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活动标题]七夕标题

来源:素材及写作指导 时间:2018-06-26 10:00:01 阅读:

【www.bbjkw.net--素材及写作指导】

第一篇七夕标题:高考传统文化方面的作文素材汇总

  高考传统文化方面的作文素材
  【忠孝仁义信礼智勇】
  何为忠孝仁义?何为信礼智勇?现在只有在台北的大街看路牌才能见到它们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要维护的那个轶序不再回来,也切断了我们与"忠孝仁义"的关联。"信礼智勇"好歹还是一个各社会通用的生存哲学和基本要求,但我们嫁接了西方的价值理念,在儒家的词语外壳下,内涵不再。
  古人曾把道德修养视为人生的终极追求,不过,在全球化的今天,个人奋斗、快乐、自由通通比道德来得重要;现在的孩子还有很多别的事要忙。
  【四书五经】
  从前,作为书生15岁之前便要把四书五经烂熟于心,几乎都是群"拜经教",他们对经典的了解,足以让今天的古代文学博士生绝望。1912年1月19日,当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下令"小学堂读经一律废止"的时候,这是一个解放思想的壮举;作为后果,近一个世纪后,已经没有多少人回答得出来什么是四书五经了。孩子对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经》、《尚书》、《诗经》、《礼记》、《左传》为代表的古代中国的支柱思想体系,一头雾水。现在,舒乙在北京创办了一家现代私塾馆,专门教授四书五经。
  【任侠之气】
  何为任侠?是"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义之所当,千金散尽不后悔;情之所钟,世俗礼法如粪土;兴之所在,与君痛饮三百杯";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是荆轲、是聂政、是专诸、是李白、是一饭之恩的漂母、是救过伍子胥的渔女。不过,今天他们都在风中消散。再不见独行万里为曾允朋友一诺的男人,再也没有了"拼将一生休,尽君今日欢"的女子。高晓松在他《青春无悔》的文案里这样幽幽地写道。
  从小就被教导明哲保身,不要相信别人,何来的狂狷豪迈之气?何来风流洒脱的风骨?从来没有过年少轻狂,青春就是不完整的青春,读再多的金庸古龙也不管用。
  【匹夫有责】
  对家庭负责、对族人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为看不见摸不着的社会风气负责…….这是古人肩上的N座大山。而今天,我们既没有为别人奉献的义务,也没有权利向别人索取,只能为自己负责。《大学》开篇就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在今天成为镜花水月,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和平时期更像是一句空谈。于是,我们坚持不长大,看日本漫画,听Twins,玩PUPA或HelloKitty,穿满身口袋的阔脚裤,口号是"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咄咄逼人的自由泛滥,让责任感处处失守。而年方10岁的那一拨孩子,耳濡目染的是这一代人放任自流、无限延长的青春期,他们怎么会知道责任感是何物呢?
  【诗词曲赋】
  如果上世纪90年代的孩子们是从周杰伦的《东风破》里才开始接触到古典诗词之美,是不是有点迟了?《全唐诗》有42863首,《全宋词》有19990 首,李白有诗900馀首,陆游有诗6000多首,这还只是中国诗词曲赋的一点零头。然而,我们直到中学毕业所背的还不过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样的小情调,如何让我们爱慕上我们的浩瀚诗海呢?
  不是说古典诗词应被广泛应用,但它从我们的视野里大跨度地撤退、消失,就是这个社会审美能力的丧失。一个从小就被"涉江采芙蓉"、"袅情丝吹来闲庭院"、"醉里挑灯看剑"这样的情韵滋养着的孩子,他们长大以后,心灵或许不至于那么麻木、冷漠。
  【琴棋书画】
  现在,年轻有为的形象是年少多金,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懂得如何赚钱还要懂得如何花钱,再也不是纳兰容若那种精通琴棋书画的浊世佳公子了。成人的价值取向在下一代人身上复制,甚至强化。学琴(指的是钢琴而非古筝)一定要考级,下棋除非是想成为常昊那样的国手,书画是少年宫的常备项目,为的是升学时加分……那种初始的风雅在父母们的鸡毛掸子和考级的压力下,已经被扭曲,再也保持不了它们唯美的形状了。
  【孔融让梨】
  "孔融为什么让梨?""是因为大的梨是坏的。"那个古执而陈腐的孔融如果听到现在的孩子这样回答,肯定气得在棺材里跳起来。是的,传统的道德范式正在流失。90年代的孩子被教导:不劳动者不得食。他们几乎从懂事开始就置身于竞争当中,天生就是达尔文主义者。三年级的孩子每周要上40节课,每天要练3小时的琴,六年级的孩子每天做功课到深夜12点,初二的孩子课外还要参加数学竞赛、英语演讲比赛、学生会竞选…….他如何能够说:同学,第一名我不要,让给你吧?
  没人会感激孔融。只是,当整个社会都开始认同"谦逊使人落后"这种工业文明的价值观的时候,中国古人那种曾有过的温润如玉的人格魅力,也就湮没了。
  【科举】
  自隋大业三年(607年)开始,千百年来的寒门就是通过科举跃进龙门的。从"乡试"、"会试"到"殿试",每三年举行一次的科举考试让"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1300多年后,废科举,兴学校,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西方的教育体系登堂入室。私塾成为布满历史尘蠹的老朽,而科学成了新宠。
  今天私塾虽然零星地作为新闻存在着,但再也无法听见稚子朗朗的背书声了。在今日的价值取向之下,不具有实用功能的东西,孩子们兴味寡然。
  【民风民俗】
  过年摸门钉放鞭炮,上元吃汤圆放花灯扭秧歌,端午插艾条挂香符赛龙舟,中元盂兰盆会驱傩......随着大城市全面禁燃鞭炮,这些节日离我们渐行渐远,孩子们的非物质所获得的野趣,也就逐渐稀释。有多少孩子还知道飘色?有多少孩子还知道台阁?
  90年代生人开始相信圣诞老人了,开始在麦当劳必胜客里过生日。他们不知道阿福,没放过风筝,没见过长命锁,没上过八仙桌,没爬过大门槛,所以,传统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是没有质感的,是苍白的。
  这是古代私塾都有义务传承的传统文化。
  近代以降,西学东渐,学校替代私塾是一个进步。
  然而,我们却行进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消逝中。
  素材积累
  1. 国家教育部决定2008年3月到2009年7月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等10省市开展试点工作,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广。目前,15首京剧教学曲目已经确定,其中从“文化大革命”中诞生的样板戏里选中9首唱段作为教学曲目(见2008年2月22日《南方都市报》)。
  2.好莱坞大片《功夫熊猫》在中国和美国都取得了很不错的票房,但是,功夫是中国的,熊猫也是中国的,为什么电影是别人制作的……尽管在国内,“花木兰”的故事妇孺皆知,但这一资源的开发利用却被美国抢了先。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花木兰》系列动画片,在全世界赚取了超过20亿美元的票房收入。
  3. 如果80年代和90年代的孩子们是从周杰伦的《东风破》或是SHE的《长相思》里才开始接触体会到中国古典诗词之美是不是太迟了?自《诗三百》到《汉乐府》再到《全唐诗》、《全宋词》,还没包括屈原、班固的楚辞、汉赋,更没提到魏晋的“蓬莱文章建安骨”,这浩瀚如海般的诗词国度,怎是一首《东风破》所能表达的?现在我们是否只停留在小学课本里教的“离离原上草”或是什么“二月春风似剪刀”的阶段,或是为了逗情人开心为她轻吟“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浓情蜜意?
  4.对于国粹之一,竟然不断有一些具有西方教育背景的中国人提出废除中医。
  5.奥运会开幕式,我们充分向世界展示我们文化的博大精深:水墨画,淡雅却意味无穷;焰火,璀璨英两夜空;缶声,悠扬悦耳……开幕式中的“中国元素”集中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整台开幕式,因为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科技,中国与世界的完美结合,创造了“奇观感”的恢弘中国气派和东方神韵。
  6. 唯有中秋佳节,天南地北共赏一轮明月;唯有春节,大江南北,将一锅饺子煮成千年不变的和和美美与团团圆圆( 能够用上语言表达中的句子,值得鼓励)
  7. 余光中“当女友改名叫玛丽,还怎么吟诵一首《菩萨蛮》。
  8. 如今,许多独力传承某种民间工艺的老艺人大部分没有接班人,连自己子孙都不愿学习老一辈的手艺,有的民间工艺出现了人绝艺亡的困境。
  9. 过圣诞节比过春节更热闹,过2月14日的情人节已成为惯例,中国的七七节最近才被商家炒作起来,婚纱结婚司空见惯,却几乎见不到花骄、拜堂……时尚的现代人以崇拜西方文化为荣,把中国的传统当成古董,会背若干唐诗的人越来越少。我不禁想问,我们中国的传统是古董吗,我们的传统文化还能维持多久?
  10. 包括北京故宫、西藏布达拉宫及云南丽江古城等中国境内六处世界遗产,因管理不善,面对即将吊销世界遗产之名的危机。其中云南省「三江并流」因政府在上游兴建水坝,严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被世界遗产大会责令整改,如明年未有明显改善,将被剔出《世界遗产名录》。
  11. 凤翔泥塑、木板年画、千阳灯盏戏、凤县民歌……这些深深扎根于宝鸡民间的传统文化如今都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从今年起,陕西宝鸡市财政每年都将拨专款40万元用于开展“民间文化保护工程”。
  12. 一个中学生用大量的时间学习英语,却不愿意在语文科上花时间,觉得学和不学一个样。
  13.目前,许多大学都不开语文课,但大学生却要用一半以上的时间来学习英语。
  14.一个使用中国纳税人钱财并在中国召开的科学学术会议,却要求一律用英语交流,甚至,中国听众连翻译服务都无法享有。
  15.近几年,尤其是跨入新世纪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来华留学生人数急剧上升、国内外汉语教学机构数量快速增长、参加汉语水平考试(HSK)的考生人数快速增长。
  16. 借助中国英语学习热和巨大的市场,2004年,英国英语教学年输出利润分别占到了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和出口额总额的4%,英语已经成为了英国赚取外汇的龙头产品之一。有人预测未来20年内,中国流利使用英语的人数将超过全世界母语为英语的人数。掀起学英语的高潮,英语成为升学、就业等必备“敲门砖”时,我们是将之视为国际化的进步,还是母语的失落?
  社会评论型高分作文的常见结构:
  明确思路
  第一段:由别的话题过渡到社会现象,并摆明态度。
  第二段:概括性地联系材料,过渡到举例摆现象证明普遍性。
  第三段:摆现象证明普遍性(若议论较多可以分段)
  第四段:过渡到危害分析
  第五段:分析危害或者原因
  第六段:过渡
  第七段:谈解决方法
  例文:
  传统·传承
  风清月白下的赏桂思亲,意趣不再;河浪拍岸中的悼古思今,涵蕴渐远;爆竹声声里的团圆重逢,欢乐已淡…… 现代人,中秋时分又有几人观月怀远,怕只有窝居在钢筋水泥的框架中,独啃风味更浓,情味已淡的月饼罢?春节佳际又有几人携手足揽妻儿共享天伦之乐,怕只有跑前忙后打点忙碌的生活罢?面对此景此情,我不禁困惑:传统,我们要传承的究竟是什么?
  我们的文化阵地萎缩了,引人遐思的明月再也吸引不住现代人的眼光,人们冷冷地把它丢在一旁,任由它在冷冷的夜晚,独放冷冷的青辉。太冷了!冷的岂止明月,还有现代人的一颗心,还有现代文明那颗蒙尘的灵魂。传统不复,一块小小的月饼自以为具备了所有,其实也只是一具空壳而已。没有了文化内涵,一切的载体都将失去意义!
  我们的传统需要我们一代代的人来传承来弘扬。我们传承的是什么?是那块自古吃到今的月饼吗?是那捆自古扎到今的粽子吗?是那锅自古包到今的饺子吗?显然不是。可是,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自以为对着明月吃上几口月饼便是一个诗情画意的中秋;又有多少人自以为一碗水饺下肚便有为人满誉的团团圆圆?我们要传承的是文化的内涵,而不是它的载体。
  倘若我们能在中秋的明月之下,漫谈古今,不论是神话中的嫦娥奔月,还是现实中的探月之程,融古今为一体,以明月为纽带,把古人的哲思与今人的智慧沟通,那便是对文明的传承。抑或是随吟几首诗词,感受古时的明月带给人的情思,探索古人对明月独特的情感,那也是对文明的传承。
  文明的传承不应该被困顿在实物的基础上,不应该被束缚在载体的限制中,我们应把握传统的内涵,让精神的血脉在历史的延续中流淌,并不断地注入新生,给它力量让它可以无限地延伸下去,给它活力让它可以不遭受干涸的威胁。
  传统是文明的结晶,需要不断地传承。别让传统的鲜花干枯在缺乏活力的土地里。
  「作文题目」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工业与商业的全球化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消解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似乎渐渐成为记忆中的历史:传统节日日渐淡化,传统歌舞正逐步被放弃,曾在民间大放异彩的种种民间艺术也面临失传的危险。站在文化的观点来看,我们似乎必须保存现实社会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艺术;但从另一些观点来看恐也未必。对传统文化濒临消失的现象,你是怎样看待的?请以“正在失去的传统文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这个话题是有极强的时代意义。我们不妨将这一话题变成一个问题:我们如何面对正在失去的传统文化?这样就比较容易把握了。面对央视以“百家讲坛”如此大的阵容来推广传播中国的经典文化,面对中华传统的节日的失色,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的争论,我们不能不想到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也不能不思考:我们民族的根又在哪里?
  写成议论文比较容易把握,可立论,可驳论;可纵横古今中外,亦可单单针对当今社会现象褒贬。写其他文体也未为不可,也能写出优秀之作!关键在于能否在行文中透漏出一种责任和使命意识!
  「精彩例文」:
  没有月的夜晚
  没有月的夜晚,李白是孤独的,因为他没有了《月下独酌》的洒脱;没有月的夜晚,苏轼是愁苦的,因为他没有了抒发对亡妻怀念之情的载体;没有月,中国古代文人都是死寂的,千百年前的文化全化为泡影;没有月,中国是迷惘的,是高高夫妻的楼阁,没了根基。
  月是中华文化的魂,而如今的夜晚已没有了“月”,中华文化又将何去何从,中秋之夜,明月半墙,此等美景已没有多少人去关注了,十五的月亮即使再大再圆,也勾不起游子思家的心。“望月怀人,见云思友”已成旧谈,因为现代已无需“思念”。寄去一张照片,打一次电话,上次网见见面,比望月望云简捷迅速得多。看来“月”确实没了用途,中华文化没有了用武之地,现实社会忘记“月”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然而我独爱月,有月的夜晚,我才敢夜行,有“月”的人生,我才感觉有了归宿。
  李白的“少年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勾起我对幼时的怀念,对天真幼稚的向往;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则是打发无眠之夜的良药,是人由幼稚走向成熟的一道坎,是人真正走向人生境界的开始。遥想东坡当年,独自一人,观“缺月挂疏桐”,听“漏断人初静”,与“孤鸿”为伴,与“缺月”为伴,是多么美妙的境界啊。而如今,夜幕虽已降临,却没了人静之夜,虽有缺月挂树梢,却没了鸟的痕迹。此景不仅不能打发愁苦,反会使人更
  加抑郁愁困,真羡慕苏轼的月。在苏轼人生的低谷,遥望到一轮明月,才使他释然身轻,由庸俗走向洒脱,由喧嚣走向幽静。怀念苏轼的月,是“千里共婵娟”的兄弟之月;思念苏轼的月,是“明月夜,短松岗”的真情之月;渴望苏轼的月,是“缺月”的人生之月。
  最无法忘记的是“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总有一种无法言喻的向往。似月光下的一张网,只要在有月的夜晚,我就无处可逃,月已无法走出我的心底,我也无法走出月的辉光。
  没有月的夜晚,我是孤独的,没有人能够捕获我心灵的愁苦,没有“月”的夜晚,我的一生是黑暗的,太阳的光永远撕不开孤寂的夜幕。我需要有月的夜晚,中国更需要一轮“明月”照彻前方的道路。
  点评:本文标题新颖,选材上独特。乍一看,月似与传统文化风马牛不相及,细读之,琢磨之,才明白作者行文的妙处,月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情结。文章开头由李白之月写起,写尽了古代文人的望月情怀,又自然的与今人的“忘”月作比,表达了自己的美好愿望。相信中华民族嫦娥奔月梦想的实现应该是指日可待。 守望·腾飞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或许,那古老的铁血丹心的生活早已驾着历史的战车悄悄逝去,但是,负载其上的中华民族灿烂而辉煌的传统文化,是否也一去不复返?
  春花秋谢,雁阵南移。华夏民族从历史的硝烟中一路走过来,她徘徊于“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长城前,纵横于大唐盛世的舞榭歌台之上。可悲的是秦淮河的水太冷,北方大漠的铁骑太硬,晚清末朝的统治者太软弱,西方侵略者的枪炮太利,风风雨雨,凄凄惨惨戚戚的近代民族史化为无数仁人志士的花

第二篇七夕标题: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扬民族传统文化。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古诗词知识竞赛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A、朋 B、人 C、师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自( )
  A、《论语》 B、《庄子》 C、《礼记》
  3、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 )而小天下”。
  A、泰山 B、嵩山 C、黄山
  4、《礼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 )。”
  A、足 B、乏 C、困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A、悲伤 B、伤悲 C、忧伤
  6、“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作者是( )
  A、李白 B、苏轼 C、李之仪
  7、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
  A、似曾相识鸟归来 B、似曾相识雁归来 C、似曾相识燕归来
  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 )”。
  A、慎于行 B、慎于思 C、慎于言
  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 )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10、管子曰:“仓廪实而知( )。”
  A、礼貌 B、礼节 C、礼仪
  1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不受嗟来之食”。
  A、智者 B、廉者 C、仁者
  12、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说:“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 )为美。”
  A、朴素 B、俭朴 C、俭素
  13《七步诗》的作者是( )
  A、曹植 B、曹丕 C、曹操
  1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
  A、阴山   B、边关    C、燕山
  1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
  A、“花重绵阳城  B、花重锦州城   C、花重锦官城
  16、“问君能有几多(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李煜的词句。
  A、忧    B惆    C愁
  17、“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
  A、《游园不值》   B、《春望》   C、《春夜喜雨》
  1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 ),( )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出自《老子》。
  A、辨    B、辫    C、辩
  1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句中“跬”读作( )
  A、kuǐ B、guī C、wā
  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 )的文章。
  A、文天祥  B、辛弃疾   C、范仲淹
  2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是周敦颐称赞( )的名句。
  A、牡丹   B、菊花    C、莲花
  2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是文天祥的诗句。
  A、汉青   B、汗青    C、汗清
  23、老子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里“作”的意思是( )
  A、工作   B、开始、起步 C、做
  24、《礼记·大学篇》中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 )。”
  A、修其身  B、正其心   C、诚其意
  25、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的上句是( )。
  A、弟子不如师  B、弟子必不如师  C、弟子不必不如师
  26、“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句的作者是( )
  A、李白   B、崔颢    C、王维
  27、“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 )
  A、因为   B、坐下    C、座位
  28、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 )。”
  A、戚戚   B、凄凄    C、泣泣
  29、陶渊明的《移居》(其二)中“春秋多佳日”的下句是( )
  A、登高赋新诗  B、闲暇辄相思  C、有酒斟酌之
  30、杜牧的《江南春绝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 )
  A、多少楼台烟波中 B、多少楼台风雨中 C、多少楼台烟雨中
  1——5AAACB 2——10CCCBB 11——15BCAAC 16——20CACAC
  21——25CBBAC 26——30BAAAC
  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二)
  一、判断下列诗句的书写和原文是否一致。(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0分,每小题2分)
  1、总角之晏,言笑宴宴。 ( × )
  2、君当作磬石,妾当作蒲苇。 ( × )
  3、纤纤捉素手,扎扎弄机抒。 ( × )
  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比如朝露,去日苦多。 ( × )
  5、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还。 ( × )
  6、淮水西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 × )
  7、苍海月明珠有泪,篮田日暖玉生烟。 ( × )
  8、楼船夜雨瓜州度,铁马春风大散关。 ( × )
  9、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 )
  10、乱石穿空,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 ( × )
  二、单选题。(150分,每小题3分)
  1、《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有( B )
  A、304篇 B、305篇 C、306篇 D、307篇
  2、成语"七月流火"出自《诗经》,它是用来形容( B )
  A、炎炎夏日 B、夏去秋来 C、春去夏来 D、秋去冬来
  3、名句"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灯火阑珊"是指( B )
  A、灯火辉煌 B、灯火即将熄灭 C、灯火忽明忽暗 D、灯火次第闪烁
  4、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A )
  A、晚春 B、盛夏 C、初秋 D、寒冬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请问被称为"菊月"的月份是( B )
  A、八月 B、九月 C、十月 D十一月
  6、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D )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请问,我国对清明节有多种的称呼,下列哪一种不是?( D )
  A、鬼节 B、死节 C、冥节 D、寒食节
  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编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古诗描写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这个传统节令是( D )
  A、中秋 B、七夕 C、清明 D、重阳
  9、姜夔词"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中"豆蔻"指( B )
  A、男子十三四岁 B、女子十三四岁 C、男子十五六岁 D、女子十五六岁
  10、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作者是( C )
  A、屈原 B、王羲之 C、陈子昂 D、李白
  1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的作者是( D )
  A、陆游 B、辛弃疾 C、岳飞 D、李清照
  12、"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诗中运用了哪个典故?( A )
  A、汉朝李广的故事 B、汉朝霍去病的故事 C、宋代岳飞的故事 D、宋代辛弃疾的故事
  13、"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对哪个诗人的评价?( B )
  A、陶渊明 B、王维 C、孟浩然 D、张籍
  14、被称为"七绝圣手"和"梅妻鹤子"的诗人分别是( A )
  A、王昌龄 林 逋 B、杜甫 陶渊明 C、王昌龄 陶渊明 D、杜甫 林逋
  1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首诗的作者是( C )
  A、苏轼 B、柳公权 C、颜真卿 D、怀素
  1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句诗的作者是 (A)
  A、杜甫 B、白居易 C、李贺 D、屈原
  17、杜甫诗歌"岱宗夫何如,齐鲁青未了",其中"岱宗"是指( A )
  A、东岳泰山 B、西岳华山 C、北岳恒山 D、南岳衡山
  18、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中"暗香"指的是( C )
  A、菊花之香 B、荷花之香 C、梅花之香 D、丁香花之香
  19、名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中的"黄花"指的是( A )
  A、菊花 B、荷花 C、梅花 D、丁香花
  20、柳永词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多么迷离伤感。人们常提到的"杨柳"是指( B )
  A、一种树木的名称 B、两种不同的树木的名称
  C、一种种植在岸边的花草 D、词人的一个朋友
  21、与"主人下马客在船"修辞一致的是( D )
  A、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B、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22、诗歌"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所用修辞是( D )
  A、比喻 B、拟人 C、对偶 D、谐音
  23、下列标题中不属于词牌的是( B )
  A、《忆江南》 B、《凉州词》 C、《虞美人》 D、《沁园春》
  24、"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 A )
  A、琵琶 B、古筝 C、扬琴 D、箜篌
  25、"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这几句诗是诗人欣赏什么乐器而产生的联想?( D )
  A、琵琶 B、古筝 C、扬琴 D、箜篌
  26、歌词"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化用哪位诗人的诗歌?( A )
  A、张继《枫桥夜泊》 B、王维《枫桥夜泊》 C、张继《山居秋暝》 D、王维《山居秋暝》
  27、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片名取自我国古代一位词人词作中的句子。这位词人是(B)
  A、辛弃疾 B、李煜 C、宴殊 D、李清照
  28、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乐府双璧"的作品是( B )
  A、《木兰诗》和《敕勒歌》 B、《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C、《长歌行》和《敕勒歌》 D、《长歌行》和《孔雀东南飞》
  29、诗句"恸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明末崇祯皇帝吊死于北京景山和清兵入关的历史史实。请指出"冲冠一怒"和"红颜"分别指的是( C )(据说此乃台湾高考试题)
  A、张圆圆 吴一桂 B、李圆圆 吴二桂
  C、陈圆圆 吴三桂 D、高圆圆 吴四桂
  30、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上下联分别给古代哪两位名人有关?( C )
  A、 项羽 夫差 B、刘邦 夫差 C、项羽 勾践 D、刘邦 勾践
  31、下列对联与名人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C )
  ①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②犹留正气参天地,永留丹心照古今。
  ③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④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A、杜甫 岳 飞 蒲松龄 屈 原 B、白居易 岳 飞 吴敬梓 贾 谊
  C、杜甫 文天祥 蒲松龄 屈 原 D、白居易 文天祥 吴敬梓 贾 谊
  32、历史上曾有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是在( A )
  A、东林书院 B、岳麓书院 C、石鼓书院 D、白鹿书院
  3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色?( B )
  A、蓬莱阁 B、腾王阁 C、崂山 D、百花洲
  34、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 D )
  A、黄山 B、峨眉山 C、天姥山 D、庐山
[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国防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3.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4.龙的知识竞赛试题以及参考答案
5.中国历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6.文学知识竞赛的练习试题
7.医学试题及其答案
8.中外名著试题及答案
9.c语言试题及答案
10.会计中级试题及答案

第三篇七夕标题:传承经典弘扬文化作文800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深深融入人们的生活,滋养着民族的心灵。
  弘扬传统文化作文800字篇1:
  据人民网消息,教育部拟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等10省(市)中小学开展京剧课程的试点工作,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开。同时,教育部确定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等15首京剧经典唱段作为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
  初看该消息,我不禁从心里叫出一个好字,作为一名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京剧爱好者,我深知此举对于弘扬国粹京剧的重要性。弘扬传统文化是一项长期工程,要从“娃娃”抓起。京剧进入校园,有助于儿童了解进而喜欢京剧,也有助于国家发现和培养京剧人才,专家也指出,京剧进校园非常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
  京剧进入中小学校园的消息在“哈韩”、哈日”蔚然成风的时代风潮下;在《九成孩子知圣诞没人知端午》这样的新闻标题下;在儿童“将墨汁当酱油”的笑话里,更显得振奋人心。
  但是,在我为此举叫好的同时,有个疑问也一直在脑海中盘旋———京剧能够真正走进校园吗?
  确实,京剧是我国最有影响力的剧种,与其他戏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徽班进京后吸收昆曲、京腔、秦腔等各种戏曲艺术的成就,衍变为京剧。但京剧在长达五六十年的演变过程中,受到北京的语言、风俗等潜移默化的影响非常深,尽管有其他地方戏剧的元素,但京剧在骨子里与北京的风俗习惯以及文化底蕴密切相关。所以,京剧本质上仍然姓“京”,具有强烈的地域性。
  任何艺术都不是短期可以速成的技巧,而需要在浓郁的艺术氛围的浸润下滋生、成长、盛开乃至遍地开花。带有强烈地方色彩和地方文化底蕴的传统文化更需要地方风情的滋养,当地浓郁的氛围使得学生容易有亲近感,有利于学生耳濡目染;另外,也可以缓解师资不足的窘境。
  但一些地方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弘扬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遭遇着尴尬。2002年,佛山市率先将传统民间艺术剪纸、舞狮、粤剧、武术等引进校园,而且有小学用武术取代了广播体操,在强健学生体质的同时也弘扬了当地文化,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但佛山也同样面临着学生因学业压力大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家长对传统文化认知浅薄的困境,曾经火热一时的武术兴趣班也烟消云散。
  粤剧在其故乡广东都面临着观众流失、人才青黄不接的窘境,字正腔圆的京剧在广东的“遭遇”可想而知。
  弘扬传统文化需要循序渐进,对于底蕴深厚的京剧的弘扬更是如此。《红灯记》是现代京剧的代表,其中的经典唱段《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要求演员具有深厚的京剧功底,能够充分体现出现代京剧强烈的时代气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可以学到、悟到多少呢?有关部门可以尝试性地在中小学校开设一些京剧欣赏课程,让学生对京剧有起码的了解和感知,而不是一次性地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教学生学唱京剧。
  确实,京剧是国粹,但传统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每一种传统文化都镌刻着中华历史的烙印,弘扬传统文化真正的题中要义是让传统文化不要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真正形成中华文化大家庭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景”。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当务之急,中国传统文化最讲究的是“和而不同”,所以,弘扬民族文化并不是要一刀切,而是要因地制宜和循序渐进。
  弘扬传统文化作文800字篇2:
  当书信被电子邮件取代,当脚力被各种交通工具代劳,当传统文化在濒临灭绝的边缘苦苦挣扎:处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又该何去何从?科技为上,传统靠边?还是传统为要,科技为辅?
  在如今纷繁芜杂的大环境下,科技与传统文化不可偏废。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我们的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促进社会进步,让人享受舒适生活:积极发挥科技优势,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已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
  鸦 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便对西方现代科技有一种盲目的恐惧或崇拜,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国门,打碎了天朝上国的美梦,也在国人心中种下了恐惧而又歆羡的种子。科技强国也被无数国家奉为圭臬。科技霸权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现代科技的优势展露无遗。
  但我们就该为此放弃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讲究仁义礼智信,中国文化具有兼容并包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伟大的中国文化是我们传承千年,历久不衰的法宝,也是我们走向复兴,开创未来的根本保障。虽然,传统文化不乏糟粕,虚荣、麻木等劣根性便是糟粕的体现。但,我们不能否认传统文化的精髓让我们经久不衰,绵延不绝。文化的包容维持着中华民族的和谐与稳定,也为民族大家庭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使其焕发生机。五千年的积淀造就的是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社会转型期的今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激烈碰撞,逐步融合,而在这碰撞与融合中,各自焕发出新的的生机。科技赋予传统文化科学特性和创造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而科技发展中形成的科技精神,包括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念等,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传统文化。在科技条件下,传统优秀文化经过现代科技的陶冶和兼容,具有了新的创造活力,它既蕴含了现代科技的新成果,又指导着现代科技条件下的民族文化不断创新和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发挥科技优势,改造传统文化,是保持传统文化生机的不二法门。
  同时,传统文化的道德原则、和谐理念也指引着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走向。先进科技的发展为人们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现代建筑的发展并随着邻里人情的冷漠,交通工具的进步伴随着健康的,电子文档的的发明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书写能力的退化。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也只能依靠传统文化。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令举世深思的论点:“挽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而七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在巴黎宣布,解决21世纪人类的生存问题,必须去2000多年前的孔子学说中汲取智慧。弘扬传统文化,解决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也指引着科技的发展。
  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在碰撞交融中永葆生机与活力!
  弘扬传统文化作文700字篇3:
  这几天的心情那是非常非常的烦躁不是我自己的原因,而是为国家为民族为这个社会,,身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我感到非常的悲哀,这不光是我是我同道中人共同悲哀的问题,可怜的中国文化啊可怜那些曾为我们国家出过力,牺牲过生命的先人们了他们留给我们的东西正在被我们一点一点的淡忘掉,盲目的吸取他国的东西,是的我们可以吸取但是吸取的同时别忘了本身为国人,难道还不感到悲哀,为什么现在这么多国家对我们虎视眈眈,为什么我们国人为了他国的东西大打出手,自己家的东西都不要了你还何谈爱国,我们是可以吸取,是可以学西方的东西,有些东西确实是有优点我们为什么不学呢关键是看你学过来之后怎样去发展了,就拿武术来说被他国吸取过之后加上自身的努力就变成了自己家的东西,而我们呢只是一味的死学,没有一点点的创新,我们要做的就是发展成自己的东西,加上自己民族的特色,这样才行啊,,才能立足于社会之林啊。
  中国人还继续这样的话,那么自己的东西一点点的会被别人抢走,就比如说端午节,,被韩国抢走,知道消息后,多少国人气愤,,呵呵,,那怪谁呢还不是怪自己啊,人家为什么能抢走啊自己都不重视了自己都不发展了还有什么可说的一些国粹啊像戏曲,武术,诗词等等还有多少人学呢,悲哀啊这些东西又有多少人了解呢只是为了好玩耍酷,没有站到一个文化的高层次上去发展,整天做一些低俗的事情,
  说什么都是借口,就是你们那些人,现在的世界环境是的咱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是需要时间的,不是每个人随便可能学会的而且时间也长,,讲究基本功,但在期间他可以锻炼你的意志,磨练你的心态。
  现在我很烦躁,顶着很大的压力,最让我痛恨的就是那些低俗的人,不会欣赏的人,没有一点点文化层次,只是为了好看好玩,不能忘了本啊不能不发展自己家的东西啊……越是这样的就越有人远离这些出力不讨好的东西,所以就一点点的淡化知道失去
  以后希望会出现更多的高文化层次的人救国救民啊。
  弘扬传统文化作文800字篇4:
  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才能更加地充满生机和活力。
  小时候,每当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声四起,霎时间村当街便挤满了人,有敲锣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跷的,有玩龙的,村里好不热闹。小孩子穿着棉袄在街上你追我赶的,不时地放着炮,老人们聚成一堆儿聊天,年轻小伙儿,俊俏姑娘则在给人们表演节目。
  而清明节,人们总会把嫩绿的柳枝插在门上;端午时,奶奶总会给我们系五线绳,煮鸡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节呢,我们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举头望明月,低头吃月饼,真是人间一大乐事。
  可现在呢,“洋节”来袭,西方的情人节代替了我们的七夕节。洋节风靡而传统节日却逐渐被人们淡忘,身为一名中国人,你难道不应为此做些什么吗?
  现在,每当过年时人们总是出去大吃一顿,守在电视机旁看春晚,有许多人在叹气,说:“怎么一点年儿都没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这些文化习俗正在挥手向我们告别。
  清明节人们哪还会在自家门前插一枝嫩柳呢?仅仅去坟里扫扫墓,仅此而已。端午节,还有谁会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圆之夜,又有谁会和家人们惬意地坐在院子里手拿月饼,抬头赏月呢?
  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慢慢被人们所淡忘。传统佳节在现在社会里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担忧?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呢?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无形财富,传统佳节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这些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能倡议大家为弘扬传统文化而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属于这个民族,它更属于这个世界。我们要尽全力把我们的传统佳节推广到世界上,让世界变得更加炫彩多姿。保卫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你还等什么?快行动吧!
[传承经典弘扬文化作文800]相关文章:
1.弘扬家的文化800字作文
2.关于弘扬传统文化的作文
3.中华传统文化作文800字
4.弘扬传统文化作文怎么写
5.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6.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作文800字
7.文化何处作文
8.传统文化作文
9.美国文化英语作文
10.关于山西文化作文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17797/

推荐访问:七夕活动标题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