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讲故事的人]莫言是哪里人

来源:叙事作文 时间:2018-08-08 19:00:01 阅读:

【www.bbjkw.net--叙事作文】

篇一:[莫言是哪里人]莫言:哪里有人哪里就有荒诞


  引导语: 莫言:生活的荒诞性我觉得是生活必须有的内容,就像大千世界里既要有燕子也要有麻雀一样。

  中国当代文学的“差”,可能是一个事实,也可能是一个偏见或者成见。或许这些偏见或者成见的存在,就与人性有关。在近日对莫言的采访中,莫言谈到自己对于人性的一个观察:“人并没有多少本质的差别,但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每个人都有可能是罪犯。人要认识到自己灵魂深处的阴暗面,认识到自己的多面性,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谅解和宽容。”
  1写作首先要有话要说
  赵本军:我注意到,有的作家在访谈里说他们在写作上为自己定下的规矩是每天都写,像阿城就说他基本是用固定的时间去写,像上下班一样,写作的时间和规律上都很有保证。
  莫言:我做不到这一点,我是一个很懒惰的作家。我总结了一下,从1986年开始写作到现在写了几百万字的作品,我的所有写作时间加起来也没有超过五年。《红高粱家族》五个中篇,一个中篇也就两个星期,就算写三个月。《丰乳肥臀》、《天堂蒜薹之歌》,各一个月,《生死疲劳》写了43天,每一部小说的时间都不会超过三个月,《蛙》写得长一点,顶多半年。11部长篇,一个半年的话,才五年半。大量的时间我没有写作,都是在为写作做准备。
  赵本军:你曾经说过,当年你写作最大的动力就是为了离开农村、吃饱饭,现在你已经离开了农村,也不用再担心吃饱饭的问题了,现在你的写作动力是什么?
  莫言:现在的写作肯定不是为了吃饱饭了,现在写作首先确实觉得还有很多的话要说,感觉还有很多东西要写。另外就是对小说艺术的探求本身充满乐趣,像探险一样。小说艺术其实是无穷无尽的,我们老认为它已经黔驴技穷,山穷水尽,但实际上它还有无限的可能性。每一部新作都具有创新的乐趣,当然这个创新基本是针对自己而言,就是我过去的作品里没有的写法,或者作品里没写这样的人物、没有这样的结构。
  赵本军:你现在身处北京,城市生活是否影响了你的写作?
  莫言:作为一个农民出身的人,我在农村生活了20年,最后进入中国最大的城市。实际上我现在在城市生活的时间比在乡村生活的时间要长,虽然我很少正面去写城市生活,但长期的城市生活对我的写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的很多小说,早已不是纯粹的乡土小说,而是混杂了城市和乡村、历史与现实的作品。我觉得长期以来读者或评论界形成一个先入为主的看法,这个人是城市人或虽然在农村长大但父母是公职人员,因此这个人是可以写城市题材的。那个人出身农民家庭,本人又比较土气,因此只能写农村题材。如果这个人写了城市生活那也是不可信的。我不完全同意这个说法,因为有很多出身农民家庭的作家写城市写得也不错。我觉得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自己的城市,我就是用我自己的眼光看我生活的这个城市,有什么不可以呢?我写的故乡是精神故乡,而我写的城市也是精神的城市。城市或者乡村,毕竟是个环境,小说归根到底是写人的,而人,尤其是现代人,城里人和乡下人,到底有多大区别呢?我感到我对很多出身高贵的城里人的理解没有丝毫困难,他们的美好和邪恶我都能理解。
  2哪里有人哪里就有荒诞
  赵本军:王安忆、马原等作家纷纷出版一些关于经典小说解读的书,如王安忆的《心灵世界》,马原的《阅读大师系列》,你是否想过写一些类似的书?
  莫言:我是一个不勤奋的人,我读书很难读到尾,读到三分之二就不读了。大部分作家的书读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基本可以知道这个作家的路数,读到三分之二就会知道它的结局,后边翻一翻就可以了。一个读书不认真的人,没有资格写经典解读。
  赵本军:在目前这样一个社会里,作家如何获得尊严?获得独立创造的快乐和价值?
  莫言:要获得尊严首先要尊重他人,要把别人当人看,当你蔑视他人,利用某种优势和想象出来的优势侮辱别人歧视别人,这样的人要获得个人尊严比较困难。作家的写作尊严,体现在作家的自由创造精神,这也是快乐和价值所在。
  赵本军:现在的小说,关注底层人群、边缘人群的比较多,你怎么看这些?
  莫言:这是一种作家的需要,跟底层无关的一种需要,这也是一个悖论,包括我个人的写作。我写了几十年的农村,但是我的小说农民从来不看,起码大部分读者不是农民,不能说绝对没人看,但绝对是少数,读者还是文学圈里的人,还是知识分子,被描写的对象和阅读者不是一个群体,很多人是不知不觉的“被描写”。其实文学就是写人的,管他是底层还是上层,都可以写。
  赵本军:你在写作的时候是否会对作品的社会影响和读者有一个预设?
  莫言:没有预设,从某种意义上讲,要用文学来干预社会这个想法也是很天真的,不能排除掉在漫长的历史上,确有几部作品推动当时的某个运动、某个社会变革发挥了直接的作用,大多数作品实际上还是作为一种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品而存在,它是通过艺术的方式来缓慢地影响人心,然后由影响人心再曲折地影响社会。
  赵本军:生活真实到极致,一定是最极致的荒诞,你如何理解生活的荒诞?
  莫言:生活的荒诞性我觉得是生活必须有的内容,就像大千世界里既要有燕子也要有麻雀一样。一个社会里只有正常的现象而没有荒诞的现象是不完整的。我们读卡夫卡的小说,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后来我们读东欧的小说发现荒诞跟制度没有关系,哪里有人,哪里就有荒诞。
  赵本军:您认为作家与现实社会生活之间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莫言:若即若离的关系,作家应该作为一个人踏踏实实地生活在现实里,但是当作家拿起笔来,行使他的小说家的职能的时候,他应该是跳出现实之外,应该是居高临下地观察了现实,作为一个人的时候他应该和现实交流。
  赵本军:人的创作资源是有限的,要做到不重复自己是很难的,你是如何做到尽量不重复自己?你在写作的时候是否会努力避免和那些著名作品中已经有了的人物形象雷同?
  莫言:那肯定是要千方百计地来回避的,但有时写着写着是不是说我的小说人物里面也流淌着阿Q的血脉,很难说清楚的。我没有完全做到不重复自己,每次写作的时候我都努力地不要重复,但总有明眼的读者看出了哪个地方又重复了,要完全不重复是做不到的。
  赵本军:迄今为止,你的作品大都围绕历史和家族故事展开,现在很多“80后”、“90后”的孩子,成了独生子女的一代,这也就意味着以往那种复杂家族关系的崩溃、瓦解,同时也意味着他们将很难亲近和理解错综复杂的家族小说。你是否担心家族小说在不久的将来会消失,最终只是成为人们日后想象过往的“记忆”?
  莫言:小说从根本上说写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家族小说也是,只不过更错综复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家族小说曾是一个时代叙事的主流,此后或许会成为边缘的存在。就像曾经出现的革命战争历史小说,新历史主义小说等,这些类型都曾引领风骚,而今俱往矣,但并没有灭绝。家族小说同样如此,年轻的一代依然会写到家族故事,但那将是他们心目中的家族,或是他们虚构的家族故事,将会呈现出怎样的面貌,我们只好顺其自然。

篇二:[莫言是哪里人]莫言经典句子及其出处


  引导语:莫言,原名管谟业,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凭借小说《蛙》荣获茅盾文学奖。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第一个获得此奖的作家。


  【1】: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莫言 《檀香刑》
  【2】:轻易不动感情的人,一旦动情,就会地裂山崩,把自己燃烧成一堆灰烬,被他爱上的人,也会被这狼烟烈火烧烤得痛不欲生。 --莫言 《我们的荆轲》
  【3】: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而一个人越是成功,他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要使自己的生命获得价值和炫彩,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让它们揪紧你的心灵、扰乱你的生活。要学会一笑置之,要学会超然待之,要学会转化势能。智者懂得隐忍,原谅周围的那些人,在宽容中壮大自己。 --莫言
  【4】:别人看到的是鞋,自己感受到的是脚,切莫贪图了鞋的华贵,而委屈了自己的脚 --莫言
  【5】:女人的感情并不是永不枯竭的喷泉;女人的感情是金丝燕嘴里的唾液。--你知道吗?这种华贵的小鸟,它的唾液只能垒出一个晶莹的燕窝;到了第二个,吐出的全是血。 --莫言 《我们的荆轲》
  【6】:文学和科学相比,的确没什么用处,但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教育也如此,所谓的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本质,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莫言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
  【7】:所谓爱情,其实就是一场大病。我的病就要好了。 --莫言 《蛙》
  【8】:极致的喜欢,更像是一个自己与另一个自己在光阴里的隔世重逢。愿为对方毫无道理地盛开,会为对方无可救药地投入,这都是极致的喜欢。 --莫言 《生命里,总会有一朵祥云为你缭绕》
  【9】:五十年代的人是比较纯洁的,六十年代的人是十分狂热的,七十年代的人是相当胆怯的,八十年代的人是察言观色的,九十年代的人是极其邪恶的。 --莫言 《生死疲劳》
  【10】:如果世上没有美酒,男人还有什么活头?如果男人不恋美色,女人还有什么盼头?如果婚姻只为生育,日子还有什么过头?如果男女都很安分,作家还有什么写头?如果文学不写酒色,作品还有什么看头?如果男人不迷酒色,哪个愿意去吃苦头?如果酒色都不心动,生命岂不走到尽头? --莫言 《酒色赋》
  【11】:这亲戚,听起来怪神圣的,可仔细一想,所谓亲戚,都建立在男人和女人睡觉的关系上。 --莫言 《丰乳肥臀》
  【12】:世间的万物就是这样,小坏小怪遭人厌恨,大坏大怪被人敬仰。 --莫言 《生死疲劳》
  【13】:曲调很古老。节拍很缓慢。歌声悲壮苍凉。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的歌声,空气因歌声而起伏,没散尽的雾也在动。 --莫言 《大风》
  【14】:世事犹如书籍,一页页被翻过去。人要向前看,少翻历史旧账。 --莫言 《生死疲劳》
  【15】:黄昏是青春短暂的悲伤。 --莫言
  【16】: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莫言
  【17】:一个人会落泪,是因为痛;一个人之所以痛,是因为在乎;一个人之所以在乎,是因为有感觉;一个人之所以有感觉,仅因为你是一个人!所以,你有感觉,在乎,痛过,落泪了,说明你是完整不能再完整的一个人。 --莫言
  【18】:我们总是以诗般的语言刻画自己在青春的罅隙中的那般狼狈。 --莫言
  【19】:有一种爱情,是插在心上的刀。 --莫言 《生死疲劳》
  【20】:钱不花就是一张纸,花了才是钱。 --莫言 《蛙》
  【21】:时间是剪不掉的,剪掉的是废话,剩下的是时间 --莫言
  【22】:这个世界,总有你不喜欢的人,也总有人不喜欢你。这都很正常。而且,无论你有多好,也无论对方有多好,都苛求彼此不得。因为,好不好是一回事,喜欢不喜欢是另一回事。 刻意去讨人喜欢,折损的,只能是自我的尊严。不要用无数次的折腰,去换得一个漠然的低眉。纡尊降贵换来的,只会是对方愈发地居高临下和颐指气使。没有平视,就永无对等。 --莫言 《生命中总有一朵祥云为你缭绕》
  【23】:一个有罪的人不能也没有权利去死,他必须活着,经受折磨,煎熬,像煎鱼一样翻来覆去地煎,像熬药一样咕嘟咕嘟地熬,用这样的方式来赎自己的罪,罪赎完了,才能一身轻松地去死。 --莫言 《蛙》
  【24】:这是个性相似的两个人走了不同的方向,互为正负,合起来是一个人,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莫言 《生死疲劳》
  【25】:在现实生活中越是懦弱、无用的人,越可以在文学作品里表现得特有本事。文学就是把生活中不敢做、做不到的事情在作品里面做到了。 --莫言
  【26】:极度夸张的语言是极度虚伪的社会的反映,而暴力的语言是社会暴行的前驱。 --莫言 《生死疲劳》
  【27】:嗨,都说是人活一口气,还不如说人活一口食儿。肚子里有食,要脸要貌;肚子里无食,没羞没臊。 --莫言 《檀香刑》
  【28】:一个好铁匠,总是盼望着一块好钢的出世,然后用奇特的方式,使它服从自己的意志,变成一把宝刀。 --莫言 《月光斩》
  【29】:当年,鲁迅用他的笔,揭露了“看客”心理,有人说这是中国人的劣根性,其实,这不独是中国人的劣根性,而是全人类的劣根性。 --莫言
  【30】:文学远远比政治要美好。政治教人打架,文学教人恋爱。 --莫言
  【31】:他想起自己的恩师余姥姥的话:一个优秀的刽子手,站在执行台前,眼睛里就不应该再有活人;在他的眼睛里,只有一条条的肌肉、一件件的脏器和一根根的骨头。 --莫言 《檀香刑》
  【32】:但那是历史,历史是只看结果而忽略手段的,就像人们只看到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等许多伟大建筑,而看不到这些建筑下面的累累白骨。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中国人用一种极端的方式终于控制了人口暴增的局面。 --莫言 《蛙》
  【33】:一切来自土地的都将回归土地。 --莫言 《生死疲劳》
  【34】:想起母亲生前不止一次地说过,……女人的地位是生孩子生出来的,女人的尊严也是生孩子生出来的,女人的幸福和荣耀也都是生孩子生出来的。一个女人不生孩子是最大的痛苦,一个女人不生孩子算不上一个完整的女人,而且,女人不生孩子,心就变硬了,女人不生孩子,老得格外快。 --莫言 《蛙》
  【35】:"花朵为什么会有血腥味呢?因为大地浸透了人类的鲜血。"这哪里是社会?这是一片无边无际的黑暗丛林。这哪里有幸福?只有在苦难的芒刺间刹那虚无的快感。 --莫言 《丰乳肥臀》
  【36】:生育繁衍,多么庄严又多么世俗,多么严肃又多么荒唐。 --莫言 《蛙》
  【37】:鹰对尸首也有兴趣,它们也是噬腐者,但它们不与乌鸦合流,保持着虚伪的高傲态度。 --莫言 《丰乳肥臀》
  【38】:伟大的作品,没有必要像宠物一样遍地打滚赢得准贵族的欢心,也没有必要像鬃狗一样欢群吠叫。它应该是鲸鱼,在深海里,孤独地遨游着,响亮而沉重地呼吸。 --莫言
  【39】:那条黑爪子白狗走到桥头,停住脚,回头望望土路,又抬起下巴望望我,用那只浑浊的狗眼。狗眼里的神色遥远荒凉,含有一种模糊的暗示,这遥远荒凉的暗示唤起内心深处一种迷蒙的感受。 --莫言 《白狗秋千架》
  【40】:四姐冷笑道:“你们斗争我是假,想看我是真,隔着衣服看,多别扭,老娘今日给你们个痛快的吧,”她说着,手熟练地解开腋下的纽扣,然后猛地掀开胸襟,旗袍落地,四姐赤裸了身体,她尖利地叫着:“看吧,都睁开眼看吧!靠什么剥削,靠这个,靠这个,还靠这个!谁给我钱就让谁干!这可是个享福的差事,风吹不着,雨淋不到,吃香的喝辣的,天天当新娘,夜夜入洞房!你们家里有老婆有闺女的,都让她们干这行吧,都让她们来找我,我教她们吹拉弹唱,我教会她们侍候男人的十八般武艺,让她们成为你们的摇钱树!大老爷们,谁想干?老娘今日布施,倒贴免费侍候,让你们尝尝红婊子的滋味!怎么啦?都草鸡了?都像出了的鸡巴一样蔫了?” --莫言 《丰乳肥臀》
  【41】:当哭成为表演,应当允许有人不哭。 --莫言
  【42】:世界上的人最喜欢把正常的人叫做“疯子”。 --莫言 《怀抱鲜花的女人》
  【43】:一人一个活法 。 --莫言 《红高粱》
  【44】:“母亲说:“我变了,也没变。这十几年里,上官家的人,像韭菜一样,一茬茬的死,一茬茬的发,有生就有死,死容易,活难,越难越要活。越不怕死越要挣扎着活。我要看到我的后代儿孙浮上水来那一天,你们都要给我争气!” --莫言 《丰乳肥臀》
  【45】:当年许多神圣的掉脑袋的事情,今天看起来狗屁不是。 --莫言 《生死疲劳》
  【46】:如果冷漠也算是一种感情,那他的感情只有冷漠. --莫言 《檀香刑》
  【47】:俺对着那面水银玻璃镜子,悄悄地那么一瞅,里边是一个水灵灵的风流美人。俺自己看了都爱,何况那些个男人。尽管因为爹的事俺心中悲酸,但干爹说心中越是痛,脸上要越是欢,不能把窝囊样子给人看。好吧好吧好吧好,看吧看吧看吧看,今日老娘要和高密城里的女人们好好地赛一赛,什么举人家的小姐,什么翰林府里的千金,比不上老娘一根脚趾头。 --莫言 《檀香刑》
  【48】:人不能把自己看低了,这是爹晚年悟出的道理 --莫言 《檀香刑》
  【49】:孩子,这世界上,好多堂堂皇皇的事,都是在黑灯瞎火里干出来的。 --莫言 《丰乳肥臀》
  【50】:在血红黄昏的无边寂静里,响着沉重的脚步声,响着晚风从麦梢上掠过的声音,响着我沙哑的啼哭声,响着在墓地中央那棵华盖般的大桑树上昏睡一天的肥胖猫头鹰睡眼乍睁时的第一声哀怨的长鸣。 --莫言 《丰乳肥臀》

篇三:[莫言是哪里人]莫言《檀香刑》的人物形象解读

  导语:该小说着重描写的是刽子手赵甲的家庭生活风波,侧重展现的是中国古代的“刑罚”文化。
  一、时代背景
  莫言的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程中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取材于民间,展现现代生活,使作品具有现代意义和生命活力。评论界对莫言早期的《红高粱家族》中民间叙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对民间的乡土人情和人文轶事是以“民间身份”来进行叙事的,而且将自己得自于民间的感受和体验在作品中表达出来。这里所说的民间身份,其实是一种源自于民间的审美情趣,作者完全以民间乡土社会的身份进行叙事,而这个过程不仅是一个民间身份认同的过程,更是一个寻根的过程,这种认同和寻根确立了莫言的创作立场。莫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有着浓郁的民间气息,这与他从小的生活环境是分不开的,在民间乡土文化长期的熏陶下,莫言逐渐凝练出这种民间文学的气质,莫言也以这种民间本色的叙事形态进行着他的小说创作,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
  莫言的小说作品常常穿梭于历史与现实、统治阶级和普通人民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关系中,通过这种二元对立的观照,对生命的意义进行深入的探索。而《檀香刑》是莫言又一次将民间叙事方式运用于实践的成功力作,不同于以往的作品,这部作品不仅有民间的叙事方式,而且还加入了诸多非民间的成分,使得小说的叙事结构更为复杂,从而形成了一种多维化的叙事方式,本文就这种多维叙事方式对作品张力的体现进行深入分析。
  二、作品的人物形象解读
  小说着重描写的是刽子手赵甲的家庭生活风波,侧重展现的是中国古代的“刑罚”文化。在我国,古代传统的“刑罚”文化是一种能体现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传统的“刑罚”不仅名目繁多,而且对施刑的过程有着严格的要求,并且还附带许多仪式性的程序,因此,最能体现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文化特色。
  莫言通过刽子手赵甲将这种文化又一次展现给读者。赵甲是一名经过严格训练的刽子手,从小就接受了“刑罚”文化。刽子手的职业以及“刑罚”文化的教育对他的性格和心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他的内心深处,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老到和冷酷,甚至有种阴鸷和可怕。在赵甲的手中,“刑罚”文化犹如艺术一样特色鲜明,可以说,“刑罚”文化在赵甲的身上得到充分的展现。赵甲将杀人看成是一种艺术,在刑罚的范围内杀人,而且要杀得精致,通过这种方式,赵甲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莫言在作品中着重描写了赵甲对“凌迟”这种刑罚的研究:“师傅说过,凌迟是很有讲究的,无论要割多少刀,必须在犯人毙命时进行最后一刀。因此,在施刑时要根据犯人的生理特征进行精确的计算,从何处下刀,间隔时间。一旦犯人毙命时割的刀数过多或者是不足都是刽子手的问题。而且,最完美的凌迟刑罚,在行刑时,割下的肉必须厚薄一致,大小相同,即使拿戥子也称不出太大差别。这种刑罚要求,对刽子手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不仅下手时要果断,而且还要平心静气;所谓干的是屠夫杀驴的活,做的是绣女绣花的功,真正的刽子手在割肉时用的是心和眼,而不是手和刀。”一种最为残酷的刑罚到了赵甲的口中仿佛成了精致的艺术,从而也体现出中国传统刑罚的冷酷和阴鸷。这种文化的内涵从赵甲这个刑罚执行者身上表现得一览无余。
  表面上,这种刑罚是为了惩罚犯罪而进行的处罚,但是它的实际意义已经超出了惩罚的范畴,从操作过程上看,这完全是一种人类嗜血性和杀戮欲的体现,施刑者或者是判刑者是在以同类的恐惧和痛苦取乐。“文化”在这里已经产生的质的变异。鲁迅在作品中曾经描写了一种“吃人”的景象,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剥茧抽丝的刻画。但是,在鲁迅等革命先驱的作品中,是对中国封建礼教的显性文化做的批判,而刑罚这种隐形文化比起显性的封建礼教文化则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两种文化间存在的强烈反差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矛盾的体现。
  在《檀香刑》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莫言也特别关注这种文化矛盾和反差。在作品中,莫言一再刻画了赵甲作为一个刽子手的心理,在他的心里有一种信念,就是要把行刑的活做好,做漂亮,做地道,不仅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的欲望,也为了满足那些看客们的欲望。能来欣赏这种精致“刑罚”的人,他们的“欣赏”水平也同样精致。就如作品中赵甲所说:“北京的看客最难伺候了,他们用非常挑剔的眼光去审视刽子手的施刑技术。作为一名刽子手,不仅要杀掉犯人,而且还要满足看客们的欲望。”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凌迟这种刑罚不是为了惩罚犯罪,而是为了表演给看客们欣赏,从折磨犯人的过程中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看客与刽子手在这里像是一个买家和一个卖家,刑罚“文化”在这里变成了一种心理商品,而用犯人的生命与痛苦去交易。从这个角度看,莫言探索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根——最深层处的丑陋与卑劣。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心理,莫言运笔如刀,将中国民族文化最内部的隐性文化剥去了外衣,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复杂性、矛盾性和两面性展现出来。
  莫言还通过对钱丁仕宦家庭的描述来对中国传统的“官场”文化进行深入剖析。在中国,“官场”文化是一种非常博大精深的文化,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有表现形式,也是中国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最奇妙的结合,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复杂性、矛盾性和两面性的文化形式又恰恰是这些特性冲突最为激烈、表现最为明显的形式。在中国的古代,真正横行官场的人必须是文化人(读书人),他们在皇权、伦理和儒家思想的幌子下进行着种种冠冕堂皇的活动,但是,这些都无法掩饰他们动物的本性,在利益和欲望的驱使下,他们在官场的背后进行着种种体现人的动物特性的嗜血与残杀。这是中国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的巧妙结合,表面的官场是显性文化,而官场背后的“潜官场”则是隐性文化。而莫言在《檀香刑》中,用锋利的笔刀割去了官场文化显性的外衣,将隐性的官场彻底展露在读者面前,揭示出人为了欲望和利益而进行的种种残酷和丑陋的行为。
  中国官场的封建官吏形象通过钱丁这个人物表现出来,这是中国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相结合却又相冲突的表现。从表面上看,正统的儒家思想培养了钱丁,从文化基因上讲,他是一个标准的封建官吏。但是他同样有着人作为动物的欲望和利益需求,同样受到隐性官场文化的驱使。钱丁身上有着正统儒家思想所传达出来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作为“两榜进士”,他也曾想过要“造福一方”,做一个人人爱戴的好官,但是因此而仕途不达。他也看不惯袁世凯的崇洋媚外以及对百姓的残害,但是他只能忍气吞声,不敢像弟弟钱雄飞一样奋起抗争。为了利益和欲望,他在腐朽的官场中忍辱受垢,屈身事权贵,因此,他的内心非常苦恼和矛盾。但是中国的隐性官场文化也同样表现在他的身上,他同样有着私欲,而一旦得势,势必要用权谋私,满足自己的欲望。他奔波于京城官场,贿赂买官;而为了性欲的满足,对孙媚娘以权势强行霸占。虽然他也为自己的这些作为感到不安,但是利益的驱使还是让他一步步走向深渊。隐性官场文化与显性的伦理道德及儒家思想之间始终存在着不可化解的矛盾。
  莫言在《檀香刑》中不仅通过钱丁来描写中国的官场文化,而且还通过描写袁世凯来体现中国显性与隐性文化的内涵。对袁世凯的活动,莫言没有详述,但是却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他在处理孙炳义起义事件中的手段。袁世凯揣摩洋人的心思,却又对钱丁软硬兼施,而且还利用已经退休的刽子手赵甲,对下属军官的拉拢和打压更是体现出他的政治手腕。而这些正是袁世凯老到的官场驾驭术的表现。莫言在《檀香刑》中还描写了不谙官场之道的刘光第的悲剧故事来反衬袁世凯的官场老练手段。这也给读者揭示出一个实质,那就是在中国的官场文化中,显性只是表象,而隐性则是实质,隐性的可以成功,而显性的必然失败。中国的隐性官场文化正是有了这些特征,也就决定了中国的封建官场必然是腐朽和黑暗的,进而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必然会畸形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zuowen182143/

推荐访问:莫言讲故事的人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