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题论文3000]食品安全问题论文

来源:其他免费论文 时间:2018-05-23 09:52:26 阅读:

【www.bbjkw.net--其他免费论文】

篇一:[食品安全问题论文]有关食品与安全的论文

  针对我们食品安全的现状,去分析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及思考应对措施。以下小编为你整理了有关食品与安全的论文,希望对你有所参考帮助。
  【内容提要】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食品卫生与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近几年来,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食品安全的恶性事件不断发生,随着食品加工过程中化学品和新技术的广泛使用,新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涌现。尽管现代科技己发展到了相当水平,但食源性疾病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仍然严重地危害着人民的健康,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最关注的卫生问题之一。因此,就食品安全问题本身的严峻性而言,重视并大力解决好这一问题依然迫在眉睫。
  【关键词】食品安全隐患  现状  食源性疾病  监管状况  建议
  一、前言
  中国有句话: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中国还有句话:病从口入。食品的质量不安全,将会影响到人们的健康。食品的安全问题关系到全人类的生活、生存、延续,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正是由于食品市场的巨大潜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几年我国食品加工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使得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每天只要我们打开电视,翻看报纸,都可以看到大量各式各样的食品广告。走上街头,不论是在商场、超市乃至街摊,食品都占据着市场的主要份额。而最近一个时期,随着各行各业透明度的进一步提高,食品的质量问题也频频被媒体所暴光,这直接导致了食品行业的安全问题成为人们最普遍关心的一大主题。如今食品安全已是我国消费者的“心头大患”, 事关消费者乃至下一代的健康和安全,是目前对公共健康面临的最主要威胁之一。因此,重视食品安全已经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在看到世界性的食品安全存在问题的同时,应明白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各级有关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与时俱进,这在当前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长久以来,关于种种劣质食品的报道几乎成了我们隔三岔五就能在媒体上看到的一个主要话题。比如说关于劣质奶粉、劣质面粉、劣质大米、劣质豆制品、染白的粉丝、注水肉、苏丹红还有现在正搞得沸沸扬扬的三聚氰胺事件等等,我们可以列出长长的一列名单。这些频频曝光的食品加工中的黑幕对消费者来说已不再陌生。各级监管部门针对于此的执法检查,也始终没有停止过,而且还会在每年的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前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在2007年还进行了全国食品安全隐患大排查。并相继制订了各种法和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广东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可见我国对食品安全的整治力度有着铁的手腕。但令人不解的是,这些年来,各级监管部门的工作不可谓不努力,但劣质食品依然层出不穷,正如紧接着上演的含有“三聚氰胺”成份的食品不断曝光,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时时令我们提心吊胆。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存在五大问题:微生物造成的食源性疾病、种植养殖方面的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生产经营者守法意识淡薄、食品生产新技术应用所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环境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这些问题从而导致了我国食品生产行业的发展非常不均衡。
  在我国曾发生两起较大的食品安全事件,至今还让人心有余悸。一起是1988年初在上海发生的因市民食用受到污染的毛蚶而爆发的甲肝大流行事件,当时患者达31万例,造成不少人员死亡,上海市民出行(指到外地)受到限制,食品出口遭到退回,经济损失惨重。另一起是1997年12月发生在香港的禽流感,该事件对我国禽肉的出口影响很大。近年来,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食品安全方面的重大事件频频发生,其数量和危害程度呈日益上升的趋势。如2001年发生在浙江省的白砂糖中添加“吊白块”案件; 重庆市“毛发水”酱油案件;广东省劣质大米案件;江西省河豚鱼中毒案件;内蒙古死因不明羊肉案件; 天津市输液瓶灌装酱油案件;江西省病死猪肉加工食品案件;重庆市非法加工伪劣食品案件;因食用含有“瘦肉精”(即盐酸克伦特罗)的猪肉,致使杭州市60多人食物中毒和 广东省信谊县百余人食物中毒案件;再到到今天的孔雀石绿、苏丹红、大头婴儿、三聚氰胺案件等等。此外,涉及到因假酒、农药残留、食品或饲料中添加违禁物质造成的食物中毒,导致人员死亡和大批人员集体住院的事件时有发生。据专家估计,我国每年食物中毒报告涉及的总人数为2~4万人,但这一数字尚不到实际发生数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我国每年食物中毒人数大约为20~40万人。从各种案例和数字来看,足以让我们触目惊心,这个定时炸弹就在我们身边,随时爆发。因此对食品安全的整治,提高食品安全系数,让我们食得安全,食得放心,这些工作刻不容缓。
  三、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
  仔细回想这一连串的食品问题,发现并不是偶然巧合,而是目前特殊条件下多方社会经济道德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首先农产品种植和食品加工时操作的不当所造成,滥用农药、化肥,加工过程受污染等。再有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原有制度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明显有些“力不从心”,这就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当前法律的盲点和漏洞,大肆造假,以谋取不法利润。当前社会大众对食品安全观念的淡漠也大大加重了食品安全的危险,此外,当前社会“金钱至上”“利润第一”的道德观无疑更加深了造假者的危害性。纵观原因种种,我们不难发现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跟我们目前特殊的社会大环境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从导致疾病和中毒产生方面分析食品安全隐患的成因
  1、化肥、农药等对人体有害物质残留于农产品中
  由于多施和不按规定要求滥用农药,我国每年因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屡屡发生,特别是蔬菜中残留的有机磷中毒。蔬菜中残留的有机磷被人体吸收后,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脏器,导致中毒,严重时还出现生命危险。我国农产品中有机磷残留量超出国家标准的现象较为突出。再有我国每年大量、超量或不合理地施用化肥于农作物上,使化肥在土壤中的残留量越来越重,化肥施用不当、滥用化肥生产的蔬菜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并不亚于蔬菜中残留的农药。硝酸盐本身并没有毒,但在人的口腔和胃肠中会在细菌的作用下还原为亚硝酸盐。当亚硝酸盐大量聚集则可能引起中毒,长期摄入,可诱发消化道系统癌变。流行病学实验已经证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与食品中固有的胺类化合物是致癌物亚硝胺的前体物质,亚硝胺的诱癌时间随人体摄入量增多而缩短。
  2、抗生素、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质残留于禽、畜、水产品体内
  为了预防和治疗家禽、畜和水产品患病而大量使用抗生素、磺胺类等化学药物,往往造成药物残留于动物组织中。兽药残留既包括原药,也包括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产物。在食品中由于药物本身的副反应或耐药性细菌种群的增长,将增加潜在健康安全问题。近年,在我国由于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兴奋ji剂可以使禽、畜产生足够的瘦肉而被大量使用,从而使更多食用残留有“瘦肉精”食品的消费者引起中毒反应,严重者甚至死亡 。
  3、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非常严重,它属于化学污染的范畴。据分析,重金属污染以镉污染较为严重,其次是汞、铅等,。多数金属在体内有蓄积性,半衰期较长,能产生急性和慢性毒性反应,可能还会有致畸、致癌和致突变的潜在危害。目前,我国儿童铅污染较为严重。
  4、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超量使用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测,曾有在面粉中超限量5倍添加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在腌 菜中超标量20多倍使用苯甲酸;在饮料中成倍超标使用的化学合成甜味剂等等。
  5、毒素污染
  毒素污染是目前极为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毒素主要来源于自然界,如近年来我国频繁出现“毒大米”事件,即为黄曲霉毒素污染。
  6、滥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学添加物
  在食品加工制造过程中,非法使用和添加超出食品法规允许适用范围的化学物质(其中绝大部分对人体身体有害)。如改善米粉、腐竹口感使用“吊白块”(一种化工原料,学名甲醛次硫酸氢钠)等等。
  7、食品制造使用劣质原料
  加工食品使用劣质原料给食品安全造成极大隐患。如:用病死畜禽加工熟肉制品;用“地沟油”加工 油炸食品等。
  8、假冒伪劣食品
  近年来假冒伪劣食品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肆意横行。如:用化学合成物质掺兑的酱油、 食醋;用工业酒精制造假酒、甲醇假冒白酒等。
  9、病原微生物控制不当
  食品的原料和加工程度决定了它具备一定的微生物生长条件,食品加工制造过程和包装储运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我国发生的集体食物中毒大多由微生物引起。在我国,易造成食物中毒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致病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每年都有发生,尤其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更容易发生。
  10、腐败变质的食物上市流通
  食品基本都以动植物生物组织作为主要成分。这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和生物变化 ,产生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比如变质的鲜奶、酸奶、鲜肉等。
  11、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危险
  生物技术产品的出现同样带来了安全性问题。如今,转基因食品早已摆上了人们的餐桌,转基因食品也具有潜在的危险:可能损害人类的免疫系统 (标记基因);可能产生过敏综合症;可能对人类有毒性;对环境和生态系统有害;对人类和人体存在未知的危害。
  (二)、从食品安全监管状况和经营者素质方面去分析食品安全隐患存在的因素
  尽管政府一贯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也做出了许多努力,但由于食品安全受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等多种因素制约,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还存在着种种问题。其中食品生产加工领域问题最严重,食品加工企业绝大多数规模比较小,全国现有的750多万家小型食品加工作坊、摊点中80%上为10人以下的手工作坊,工艺落后,卫生条件极差,20%~30%没有达到行业标准,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比较严重,食品营养指标达不到要求等;再有食品流通秩序比较混乱,全国食品经营企业多达350余万家,大多为个体工商户,缺乏必要的食品储运设施,经营管理落后,一些食品批发市场缺乏有效的安全检测手段和质量控制措施;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卫生条件较差,一些餐饮业经营者不具备经营资格,几乎所有的餐饮部门都不会对食品原料进行科学检查,缺乏对疾病预防的控制措施。
  1、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不完全
  不完全信息的存在导致败德行为的出现和市场混乱,造成市场失灵。在市场经济中,生产经营者追求利益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相互对立的两者之间只有在获得足够的有关食品特性的共同信息时,才能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然而,由于食品安全质量特性,食品市场买卖双方同样面临着对食品安全信息了解的不完全性,但相比之下,食品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比消费者对食品的农药残留、微生物污染等相关食品安全性的信息了解更多。在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的驱动下,拥有信息优势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会自觉不自觉地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提供虚假、遗漏、过时或误导的信息,甚至采取不道德的手段生产和将那些假冒伪劣产品销售给顾客。消费者在知情权和选择权等信息占有上总是处于劣势,对于所选食品的安全性难以做出正确判断,有可能导致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机制失灵,以致出现低质量的劣质食品驱逐高质量的优质食品的现象,最终导致食品市场秩序混乱。
  2 、食品安全的外部性问题
  由于正规厂商没有因为产生外部利益而得到补偿,而非正规厂商没有因为产生外部危害而付出代价,其结果是如果仅仅依靠市场的价格机制,不法食品供应商的行为可以损害他方,而无须考虑招致损害的机会成本,同时还可以得到正规厂商带来的边际收益。正规厂商的情形则相反。价格机制的失灵也即市场的失灵,在这种情况下,导致伪劣产品的产生。
  3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消费者在与生产经营者的利益冲突中处于弱势,必然会有一些企业要不择手段地损害消费者利益。相比较之下,食品生产经营者为拥有强大经济力的组织体,单个分散的经济力薄弱的消费者难以与之抗衡,再加上法律知识缺乏,当其利益受到损害后,往往选择忍气吞声,或者大多数消费者心存“免费搭车”的念头,都想让别人先来提起诉讼,自己免费享受,最终结果是可能谁也不去反映食品安全问题,保护自身权益。
  4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规制、职能
  造成食品市场秩序混乱的另一深层动因就是出现间断,也就是说政府规制、职能未够完善,执法强度还未够。监管机制缺乏协调性和连续性、食品安全的执行过程中缺乏规范化、执法处罚力度不够、整顿运动一过又恢复平静,社会监督和问题处理机制缺位以及有关引导食品工业发展特别是食品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产业政策欠缺等,食品市场秩序的管理出现间断状态,让不法商有空子钻,食品安全质量普遍偏低,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四、加强食品安全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农田到餐桌”监管、加强食品检测检验研究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步
  在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管理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中,检测工作应当紧随标准的修订不断完善。检测工作作为食品原料、生产加工过程、运输以及市场销售等环节中内部自我监控和外部监督检查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随着食品中安全卫生指标限量值的逐步降低,对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验检测应向高技术化、速测化、便携化以及信息共享迈进。设置系统的食品检测机构并使之逐步社会化、建立科学的检测质量保证体系以及加强检测技术储备和人员储备是从总体上提高我国食品检测能力的重要举措。
  (二)、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监管力度
  及时更改和修订过时的法律法规,要做到与时俱进。各地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地工作需要的地方性法规。面对当前食品安全状况,建议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以上五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二是加强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科学确定食品标准制定原则和依据,增强标准的可操作性,逐步实现标准体系与国际惯例接轨;三是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等各类认证的法律地位,理顺相互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统一的食品认证认可体系,培育一批运作规范、社会信誉高、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食品认证机构;四是加强劣质产品召回制度,为查处和销毁不安全食品提供法律依据;五是加强食品安全应急机制。
  (三)、建立顺畅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
  建立良好的质量信号传递机制,有助于解决食品质量的市场失灵。我国食品生产者大多文化素质低,生产规模小,而食品产业链较长,致使信息标签管理等难发挥作用。政府要提供公共信息和教育培训,使公众拥有完全充分的信息来权衡利益风险进行选择。及时发布食品安全信息,定期公布质量抽检结果,发布疫情和有毒有害物污染警报,提醒公众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对具有良好声誉的企业进行宣传报道,并接受新闻媒体和公众监督。建立各类食品营养信息数据库,对消费者、生产者和食品系统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方面的培训与教育。
  (四)、多种手段综合运用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除了法律和行政监管外,还要注重从经济和技术等层面上共同推进。经济手段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引导和带动作用,将分散经营的主体组织起来加强质量控制,实行标准化生产,实现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按照市场价格和市场需求调节农产品加工,靠加工企业对原料的需求和对原料的检验监督来带动分散生产的农户组成有一定规模的标准化的商品生产基地,使生产、加工、销售一脉相承,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保证食品加工的每一阶段都是安全的;提高质量认证的可信度和权威性,提高优质产品的知名度,使生产经营者强化诚信意识,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提升技术装备,改进工艺操作和检验手段,加强原料生产、制造加工、储运和流通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从而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控制;增强对食品安全事件的经济处罚力度,从而增加不法厂商的风险成本,从根本上遏制假冒伪劣食品的生产。技术手段加强基础研究和食品安全管理前沿问题研究,探索研究食品中病原体、农药、兽药、化学污染物等有害物质的快速、高效检测技术和方法,确定有害物最大残留限量,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机构的实验室条件和人员水平、标准物质的质量和参照标准水平;开展先进的食品安全控制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参考文献
  1、郑华英,龙一兵.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的控制.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2
  2、谢敏 于永达  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分析 上海经济研究 2007年 第21期
  3、 李新生 食品安全与中国安全食品的发展现状 食品科学 2008年 第02期
  4、郝记明 马丽艳 李景明 食品安全问题及其控制食品安全的措施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4年 第02期
  5、汤天曙 薛毅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和对策 食品工业科技 2002年

篇二:[食品安全问题论文]风险管理论文

  导语:近年来,学术界对于风险管理内部要素的研究主要包括实施动因和构成要素两个方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风险管理论文,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一、研究框架的提出
  现实需要的是管理学研究的源动力,企业风险管理研究也是如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更全面、更及时、更有效的预测和控制那些复杂性和破坏力大大增强的各类风险,是企业亟待解决的三个关键问题。本文此为视角,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梳理后认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企业风险管理研究主要集中以下三个领域:其一,整合风险管理研究。该领域的研究注重从更加综合、全面的视角对风险管理进行剖析,强调风险管理不应只是被动地降低风险和减少损失,而是要在风险中寻找机会和利益;其二,企业风险指数研究。此类研究强调风险是可以观察与测量的客观个体,在研究方法上重归纳、分析、证明与量化,体现了风险管理技术的进步;其三,企业风险预警研究。此领域的研究则关注风险因素在形成风险事件之前会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并且能够通过科学分析进行预测,体现了风险管理观点的革新。
  二、整合风险管理研究进展
  (一)整合风险管理的内涵和目标
  美国学者JamesLam(2003)则详细说明了企业整合风险管理的目的,包括降低公司收益的波动性、最大化公司股东的价值以及促进职业和财务安全等。Brian(2006)认为整合管理风险代表着新的管理思想,意味着对原有的诸多风险管理技术、方法进行整合创新,与只强调被动的防范或转嫁风险的传统风险管理相比,整合管理风险更重视通过开发、利用和经营风险以促进管理者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我国学者张维功等(2008)指出整合风险管理的理念、方法和工具已经广泛应用于企业战略选择、投融资决策、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涵盖了企业运作的各个层面。
  (二)风险管理内部要素研究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风险管理内部要素的研究主要包括实施动因和构成要素两个方面:Liebenberg(2010)等人认为企业是否实行风险管理除了提升企业价值的原因外,还取决经营状况和前景、市场竞争和企业的风险偏好等因素,而公司组织结构不适应企业风险管理的要求以及公司不愿变革的惰性,则是阻碍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因素(Kleffner,2011);关于企业风险管理的构成要素,以COSO提出的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等八要素最为经典。此外,也有学者通过实证分析论证了公司治理和组织文化在企业风险管理中也同样发挥了积极的作用(John,2010)。
  (三)整合风险管理的价值性研究
  学者们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了采取整合风险管理(Kimberly,2004)、运用衍生品进行风险对冲(Kim,2004)以及风险沟通(Lawrence,2009)等管理措施的企业,其公司价值具有普遍性的增加。而风险管理提升企业价值主要是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实现的:一是风险管理能够优化资本配置,提高权益回报率和改进公司治理结构(Lucia,2007);二是将风险管理融入到企业整体战略中,从而提升了企业战略抗击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增强了公司核心竞争力(Neil,2005);三是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来控制股票价格波动,使得管理层报酬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为正,从而使得管理效率提高进而提升公司价值(James,2007)。整合风险管理在创新的同时,还应有效整合现有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但就目前来看,整合的思想和方法还尚未成熟,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企业风险预警研究进展
  (一)企业战略风险预警
  战略风险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可避免的,学者们分别从管理决策(Simons,1999)、行业竞争排名与公司业绩(Slywoztky,2004)以及战略实施能力的不确定性(杨华江,2005)等角度对战略风险的类型和成因进行了界定。卢一萍(2011)采用案例分析法,提出了构建风险预警体系、建立分析处理风险预警信号机制、细化预警指标评价标准、出具风险预警报告这四个战略风险预警步骤。龚小凤(2013)从战略整合风险、文化整合风险、组织整合风险、人力资源整合风险、财务整合风险、业务流程整合风险等六个方面,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构建了企业跨国并购风险预警模型。
  (二)企业财务风险预警
  近年来,学者们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财务预警模型和方法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较有代表性的有:EdwardAltman(2001)等国外学者将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引入到财务预警模型的研究中,提出的Z模型以及“配套”的五个预警指标被广泛采用。我国学者孔玉生等(2010)利用风险传导模型分析了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后,提出了信息透明度、法人治理结构、管理层监控力度、财务杠杆效应等四个方面是财务风险预警和防范的要点。赵春(2012)采用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的方法,提出了基于时间序列动态维护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克服了统计分析模型不能适应海量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模型无法考虑财务数据时间延续性的问题。
  (三)企业营销风险预警
  美国学者James(1998)按风险来源,提出了营销风险可分为战略风险、策略风险、组织风险、运作风险和环境风险五大部分。高凤彦等(1999)则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把营销风险归纳为营销逆境、营销波动和营销失误三大类,并利用离差传递的方法确定了各指标所对应的预警系数。张云起(2001)运用层次分析、模糊评判、精确值测量三种方法,针对营销综合风险和客户信用风险,提出了A-FA综合评价模型。Emiliano(2009)从市场定位安全、市场结构安全、市场需求安全、市场竞争安全、市场扩张安全、市场策略安全和市场环境安全六方面建立了营销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林红菱等人(2012)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我国企业营销风险预警模型。总的来说,近年来的企业风险预警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尤其是在预警方法和预警模型的研究上取得了较大突破,但关于预警原理、警度划分以及预警模型和系统的评价等方面的文献不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四、企业风险指数研究进展
  (一)行业风险指数研究
  学术界对行业风险指数的研究主要是将传统的指数理论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对不同经济领域中价格、安全、市场行情等风险因素的变化程度和趋势进行研究。当前的行业风险指数研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股票指数收益进行行业风险的评估,如Sung&Gregory(1999)研究了美国航空业股票收益与市场变量、行业变量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段瑞君(2012)采用OLS模型,通过对股票市场行业指数收益的市场风险和行业风险的实证分析,论证了市场风险与股票市场的整体波动相一致;另一类是通过构建相关模型对行业风险指数进行评价和预警,较有代表性的有:Bollen(2007)等学者提出了采用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对顾客满意度指数进行多指标评价的方法,但也发现模型的特征会影响指数的特性。刘晓娥(2007)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港口建设项目投资风险评估指数;孙春伟(2014)采用危害分析与构建控制点的方法,构建了食品安全风险指数体系等。
  (二)金融企业风险指数研究
  Illing&Liu(2003)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法、信用权重法等四种加权方法构建了金融压力指数,通过与指标现状的比较,表明当指数值高于一定的临界值时,表示该时期处于值得关注的高风险时期或金融危机时期。在此基础之上,Balakrishnan(2009)构建了新兴国家的金融压力指数,并研究了金融压力在发达与新兴国家间的传播机制。张瑾(2012)综合考虑了包含宏观经济、银行业金融机构、资本市场和政策环境等在内的主要因素,并指出在时间序列较为平稳的前提下,可对压力指数进行时间序列预测或开展压力测试,从而实现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预警功能。成祺炯(2014)等人则应用Shapley非对称权力指数模型,从资产组合、杠杆率、阈值三个维度,测算出了我国上市银行对金融系统风险的贡献度排名。
  (三)企业投资风险指数研究
  相比财务目标,大多数企业参与风险投资的战略意图更偏重于竞争力的提升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评价企业投资风险一方面要关注获利性,但更要关注对提升投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贡献程度。对此,Gompers(2001)就指出风险投资使企业能够快速获取新资源和发掘新能力,获得一些突破性的技术创新成果,从而塑造新的核心竞争力。张识宇等人(2011)针对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与获得财务回报的投资目标,从技术产品竞争力、团队素质、市场吸引力、资源利用程度、环境支持性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公司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Theil指数的灰色评价方法。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风险指数的研究范围逐渐扩大,特别是在风险指数模型和测算方法上具有较大的创新并且日渐成熟,使得风险指数科学性和实用性更强。但在研究内容上偏重企业外部因素,对于企业内部风险因素考虑较少,而对于风险指数原理以及合理性等本质问题的探讨,也一直未在学术界达成共识。
  五、未来研究的展望
  金融危机后的企业风险管理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大进展,但下列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一是对于风险内涵和形成机理重新认识的问题。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风险不应只界定为客观因素,更应包含道德、信誉、文化和心理因素。因此,如何重新认识风险内涵和形成机理,决定着风险管理研究的范围和发展方向,是未来风险管理研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二是风险本质的辩证性和对称性问题。目前对风险本质大部分研究聚焦于防范风险带来的负面效应,但仅仅关注损失就有可能忽视与风险相对的机会问题,因此,未来企业风险管理研究更应关注如何在风险中寻找机会和利益;三是风险分析技术创新和综合应用的问题。如何对包括指数和预警在内的各种风险分析技术进行创新和综合应用,是今后企业风险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如何通过有效的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企业风险的预测和度量其中的重点。

篇三:[食品安全问题论文]德育教育的论文范文

  德育教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德育教育的论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道德人是明确自己的道德需要而又具有道德自觉的人,表现为人对既涉及个人自身的善,又关乎他人的善的推崇、恪守与践履,譬如尊重生命、维护正义、律己利他等等,以达致个人的精神自由和内心的自我和谐。现代社会个体对道德规范的遵从不再是被动的、盲目的,而是具有独立性的人基于理性作出的道德选择。因而,道德人向善的行为更加稳定持久、淡然从容。道德人的培育要进入人的精神世界,借助理解阐释人,反思人的生命及生命的表现,催生人的道德需要,并在道德实践中体验道德价值,把握人生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行为的正当性是社会的人最起码的道德要求,人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社会必需的品质、价值、信念和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德性是社会的人的重要标识之一,它缘于人对自身规定性的认识,是人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的统一。当前社会人们的行为选择多样,道德分化明显,既有的道德规范已难以解释和应对新的问题,传统道德的价值在具体的道德实践和现实社会生活中遭受冷遇,并由此产生诸多的价值困惑和道德冲突,譬如扶起摔倒老人反被误解和讹诈引发的"扶不扶"等道德困境。人们习惯将这类问题归咎于现代社会道德体系的尚未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但很显然,市场经济虽具有逐利性,但也有其内在的道德需要,等价交换、诚实守信等道德需要得到了满足才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现实生活中道德人的培育遭遇难题,主要表现在:
  (一) 传统道德价值的贬损,道德与生活的价值关联亟待明晰
  近几年道德话题所引发的不仅是人们对社会信任缺失、道德冷漠的慨叹,更深层次是对道德价值的追问。在传统社会中个人依附于家庭,其文化心理、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由社会预设,道德规范具有很强的自律性。随着传统文化所建构的意义世界逐渐解体,个体不再是被外在地附加上一定的价值规范,而是从人自身内在地生发出与社会生活各领域相适应的价值规范。例如,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要的五种美德。现代社会由于公共生活空间的不断拓展和职业生活的日益成熟,逐渐形成新的、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核心价值。有一项调查表明,取代传统的"新五常"中,"只有"爱"和"诚信"勉强归之于传统,其他三德---责任、正义、宽容,都是现代元素"[1]
  .在道德认知上现代社会形成了一定的道德共识,在道德实践上也不乏公认的、明确适用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但在现实生活中道德问题频发,道德价值逐渐退居社会生活的边缘。当然,这其中原因复杂多样,而现代人追逐个人利益的过程中对为什么要遵守道德缺乏价值体认,以致道德在人处理生活中所面临的苦乐、得失、人己等基本问题时没有发挥引导与规范的作用。比如,人们应当如何在一起是现代社会不容回避的问题。一些人在某些具体事件中将己与人对立起来导致行为上的冲突与偏差、价值的失序与混乱。屡见不鲜的网络暴力、肢体冲突等事件一再挑战尊重、平等、正义等道德原则。"毒奶粉"、"地沟油"等食品安全问题反映出道德底线失守带来的极大危害。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等传统的道德规范被破坏,道德相对性日渐凸显。
  (二) 人的道德需要被遮蔽,道德对人的人文关怀尚需彰显
  作为人的一种社会性的伦理实践,对美好的品德、优良的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追求是主体高层次的价值理想。社会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人的生存不仅仅是为了面包,人为了理想而献身既是人生存特性的组成部分,又是人生命完善的需要。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存理想、为某种超越肉体满足的东西奋力以求。道德是主体在建立起与自身、他人和群体的价值关联中获得的共同存在的意义庇护,体现的正是人对价值理想和自由的追求。然而,人的这种自我超越的需要在道德教育中往往被遮蔽,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现今道德教育侧重阐释社会对个体的道德要求以及个体如何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缺少对人深层的价值需要和内在行为动机的关注,忽视道德的实践特性。二是道德人培育中理论与现实的差距拉大道德与人的距离。实践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价值,在社会性发展中获得价值和意义是道德人的精神需要。然而,社会认知的多元和现实生活的复杂使人们对道德的价值产生质疑。一些人认为讲道德并不能满足自己的现实需要,解决现实问题,从而表现出更多的功利性、短期性行为。社会上的一些失德、败德行为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甚至有人因此而得利,直接导致失范行为的蔓延和社会风气的恶化。缺少主体的认同和参与,道德成为停留于文本、讲坛、课堂的知识,提升人的道德修为就是一句空话。
  二、理解: 展现人存在的意义
  狄尔泰提出对内在的精神生命要体验、再体验,生命的意义不能通过演绎和推理来揭示,而是要与人的精神世界相通、相融,人的自我认识和意义来自于理解。在此,理解逐渐摆脱理性的附庸,变成为整个人文科学的核心概念。19 世纪初施莱尔马赫创立一般诠释学理论,使西方诠释学具有理解和解释的方法论意义。在施莱尔马赫那里,理解被认为是对文本中作者意图的再现和重构。施莱尔马赫认为,在文本理解和解释的过程中读者应该转换自身的视域,像作者一样思考,把握文本中作者的主观意图。伽达默尔则认为,理解不同于认识论意义上的传统解释学范式,它不是对作者原意的追寻,而是读者的一种创造行为。读者的"前理解"或"前结构"是理解和解释的展开条件,文本理解和解释的过程是读者与作者、文本在对话基础上的视域融合的过程。也就是说,读者是不能摆脱自己的历史、当下境遇和前见理解作者和文本的,理解和解释的过程是读者突破前见与作者、文本的视域融合产生新的视域、生成新的意义的过程。语言是视域融合的中介。"它实际上是读者自身的生存和生成活动,是读者自身的生存方式。"[2]
  理解在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这里具有了本体论意义,从传统解释学的文本理解转向以文本理解为基础的自我筹划、自我理解。理解不是为了停留于文本,而是要关照自身和反思现实。在伽达默尔看来,理解是过去或传统与今天的对话,"理解在任何时候都包含一种旨在过去和现在沟通的具体应用"[3].只有在文本与现实之间建立意义关联,才能在问题阈中展开读者与作者、文本之间的对话和相互理解,才可能达致读者与文本、作者之间的"重叠共识".
  人的本真存在于人的精神生活中。狄尔泰将道德科学纳入精神科学学科之中,指出理解是精神科学的主要致知途径。它通过领会语言、文字等外在符号所表达的人的生命和生命表现进入人的内在精神,把握意义。道德是人类精神创造能力的产物,也是人类精神的生命表现。伽达默尔说: "道德的知识显然不是任何客观知识,求知者并不只是立于他所观察的事实的对面。"[4]
  道德知识有别于自然科学知识在于求知者从历史、文化、人生中获得的经验、体验及其现实处境都内在于道德知识之中,并参与知识意义的建构。道德关乎人之为人以及人对善的选择等人类最为紧要的问题,人自身是道德活动的目的。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指出道德具有实践品格。"我们通过做公正的事成为公正的人,通过节制成为节制的人,通过做事勇敢成为勇敢的人。"[5]
  因而,道德教育以人为核心和主导,以人的实践参与为本质特征。人是溶合了情感、目的、动机、意义、价值的意义---价值性存在,每一个个体都是作为"前理解"存在的自我。由此,道德人培育不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简单的知识授受关系,而是藉由知识连接历史与现实,在经验分享和交流中体味出人的生命意义,促进人的发展。基于理解视角的道德人培育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 培育道德人是培养社会的人与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的逻辑统一
  人不是在自然的意义上被称之为人,而是因为人的社会性。在社会生活中,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的基本规范,即道德和法律规范。法律是一个社会最低限度和最基本价值准则的权威表达。道德则寄寓着人类对善、对一切美好价值的共同追求,诸如幸福、人道、自由、平等、公正、诚实等等。它告诉人们应当怎样做、不应当怎样做。社会对人的塑造无不表现为先进或进步的社会规范向人的精神内化,形成某种价值共识的过程。人通过选择、接受和内化社会价值原则,形成合乎一定社会要求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以及相应的品行。主体的选择与内化并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体对传统、文化、道德、社会生活经验的理解和现实反思,其中包含着在未来的可能性。从人自身来说,作为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的存在是人内在的发展要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从人的心理需要的角度提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最高层次的需要。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视野里,人的需要具有超越性,人在满足第一个需要后又会引起新的需要。人满足需要的实践活动是指向未来的。社会的人应是道德的人、文明的人,各种能力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
  (二) 培育道德人是知识传授与价值传递的内在统一
  完整生命个体的型塑首先倚重知识。亚里士多德将人的德性分为道德的德性和理智的德性,道德的德性通过习惯养成,作为人最高层次的理智德性要由教导和知识生成,它来自人的理性思考和主动选择。道德知识的传授与人的需要、目的、动机、情感相关,因而,道德人培育探求的不是客观性知识,而是人对自身存在的追问与反思。在诠释学那里,理解摆脱传统认识论主客二元对立的知识观,把人对自我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经验和体验融入知识的学习中,其目的是为了自我理解。人从自己的生活经验、精神世界和现实处境出发理解文本与作者,理解自身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在自身的视域与理解对象的视域融合中创生新的意义。换言之,主体在理解对象的同时进行着自我理解和经验的新的意义建构,这是一种价值的传递、意义的交流与精神的创造。人总是按照自己的价值原则筹划自己的生活,在与世界、与社会的多重意义关系中人获得的是有价值的生活方式。
  (三) 培育道德人是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的和谐统一
  道德认知是人对社会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经验的认识,它是促进个体道德发展的前提。道德情感是指人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对社会道德事件和道德现象的一种情绪体验,如爱与恨、羡慕与轻视、感动与遗憾等。新现象学家施密茨从身体理论和情感理论出发,认为情感能够支配人的整个生命活动,它就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能够感知到的、具有整体性特征的气氛、氛围。这种整体性的气氛通过对人的生命活动的协调而具有权威性。在道德评判中,情感能够加强道德准则的约束性,人也在情感中获得自我成长、自我完善。[6]
  道德情感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它能够影响和约束人的行为,说明情感是具有伦理与价值导向性的,与道德认知相互促进、交互作用。正如美德伦理所认为的,情感不是价值无涉的,人想要追求的美德是主体认为值得欲求的。换句话说,主体产生追求某种美德的情感是基于对某种美德所蕴含的道德价值的理性认知前提之上。"有美德的行动本身就是人相应的内在因素,实际上是人内在的价值观念、理性慎思以及相应的情感欲望的统一与协调之结果,因而个人的理性慎思与其情感欲望之间往往呈现出和谐而非对立的形式。"[7]
  因而,只有对美德的理性认知与内在的情感和谐统一,主体相应的行为动机才能达到最恰当的状态。
  三、理解视域中道德人培育的瓶颈
  道德人是从人的社会性和精神性存在探求人之存在的意义。教育对人精神的陶冶要经由理解与书籍和人交流,丰富与充盈人的精神生命。教育过程中虽然理解关涉课程设计者、教材文本和读者之间的多重关系,但是无疑在对话中它是以文本为中介并围绕文本展开的。作为文本读者的学生对文本意义的创生与更新对其"怎样做一个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探讨理解视域中道德人培育的瓶颈与现实遭遇。
  (一) 主体性丧失割裂道德与人的对话关系
  道德的实践特性决定道德对人的涵养不是灌输有关道德的零碎知识,而是帮助人从整体上把握生活,获得意义。"人应当怎样存在"、"人生应当怎样度过"这样关乎人自身价值和意义的问题伴随每个人的一生,它始终以人对自身、人对生活的理解为基础,并在人与人的认知碰撞中发展人已有的认知,在这里,所创新和发展的不仅仅是人对物的认知,而且还有人对人与物、人与人关系的认识和理解。道德所蕴含的善的价值是主体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加以选择和内化,并保存在主体的生活经历中。个体把自己的生活作为对象加以全面审视,对生活、对经验进行反思、认识、实践与创造,获得对事物对他人对自我的理解,个体的主体性地位才能得以充分体现。然而,由于道德对人的滋养是长远的、潜移默化的,在当下的教育氛围中一些人认为与自身所要追求的成功关系不大,将之视为客观对象物存在的知识来掌握。在道德人的培育中,道德在某种意义上只是"关于道德的知识",缺少个体经验和个人的生活履历与道德的对话,个体的精神世界并没有真正作为"前理解"参与进来,也就无从创生意义。换言之,个体没有作为精神主体与精神培育活动及内容展开对话与交流,个体也就不能在开放和接纳中对自身及生活进行反思,难以提升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尤其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人不懂得审视自身的现实境遇和人类的生存状态,也就不会发现问题,不能深入事物的本性、对道德本身及其存在的理由进行探究并作出解释,道德缺失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价值关联。
  (二) 知识式学习消解道德之于人的伦理价值
  变化日速的社会生活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下日渐增强的专业化培养目标,越来越强化了道德人培育的知识化取向和工具性价值。而现代性境遇下,学习者对物质主义、技术文明和工具理性的推崇消解了人对意义的思考,学习者的道德学习退回到德育课堂的狭小空间。道德学习不是简单的复制知识,而是一种意义学习,是人不断反思自我和获得意义的过程。哲学诠释学主张从理解的视域解读文本,认为理解是共同意义的分有。理解和解释的过程是个别经验和普遍经验的融合。其对学习过程中个人发展的历史性、现在处境的关注为知识观的转型和课程观的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持。毋庸置疑,知识是课程的原材料。但是,课程学习不再是知识毫厘不差的掌握和再现。新课程观课程的转变性和生成性品质使课程作为一个开放的知识与人"相遇"的可能情境成为可能,知识是情境中的必要要素,发挥着引导、催化和促进的作用。课程关心学习者个体的经验、体验对知识的建构,学习者需自主建立起文本知识与人的生命之间整体的意义关联。生活实践表明,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道德经验对道德行为的选择具有明显的影响。学习者的需要、目的、既有的道德观念、具体的境遇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学习者对文本的理解以及与教育者的相互理解。如果道德被视为实现某个外在目的的手段,成为某种预先给定的、等待着主体去认识和掌握的客体,那么遵守道德规范就是一种外在的要求和生活手段,失去了其应有的伦理价值,人也就丧失了丰富的生命表现。
  (三) 情感与理性认知的分离阻碍道德的意义生成
  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是道德实践中的重要环节,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传递道德知识、分享道德经验是学习者提升道德认知的主要途径。在道德人的培育中,道德认知能帮助人们判断是非善恶,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获得的道德认识、经验和体验带有个别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从各自的视域出发分享各自的经验和体验,在平等的交流中实现视域融合,才能使个人认识、经验成为共同的财富,生成道德的意义。而这之中总是渗透着个体对生命存在与生长的直接经验和情绪感受。情感内在于人,人也是需要情感激励的,譬如正义感、崇高感以及内心的充实感等。无疑,它也有益于人做出道德的行为。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价值冲突和道德困境很多情况下并非是主体缺乏道德选择的能力,而是由于主体道德感的弱化。道德感是主体具有是非、善恶理性判断能力基础上的对自身、对他人及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情感。道德人培育的主体性丧失、知识式学习必然造成人对生命的真实情感体验的缺失,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缺乏有效的联接,阻碍道德意义的生成与实现。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有关移情的许多研究表明,移情有利于利他性行为的出现。移情是情感的相互契合、相互作用。有了情感的驱动、感染和共鸣,才能赋予知识以活力,才能在理解与体验中激发主体正向的、积极的行为。这种"感同身受"正是人在实现视域融合中的自我理解与自我塑造。"一个人的道德移情能力越高,道德敏感性就越强,就更能够从社会和他人的视角认识所面临的事件,实现道德行为的延续性,进而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四、结语
  在人们普遍感知道德功能式微和道德多样性增强的今天,培育道德人对社会道德文明的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理解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在哲学诠释学视野中不仅具有本体论意义,而且具有实践性。在道德人的培育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人的道德主体性地位,在道德生活的具体情境中诠释道德知识,实践道德精神,在人的意义世界的构建中建构生活的意义,培育真正具有理性认知能力、自主精神和创造性活力的道德人。
  参考文献:
  [1]樊浩。 中国社会价值共识的意识形态期待[J]. 中国社会科学,2014,(7) .
  [2]彭启福。"视域融合度": 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论"批判[J]. 学术月刊,2007,(8) .
  [3]洪汉鼎。 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1. 239.
  [4]伽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403.
  [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着,廖申白译注。 尼各马科伦理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9. 36.
  [6]李昕桐。 新现象学的情感伦理[J]. 道德与文明,2014,(4) .
  [7]黎良华。 有美德的行动与有美德者的快乐[J]. 道德与文明,2015,(1) .
  [8]龙静云。 试论道德内化的主客观条件[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6) .
[德育教育的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1.关于素质教育的论文范文
2.有关学前教育的毕业论文范文
3.德育大学论文
4.师爱德育论文
5.读书心得论文范文
6.学前教育的影响论文
7.关于中职德育的工作论文
8.小学信息技术德育论文
9.中职生德育教育论文
10.关于电影的论文范文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lunwen46481/

推荐访问:食品安全问题论文3000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