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鹤伦一日三餐两件事]一日三餐两件事相声

来源:自我介绍 时间:2018-07-15 15:00:02 阅读:

【www.bbjkw.net--自我介绍】

一日三餐两件事相声篇(1):五分钟相声剧本

  进行相声表演当然要事先准备好剧本了,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五分钟相声剧本,供大家阅读参考。
  五分钟相声剧本1:《举案齐眉》
  甲:上台来,鞠躬行礼
  乙:这是礼貌
  甲:自我介绍一下吧。可能有人不认识我们俩,我叫焦照锋。焦是焦裕禄的焦,照是李清照的照,锋是雷锋的锋。
  乙:三位都是名人啊。
  甲:这位是李宁。
  乙:对。是我。
  甲:李宁这个名字好啊?这名字响亮,多么具有诗意啊。谁给你起的名字?
  乙:我还真不知道。
  甲:这个名字好,你看多么具有诗意啊,李宁,李是李宁的李,宁是李宁的宁。
  乙:这不废话嘛。
  甲:李宁是位年轻的老师,
  乙:比你小。
  甲:你一来学校的时候,他们说学校来了个李宁。我还以为是奥运会上那个体操冠军李宁来咱们学校教体育了呢。
  乙:说来也巧了,我叫李宁,我对象叫刘国梁,可是我们家一块金牌也没有啊。
  甲:李宁嫁给刘国梁,这可是强强组合啊,这得多出多少奥运冠军啊。
  乙:那是那是。
  甲:我们俩都是语文老师,不是专业的相声演员。
  乙:演的不好,请多多鼓励。
  甲:大家多鼓励鼓励。相声是叫人发笑的艺术,你要是硬憋着不笑,我们也没办法。
  乙:那是,咱又不能下去挠人家。
  甲:本来我们也有顾虑,你看看教师节表彰大会,是多么隆重严肃的场合啊,咱俩在这里一说相声,大家哈哈一笑,好像跟这个气氛不太协调。
  乙:按照你的意思,教师节就该吧嗒吧嗒掉眼泪?
  甲:那倒不是。你看看好节目一个接一个,咱俩要是演砸了,多没面子啊。
  乙:知识分子嘛,好面子,好脸面。
  甲:人人都要个面子。说起这点来,我觉得苏轼是最有面子的人,给他面子的正是他的妻子。
  乙:苏轼,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那个苏轼?
  甲:对。苏轼在朝中为官,是朝廷中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后来,得罪了权贵,被诬陷贬为黄州团练副史。那时的黄州,山高地远,地广人稀,条件也很艰苦。
  乙:是。
  甲:苏轼与他的朋友们“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有一次苏轼和朋友聚会,菜肴果品都准备好了,就是没有酒。
  乙:没酒就不喝了。喝疙瘩汤不一样吗?
  甲:文人聚会,没酒哪成啊?
  乙:那没有酒怎么办?
  甲:这时候,苏轼的妻子,端出一坛美酒,说:“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苏轼非常高兴,觉得非常有面子,带着朋友乘着船,喝着美酒吃着菜,在赤壁之下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后赤壁赋》。
  乙:这壶酒的作用还真大。
  甲:试想假如当初苏轼准备好了果品菜肴,约好了朋友,苏轼的妻子不是端出美酒,而是双手掐腰,厉声呵斥:“苏轼,我也不是看不起你,你看看你这个熊样儿,让朝廷给贬到这种地步了,还喝酒喝尿的,你还像个爷们吗?”
  乙:说这话太伤人心了。
  甲:苏轼听了这话,肯定是蔫头耷脑,兴致全无,哪还有心思写文章啊。
  乙:找个地方哭去吧。
  甲:所以,我们感谢苏轼的妻子,正是他对丈夫的体贴关心,让苏轼能安心写作,为我们留下一篇篇诗文佳作啊。
  乙:苏轼的妻子,功劳不小。
  甲:人家是大文学家,咱们跟人家没法比。不过,咱们知识分子也讲究面子,就是闹矛盾,两口子打架,也尽量给对方面子。
  乙:你给说说看。
  甲:一般人打架啊,一言不合,砸桌子,摔凳子,叮当咣当,哭天喊地,吵吵嚷嚷,半个村都能听见,整个楼都知道。
  乙:这多丢人啊。
  甲:知识分子两口子打架可不这样。
  乙:那怎么打?
  甲:关上门,女的用手掐住丈夫的脸,男的用手拽住媳妇的头,底下用脚使劲踢,(动作)边踢边问,你这个赛孩子,你服不服?我就不服。轮到这边了,你这个赛孩子,你服不服?我就不服?
  乙:还挺公平。
  甲:这叫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这是知识分子打架。
  乙:跟奥运会摔跤比赛似的,还有规则。
  甲:第二天出去,男的左脸五道印,右脸五道印。
  乙:下手也挺狠啊。
  甲:别人问他,你的脸怎么了?他还说呢?骑车子,撞在杨树上了,让树枝给刮了。
  乙:不好意思承认打架了。
  甲:怎么还五个印儿啊?五个印儿啊,五指山的杨树刮的。怎么两个脸都有啊?去时刮一次,回来刮一次。
  乙:嚯。还挺匀乎的呢。
  甲:你再看那女的,出门以后,姐妹们也问她,看你气色不大好呀,是不是跟你老公闹别扭了?
  乙:那女的怎么说?
  甲:那女的也不说实话。要是说实话多丢人啊。你可真会开玩笑,哈哈哈(假笑)我和老公闹什么别扭啊。我这么给你说吧,俺俩结婚以来啊,在一起没拌过嘴,没红过脸。
  乙:说这话多亏心啊。
  甲:都要给对方留面子,给人以相敬如宾的感觉。
  乙:相敬如宾,这种感觉真好。
  甲:说到这个词儿,我可真有感受。
  乙:你说说看。
  甲:宾,就是宾客,咱们俗话说的“切”,你家来“切”切了,我家来“切”了。这个“切”,就是宾客。意思是说,夫妻之间要互相敬重,想对待客人一样客客气气。那夫妻关系就好。
  乙:听说,你和你家嫂子就是相敬如宾的好夫妻?
  甲:我们也做不到相敬如宾,但我们一直超这个方向努力啊。我也得经常教育她。
  乙:你怎么教育?
  甲:我给她说啊,我是个男人,你不要和我计较,
  乙:嗯?不和你计较?
  甲:是啊。家里的大事,我去做。小事,你去做。
  乙:什么是大事呢?
  甲:大事就是抗个煤气罐啊,安个暖气片啊,修个房啊,盖个屋啊。不过,最近这几年我也没遇到过这样的大事。
  乙:那小事是什么呢?
  甲:小事就是洗洗涮涮,买米麦面,一日三餐,烧火做饭。就是天天都的干的一些零碎活儿。
  乙:叫你这么一说,敢情你在家什么也不干啊?
  甲:什么也不干,我也不满意啊。
  乙:你有什么不满意呢?
  甲:就是你嫂子她多干活,她也有怨言啊。嘟嘟囔囔,态度不好啊。
  乙:叫谁态度也不会好。
  甲:遇见这种情况,咱就发挥咱知识分子的强项,跟她做思想工作
  乙:你怎么做思想工作呢。
  甲:我就对他讲啊:你自己过,你也得洗洗涮涮吧?也得买米买面吧?一日三餐,也得烧火做饭吧?你别当我是你老公了……
  乙:那当什么啊?
  甲:你就当我是你家的一个“切”,一个“切”。光给我做好吃的,不要让我干活了。
  乙:真该拿刀把给你切了。
  甲:说理论她不听啊,我就给她树榜样。
  乙:什么榜样?
  甲:有个成语啊,叫举案齐眉。
  乙:听说过。
  甲:说的是东汉末年有一个大文豪叫梁鸿,他的妻子叫孟光。梁鸿幼年好学,很有学问,但他不愿意做官,便与妻子躲进深山,潜心研究学问。她的妻子孟光敬重丈夫的才华和人品,每次做完饭以后,都要恭恭敬敬地把盛放着饭食的托盘,高高地举得跟眉毛一齐,然后双腿一蹲,恭敬地说:“夫君,请喝黏粥。”梁鸿哈哈一下,高声问:“怎么又是黏粥,煮碗面条不成吗?”挨训以后,孟广依然那么客客气气:“夫君,没有面条了,只有黏粥了,还是地瓜黏粥呢,红瓤的。”
  乙:还真有礼貌。你这榜样的作用怎么样?
  甲:作用还是很大的。现在,我一年四季,一日三餐,也改喝黏粥了。
  乙:真是活该!
  五分钟相声剧本2:《师徒献艺》
  甲(师父):今年过节不收礼呀,不收礼,要收礼只收现米米。(成财迷样)
  乙(徒弟):师父—
  甲:徒儿,你给为师的送什么好东西来了?
  乙:师父,想当年我跟随你在蜡烛山仙女洞苦心修炼,唯命是从,但你却不教我武功秘笈。
  甲:你可有这个。(作数钱样)
  乙:黄天在上,厚土在下,请受徒儿一拜。(单腿下跪,双手递钱给师父)
  甲:(眉开眼笑)来来来,为师传你江湖失传已久的武功秘笈,小心隔墙有耳。(乙过来,甲把嘴巴凑到乙耳边,小声说依依呀呀)
  甲:徒儿,记住了没有?
  乙:(拍拍胸脯)记住了。
  甲:那我们就热炒热卖,练习一遍吧。
  (播放《黄飞洪》主题曲,甲乙成武打状态)零妹妹呀,一生都爱你呀,二狼神呀,三鲜一锅汤呀,四眼狗呀,五都不会跳呀。
  甲:两只小蜜蜂。 乙:飞进花丛中。
  甲:独钓寒江雪。 乙:孤舟蓑笠翁。
  乙:师父师父,你还有本门绝学没有传给我,您老人家就教我嘛!
  甲:嗯?(微闭眼,表示要钱)
  乙:请师父孝敬。(又拿一把钱给甲) 甲:嗯!(见钱眼开)好,我就传你野兽派绝学—狼嚎神功。乙:耶!好耶!(拍手带跳)
  甲:你过来,请按为师的去做,气守丹田,双目微闭,做到眼观鼻,鼻观心,心无杂念。(甲双手推住乙的背,两人左转一圈,右转一圈后回原位。然后只听通的一声,表示传功完毕。)
  乙:师父,我好好舒服耶,我有一种想飞的冲动。
  甲:我几十年来的功力都传给了你,现在你练习给为师的看一下,我也好指点指点。
  乙:(唱)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哎呀,音太高了,唱不起来,师父,怎么办?
  甲:俗话说得好,站得越高,唱得就越高。你站在凳子上一定能行。
  乙:(找来凳子,依言而行,站在凳子上。)(唱)我要飞得更高,我要飞得更高——(双手上扬作飞状,用力向前跳,表示飞得高远)
  甲:不错不错,我总算是后继有人了。
  乙:师父的大恩大德我一辈子都不
  会忘记,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甲:什么? 乙:错了错了,我是说做牛做马都会报答你。
  甲:这还差不多。 乙:师父,我们只顾练武功,却忘了一件事。
  甲:什么事? 乙:今天是送文化三下乡的大好日子,我们师徒二人出露一小手怎么样?
  甲:你说表演什么呢? 乙:干脆我们就表演一段双簧吧。
  甲:好!那你先向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双簧吧。
  乙:双簧是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就是你在后面说,我在前面表演,要做到“说学一人”。从远处一看呀,跟一个人似的,这就要求我们两人配合非常的默契。
  甲:嗯,那我说什么你就能表演什么? 乙:(拍拍胸脯)那当然。
  甲:行,我先为你打扮打扮。俗话说的好呀,人靠衣裳,马靠鞍,三分长相,七分打扮。(为乙把左眼涂白。)大家看这像麻将里的什么牌?对!一筒。(为乙把右眼涂白。)大家看这又什么?对!二筒。(把嘴涂白)好了,大家看一看他漂亮吗?
  乙:(双手牵衣角,嘴微开,作木偶状向左中右三方的观众行礼。做在凳子上。)
  甲:好。大家请看,他一拍巴掌,他就全得听我的了,我叫他干啥,他就干啥。不信?我这就给您试试看。
  乙:(拍掌)开始
  甲:(躲在后面)我就是水坝大名鼎鼎的饭桶,通过我的努力终于吃出了贵州,吃出了世界,在2009年举行的世界饭桶锦标赛中,我获得了80公斤级的冠军,为祖国争了光,添了彩。不是吹,我确实能吃,在某年的12月25日,我很饿,我吃了80碗大米饭,又吃了80个馒头,然后又吃了20个高压锅,我左啃,我右啃——
  乙:等等等等,高压锅怎么能吃?你像话吗?重来!(拍手)
  甲:我又吃了高压锅里的20只肥鸡,我左啃,丝——我右啃,丝——我的肚子越来越大,越来越大,越—来—越—大,突然,噗的一声,我——生了,生了个什么东西呢?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个蛋,这个蛋又大又圆,约有80公斤半。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就把12月25日定为圣诞节,因为这个蛋来之不易,绝无仅有,我整整生了6天,元月一日才顺利地生完,所以,为了纪念我的卓越而不朽的功勋,人们把这一天定为元旦节。
  乙:停停停,什么玩艺儿呐! 师父说点正经八百的,你有没有什么致富宝典之类的东西?
  甲:有哇!胡书记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一部致富宝典。
  乙:那么对于木瓜的发展不知你有什么想法?
  甲:本人认为可以根据科学发展观,发展木瓜水银旅游业。
  乙:是呀,桐梓县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贵阳的后花园,重庆的休闲圣地,木瓜水银河更成了重庆人眼中的人间天堂。
  甲:让我们家乡的山更清,水更绿,只要做到规划好,发展好,环境迷人收入高,小伙子找媳妇个个都俊俏。
  乙:对,这样就可以开创木瓜镇的美好未来。
  甲:下面由我们师徒二人为大家献上一曲《水银展雄风》。MUISC音乐响起来!(中国功夫调)
  甲乙合唱:
  娄山是金龙,水银是金凤,返朴归真乐融融,水银展雄风;
  访古和寻幽,攀岩和漂流,得天独厚谁争锋,水银展雄风,
  娄山是金龙,水银是金凤,返朴归真乐融融,水银展雄风;
  访古和寻幽,攀岩和漂流,得天独厚谁争锋,水银展雄风,

一日三餐两件事相声篇(2):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妈妈我想对你说


  说说我的心里话是四年级下册的作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妈妈我想对你说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妈妈我想对你说

  妈妈,当您对我关怀备至的时候,您是否能感受到我的感恩之情。当您冤枉我的时候,不开心的我,对您实施小报复之后,您是否感受到我深深的内疚之情。
  妈妈,我想对您说。
  记得有一次,我回家后感到困倦无比。写了一会儿作业,我就支撑不住了。本想躺在床上稍微休息一下就写作业,但是瞌睡很快地席卷了我的全身,我终于沉沉入睡了。当您回家后,看到睡在床上的我,以为我生病了。您急忙从药箱里找好了药,并且给我倒了一大杯温开水。您轻轻地来到我的床边,轻柔地推了推我。我一下子惊醒了,迷迷糊糊中看到了您,我很吃惊。你问我:“好点了吗?头是不是很痛啊!″说着用手背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发现没有发烧,您抽回了手。看到你着急的样子我渐渐地清醒了。我笑着说:″妈妈,没事儿,我就是感觉太困了,可能是中午没睡好的缘故吧。″你终于松了一口气说:“真是虚惊一场啊!″接着你用温柔的口吻对我说:″好点了就下来,赶快去写作业吧。″我点了点头。那时,一阵阵暖流盈满了我的心房,那是浓浓的母亲的爱。妈妈,我真不知道怎么来回报您的关怀!
  有时你也会错怪我,甚至还忍不住斥责我,但我知道您是爱我的。
  还有一件事,我觉得很对不起您。记得有一次,您冤枉了我,我很不开心。我想报复悠一下。于是我跑到卫生间,在您的护肤品里倒了一点水。当时虽然感觉很爽,可现在想起来,感觉非常内疚。妈妈,请您原谅我的无知。
  妈妈,今天就跟您说的这儿吧。再次祝您永远平安、健康、快乐!
  第二篇:妈妈我想对你说

  “ 妈妈,我想对你说,话到嘴边又咽下。妈妈,我想对你笑,眼里却闪着点点泪花”。妈妈,今天我想对您说,谢谢你多年的养育之恩,您在我的心中是最伟大,最无私的。您为我做的一切,我永远也忘不掉,妈妈,您辛苦了!
  记得有一次,那是个寒冷的冬天,我已经躺在了床上,准备睡觉。可您却在这寒冷的夜晚,披着一件大衣,坐在床边给我缝补衣服,这可真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您缝好衣服的时候,我已经进入了梦乡,你便轻松的帮我把踢走的被子盖好,并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走出了房间。
  在上二年级时,我在学校把脚给扭伤了,我没敢告诉老师,回到了家又怕你您责备我,便忍着疼痛,没说出来。晚上你给我洗脚时,发现我的脚已经肿了,但您却并没有责备我,而是把我火速的背到了楼下,送进了医院,到了医院,您顾不得擦拭额头上滴下的汗珠,又忙碌着找医生给我拍片子,当您听到医生说只是筋骨扭伤的时候,您那紧皱的眉头才舒展开,医生给我包扎好后,并告知每隔三天要来换一次纱布,于是您又把我从医院背回了家,一直在家细心地照顾我,直到我的脚康复为止。妈妈,我想对您:“谢谢您对我的细心照顾!”
  四年级后,我学会了做很多家务,体会到了您的辛苦。妈妈,我想对您说:“妈妈,相信我。孩子已经长大,不能牵着您的衣襟走过春秋冬夏。———谨以此文献给我的妈妈,并祝愿天下所有平凡而伟大的母亲身体健康,新春快乐。
  第三篇:妈妈我想对你说

  亲爱的妈妈,我有许多藏在心里的话想对您说.
  感谢您在我开心时同我一起开心,在我困难时帮我解决问题,在我悲伤时孜孜不倦。
  由此让我想起了《感恩的心》这首歌:“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妈妈您每天要做的事可多了!您每天除了要接送我上学、放学,安排全家的一日三餐,还要洗衣、扫地、做家务。辅导我做作业,陪同我练琵琶、学游泳。您就像勤劳的蜜蜂一样整天不停地忙碌着。
  妈妈您对我的爱比山高,比海深。有两件事让我记忆犹新,终身难忘。一件是:我四岁的那年的儿童节,我和您从外婆家回到我家所在的小区。我想在小区活动场再玩一会。可不一会,我从摆腿机下来时摔倒了,眉头被摆腿机碰破了。看到我血流出来,您吓得脸都发白了。赶忙把我抱起,飞快地跑到小区门口的门诊。当门诊的医生说“我们这里没有细针,你们去大医院时”。妈妈您的眼泪急的都流出来了。然后您连忙叫来了出租车直奔三院,当我到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时,看到我痛哭的时候,妈妈您一边在默默地流泪一边在安慰我。
  第二件事是二年级上学期的事,那是一天深夜,我突然发烧了,我喊您来,您一听见我的喊声,立即穿好衣服过来了。只见您冲到我的房间,面带笑容关心地问:“宝贝,你怎么了?”我难过地说:“我发烧了。”这时您慌了,给我吃了退烧药,抱起我就往医院跑。到了医院,妈妈给我挂了号,然后就陪我聊天,一直等我把水挂完,回到家已经是凌晨四点钟了,看见妈妈疲惫的身影,一串串晶莹的眼泪湿润了我的眼睛。
  妈妈,我还想对您说:如果您是一片沙滩,我就是一粒沙子。如果您是一片大海,我就是大海里的一滴水。如果您是蓝天,我就是蓝天上的一朵白云。感谢您对我付出的一切。我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后好好报答您。

一日三餐两件事相声篇(3):我家勤俭节约的故事

  俗话说,精打细算,油盐不断。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很多人都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只是在不同时代,人们勤俭节约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今天,本版邀请出生在不同年代的行业职工讲述自己或家人勤俭节约的小故事。小编为你整理了我家勤俭节约的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参考帮助。
  一、吃隔夜菜的妈妈
  妈妈吃了一辈子的剩菜。妈妈生于上世纪40年代末。记得我小时候,家里条件一直不太好,买不起冰箱。妈妈觉得如果把剩下的饭菜倒掉太可惜了,便请木工师傅做了一个碗橱。妈妈特别交代,碗橱靠墙的一面要做成木头的,其他三面全用纱窗,这样方便空气流通,隔夜的剩菜不会变坏。
  爸爸身体不太好,不能吃剩菜;我在家最小,也不吃隔夜菜;哥哥不太挑剔,可那时他正长身体,妈妈总会让他多吃好东西。在这样的一个家庭里,吃剩菜的就只有妈妈了。饭桌上,我们的筷子总是掠过盛着隔夜菜的那个碗,去夹新鲜的菜;而刚刚从厨房里忙完的妈妈,就着剩菜吃饭。她总是吃得很安静,没有我们偶尔吃一次隔夜菜时的愁眉苦脸。
  为了让正长身体的我们不缺营养,妈妈靠着她和爸爸微薄的工资勤俭持家。爸爸身体不好,需要常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于是,妈妈总是变着花样做馒头、花卷,包饺子、切面片。每到春节的时候,妈妈把大块的猪肉切成丁,用作料拌匀了做香肠。她把肠衣一端套上一只漏斗,漏斗里盛满肉丁,然后把肉塞到肠衣里。一根肠衣塞满的时候,她用粗线把两头扎紧了,再找来一根针,在香肠上刺上许多小孔挂出去晾晒。当胖胖软软的香肠变成满是“皱纹”的“小老头”时,就可以吃了。妈妈把蒸好的红色香肠切成薄片,在盘子里铺了一圈又一圈。有香肠吃的一顿饭,一家人总是吃得很开心,可妈妈究竟吃了几片香肠,却从没有人注意过。
  爸爸去世那年,我高中毕业,哥哥也正好大学毕业。两个孩子都面临人生抉择的时候,一向不善交际的妈妈忽然变得异常坚强,很快就把我们兄妹俩妥善安排好了。读书、工作、成家……我和哥哥吃着妈妈做的新鲜可口的饭菜渐渐长大了,妈妈却吃着我们剩下的隔夜菜慢慢变老了。
  自打为人妻、为人母以后,我也常常煮饭给家人吃。现在家里有了冰箱,剩菜也常有。饭桌上,我总是把新烧好的菜推到对面去,把剩菜放在自己面前,看到家人吃得很香的样子,我心里没有一丁点儿苦楚,有的全是欣慰和满足。我想起小时候的饭桌来,那时妈妈吃着隔夜菜,心里大概也是这样的感受吧!
  二、不选贵的,只选对的——说说我的交通工具
  作为一名出生于1985年的青年,我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起来的。我觉得,老一辈“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勤俭观固然可贵,但在当代,理性客观的勤俭观应该是环保消费、节能消费和品质消费。
  下面我就说说我的“不选贵的,只选对的”消费观。刚上班时,我想买一辆汽车,以方便出行。可后来发现,家里离单位只有一公里,上班用一辆电动自行车就可以解决,长途外出可以乘坐火车、长途汽车等交通工具。经过再三考虑,我最终买了一辆电动车。预算从十几万降到三千元,在汽车盛行的时代,我的这一行为还被一些朋友“嘲笑”了一番。一开始,我骑着“小毛驴”在路上穿梭,乐呵呵地跟堵在路上偶遇的同事打招呼,同时还沉浸在每天能多睡15分钟的快乐中不亦乐乎。
  可有一天下班时,我的“小毛驴”突然停在路上不动了,昨晚明明充电了啊!看着一辆辆车从我身边驶过,我懊恼地推着电动车寻找修理行。好不容易推到一家修理行,没等我说完,修理师傅头也没抬地说:“要换电瓶了!基本上都是一年换一次。”
  看着店门口十几个被置换下来的电瓶,一股罪恶感油然而生:这么多电瓶该产生多少铅污染?然而,短暂的罪恶感很快就屈服于现实,我赶紧掏了200元钱换了一个电瓶。心里还自我安慰:相比开汽车的尾气污染,这应该是“小巫见大巫”了吧!
  不久,年关快到了,路上的车子骤然多了起来,常常堵得一点缝儿都没有。有时,好不容易找着一个空子,我便赶紧骑过去。有好几次,我刚好赶在上班时间的最后一秒签到打上卡。我猛然醒悟,原来,电动车也有堵车的时候!经过这些“磨难”,我毅然决然地买了一辆自行车,真正迈入了“纯低碳时代”。上班时,我穿着工作服、踩着高跟鞋,骑着一辆小型可折叠自行车,一度拥有很高的回头率。
  如今,天气好的时候,我会骑自行车出行,雨天时干脆走路上班。虽然付出了少睡15分钟的代价,但带来的好处更多:环保就不必多说了,就个人而言,时间上更自由了,同时还能锻炼身体、放松身心,省去了去健身房的时间和费用,真可谓一举多得。
  三、捡夏和拾秋
  我生于上世纪60年代,每当看到“勤俭节约”四个字,我就禁不住回忆起往事。记忆里最深刻的是两件事:捡夏和拾秋。那时家在农村,大人们忙着赚工分,我们小孩儿除为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外,常去野外摘野菜、刨蕨根、挖葛参,当然捡夏和拾秋也在其中。
  立夏过后不久,小麦就开始饱满起来,一个个鼓起肚子,夏风吹过,金黄的麦浪一波又一波。终于等到麦子收割了,我们早早守候在收割地旁,看着大人们挥汗如雨地劳作,有时帮他们递上毛巾擦擦汗,有时递上一瓢水让他们解渴……好不容易等他们收割完,我们就把眼睛瞪大,像老鹰一样追寻自己的猎物:收割或扎捆时折断的麦稞、杂草丛中遗漏的半截麦穗都是不错的收获;有时我们会在灌木或荆棘旁找到几棵没有被收割走的半青不黄的麦子。这时发现者不会独吞,一定会把大伙儿叫到一起参观战利品,最后一起分享。现在我才明白,那或许是大人们有意留下的。小孩子不懂大人们的苦心,只知道捡了麦穗就可以回家让妈妈磨成面粉包饺子吃。
  捡夏很辛苦,顶着炎炎烈日,东山奔西坡跑,一天下来,收获往往也不多。拾秋就不一样了,是到大人收获过的红苕地捡拾和挖掘他们遗漏的红苕。挖红苕是个时令活,劳动量大,时间紧。大人们为了赶时间,活儿就做得不那么精细了。经过几年的摸索,我对如何拾秋颇有心得:找遗漏的薯藤。割薯藤的人和挖红苕的人分工合作,割藤的人只要割完藤就算完成任务了,大的薯藤扯不出又易断,为了不误功夫,大人们一旦扯断便不会再理会。机会就在其中,那些粗大的薯藤往往伸得很长很远,有的伸到田垄之外,沿着垄沿一路攀附下去,扎根安家;有的一路跑到杂草丛中或灌木林中“躲”了起来,慵懒地躺在里边“睡”了起来。对于这样的“懒鬼”,我们毫不客气,一把就把它们扯起来,从头牵到尾,一根根茎须上牵着一个个小红苕头,从大到小排过去,像极了一串风铃,在风中不断晃动着。
  往事如烟,过去的终究过去了。如今的孩子大多体会不到生活的艰辛。写下这些文字,只希望孩子们能多听听老一辈的勤俭故事,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之维艰”,就足够了。
  四、记账本相伴的日子
  前些日子回老家看望父母,母亲问我以前的一些东西还要不要,顺手递过一个黄色笔记本——读中专时的记账本。记账本勾起了我对过去岁月的回忆。眼前浮现出20年前,一个满怀抱负的青年,在即将熄灯的夜晚,认真回忆当天所有的花销,并详细记录下每一笔消费的时间、地点和金额的情景。
  我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农村的生活很贫苦,一个出生农家的孩子来到省城太原求学,除支付学费外,还要花费远高于农村很多的生活费。父母每个月最多只能给我提供100元生活费,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生活费,我开始了记账的日子。
  起初,我把一天的伙食费定在三元左右,设想着除了早餐一块酱豆腐和一个馒头外,午餐和晚餐还有余钱吃一份最便宜的炒菜。可是结果却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一般到了二十几号的时候,钱包就已经捉襟见肘了。细心查看记账本,我才找到了原因:我不仅要解决一日三餐,还得考虑生活用品以及休息日外出的交通费用。记账本的作用初步凸显。
  同宿舍另一位来自农村的同学,也遭遇了与我相似的情形。于是,商量之后,我们俩开始合伙吃饭。早餐的酱豆腐两人共吃一块;午餐可以打两份不同的菜,改变以往单一的菜品;晚餐如果肚子不是很饿,两人有一份菜就足够了。每周结束的时候,我俩把总共的花销统计起来,核对原先的计划,看有无出现差错,如果有超支的情况,一定得找出原因。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的花销习惯,让我们的支出慢慢走向正轨,也实现了节约最大化的目的。
  不光如此,我们通过到书店查地图和亲身体验,还设计出了经常要去的图书馆、免费活动广场、折扣较大的生活用品店等地的公交路线图。那时的太原公交是分路段计费,我们经过实践测算出了坐哪路公交最佳、从哪站下车费用是最节省的。这些路线图也被详细地记录在了我的记账本上。
  虽然生活费有限,我们的生活却逐渐变得滋润起来。一传十,十传百,我们的节约经验得到了很多来自普通家庭同学的认可,他们纷纷效仿我们的做法。有时候,同学要是有找不到的地方,就来找我翻翻记账本,看坐哪路公交合适,更重要的是能否省一点车票钱。
  就这样,记账本成为我中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日子一天天流逝,记账本的空白部分也越来越薄。我怕纸张不够用,便找了很多大小差不多的纸,让一位在学校档案室工作的老师帮忙用订书机把纸和记账本订到一起。记账本变成了厚厚的一大本,一直用到中专毕业。
  毕业参加工作后,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虽然不再记账,但仍保持着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每逢同学聚会时,谈到这些回忆,我们都感慨颇多,与记账本相伴的那段日子,何尝不是我们一生最应铭记的岁月?
  五、吝啬妻
  妻子和我都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来自贫困山区的农村。相似的生活经历让我们相知、相恋并最终走到了一起。婚后,我上班,她在家里操劳。后来,我们在县城买了房子,日子过得也算舒适。
  妻子是一个非常勤劳、节俭的人。过去住在农村,她舍不得吃喝、舍不得穿戴,这不能买、那不能花,邻居常喊她“吝啬妻”。住进县城后,她依然如故,“吝啬妻”这个名字很快在邻里间也叫开了。
  妻子一年到头难得去集市或商店几回,即使偶尔去一回,也常弄得我很尴尬。一次,为了把她与我结婚时买的那件旧衣衫换下来,我把她拉到一家成衣店。那家店店面大,品种也多,可挑了半天,她除了在一件紫色衣服前停留了一下外,竟没有看上一件。我很生气,在成衣店门口大声向她吼:“人活在世上不穿不带、不吃不喝有啥意思?这么多衣服,你就挑不出一件满意的?”妻子低下头,不好意思地说:“不,倒有一件紫色衣服挺好看,就是太贵了,要138元!”我带着情绪嚷道:“那你就等便宜了再买吧!”
  那年,女儿考上大学,学杂费累计8000元,这对我们这个刚进县城的小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开支。女儿报名那天,妻子没有丝毫犹豫,将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一万元从银行全部取出来递给了女儿。后来的几年里,妻子也从未借过别人一分钱,全部用自己节俭下的积蓄供女儿一直读完研究生。
  由于妻子过日子省吃俭用,家中除弄点野菜凑合吃外,平时很难吃上瓜果和鲜菜。一次,家里要来客人,她不得不去菜市场。她先在西红柿、黄瓜摊位旁边逗留,后在辣椒、茄子摊位上讨价还价,最后又买了两斤肉。我看着她拎着大袋小袋,红的、绿的、青的,荤的、素的,样样齐全,心想:妻子这回怎么这么大方?下午送走客人后,妻子突然不见了踪影,我寻了一圈,发现她正在卧室里用笔写着什么,悄悄走近,才发现她在记录当日花销流水账。我屏住气仔细看着,只见小本子上记得密密麻麻,连花费五角钱也记在上面。
  妻子对于日常开支有着严格的条理:她先把每年的大概收入计算出来,留足积蓄后,把余下的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再把当月的那份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她每天清晨取出一小份,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当拿到当日的费用后,她要仔细权衡,只许剩余,不准超支,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每日余下的钱除特殊费用之外,她会全部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人称“吝啬妻”的妻子其实并不吝啬,也并非舍不得,只是更善于精打细算、更注重勤俭节约罢了。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46062/

推荐访问:张鹤伦一日三餐两件事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