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2]活在聊斋

来源:读后感 时间:2018-07-16 10:00:02 阅读:

【www.bbjkw.net--读后感】

活在聊斋篇1:聊斋志异读后感


  《聊斋志异》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写的,里面大多讲了狐仙,妖魔,花神,鬼怪等,故事情节惊险刺激。 下面是聊斋志异读后感,快来围观吧。
  聊斋志异读后感【篇一】
  《聊斋志异》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著作。在文学史上,它是中国文学一部著名短篇小说集。全书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仙、鬼、妖,以此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映了17世纪中国的社会面貌。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篇《酒友》。
  这篇《酒友》讲述的是车生和狐狸夜中奇遇塑造了狐狸知恩图报的形象。车生家庭贫穷却酷爱喝酒,一天晚上,他偶遇狐仙并与狐仙结为知心的酒友。后来他通过狐仙的帮助发家致富,最终有了美满的家庭。车生死后,狐仙也就不再出现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狐仙却是长生不死的,狐仙等到车生死后便消失了,可见二人感情之深厚。
  人们常说狐狸性狡猾,只会祸害人类,而这则故事中的狐狸却懂得报恩。因为车生的几缸子酒,报之以绵绵无尽的财富。然而,这对酒友之间的友谊也令我羡慕。虽然一个是人,一个是狐狸,但是他们之间的情谊也不亚于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在人看来,鬼狐是不及人的,但鬼狐也是可以与人类和谐相处的,那我们又为什么要带上有色眼镜看待鬼狐呢?平常,狐狸给人的印象就是"狡猾奸诈",但永远不要在不了解它们之前,给它们叩上任何帽子。而有些人看上去和颜悦色,但实际上笑里藏刀。由此看来,有时候人是不及鬼狐的。
  在《聊斋志异》中,鬼狐也是有情有义的。相反,有些人却是阿谀奉承,阴险狡诈,这样的人与鬼狐相比不是更加可怕吗?
  聊斋志异读后感【篇二】
  清末,有一“鬼狐居士”,其《聊斋志异》流传于后世,谓之蒲松龄。松龄怪异,喜以鬼狐为记,故得名。鬼、狐、精、怪,在人看来是不及人的,那么松龄为什么要用它们做为素材呢?人往往看不到自己,然而只要是别的“东西”,便一目了然。待他们将这些“东西”嘲笑一番,却恍然大悟:哦,原来这就是我们自以比较幼稚的分法,鬼狐精怪也就分那么两类:要么是好的,要么是不好的;要么是奸诈的,要么是真诚的;要么是深邃的,要么是无知的。它们的分类的确比较明显,人可就不一样了。
  人有时看狐,觉得狐比人好;而狐看人,又觉得狐不如人。在人看来,鬼狐自由;在鬼狐看来,人活得踏实。在人看来,鬼狐法力无边;在鬼狐看来,平凡是福。于是,人认为鬼狐没有要“成人”的理由,然而,鬼狐们却为此而绞尽脑汁。
  鬼狐之中,道行高的,此志不渝;道行不足的,前仆后继。不少的鬼狐有着悲惨的下场,或是魂飞魄散,或是含恨而终。对于它们来讲,成人的道路是那样的崎岖,那样的艰险。多少得道高僧,多少降妖术士,他们本着“狐是狐,人是人”的“公理天命”,狠狠地挡在了鬼狐们成人成仙的路上。可是鬼狐们屡败屡战,就算尸骨无存,也在所不惜。人们看来,鬼狐们是那样值得同情的角色,那些所谓降魔服妖的道士和尚又是那样的多管闲事、冷血无情。尽管如此,人们却仍是对鬼狐们敬而远之,他们怕它们那种追求时的顽固,追求时的阴险,追求时的不惜一切。鬼狐们的追逐已经不是可以轻易放下的欲望,而仿佛有这一种不知名的力量在支配着它们。那种不知名的成人或是成仙的欲望,逐渐集结成了一种盲目而可怕的追求。在它们的心中,就有这么的一个信念: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人”字,是一种奢侈。于是,或是诱惑,或是惊吓;或是勾魂,或是索命;或是投之以情,或是杀之以暴。然后,鬼狐们得以换上了人的衣裳,尝着人间的疾苦,经历着人世的生老病死,而无怨无悔。
  而活在尘世中的人,却为了得到鬼狐所抛弃的长生不老,千辛万苦。为了得到鬼狐所不屑一顾的高超法力,不惜上刀山、下油锅。
  有时候觉得,要是两者可以一开始便将角色对换,那也许就没有了不必要的悲剧。其实,即便将他们的角色对调,结果还会是一样的,因为两者都会追逐对方的角色。
  在没有鬼狐的现实社会中,人却有着同样的追逐。只要人与人之间没有绝对的平等,那么这种追逐便无休无止。过着幸福小日子的老百姓们,都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升官加禄。而那些位高权重的人,在心底却向往着平凡的日子。于是,在这两者之间,便是一种思想追求上的循环。穷人一旦变成了富人,便会怀念穷人的生活;富人若不幸变成了穷人,也自然会回想那富人的生活。当然,在这之前,有一段艰苦的追逐,甚至有痛苦的悲剧。
  其实这种无谓的追逐也不只是存在于像穷人和富人这样有着明显差距的两者之中。人,总是这样的观念:别人的东西总是比自己的好。就是两样完全相同的东西,在一个人看来,也会觉得对方的比较好。于是便有了这样的一种人,他们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东西,甚至是性格。在寻觅之中,他们看不见原来的自己。他们将别人的优点看成是不可多得的优点,却将自己的亮点一味地抹杀。有朝一日,当他们真正地变成了另外的一个人,也许就只会对着往昔的日记问到:陌生人,你到底是谁?
  就像《聊斋志异》中的鬼狐精怪,追逐的低手,却是遗忘的高手。
  倘若鬼狐安心做它们活得如浮萍一样的鬼狐,人安心做他们平凡甚至于庸俗的人,世上当然是能太平些许。但那停歇了的追求,那所谓的安宁,却会使尘世不但少了些引人的故事,更是没有了进步的光彩。现实之中,亦当如此。
  再读《聊斋》,再得后感。不去感慨鬼狐精怪的报恩复仇,不去叹息人世间的世道炎凉,不去讨论人怪之间的孰对孰错。偶得谬感,不知所言。
  聊斋志异读后感【篇三】
  《聊斋志异》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写的,里面大多讲了狐仙,妖魔,花神,鬼怪等,故事情节惊险刺激。
  刚读这本书时觉得很吓人,心里挺忐忑的,晚上睡前都不敢看,可是读了一会,就被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赌符》是我感觉最吓人的一个故事了,《瞳人儿》是最好笑的一个故事了。
  接下来我就把《瞳人儿》的这个鬼故事给大家介绍一下。
  《瞳人儿》说的是古时候,长安一个叫方栋的书生,才华出众在当地颇有名气,不过这人举止轻浮行为很不检点。外出游玩路遇出行的女子就跟在人家后面。清明节前一天,他外出散步正巧遇到出行的美女,他就象丢了魂一样的跟在后面,被美女发现后对他发火,然后抓一把土扔向方栋,方栋来不及躲闪一下子被土迷的睁不开眼了。不几天的功夫方栋眼上长了一块跟铜钱一样厚的膜,吃什么药也不管用,方栋很后悔自己当时的行为。一天,他突然听到从左眼传出一个声音和右眼里面的在交流要出去玩,然后就有两个小人模样的东西打破眼膜手拉手的走出来,慢慢地方栋视力就恢复了,他非常高兴。
  从此,越发懂得自律,注意自己的言行。当地的人对他的品行都赞叹有加。
  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自律,干什么事都要三思而后行,别等遇到麻烦再去后悔莫及。《聊斋志异》这本书里还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我推荐大家有空也看看这本书!

活在聊斋篇2:《老生》贾平凹读后感


  引导语:土地上泼了粪,风过了臭气就没了,粪却变成了营养,为庄稼提供了成长的力量,真实的故事也是,虽然丑陋、虽然野蛮,希望对这个民族的成长提供营养和支持。
 贾平凹《老生》读后感
  田永明
  大约花了几十个晚上,读完了贾平凹的小说《老生》。阅读只是为了催眠,所以读得十分仓促,有很多地方是在睡意朦胧中阅读的,但最终还是读完了。
  这本书,按贾平凹的说法是写了四个故事,在我看来他似乎想说的是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所以,四个故事对应的大致是:革命;土改;运动;发展。革命指从共产党初期的事情,土改指共产党均贫富的活动,运动指共产党在掌握了政权之后的几个大运动(公社化,大跃进,文革),发展大致应该指所谓的新时期的事情。贯穿全书始终的人物是一个专为死人唱阴歌的人,其他人物都如过马灯一样,一个一个都十分凄清或凄惨的死去。
  在这本书中,虽然有画蛇添足的加上了《山海经》的一些篇目,按贾平凹自己的说法:《山海经》说的是山水;他的《老生》说的是人事。也许他想表达的是:古老的山水依旧,但物是人非。那些曾经风云一时的人物,都在山水之间表演了一番之后死去了,而山仍是山,水仍是水。以我的理解,作者这本书似乎是在为时代唱了一首挽歌。
  虽然贾平凹在后记中说:“《老生》中,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是那样的紧张而错综复杂,它是有着清白和温暖,有着混乱和凄苦,更有着残酷,血腥,丑恶,荒唐。”我的感觉是,在书中很少看到“清白和温暖”,主要表达的是“混乱和凄苦”,特别是“残酷、血腥、丑恶,荒唐”。
  我的感觉是,贾平凹在这本书中的基本判断是:这百年的历史充满“残酷、血腥、丑恶、荒唐”。不过我以为,一个政权由弱小而强大,其中肯定包含了贾平凹的基本判断,但只有他这个判断,这个政权一定不会由弱小而强大。不过,这本书肯定包含着贾平凹对这百年历史的基本看法,虽然他的看法未必完全正确。
  在读贾平凹这本书之前,我一直在读《聊斋》,大致读了有三分之一强。一天晚上,上网时发现了贾平凹的这本书,便匆匆的阅读一过。说实在的,读这本书时的感觉,与读《聊斋》有大致类似的感觉。只是在《聊斋》的荒唐中,我还读出了一点人间的温情,而在读《老生》时,却觉得人间是那么无望。
 贾平凹《老生》读后感
  贾平凹佳作颇丰,而且各有千秋。《老生》作为他的新作,以浓郁的陕南风情,独特的叙事方式,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正如“横看成岭侧成峰”一样,一万个读者眼里有一万个《老生》。在笔者看来,贾平凹洋洋洒洒地讲述陕南农村一百多年的民间故事,看起来纷纷杂杂,其实无非是在阐述生与死的哲理。
  《老生》的主人公就是一位处于“生死两界”的唱丧人。一个人能像庄子那样,在死者面前歌之舞之,他肯定是像庄子那样看透了生死。只有经历了岁月的砥砺,经历了人间的众多悲欢离合,唱丧人才能淡然于生死,不追随世风的变幻,不理会众生的毁誉,甚至不追求强加于生命之上的尊严、成功、财富、意义等各种主观评判。也许正是因为他不怕死,所以他才能得到永生;正是因为他不恋生,所以他才能长久不死。生死就是过一座桥,来自大自然的人终归要回归大自然。这是自然规律,任何人都难以跳出。那些写于生与死之上的重于泰山抑或轻于鸿毛、惊天动地抑或贱如蝼蚁,如此等等,在生与死的铁律面前都显得那么虚无缥缈。唐朝诗人李白面对生与死的哲理,发出了“富贵百年能几何?死生一度人皆有”的感喟。捧读《老生》,生与死的哲理自然流淌,让人更加珍爱生命,也更加藐视死亡。
  《老生》对《山海经》的解读,正是在大视野里俯瞰万物的生与死。一山一川,一草一木,千奇百怪,林林总总。但是,此物之生与他物之死,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如草木不生之山,必然是蕴藏宝物之地。这是五行相克之理也,大抵是“金克木”吧。尽管世间的万物既不是从来就有的,又不是永远存在的,但比之“石中火”、“隙中驹”般短暂的人生,还是相当漫长的甚至是永恒的。大自然的沧海桑田有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身规律,是任何人难以逆转的。
  《老生》中描写的人物,生命或长或短,或贵或贱,但都有着自身的传奇。从这里我们看到了无涯的人流,他们在人事更替中铸就了历史。生与死是人生的两大环节,这两大环节把无涯的人流紧紧地箍在一起,让人站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经度上,与山川草木形成的空间纬度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历史的天空。
  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其实,生与死是相辅相成的一对儿,单论哪个也都是勉为其难。想绕过死来阐述生的道理,孔老夫子想得倒美,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与之相反,贾平凹的《老生》既说生又说死,把生与死的哲理阐述得风生水起,叫人不得不服。
  (本文作者为河南省淇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徐爱民)
 贾平凹《老生》读后感三
  故事读完,让我想到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都是讲小人物的奋斗故事,有成功有失败,有热闹也有悲伤,都深刻地印着时代的色彩,都诚实地讲着过去的曾经。然而作者的后记我却一直没有看,我知道后记这东西得心静了才能去看,怀着尊敬和敬畏,怀着感情和期待,放慢了节奏,逐字阅读,这是作者的心呀,一定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碰触。这回,夜深人静,心也足够真诚,于是才阅读了这篇精彩后记。
  果然,书中人物“离奇”的经历正是历史的缩影,是作者六十年来走过的路,是连他自己也在疑惑的路。从小到大我们接受的教育内容好像都是清白温暖、文质彬彬的,没有蛮不讲理,更没有丑恶荒唐,以至于形成的惯性思维只会认可、只会崇拜,谁也无法接受一个时代英雄的身上存在着投机取巧,存在着好吃懒做,这与印象不符呀,可是,究竟哪些才是荣光满面,哪些又是龌龊罪过?历史上的事,后人还是不要去评价了。
  初读贾平凹的《老生》这本书非常晦涩,完全不知所云,更不知古老的《山海经》和这个诙谐的时代故事到底有何关联,好在越读越豁然开朗。作者是通过一个叫“老生”的长寿者在讲这个民族的进化故事,由“闹红”到“游击队”再到“土改”“公社”“致富”,书中的人物来了又去了,就像太阳东升总会西落。我以为老生会一直活在这个越来越瞬息万变的世上,用他饱经沧桑的双眼继续打量着这个灯红酒绿的世界,然而故事的结尾作者却让这位“唱阴歌”的老者随着他的歌声去了,没有不死去的人,没有不死去的时代。
  或许书中讲述的时代因太真实了反而难以被接受,但人不都是这样吗?过上了好日子就忘了以前的穷光景,发了财就不愿再被人提起当年偷鸡摸狗的事,时代也是。哪天我们能真正面对真实了,那我们才会生活在真实当中。
  特别欣赏作者在后记结尾的那个比喻,土地上泼了粪,风过了臭气就没了,粪却变成了营养,为庄稼提供了成长的力量,真实的故事也是,虽然丑陋、虽然野蛮,希望对这个民族的成长提供营养和支持。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47303/

推荐访问:聊斋2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