所说:“此论热病,故篇名曰《热论》。”
  【提示】主要论述热病的病因、病程及预后
  【校注】
  ( l )伤寒:病名,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伤寒泛指感受四时邪气引起的外感热病;狭义伤寒指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此处伤寒为广义伤寒,系外感热病的总称。
  ( 2 )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督脉为阳脉之海,阳维脉维系诸阳经,总会风府而与太阳经脉相连,所以太阳经脉能统率人身阳经之气。巨阳,即太阳;诸阳,指督脉、阳维脉。风府,为督脉经穴,在项后正中入发际一寸处。属,统率、聚会之意。
  (3)两感:表里两经同时受邪发病。如太阳与少阴两感,阳明与太阴两感,少阴与厥阴两感。
  【分析】
  一、本节经文首先提出热病的病因、病程、预后,为本篇的总纲。对于“伤寒”,历来大致有如下几种解释:一是指伤于寒邪,为病因。如《太素·卷二十五·热病决》杨上善注:“斯之热病,本因受寒,伤多,亦为寒气所伤,得此热病,以本为名,故称此热病伤寒类也。”王冰注:“寒者,冬气也。”又《类经·疾病类·三十九》注:“伤寒者,中阴寒杀厉之气也。”二是指病名,即温病。《素问释义》认为“热病即温病,冬不藏精,热自内发,复感春时风露之邪而成,与伤寒之所因不同,故曰伤寒之类。”三是泛指外邪,为病因。如《素问集注·卷五》说:“凡外淫之邪,始伤表阳,皆得阳气以化热,故曰:凡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四是认为是外感病的总称。如《素问直解·卷三》说:“人身经脉调和,则无寒无热;经脉不和,则或寒或热,故热病者,皆伤寒之类。”又如《难经·五十八难》亦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伤寒有五”之“伤寒”即指此而言,综观以上四说,当以第三说为胜,“伤寒”当指病因而言。再看本文末段“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亦可知“伤寒”之“寒”,乃根括多种外邪而言。
  二、“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死”与“不死”,这里仅表示两者的严重程度有所差异。热虽甚,其实质为正强邪盛,正邪交争,故“热甚”,正未衰,故“不死”;“两感于寒者”实质为邪盛正虚,故“必不免于死”。这在衡量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判断疾病预后上有一定参考价值。
  【临证发挥】
  1、六经热病治法
  太阳病:邪气侵犯太阳经脉,其临床特征为头项痛、腰脊强、恶寒、发热。治法与寒邪所伤之“伤寒病”同。可用麻黄汤或杏苏散之类。
  阳明病:邪入阳明经脉,其临床特征为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治法主解肌散热,可用柴葛解肌汤。若里热偏盛,伤津耗液,治当以清里为主,用白虎汤。曹颖甫《经方实验录·上卷》载:江阴缪姓女,偶受风寒,恶风自汗,脉浮,两太阳穴痛,投以轻剂桂枝汤,汗出头痛差,寒热亦止。不料一日后,忽又发热,脉转大,身烦乱,因与白虎汤。生石膏24克、知母15克、生甘草10克、粳米一撮。服后病如故,次日再服上方,身热更高,烦燥更甚,大渴引饮,汗出如浆。又增药量,为石膏60克、知母30克、生甘草15克、粳米两杯,加鲜生地60克、天花粉30克、大小蓟各15克、丹皮15克。大锅煎汁,口渴即饮。共饮三大碗,神志略清,头不痛,壮热退,烦燥亦安,口渴大减。翌日停服。至第三日,热又发,且加剧,周身骨节疼痛,思饮冰凉之品,夜中饮之,尽一桶。此确系白虎汤证,因病势盛而药量轻,故乍发乍止。就白虎汤原方,加石膏至240克,余药量如前。仍以大锅煎汁冷饮。服后大汗如注,诸恙悉除,不复发。惟大便不行,用麻仁丸6克,芒硝汤送下,一剂而瘥。
  少阳病:太阳经病之邪入少阳经所致。其临床特点为胸胁痛,耳聋。治法当用和解,小柴胡汤为主方。
  太阴病:邪入太阴经,其临床特点为腹满,咽干。热已入里,当泄其热,《灵枢·热病》谓:“热病三日而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诸阳,五十九刺,以泻其热,而出其汗。……其可刺者,急取之,不汗出则泄。”林佩琴《类证治裁》谓“其在太阴则津液少”,主张用泄下法,可选小承气汤或增液承气汤之类。
  少阴病:邪传入少阴经脉,其临床特点为口燥、舌干而渴。邪热入里,热盛伤阴,针刺治疗可用泄热法。药物治疗可用黄连阿胶汤或增液承气汤。
  厥阴病:邪入厥阴经脉,其临床特点为烦满而囊缩。男子见囊缩,李梃《医学入门》说:“在女子则阴户急痛引少腹”。针刺治疗当用泄热法,药物治疗可选四逆散及金铃子散之类。
  2、热遗及食复治法
  本段言热遗与食复,均由强食,多食或食肉所致。《伤寒论》及后世医家,又提出“劳复”,即病新瘥因过劳而复发。论其治法,总以清其余邪为主,正如张志聪《素问集注》所说:“余热未尽者,清其余热。”劳复者,有用小柴胡汤和枳实栀子豉汽解热之法,《伤寒论》394条:“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393条又云:“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江

内经选读篇(二):内经选读讲稿第一单元:宝命全形


  世间万物,人是最宝贵的。宝命,珍惜生命的意思;全形,保全形体。宝命全形,即保养生命的意思,又称摄生、养生。正如《 素问 · 宝命全形论 》 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本单元主要讨论 《 内经 》 的养生思想与方法。
  一、原文导读
  【 原文 】101
  【题解】《素问 · 上古天真论论篇第一》上古,远古时代。天真,张志聪注:“天己始生之真元也。”既先天之真气。本篇论先天真气在人体生长衰老和生殖功能盛衰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保养先天真气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道理,故名“上古天真论”。
  【提示】古今之人的不同寿命作对比,阐发了养生的重要意义;提出五种养生法则
  【 校注 】 (1)法于阴阳:效法自然界寒暑往来的阴阳变化规律。法,效法
  ( 2 )和于术数:恰当地运用各种养生方法。和,调和,引申为恰当运用。术数,此指养生的方法,如导引、按跷、吐纳等。
  ( 3)形与神俱:形神健全。姚止庵注:“形者神所依,神者形所根,神形相离,行尸而已。故惟知道者,为能形与神俱”。形,形体;神,精神。俱,范围副词,全也;一也。引申作健全、和谐。形神健全和谐,是健康的标志。
  ( 4 )天年:天赋年寿,即自然寿命。《尚书》云:“一日寿,百二十岁也。”本文谓百岁,亦其约数
  ( 5 )耗:嗜好,与前文“欲”义同。新校正云:按 《 针灸甲乙经 》 “耗”作“好”。是林亿等所见之 《 甲乙 》 作“好”,与今本不同。
  (6 )不时御神:谓不善于驾驭、使用精神,即妄耗神气。时,善也;御,用也。
  ( 7 )逆于生乐:违背生命之愿望。《 中华大字典 》:乐,“愿也”。
  【 分析 】 一、养生的意义:远古时代人们寿命之所以超过百岁,是因为他们懂得养生之道,能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掌握各种养生方法,保持形神和谐协调;而现在人之所以早衰,是因为不懂养生之道,醉酒行房,以致精气耗竭,真元匮乏。通过对比,回答了黄帝提出的问题,即人之寿命长短不在时世之异,而在人对养生的认识和态度的不同。
  二、养生法则:
  1法于阴阳,即养生应效法自然界阴阳变化规律;
  2和于术数,即恰当运用养生方法锻炼身体;
  3食饮有节制;
  4起居作息有规律;
  5劳作不违背常度。
  只有掌握了养生之道,保持形神和谐协调,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些养生方法对今天养生保健仍有实践价值。
  三、形与神俱:
  形神协调,是健康长寿的基本保证的观点,反映了《内经》形神统一的
  术思想。就生命体而主,形为神之宅,神乃形之主;无神则形不可话,无形则神无以附,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离则为死,偕则为生,故形壮则神旺,形为精所成,积精可以全神;神旺则形壮,神能驭气,炼气可使体健。因此在诊法上,形神并察,如破脱肉等形败则死,而失神亦死;预测寿夭,形壮神旺者寿,体瘦神全者亦寿,而形存神亡者夭。
  【 原文 】 102
  【提示】阐发指导养生活动的两大纲领
  【 校注 】 ( 1 )虚邪贼风:泛指异常气候和外来致病因素。王冰注:“邪乘虚入,是谓虚邪;窃害中和,谓之贼风”。
  ( 2)恬淡虚无:思想闲静,没有杂念。恬恢,安静淡泊的意思。虚无,心无杂念和妄想。
  ( 3 )任其服:着衣随便。任,随便。服,衣服。
  (4 )德全不危:懂得修身养性之道,并身体力行之,即可免受内外邪气的侵害。德,谓修养有得于心;全,全面实施养生之道。不危,不会有内外邪气干扰和侵害。
  【 分析】
  一、养生活动的两大纲领
  对外环境要“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对人本身要“恬快虚无,精神内守”,这是养生的基本原则。虚邪贼风,是外界的致病因素,因时因地而异;情志失调、劳倦过度,是内伤致病的因素,因人而别。因此,只有既注意避免外邪的侵袭,又注意调摄精神,避免情志过激和精气妄耗,才能保持真气充盛,使疾病无从发生。故高世拭说:“外知所避,内得其守,病安从来”。
  二、提出保养真气的原则,重视精神情志的调摄。
  《内经》反复强调保养真气在养生中的主导作用,如本段有养神志以使“真气从之”、“病安从来”,以及违逆养生“以从其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则半百而衰的论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也有顺四时养生“以从其根”,否则“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的告诫等。分析《内经》养生的基本方法,无论养神志、调饮食,还是适起居、节劳逸,乃至运用术数养生,无不从充实真气或畅达真气运行立论,即使是“避虚邪”,也为达到“安其正”的目的,从而体现出《内经》养生学说以内因为主的辩证思想。后世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发明了许多健身术,如五禽戏、太极拳、武术、气功等,都是通过自我锻炼,来达到健康长寿目的。精神情志活动是由五脏所产生的,又能反作用于五脏,影响着生理活动,故《灵枢·本脏》说:“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因而《内经》以调摄精神情志为养生第一要义,在多篇都有论述。本篇从避免过度的情志活动和保持精神守持于内两方面,在方法上进行了概括,并为后世所遵循。
  【 原文】 103
  【提示】论人生殖功能衰的过程及其规律
  【 校注 】
  (l)材力:精力,即生殖机能。
  (2)天数:自然赋予人类的寿命数。
  ( 3)天癸至:天癸是肾气充盛产生的促进生殖功能发育、成熟、旺盛的精微物质。天,先天;癸,癸水。至,极也,此有充盛的意思。
  ( 4 )平均:充满而均衡的意思。
  ( 5 )三阳脉衰于上:太阳、阳明、少阳脉气衰减于上(头面)部。因三阳脉皆起或止于面部,故云衰于上。
  ( 6 )阴阳和:指男女堆合。一说指男女气血阴阳调和。
  ( 7)五藏盛乃能写:五脏精气盛,肾乃能泄精。
  【分析】本节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1 .男女生长壮老的规律
  根据原文精神,女子 7 一 14 岁,男子 8 一 16 岁,是生长发育期,主要表现为齿更发长,天癸发育日渐成熟,女子月事应时而下,男子开始有排精现象,具备了生育能力。女子 21 - 28 岁,男子 24 一 32 岁,是壮盛期,主要表现为智齿生出,牙齿生长齐全,筋骨坚强,体格壮盛,发长极。女子 35 一 49 岁,男子 40 一 64 岁,是衰老期,主要表现为阳明脉气渐衰,面色逐渐憔悴,发枯白而开始脱落,天癸渐竭,形体衰老,精气渐亏,逐步失去生殖能力。《 内经 》 所揭示的男女生长壮老的变化过程,是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是经过长期的生活及医疗实践观察总结的结果。
  2 .肾气与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关系
  人体在生长发育期,肾气渐渐盛实;壮盛期,肾气充盛已成稳定均衡趋势;衰老期,肾气渐衰。在肾气充盛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天癸”则是直接与生殖及性功能有关的物质。可见肾中精气的盛衰与人体生长壮老过程直接相关,直接影响着人的生殖及性功能。诚如姚止庵云:“男女之壮也,并始于肾气之盛实,其后(当是“弱”字)也,亦由于肾气之衰微。人之盛衰,皆本源于肾。”由此可见,人欲维护健康、延缓衰老必须以保养肾气为首务。现代研究提示,补肾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对年老有子的原因,按本篇的观点,男子 64 岁、女子 49 岁,肾气衰,天癸竭,即丧失生育能力,这是一般情况;但天寿过度、气脉尚通、肾气有余的人,天癸未竭,亦可以有生育能力;更有对养生之道有深厚造诣的人,“能却老而全形”,即使到了百岁,仍有生育能力,这是特殊情况。可见养生与长寿、与生育能力密切相关。
  3 .关于“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的理解
  原文有二层意思,一是说明肾主藏精的功能,肾不仅藏先天之精,而且接受来自五脏六腑的后天之精;二是只有当五脏精气充盛,肾才能泄精。人体脏腑是一个整体,在生理上互相联系,病理上互相影响。肾中精气的盛衰与五脏六腑精气的盛衰密切关联,前节强调肾中精气的盛衰与人体生长壮老及生殖机能密切相关,本节提示欲保肾气又不可忽视五脏六腑之精的培育。 .
  4.关于生殖功能盛衰过程以男八、女七为基数问题
  此当是古人通过长期观察总结出来经验数,是符合实际的。至于理论解释,注家之说不同,今引王冰注文以资参考:“老阳之数极于九,少阳之数次于七。女子为少阴之气,故以少阳数偶之,明阴阳气和,乃能生成其形体”。“老阴之数极于十,少阴之数次于八,男子为少阳之气,故以少阴数合之。”
  5.冲、任二脉与月经、胎孕关系,

内经选读篇(三):内经选读讲稿第六单元:百病始生


  百病,多种疾病;始生,开始发生。《 灵枢 》 有“百病始生”篇名。本单元主要讨论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包括病因、发病、病机和传变等内容。
  一、原文导读
  【 原文 】 601
  【 提示】 从病因和正气两方面讨论了发病的问题。
  【 校注 】
  ( l )清湿:寒湿,指地之寒湿邪气。
  ( 2 )三部之气:即伤于上部的风雨,伤于下部的清湿,伤于五脏的喜怒邪气。
  (3 )袭虚:乘虚侵袭。
  ( 4 )不得虚:不遇到正气虚的机体。
  ( 5 )虚邪之风:致病的异常气候。虚邪,虚风之邪;气候异常为虚风,气候正常为实风。
  (6 )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虚邪遇到正气虚弱之人,则会留滞于人体而发病。两虚,虚邪之风与正气虚弱的机体;相得,相逢、相遇。 ( 7)两实相逢,众人肉坚:正气充实的人在正常的气候下,就会身体健康。两实,一指正气充实,一指实风。
  ( 12 )气有定舍,因处为名:邪气伤人有一定的部位,根据不同部位而确定其病名。气,指邪气。定舍,停留之处。因,凭借、根据。 ( 13 )上下中外,分为三员:马前注:“盖人身大体自纵而言之,则以上中下为三部;自横而言之,则以在表、在里、半表半里为三部,故谓之上下中外之三员也。”
  【 分析 】本段主要论述了以下几个问题:
  1 .论述病因分类及其与发病部位的关系。本节将致病因素分为三类:一者天之风雨寒暑,易伤人身上部;二者地之清湿,易伤人身下部;三者喜怒不节,易伤内脏。邪气不同,伤人途径也不同。七情伤人,直接引起在内的五脏气机变化,故曰起于阴;天、地邪气伤人,从在外肌肤而人,故日起于阳。在起于阳的天、地邪气中又有伤于上、伤于下的不同。所谓“上”,有上部、外部之义,又因天阳主动,故风雨邪气伤人,症状初起多有上半身症状突出的表证;所谓“下”,有下部、在里之义,又因地阴主静,清湿邪气伤人,多无明显的表证,多停留于肌肉筋脉,传变较慢。
  2 .将病因分为天、地、人三类,是 《 内经))一贯的学术思想。 《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 》 云:“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府,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这里的“水谷寒热”与本节的“喜怒不节”,概指人的社会生活、饮食起居及精神情志活动等因素,即“人事”,要求医生在诊病时注意。
  3 .阐发外感病发病机理,强调正气在发病中的重要性。本节重点论述风雨寒暑的发病机理,“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虽有虚风邪气,只要人体正气不虚,就不能单独使人发病;“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只有当人体正气内虚时,虚风邪气才能产生致病作用,形成外感病,指出人体正气强弱是发病与否的关键,从而突出了正气在发病中的的主导地位。这是《内经》发病学的一贯思想。但是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病邪亦可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而支配着发病或某一病理阶段,如某些烈性传染病的发病。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 内经 》 的发病观,全面认识正气、邪气在发病中的意义,不可断章取义。
  【 原文 】 602
  【 提示 】论述了外感病的一般传变规律及机理,提示了早期治疗,预防内传的重要性。
  【 校注 】
  ( l )皮肤缓:缓者,不坚也,此指表虚。张介宾注:“表虚则皮肤缓,故邪得乘之”。
  ( 2 )大经乃代:指邪气由络脉深入经脉,经脉接替络脉受邪。
  ( 3)责响:有气攻冲而鸣响。责同奔。
  (4 )溏出糜:热性泻痢。溏,大便稀澹。糜,同糜,指大便糜烂腐败,恶臭难闻。
  ( 5)募原:又称膜原。张志聪注:“募原者,肠胃外之膏膜”。
  ( 6 )息而成积:逐渐长成积块肿物。息,生长的意思。
  ( 14 )邪气淫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56753/

推荐访问:内经选读重点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