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头的作用]开头的作用

来源:素材及写作指导 时间:2018-05-29 11:57:47 阅读:

【www.bbjkw.net--素材及写作指导】

第一篇开头的作用:高考作文万能开头结尾大全


  导语:好的开头能使文章生色,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好的结尾,能增强表达效果,使读者思索、回味文章的思想内容。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优秀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高考语文作文万能开头结尾原则
  一:首尾相应结构严谨
  例:
  1、(开头)在城市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
  (结尾)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们的生活。
  2、(开头)站在塞纳河畔,可以触摸巴黎时尚而又典雅的脉搏;身处第五大道、可以感受纽约华丽而又绚烂的气息;漫步银座街头,可以领略东京古老而又现代的文化;停留黄浦江边,可以体味上海兼容而又独特的精神……
  (结尾)我在无限的思考中面对都市,触摸它的外壳,也渴望触摸它的灵魂。但愿有朝一日它的内质可以像外壳一样美丽动人,但愿有朝一日那些虚假与轻浮都会变得真实与坚固,但愿是"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但愿我们可以重新触摸到都市那由内而外的如花般缩放的美丽。
  高考语文作文万能开头结尾原则二:自然收束
  例:(开头)人生,其实就是一次过程,很多事,很多人,失败过,经历过才会懂,才会成熟。当失败来临的时候,不要伤悲,而应该看作是一次成长的机会,一次锻炼的机会。冲过去,会更美好、更灿烂的生活等着你,更会有一番成就感;如果退而不前,那只能迎来更多的失败,更多人生的遗憾。
  (结尾)当我们快要走完人生路时,回首这一生,特别是那些困难和失败时,会觉得,或许正是由于这些,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战胜、克服了它们,才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完美无瑕。
  高考语文作文万能开头结尾原则三:画龙点睛
  例:(开头)怆然的灾难,古来有之。然而历史由古而今谁可曾见过这般振奋人心,撼天动地的团结?《史记》有云:民与民同心,则家安之,君与民同心,则国兴之。在今天,这是人民与人民,人民与国家,国家与世界的携手,何愁家不安,何愁国不兴?
  (结尾)青山一道,我们同历风雨,团聚一处。而将五洲四海的人们集汇在-起的纽带,也许,是这样的期望: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高考语文作文万能开头结尾原则四:使用诗歌

  例: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走在自己生命路上,有时很难看清自己是否走了弯路。不妨跳出来,调准焦距,才能照出最好生活。
  高考语文作文万能开头结尾原则五:妙用修辞
  例:我们的生活虽不似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但理想让它明亮,奋斗让它真实,收获让它有一片金黄的款款诗意。
  用执着打破命运的锁,把生活活出诗意,种下理想,不懈奋斗,相信终会有"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收获!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作文万能开头结尾大全,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提高语文作文成绩,更多高考语文作文万能开头结尾请关注新东方在线高考网。
  号外:高考作文结尾技巧点拨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文章结尾十分重要,不能虎头蛇尾,也不可画蛇添足。结尾要言有尽而意无穷,要有余味耐咀嚼,更要让读者读完文章之后久久不能忘怀。
  精妙的结尾,能使文章整体结构更加严谨自然、完整统一,使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更加深刻、鲜明,能够增添文章的艺术魅力,给人如品香茗、如嚼橄榄之感,让人回味无穷。结尾有法而无定法,要根据文章整体的谋篇布局来采用适宜的方法,这样才能使文章结尾给人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优美的乐章要有好的尾声,或余音袅袅,或震人心魄。议论文的结尾能起到归纳全文、照应全篇、深化主旨的作用,并可以综合运用议论抒情等手段,使文章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回味无穷,又称豹尾。这样的结尾,通常有以下几种:
  1.点睛式
  用简洁或富有哲理的语句归纳总结,揭示中心,点明意义;或议论收束,突出主旨。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放在远处品味》结尾——因此,当你正为一件事或一个问题绞尽脑汁时,不妨将其放远了品味,这时你会蓦然发现,距离并不重要,亲疏并非是牵绊,绊,放远了的事物原来也别有一番天地!2004年高考优秀作文《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结尾——“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都不能夸口说自己是完美的,代表亘古不变的真理;但同时,也没有人一无是处,因此我们要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在“胸有成竹”时相信自己,在“迷茫怅然”时相信别人,让二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我们才会拥有精彩的人生。2005年高考某考生优秀作文《在细微中体味博大》结尾——书法、绘画、音乐这些细微的元素,构成了气势恢宏的中华五千年的博大文化。这种博大不是我们把细微的元素一一罗列出来所能涵盖的,我们需要进行文化的苦旅,在一枝一叶中品味文化的精彩,接受中华文化的洗礼和熏陶,使自身在人格上得到充实、磨炼和升华!这些作文的结尾都用非常简洁或者是深含哲理意味的语言来点明题旨,突出文章的中心,增强了论证力度,也增加了论证结构的完整性。
  2.升华式
  如《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作者这样结尾:
  综上所述,忙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充实,但是我们的忙应有张有弛,这样,才能保证生活的质量,人人都能忙出效率,忙出成果,从而带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者将张弛之道的效果,由个人而延及国家、人民,使文意丰富深化,自然升华了主旨。)
  3.照应式
  结尾照应文题,或照应开头,前后呼应,血脉贯通。照应式又可按具体表达方式分为两种。1).照应文题。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勿以好恶论断之》结尾——勿以好恶论断之,也许你会发现,狗尾草也会开出美丽的花!结尾点题,文题照应,形成结构上的对称美,给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紧扣题目,点明论点,收束有力。
  2).照应开头。
  第一,复现式呼应。文章开头的抒情、议论、人物描写、场景设置、说明要点等等,在结尾重复一次,首尾相比,语句略有不同。由于开头结尾对同一内容反复强调,使文章的主旨更加突出,同时使文章的首尾结构具有一种回环之美。
  第二,递进式呼应。文章的结尾在文章开头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基础之上,在遥相呼应的同时,表达出更深一层的含义,以此带动读者认识和情感上的飞跃,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同时深化文章主题。
  第三,虚实式呼应。文章开头写实,结尾为了深化文章的中心或者为了突出文章的意境而进行虚化描述。这种虚实式的结尾经常用于记叙文,能给读者以意境之美。
  第四,对举式呼应。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首尾呼应方法,主要用于那些以“引用”手法开头的文章,即开头引用一种材料,结尾也用一种材料,两段议论首尾并举,共同为文章的中心服务,并显示出文章的结构之美。

第二篇开头的作用:精彩的作文开头写作技巧


  作文讲究“凤头猪肚豹尾”,意思是说:好的作文开头要漂亮,内容要充实,结尾要有力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精彩的作文开头写作技巧,欢迎大家参考!
 
  【精彩的作文开头写作技巧】
  考场作文有时间限制,有字数要求,要想达到优秀作文的标准,就必须惜时、高效、力求语言生动、中心突出。作为“风头”的开头,更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结合近年来中考作文,介绍几种考场作文的开头方式:
  一、 概述法:
  从婴儿的“呱呱”坠地到哺育他长大成人,父母们花去了多少的心血和汗水,编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从上小学到初中,乃至大学,又有多少老师为他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着光和热,燃烧着自己,点亮着他人。
  ——《一颗感恩的“心”》
  开头概述一个人的成长花费了父母老师等多个人的心血,引出下文“感恩是发自内心的、需要满怀敬重的、有意义的”三个分论点,结尾再点“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给个人带来的影响。”号召大家心存感恩。是典型的并列式结构作文,思路清晰,中心突出,在考场作文中最常见。
  二、 假设式:
  也许,你只是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父母的关爱,从而从无心注意他们两鬓上日益斑白的发丝;也许,你只是运用自己过人的智慧,将商场上的对手打得狼狈不堪,甚至倾家荡产。而此时,你会说,“这是竞争”,而你可曾想,这会招来更多的“虎视眈眈”。
  也许,你只是为了自己的一些蝇头小利,而欺诈行骗,到头来众叛亲离,而你却只管喜滋滋地沉醉于自己苦心得来的“战利品”上。
  也许……
  也许,在自己心中的舞台上,你一直是一个独舞者。
  ——《心的舞台》
  本文为了表现“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这一主题,开头运用了发散式思维,设想了生活中存在的几种现象,点其危害——“他将永远生活在‘自我’当中,直至孤独地死去。”从反面切入正文,摆事实,讲道理,结尾点出中心。这样贴合生活,使论述集中有力量。
  三、 特写式:
  好大的落地窗户!我看到阳光从窗口射进屋里,微微有些刺眼。眯起眼睛,我看到了那熟悉的精灵在你额角闪烁光亮,在阳光下那般绚丽……
  ——《劳动代表“我爱你”》
  本文记叙了小时候妈妈为我操劳,长大了我也学着为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全文紧紧围绕“劳动代表‘我爱你’”这一中心,开头即用特写镜头,写妈妈额头的汗水晶莹闪烁,从一个巧妙的角度切入了正文。
  四、 回忆式:
  开头:芒果的芳香每每飘入我的鼻子,萦绕在我周围时,我便想起了那最好的奖赏。此时,奶奶的爱就如芒果的芳香,萦绕在我心中,充盈着我的心房……
  结尾:又是一个夏季,芒果又熟了,那一个个金黄的芒果又唤起了我深深的思念。芒果的香味越来越浓,正如奶奶的爱,那是奶奶给我的最好奖赏。
  ——《最好的奖赏》
  因一件事物引出回忆,中间叙述事情,结尾回扣开头。这种倒叙式写法在不少课文里能够见到。往往能起到叙事感人、主题集中的效果。
  五、“开门见山”式:
  我们应该学会赏识、赞美他人,努力去挖掘他人的闪光点。
  同是一棵树,有的人看到满树的郁郁葱葱,而有的人却只看到树梢上的毛毛虫。
  为什么同样一件事物,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呢?原因就在于有的人懂得赏识、赞美,而有的人只会用挑剔、指责的眼光看待事物。
  ——《学会赏识、赞美他人》
  本文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并在下文举出因为受到他人赏识而成功的例子。进而提出:怎样才能做到赏识赞美别人呢?把论证引向深入。
  六、 欲扬先抑式:
  春天是诗意的,美丽的,但我一直不喜欢春天。
  ——《又见枝头吐新芽》

第三篇开头的作用:关于发挥作用合格方面


  把领导带头贯穿始终,是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yuwenmi小编整理了发挥作用合格方面,快来看看吧。
  关于发挥作用合格方面一:
  其一、干部从职业革命者到职业化转变的考验。在革命战争年代,“投身革命即为家”,党的干部多是职业革命家,革命就是干部的一切,靠参加革命来养家糊口,客观上也不可能。延安时期,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同战士吃一样的伙食,穿一样的衣服,亲自带头参加生产劳动。不同的是,中央委员以上的党政领导人每人每月享受5元的津贴,以下逐级递减,但最低的学员、战士及勤务员等也有1.15元。可见高级干部和战士的待遇并没有明显的差别。在和平时期,随着我们在经济上不断取得成功,相应改善干部待遇既合情理又有基础。一方面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担负着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的神圣使命,另一方面,自身的职位也是用以养家糊口的“职业”。在一些人看来,当干部和公务员是一份非常好的职业,意味着权力、地位、待遇,意味着更多关照家庭、家族、老乡、单位等“小团体”利益的资源。据调查,多数大学生认为最好的职业是当市长,而目前最热门的职业就是当公务员。据报道,国家某部委的公务员招考比例已经超过2000:1。丢掉官位就等于失掉了一切。正因为如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稳妥保乌纱是一条相对风险小、收益大的选择。当一个干部为了维持“干部”这份职业而工作的时候,出现“三不敢”的情况就不奇怪了。
  也可能会有一些党员干部,曾经想清楚过入党为什么、当干部为什么,但是在一些现实因素的影响下,不知不觉中又模糊了。正如陈云同志指出的那样,有的同志最初入党是为了做工作,后来变成又做工作又做官,到后来就只做官不做工作了。一个官僚主义者,要做到“三敢”,更是不容易。
  其二、从革命到建设主题转变带来的考验。在疾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时期,敌我矛盾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武装斗争是斗争的主要形式。敌我矛盾你死我活的斗争,把我们时时刻刻置于人民和敌人的双重监督下,我们必须坚决、果断、勇猛地斗争,丝毫的怜悯、妥协、懈怠都会导致血淋淋的失败。武装斗争这种形式,也使得我们必须面对现实。不是你想不想碰、敢不敢碰的问题,而是敌人根本不给你逃避、喘气的机会,不敢负责、不敢碰硬、不敢创新,就意味着自我淘汰和灭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种情况逼迫着我们焕发出无穷的动力,敢于担当、敢于碰硬、敢于创新,是我们的生存之道、胜利之道。
  在建设和改革时期,我们面对的问题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相应的工作方法以说服、教育、协调、沟通等为主。相对来说,在尖锐对立的敌我矛盾面前,我们的同志比较容易分清是非,坚持原则,保持斗志。但是在形势比较缓和的情况下,人们比较容易放松警惕,模糊是非,涣散斗志。毛泽东同志告诫我们的,有些同志在拿枪的敌人面前不愧为英雄的称号,但是却可能在不拿枪的敌人面前要打败仗,就是这个道理。同时,人民内部利益诉求日益呈现多样化趋势,绝大多数事情不属于大是大非问题,甚至不是是非问题。这种情况下,“三敢”面对的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人民”,搞得不好,会得罪人、失掉选票甚至位子。另外,和打仗不一样,很多事情拖一拖、放一放、凑合一下、躲避一下,并不见得会一下子坏到哪里,而要想干得出色一点,则需要多付出成倍的努力。这种情况也助长了“三不敢”现象。
  三是民族传统文化中糟粕的影响。我们是在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国度里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在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着丰厚营养的同时,我们也自觉不自觉地受着传统文化中糟粕的毒害。诸如:明哲保身,中庸之道,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世路多歧未许游,得休休处且休休”等等,增添了不敢负责、不敢创新等消极思想。加之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左倾”、“右倾”主义错误,一些好同志受到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而一些善于收敛锋芒、老于世故、见风使舵的人则能平安无事,甚至得到重用。这或多或少强化了一些干部“三不敢”的倾向。
  四是制度和政策的不完善、不到位。制度和政策具有重要规范和导向作用。从制度和政策层面来说,并不全是有利于“三敢”干部脱颖而出的。如在干部的考评提拔方面,对群众投票不加分析,一时得票高的就是好、不高的就是不好;个别领导干部也不喜欢“三敢”干部,认为他们会“惹事”,因而不支持、不鼓励;对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求全责备,以成败论英雄,不允许失败,不允许改正;把提拔干部当做福利待遇,论资排辈,看年头提拔,把无错当做晋升提拔的充要条件;对于创新型干部也缺乏提拔和成长的绿色通道等等。在工作分工方面,权力过分集中,副职、不同层级的干部缺乏相应的权力,干事创业的舞台不够大,使他们想负责没有事做,敢碰硬没有权力,想创新缺少空间。在具体工作中,一方面提倡“三敢”精神,但是在干部如何负责、如何碰硬、如何创新方面,缺乏方向性、原则性的指导,增加了“三敢”的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三敢”精神的发扬。
  怕字当头,归根到底也是精神懈怠的一种表现,形成了风气,同样会腐蚀我们党和干部队伍的肌体,危害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因而必须要认真对待,研究新形势下其形成发展的原因特点,对症下药,一靠加强教育提高认识,二靠更新干部考核和选拔的理念和方式,三靠广大群众的监督和支持,不断保持我们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关于发挥作用合格方面二: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阶段,改革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发挥好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作用,增强执政意识和担当精神,是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课题。
  对领导干部缺乏执政意识与担当精神的剖析
  什么是执政意识?执政意识是党执政能力的思想基础,就是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履职尽责,克己奉公。什么是担当精神?担当精神就是敢于碰硬、敢于担责、敢于作为。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是敢为人先,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还是被动消极,不作为,不进取,无视自己的责任、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信任,得过且过,这是是否具在执政意识与担当精神的分野。
  当前,在一些领导干部中存在着缺乏执政意识与担当精神的错误观念。分析其原因:
  一是部分领导干部认为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得越多越容易出错。当前,中央加大反腐力度,一些领导干部出现了抵触和逆反心理,错误地把反腐作为“为官不为”的借口,抱着“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错误态度,对党的事业不负责,对群众的期待不关切,因噎废食。
  二是守摊子、当和尚思想作祟。在一些领导干部的意识里,干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部分同志存在船到码头车到站,守摊子的思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革命自有后来人”,多我不多,少我不少。
  三是个人利益至上,工作患得患失。一部分领导干部干工作一心想着提拔,当个人目标达不到时就消极怠工,不思进取。干事业讲条件,做工作讲待遇,失去了一名党员干部应有的胸怀。一些领导干部看到别人发财了、致富了,感到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失落了,颓废了,不思进取,不再担当,以敷衍的心态做事。
  缺乏执政意识与担当精神的危害
  缺乏执政意识与担当精神,不仅影响领导干部个人前途,事业前景,也将影响整个社会风气,进而危及党的执政地位,断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民间有句顺口溜: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因此,党员领导干部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整个社会风气带来影响,产生示范效应。在政治生态系统中,每个领导干部都是环境的一部分,领导干部怎样,环境就怎样。党员领导干部“从我做起”敢于担当,增强执政意识,实现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新超越,才能引领社会风气月朗风清。
  反之,如果领导干部精神不在状态,不敢担当,不愿作为,表现出来的消极被动状态,将会像牛皮癣一样传染给普通党员和广大群众,社会风气将萎靡不振,消极不前。
  作风建设事关党的执政地位,是执政党建设的关键内容,如果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是由一群缺乏执政意识与担当精神的人员组成的,试想,这样的党,还有何战斗力,有何生命力?
  “创业难,守业更难”,执政越久,政权面临的问题就越多、危险越大。上世纪90年代,前苏联、东欧的共产党政权,就是因作风不实,最终土崩瓦解。因此,只有增强执政意识,具有担当精神,才能使执政党永葆青春。反之,工作上不在状态,没有激情,事业上得过且过,没有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当“太平官”,日积月累,必将危及党的执政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共产党人不断接力,不断奋斗的事业,党员领导干部这支队伍的精神面貌好坏,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作风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我们的事业能否取得成功。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当前国内外各种矛盾日益复杂,长期积累的矛盾没有解决,新的矛盾又出现,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没有一群具有强烈的执政意识和担当精神的领导干部队伍,将断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当前,首都各行业各部门改革发展的任务都异常繁重和艰巨。没有一支具有强烈担当精神的干部队伍,必将影响职能作用的发挥,难以为首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
  增强领导干部执政意识与担当精神的几点思考
  增强领导干部执政意识与担当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是共产党的本质属性。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先进性是共产党千锤百炼的优秀品格,无数优秀共产党人始终在实践这种先进性。今天,体现这种先进性,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领导干部的执政意识与担当精神,要以“舍我其谁”的追求来干事创业。
  增强领导干部执政意识与担当精神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选择。党的事业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事业,也是每一个领导干部的事业。碌碌无为无助于甚至有损于党的事业。“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不能“等靠要”,而是要靠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精气神,增强执政意识,发扬担当精神来推动,来实现。事业兴旺,系于干部。
  增强领导干部执政意识与担当精神是应对世界格局变化与我国改革发展新时期面临挑战的现实需要。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也处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攻坚时期和矛盾凸显期。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繁重任务,只有增强领导干部执政意识与担当精神,才能攻坚克难,顺利推进各项改革工作,取得改革成效,赢得群众拥护支持。
  增强领导干部执政意识与担当精神,首先要解决好精神懈怠的思想认识问题。通过思想教育,破除部分领导干部的错误认识,让领导干部思想“保鲜”,不生锈,不退化。同时,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在行动上“保先”,这样,党的事业才能“保险”。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化解能力不足的危险,要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不断适应改革发展新形势对我们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打铁先要自身硬。执政意识与担当精神需要领导能力做支撑,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终身学习。
  加强制度建设与监督,激励敢做善为,约束不作为。以改革和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为基础,把各方面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以绩效考核为抓手,构建一套科学完备的考核评价体系,发挥制度的根本性作用。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办事时限制、文件备案制、效能考核制、信访接待制、领导包案制等一整套科学完备、管用有效的制度。
  以强化监督为保障,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强化外部监督,给那些习惯“混日子”的领导干部套上“紧箍咒”,让不作为者主动作为起来。
更多热门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63763/

推荐访问:文章开头的作用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