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诗词]杨广的诗词

来源:散文诗歌 时间:2018-08-06 19:00:03 阅读:

【www.bbjkw.net--散文诗歌】

第一篇杨广的诗词:隋炀帝的诗歌


  《野望》
  寒鸦飞数点,
  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
  一望黯消魂。
  四季诗
  洛阳春稍晚,四望满春晖。
  杨叶行将暗,桃花落未稀。
  窥檐燕争人,穿林鸟乱飞。
  唯当关塞者,溽露方沾衣。
  ——《晚春诗》
  夏潭荫修竹,高岸坐长枫。
  日落沧江静,云散远山空。
  鹭飞林外白,莲开水上红。
  逍遥有余兴,怅望情不终。
  ——《夏日临江诗》
  故年秋始去,今年秋复来。
  露浓山气冷,风急蝉声哀。
  鸟击初移树,鱼塞欲隐雷。
  断雾时通日,残云尚作雷。
  ——《悲秋诗》
  不觉岁将至,已复入长安。
  月影含冰冻,风声凄夜寒。
  江海波涛壮,崤潼坂险难。
  无因寄飞翼,徒欲动和銮。
  ——《冬夜诗》
  《江都宫乐歌》:
  扬州旧处可淹留,台榭高明复好游。
  风亭芳树迎早夏,长皋麦陇送余秋。
  渌潭桂楫浮青雀,果下金鞍跃紫骝。
  绿觞素蚁流霞饮,长袖清歌乐戏州。
  《春江花月夜》: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第二篇杨广的诗词:杨广春江花月夜赏析

  《春江花月夜》,这个题目太熟悉了,这不是初唐张若虚的名篇么?杨广这个名字,自然也是大家所熟知的,这不就是著名的暴君和昏君隋炀帝么?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你或许精怪了吧?其实,《春江花月夜》是陈朝已有的乐府吴声歌曲,并非张若虚的首创。杨广昏则昏矣,其诗却颇能为初唐之先声,亡国之君,多被毁誉,我们暂时忘却张若虚那首青春的歌唱,也姑且不去想隋末的昏暴统治,而只顾专心来欣赏本诗的阔大精工之妙,再看看作为诗人的杨广,到底具有何等样的诗才。
  杨广的《春江花月夜》共有二首,本诗是第一首。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这两句是说,暮色中的长江,风平浪静,水波不兴;大江两岸,鲜花盛开,春意盎然。
  这是日落后的长江,经过了一天的潮涨潮落,它终于等候到了夜晚休憩的刻,只见暮霭沉沉,江水浩淼,它平坦宁静,不想再起伏动荡了。春天夜晚的温煦,感染万物,连长江也像个春夜困慵的少女,伸长了纤长的腰肢,睡得是那样的温驯、柔和、安宁。在这波平浪息之时,两岸的千树梨花万树桃,如今却也不愿让春夜就这冷落下去,都张开了花瓣,吐露出花蕊,散发出花香。春花对春夜多情,春夜也不曾辜负春花的美意。渐渐的,当花儿开到一朵朵饱满的时分,清逸的花香终于聚汇成了一阵芳香的氛围,缓缓的拂散了江面上沉沉的夜气。
  “流波将月去,潮水共星来。”这两句是说,忽然风吹波生,水中的月影摇晃不定;潮头浪花飞溅,与大江中的星光共明。
  披着一身星光月色的长江,在春睡中呼吸到了芳香的气息,懒懒的动了动久睡的身姿。虽说是漫不经意的一动,可到底是长江在欠伸,顿时便荡起了水波、升起了浪潮。波带动了本来稳稳的镶嵌在静静水面上的星月倒影只见这些晶光闪烁的倩影忽而随着水波涌向前方,挤成一个大亮点;忽而这个大亮点又被潮水倒推回来,散成无数道流光。这是一个绮丽而又奇异的幻境、一个开阔而又壮观的画面:明月和群星不再高拱在夜空,却成了流动在水上的精灵,它们从潮水中诞生,在流波中消融;如此来来去去、循环往复、生生不息,长江刚才还是明珠缀袍,转身已是遍体银光飞舞了。
  如果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与杨广的《春江花月夜》相比,可清楚的看出其描写“春江花月夜”是受到本篇启示的。杨广这首诗在描绘春江花月夜花开景色这方面,具有开先河之功,起了示范作用。诗中一个“满”字写出了花朵无隙,簇簇挤挤之状;而“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这佳句描绘了一个绝妙的“江流扶明月,潮水涌星光”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发了张若虚的灵感,在他的《春江花月夜》中脱化出“海上生明月”的优美诗句,潮水这一景象又启示了张若虚在诗中开拓出一个极为阔大的春江意境。
  从杨广的《春江花月夜》可以看其诗歌的风格是丽而不艳,柔而不淫,有正言之风,雅语之气。
  张溥《汉魏六朝三百家集题辞·隋炀帝集》中云:“陈隋文哀,帝王有作,与众同波。”南朝至隋,帝王诗中不作王霸之语,而与民间诗人同一风格,确是一种良好的风气,杨广的诗风功不可没。
  附录:《春江花月夜·其一》隋:杨广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共星来。
  白话译文:
  暮色中的长江,风平浪静,水波不兴。
  大江两岸,鲜花盛开,春意是那么浓。
  忽然风吹波生,水中的月影摇晃不定。
  潮头浪花飞溅,与大江中的星光共明。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

第三篇杨广的诗词:边塞诗词的简笔画


  不同时期的边塞诗有不同时期的风格,简笔画又能不能画出相关的风格呢?
  汉魏南北朝时期
  反映边地战争的艰苦和征人思妇的相思苦。汉族诗歌体裁以乐府诗为主。代表作品如: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蔡琰《胡笳十八拍》、《悲愤诗》,徐陵《关山月》、王褒《渡河北》等。  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中诗人分别以旁观者的口吻,边疆战士的口吻,家中思妇的口吻,真实的诉说了边塞征战之苦。语言素朴,构思独特。代表了这一时期的边塞诗风格。
  边塞诗词的简笔画

  隋代的边塞诗
  边塞题材较为普遍,甚至出现多位诗人同题唱和边塞诗的盛况。诗歌体裁既有歌行体又有近体绝句。虽数量不多,但促进了边塞诗的发展。代表作品有:隋炀帝《饮马长城窟行》、卢思道《从军行》、薛道衡《出塞》等。
  例:
  杨广《饮马长城窟行》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边塞诗词的简笔画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早年隋炀帝西巡张掖时所作饮马长城窟行,“通首气体强大,颇有魏武之风。”后代文人对他诗篇的评价极高。“混一南北,炀帝之才,实高群下。”,“隋炀起敝,风骨凝然。隋炀从华得素,譬诸红艳丛中,清标自出。隋炀帝一洗颓风,力标本素。古道于此复存。”
  贞观二年七月,在朝堂上,李世民大谈隋炀帝的诗文,他说:“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他对隋炀帝的诗文评价是非常高的,认为是尧舜之言。李世民对隋炀帝的诗文到了痴迷的程度。他经常不自觉地就吟出隋炀帝的诗文,不自觉地就击节叫好。他还把隋代旧庭里的乐官请过来,把隋炀帝的诗作谱成曲,一起唱和。
  唐代的边塞诗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基调,艺术感极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他的边塞诗一方面题材开阔,内容包括:边塞风光、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杀敌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抱负、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不仅内容涵盖了盛唐边塞诗的大多领域,而且格调高亢。此后其他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等人也创作边塞诗。边塞诗创作一时蔚为风气。
边塞诗词的简笔画

  初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原因
  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zuowen179283/

推荐访问:杨广诗词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