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一件事好结尾]难忘的一件事开头与结尾的好段

来源:学生作文作业 时间:2018-06-25 10:00:02 阅读:

【www.bbjkw.net--学生作文作业】

难忘的一件事开头与结尾的好段篇(一):我经历过的一件事作文四百字左右

  第一篇:我经历过的一件事作文
  从小到大我们一直是经历着一件件事而长大。这些事里也许让我们明白了些什么,也许给我们的是教训,也许给我们的是感动得潸然泪下。总而言之这些都会使我们长大。我就经历过这样让我终生难忘的一件事情。换牙是每个人生长时必须有的一个过程,而我那次拔牙却和平常的拔牙与众不同,医生要从我的上颚与鼻腔中间的位置里取出那颗长到了的门牙。在去口腔医院的路上我的心里一直纠结着,甚至还掉了眼泪。我对爸爸说:“爸爸能不能在等几天再去拔掉这颗牙呀?爸爸说就算今天我带你回去早晚还是要去把这颗牙拔下来的,就算你今天不拔这颗牙,你的心里也不会踏实。
  还不如今天把这颗牙拔下来了呢,再说了医生会给你打麻药,你还有什么可怕的呢!”我心里暂时安顿了下来。等到了口腔医院我一听到小孩的哭声我就受不了了,我就开始设想呆一会医生会用刀o我的肉切开,我身子一抖,真是不敢往下想。我当时真是无计可施呀!我突然想出了一个办法。(因为当时心里一直想的是逃跑)我骗妈妈说:“我去一下卫生间。”妈妈说:“那你赶快回来。”我说:“好”。等医生叫到我的名字时我却不在,这下妈妈可急坏了,当时妈妈快速的跑到卫生间急切的叫着我的名字而我却不敢出来,后来我想到爸爸说的那句话,唉,反正是躲过了初一也躲不过十五,我还不如勇敢地走出来呢。妈妈说:“你真是的,怎叫你,你不吱声呀!吓死我了!”妈妈说:“赶紧跟我走”。当我躺在椅子上是我闻到了一股浓浓的药味。我更害怕了,我全身上下开始发抖。有位护士阿姨跟我和蔼说:“不用害怕一会儿会给你打麻药的不用害怕。”每回我最害怕得就是看到那些治牙的工具。
  我开始闭上眼睛。突然我听见医生走过来的脚步声,我睁开一点眼睛,看见医生手里拿着针管,我心里想是不是要打麻药了,我又闭上眼睛。医生扒着我的上唇,开始给我打麻药。打完麻药我就把眼睛闭上,心里想着别的事情。可还是驱逐不了心里的那种恐惧感,我感觉医生不是在拔我鼻腔里那颗门牙而是在拔我最后一颗牙。等过了40多分钟,我一睁开眼睛看见医生正手里拿着线,我赶紧把眼睛闭上,心里乐呵呵的想哈哈这下应该是缝线了吧!没想到过了几分钟这个小手术真的做完了。我这时才感觉心里的那块大石头落了下来!
  第二篇:我经历过的一件事作文
  暑假里连续天天看奥运会,我们社区里的爱运动的小伙伴们早就手痒痒得要命了。一天下午,我和社区的小伙伴们策划好了去打一场篮球比赛。
  因为场馆离家远,怕大人着急,所以我们就决定在社区的小花园里比赛。说起篮球场地,实在有些汗颜。我们的篮球场只不过是花园里的一个简易的篮球场。场地不大,四周都是花坛,场地也不平整,有的地方还有沙子,坑坑洼洼的,球一落到上面就没法拍了,而篮板又很破旧,篮筐只有1。5米左右高。可是因为看奥运会看得大家兴起,我们还是决定在这简陋的场地上举行一场“庆奥运篮球赛”。
  尽管场地条件艰苦,可是我们还是比得很认真。比赛开始了,先由我发球,我将球传给另一名队友。这名队友一接到球,急忙带球前冲,情急之下一下子把球拍进了沙坑里,球没跳起来。我们另一名队员迅速补了上去,将篮球救起,然后急忙上篮、投球。可是由于他投球时重心不稳,球没进。这个球被对方球员得到了。对方把球传到了外围,我们拼命的追了过去,只见对方一名身高马大的球员带球来个个三步上篮,把球扣进了篮筐里。对方一阵欢呼,我们却一阵沮丧。我终于知道打篮球的不容易了,就这一个球,我们已经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了。
  比赛继续,这回由我们队发球。当球传到我的手上时,我带球冲到三分线前,只见防守队员没有跟上,我瞄了瞄篮筐,深吸了一口气,沉稳地把球投了出去,那球就像安装上了导航仪似的,直奔篮筐。“好球!三分!”我的队友们大声欢呼起来。顿时,我觉得所有疲劳一扫而光,我们继续以饱满的精神投入这场比赛。紧接着,我们连连进球得分,完全占据了场上主动。
  可是到了下半场,对方好像发威了。他们调换人马,调整战术,开始大举大反攻了。结果我们前半场进球的优势,后来因为我们的体力不支渐渐失去了,所以我们屡投不进。比赛结束,我们最终以44:46的比分负于对方。我不由得联想到奥运会上,我们中国队也是最后体力不支才输了球。可是中国队有不少球员,他们的技术水平是世界一流的,我觉的这些球员虽然没有得冠军,但是在我的心目中仍然是最棒的!
  不过输了球的滋味真不好受啊!我们看着对方欢庆胜利,都有些有些垂头丧气、没精打采的。经历了这场“庆奥运篮球赛”,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运动员们的辛苦;我才真正觉得,那些奥运赛场上的体育健儿们面对失败时,是多么让人敬佩啊!今后我要好好练习,长大了要像姚明一样成为“篮球明星”!
  第三篇:我经历过的一件事作文
  在人生的旅途中,总有几件事情令我难忘,它们犹如一颗颗明亮的星星一般,点缀着我记忆的星空和绚丽的人生。记得那是前年的春天,我刚上三年级时便读了凡尔纳一篇叫做《海底两万里》的著作。当时这部著作就像磁铁一样吸引了我,于是,每天读凡尔纳的作品已经成了我的必修课。
  几个月后,我读完凡尔纳所有的小说后,不仅增长了许多知识,而且也学会他的许多写作技巧。
  有一天,我闲来无事,便萌发了创作的欲望,我何不仿照《海底两万里》写一篇微型小说。想到这,我陷入了冥思苦想之中。既然是仿写,那就必须有一些相同的地方。于是,我找来《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在文中圈画出一些可以的重点和可迁移运用的写法。半小时后,我已达到了万事俱备的地步。但就在此时有一个问题却挡住了我成文的去路,我又犯起愁来:题目的拟定总觉得不妥,怎麽办呢?我反复推敲:拟个什么题目为好呢?如果叫做《海洋的秘密》,是不是太落入了俗套了呢?嗯,不好,我摇了摇头,咦!不如拟为《会发光的鱼》——安康鱼吧,嗯,不错,但转念一想,这个题目尽管能体现鱼的特点,但又不够含蓄,不妥,那起什麽名字呢?对,有了,此刻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既然鱼会发光,不如就叫《海中的手电》,对,我刚写下手电二字,又觉得“手电”运用得太直白了。思前想后,终于我为这即将诞生的作品起了一个心怡的名字—《海底的灯光》。
  好,大功告成,“我应该先写开头。”我自言自语地说。于是,我先把《海底的灯光》前言部分完成,而后又将第二段介绍大船的内容充实,接着借鉴了一些数据,最后才进入了正文的部分。
  后面,我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并借助以前读过的相关书籍,再加上一些自己的语言和过渡词句,将一环一环紧挨着的小说内容写在本子上,最后,我又借助书籍和网上信息,完成了我这部小说的结尾。不到两小时,一千余言的微型小说结在我的笔下“诞生了”。
  望着我的“杰作”,我不禁长吁了一口气 ,回想着自己刚才经历“创作”历程,我彻底明白了要想做好任何事,不仅仅需要坚持,更需要一份认真执着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只有这样,当你饱尝艰辛后所获得的快乐才是最甜蜜的……

难忘的一件事开头与结尾的好段篇(二):关于幸福与情谊的唯美段落

  1、人的一生,既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坏。每个人的背后都会有心酸,都会有无法言说的艰难。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泪要擦,都会有自己的路要走。只要记得,冷了给自己加件外衣;饿了给自己买个面包,痛了给自己一份坚强;失败了给自己一个目标,跌倒了在伤痛中爬起,给自己一个宽容的微笑继续往前走,做最真实的自己。
  2、不要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也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个性以及价值。你看不惯的事情,并不一定就是不好。幸福的理解有千万种,每人的诠释也不同,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可以做自己。相信自己,跟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不盲从信条,不盲目攀比,你就是最幸福的。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因为不完美,我们才最真实。
  3、幸福是一点一点积累的,是一天一天经营的。 不要去伤害喜欢你的人,也不要让你喜欢的人受伤害。一个人就算再好,但不愿陪你到老,那他就是过客。一个人缺点再多,但能处处忍让你,愿意陪你到最后,就是幸福。人人都想找个十全十美的爱人,可人总有缺点。爱就是相互忍让,彼此真诚,共度一生。有个让你一辈子开心的人,才是生活的目标。
  4、当一切拥有和执着成为一种伤害时,放弃便是最好的归宿。谁又能理解谁的多少痛苦;谁又能懂得谁的多少伤痛,泪,没挂在谁的脸上,谁不知道它的冰凉;伤,不在谁的身上,谁不知道它的分量,或许,你能看到眼中的泪花,却不一定能读懂心中的悲凉,或许,你能看到身上的伤疤,却不一定能理解心中的忧伤,在落泪以前转身离去,留下华丽的背影,让心灵轻松地上路。
  5、遇人多了就知道友情的可贵。遇事多了就知道理解的可贵,范文《感悟同学情深的文章》。失败多了就知道心态的可贵。成功多了就知道勇气的可贵。矛盾多了就知道胸怀的可贵。不顺眼多了就知道修养的可贵。恭维多了才知道真诚的可贵。名利多了才知道淡定的可贵。应酬多了才知道清净的可贵。问候多了才知道坚持的可贵!
  6、年轻时,不懂得;中年时,舍不得;有些东西,当你完全拥有时,才觉索然无味;有些东西,当你永远失去时,方知珍贵无比。人生苦短,要来得阻挡不了,要去的挽留不祝得失之间,只要你耕耘过,播种过,浇灌过,收获多少不是成败的唯一标准,重要的是藏在细枝末节里那种使你痛、使你恨、使你爱、使你终身难忘的一次次痛心疾首、刻骨铭心的经历。
  7、人生就像一扇门,有人悲观于门内的黑暗,有人却乐观于门内的宁静;有人忧愁于门外的风雨,有人却快乐于门外的自由。其实,人生很多东西无所谓最好的,只要是你认为值得就是最好。成功与失败,幸福与不幸,在各自心里的定义都不会相同。关键在于如何把握你想要的东西,别让它与你失之交臂,别让自己有太多的遗憾。人活的就是心态、心情,保持一个好的心态,人生就是一个快乐的天堂。
  8、感情再深,恩义再浓的朋友,天涯远隔,情义,终将慢慢疏淡。世上事就这样,好多熟悉的人,你不去呵护,慢慢就淡了,许多熟悉的事,你不去回味,渐渐就忘了。不是说彼此的心变了,也不是说不再当对方是朋友,只是,远在天涯,喜怒哀乐不能共享。岁月的风,不仅吹淡你我心中的情,也能冷却你我心中的义,时光的手,不仅能模糊你眼中的我,也能淡化我心中的你,再熟悉的路,你若不行走,也会陌生,这就是人生。
  9、交一个朋友往往需要几年或几十年;而得罪一个朋友可能只需要几分钟或一件事。俗世浮华,人心的复杂及对一些细微小事的敏感,都已阻碍友情的发展。或许只因为是朋友,彼此少了一些顾虑,少了一份尊重,才会如此,朋友间有时走得太近,关系会变得复杂,离的太远,又会失去联系。不刻意强求友情,用心去珍惜呵护一份友情。即使不会天长地久,至少曾经拥有……
  10、让女人念念不忘的是感情, 让男人念念不忘的是感觉。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沉淀,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消失。也许你可以得到爱情,可以得到婚姻,可以得到优越生活;但如果得不到安全感,一切又有何用呢?生活在富足的恐惧中,还不如生活在安定的贫乏里。幸福,不是努力去爱,而是安心的生活。

难忘的一件事开头与结尾的好段篇(三):贾志敏老师作文教学

  贾志敏老师是国内著名的小学作文教学专家,下面小编整理了贾志敏老师作文教学,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贾志敏老师作文教学
  贾志敏老师是国内著名的小学作文教学专家,他曾经有一段坎坷的生活经历,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他焕发了青春的活力,激励他潜心研究作文教学的科学和艺术。十多年来,他换过三所学校,当过教研组长、教导主任、区人民代表、政协委员,现在又当上校长,但他始终牢记自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始终抓住作文教改不放。他曾一连几年蹲在一个班级搞试验,又带教过许多徒弟,创办过上海市第一所家长作文学校。他还数百次地应邀到各地讲学,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所到之处均受热烈欢迎。如今他两鬓斑白,可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他终于创造出一整套独具特色的作文教学经验。
  我是搞语文教学理论研究的,这些年来从贾老师的作文教学思想和经验中汲取了不少营养。在这里,我想向国内小语界的同行们简要地介绍一下贾老师作文教学的特色。
  我认为,贾老师的作文教学特色可以概括成五个字:“高”“趣”“真”“活”“实”。
  “高”,是立足点高,始终把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作文教学的根本出发点。
  “趣”,是充分激发学生动机,经常寓作文教学于各项兴趣活动之中,使学生视作文为乐事。
  “真”,是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反对写假话、大话、空话和套话。
  “活”,是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善于观察、想象和思维,思维敏捷,头脑灵活。
  “实”,是分阶段地、有重点地、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基本功。
  一
  贾老师经常对大家说:“我教学生作文不是为了培养几个尖子,也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应付考试的技巧,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写作文,都能够通过作文学会做人,学会思考,扎扎实实地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功。”
  早在1978年贾老师在上海黄浦区一所普普通通的小学任教,他就抓了一个生源极其一般的三年级班作为试验班,包教语文和数学,又兼班主任。通过教学改革,该班学生一年学了两年的课程,作文写得尤其出色。到1979年的暑假,该班获准破格参加黄浦区初中入学考试,结果80%的学生成绩达到区重点中学录取分数线。这些年来,贾老师教过的学生经常在全国、上海市和黄浦区的小学生作文竞赛中独占鳌头。这些获奖作文都以题材新颖、思路开阔、充满童心童趣和语言文字基本功扎实见长,而获奖者中有些人原先却是后进学生。
  纵观贾老师的作文教学实践,我认为他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他的教学思想端正,即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作为作文教改的根本出发点。
  大家知道,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其任务在于教会学生独立运用连贯的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真情实感。近年来我国各地的作文教改十分活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教学仍然存在一些弊端,阻碍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例如:
  1.小学生普遍地对作文不感兴趣,但是为了应付考试和升学又不得不陷身于“题海”,加班加点地做作文,身心负担很重。
  2.小学生在作文中说假话、说套话、说空话的现象仍然严重,不会吐露自己的真情实感,这就不利于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在作文指导上,盛行机械地仿写范文,背诵现成文章和“老师出提纲,学生填写内容”等三种方法,不利于开发学生智慧的潜力和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也不利于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根据上述情况,贾老师把“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作为作文教改的方向,不仅切中时弊,也完全符合我国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二
  贾老师的作文教学极其有趣,使学生视作文为乐事。仅仅是三年级的句段训练,他就设计了六七十种“智力游戏”。例如,为了让学生学会用“总起分述”的方法写一句话,他设计了这样一项练习:他先在黑板上写一句话:“今天很冷。”要求每个学生想一句话来表达它,可是在要说的话里不准出现“冷”字。起初,大家面面相觑,不知怎么说。当一个学生说出“北风呼啸”后,大家就争相发言。有的说“大雪纷飞”,有的说“寒风刺骨”。……你一言,我一语,一下子说了许多。贾老师把这些话一一写在黑板上。接着,他提出第二个要求:给黑板上的话编组。凡属于写“环境”的编到第一组;写人物“衣着”的编到第二组;写人物“动态”的编到第三组。学生们兴趣盎然,很快就完成了任务。最后贾老师要求写一段话,先说“今天很冷”这个总起句,然后讲分述句,要分别从一、二、三组里找出句子,依次讲述。结果99%的学生都能写上一段完整的话。例如有个学生这样写:“今天很冷。西北风呼呼地刮着,路上的一些小树也被刮断了,小河里结了厚厚的冰。大家都穿上了冬装。小朋友尽管穿上了棉袄、棉鞋,还戴上了手套和围巾,仍然冻得瑟瑟发抖。”这段话把“冷”写具体了,而且言之有序。
  “再来,再来!”孩子们兴致勃勃。于是贾老师换了一个题目:写“今天很热”。还是刚才这个学生,他是这样写的:“今天很热。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着,小河里的水快晒干了。同学们都穿着单衣,有的甚至光着上身,尽管这样,还是满头大汗。老年人拿着蒲扇在大树下乘凉。柳树上的知了在不停地嘶叫着:‘热死了——热死了——。’”
  为什么贾老师能使学生视作文为乐事,而且欲罢不能呢?原因就在于他的指导方法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规律。
  首先,贾老师提出的作文要求符合学生较高层次的需要,能激发他们表达的社会性动机。众所周知,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动机来源于需要。需要的层次越高,个体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就越高。关于需要的分类问题,目前心理学界说法不一。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需要按其重要性,从低级到高级排列成七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他的“需要层次说”可供我们借鉴。现在教师们往往从课本或教学参考书上找些现成的题目让学生写人、记事或状物,并不说明作文的实际效用,结果学生只能为分数而写作。这样做,他们需要的层次是很低的,即可能是躲避教师和家长指责的安全需要,可能是追求教师奖励一朵小红花或进行一次全班表扬的尊重需要,甚至可能是要求家长物质奖励的生理需要。而要使学生产生强有力的作文动机,就必须像贾老师那样去激发他们较高层次的社会性需要,如向别人表达自己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的交往需要,探究事物奥秘的认知需要,以及充分表现自己智慧才能的成就需要。
  其次,贾老师安排的作文训练步骤符合“从动机走向目的”的心理学规律。中年级以段落训练作为重点,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不少教师不懂得应通过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去达到这个训练目的,因而就事论事地进行段型训练。如先出示某个段型的范例,然后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地仿写,结果学生索然无味,甚至产生厌恶作文的心理。
  从心理学角度看,动机和目的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动机是“为了什么”,是回答原因的问题;而目的则是“达到什么”,是回答结果的问题。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其动机根据一定的需要进行社会交际,包括概括信息、传递信息、自我表现、对他人施加影响和自我教育等。贾老师进行“总起分述”段型的训练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首先根据学生社会交际的需要去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然后引导他们去寻找表达的恰当形式,也就是遵循了“从动机走向目的”的心理学规律。正如著名心理学家阿·尼·列昂捷夫所说:“要把相应的目的变为探索未知的动机。换句话说,要激起兴趣,用不着先指出目的,然后再在动机上去证实这个目的方面的行动,而是相反,要形成动机,以后便有可能在这种或那种物体内容中找出目的。”
  三
  贾老师经常说,作文应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心里怎么想,就该怎么写,不用掩饰,更不能装腔作势。他又说“文贵以真”。要用自己的嘴巴说自己的话,用自己的手写自己的事和感受。
  贾老师认为要让学生吐露真情实感,关键在作文命题。有些教师爱出校历式的题目,例如《新学期新打算》《记一次扫墓活动》《庆祝“六一”大会》《暑假计划》等等。这类题目大而空,没有启发性,学生望而生畏。贾老师在命题时抓了两条。
  第一,把宽题变成窄题。例如《记一次运动会》题目太大,他就出一些小题目,如《发令枪打响以后》《他是胜利者》《跳高竿又升高了》《看台上的争论》,学生就有东西好写,有真话想说了。
  第二,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征命题。有些老师喜欢叫学生写下面的东西,如《我为大家做了一件好事》《学习雷锋好榜样》,当然这些题目很好,无可非议。但是,说实话,学生做好事是不多的,做坏事更少,做错事的倒不少。如果篇篇都让学生写如何做好事,他们一写就是“五子登科”:帮助别人推车子,捡到皮夹子,帮助邻居带孩子,学会生炉子,打扫卫生抹桌子。有的是同一件事改头换面反复写,有的干脆就是吹牛。这样,学生就不可能表达真情实感。贾老师从实际出发,平时就不出这类题目。一次,他让学生写《我做错了一件事》,结果大家写出了许多童年趣事,内容丰富多彩,充满生活气息。
  在现阶段,鼓励学生“以情写文”,吐露真情实感,是深化作文教改的突破口,回顾近年来我国小学作文教学的发展,大致上经历一个从强调“言之有序”,到强调“言之有物”,再到强调“言之有情”的过程。
  “十年动乱”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和“十年动乱”之后一段较短的时间,作文教学强调“言之有序”,要求学生在文章的结构和词语上下工夫,而不去注意学生有没有丰富的生活。所以往往产生这样一种局面:学生无话可说,却要硬写,硬写不出,教师就启发,包括提供词语。这种“启发”实际上就是给学生“口授”,是“你照着我的意思写”。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世界性教改浪潮和新教学理论的影响下,我国小语界的同志开始认识到语言的条理性来源于观察的顺序性和思维的逻辑性,因此作文教学开始强调“言之有物”,强调“从观察入门”和“从内容入手”,强调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经过十年努力,我国的小学作文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大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不少学生仍然对作文不感兴趣,不少孩子的文章是“小孩子学说大人话”,缺乏“童心”和“童趣”,也不能反映每个人的个性特点。
  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教育界提出必须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问题,我国小语界的同志又进一步认识到培养个性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等)既是教育的目标,又是培养个性智力因素(包括注意、记忆、观察、想象、思维等能力)的动力和手段;认识到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来源于意识的系统性——认识与感受的统一,作文要“言之有物”,首先必须“言之有情”。因此作文教学又开始强调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激发他们的情感和情绪,让他们写动情文。
  情感和情绪是人的心理动力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动机的组成部分。它们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与该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密切相关。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时,人就表现肯定的态度,产生满意、愉快、赞赏、尊敬等内心体验;反之,就表现否定态度,产生憎恨、不满、忧虑、愤怒、恐惧、羞耻等内心体验。古人说:“情动而辞发。”小学生的情感和情绪,既是他们作文的内驱力,也往往就是他们作文的中心思想所在。因此,语文教师都要像贾志敏老师一样,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情绪入手进行作文训练。首先要根据儿童情感发展的特点命题,让学生“以情写文”。其次要根据“认识感受第一,谋篇布局第二”的原则进行作文指导,即在进行作文指导时,教师要把力气首先用在指导学生观察、理解和感受写作的客体上,其次才是指导他们构思文章,决不能本末倒置。
  四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和贾志敏、林佩燕、殷国芳、朱逸兰、杨莲莉、张毓芳等老师共同探索,创造了一种现在国内颇有影响的小学作文素描教学法。素描原是绘画术语,指以单色线条描绘的画,也是美术教学的一种方法。按照美术教学的经验,要画好人物或者环境,首先要通过对各个局部的素描来训练造型基础。例如要画好脸,先要分别进行眼、耳、鼻、嘴和脸型的素描;要画好人,先要分别进行手、脚、头和身躯的素描。否则,画起脸来五官安不妥,画起人来身体站不稳。我们认为这种注重基本功的起步训练方法,很值得作文教学借鉴。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素描训练,乃是以观察实物作为途径,以片断和简短的篇章作为形式,将描写和叙述结合起来反映周围生活的记叙文训练。其目的在于帮助儿童认识周围世界,培养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增强语言表达的基本功。
  贾老师是素描教学法的奠基人之一。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他就经常利用每天15分钟的早自习时间,让学生进行片断素描,如描写一棵花、一株树或者大自然的一角,描写人物的一组动作、一席对话或者几种神态。结果学生作文成绩迅速提高。进入上世纪s80年代后,他进一步将素描训练巧妙地融入日常的作文指导之中,得心应手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被国内公认为素描教学的专家。
  例如,有一次贾老师让学生写《记一件××的事》,在指导课上,一位学生以《决不给红领巾抹黑》为题,口述了他难忘的一件事,即一次他和小朋友在公园做游戏,不小心把一位盲人大爷撞倒了,开始大家吓得拔腿就跑,后经过思想斗争,大家又扶起了盲人大爷,受到了盲人大爷的称赞。贾老师感到撞倒盲人大爷是事情的起因,必须写得生动具体,于是立刻让全班同学对这一情节进行素描训练。
  贾老师是这样指导的:
  师:现在我们做个游戏好不好?我请一个小朋友做“盲人大爷”,一个小朋友做“我”,撞给大家看看。请大家把这个内容写个三句五句,写清楚,写具体,要把哪个词写出来呢?
  生:(齐答)“撞倒”。
  师:怎么“撞”,怎么“倒”,请大家观察仔细。
  (两位学生做撞倒“盲大爷”的游戏)
  师:拿出笔来,写三五句话,就写怎么“撞”,怎么“倒”的,其余的话都不要写。
  (学生写,教师行间巡视。)
  师:好了,不写了。谁把自己写的念给大家听?
  (学生纷纷举手,教师指名。)
  生:我的头撞在大爷的身上……
  师:“身上”范围大,应该说撞在哪里?
  生:我的头撞在大爷的胸前,大爷站不住了,扶着拐杖的手滑了下来……
  师:是手滑了下来,还是拐杖滑了下来?手滑到哪里去?
  生:拐杖滑了下来,大爷臀部跌在地上……
  师:臀部是不能跌的。
  生:是臀部摔在地上。
  师:应该怎样更准确?
  生:臀部坐在地上。
  生:这两个同学写的,比原来好多了,更具体了。(再指名一个念)
  生:小吴在公园里跑着,一不小心同老大爷撞了个满怀……
  师:“撞了个满怀”用得好,但小吴在公园里跑着、跑着就撞了个满怀,好像不怎么恰当。
  生:应该是低着头。
  师:对,低着头或者低着脑袋瓜,向前急冲冲地跑……
  生:小吴低着头,急冲冲地在公园里跑着,一不小心和老大爷撞了个满怀,用头……
  师:不能说“用头”,因为他不是故意去撞的。该怎样讲?
  生:头把老大爷撞了一下,正好撞在老大爷的肚子上,老大爷哪里经得起小孩这么一撞。
  师:这一句写得好。
  生:脚没站稳打了个趔趄。
  师:写得好。
  生:老大爷踉踉跄跄往后退了几步,“啪”的摔倒了。
  师:“啪”的一声摔倒了,这样摔得厉害了。
  (学生笑)
  生:“哎哟”一声摔在地上。
  师:这个小朋友写得好,念得好。这样就把怎样“撞”,怎样“倒”,写清楚,写具体了。
  就这样,只用了十多分钟进行素描训练,贾老师就教会学生将一个情节写得具体生动,教会学生准确地用词造句,而且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传统语文教学的重大弊病是语言与思维相脱离,他说学生书面文字的贫乏和苍白无色,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所使用的许多词和词组,在他们的意识里没有把鲜明的表象,跟周围典型的事物和现象结合起来。”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不能局限在语言训练的小圈子里,而必须像贾老师那样探索学生作文的心理机制,逐步培养学生的各种智力技能,把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这里必须指出,由于小学生智力的发展具有年龄特点,他们作文的心理机制也具有年龄特点,因此各个年级作文训练的形式也应有所不同。在低年级应着重通过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培养学生重现表象的技能,作文训练的最佳形式是写童话体作文。在中年级应着重通过观察活动培养学生形成典型表象的技能,作文训练的最佳形式是写素描作文。在高年级应着重通过逻辑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技能,作文训练的最佳形式是写实用作文和读书笔记
  五
  贾老师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基本功。经过多年探索,他认为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训练应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三年级,着重进行句段训练。这是作文前的准备阶段。怎样训练呢?他总结出十种方法:第一,整理句子;第二,写一个场景;第三,写一个人物的形象;第四,写一段状物的文字;第五,写一组对话;第六,写一段描写心理活动的话;第七,写一个开头或一个结尾;第八,用“总起分述”的方法写一段话;第九,补充一个段落;第十,看图写话。
  第二阶段是四年级,让学生写“半独立作文”,即通过老师的具体指导,让学生写出有开头、有结尾、有中心、有内容的一篇篇文章。这个阶段的主要训练方法是两种:第一,指导学生写观察作文和观察日记;第二,指导学生按一个情节(一句话)展开想象,扩写成篇。
  第三个阶段是五年级,让学生独立作文。如果说“半独立作文”是在老师指导下的作文,独立作文就是老师命题后不作指导的作文。这一阶段必须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征命题,以便开拓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选择生动有趣的作文题材。
  众所周知,作文训练本身是个复杂的系统,包含着语言文字训练、智力技能训练、非智力因素训练、语言功能训练以及知识经验积蓄等子系统。当今国内外的学者在确定具体的训练序列时往往从上述众多的子系统中确定一个作为主线,将其贯穿于训练的全过程。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所确定的主线也不同。当前国内外中小学作文训练的序列主要有“知识技能型”“智力技能型”“个性发展型”“写作能力型”“语言交际功能型”“科技联系型”和“训练途径型”等七种基本类型。我认为对作文训练序列的研究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是好事,这有利于大家根据不同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索作文教学科学化的问题。但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把“主线”和“主要任务”混淆起来。“主线”属于“训练手段”“训练途径”的范畴,而“主要任务”则属于“训练目的”的范畴。小学作文训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至于提高思想认识、发展智力技能、扩大知识视野、培养健康个性等,都是结合着主要任务恰当地完成的其他任务。
  贾志敏老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很正确的。他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作为作文教学的出发点,把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和兴趣作为作文教学的保证,而把扎扎实实地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功作为作文教学的核心任务。这样他就理顺了作文教学中各种关系,创造出一套完整的,以“高”“趣”“真”“活”“实”为特色的作文教学经验。
  在这里,我预祝贾老师的作文教学取得新的成功和新的突破。
[贾志敏老师作文教学]相关文章:
1.贾老师的作文
2.王君老师作文教学
3.感恩老师作文教学反思
4.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法
5.语文老师的矛盾作文教学方法
6.不像老师的老师
7.难忘的老师:我的老师
8.老师作文:做难忘的老师
9.关于老师的作文:我的李老师
10.关于老师的作文:老师的泪1000字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16311/

推荐访问:难忘的一件事好结尾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