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课文原文]飞夺泸定桥课文

来源: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8-05-29 14:38:13 阅读:

【www.bbjkw.net--经验交流材料】

飞夺泸定桥课文篇一:六年级语文教学课件

  六年级的教师肩负着学校领导的厚望,承载着家长对学生寄予的无限期望,托付着学生对未来的美好愿望,更重要的是我们培育的是祖国明天的未来与希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语文教学课件,欢迎阅读。
  六年级语文教学课件1:《小抄写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楷、瞒、懊”3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皮肤、签条、缩短、脾气、名册、呵欠、咳嗽、原谅。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落。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文章的作者。
  1。齐读课题,质疑、解疑。
  什么是抄写员?说的小抄写员是谁?
  (抄写员指照着原文抄写的人。中的小抄写员指的是叙利奥。)
  2。了解的作者。
  课文选自《爱的教育》一书。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1866年参加意大利反对奥地利统治的民族解放战争,后来曾加入意大利社会党。所写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描写学生生活,带有感伤情调,其他作品有《公共马车》、《工人女教师》。
  二、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按要求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办法进行自学。
  (3)认识生字,掌握字形。
  2。指名读课文。
  (1)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一味:单纯地、一个劲儿地。
  迸出:指由内而外地、突然地、不能抑制地发出。
  瞟:斜着眼睛看。
  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后悔不该这样。
  啜泣:抽噎,抽抽嗒嗒地哭。
  自作自受: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结果。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与同桌合作读书,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叙利奥为了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瞒着父亲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坚持抄写签条,虽然被父亲误解、冷淡,依然坚持着。)
  2。围绕着叙利奥帮助父亲抄签条这件事,课文写了哪几部分的内容?请你划分出的段落层次。
  3。学生汇报。
  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叙利奥要帮父亲抄签条,父亲不同意。(1—4自然段。)
  第二部分:叙利奥瞒着父亲抄写签条。(5—24自然段。)
  第三部分:父亲了解了事情的真相。(25—30自然段。)
  四、分组分部分熟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认真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叙利奥关心体贴父母,主动为父亲分忧解难的美德。
  2。领悟作者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示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后请你说一说:你觉得叙利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2。学生自读课文。
  3。讨论交流各自的见解。
  (体谅父母、爱家人的孩子。)
  二、带着问题读课文
  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请你画出体会最深的语句,体会后出声地读出来。
  三、突出重点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叙利奥三次受到父亲的责骂、误解都没有怨言,仍坚持帮父亲抄签条。
  抓重点句体会,尤其是心理活动的描写。
  句子①
  叙利奥虽然不说什么,心里很快活。他想:“爸爸不知道我在替他写,还以为自己没有老呢。好!就这样做下去吧!”从“心里很快活”体会出他默默帮父亲工作,看到成果,他很高兴。“就这样做下去吧!”说明他要帮父亲抄下去的决心很大。
  句子②
  每天晚上到了十二点,叙利奥就起来工作
  从“每天十二点”体会到为了帮助父亲,他是可以克服一切困难的。
  句子③
  叙利奥出世以来第一次挨骂,心里很难受……叙利奥重新振作起来,心里暗暗对自己说:“唉,还是继续做下去。白天多用点功,夜里仍旧工作吧!”
  从“心里很难受,继续做下去,仍旧工作”去体会。叙利奥长这么大,第一次受到父亲的责骂,心里真是很难受,可看到父亲和一家人高兴的样子,他坚定了继续做下去的决心。
  句子④
  叙利奥一声不响地受着责备,忍住了就要流出来的眼泪,心里却很欢喜。
  从这句话中我们能体会到他怕父亲知道,就不会让他做了,所以他没有告诉父亲。
  句子⑤
  “啊,不是这样!您不要这样说,爸爸!”叙利奥含着眼泪恳求说。他真想把经过的一切说个明白,可是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心里反复说:“哎呀,不能说,还是一直瞒着下去,帮爸爸做事吧。学校的功课是非学好不可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稍微减轻父亲的疲劳。对,这样做对!”
  从“恳求”体会出叙利奥的心里非常难受,委屈。
  从“更重要,对,这样做对!”体会到叙利奥把帮助爸爸做事,减轻父亲的疲劳看成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且心中还十分肯定自己的做法是对的。说明他很体谅父亲的辛苦。
  句子⑥
  又过了两个月,叙利奥继续夜夜工作,白天疲倦不堪;父亲见了儿子,仍旧动怒。最伤心的是父亲对儿子渐渐冷淡了……叙利奥看到这个样子,伤心得不得了。
  从“夜夜”体会到叙利奥这样工作,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难以忍受的。
  从这句话中我们还能体会到父亲的冷淡,使他伤心到了极点,可为了帮父亲,他仍旧没有为自己辩解。
  句子⑦
  可是一到十二点钟,这个决心不知不觉又动摇了,好像睡着不起来,就是逃避了自己的责任,偷用了家里的两角钱一样。于是他忍不住仍旧爬起来。
  追问:你是怎样理解“好像睡着不起来,就是……偷用了家里的两角钱一样?”
  (叙利奥把帮助爸爸工作看成了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不干,就是对这个家的不负责任。)
  句子⑧
  叙利奥听了心里像刀割一样……父亲确实不爱他了,眼里已经没有他这个人了。“啊,爸爸!没有您的爱,我是活不下去的!——无论怎样,请您不要这样说。……
  追问:请你想象体会,什么是刀割一样?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叙利奥此刻已是伤心欲绝,他是那么爱他的家人,同样他也需要父母对他的爱。)
  2。叙利奥受到父亲的责骂,冷落后是否停止了工作呢?
  (没有,习惯的力量,为爸爸分忧的信念使他半夜又起来。)
  追问:叙利奥为什么要偷偷地做?不告诉父亲呢?
  (因为父亲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不要。你应该用功读书,功课是你的大事情,就是一个钟头,我也不愿意占用你的时间。“父亲很爱叙利奥,如果叙利奥告诉了父亲,父亲不会让他做的,他也就帮不了父亲了。)
  3。叙利奥是在什么情况下帮助父亲工作的?
  家里的生活很清苦。一家人的生活全压在父亲的肩膀上。他白天在铁路上工作,晚上又从别处接了文件来抄写。工作很辛苦,父亲常常诉苦:“我的眼睛似乎坏起来了。这样的夜工,会缩短我的寿命呢!”
  叙利奥心疼父亲,想为他分担一些。
  4。事情的结果怎么样呢?请你认真25—30自然段,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父亲知道了真相,心中充满了愧疚,也充满了对儿子无尽的爱。)
  四、总结,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
  叙利奥为了帮助父亲维持家中的生活,减轻父亲的重荷,默默帮助父亲工作,虽被误解仍坚持着,表达了他对父亲、对家人深沉的爱。同样,父亲对这个家、对儿子也是十分挚爱,宁可自己受累,也不愿意耽误儿子的学习。使我们感受到了父子间那份真挚的爱。
  五、作业
  1。分角色表演课文最后一部分内容。
  2。预习《向命运挑战》一课
  六年级语文教学课件2:《长征》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难点
  1。弄懂诗中所有词语的意思,从中领会全诗表达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豪迈的气概。
  2。读出全诗的节奏和韵脚,增加对诗这种体裁特点的感性认识。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二)理解诗句中的词语的意思,了解每一句诗描绘的情景。
  (三)能按诗句的停顿读诗。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诗句中的重点词语的意思,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能初步按照诗句的停顿读诗。
  三、教学过程
  (一)解题。
  国*党反动派对红军发动了五次“围剿”。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以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长征途中,1935年4月,党中央在贵州省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的错误路线对党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
  党中央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现已撤销省的建制)、甘肃、陕西等11个省,在整个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红军战士击溃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第一方面军会合。
  毛泽东同志写了《长征》这首诗,从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所遇到种种困难和红军战士在战胜这些困难时所表现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二)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范读、教读。
  1。老师先范读课文,明显暗示出诗句停顿节奏。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2。学生按节奏试读,达到能读上口,会停顿的程度。
  (四)读句、释词。
  1。读每一句诗,先理解句中词语的意思。(远征:指二万五千里长征。万水千山:“万”和“千”都不是实数,而是说无数的山、无数的水,实指在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边境。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绝的样子。细浪:翻着浪花的细流。乌蒙:即乌蒙山,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磅礴:气势雄伟。泥丸:泥团子,小泥球。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铁索: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红军过桥时桥上只剩下13根铁索。岷山:在四川省北部,绵延四川、甘肃两省边境,海拔4000米左右,终年积雪。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2。再读诗句,说说每一句话的意思。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战士不害怕在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这些艰难困苦在红军眼里被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在红军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在红军看来,不过像泥丸一样在脚下滚过去。“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两岸是悬崖峭壁,水流很急,激流拍岸,给人以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上的铁索悬挂在水流湍急的江面上,使人有寒气逼人的感觉。“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更让红军战士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过了岷山,心情豁然开朗,个个笑逐颜开,表现了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
  (五)作业。
  1。朗读这首诗。
  2。写课后练习读读写写的词语。
  3。解释:“只等闲”、“尽开颜”、“万水千山”这三个词语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读懂全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读懂全文,体会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战胜种种艰难险阻所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这首诗。
  三、教学过程
  (一)逐句讲解,深入理解诗句的意思。让学生读一句讲一句,先说说诗句中词语的意思,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反复读全诗,讨论、交流。
  1。说出你对“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句诗的理解?这句诗表达了红军战士怎样的思想品质?
  (这两句诗是说,五岭山脉是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在红军战士的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在红军战士看来,不过像泥丸一样在脚下滚过去。“逶迤”、“磅礴”形容山的大,这是实际上的山;“细浪”、“泥丸”形容山的小,这是红军战士眼里的山。这样对比来写,写山的大,表现出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面对的艰难困境;写山的小,表现出红军把这些艰难困苦当作平常的事,反映出红军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一“暖”一“寒”,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金沙江两岸是悬崖峭壁,水流湍急,激流拍打着两岸,给人一种暖的感觉。当红军来到大渡河时,河上的泸定桥上只有十三根铁索。铁索悬挂在水流湍急的江面上,使人有寒气逼人的感觉。“暖”字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欢快心情。沪定桥横空高悬在大渡河上,当时桥上的木板已被敌军抽掉,渡河的勇士们手攀铁索,冒着对岸守敌密集的弹雨前进,不惜流血牺牲,终于夺下了泸定桥。“寒”字表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三)读全诗,展开想象,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意境和自己读后的感受。
  (四)用自己的话练习说说这首诗的大意。(请注意不要把“大意”说成“译文”也不要和“概括全文内容”相混淆。“大意”应该是:①以诗句所述及的内容为主,但可适当地增加一些实际存在而诗句没有提到的内容。②能够反映诗句所描述的人、地、事的基本面貌,比较直接具体。③叙述次序不必和诗序一样。这首诗的大意可以这样概括:红军不怕长征途中遇到的千难万险,把跨越万水千山只当作平平常常的事。五岭山脉绵延四省;乌蒙山气势雄伟,然而红军战士却把它们看成是微波细浪和小小的泥丸。红军战士以喜悦的心情和旺盛的战斗热情巧渡了水流湍急的金沙江;以大无畏的精神飞夺天险泸定桥。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无数次大小的战斗。当翻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途中艰苦卓绝的斗争,展望无限美好的革命前景,红军战士怎能不喜笑颜开呢?)
  (五)试给全诗分段写段意。
  (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一联。第一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统领全篇。第二联、第三联的诗句承接上联展开,使“难”、“万水千山”和“不怕”、“只等闲”有了具体事例。第二联写山,第三联写水。第四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总结全诗。)
  (六)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主要内容:这首诗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所经历的艰难险阻。中心思想:这首诗表现了红军战士藐视困难,一往无前的革命乐观主义和大无畏精神。)
  (七)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八)背诵这首诗。
  (九)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按要求填写下表
[六年级语文教学课件]相关文章:
1.语文作文教学课件
2.语文单元整合教学课件
3.《语文园地》教学课件
4.语文教学课件
5.马说语文教学课件
6.语文教学课件《种子》
7.小学语文_教学课件
8.语文背影教学课件
9.语文教学课件设计
10.六年级教学课件

飞夺泸定桥课文篇二:观《沁园春雪》看多媒体的教学总结

  在应试教育的笼罩下,传统语文教学一直局限于分析、归纳、总结的教学框框,表现出来的是:一阅读二段意三主题四写作这样的僵化模式,而教师的“武器装备”: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参、一本教案加几支粉笔,仅此而已。吕叔湘先生于1978年发表文章批评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学生也曾用一部影片名来形容语文课,即《老北京的叙述》,那就是说语文课不过就是年复一年的喋喋不休。面对这样的喋喋不休,思想活跃青春好动的“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能接受吗?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老师再怎么主导,也是事倍功半,难怪十几年的语文学习,学生们最后连母语也掌握不好。
  随着e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教学中,一些有条件的学校,已经开始尝试多媒体教学。最近我市三中举办名师教学研讨会,作为语文老师,我有幸观摩了两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多媒体教学。下面就《沁园春·雪》,谈一谈我对于多媒体教学的认识。
  一、紧扣主题,创设气氛,先声夺人
  我们知道,一堂课的导入非常重要,犹如小说的开头,一定要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有这样一个故事:伊凡诺夫是俄国的一位作家,他早期的一个短篇小说,开头写道:“在西伯利亚是不生长棕榈的。”诗人亚·亚·勃洛克翻开小说,只读了这个开头,就说:“这是我知道的。”因此,他没有读完这篇小说。①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精心设置导入,许多优秀的教师在这一方面有独到的见解,著名教改实验家魏书生的导入语风趣幽默。他认为,“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人们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聚拢过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石火花,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因此设计好的导语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一堂课有个良好的开端”。②
  一开始上课,屏幕上便出现画面:雪后的北国风光──长城、黄河披着厚厚的银装。随着画面的开合变化,《沁园春·雪》这段曲子缓缓响起,那强烈的气氛烘托了一个美妙境界,学生的心一下子被吸引了。本来下大雪,对我们南方学生来说,几年难得碰上一次,是一个遥远的梦想,教师还没开始讲授,学生已如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一种“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的景象,直奔主题,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
  二、图文并茂,打破局限,直观感人
  语文是语言的艺术,语言艺术的特点是:间接性、概括性、抽象性、模糊性。语言所塑造的形象并不是直接可见、可闻、可触的,而是通过语言作为中介表现出来的。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语言是永远无法穷尽人的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的,一朵花从绽开到衰落,其变化运动是很微妙的,而人们常常只能用“花开”“花落”之类的词去形容它;“大”与“小”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一种绝对的标准。③总之,语言艺术是需要读者的想象进行再创造的,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多媒体教学运用图片、色彩、声音、音乐等,直接作用于人的视听感官系统,又直观又形象,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或兴奋或哀伤或激愤或缠绵的情绪,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虽然学生都看过雪景,但对那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雄奇的景象,却未必有所领略。这时,屏幕上出现一幅幅山川、河流披着银装的画面,刺激了人的视觉,可以感觉到冷冷寒气扑面而来,学生即使没有去过北国,没有亲自体验过大雪,也能感悟这种壮观了。配合下阕,屏幕上又出现一幅幅的历史人物画像,似乎伟人就站在学生面前,与他们面对面地交谈。
  三、创造意境,积极参与,引人入胜
  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能够跨越时空,还原作品的本来面目。诗歌是非常形象生动的艺术,它不同于说明文,需要教师精确地解释说明,它也不同于议论文,不能运用逻辑和推理去分析。在诗歌教学中,需要形象去感知去领悟,正好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在《沁园春·雪》的教学中多次出现雪景,出现那种“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壮丽景象,创设了全词的意境,不用老师多讲,学生已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漫游到那一片白茫茫的大地中,领略了“江山如此多娇”的壮阔意境,为理解全词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四、设置情境,多样朗读,以情动人
  有人说:“语文老师备课时要备‘情感’”,备教材的情感点,备学生的情感点。一旦学生的情感被激发了出来,哪一篇课文只是陌生的遥远的作家自己的文本呢?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呢?不能仅靠教师的激情演讲,那只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未必能有真正体会。朗读,能帮助学生感知课文的情感内容,以便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时,可以在生动的画面上,配以抑扬顿挫的朗读,准确、传神地传达出课文的感情基调。
  教学时,屏幕上多次出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雄奇景象,在这壮丽的背景上,音乐轻轻地响起,伴随着慷慨激昂的男声朗读,全词缓缓地打出。但,一堂课如果仅仅是“看电影”“变魔术”,就会失去那种应有的语文味,教师似乎考虑到了这点,于是,开始静音,学生看字幕,齐声朗读全诗,然后,消去字幕,仅仅让学生看壮丽的雪景,高声朗读(背诵)全诗,如此多样地反复朗读,真正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在全班情绪高涨,感情即将升华时,屏幕上出现一幅幅的画面: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让学生回溯历史,领略他们的丰功伟绩,又放了一组组的“长征”画面,“飞夺泸定桥”等片断,真是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课堂组织严密,信息量大。在这种感人的情境下,屏幕上恰到好处地用大字打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此情此景,学生对中心的理解必将是深刻的难忘的,学生真正体会了人民大众的力量。
  五、诗书画乐,人文积淀,美的熏陶
  语文教学仅仅是语文课本教学吗?不对。语文教学是否负载传播文化艺术的责任?答案是肯定的。语文书上选的都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学首先是认识自己的汉语文字,进一步领略优秀的文学作品,并且能够领略和文学相关的音乐、书法、绘画、雕塑、舞蹈等各种艺术作品,从中得到真、善、美的熏陶,得到各种文化艺术的熏染。这种熏染是真切的,也是语文作为语言艺术的最感人的地方,多媒体教学“神通广大”,可以横跨学科,多方联系。
  《沁园春·雪》是一首词,本身就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一部分,配上有感情的专业朗读,还有古筝,加以毛泽东刚劲有力的书法,让学生深深体会到诗人的博大胸襟。另外以诗教诗,配以毛泽东《长征》诗中的一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还有一幅幅与教学有关的图片。这样,学生不仅体会了全词,还得到了文化的熏陶。久而久之,学生的人文积淀必将越来越深厚,审美能力必将大大提高。
  我想,对照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是极有优势的,如果有条件,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动手。因此,多媒体教学还有一大优点,即:增加趣味,乐中求学,提高效率。
  六、增加趣味,乐中求学,提高效率
  儿童是在游戏中成长的,他们对堆积木、玩扑克牌等游戏乐此不疲,这是他们的天性,因为游戏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如果语文只是简单的机械似的背诵,他们将视此为畏途,即使是生动形象哲理深邃的千古名句,可能也是背背忘忘,效果不佳。而如果又是画面又是声音,再加上学生自己动手,其兴趣绝不亚于堆积木玩扑克牌,一旦投入,成功的喜悦更是久久难忘。
  现在,市场上有许多光盘,正是学生学习的好助手,比如“古诗填趣”:
  1、留连戏( )时时舞,自在娇( )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射人先射( ),擒贼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 )圆。
  ──王维《使至塞上》
  4、露从今夜白,( )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第》
  每一句诗中都有空缺,这时,学生只要将“蝶”、“莺”、“马”、“日”、“月”这些图形拖入相应位置,图形即变为文字,诗句就完整了,就被学生深深地印在了脑中。
  除了诗歌教学,其它体裁也可以运用多媒体。如教散文,可以录制中央电视台《电视散文》,小说《刘姥姥游赏大观园》,制作一个软件,点击鼠标,将游赏的前后过程一一放过,像大观园这样复杂的地方,通过画面,学生很快便能搞清楚,并能很好地把握人物性格,理解课文。讲《螳螂捕蛇》,介绍作者蒲松龄时,可以录制电视《聊斋先生》中的一些片断,帮助学生了解蒲松龄所处的时代,蒲松龄的为人。不仅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也可以用多媒体,甚至侧听说训练、字词句系列训练等多可以运用多媒体。我们应该多动脑子,多动现代化手段,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总之,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爱学、乐学,丰富了语文知识,提高了审美能力,积淀了人文素养。但,当我们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千万不能纯粹是放电影变魔术,而忽略了传统教学的优点,忽略了学生的嘴巴,古人云:“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④这告诉我们,决不能以声象代替语言实践,完全脱离语言载体,还应该让学生多多朗诵课文,在音乐声中朗诵课文。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师、特级教师蔡伟说:“诗是七分写三分读。”“诗歌的意蕴只有在读中去品味,不读永远不能得其神韵。其实,不只是诗词,概言之,语文学习的根本也就一个字──读。读,是语文教学之魂。”⑤
  信息化时代的语文决不只是课本,也决不只是“老北京”的喋喋不休,“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如是说。语文是全方位、立体化、动态化、多彩化的。让我们学会“拿来”,学会扬弃,让我们带着新的、精良的装备走出一条“多、快、好、省”的语文教学之路吧!
  多媒体教学的前景是可观的。

飞夺泸定桥课文篇三:2017清明节缅怀先烈的作文


  导语:又一个清明节,又是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清明节的优秀作文,欢迎查阅,谢谢!
  清明节缅怀先烈作文一:清明节缅怀先烈
  清明节,勾起了人们对亲人之缅怀。或许是因为近期要学几篇关于革命烈士的课文,使我回想起那些革命先辈。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都是他们与敌人的殊死拼搏,他们对人民的热爱与对革命的百折不挠,最后献出了生命得来的。
  想起那“昨天,”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进行艰苦卓越的斗争。但革命先辈们却不曾畏惧。他们一次次倒下,一次次埋葬身边的战友,又一次次站起来,一次次拼搏……
  记得毛泽东主席曾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其实,这也是对所有革命烈士的赞誉。
  毛主席创作的《七律长征》写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此时的脑海不禁浮想联翩:想起了红军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看见了狼牙山五壮士穷途末路之时,宁可跳崖自尽也不肯投降的壮烈……
  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殊死拼搏。
  先烈们,是你们把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先烈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最需要的时刻,又是你们抛去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宝贵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遍祖国大地。
  这时,我想: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给祖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能让这些烈士白白的牺牲了,不能让这些烈士的鲜血白流。我们应该继承先烈的遗志,为家乡的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缅怀先烈展望未来!
  清明节缅怀先烈作文二:清明节缅怀先烈
  又一个清明节,又是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爸爸妈妈带着我来到儿童公园。儿童公园中有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它是1950年为纪念解放太原战役中牺牲的革命烈士修建的。
  站在烈士碑前,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革民先烈们,有的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为了彻底埋葬旧社会,建立社会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献出青春和热血的
  先烈们,是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长城,是你们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斗争,是你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让后人翻身做了主人。先烈们,是你们抛去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祖国。
  烈士们的勇敢与坚强,建设了我们的美好家园,为我们提供了学知识,长才能,为祖国奉献的机会。同学们,我们是幸运的,我们今天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爱自己,更要爱祖国,我们要发奋学习,为她争光,为她添彩。
  同学们,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址,为家乡的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的明天。
  清明节缅怀先烈作文三:清明节缅怀先烈
  清晨特别令人感到落寞。东升的太阳,透过窗户显得特别的迷人。然而,它的魅力却不吸引我去欣赏。此时此刻,我的思绪远了……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假期在本周三结束了,只记得,清明节的那一天我们一家人很早便开着汽车像飞鹅墓园驶去。坐车坐了大概一小时吧,那里的车位几乎爆满。我们捧着祭品,有白花、蜡烛、纸钱……慢慢地走进了墓园,首先映入眼席的是数不清的墓碑,在那我被许多的人们感动了。
  晚上,天上的星星也只有稀疏的几颗。在这孤寂的夜晚,我仿佛看到了那些长眠在烈士墓里的烈士;看到了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景;看到了他们一个个为了祖国的美好前途而壮烈牺牲的背影……此时此刻,我的心中是多么的澎湃,回忆起自己从小学至今所学过有关英雄的课文,有李大钊、方志敏、叶挺……不止这些伟大的人物,还有许许多多不知名的革命先烈。昔日不懂事的我,也许不会去思考什么是烈士,烈士为我们做出了多大的牺牲。是谁拯救了中华民族?是谁留给了我们一笔又一笔精神的财富?又是谁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革命烈士,是他们!没有他们也就没有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在祖国危难之际,他们挺身而出,以自己的鲜血保卫了祖国。他们的英雄事迹永远都记在了史册中,他们的精神,深深地激励了后代子孙,他们伟大的背影,留在了人们的心里。臧克家的《有的人》里面的一句话说的好“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后半句用来形容这些革命烈士是十分准确的。把今日的生活与昔日的生活对比,我才发现自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倘若,没有他们,哪里有今天的祖国,哪里有今日美好的生活?想到这,我是多么的惭愧。
  又过了一个清明节,我真正地了解到自己已经长大了,对于昔日的无知我会感到无地自容。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到烈士陵园去,去缅怀这些革命烈士,去记录他们的光辉事迹……
  清明节缅怀先烈作文四:清明节缅怀先烈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听着外面的雨声,脑海中突然浮现出这样的诗句。清明时节飘起了这样淅淅沥沥的小雨,呵,可真是应景呢。
  街边的店铺里传来一阵阵“艾饺”的清香,也许是一年只能吃一次的原因,我酷爱这种味道,像这个季节一样的,暖暖的,有青草的香味……
  闭起眼,想起前几天在烈士墓园的场景,清明节,也是缅怀故人的节日呢……
  我知道的烈士并不多,但耳熟能详,谨记心中的总有几个的。比如说——刘胡兰。我在十五岁得时候,快乐幸福地学习、生活,会撒娇,会发脾气,偶尔会犯错;而她在十五岁就为共产党主义事业奋斗,英勇抗敌,坚强无畏地走向死亡。她是一个与我同岁的农村姑娘,他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却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挫败了敌人的罪恶阴谋,用自己的青春热血,书写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节操。毛主席曾赞扬她“生的光荣,死的伟大”。毫无疑问的,刘胡兰使我们学习的对象,只是,这个时代太过平静,太过忙碌。再尖锐的人也会被这样拥挤的生活磨洗得麻木与平淡。我们需要像“刘胡兰”这样的人来激发那颗一直掩藏在我们内心深处那炽热而用敏感的心。
  还有一位,那便是“李大钊”,对于这位伟大的革命先烈,我一直有些些的成见。是,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牺牲是很伟大,是值得我们每个人肃然起敬。可是,我想说,当您毅然走向绞刑台走向死亡时,脑海中除了革命,是否还有你那至今还没有成家,在外留学的儿子;你那两个幼小可爱的女儿;还有那天天盼你回家,手无缚鸡之力的妻子,你是否为了他们,而稍稍滞留你那毅然的脚步?您除了思考怎样为共产主义奋斗,是否想过,如果失去了你,你的儿女,你的妻子,你的父母该怎么办?在您为共产主义拼命消耗自己的身体时,您是否想过您应该为了你的家人好好珍惜自己的身体。当然,您是值得敬仰的,也许革命事业在您眼中胜过一切,可是,您又是为了什么而建立共产党的呢?是为了人民能过上好日子,家家团聚,和和美美,一起用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的生活……可是试问,要是这个家连最重要的顶梁柱都没了,何来的好日子?何来的团聚?何来的和美?何来的美好生活呢?这一切都将是浮云。这样的牺牲固然伟大,固然重于泰山,可是这样的牺牲,社会要不起,我们的家人更要不起。所以,当我们在废寝忘食时,请转个身,留意下身边是否有这样一双担心有焦急的眼神默默的注视着我们,就算为了家人,也请我们好好珍惜自己。
  生活在继续,未来会更美好!长眠于地下的烈士们啊,你们誓死守卫的国家正在日益壮大!你们的名字被刻在历史的教科书上永远崭新,请你们永远安息!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73031/

推荐访问:飞夺泸定桥课文原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