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黄鹤楼诗意]黄鹤楼诗意

来源:教学设计 时间:2018-06-26 19:00:02 阅读:

【www.bbjkw.net--教学设计】

一:[黄鹤楼诗意]《黄鹤楼》教学设计


  导语:中国优秀的经典诗词歌赋和小说文学等数不胜数,读后都给人心灵启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鹤楼》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更多内容请浏览(www.ruiwen.com/wenxue)。
  教学目标:1、学会并掌握“昔、鹤、萋”等生字;
  2、读悟结合,理解诗歌大意,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愁。
  3、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大意,感悟作者思乡之愁。
  教学过程:
  一、讲述故事,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烟花三月》这首歌,学生欣赏。师问:这首歌让你想起哪位诗人的哪首诗?(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生背诵李白的其他诗歌或者别人写李白的诗歌,说说对李白的印象。师:是啊,后人都称李白为“诗仙”,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就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狂放不羁的李白,却有一个人让他钦佩不已。想知道这个人是谁吗?听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
  话说李白离开京城,准备游遍祖国的名山大川。有一天,他来到了武昌的黄鹤楼。他登上了黄鹤楼,只见浩浩荡荡的长江水,从天边奔来,又向天边流去,江上白帆点点,空中沙鸥成群,远山林木葱茏,岸边繁花似锦……此情此景,不由诗兴大发,于是拿起毛笔准备在墙上题诗一首。(这点古人和我们现代人一样,就是爱在墙上画。不过,现代人画的都是“某某到此一游”,古人更诗情画意,人家画的是诗。所以你将来想画的时候,先想想自己是不是能画出一首诗来再说。)李白他正想写的时候,旁边的一首诗吸引住了他。他仔细看了一下,还捻着胡子吟诵了一遍。李白念完这一遍后,顿时,满腔的诗情仿佛被兜头一盆冷水给浇灭了。他扔下笔,大喊一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郁郁地转身走了……
  听了故事,知道是谁让他佩服不已了吗?(崔颢)对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让李白自愧不如的诗——《黄鹤楼》。(学生读题。指导写好“鹤”字)谁来说说你对黄鹤楼的了解?学生畅谈,课件出示黄鹤楼的资料及图片。“黄鹤楼,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很自然就成了名传四海的游览胜地。历代名士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
  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出示古诗)学生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把古诗读熟。
  2、指名学生读,注意“昔、载”的读音。
  3、师:高明的朗读者不仅能够读出诗歌的节奏,还能带上一定的感情,谁再来读读?并相机评点学生的朗读;如这是深沉的崔颢、这是忧愁的崔颢……
  4、学生结合注释,默读弄懂诗歌大意,并同桌互相说说。
  三、读悟结合,感受忧愁。
  师:在一个晴好的日子里,诗人崔颢来到了黄鹤楼。望着巍峨瑰丽的黄鹤楼,他有什么感受呢?(课件出示:“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学生读。师:出示关于黄鹤楼来历的传说。
  古代武昌蛇山上有一座酒楼,老板姓辛。此人很慷慨。某日有道士来饮酒,辛老板不收其酒钱。道士为了感谢辛老板的盛情,临别时,用橘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仙鹤,谁知这仙鹤在客人来饮酒时,会跳舞劝酒。从此酒店生意红火,辛老板也因此发了财。十年后道士重来,歌笛一曲,只见白云朵朵空中来,仙鹤随之起舞,道士也骑鹤而走了。辛老板为纪念此事,在蛇山上兴工动土,建高楼一幢,取名黄鹤楼。
  学生读后,指名说说这几句的意思。
  师:仔细看看,这几句有什么特点?生:有三个“黄鹤”和两个“空”
  说说这三个黄鹤各指的是什么?“空”是什么意思?生答。
  师:师生对读。生读一三句,师读二、四句的前半截“此地”“白云千载”,生读后半截。感受那种空茫的感觉。
  师:是啊,昔日的黄鹤和仙人都已飞升而去,这里只余下了——生接“黄鹤楼、白云悠悠、动人的传说……”其实,千百年来,飞逝的何止是仙人和黄鹤呢?朝代更迭,王侯将相,功名利禄、恩怨是非又何尝不是“一去不复返”呢?出示:“-------------一朝去,白云千载空悠悠。”教师示范说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再由学生补充,然后再读。
  师:古人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一切都终将一去不复返,带着这种感慨,这种空茫,再读这四句诗。
  师:诗人感慨之余,登上了这“天下绝景”的黄鹤楼,极目远望,他又看到了什么呢?
  相机出示“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理解“晴川”。学生闭目吟哦,想象自己就是崔颢,看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说,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崔颢诗中的情景。
  师:除了这树、这川、这芳草,诗人应该还看到了什么?学生想象补充。
  想象着画面,再指名学生读好这两句。
  师:如此美景,诗人站在楼上,不觉痴了,醉了……悄悄地,夕阳已斜,暮色渐合,诗人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出示:“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生读,回答。(看到了“烟波江上”,想到了“乡关”) 理解“乡关”和“烟波江上”。
  师:“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是沉重的,请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是悠长的,请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愁是绵密的,请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师:读读这两句诗,看到“日暮”,你想起了谁的什么诗句吗?
  课件出示: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学生读,感受“日暮”带来的愁绪。
  师:夜幕降临,寂寞就会随着暮色笼罩过来,尤其是四处漂泊的游子,那种愁绪更是深入骨髓。再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师:崔颢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看到了家乡吗?(没有)家乡汴梁,遥遥无踪,难怪诗人才会朝着烟波浩渺的长江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才会朝着鹦鹉洲的萋萋芳草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才会朝着西斜的红日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才会朝着东升的圆月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
  但是晴川之后更是晴川,家乡汴梁却在茫茫崇山之后,不见丝毫的影踪,真是“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武昌望汴梁,游子望断肠”啊!再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二:[黄鹤楼诗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读懂诗句,理解诗意。
  2、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培养主动积累诗歌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移情换景,想象画面,体验情感。
  读中悟情,读中生情,读中赏文。
  教学过程:
  一、初读古诗
  师:同学们,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别离意味着也许终生都难以再见。多情自古伤离别,在诗人王维的眼中,离别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伤感,在诗人王勃的眼中,离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乐观,那么,在唐代著名诗人,“诗仙”李白的眼中,离别又是什么呢?
  整体感知古诗意思,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二、读懂诗题
  ⑴黄鹤楼在哪里?
  出示:黄鹤楼背景介绍。
  师: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文人墨客流连聚会之所,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选择在此辞别,虽是惜别,但更富有诗意。
  ⑵扬州是个怎样的地方?
  出示扬州风光图。
  扬州:美丽的江南城市,是当时最繁华的都会,尤其春天的扬州到处歌舞升平,到处柳絮如烟,繁花似锦。“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⑶体验孟浩然和李白各自的心情读诗题。
  三、读懂诗意
  1、品读“故人西辞黄鹤楼”
  ⑴李白为什么要送孟浩然呢?你从哪里知道的?(理解“故人”)
  ⑵你了解他们之间的交情吗?
  李白和孟浩然是忘年之交。孟浩然本是湖北省人,但常在吴、越、湘等地漫游。李白也喜欢漫游,从27岁到35岁的将近十年的时间里,比较固定地居住在今湖北安陆境内。他听说孟浩然是个大才子,就主动拜访他,孟浩然虽比李白大11岁,但两位才子却因为有着相同的爱好,一见如故,成为知己。
  ⑶带着对“故人”的真挚的情谊,指导读“故人——西辞——黄鹤楼”。
  2、品读“烟花三月下扬州”
  ⑴出示“烟花三月”
  ①看着这四个字,让你想起了怎样的画面?
  ②什么样的三月叫烟花三月呢?还可以说是什么样的三月?
  ③忆往昔,李白在这柳如烟,花似锦的三月,他会和好朋友做些什么呢?
  ④诵读有关江南三月的优美诗句。
  ⑵品味“下”之精妙
  下扬州的下换成“去”“往”等词语有什么不同?从一个下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3、品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⑴长江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江上总是帆船点点,而此时在李白的眼中,为什么只看到一只小船呢?
  ⑵描述送别画面。(播放课件:送别)
  ⑶看了送别场面,有什么话想对李白说?
  四、体验诗情
  文字中最精妙的语言就是诗句,诗是要读的,还要尽可能地读出它的味道。分角色读古诗(配乐:高山流水)
  女同学柔情地送别。(女生齐读。)
  男同学深情地送别。(男生齐读。)
  一起豪壮地送别。(齐读)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古典诗词中的送别之情感人至深,有悲伤,有乐观,有劝慰,有欢快……下面让我们诵读一些送别的佳句,感受古人那浓郁的离别之情。
  出示:
  蜡烛有泪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赠别》唐·杜牧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唐·李白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别离》唐·陆龟蒙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唐高适
  板书:   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
    李白 …… 孟浩然
      难舍难分

三:[黄鹤楼诗意]黄鹤楼古诗崔颢的诗意

  引导语:《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黄鹤楼古诗崔颢的诗意,欢迎阅读!
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注释
  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18458/

推荐访问:古诗黄鹤楼诗意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