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_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3篇

来源:教学设计 时间:2019-06-17 17:30:07 阅读:

【www.bbjkw.net--教学设计】

下面是www.zzxu.cn小学作文网小编整理的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3篇,供大家参考!

  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3篇

  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1

  《方程的意义》是一节数学概念课,概念教学是一种理论教学,往往会显得枯燥无味,但同时它又是一种基础教学,是以后学习更深一层知识,解决更多实际问题的知识支撑,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概念教学的开放性,自主性与概念形成的自然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方程的意义》这节课与学生的生活有密切联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总结概括出数学概念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理解方程的概念,感受方程思想。使学生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概念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观察、猜想、验证、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我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用直观手法向抽象过渡,用递进形式层层推进,让学生经历一个知识形成的过程,并尽可能让他们用语言表达描述出自己对学习过程中的理解,最后形成新的知识脉络。

  下面就结合我所执教的《方程的意义》这节课,谈谈个人的一些想法。

  一、科学引导,促进学生思考。

  在执教《方程的意义》一课时通过天平的演示: 认识天平,同学们说天平的作用、用法。具体过程:在左边放两个50克的砝码,右边放一个100克的法码,这时天平怎么样?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50+50=100或50×2=100 )再在左边拿走一个砝码,这时天平怎么样?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50>100)学生先要观察天平的现象,再独立的思考该如何解答?这样的一个思考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接着在左边添加一个砝码,不过这个砝码的质量不知道,是未知的,引导学生想到用X表示未知的砝码质量,这时天平会怎么样?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随后出现的式子50+X>100,50+X=100,50+X<100都是在此基础上建立来的。这样的教学设计,一方面是为了使知识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以便于后续教学活动的进行;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合作交流,利于整体优化。

  学生在独立进行思考时得到的结果可能是准确的,也可能有不完善的地方,这就要求教师采用适当的手段对其进行归纳和整理。但这个归纳和整理的过程,不能由教师来代替学生完成。于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就成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示、交流不同学习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学生探求思路和方法,教师要尊重学生探求的过程和成果,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展示,组织交流比较、讨论评判,引导学生对自己(或小组)的方法与结果进行反思与改进,促使全体参与,加深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培养梳理概括知识的能力,从而得到整体优化,教师不做仲裁者。

  如在《方程的意义》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得到了5道不同的式子,然后让学生把写出的式子进行分类。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组内交流,讨论思考发现式子的不同,分类概括。有人可能先分成等式和不是等式两类,再把等式分成不含未知数和含有未知数两种情况;有人可能先分成不含未知数和含有未知数两类,再把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分成等式和不是等式两种情况。尽管分的过程不完全一致,但最后都分出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经过探索和交流,认识方程的特征,归纳出方程的意义。

  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当一个导游的角色,站在知识的岔路口,启发诱导学生发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将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放到小组中,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加以解决,逐步的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向纵深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和合作意识。

  三、分享快乐,营造和谐课堂。

  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自我探索中的体会,特别是建立在独特生活经验基础上的独特想法与思路,更要细心地去捕捉,然后紧紧抓住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把具有开发价值的资源,充分地挖掘出来,展现出来,在“动”的过程中把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教学中,在学生探讨出方程意义后,我赞许的一笑,学生受到鼓舞,顿时争先恐后各抒己见,课堂变成师生研讨的场所。课堂中,当老师夸奖学生和数学家一样时,学生的心里一定是美滋滋的,有了更多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坚定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老师把学生是否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作为自己的事,从学生的角度去感受,并参与学生的探索求知过程,和他们一起研究、探索、获取,分享他们的快乐,教学就会达到师生和谐相处、课堂上的其乐融融。

  本课时教学设计,改变了传统学习方式,利用课本的静态资源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数学情景动态化,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让学生独立思考,不断归纳,把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为自己探究,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在学习中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当然这节课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等式的突出得不够,学生“说”的训练不够,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表述的机会。

  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2

  这一次学校开展了活动,在活动中我们集体备课选定了《方程的意义》一课作为研讨课。这课的难点是区分“等式”和“方程”,为能突破这一难点我们精心设计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新课前先是出示了口算卡:

  接着在方程意义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明白什么是相等关系,我们先用了一把1米长粗细均匀的直尺横放在手指上,通过这一简单的小游戏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平衡和不平衡,平衡的情况是当左右两边的重量相等时(食指位天直尺中央),紧接着引入了天平的演示,在天平的左右两边分边放置20+30的两只正方体、50的砝码,并根据平衡关系列出了一个等式,20+30=50;接着把其中一个30只转换了一个方向,但是30的标记是一个“?”天平仍是平衡状态。得出另一个等式20+?=50,标有?的再转换一个方向后上面标的是x,天平仍保持平衡状态,由此又可以写出一个等式20+x=50。整个过程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演示、观察、思考、比较、概括等一系列活动,由浅入深,分层推进,逐步得出“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

  虽然整个教学任务好象是完成了。但从学生的练习中我们发现还有一部分学生对“等式”和“方程”的关系还是没有真正弄清,例好在练习题中有一道讨论题:“方程都是等式,而等式不一定是方程。”这句话对吗?(答案是对的) 但是通过小组同学的合作学习和争论,答案不一。虽然做错的同学最后被做对的同学说服了,但这也说明了“等式”和“方程”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问题。其实我们是忽视了“等式”和“方程”的直接对比

  我们的口算题引入本来是为这节课的学习进行铺垫,但在第一次上课时,口算题我们做完后没有再回过头来再充分利用。课后经过大家的评课和科培中心老帅的指点,看起来是很简单的几道口算题,其中隐藏着等式和方程的关系。第二节课中我们通过改进,在讲完“等式”和“方程”后又回到口算卡,将口算卡的题通过变化 ——只是等式| ,——既是等式又是方程,这样进行对比使学生对“等式”和“方程”的关系就弄得明明白白了。

  《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

  《方程的意义》这是一块崭新的知识点,是在学生熟悉了常见的数量关系,能够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教学,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数学教学过程,首先应该是一个让学生获得丰富情感体验的过程。要让学生乐学、好学,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下面就结合我所执教的<<方程的意义>>这节课,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做法和看法。

  回顾我的教学,我认为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设置情景引导,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执教,《方程的意义》一课时通过天平的演示: 认识天平,同学们说天平的作用、用法。在这个环节要充分发挥低视的动手能力,但要注意对学困生的引导,在这个方面应该给学困生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天平,起码让他们对天平建立起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合作交流,总结概括

  通过对天平的观察得出等式的概念,接着应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通过比较等式与方程,以及不等式与方程的不同,得出方程的概念,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不应该替学生很快的说出答案,在将出方程的概念后,应该让学生通过变式训练明白不仅x可以表示未知数,其他的字母都可表示未知数。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当一个导游的角色,站在知识的岔路口,启发诱导学生发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将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放到小组中,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加以解决,逐步的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向纵深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和合作意识。

  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3

  吕继玲

  《方程的意义》这一课的教学。难点是区分“等式”和“方程”,为突破这一难点我这样设计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新课前进行三分钟口算。上课开始进行简单的小游戏:把粗细均匀的直尺横放在手指上,使直尺平衡。通过这一简单的小游戏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平衡和不平衡,以此使学生能明白在方程意义教学过程中什么是相等关系,天平中的平衡的情况是当左右两边的重量相等时(食指位天直尺中央),紧接着引入了天平的演示,在天平的左右两边分边放置20+30的两只正方体、50的砝码,并根据平衡关系列出了一个等式,20+30=50;接着把其中一个30只转换了一个方向,但是30的标记是一个“?”天平仍是平衡状态。得出另一个等式20+?=50,标有?的再转换一个方向后上面标的是x,天平仍保持平衡状态,由此又可以写出一个等式20+x=50。整个过程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演示、观察、思考、比较、概括等一系列活动,由浅入深,分层推进,逐步得出“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虽然整个教学任务是完成了。但从学生的练习中我们发现还有一部分学生对“等式”和“方程”的关系还是没有真正弄清。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关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验、分析、比较,归纳出了方程的意义。教学中教师没有将等式、方程的概念强加给学生,而是充分尊重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用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表示出等量关系,并用天平平衡原理来解释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使学生理解等式及方程的意义,尊重了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了多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研究。如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数量关系式,用含有x的等式表示数量变化情况等。

  总之,本节课从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交流、讨论,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使学生借助集体思维,加深对方程意义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将“等式”和“方程”进行直接对比。以使学生理解和区分“等式”和“方程”。口算题引入铺垫后,要再回过头来充分利用。在讲完“等式”和“方程”后再回到口算题上,将口算题通过变化由等式到既是等式又是方程,这样进行对比使学生弄明白“等式”和“方程”的关系。

初三化学总结 初三化学考试分析总结 高中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二化学方程式大全 化学必修一方程式总结 圆锥曲线 常见电解池的总结 一元一次方程考点总结 二元一次方程组课后小结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总结 铁的方程式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一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三有机化学总结 高一化学方程式总结大全 中考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化学有机物方程式总结 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总结 布衣的人生方程式,,化蝶起舞,指哪两种结局 双曲线渐近线方程高中 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 圆的知识梳理 导数参数范围 导数求参数范围 加强党建工作总结 同课异构的意义 年总结分享的意义 ⑴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意义和相关历史背景。(15分) 下图是某同学总结的内环境稳态的有关概念图 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产城融合发展战役工作推进情况总结 五四运动与环保结合 从民族精神的角度。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设立国家纪念日和公祭日的必要性 依据史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措施的意义 幼儿园种植活动总结 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总结 教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总结 团支部思想、意识类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效果 大学生学习雷锋总结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个人总结范文 大学生学习雷锋书法比赛总结 幼儿园清明插柳活动总结 小学生植树节意义 幼儿园亲自活动总结 高一数学组工作总结 教学工作总结小学 高一英语备课组工作总结 小学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总结

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3篇由小学生作文网(www.zzxu.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www.zzxu.cn/fanwen/zongjie/611724.html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364315/

推荐访问:解方程例3教学反思 方程的意义课后反思 方程的意义听课反思 解方程教学反思 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式与方程教学反思 认识方程教学反思 直线方程教学反思 圆的方程教学反思 轨迹方程教学反思 曲线与方程的教学反思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方程的意义教学视频 方程的意义教学实录 方程的意义教学评价 方程的意义教学片段 分式方程教学反思 等式与方程教学反思 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