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培养

来源:学生作文作业 时间:2018-07-10 10:00:04 阅读:

【www.bbjkw.net--学生作文作业】

创新培养一:创新意识的作文教学培养

  【摘 要】探讨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出利用创新性思维去营造和谐民主的写作课堂,通过加强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培养、作文思维的深刻性训练、发散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写作思维的个性化。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学生经常发出“作文难”的感慨。而学生的作文也经常会出现“千人一面”、“千口同腔”的现象。有人说是学生缺乏生活经历,才会出现如此的作文。因此,要让学生走出写作“暗胡同”的方法,就应让他们的写作“生活化”。但是,如何使学生的作文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如何使他们生活化的描述与众不同,如何使他们的作文张扬自我的个性呢?本文从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一角度进行探讨。
  一、利用创新性思维去营造和谐民主的写作课堂,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写作兴趣
  每个学生都具备创新的潜能。但是,如何把这种潜在的创新力在作文中用文字形式具体表现出来,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作文课中去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和写作的创新激情,活跃他们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教师树立创新的教学观,营造和谐民主的作文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作文创新热情。传统的作文课堂都是老师给学生布置作文题目和限定写作范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而学生的作文个性和创新意识日渐萎缩,写作水平很难充分发挥。要改变这种状况,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思维,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作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突破原来的思维定式,勇于创新,大胆改革传统的作文课堂。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鼓励学生多积累一些课外知识,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对一些热门事件,鼓励学生组织小组来讨论,讨论过程中对不同的学生提出的新颖意见和异议意见给予赞赏和重视,并对他们的独特意见进行详细分析;对同一个问题鼓励学生多思考,并突破思维定势,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对学生回答的问题给予肯定后教师再作适当补充。在这种师生共同探讨共同解决问题的和谐民主作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充分发挥了主人翁意识,就会变得乐观自信,从而主动去探索,产生写作兴趣。有了写作的欲望和兴趣,学生就有话可说并有激情地去写作。如此,学生的思维开阔了,创新意识就会活跃,创新的潜能就会爆发出来,学生的写作个性得到充分展现,独特创新的见解也就跃然纸上。
  (二)注重学生的课外积累,拓展作文课外延伸,为作文创新打好基础。学生的生活阅历不足,对生活缺乏深刻的体会和思考,并且缺少课外阅读的时间,()材料的欠缺使得他们在作文中无话可说,而即使能写出文章,内容也十分空洞。所以,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就应引导他们不断加强课外积累,充实库存,引来源头活水。
  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一切资源,多渠道让学生随时感受到作文的写作氛围。例如,鼓励学生多把自己的好作品投向广播站,当学生在校园广播里听到自己的作品时,就会产生自豪感,进而萌发写作的欲望;利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开辟学生的写作专栏,发动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去收集有关作文的写作知识、写作技能和写作技巧,教师加以点拨;在班里举办演讲比赛、作文故事比赛等,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以“热爱写作并有一定写作基础”的学生为“领头羊”,在学生中成立作文写作小组,不同的写作小组确立他们不同的写作方向,这样就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写作需求。这样多管齐下,为学生打开了一片自由广阔的写作天地。
  要使学生的作文生动有趣并富有创新性,语文教师还要让学生的作文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这就要求他们在假期里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发表感想和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重视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和见解,从而让他们学会在作文中书写生活。以上这些有针对性的社会活动,能让学生开阔视野,创新思维,并培养写作兴趣,提高作文创新的意识。
  有了以上的这些积累和铺垫,接下来语文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写出他们的个性化语言,表现他们作文的个性。
  二、鼓励和培养学生写作思维的个性化
  作文是学生思维成果的集中展示,而作文创新首先是思维的个性化。教师在传授给学生作文的写作方法时,要注意启发学生的写作思路和写作灵感,激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在作文训练中,可从以下三方面激发学生的思维。
  (一) 加强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培养。想象力和联想力是创新作文的源泉之一,只有丰富的联想力和想象力才能诱发学生写作思维中的创新意识。而联想和想象也好比是作文的一对翅膀,学生只有架上这对翅膀,打开记忆的仓库,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对记忆中的材料进行再加工,构成新的形象并通过文字表现出来,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生机盎然,光彩夺目。因此,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就成为发展学生作文个性的一个显著标志。
  在平常的作文训练中,语文教师应训练学生在面对同一道作文题时要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多视觉去展开想象和联想,开阔他们的写作思路,丰富他们的想象和联想。例如,在上柳永的《雨霖铃》时,笔者让学生根据下面这段话发挥想象: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段词意境开阔,内涵丰富,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在课堂上,笔者让学生借助想象,由词所展示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把诗人和情人知己离别的情景、氛围加以具体描述,并让他们用语言形成文字把它加以拓展写下来。这样的训练,就使这段词的内容在学生的脑海中形象化、可感化,从而也达到了拓展学生想象力的目的。
  2004年江苏语文高考是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的作文,由此笔者布置过一道以“关于‘水’的联想”为题的作文给学生习作。有个平常作文较好的学生在写这篇作文时,文章出现了许多精美的语句。其中有这么一小段:
  水是灵动的、柔美的,地球上没有水,就犹如人没有灵魂。水也是地球母亲的乳汁,千百年来地球母亲用它哺育着她身边的生灵万物,生生不息。多少文人墨客总是喜欢投身于自然美景之中,与“水”结缘,借“水”来抒发情怀。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借“水”的深千尺来隐喻他和朋友的感情深厚,把两人本是无形的情谊通过“桃花潭水”的比喻化成了有形,让人印象深刻,李白以“水”来抒发了和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把滚滚东去的江水和千古风流人物联系,以借古来抒发自己不忘大展宏图,以图功业和志向的抱负,苏轼以“水”来展现了自己旷达的情怀;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来喻愁,把自己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通过“春水”的绵延不绝倾泻了出来,形成了最后的千古绝唱。
  这段文字,学生所用的人物事例都是我们在语文课本上耳熟能详的,但学生发挥了自己的联想力和想象力,把它写成了优美的文段。
  因此,只要教师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张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让他们对任何话题的作文海阔天空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和联想,在这当中作为教师要指导他们注意作文话题的想象和联想的目的性、方向性和丰富性。学生经过这类作文的反复练习,不但可以提高写作想象联想类作文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创新性能力,从而达到运用想象和联想来发展作文独特个性的目的。
  (二)加强作文思维的深刻性训练。平时学生作文不能有意识地体现中心,很多时候都是由于缺乏思维的深刻性。因此,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使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提升思想的厚度。首先,要注意引导学生感知和体验生活,提高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应组织他们从不同侧面去认识和体验生活。其次,要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分析问题的方法。如“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全面地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最后,指导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案例。生活中的很多案例都是能引起人们的内心共鸣的,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案例并写成文章,有利于提高他们感悟生活的能力。笔者曾让学生以“风”为话题写作文,首先,笔者启发学生思考:风有哪些类型?由“风”能使你联想到哪些人、哪些事?然后让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分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思想逐渐深刻:由春风联想到母爱;由“秋风扫落叶”联想到反腐倡廉运动;由“风”联想到社会上种种歪风邪气,陋风陋俗……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不再只停留在“风”这一自然现象上,而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由风联想到了社会上的方方面面,写出了不少思路清晰、见解深刻的佳作。
  (三) 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要帮助学生构建开放、发散、鲜活的思维形态。对某个事物、某件事情、某种现象,让他们学会顺着思考、反着思考、两面思考、多角度思考等,促使学生的思维向多层次、多方位发散,从而产生写作灵感。如“早晨公共汽车晚点了”,面对这么一道作文题,在写作、审题立意时,全班一半以上的学生想到的都是:公共汽车晚点后,候车的人焦急无奈的状态,从而反映了公共汽车公司管理的不善。这样的思路并不离题,但它既缺少新意,也缺少深意。此时,笔者提示他们“如果不写候车人们的焦急,那么你们还可以写些什么呢?”经过积极思考,学生写出了许多新的题材,以下是其中三例:
  1.天气较热,又遇到公共汽车晚点,一些送孩子和孙子上学的家长们,生怕自己的宝贝等车太累,纷纷急忙给孩子买冷饮、替孩子拿书包、摇扇子,自己却累得满头大汗,狼狈不堪。试问,这样护大的“小皇帝”如何能经得住风雨?
  2.趁公共汽车晚点,一辆私营车前来钻空子捞外快,一些有急事的人无奈地付出两倍于公共汽车票价的钱乘车离去。如此看来,交通治理需要重视。
  3.由于公共汽车晚点,两位小学生上学迟到了。他们被不明真相的老师点名批评,并被罚做作业,一直到放学以后又过了一个小时,才完成作业回家。这位老师不经调查就批评学生,还采取罚作业的办法来惩罚学生,这些反映了老师的教育观念还存在着不足。
  从以上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学生都能写出好文章。只要老师积极挖掘,那么,学生的写作思路就会畅通,他们写作的题材就会大大地丰富。而作文教学中,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将同一个话题作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的思维层面去思考,把各种思考的结果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经过这样不断地练习,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激活了,可为发展作文自我的个性创造良好的写作氛围。
  总之,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力、个性的思维,教师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将作文求新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并灵活运用在自己写作中,从而让他们的方法指导思维,思维驾驭文字,并由文字来张扬他们的个性。

创新培养二:创新工程人才培养的论文

  一、拔尖创新工程人才培养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工程精神的内涵
  关于工程精神概念,国内主要在工程哲学研究中有所涉及。中国近代关于工程精神的研究绝大部分始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院长乔尔莫西斯提出的“大工程观”,他认为工程是建立在科学与技术之上的包括社会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多因素的大工程涵义,工程教育必须回归工程的本质,重视培养学生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徐长山教授认为,工程精神就是以工程实践为基础的知、情、意的统一,是工程人的精神品质的集中体现,是工程活动的精神动力。王章豹研究员指出:“工程精神是指从事工程的人员在长期的工程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准则、思维方式、意志品格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它是人们从工程活动过程及工程建构成果中凝炼和升华出来的为工程共同体及工程人自身所特有的精神风貌和精神特质”。但笔者认为,工程精神是建立在工程之上的哲学概念,是从自我意识出发,通过内在观点感知神经元事件,对工程实践经验进行抽象和提升,作用在工程师身上的一种行为或品质。工程精神是工程师自由意志的定在,是工程师创新的不竭源泉,对工程意识的培养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工程精神的缺失业已成为卓越工程师短缺、创新能力不足、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严重、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惊人、质量安全事故频发、劳资纠纷不断、人文精神缺失等一系列问题的“病根”。工程精神的培养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内容,成为了软实力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工程意识的界定
  优秀的工程师必须具有工程意识。何为工程意识?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它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因素。王贵和等人提出,工程意识是人脑对人工物、经济环境、自然环境这个大工程的能动反应,就是在充分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要有能够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情合理合法地开发利用自然条件去完成某项工程,创造出新的物质财富的意念。贾致荣教授认为,工程意识是人们将自然科学原理结合人类在生产实践中所积累的技术和经验,再应用到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在人的头脑中形成一种高度完善、高度有组织的人脑机能,是一种高级特殊物质。从以上的概念不难看出,工程意识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1)工程意识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它是工程师在完成某项工程的过程中,通过客观现实反映在脑海当中的一种意识。
  (2)工程意识的影响因素非常多。工程意识是工程师在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合作意识、风险意识等一系列综合因素影响下,所形成的一种意识状态。因此,笔者认为:工程意识是指人脑在完成某项工程的过程中,综合考虑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合作意识风险意识等一系列综合因素所形成的,作用在脑海中系统性的客观反映。换而言之,工程创新的核心就是意识创新,只有意识创新了,工程行为的结果才能在意识的支配下达到创新的目的。因此,工程意识在工程创新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全方位的意识培养不但可以筑牢拔尖创新工程人才的知识功底,更有利于完善其自身的知识结构。
  (三)拔尖创新工程人才的内涵
  拔尖人才培养是民族国家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国家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如美国的《天才教育法》、苏联的“英才教育”、日本的“创造教育”等都是各国重视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而我国拔尖人才培养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就是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是特别指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拔尖人才被界定为在智力、创造力、艺术、领导才能或特殊学术领域具有显著高成就和能力的个体[8];拔尖人才培养就是培养基础学科领域具有超强创新潜力、潜心于科学研究,以科学研究为终身职业的人才,拔尖人才的显著标志是高素质、高水平和高能力。拔尖创新工程人才作为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笔者认为是以工程精神、工程意识为基础,以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的高综合素质拔尖工程人才。
  二、拔尖创新工程人才培养的问题分析
  从理论上来说,人才培养质量应该是指由高校教学科研等方面对学生成长所施加的那部分影响的效果或成效。但事实上,由于个体成长的特殊性以及人才培养效果具有滞后性和弥散性的特点,其真正的效果是无法精确测量的。换言之,我们无法知道某个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到底多好,也很难比较不同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但在现实中并非如此。通过对有关政策文本和媒体报道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大家对“什么是人才培养质量”其实是有一种共同的理解的,那就是通过对高校所培养出来学生的素质高低或成就高低来推断这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说这个高校比那个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高,在很多时候事实上都是说,这个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要比另外一个高校培养出来的成就更高,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可,更具竞争优势。知道了这点,我们就可以继续分析,那么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呢?或者说,一所高校要提高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需要重点关注哪几个要素呢?有研究认为学生生源质量、学生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和机会以及师生的教学交往过程能够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明显影响,并且也是高校通过努力可以改变的。然而在工程人才培养领域,正是这三方面的弱化与缺失导致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拔尖创新工程人才的严重断层。首先,从学生生源质量上看,我国工程类学生规模不比任何一个国家小,工程教育的规模从绝对数来讲,在全世界都是最大的。但学生对工程类专业的认识与主动选择的意愿却并不强烈,从每个高校或地区的专业招生分数比较以及学生入校后转专业的比例来看,热门专业中工程类专业并不多,并且有些专业还可能招不到学生。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对工程类专业认识不足、专业社会性认识导向以及就业难易程度的影响。例如,工程师等同于技术工人,往往很多不熟悉工程专业的人会误认为:工程师不就是技术工人吗?工作要去企业、干的活又脏又累,有些还要整天和机器、图纸为伴,既枯燥又不体面。并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工程专业毕业生,无论毕业于重点工科院校还是普通工科院校,都很难找到与自己的专业和学历相符的工作。因此很多学生在分数允许条件下不选择工程类专业的可能性非常大,并且即使选择这个专业毕业后不从事该职业的可能性也很大。其次,从学生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和机会来看,工程类专业是需要在真实的工程实践中去锻炼和培养的,其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大量的实践学习的机会和资源的。然而目前高校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偏重工程专业知识的传递,对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的培养几乎很少提及,实践教学环节、社会实习的机会并不多,从学校到学校的封闭式培养模式使学生学习工程、理解工程的机会大大减少,参与工程的机会就更少了。究其原因,高校在工程人才培养定位的趋同性、工程教育理念的滞后性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功利性是导致学生学习资源和机会缺乏的关键因素。众所周知,工程类专业的投入,尤其是硬件的投入比经管类等专业的投入要大得多,很多工程中心的投入效应短期内并不显现,并且工程中心的很多投入不是一笔就能到位,而是在不断更新与不断增加的。因此,有人很形象地比喻工程中心建设投入是个“无底洞”。因此校内投入少,学生校内工程实践的资源和机会就相应减少。同时在推进高校产学研的过程中,事实上很多企业并不乐意直接接收高校的学生,企业的顾虑很多,如大企业有自己的研发团队,技术开发的保密性高,很多重要的工程项目高校实习锻炼的学生根本无法介入。所以工程类专业学生比任何一个专业都需要不断增加和更新学习的资源和机会,但事实上学生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和机会是及其有限的。最后,从师生的教学交往过程来看,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不高很容易影响对专业学习的认同度。由于现有工程专业培养轨迹的封闭化、高校引进人才政策的同一性以及学校对工程专业的投入力度等方面的原因,工程专业类教师队伍工程化程度过低,很多教师甚至没有完整地独立地完成一项工程,导致学生工程能力,尤其是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的培养无从入手。如工程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相对陈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不足;受实践教学资源和教学体系的限制,学生自主实践的机会十分有限,导致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不足;各实践教学环节相互分离,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结合不紧密,导致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不足;教师的教学存在照本宣科,与实际工程项目实践严重脱节;教师对教学疲于应付,更多关注去做各类科研项目,对教学的投入度不够,课堂的现象就会呈现为“你讲你的,我做我的”,“考试、教学测评皆大欢喜的状态”。因此,工程教育过程中师生的教学交往过程还需要进一步与拔尖创新工程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匹配。
  三、基于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养成的拔尖创新工程人才培养实现路径
  基于以上对拔尖创新工程人才培养的理论阐释以及问题分析,拔尖创新工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是要在原有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找寻突破点。工程精神为培养工程意识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工程意识的提高会不断充实工程精神,二者缺一不可。拔尖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核心是以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为主要内容的软实力建设。一座完美的建筑彰显的是文化底蕴,一项科学成果展现的是民族智慧的结晶。软实力的塑造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拔尖人才的培养不但包含学习专业过程中的专业精神,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多角度、全方位、厚基础的全面发展过程。每一位优秀工程师都经历了从初涉专业的学徒到拔尖人才的成长过程,这一过程离不开高校里专业知识的高深教育,更需要软实力的全面培养。因此,拔尖创新工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是将工程精神与工程意识的养成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贯穿于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工程伦理与风险意识、“走出去”与“请进来”三方面的协同培养中过程,使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的养成有沃土,有载体。
  (一)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协同培养
  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的培养,最主要的手段是通过学习平台的搭建,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融于知识技能的学习习得中,即将教育的背景、传授的技能和表达的态度融于教学过程,“学生就是工程师”,目的是在有助于理解和说明的环境中开展直观与抽象相结合的教与学。学习的平台无外乎课堂学习平台、实践学习平台、网络学习平台等。课堂学习平台搭建的关键是创设工程教育的虚拟现实环境,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外师生交流时间,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以探索思辨性教学模式和交流模式为主,设计合理的工程环境或情境,让学生在设计与实施问题的解决方案中领悟工程的真谛,让学生在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实践学习平台的关键是发挥实践的有效性,实践不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也不是电脑虚拟环境中的实践,而是将学生“扔”进工程第一线中,循序渐进地接近工程、理解工程。比如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了尽早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不断加强校企战略合作,建立了多个实训基地。在掌握教学理论的同时,也为学生也设计了一系列的实践计划。教学计划当中也安排了四年的实践训练,一年级暑期的生态园区概念设计实践,二年级暑期的企业认知实践,三年级化工设计实践教学,三年级暑期的企业工艺与生产实践、设计与操作实践,四年级工程项目综合设计。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教学课堂有限性与实践需求广泛性之间的差距。对于在实践过程中的不足,回到课堂或在实践现场和指导老师(企业导师和高校导师)积极进行理论探讨。这一系列的工程实践安排,核心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丰富工程精神的内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动力。通过启发引导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学生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水平,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网络学习的平台是学生获取大量工程信息的重要途径,学会对各类工程信息的甄别判断是该平台的首要目标。工程信息知识的甄别判断需要一定工程知识背景的同时更需要潜在的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的参与。比如有学者提出的“项目知识集成库”是工程实践项目的案例库、学习库、问题库和转化库,是对工程实际发生、即将发生或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的集合体。学生在这个网络集成库中能够很清晰的去对各种案例信息进行判断和再设计,是学生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养成的捷径。
  (二)工程伦理与风险意识协同培养
  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工程的内涵与外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程中各种伦理问题也就显得日益突出。伦理决策能力作为工程师一项重要的软技能,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一个优秀的工程师,必须能够利用工程的手段把科学、技术与伦理价值进行综合。不仅如此,工程人才在追求工程伦理价值的同时,工程生涯中法律风险意识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每一位优秀工程师成功的光环背后,除了要依靠专业的技能避免专业领域的失误以外,更要有作为一个拔尖人才所要综合考虑法律风险因素的心理素质。工程伦理与法律风险意识的协同培养对于一名优秀工程师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学习专业理论的过程中,融入特别是与其工程实践相结合的伦理学、法律基础知识的理论教学和典型案例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有研究认为,工程伦理教育有三大核心目标:一是培养大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二是使其掌握工程伦理规范,三是提高其工程伦理决策能力。讲授、分析法律相关案件,如可能涉及到的知识产权相关案例、基本的侵权案例、必要的劳动法律关系案例及基本的合同纠纷案例,使学生能树立起法律意识,特别是能够树立起风险预测及风险排除等意识。工程伦理和法律风险意识协同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工程生涯中,面对决策困境,能够做出道德的行为和守法的行动。从这点上来说,这是一名优秀工程师塑造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所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一旦遇到工程类的相关伦理问题和法律纠纷都能够沉着应对,冷静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拔尖工程人才在今后激烈的竞争中不会因为道德舆论谴责和法律纠纷而惨遭失败,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
  (三)“走出去”与“请进来”协同培养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得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国际大环境。受制于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等一系列变量因素,立足浙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面对全国乃至全球精英人才的竞争,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国际化的大环境,当今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变得日益频繁,师生必须要能“走出去”、长见识。目前,高校教师可以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或出国进修的形式积极参与国外科研项目和学术研讨会,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而学生则可以通过出国深造、互换培养等方式在国际环境中感同身受地改变自己。师生同步,从中学习到的不只是专业知识,更多的通过课题感受到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意识,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吸收和批判,不断完善和形成自己的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通过自己影响更多的工程人才。同时,我们要积极将有国际影响力的学者和杰出工程师“请进来”,通过课题教学、开专题讲座以及来华合作开展工程项目和科学研究等方式,积极汲取西方发达国家丰富的知识、先进的理念和良好的意识。只有做好了“送出去、请进来”的国际交流培养模式,做到师生交流同步进行,才能“两条腿”走的更快、更稳。因此,完善师生交流学习制度更显得尤为迫切。国际交流不但受到了师生的高度认可,同时也为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打造了良好的软环境。
  综上所述,通过建立完善以理论与实践结合、工程伦理与法律风险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协调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实现路径,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自觉思考的良好习惯,形成在主动实践中领悟和提升学习状态,从而不断提高以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为内涵的综合素质,培养出真正的拔尖创新工程人才。世界在变、环境在变,作为改造世界的主体———拔尖创新工程人才的标准和要求也在变,当今工程人才的竞争不仅仅是专业人才的竞争,更是以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为主要内涵的综合素质的竞争。只有不断提升“软实力”的建设,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发展的需要,为拔尖创新工程人才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周震 凌益萍 董华青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杭州中恒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工业大学

创新培养三:论创新作文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导语:近几年来,随着中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已成为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热点。那怎么做呢?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论创新作文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希望对你有帮助!
  新语文课标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其中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前提和先导,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作文教学占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同样要培养学生创新作文能力,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创新作文教学。从“创新作文教学研究”开展以来,笔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着重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侧向思维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旨在创新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写出立意“深、新、活”的好作文。
  一、反弹琵琶,引发逆向思维
  “杨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为一李姓男寿星写贺诗,适逢滂沱大雨,寿典难以为续,众人皆叹奈何,板桥提笔便写:“奈何奈何可奈何,奈何今日雨滂沱”,此时,旁观者嘘声四起,板桥不以为意,接着写道:“滂沱雨为李公寿,李公寿比雨更多。”当郑公停笔,掌声四起。郑公能赢得一片掌声,是因为他能出其不意,出奇制胜,做出了令人羡慕不已的突破性发明创造。是板桥的逆向思维助他赢得掌声。
  逆向思维,是指采用通常情况下的普遍习惯的单向思维完全相反的思路,从对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方法,看似荒唐,实际上是一种打破常规的,非常奇特而又绝妙的创新思维方法,如果,我们创新作文教学能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方法,写出来的文章就有独创性,以达到立意深刻的目的。
  我们的学生长期以来形成了思维定势,作文常依赖《作文宝典》等拐杖,根据范文割割补补,拾人牙慧,步人后尘,提不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吃别人咀嚼过的东西,毫无新意。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打破传统的、常规的思维的束缚,大胆地反弹琵琶,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地进行探索和挖掘,写出人人心中皆有,而个个笔底全无的文章。
  如,指导学生写《爱》一文,我就启发学生: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爱,有爱才有温暖,才有幸福的生活,才有美好的未来……,有的学生说,我多么希望得到爱,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缺少爱——无论是父母的,还是教师的,或者是人与人的;也有学生说,我得到了爱,因为生活中已经有人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它带来了信心、力量和勇气。而最令人赞美的是,一位学生用了逆向思维:我不需要父母或教师过分的爱,因为过分的爱限制了我的发展,过分的爱使我与同学朋友之间产生隔阂,希望父母不溺爱,教师能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这样的立意避免了单一与狭窄,显得新颖、独特,高人一筹。
  其实,这种逆向思维,反弹琵琶的手法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以意料之外的惊人手法,达到深刻表现的目的。巴尔扎克说得好:“艺术家的使命在于找出两种最不相干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在于能从两种最平常的事物的对比中引出令人惊奇的效果”。巴氏道出了逆笔的奥妙:看似不合情理,实则相反相成,顺理成章,是一种巧妙运思方法。当然教师在启发学生时,应加以强调,不能随心所欲,随意逆向,毫无根据地怀疑一切,否定一切;在立意求新时不脱离实际。
  二、旁敲侧击,引发侧向思维
  宋徽宗时的一次科举考试,主考官出了一个画题《深山藏古寺》,画师们经过构思,有的在山腰间画座古寺,有的把古寺画在丛林深处。寺呢?有的画得完整,有的画出寺的一角或寺的一段残墙断壁……主考官连看几幅均不满意,原因是这些画均体现了半藏而不是全藏,与画题无法吻合,正当主考官失望之余,却有一幅画深深吸引了他:在崇山之中,一股清泉飞流直下,跳珠溅玉,泉边有个老态龙钟的和尚,正一瓢一瓢地舀着水倒进桶里。仅这么一个挑水的老和尚,就把“深山藏古寺”表现得含蓄深邃淋离尽致:和尚挑水,不是浇菜煮饭,就是洗衣浆衫,叫人想到附近一定有寺;和尚年纪老迈,还得自己挑水,可见寺之破败,可见寺一定藏在深山之中,画面尽管看不到寺,观者却深知寺是全藏在深山之中。主考官连连点头,称:“好,这才是‘魁选’之作呀!”这位画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运用了旁敲侧画,曲径通出的侧向思维,选择了和尚挑水的新颖角度来表现主题。
  侧向思维,是指在特定条件下,通过旁敲侧画、曲径通幽的方式另辟蹊径,将思维流向由此及彼,从侧面扩展和扩广,从新的角度探索被人们忽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与逆向思维的区别在于,侧向思维是平行同向的,而逆向思维是逆向的。其特点是不受消极定势的影响,对一个问题从侧面进行换角度思考,随机应变地将思路转移到别人不易想到,比较隐蔽的方向去,以求突破现有的论证和观点,提出不同凡俗的新观念,获得新的结果,产生新的创造。
  著名美术家齐百石老人有句名言:“画人所不画,不画人所画。”道出了他作画出新的秘诀。画画如此,写作亦然。立意构思上妙用侧向思维法,可以使文章翻出新意,产生无穷的艺术魅力。
  美国著名科学家,电话的发明人贝尔说过:“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作文中运用侧向思维,可以使学生“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收到独辟蹊径的效果,达到文章出新意的目的。
  有次学生作文,是学生司空见惯的文题《可爱的家乡》,很多学生思维呆板僵化,产生“套板反应”,都写家乡的山美、水美、人美,写家乡的土特产,写家乡的……。当然写这些东西未尝不可,但写多了,会觉得腻味,毫无新颖感。惟有一位学生妙用侧向思维,摒弃从众心理,避开大道走小径,写家乡人民毁掉神庙建文化楼,反映家乡在精神文明方面的变化,体现了时代风貌,创意新奇,别开生面。
  引导学生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就要注重学生运用侧向思维。
  三、纵横驰骋,引发多向思维
  多向思维实际上就是上述两种思维的形式和其它发散形式的综合,它要求发挥思维的活力,从正反、上下、内外、前后等多方面去思考问题,寻求解答问题的答案,它能散发出众多新颖独特的信息来。
  当前,高考、中考都趋向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有它的优势,给了学生充分自由的空间,如果长期的进行话题作文写作和考试,学生也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于是平时写文章或应试文章,只要能写三五几篇较好的记叙文、散文或小小说,什么考试都不怕,以不变应万变,写出来的文章势必局限于旧路老套,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使学生的思维僵化。因此,非常有必要培养学生纵横驰骋多思遐想的习惯,让其思绪在广阔的天地里遨游,写出奇、新、美的境界。不吊死在一棵树上,不局限于沿着一个方向或同一类扩散的思维,扩大思维量,提高思维变通性和流畅性,让他们“横看成岭侧成峰”。
  如,《由牛所想到的》一文训练,我就引发学生通过多向思维,引发若干观点:1、鲁迅先生的“俯首甘为孺子牛”到郭沫若自比为“牛尾巴”到茅盾自比为牛尾巴上的“一根毛”,想到为人处世应谦虚;2、从牛作业时昂首向前的形象,想到人们生活中应象牛一样充满活力、负重不辞;3、从牛到“韧”劲、“强”劲,想到学习中遇到困难,应有一股牛劲,知难而进;4、从牛的各种作用和牛的多方面的本领想到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像牛那样耕田、运输、提供牛奶……全心全意为人民做贡献;5、从牛的反刍的生理特点,想到学习也应有琢磨精神,要有温故而知新的良好习惯;6、从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想到“我为人人”的高尚品格;7、像牛一样吃苦耐劳、不计报酬……有了这么多的观点,学生就能快速作出选择(择奇、择新、择美);付之于文,还愁达不到“奇、新、美”的境界吗?
  创新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21世纪的通行证,我们在创新作文教学时,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就能诱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学生就能写出富有创意的佳作。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38590/

推荐访问:创新人才培养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