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王承绪

来源:德育论文 时间:2018-08-10 10:00:02 阅读:

【www.bbjkw.net--德育论文】

篇一:[王承绪]德育论文参考文献模板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以下是“德育论文参考文献模板”,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1]张香兰.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4)
  [2]叶飞,檀传宝.改革开放30年德育理论发展脉络探析[J].教育研究.2009(01)
  [3]班建武,檀传宝.改革开放30年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变迁与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08(24)
  [4]冯婉桢,檀传宝.改革开放30年的中小学德育政策[J].中国教育学刊.2008(12)
  [5]孙国友,黄孙庆.改革开放之德育研究三十年:进展与趋势[J].基础教育研究.2008(11)
  [6]谭琳.从人教版小学品德教材对比看我国德育课程改革[J].考试周刊.2008(40)
  [7]卓晴君.改革开放30年学校德育政策回顾(上)[J].中国德育.2008(07)
  [8]鲁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J].中国德育.2006(09)
  [9]廖小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值观变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原因[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03)
  [10]吴慧珠.新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演变[J].课程.教材.教法.2006(02)
  [11]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3)
  [12]鲁洁.再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04)
  [13]郑新蓉.多元文化视野中的课程与教材建设[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02)
  [14]鲁洁,高德胜.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创新[J].中国教师.2004(01)
  [15]鲁洁.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J].课程.教材.教法.2003(09)
  [16]詹万生.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J].教育研究.2003(01)
  [17]程材.编写一流教材推进素质教育--调阅中小学教材并作重要指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0(06)
  [18]孙少平.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99(12)
  [19]孙少平.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历史回顾及其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04)
  [20] 余丽 反思性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 [D], 华南师范大学 2003
  [21] 周勇 论德育教育的叙事方式[J], 《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1
  [22] 刘慧 生命叙事的道德教育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1
  [23]康永久,施铁如,刘良华等整理 教育叙事:来自广州的视角[J], 《教育导刊》2003年12月
  [24]李明汉,教师校本科研与教育叙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12月12期
  [25]韦桂美,教育叙事研究:教育科研回归生活的方式[J],《教书育人》2004.10
  26、郭齐家著:《中国教育思想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27、张斌贤、褚洪启等编著:《西方教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8、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2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著,赵中建编译:《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2、[英]约翰.怀特著:《再论教育目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3、[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版
  34、[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35、[英]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36、[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7、[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本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版
  38、[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39、[德]福禄培尔著,孙祖复译:《人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40、[苏]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41、[苏]赞可夫著,杜殿坤译:《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扩展阅读】
  书写格式
  2007年8月20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排规范研讨会”决定,2008年起开始部分刊物开始执行新的规范“综合性期刊文献引证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概括了文献引证的“注释”体例和“著者—出版年”体例。不再使用“参考文献”的说法。目前这两类文献著录或引证规范在中国影响较大,后者主要在层次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得到了应用。
  ⑴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为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适用于“著者和编辑编录的文后参考文献,而不能作为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制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
  ⑵顺序编码制的具体编排方式。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⑶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
  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
  乐谱I; 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 ;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书写技巧
  把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以word2007为例,可以在插入尾注时先把光标移至需要插入尾注的地方,然后点击 引用-脚注下面的一个小箭头,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有个自定义,然后输入中括号及数字,然后点插入,然后自动跳转到本节/本文档末端,此时再输入参考文献内容即可。
  在文档中需要多次引用同一文献时,在第一次引用此文献时需要制作尾注,再次引用此文献时点“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选“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带格式)”,然后选择相应的文献,插入即可。
  不要以为已经搞定了,我们离成功还差一步。论文格式要求参考文献在正文之后,参考文献后还有发表论文情况说明、附录和致谢,而Word的尾注要么在文档的结尾,要么在“节”的结尾,这两种都不符合我们的要求。解决的方法似乎有点笨拙。首先删除尾注文本中所有的编号(我们不需要它,因为它的格式不对),然后选中所有尾注文本(参考文献说明文本),点“插入|书签”,命名为“参考文献文本”,添加到书签中。这样就把所有的参考文献文本做成了书签。在正文后新建一页,标题为“参考文献”,并设置好格式。光标移到标题下,选“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为“书签”,点“参考文献文本”后插入,这样就把参考文献文本复制了一份。选中刚刚插入的文本,按格式要求修改字体字号等,并用项目编号进行自动编号。
  到这里,我们离完美还差一点点。打印文档时,尾注页同样会打印出来,而这几页是我们不需要的。当然,可以通过设置打印页码范围的方法不打印最后几页。这里有另外一种方法,如果你想多学一点东西,请接着往下看。
  选中所有的尾注文本,点“格式|字体”,改为“隐藏文字”,切换到普通视图,选择“视图|脚注”,此时所有的尾注出现在窗口的下端,在“尾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尾注分割符”,将默认的横线删除。同样的方法删除“尾注延续分割符”和“尾注延续标记”。删除页眉和页脚(包括分隔线),选择“视图|页眉和页脚”,首先删除文字,然后点击页眉页脚工具栏的“页面设置”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上点“边框”,在“页面边框”选项卡,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本节”;“边框”选项卡的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段落”。切换到“页脚”,删除页码。选择“工具|选项”,在“打印”选项卡里确认不打印隐藏文字(Word默认)。
  注:以上在word中的处理是比较常用的做法,不过作者需要了解,投稿稿件是word格式或pdf格式或wps格式,但是很多期刊是用方正排版系统排版的,二者不“兼容”。因此,作者的word投稿只是编辑部排版的原稿,排版问题作者无需太过担心;而作者如想要编辑部出刊前最后的电子稿(有些作者着急要清样或已经排版的电子稿)其实也没有太大意义,因为没有方正的软件就无法打开这个电子稿。
[德育论文参考文献模板]

篇二:[王承绪]期刊杂志稿件格式

  杂志有固定刊名,以期、卷、号或年、月为序,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印刷读物。小编整理的期刊杂志稿件格式,供参考!
  (1)标题
  请用小三黑体,标题应鲜明,一般不超过25个字,不使用外文缩写词。
  (2) 作者姓名及单位信息
  请用小四楷体,要有准确的作者单位名称、省份、城市及邮编。
  示例:   唐三藏  (大藏寺 藏经阁,京都 长安 000000)
  (3) 摘要(中文)
  请用五号楷体,摘要文字控制在250字内,重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结果和结论尤为重要。摘要须用第三人称写。
  (4) 关键词
  请用五号楷体,要求不超过6个。
  (5) 正文
  请用五号宋体。
  (这是不少报刊的规定:不得少于2000字一般来说,2000字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因此,2000字以下的文章本刊恕不受理。)
  (6) 参考文献
  请用五号仿宋。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714 -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示例:
  〔参考文献〕
  〔1〕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陈桂生.教育学的迷惘与迷惘的教育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3).
  〔3〕陶仁骥.密码学与数学〔J〕.自然杂志,1984,7(7):527.
  〔4〕蒋有绪,郭泉水,马娟等.中国森林群落分类及其群落学特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5〕(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0.
  〔6〕潘懋元.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N〕.光明日报,1978-12-07 .
  〔7〕Barber,M. The Making of the 1944 Education Act〔M〕. Guildford and King’s Lynn:Biddles Ltd.1994.
  (7) 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
  请用五号宋体,作者简介一般不超过100字,联系方式请写明详细的通信地址、邮编、常用电话及电子邮箱。

篇三:[王承绪]读书计划怎么写


  多读书有利于个人知识的增长,那么怎么写读书计划呢?这里公文站小编为你们精心搜集整理了两篇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篇一:

  人们常说:“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同样“一个人读书不难,难的是一辈子读书。”然而“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读书,我们才能成长,才能实现理想。大凡有些成就的人,哪一个不是从读书开始的呢?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使自己能胜任自己的教学工作,为此,我特制定个人读书计划如下:
  一、读书安排
  1、必读书目:、《新教育之梦》(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
  《爱心与教育》1999年,李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一书出版,这本书同时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大奖、冰心图书大奖和中国教育学会“东方杯”科研成果一等奖。李镇西著,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
  2、自选书目:《明日之学校》(杜威著,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1月第一版)
  《人的教育》,福禄倍尔(福禄倍尔:幼儿教育之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优秀教师的课堂艺术》以及学校安排的书籍。
  3、日常阅读:《小学语文教师》报刊杂志及学生同步作文。
  二、读书活动
  1、完成读书摘记不少于一万字。
  2、完成个人博客教育文字,每两周不低于500字。
  3、完成读书会BBS论坛主题帖不低于5个,跟贴不低于10次。
  4、参加读书会的外出活动和小组活动,完成个人承担任务。
  篇二:

  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面对着漫长的人的一生,是随波逐流,还是固守心灵,是选择,也是价值体现。作为教师,也需要知识的不断更新,掌握更先进的教学理念,让知识和不断发展的世界接轨,这就需要不断学习。我为此,特定下以下的读书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读书,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让自己的教学行为能不脱离新理念的掌控,锻炼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批评性思考能力,进行教育创新;通过阅读经典,理解人生,感悟人生,丰富人生,让生命在书籍的浸润下熠熠生辉!
  二.我的读书目标:
  1.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
  2.通过阅读学习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历史课程标准,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我专业教学提供后备能源。
  3.阅读方法类书籍,把握教法和学法,,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理念,开阔教师的视野,积累教学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4.通过阅读学习,丰富自身个人文涵养,强化自身修养,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三.主要措施:
  1.自学为主,每天确保一小时的读书时间。
  2.不动笔墨不读书,勤于做读书笔记,写好读书感悟,把有价值、有哲理的体会制成PPT演示文稿,供更多的人一起体会。
  3.利用网络,多学习,多总结,多提高。
  4.读书有反思,读后重实践,读中想问题,读后解难题。 读中有感,感中有用,用中有得。
  四.读书安排
  每天阅读一篇教育教学文章,每两月通读一本教学书籍,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教学著作。
  1、精读书目:《做最好的老师》《给教师的建议》《陶行知教育名篇》
  2、选读书目:《赏识你的学生》《不跪着教书》《优秀是教出来的》《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新教育之梦》、《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
  3、每月必读:《文史天地》、《特别关注》、《半月谈》
  明朝理学家薛宣曾说: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 惟精心寻思,体贴向身心事物上来,反覆考验其理,则知圣贤之书,一字一句皆有用矣。读书,重在质,不在量。卢梭也说: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所以,我会在读书中思考,必会获益良多。
  “腹有诗书气自华”。我相信,不断的汲取书中的营养一定会让我有一天达到我一生追求之目标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lunwen184097/

推荐访问: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