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定理的证明方法]正弦定理的证明

来源:证明范本 时间:2018-08-06 15:00:02 阅读:

【www.bbjkw.net--证明范本】

篇一:[正弦定理的证明]高中数学教师资格证说课稿

  许多同学在数学这一课上是弱项,老师们怎样讲课才能让那些复杂的数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数学教师资格证说课稿,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数学教师资格证说课稿一
  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正弦定理》。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我这堂课的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是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的第一节内容,与初中学习的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基本关系有密切的联系与判定三角形的全等也有密切联系,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也时常有解三角形的问题,而且解三角形和三角函数联系在高考当中也时常考一些解答题。因此,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知识非常重要。
  根据上述教材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及原有知识水平,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正弦定理的内容,推证正弦定理及简单运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问题。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导,比较,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正弦定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观察与逻辑思维能力,能体会用向量作为数形结合的工具,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情感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创造平等的教学氛围,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评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内容,正弦定理的证明及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正弦定理的探索及证明,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判断解的个数。
  二 教法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的特点,为是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空破难点,以学业生的发展为本,遵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讲遵照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 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以“正弦定理的发现”为基本探究内容,以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猜想的得出,猜想的探究,定理的推导,并逐步得到深化。突破重点的手段:抓住学生情感的兴奋点,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探索,以及及时地鼓励,使他们知难而进。另外,抓知识选择的切入点,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所需的知识特点入手,教师在学生主体下给以适当的提示和指导。突破难点的方法:抓住学生的能力线联系方法与技能使学生较易证明正弦定理,另外通过例题和练习来突破难点
  三 学法:
  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猜想——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采取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对任意三角形性质的探究。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习,观察,类比,思考,探究,概括,动手尝试相结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能力,形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了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四 教学过程
  第一:创设情景,大概用2分钟
  第二:实践探究,形成概念,大约用25分钟
  第三:应用概念,拓展反思,大约用13分钟
  (一)创设情境,布疑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节课有个好的开头,那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本节课由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工人师傅的一个三角形的模型坏了,只剩下如右图所示的部分,∠A=47°,∠B=53°,AB长为1m,想修好这个零件,但他不知道AC和BC的长度是多少好去截料,你能帮师傅这个忙吗?”激发学生帮助别人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从而进入今天的学习课题。
  (二)探寻特例,提出猜想
  1.激发学生思维,从自身熟悉的特例(直角三角形)入手进行研究,发现正弦定理。
  2.那结论对任意三角形都适用吗?指导学生分小组用刻度尺、量角器、计算器等工具对一般三角形进行验证。
  3.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猜想:
  在三角形中,角与所对的边满足关系
  这为下一步证明树立信心,不断的使学生对结论的认识从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
  (三)逻辑推理,证明猜想
  1.强调将猜想转化为定理,需要严格的理论证明。
  2.鼓励学生通过作高转化为熟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证明。
  3.提示学生思考哪些知识能把长度和三角函数联系起来,继而思考向量分析层面,用数量积作为工具证明定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4.思考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证明正弦定理,布置课后练习,提示,做三角形的外接圆构造直角三角形,或用坐标法来证明
  (四)归纳总结,简单应用
  1.让学生用文字叙述正弦定理,引导学生发现定理具有对称和谐美,提升对数学美的享受。
  2.正弦定理的内容,讨论可以解决哪几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3.运用正弦定理求解本节课引入的三角形零件边长的问题。自己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激发学生知识后用于实际的价值观。
  (五)讲解例题,巩固定理
  1.例1。在△ABC中,已知A=32°,B=81.8°,a=42.9cm.解三角形.
  例1简单,结果为唯一解,如果已知三角形两角两角所夹的边,以及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都可利用正弦定理来解三角形。
  2. 例2. 在△ABC中,已知a=20cm,b=28cm,A=40°,解三角形.
  例2较难,使学生明确,利用正弦定理求角有两种可能。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时解三角形的各种情形。完了把时间交给学生。
  (六)课堂练习,提高巩固
  1.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45°,C=30°,c=10cm
  (2)A=60°,B=45°,c=20cm
  2. 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20cm,b=11cm,B=30°
  (2)c=54cm,b=39cm,C=115°
  学生板演,老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答。
  (七)小结反思,提高认识
  通过以上的研究过程,同学们主要学到了那些知识和方法?你对此有何体会?
  1.用向量证明了正弦定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它表述了三角形的边与对角的正弦值的关系。
  3.定理证明分别从直角、锐角、钝角出发,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
  (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猜想、实验、归纳等思维方法,最后得到了推导出正弦定理。我们研究问题的突出特点是从特殊到一般,我们不仅收获着结论,而且整个探索过程我们也掌握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在强调研究性学习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性,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
  (八)任务后延,自主探究
  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要求第三边,怎么办?发现正弦定理不适用了,那么自然过渡到下一节内容,余弦定理。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节内容。
  五 板书设计
  正弦定理
  1正弦定理 2证明方法: 3 利用正弦定理能够解决两类问题:
  (1)平面几何法 (1)已知两角和一边
  (2)向量法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
  例题
  板书设计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证明正弦定理的方法以及正弦定理可以解决的两类问题。
  高中数学教师资格证说课稿二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周xx,来自湖南科技大学。我说课的题目是《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内容选自于高中教材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3第二章第二节,课时安排为两个课时,本节课内容为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法和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大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分析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随机抽样的三种抽样方法,他们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对今天内容的学习,更能让学生们感受数学对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的事实,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2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难点:能通过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
  (2)在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3)通过实例体会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特征,能准确地做出总体估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样本分析和总体估计的过程,感受数学对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的事实,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遵循观察、探究、发现、总结式的教学模式。重点以引导学生为主,让他们能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获取知识。由于内容较繁琐,所以要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2、学法:根据本节知识的特点,由于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可采取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法。

篇二:[正弦定理的证明]高中数学说课稿


  数学是需要很好的思维方式的。以下为大家分享的是高中数学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内容,敬请关注CN公文站!
  高中数学说课稿篇一:《点到直线的距离》
  1. 教材分析
  1¬-1教学内容及包含的知识点
  (1) 本课内容是高中数学第二册第七章第三节《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最后一个内容
  (2) 包含知识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和两平行线的距离公式
  1-2教材所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
  本节课是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最后一个内容,在此之前,有对两线位置关系的定性刻画:平行、垂直,以及对相交两线的定量刻画:夹角、交点。在此之后,有圆锥曲线方程,因而本节既是对前面两线垂直、两线交点的复习,又是为后面计算点线距离(在直线和圆锥曲线构成的组合图形中)提供一套工具。
  可见,本课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1-3教学大纲要求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1-4高考大纲要求及在高考中的显示形式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在近年的高考中,通常以直线和圆锥曲线构成的组合图形为背景,判断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或构成三角形求高,涉及绝对值,直线垂直,最小值等。
  1-5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教学目标
  (1)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公式及公式的推导过程,能用公式来求点线距离和线线距离。
  (2) 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方法和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能力。
  (3) 认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的辩证法思想,培养学生转化知识的能力。
  (4) 渗透人文精神,既注重学生的智慧获得,又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
  确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2002年4月第一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高考考试说明》(2004年)
  1-6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 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确定依据:由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确定
  (2) 难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
  确定依据:根据定义进行推导,思路自然,但运算繁琐;用等积法推导,运算较简单,但思路不自然,学生易被动,主体性得不到体现。
  分析“尝试性题组”解题思路可突破难点
  (3)关键:实现两个转化。一是将点线距离转化为定点到垂足的距离;二是利用等积法将其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三顶点的距离。
  2.教法
  2-1发现法:本节课为了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使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愉快地自觉学习,通过学生自己练习“尝试性题组”,引导、启发学生分析、发现、比较、论证等,从而形成完整的数学模型。
  确定依据:
  (1)美国教育学家波利亚的教与学三原则:主动学习原则,最佳动机原则,阶段渐进性原则。
  (2)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
  2-2教具:多媒体和黑板等传统教具
  3. 学法
  3-1发现法: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学生经过练习、观察、分析、探索等步骤,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论证后得到一般性结论,形成完整的数学模型,再运用所得理论和方法去解决问题。
  一句话:还课堂以生命力,还学生以活力。
  3-2学情:
  (1)知识能力状况,本节为两线位置关系的最后一个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已经系统的学习了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有对两线位置关系的定性认识和对两线相交的定量认识,为本节推证公式涉及到直线方程、两线垂直、两线交点作好了知识储备。同时学生对解析几何的实质中,用坐标系沟通直线与方程的研究办法,有了初步认识,数形结合的思想正逐渐趋于成熟。
  (2)心理特点:又见“点到直线的距离”(初中已学习定义),学生既熟悉又陌生,既困惑又好奇,探询动机由此而生。
  (3)生活经验: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点线距随处可见,怎样将实际问题数学化,是每个追求成长、追求发展的学生所渴求的一种研究能力。丰富的课堂数学活动能够让他们真正参与,体验过程,锤炼意志,培养能力。
  3-3学具:直尺、三角板
  3. 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三分钟)

唤醒旧知

师:“距离产生美”。昨天我与**同学相隔遥远,彼此毫无感觉,今天的零距离荡漾着亲切,却少了想象的空间,看来把握恰当的距离才能感知美好。
(1)你有什么办法能得到我(A点)和**同学(B点)之间的距离?
生: 思考,回答。
(2)“形缺数时难入微”。(1)中的各种办法中哪个较好?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生: 比较,回答。
教学机智: 针对学生的回答,老师进行引导。老师进行铺垫、递进,或深入、拓展。
师: 由此看来,两点间距离公式成为解决该问题的首选。让我们一鼓作气,继续努力。

提问一:还原学生的数学现实,诱发动机,乐于参与。
提问二:既可点燃数形结合的思想,又可唤醒两点间距离公式。
根据认识发展理论,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是在其认识的过程中伴随同化和顺应的认知结构不断再建构的过程,达到以旧悟新的目的。(1)(2)两问的解决为后继知识作好了铺垫。


提 出 问 题

师: “点动成线”。当点B运动形成一直线时,此时又怎样求点A到直线的距离呢?
生: 定性回答

点明课题,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创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学习情景。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探    究    问    题( 十 二 分 钟 )

 
 
 
 

练习
 
 
 

比较
 
 
 

发现
 
 
 

归纳
 
 
 

讨论
 
 
验证

多媒体,出示材料
生: 练习: “尝试性题组”
A到的距离为d
 
(1) A(2,4),:x = 3, d=_____
 
(2)                A(2,4),:y = 3,d=_____                                                  
 
(3)                A(2,4),:x – y = 0,d=_____
 

 
 
 
尝试性题组告诉学生下手不难,还负责特例检验,从而增强学生参与的信心。
 
 


请三个同学上黑板板演
师: 请这三位同学分别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生: 回答
教学机智:应沉淀为三种思路:一,根据定义转化为定点到垂足的距离;二,利用等积法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三个顶点之间的距离;三,利用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视回答的情况,老师进行肯定、修正或补充提问:“还有其他不同的思路吗”。

说解题思路,一是让学生清晰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二是其求解过程提示了证明的途径(根据定义或画坐标线时正好交出一个直角三角形)


师:很好,刚才我们解决了定点到特殊直线的距离问题,那么,点P(x0,y0)到一般直线

:Ax+By+C=0(A,B≠0)的距离又怎样求?
教学机智:如学生反应不大,则补充提问:上面三个题的解题思路对这个问题有启示吗?
生:方案一:根据定义
   方案二:根据等积法
   方案三: ......

设置此问,一是使学生的认知由特殊向一般转化,发现可能的方法,二是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感受数学的生机和乐趣。


师生一起进行比较,锁定方案二进行推证。

“师生共作”体现新型师生观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问题解决
( 十 分 钟 )

由学生推证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培养学生严谨,周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一般性结论,形成完整的数学模型,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科学的态度。
在推证的过程中,通过克服困难的经历,以及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意志,增强信心。


问题延伸
(八 分 钟)

 
师: 当点A也运动形成直线

',且

'//

时,又怎样求这两线的距离?
 
生:计算得线线距离公式
师:板书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平行线间距离公式

 
“没有新知识,新知识均是旧知识的组合”,创设此问可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反思小结
经验共享
(六 分 钟)

师: 通过以上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知识,能力,情感)。有哪些疑问?谁能答这些疑问?
生: 讨论,回答

对本节课用到的技能,数学思维方法等进行小结,使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共同进步,各取所长


练习
(五 分 钟)

P53 练习 1, 2,3

熟练的用公式来求点线距离和线线距离。


再度延伸
(一 分 钟)

探索其他推导方法

“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出课堂”,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4. 教学评价
  学生完成反思性学习报告,书写要求:
  (1) 整理知识结构
  (2) 总结所学到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
  (3) 总结在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发明发现,学习障碍等,说明产生障碍的原因
  (4) 谈谈你对老师教法的建议和要求。
  作用:
  (1) 通过反思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系统化。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思维内化,知识深化和认知牢固化的一个心理活动过程。
  (2) 报告的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3) 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缺陷,思维障碍,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自己的教法的满意度和效果,以便作出及时调整,及时进行补偿性教学。
  5. 板书设计
  (略)
  6. 教学的反思总结
  心理历练,得意之处,困惑之处,知识的传承发展,如何修正完善等。
  高中数学说课稿篇二:《棱锥的概念和性质》
  一、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棱锥”这节教材是《立体几何》的第2.2节,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和平面的基础知识,掌握了棱柱的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多面体的又一常见几何体。它既是线面关系的具体化,又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棱台的概念和性质奠定了基础。因此掌握好棱锥的概念和性质尤其是正棱锥的概念和性质意义非常重要,同时,这节课也是进一步培养高一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
  2、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棱锥、正棱锥的概念和性质以及运用正棱锥的性质解决有关计算和证明问题。通过观察具体几何体模型引出棱锥的概念;通过棱柱与棱锥类比引入正棱锥的概念;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研究,逐步探索和发现正棱锥的性质,从而找到解决正棱锥问题的一般数学思想方法,这样做,学生会感到自然,好接受。对教材的内容则有所增减,处理方式也有适当改变。
  3、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特点和高一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认知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棱锥以及正棱锥的概念,掌握正棱锥的性质,领会应用正棱锥的性质解题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应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对正棱锥中相关元素的相互转化的研究,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及数学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空间问题向平面转化的能力。
  (3)德育、美育目标:通过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数学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对于高一学生来说,空间观念正逐步形成。而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往往是正棱锥,它的性质用处较多。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探索,自然而然地引出正棱锥的最重要性质及其实质;而如何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来解决?本节课则通过抓住正棱锥中的基本图形这一难点实现突破,教学的关键是正确认识正棱锥的线线,线面垂直关系。
  二、说教法
  由于本节课安排在立体几何学习的中期,正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形成空间观念和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机,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通过电教手段,把某些概念,性质或知识关键点制成了投影片,既节省时间,又增加其直观性和趣味性,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并没有采取把正棱锥性质同时全部讲授给学生的做法,而是通过具体问题的分析与处理,将正棱锥最重要的性质这一知识点发现的全过程逐步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体会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把本节的教法确定为:类比联想、研究探讨、直观想象、启发诱导、建立模型、学会应用、发展潜能、形成能力、提高素质的启发式教学。
  三、说学法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根据立体几何教学的特点,这节课主要是教给学生“动手做,动脑想;严格证,多训练,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这样做,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增强了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也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学生“学”有新“思”,“思”有所“得”,“练”有所“获”。学生才会逐步感到数学美,会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只有这样做,才能适应素质教育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四、说教学过程
  高中数学说课稿篇三:《正弦定理》
  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知识是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的第一节内容,与初中学习的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基本关系有密切的联系与判定三角形的全等也有密切联系,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也时常有解三角形的问题,而且解三角形和三角函数联系在高考当中也时常考一些解答题。因此,正弦定理的知识非常重要。
  学情分析:
  作为高一学生,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三角函数,特别是在一些特殊三角形中,而学生们在解决任意三角形的边与角问题,就比较困难。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内容,正弦定理的证明及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正弦定理的探索及证明,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判断解的个数。
  (根据我的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以及教学重难点,我制定了如下几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正弦定理的证明,运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能力目标:探索正弦定理的证明过程,用归纳法得出结论。
  情感目标:通过推导得出正弦定理,让学生感受数学公式的整洁对称美和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以“正弦定理的发现”为基本探究内容,以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猜想的得出,猜想的探究,定理的推导,并逐步得到深化。
  学法: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猜想——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采取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对任意三角形性质的探究。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习,观察,类比,思考,探究,动手尝试相结合,增强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能力,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布疑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节课有个好的开头,那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本节课由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工人师傅的一个三角形的模型坏了,只剩下如右图所示的部分,∠A=47°,∠B=53°,AB长为1m,想修好这个零件,但他不知道AC和BC的长度是多少好去截料,你能帮师傅这个忙吗?”激发学生帮助别人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从而进入今天的学习课题。
  (二)探寻特例,提出猜想
  1.激发学生思维,从自身熟悉的特例(直角三角形)入手进行研究,发现正弦定理。
  2.那结论对任意三角形都适用吗?指导学生分小组用刻度尺、量角器、计算器等工具对一般三角形进行验证。
  3.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猜想:
  在三角形中,角与所对的边满足关系
  这为下一步证明树立信心,不断的使学生对结论的认识从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
  (三)逻辑推理,证明猜想
  1.强调将猜想转化为定理,需要严格的理论证明。
  2.鼓励学生通过作高转化为熟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证明。
  3.提示学生思考哪些知识能把长度和三角函数联系起来,继而思考向量分析层面,用数量积作为工具证明定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4.思考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证明正弦定理,布置课后练习,提示,做三角形的外接圆构造直角三角形,或用坐标法来证明
  (四)归纳总结,简单应用
  1.让学生用文字叙述正弦定理,引导学生发现定理具有对称和谐美,提升对数学美的享受。
  2.正弦定理的内容,讨论可以解决哪几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3.运用正弦定理求解本节课引入的三角形零件边长的问题。自己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激发学生知识后用于实际的价值观。
  (五)讲解例题,巩固定理
  1.例1。在△ABC中,已知A=32°,B=81.8°,a=42.9cm.解三角形.
  例1简单,结果为唯一解,如果已知三角形两角两角所夹的边,以及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都可利用正弦定理来解三角形。
  2.例2.在△ABC中,已知a=20cm,b=28cm,A=40°,解三角形.
  例2较难,使学生明确,利用正弦定理求角有两种可能。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时解三角形的各种情形。完了把时间交给学生。
  (六)课堂练习,提高巩固
  1.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45°,C=30°,c=10cm(2)A=60°,B=45°,c=20cm
  2.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20cm,b=11cm,B=30°(2)c=54cm,b=39cm,C=115°
  学生板演,老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答。
  (七)小结反思,提高认识
  通过以上的研究过程,同学们主要学到了那些知识和方法?你对此有何体会?
  1.用向量证明了正弦定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它表述了三角形的边与对角的正弦值的关系。
  3.定理证明分别从直角、锐角、钝角出发,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
  (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猜想、实验、归纳等思维方法,最后得到了推导出正弦定理。我们研究问题的突出特点是从特殊到一般,我们不仅收获着结论,而且整个探索过程我们也掌握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在强调研究性学习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性,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
  (八)任务后延,自主探究
  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要求第三边,怎么办?发现正弦定理不适用了,那么自然过渡到下一节内容,余弦定理。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节内容。
  (九)作业布置
  P10习题1.1A组习题1。

篇三:[正弦定理的证明]正弦定理说课稿


  关于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知识非常重要。特此,公文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以下正弦定理说课稿,希望可以帮到您!
  正弦定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大家好!
  一、教材分析
  “解三角形”既是高中数学的基本内容,又有较强的应用性,在这次课程改革中,被保留下来,并独立成为一章。这部分内容从知识体系上看,应属于三角函数这一章,从研究方法上看,也可以归属于向量应用的一方面。从某种意义讲,这部分内容是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典型内容之一。而本课“正弦定理”,作为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有的三角函数及向量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三角形边角关系作量化探究,发现并掌握正弦定理(重要的解三角形工具),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建模过程中,体验 “观察——猜想——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养成大胆猜想、善于思考的品质和勇于求真的精神。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力量,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用数学”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学校是我县一所农村普通中学,大多数学生基础薄弱,对“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应用意识和技能还不高。但是,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较高,比较喜欢数学,尤其是象本节课这样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内容,相信学生能够积极配合,有比较不错的表现。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正弦定理的内容,推证正弦定理及简单运用正弦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解三角形问题。
  过程与方法:学生参与解题方案的探索,尝试应用观察——猜想——证明——应用”等思想方法,寻求最佳解决方案,从而引发学生对现实世界的一些数学模型进行思考。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情合理探索数学规律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平面几何、三角形函数、正弦定理、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间的联系来体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辩证统一。同时,通过实际问题的探讨、解决,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就感,增强数学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锻炼探究精神。树立“数学与我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的理念。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发现与证明;正弦定理的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正弦定理证明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为了更好的达成上面的教学目标,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本节课我准备采用“问题教学法”,即由教师以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利用多媒体和实物投影仪等教学手段来激发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并引导学生采取自主探究与相互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去,从中体验成功与失败,从而逐步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
  五、教学过程
  为了很好地完成我所确定的教学目标,顺利地解决重点,突破难点,同时本着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时代的原则,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问题1:宁静的夜晚,明月高悬,当你仰望夜空,欣赏这美好夜色的时候,会不会想要知道:那遥不可及的月亮离我们究竟有多远呢?
  1671年两个法国天文学家首次测出了地月之间的距离大约为 385400km,你知道他们当时是怎样测出这个距离的吗?
  问题2:在现在的高科技时代,要想知道某座山的高度,没必要亲自去量,只需水平飞行的飞机从山顶一过便可测出,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还有,交通警察是怎样测出正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速度呢?要想解决这些问题, 其实并不难,只要你学好本章内容即可掌握其原理。(板书课题《解三角形》)
  [设计说明]引用教材本章引言,制造知识与问题的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本章知识的兴趣。
  (二)特殊入手,发现规律
  问题3: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和解直角三角形》这一章,老师想试试你的实力,请你根据初中知识,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在Rt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78459/

推荐访问:正弦定理的证明方法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