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研究论文]教学研究论文

来源:教育教学方案 时间:2018-05-28 09:46:52 阅读:

【www.bbjkw.net--教育教学方案】

第一篇教学研究论文:生命安全教育研究论文

  生命安全教育的开展是为了保护学生们健康安全地成长。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生命安全教育研究论文,欢迎大家浏览。
  关键词:
  生命安全教育;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模式
  摘要:
  文章以“生命教育学”理念作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目标,将生命安全教育、生命健康教育和生命运动教育相结合,对生命安全教育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进行理论构建,以提升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生命价值,让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拓展思路。
  体育的本质就是“人的自然化”即身体强壮,具有生命力是人的生命发展的自然的追求,在这个追求过程中,人的生命自我保护是基础。当代中国教育学研究领域中著名学者叶澜教授提出,“教育除了鲜明的社会性之外,还有鲜明的生命性。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叶澜教授的观点揭示出教育的本质——生命性。以此教育原理为基础,结合体育的本质,我们提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生命教育学”理念。即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应直面大学生的生命体,以提升大学生的生命品质作为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围绕保护大学生生命安全、增进大学生机体健康,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这些中心议题,设计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课程实施模式,将生命安全教育、生命健康教育和生命运动教育结合在一起,改变以往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不彻底、从一个极端(即以竞技体育为主,忽略生命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的状况)走向另一个极端(以游戏和健康为主,忽略生命安全教育、运动技能的提升状况)的情况,从整体上提升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的质量和价值,让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
  1 生命安全教育融入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课程理念
  1.1 生命安全教育理念
  大学生要学会生存,就不能忽视生命安全教育,生命安全是身体健康和体能素质提高的基础。而且人们的生存空间时刻都存在着安全隐患,如何教育大学生保护生命安全?以往的学校的生命安全知识教育和逃生训练只是针对突发性的恶性事件,治标不治本。生命安全教育不仅仅是安全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安全应对能力的训练和体能锻炼、体质增强以及安全防卫技能的形成。因此,我们提出生命安全教育理念是生命教育学理念中的第一层课程理念,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首先应该贯彻的。
  1.2 健康教育理念
  是在生命安全基础上建立的课程理念,是生命教育学理念的第二层理念。它主要关注大学生的生命健康,向大学生传授健身知识、健康技能、健身法则及培养学生健康意识、素质和能力。这是生命个体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追求发展的必然选择,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不能忽略此内容。
  1.3 运动教育理念
  是生命教育学理念的最高层次,它主要追求大学生体能的提升和体质的增强,是在大学生个体生命健康的基础上,对身体素质更高的追求。强健的体魄和具有较强的运动能力是当代社会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内容之一,大学生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精英.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培养大学生运动能力,对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养,有极大的帮助。另外,作为生命体来说,个体生命追求身体运动能力的极限和高超,也是生命蓬勃发展的表现,因此,在改革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时,不能以生命安全教育和健康教育替代运动技能教育,它是生命教育学理念的最高层次,是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三者应该互补共存,以提升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品质。
  2 生命安全教育融入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课程基本目标
  高校体育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的起点,其目标要求既要体现社会需要,又要体现个体发展要求,同时还要体现体育学科的特点。将生命安全教育与体育教学结合,教学目标从关注学生体质与技能拓展为关注学生未来生活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具体体现在:
  运动参与方面:通过生命安全、生存技能需求与体育运动中身体基本素质、技能的相关性.启发学生关爱生命,重视自身健康的意识,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与兴趣。使体育课程由要求学生学习转化为学生主动要求学习,由学会体育向会学体育转变。
  运动技能方面:通过对自身健康、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在掌握各专项运动技术、技能的同时,通过情境模拟教学,提高学生掌握遭遇突发性事件、灾害性事故的逃生技能及自护自救技能。并结合武术运动中简便易学和实用性较强的攻防技法,使学生熟练掌握自卫防身技能。
  身体健康方面:通过各种生存模拟的教学.了解自身身体素质的薄弱环节,以及遭遇突发性事件、灾害性事故逃生时身体的承受能力,加强学生在各种非正常状态下进行走、跑、爬、攀登、跳跃等素质的提高。同时,加大学生对身体素质薄弱环节锻炼的意识和力度,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从事体育锻炼,不断促进在校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方面:通过课程教学中犯罪心理分析、案例分析、情商教育及心理拓展项目,增强学生自尊和自信心,在学会生存的过程中增进心理健康.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社会适应方面:通过团队挑战项目,逃生模拟练习等内容的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团队间沟通、协助、配合,发挥集体的力量克服困难。通过活动中角色的转换,使学生亲身体验在困境中帮助别人与被别人帮助的感受。在学会做人的过程中树立对自我、群体、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竞争意识,提高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
  3 生命安全教育融入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课程教学内容
  将体育课程进一步科学化、人性化,体育教学内容更加弹性化,针对学生群体和个体进行选择性设计,是历次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新课程在原有体育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安全防卫相关理论知识、技能及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安全意识教育;安全知识教育;遭遇突发性事件、灾害性事故时的应急、应变能力;避免人身安全和生命财产受到侵害的安全防范能力;遇到人身伤害时的自我保护、防卫和自我救助能力;以及正当防卫法律知识、健康心理状态和抵御违法犯罪能力的教育等内容。
  4 生命安全教育融入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课程实施形式
  将生命安全教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不是对传统体育教学的否定,而是对传统体育教学的一种扬弃。将生命安全教育内容以大约15~20min的时问贯穿于每次体育课的教学中,在两学年体育必修课教学中完成安全教育内容的教学。
  5 影响课程实施因素分析
  5.1 对体育课程改革的认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体是将课程综合化。把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形课程有机联系起来并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共同作用的过程,但在教学改革初期推进阶段,学校有关部对课程内容构建会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可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制约,如学校有关部门领导不鼓励或不支持,学校教学相关部门的干扰。因此,对课程改革前期的理论构建和可行性分析以及取得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就至关重要。
  5.2 课程经费投入
  尽管学校设有教学改革专项经费,但安全教育融人体育教学内容涉及面较为广泛,安全器材的购置,模拟实验室的建设,模拟逃生场地的建设,均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在对学校实施生命安全教育融人体育课程教学的授课教师进行调查时发现,教学条件不能充分满足教学需要是制约学校生命安全教育融人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5.3 师资队伍建设
  生命安全教育融人体育教学涉及面较为广泛,虽然很多的逃生技能与身体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并不是具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就一定会具备相应的逃生技能,因此将生命安全教育融入高校体育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接受调查的教师中,5的体育教师认为,高校体育教师能胜任将生命安全教育融入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而说不清楚地和认为基本不能胜任的分别占调查对象的31.7和14.2。
  我们可以看出,高校体育教师对自身能否胜任将生命安全教育融人体育教学后的课程教学认识并不乐观,说明高校体育教师对生命安全教育的复杂性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数据同时也说明,目前我国高校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理念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存在一定的偏差,要全面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安全素质,必须在观念上转变对生命安全教育的认识,将生命安全教育纳入高校课程体系,同时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使生命安全教育渗透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接受系统的、专业的安全技能培训,同时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和地位。
  6 结论
  6.1 将安全教育融入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提升了体育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丰富了体育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同时也拓展了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体现了体育课程的多种功能和价值。满足不同学生从健康、安全、竞技等不同层次对体育课程的需求,改变了传统以竞技体育技能传授为主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把生:.芋教育作为完成健康体育、终身体育的前提要素,使体育课程更符合实际生活需求,符合现代课程理论中系统知识准则、生活效用准则、兴趣需求准则及社会发展的准则。
  6.2 将安全教育融人体育教学的改革是实现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启发了学生关爱生命,重视自身健康的意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体育课程由要求学生学习转化为学生主动要求学习,由学会体育向会学体育转变。同时也在体育课程中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以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是高校体育教学实现科学化、社会化、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6.3 将安全教育融入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不但丰富了体育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也促进了体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使学生在明确学习动机、目标的基础上,启发了学生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生存能力和加强体育学习的需求和兴趣,使师生能针对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满足不同学生从健康、安全、竞技等不同层次对体育的需求。同时也促进了体育专项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高。
  6.4 集安全教育与体育教学为一体的体育教学设计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和内容,改变了过去以竞技运动为中心的体育课程、体育教材和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但这种新颖的体育教学改革尚处于实验阶段,缺乏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必须采用相关学科的知识.提炼出一系列相关概念、范畴、规律和原则,从内涵和外延上赋予确切意义,构建和实施具有特色的、系统的集安全防卫教育与体育教学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生命安全教育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中学安全教育论文
2.论文开题报告研究意义
3.机械专业安全教育论文
4.高中生安全教育的论文
5.工程企业安全教育论文
6.生命的灯塔议论文
7.研究生毕业论文
8.科技研究的专题论文
9.气象科技研究论文
10.绩效管理问题研究论文

第二篇教学研究论文:小学教育专业论文题目

  小学教育专业,是在培养小学教师五十多年的经验基础上,于200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新增设本科专业。小编整理的小学教育专业论文题目,希望大家喜欢,谢谢!
  1.朗读教学研究综评
  2.朗读与朗读教学研究
  3.小学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之关系探讨
  4.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
  5.阅读教学对话研究
  6.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
  7.作文教学研究
  8.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9.培养学生阅读的策略研究
  10.小学课堂教学设计探新
  11.家庭文化氛围与小学生个性
  12.小学学科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13.小学学科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
  14.小学学科课程软资源开发研究
  15.小学生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培养的研究
  16.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7.小学课堂的时间管理策略
  18.小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的养成
  19.小学学科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研究
  20.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21.试论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论的合理因素及其缺陷
  22.试比较儒墨两家关于人性论及教育作用问题的异同
  23.孔子关于师德的论述及现实意义
  24.青少年偶像崇拜心理探析
  25.歌曲与童谣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26.游戏教学,适应天性
  27.浅谈“任务型”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28.激励英语学习兴趣之我见
  29.现代教育条件下的小学班主任素质结构研究
  30.独身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31.家庭环境对小学生优良个性养成的影响
  32.影响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因素的研究
  33.小学教师现状的调查研究
  34.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困境的研究
  35.班主任素质与良好班集体形成的相关研究
  36.学生厌学、辍学、出走、青少年犯罪的调查及其教育对策
  37.小学生理想、学习目的、兴趣、自主意识以及价值观、道德观的调查与教育研究
  38.小学生劳动观念、劳动习惯的现状调查研究
  39."品行弱势学生"的教育策略
  40.网络不良文化对小学生的负面影响的研究
  41.小学阅读教学策略浅论
  42.洛克教育思想与当今新课程改革之异同
  43.洛克教育思想浅析
  44.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浅论
  45.小学写作教学策略浅论
  46.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策略浅论
  47.小学识字写字教学策略浅论
  48.小学语文教学的训与练
  49.Solo理论与实践
  50.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51.拼音教学与创新思维启蒙
  52.识字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发展
  53.词语教学与主动学习精神的培养
  54.句子教学与“阅读链接”
  55.文本解读与教学策略
  56.教学设计与以学定教
  57.阅读教学中的“悟”与“解”
  58.如何使语文教学走向自主学习
  59.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机制
  60.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61.课程资源问题探究
  62.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是与非
  63.语感能力培养的策略
  64.初等教育学院06级本科毕业生数学素养对实习效果的影响调查
  65.初等教育学院06级本科毕业生基本教学技能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66.小学“三角形三边间关系”的教学研究
  67.刍议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68.小学估算教学研究
  69.帮助学困生获取数学学习积极的情感体验
  70.数学教学应体现自然的过程
  71.高度决定视野——论小学教师的数学素养
  72.角度改变观念——也谈数学教学的效率

第三篇教学研究论文:中小学教育研究论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中小学教育的发展,那我们怎么写中小学教育的论文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中小学教育,仅供参考。
  摘要:科技带给了人类社会方便和快捷,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信息逐步取代了传统手写信息,这是现代社会最明显的标志。但是这种改变降低了人们的书写能力,这一现象在小学教育中表现尤为明显。本文以培养小学生写字能力为目标,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推动小学生写字能力,全面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字能力;培养
  写字教学实质上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是识字、写字学习的重要阶段,但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影响,教师和家长往往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对于写字能力的培养并没有投入过多的精力。而新课标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目标,因此在写字能力培养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响应这一改革措施,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注重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全面推进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
  1明确写字方法
  写字方式的正确与否是提高写字能力的前提,因此在小学写字教育中应当明令学生明确写字方式,写字方式不不仅包括写字姿势,还包括握笔方式,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加强培养学生写字能力,从低年级开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写字意识,并逐步的教授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这样的过程中国,学生可以充分认识到汉字的么里,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此时学生会主动的进行学习,主观能动性提升了,学习语文知识的主动性也会随之提高,有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1.1写字姿势。写字姿势的正确与否不单单会影响字体的美观,还会对学生的身心建行造成影响,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但可以预防近视,锻炼身体协调性,还可以全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实际教学中,针对写字姿势,教师可以举办班级内部的比拼比赛,选出姿势最标准、正确的学生作为班级的学习标兵,从而培养学生对保持正确写字姿势的兴趣,并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写字的兴趣。
  1.2写字方法。写字方法不但包括学生的写字姿势、握笔姿势,还包括写字的态度。其中握笔姿势的教育和书写专注度的培养是小学写字教育的重点内容。只有保证握笔姿势的正确才能确保运笔流畅有力。小学阶段是学生好奇心最强、活力最充沛的阶段,因此在学习写字方法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容易不集中,出现分心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则应当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写字方法的传授。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系统的讲解写字方法,利用图片以及视频令学生清楚形象的了解正确的写字方法,并且这种直观生动的方式更能够令学生集中精力、培养写字的兴趣。
  1.3创新写字方法。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识字、学习写字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学生学习情况会直接影响后期的写字习惯以及对字的记忆。所以教师在进行学生写字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必须采用更加多元化,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的方式。例如联想记忆法,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撒”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人需要利用手去撒东西,因此这个字左边是提手旁,这种方式也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小学生也更容易接受。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还应当及时纠正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学生写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加强写字实践,培养写字能力
  写字虽然要重视一些规范,但是不断的练习也是写好字的重要一步,只有足够的练习才会使学生的写字能力不断进步,这也是培养学生的重要一步,适度的联系会使学生写出更加漂亮的字体,同时这也会学生的自信心不断提高。
  2.1有效利用课后作业提高学生写字能力。课后作业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并且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时往往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最佳时期。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看课后作业使学生对所学的写字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理解,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强化学生的写字能力。
  2.2协同家长共同培养学生写字习惯。通过课堂与课后时间加强学生对写字的练习,家长也是学生教育的重要启蒙老师,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交流,使家长也重视起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微信或是家长会多与家长进行沟通,通过交流,令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加强课后监督,避免学生在课外时间养成不良的写字习惯,家长与教师的一起合作,能够共同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2.3课堂教学中适当增加学生的写字时间。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直接指导,并且在课堂上学生能够重视写字这件事情。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延长学生的写字时间,从而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并对学生的写字能力进行锻炼。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较为忽略培养学生写字能力这件事,往往教师书写占主要部分。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教师要增加课上写字教学的时间,这样教师也会更加系统全面的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同时也在意识上为学生阐述写字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更加强化对写字的观念。
  3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新教学方式也成为了顺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做的事,因此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当然也需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教师想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就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并且要以身作则树立教学的威信,使学生能够真正的了解写字能力的重要性。
  3.1拉近同学生的关系,和学生交朋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交朋友的方式同学生进行交流,拉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令学生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写字学习,避免过于严厉的批评,通过这种方式活跃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自己学习写字的经历和故事,而这种教学方式不但可以在师生间建立密切联系,还会令教师更容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内心需求,从而更好的完善教学方式。
  3.2鼓励学生参加写字相关活动。只有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巩固知识并发挥知识应有作用,写字教学也不例外。想要真正令学生掌握写字能力,提高写字水平,出了需要教师的教育指导外,还需要各类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可以举办各类写字比赛、写字活动,如此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令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有效提高写字水平。并且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还能够发现课堂教学中无法发现的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给予一定的帮助。如此一来,不但进一步加深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还能够令教师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令学生的写字能力得到有效提高。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教师在写字教学中需要注重对汉字结构、写字顺序、规范书写的教育,令学生树立正确、认真的写字态度,并要求学生在写字时用笔正确、运笔有力、专心致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从而提高自身的写字能力,这是小学写字教学的根本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这对于学生在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毕小燕.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杂志,2013(9):183.
  [2]涂淼.描仿入体读临结合———新理念下的写字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3):122-123.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55046/

推荐访问:幼儿园教学研究论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