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福建教招小学语文真题(带答案)

来源:教师述职报告 时间:2020-12-02 18:00:08 阅读:

【www.bbjkw.net--教师述职报告】

  2015年福建教招小学语文真题(带答案)

  2015年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给养(jǐ) 炽热(chì) 刽子手(guì) 自怨自艾(yì)

  B.怆然(qiàng) 赔偿(chǎng) 浣溪沙(huàn) 引吭高歌(háng)

  C.玷污(diàn) 埋怨(mán) 踱方步(duó) 拔苗助长(bá)

  D.鞭笞(chī) 针砭(biǎn) 沙家浜(bāng) 悄然无声(qiǎo)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一筹莫展 相形见拙 黯然销魂 明辨是非

  B.生灵涂炭 驰骋疆场 仗义直言 计日程功

  C.英雄倍出 厉行节约 破釜沉舟 以逸代劳

  D.富丽堂皇 卑躬屈膝 味同嚼蜡 耳濡目染

  3.下列关于《汉字拼音方案》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汉字拼音方案》为我国现行拼音方案,是推广普通话的有效工具。

  B.《汉字拼音方案》字母表中的大写字母与英文中的大写字母写法完全相同。

  C.《汉字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五个部分。

  D.《汉字拼音方案》克服了直音法、反切法等注音法的缺点,能够准确的给汉字注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中国人以认识到再也不能错过历史机遇之日起,就开始了新的长征。

  B.我们单位新来的小丁,今年二十三岁,恰好比他父亲的年龄小一倍。

  C.城镇化建设要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

  D.参加修建水渠的劳动大军,响应号召,骏马愉又好地进行施工任务,争取提前完成工程。

  5.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运用反复的手法,表现词人急于寻路回家而奋力划船的情形。

  B.“我到了自家房外,母亲迎了出来,接着便飞出来八岁的侄儿。”运用拟人物的手法,写出侄儿心情急切和动作轻快。

  C.“时间是勤奋者的财富,创作者的宝库;时间是懒惰者的包袱,浪费者的坟墓。”运用衬托的手法写出时间对不同人的不同意义和效应。

  D.“可是当兵一当三四年,打仗总打了百十回吧,身上要汗毛也没碰断。”运用夸张的手法,强调无知勇士身经百战而没受一点操作,夸赞战士的英勇。

  6.法国作家雨果的作品中,最能体现美丑对照美学原则的作品是( )

  A.《悲惨世界》 B.《巴黎圣母院》

  C.《笑面人》 D.《海上劳工》

  7.关于文艺的起源, 我国现代理论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是( )

  A.劳动说 B.巫术说

  C.游戏说 D.模仿说

  8.下列关于语文课程建设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应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尽可能满足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

  B.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

  C.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D.应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语文课程目标,开发课程资源,形成稳定而不变的实施机制。

  9.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列关于写字教学阶段目标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学段要求学生能用硬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B.第二学段要求学生能用毛笔描红正楷字帖。

  C.第三学段要求学生能用硬笔书写行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D.第三学段要求学生能用毛笔字书写行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10.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列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的评价,错误的一项是( )

  【案例】六年级某班的语文老师决定开发一次有关清明节的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经过充分的沟通,拟出了“清明节与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在班长的组织下,同学们分工完成了以下几件事:⑴收集清明节的故事、民俗;⑵搜寻有关清明节的诗歌,在早读课上朗读背诵;⑶一部分同学走访当地的烈士陵园并收集革命先烈的故事,一同学向家人了解逝去亲人的故事,举行感恩教育主题班会;⑷同桌合作,共同完成一张以“清明节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手抄报,并举行手抄报展览。

  A.该案例贴近现实生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

  B.该案例的设计开放,多元,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

  C.该案例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

  D.该案例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

  二、填空题

  11.无为在歧路, 。

  12.秋风萧瑟, 。

  13.蒹葭苍苍, 。

  14. ,潭面无风镜未磨。

  15.童孙未解供耕织, 。

  16.《哦,香雪》的作者是 。

  17.寓言主要由两个要素组成:故事和 。

  18.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作品“巨人三传”,包括《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和《 》

  19.《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口语交际的评价,就要按照不同学段的要求,综合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情感态度和 。

  20.《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默语的评价应从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 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三、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

  又呈吴朗⑴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21.请对诗歌第一句“堂前扑枣任西邻”中“任”字作简要赏析。

  22.请写出杜甫另一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本诗所表达的情感相近的名句。

  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3~24题。

  烛之武退秦师(节选)

  《左传》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23.将上面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24.请联系文本,简要分析烛之武的“说辞”为何能让秦伯退后。

  四、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百合献谁

  刘心武

  看芭蕾舞剧《天鹅湖》,用望远镜细观台上,不是紧盯着王子和白天鹅,而是逐个地扫描那些配舞的天鹅,除了“三大天鹅”“四小天鹅”外,还有若干毫不能令观众特别瞩目的“众天鹅”,而在她们当中,当舞姿“凝固”时,也还有排在前列与隐在后面的区别,于是从望远镜中注意到,在最后面,一位天鹅双腿优雅地分立,头颈微偏,双手兰花般交错于翘起的裙裾上,身影与其他天鹅同样的美丽,在耐心地作为暗景中的“绿叶”,以衬托主角王子与白天鹅在追光中的“红花”怒绽。随着舞曲的流动,众天鹅也开始缓缓变换姿势,于是我从望远镜中,清晰地看到排列在最后的天鹅的细部,她的眉目,精心化妆后依然掩饰不了岁月的风霜,转动时,显露出锐瘦的锁骨,以及背后同样“锋利”的肩胛;可是,她虽隐于最后,却也满脸凄恻,浑身是戏。乐音陡变,众天鹅如风申白莲般翕合旋舞,转瞬间,我已不能再找到那位资深的舞娘……

  我的思绪,飘出了《天鹅湖》,飘出了王子与白天鹅悲欢离合的故事。我在猜想,那位资深的舞娘,她有着怎样的个人命运?当年她献身芭蕾这一“残酷的艺术”,不惜脚趾流血,苦练虚脱,一定怀着充当舞台追光下的白天鹅的美梦,她曾圆过这个梦吗?也许,若干年前,她确曾是众星所捧的那个“月”,可是,时光无情,后生可畏,她渐渐地,先是让出白天鹅这个主角,再让出“三大天鹅”之一的位置,在演出的说明书上,从“挂头牌”,到名字列于后面,到隐入于“本院演员”的模糊概念中……也许,更残酷的是,她竟从未跳过主角,终其一生,也只是充当“绿叶”,并且总在“亮相”时,隐于最后一列,双手兰花般交错于翘起的裙裾上……每当那个时刻,她都能化入剧情之中,而不“走神”于自身命运的吟唱么?

  25.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

  26.与第①段相对比,第②段描写舞娘的手法有何不同。这样写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有什么作用。

  27.从内容和形式上两个角度分析题目“百合献谁”的妙处。

  (二)教学设计

  28.请从文本的特点及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讲明理由。

  29.《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与内容提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根据这一目标为本文第①段拟定一份片段教学设计(只需写出其中“教学过程”部分的设计)

  少年闰土(鲁迅)

  30.“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课程理念之一,请分析本教学实录中教师的教学是如何落实这一理念的。(至少写四点)

  31.人前进的时候,一只手朝前,一只手朝后,朝前的手可以接受先行者的忠告,朝后的手拉一把紧跟着后来者,人类的发展就是这样的一条链,结合你对教育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511330/

推荐访问: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