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2020-10-16 18:00:09 阅读:

【www.bbjkw.net--教学工作总结】

  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 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是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承载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历史使命,课程内容体现了鲜明的价值导向,具有其它学科课程所不能替代的育人功能。教材单元主题安排和课文内容设计着眼于儿童成长需要,着眼于解决儿童成长中的各种问题,将国家对少年儿童的要求贯穿到儿童可感可知的生活事件之中。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材是从2020 年春季正式实行,全册共四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第一单元主要从们的消费技巧,从而让学生学做生活中的聪明消费者。第三单元主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吃穿用哪里来,并真实地、客观地、综合地了解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使学生能从生活的角度,知道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小体验劳动者的辛劳与智慧。第四单元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闪耀着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创造的璀璨文明。中华文明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以“礼仪大国”‘礼仪之邦’的美誉着称于世”。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中华礼仪之瑰宝值得我们学习和传颂,在五千年的传承中也有很多糟粕掺杂其中,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要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更要坚决抵触陋习陋俗,使我中华传统文化渊源流传,万世流芳。

  二、目的要求:

  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乐于合作、待人诚实守信的品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民主意识;2、使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责任,体验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好学的学习态度;3、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萌发家乡的热爱之情,能向家乡的优秀人物学习;4、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二)行为与习惯:1、帮助学生建立与人交往有诚信、能合作、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品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民主意识;. 2、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自己学习任务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毅力和耐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培养学生爱惜名胜古迹,不乱丢乱扔乱刻画的良好习惯;4、养成保护水资源,爱护身边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逐步建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知道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是一个人的良好品德的体现,并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2、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承担义务,了解家乡环境问题,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了解民风民俗及对人们的影响,抵制不良风气和迷信活动,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3、了解日常消费的状况,感受消费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培养勤俭节约的美德。

  三、、学生素质分析:

  本班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学生的思想行为各不相同,部分学生比较自私,团结协作精神差。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比较差,有些学生作业拖拉,字写得比较差。上课时,不爱动脑、动笔,需要不断督促。

  四、教学措施

  1、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2、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3、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4、建立新的教学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5、实现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发展。

  6、加强课程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五、教学进度

  章节 题目 课时备注

  第一单元 同伴与交往 6 1

  1我们的好朋友 2 2

  2说话要算数 2 3

  3当冲突发生 2

  第二单元 做聪明的消费者 6 4

  4买东西的学问 2 5

  5合理消费 2 6

  6有多少浪费本可以避免 2

  第三单元 美好生活哪里来 6

  77我们的衣食之源 2

  88这些东西哪里来 2

  9 9生活离不开他们 2

  第四单元 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 6

  10我们当地的风俗 2

  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2

  12家乡的喜与忧 2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1.本班共有学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

  2.学生能在以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理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学生本身是非常喜欢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但由于家长对它不够了解,所以重视不够,这样影响了一些家庭作业的完成,也影响了一些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也会受到了影响。

  二、教材分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材是从2020 年春季正式实行,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

  分别是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   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   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   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教育性。道德与法治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在本册教材中,以多种形式促进儿童中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

  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

  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例如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也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从而达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三、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主要从同伴交往的主题出发,引导学生学会和谐的同伴交往方法,成为同学中受欢迎的人。

  第二单元通过观察包装,引导其辨别商品质量,引导学生进一步展开联想,思考买不到不合适的东西怎么办?这些内容的安排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财观,提高他们的消费技巧,从而让学生学做生活中的聪明消费者。

  第三单元主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吃穿用哪里来,并真实地、客观地、综合地了解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使学生能从生活的角度, 知道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小体验劳动者的辛劳与智慧。

  第四单元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闪耀着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创造的璀璨文明。中华文明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以“礼仪大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著称于世”。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中华礼仪之瑰宝值得我们学习和传颂,在五千年的传承中也有很多糟粕掺杂其中,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要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更要坚决抵触陋习陋俗,使我中华传统文化渊源流传,万世流芳。

  四、提高质量的措施

  在教学中,我将会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活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感觉去进行体验。

  1.改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观念。

  (1)转变教材观。我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学主题。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究。

  (2)转变教学观。我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关注每一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的形成。同时,在教学过程,要指导学生怎样学,通过什么方法学,不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来看待世界,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

  2.遵循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理念。

  (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我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2)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我在教学过程中,所选取、引用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引导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3.要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儿童期是道德与法治发展的启蒙阶段,我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要采用他们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引导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4.改革教学方式。我要注意遵循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采取以客观社会为基础与学生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广泛采用活动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我体验感悟,探究发现训练技能,养成习惯。

  5.重视学生学业评价。要从每个学生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503813/

推荐访问: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讲解 四年级下册法制教学计划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