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3篇

来源:教学设计 时间:2021-03-28 18:00:08 阅读:

【www.bbjkw.net--教学设计】

课堂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1

  为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校决定借鉴其他学校的先进办学经验,继续在我校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改革方案如下:

  一、课堂改革思路:

  1、以设疑激趣为先导;

  2、以思维训练为核心;

  3、以揭示规律为重点;

  4、以精讲精练为策略;

  5、以学生参与为途径;

  6、以整体教学为目标。

  二、组织形式和改革范围:

  在董事长、校长的直接领导下,由教科室牵头制定改革方案,并会同教研组长一起负责改革方案的落实。除音体美学科外,其余学科均参与这次改革。

  三、课堂改革的基本模式:先学后教 精讲精练 突出主体

  1、先学后教:先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课前预习和课上自学;后教,是指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的点拨、解疑、归纳和总结。

  2、精讲精练:学生的自学、教师的讲授、学生的练习大致各占三分之一(根据学习内容灵活掌握)。

  3、突出主体:课堂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四、课堂改革的操作程序:

  1、教研组下设备课组,由备课组长负责本年级本学科改革方案的实施。

  (1)组织本组教师集体备课,确定各单元和每课的重点、难点、授课形式和方法,设计每课的预习题;

  (2)组织本组教师分工完成每课训练题的设计,做到资源共享;

  (3)负责课堂改革进程的安排、检查和记录。

  2、教研组长负责本学科改革方案的督促、协调和管理。

  (1) 负责 “自测题”设计的检查、指导;

  (2) 组织组内的研讨课和研讨会;

  (3) 今后学校定期举办校级的研讨课和观摩课,组织形式每大周分两次举行:第一次单周四、第二次为双周三,每次一人;参与人员为本大组的所有本学科老师,参与办法为定期举行但不定人、不固定教研组和不定年级组的办法提前一天通知相关的教研组、年级组及相关老师。这样的目的是让老师把功夫花在平时,始终如一的专心备课、钻研教材加强教研组老师之间的教研氛围。

  (4)、研讨课采用上课后立即点评形式,评课人员有校长室、教务处指定至少三名主评人和所有本学科老师全员参与的形式;

  (5)评课的标准:其他老师先评,主评老师后评;以提出该任课老师在本节课中存在问题为主 ,提出优点为次;坚决杜绝以往的那种蜻蜓点水、碍于情面和全是好话,套话;要讲真话提真问题和真缺点;目的是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促进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和教育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提高我校升学率和社会知名度!办成真正让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全县名校!

  五、课堂改革中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和课标,熟练把握教材和知识点的规律性;

  2、自测题的设计要形式新颖、题型多样、重点突出、题量适当,要分出层次和梯度;教师要及时评判每课的训练题,并在自习课上对答题有误的学生进行单独指导;

  3、课堂上要突出学生主体,课堂活动要精心设计,巧妙安排,讨论题要有探讨的价值,讨论的形式要大、中、小结合,在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

  4、作业当堂完成,中考学科可布置课后预习题和适量迁移作业,其他学科不许留课后作业;

  5、把自习课还给学生,分给各科。教师在自习课只许答疑或个别辅导,不许把自习课当成讲读课。

  7、备课组长填写备课记录。

  8、自测题格式:由教研组长和教研组成员讨论决定。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2

  各处室、年级组:

  课堂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为重建课堂教学秩序,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重建课堂教学秩序、改进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关键能力,提高综合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目标任务

  1、重建课堂教学秩序。切实加强课堂管理,遵守教学纪律,规范课堂秩序,重视课堂文明礼仪,保证课堂教学环节的完整性。

  2、改进课堂教学内容。依据考试大纲,回归教材,以学定教,重视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坚持高考导向,认真研究和把握高考命题方向,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重视学科育人,聚焦核心素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结合新课程理念,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明确“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基本要求,夯实学科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工作要求

  1、全面规范三个问题

  1)全面规范课堂教学礼仪。课前课后师生必须相互施礼,课前施礼环节:教师上课口令、学生起立口令、学生向老师鞠躬行礼问好(老师好)、教师鞠躬回礼向学生问好(同学们好)、学生再鞠躬感谢(谢谢老师)、教师请学生坐下;课堂上学生应举手提问或回答问题,教师予以及时解答和鼓励性评价;课后施礼环节:教师下课口令、学生起立口令、学生向老师鞠躬答谢(谢谢老师)、教师鞠躬回礼(谢谢同学们)、师生相互挥手说再见、下课。

  2)全面规范课堂教学行为。预备铃响,上课教师必须尽快进教室(提倡提前进教室),不得迟到、早退和中途离开课堂,不得拖堂,不得带手机进入教室(或将手机调整为静音、震动模式),课堂上不得拨打接听电话,课堂着装要整洁,语言要文明,酒后不得进教室。

  3)全面规范课堂教学流程。课堂教学环节要完整,要有课堂导入,合理创设情境;课堂讲授既有基础知识梳理,还要有重难点突破;要有学习交流,讲练问相结合;要有归纳总结,促进能力提升;要有合理、精准的作业布置;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减少教学的随意性。

  2、坚决纠正三个现象

  1)坚决纠正“满堂讲”现象。严格规范教师课堂讲授时间,原则上教师课堂讲授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要精心设计自主学习、互动讨论、合作探究、练习巩固等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2)坚决纠正“不面向全体”现象。坚持以学定教,根据学情来设计教学内容、难易程度和教学方法,开展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坚持夯实基础,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强化复习巩固。坚持学生参与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益。

  3)坚决纠正“不抓课堂纪律”现象。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保障。要严肃课堂纪律,坚决制止上课迟到早退、课堂睡觉、玩手机等现象,对不听课的学生要及时提醒,多沟通、多关心,想办法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

  3、坚持注重三个方面

  1)坚持注重知识内化。要重视学生对必备知识的内化,强调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对必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对必备知识的建构、融会贯通和迁移,形成具有内部规律和内在联系的整体知识网络结构,促进真懂会用。

  2)坚持注重能力培养。依据高考考试大纲对各学科的能力考查要求,引导教学加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逻辑推理、数据处理、运算求解、信息加工、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实验探究、分析综合等关键能力。

  3)坚持注重学科育人。开足开好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完善课程体系,落实课程育人,以学科知识为载体,结合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彰显学科育人的特殊功能。各学科要按照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的要求,认真实施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在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和素质养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3

  为了提高我市中小学校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根据《山西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育人模式的意见》(晋教基【2014】47号文件)精神和《 古交市教育科技局关于“3+1”教育模式改革的实施方案(试行)》部署,结合我市教育教学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以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目标,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推动我市教育健康发展、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新教师课堂教学理念,注重教师的情境创设和点拨引导,通过课堂上“学、导、练”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和优化,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学导练”模式

  “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学重心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突出学在导前。其模式包含“出示目标,自主学习”、“任务驱动,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点拨精讲”和“课堂检测,拓展应用”四大环节。遵循“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先学后导,当堂训练”、“重视习惯,形成学法”和“注重达标,培养能力”五个原则,凸显“预习”、“探究”、“互动”、“展示”、“练习”和“应用”六个关键点。“学导练”是师生的双边行为,教师和学生是“学导练”课堂的效率共同体。

  “学”从学生层面理解是指学生围绕预习目标进行的自主学习和围绕问题情境进行的合作学习以及围绕达标训练进行的应用学习;从教师层面理解是指教师课前对课标要求和教材知识进行的结构化学习。

  “导”从教师层面理解是指教师基于课标、教材和学情精心设计自主学习目标,合作学习问题和当堂达标习题后,引导、指导和辅导学生进行三层学习,逐步释疑,进行知识的自主建构;从学生层面理解是指学生间的启发诱导,小组间的展示引导。

  “练”从学生层面理解是指学生在知识自主建构中的及时巩固训练和当堂达标检测练习;从教师层面理解是指教师对设计习题的提前练习。

  在“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中,“学”是基础,“导”是提升,“练”是运用,三者层层推进,充分体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学生展示,学生质疑和学生交流的舞台。

  四、实施步骤

  “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分四个阶段实施:

  1.试点实验阶段:(2017年2月----2017年6月)

  ①成立领导组及办公室;②制订实施方案;③召开启动大会;④实验校启用专用“教学设计用纸”和“观课议课笔记本”;⑤确定实验年级、班级和科目;⑥举办各级课堂展示活动;⑦期中和期末进行实验校与非实验校、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的成绩对比分析;⑧对实验校进项专项常规检查;⑨全体教研员下校指导课堂教学;⑩各实验校及实验教师积极申报古交市“学导练”课题项目,组织开题大会。

  2.推广应用阶段:(2017年9月----2018年1月)

  ①召开质量分析大会,做教改经验汇报;②举办第一轮“学导练”课堂教学大赛,评选首批教改标兵,展示“学导练”课堂模式;③对比分析实验校与非实验校、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的成绩,稳步扩大实验年级和班级;④开展实验校“学导练”课堂模式改革常规检查;⑤召开第二批申报校启动大会;⑥评比优秀课改案例或论文。

  3.普及改进阶段:(2018年3月----2018年7月)

  ①召开质量分析大会,做教改经验汇报;②修订实施方案;③各学区组织“学导练”课堂教学大赛;④评选第二批教改标兵和教改先进教学副校长;⑤共享教改资源,第一批申报校带动第二批申报校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⑥召开第三批启动大会;⑦前两批教改实验校扩大实验年级、班级和科目,全校普及学导练课堂;⑧组织第一轮课题总结大会,对评选出的优秀个人课题及校级课题进行表彰。

  4.巩固提高阶段:(2018年9月----2020年7月)

  ①总结教改成果,汇编教学设计、论文、案例”等资料;②评选第三批教改标兵及教改先进教务主任和教研主任;③选派教改成效显著校的校长、教学副校长和标兵外出参加培训;④积极申报太原市级和山西省级的“学导练”课堂教学改革课题项目;⑤评选“学导练”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示范校”。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了保障“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工作稳步实施,强化对“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工作的领导,成立改革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古交市教研科研中心。

  领导组办公室负责制定“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及相关配套制度,顶层设计与改革吻合的教学设计和观课议课笔记以及“学导练”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深入实验校跟踪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并及时发现、研究、解决、纠正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协调各学区工作运行及各科室依照各自职责开展指导、服务、督查、考评等工作。

  各学区、实验校要成立“学导练”课堂教学改革领导组,征求校内外有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改革合力积极推进教改。领导组负责方案的制定、项目的申报、工作的指导、过程的管理、成效的评价。分阶段、分步骤实施,深入推进“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2.强化队伍建设。完善研修、培训、评价等机制,激发教师进行“学导练”课堂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力度,使他们成为改革的中坚力量。通过大赛及大赛后的优质课展示,推广改革成效显著教师的经验,在反复实践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快速提高教师驾驭“学导练”课堂的能力。

  3.发挥示范引领。充分发挥实验校的示范作用,通过学区内交流,学区间资源共享;大力宣传改革中涌现出来的典型经验;组织不同批次实验学校的改革研讨活动,通过示范引领、团队教研等方式,引领各校共享改革的成果。

  4.保障经费投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推进“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各学校也要加大经费支持力度,从公用经费中划出相应的经费用于教师培训、校本教研、“学导练”配套资料征订、课题研究、信息化教学媒体等所需经费,确保改革积极稳步地推行。

  5.强化督导评估。督导室制定学校督导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评估细则,建立过程性督导评估、专项督导评估与终结性督导评估相结合的考核制度。领导组办公室、基础教育科和教育督导室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实验学校“学导练”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和综合考评。

  六、教改要求

  1.加强理论学习。广大教师要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尽快提高个人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加强对“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的把握,要将“学导练”课堂教学理论贯穿于教改实验全程,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推行改革。

  2.明确改革目标。实验教师要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终结目标,在“学导练”课堂中求实创新,杜绝走形式,努力把各项环节做精、做细、做实。

  3.抓实关键环节。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直接决定了“学导练”课堂的成功。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否落实、教师课前设计的预习目标是否科学、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否合理、选编的达标习题是否全面成为关键环节。实验教师要加强对班内学习小组的调控,每周召开好小组长会和学科长会,了解学情、指导合作。培养学生的小组荣誉感,激发全体学生的合作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4.积极参与实践。实验教师要切实做好“学导练”课堂教学实践操作,主动学习要领,课前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教学、积极研讨交流,抓好各个环节的落实,并不断反思、改进。在实验启动阶段,可采用“建立框架、先学后教”的方式逐渐过渡到“先学后导、当堂检测”的教学模式,确保学习效果和平稳过渡,保证“学导练”课堂模式顺利实施。

  5.及时跟踪改进。各实验学校教研室和学科教研组要抓好“学导练”课堂的观课、说课和议课等工作,每周组织听课至少一节,并录制下来集中磨课研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的成功推广作为学校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抓实抓好。

  6.进行资源共享。实验教师学期结束时要将自己本学期的“学导练”课堂教学电子档及公开课视频、教改经验、反思材料上交学校教研室,统一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各实验校教研室和教研组平时要注意做好“学导练”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文本、图像、音像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管理工作。

  “学导练”课堂教学改革是将教师的“满堂灌”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应用学习,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各实验校在践行过程中要狠抓落实,推动“学导练”课堂教学改革奋力前行,努力争创有本校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高效课堂。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522283/

推荐访问: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小学课改实施方案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小学课堂改革实施方案 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小学三个课堂实施方案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 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怎么写 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教学改革方案和实施意见 课堂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课程改革方案和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及措施 小学课程改革方案 学校课堂教学改进措施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记录 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方案 课堂教学改革的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 如何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