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3

来源:师德师风建设 时间:2020-09-12 22:00:29 阅读:

【www.bbjkw.net--师德师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与时俱进地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方针原则、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措施途径,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发展。

  1、重大意义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发展生产力的高度。这一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极大丰富和发展,也是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极大丰富和发展。

  有的同志认为,抓生态环境保护就没法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就没有办法保护生态环境。事实上,保护和发展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抓好了,本身就是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在现代经济发展进程中,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越好,对高新产业和人才的吸引力就越强。在一些地方,清新的空气、宜人的气候、明媚的阳光卖出了好价钱,绿水青山正源源不断带来金山银山。

  2、目标原则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涵,即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增加了“美丽”二字。“富强”对应经济建设,“民主”对应政治建设,“文明”对应文化建设,“和谐”对应社会建设,“美丽”对应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就是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这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相一致。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了深刻阐述,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指出“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这些重要论述纠正了把生态文明建设简单等同于环境保护的错误观念,深刻阐明了生态环境问题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属性,为我们科学把握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四大建设的关系提供了重要遵循。生态文明建设绝不仅仅是单纯的环境保护工作,绝不仅仅是环境保护部门的事情,而是其他四大建设共同的价值取向,其他四大建设都要与生态文明建设同频共振,而不能背道而驰。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其他四大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涉及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体制机制等问题,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融入经济建设,重在推进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包括发展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就业、绿色金融、绿色基础设施等;融入政治建设,重在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治理体系、监管体系;融入文化建设,重在提高生态文化软实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浓郁的生态文明观念;融入社会建设,重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切实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生活在优美的环境之中,得到实惠。

  3、建设路径 坚持绿色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他强调:“要充分认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当今世界,绿色发展是潮流所向、大势所趋。绿色代表健康和生命,代表生机和活力,代表希望和未来。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而言,绿色发展是解决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资源环境制约问题的根本之策。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推动绿色发展,要抓好三个层面的工作。政府层面要搞好规划引导。严格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划定禁止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严禁高耗能、高污染和不符合环保规划的项目上马。企业层面要推进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产业,从每个环节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最大限度减少环境污染。社会层面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通过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载体,倡导和践行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4、建设目的 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生态产品是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产品和服务,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宜人的气候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并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生态产品公共性的本质属性,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提升了人们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认知。

  现在,人民群众的需求从要生计变为要生态、求温饱变为求环保,对生态产品的需求增长强劲。我们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需求端发生的新变化、产生的新需要,着力提高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积极提供丰富的生态产品来满足老百姓的需求。海南积极发展共享农庄,就是准确把握这种消费潮流的变化趋势,推进生态产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果策划好、建设好、经营好共享农庄,就能为丰富生态产品,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提供一个很好的增长点。

  5、方式方法 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系统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这就从更大尺度、更广视角回答了治理自然生态系统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提供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思想方法。

  系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要尊重自然规律。一些地方开展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程,植树种草,因为方法不当,收效甚微,甚至对自然环境造成二次破坏,导致地表植被减少、水资源短缺、二次荒漠化等。要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在生态环境方面,人与人、地区与地区、国与国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损俱损的关系体现得尤为明显。要形成谁保护、谁受益的浓厚氛围,让保护生态的不吃亏、能受益。要通过资金补助、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实施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成果。发达国家现代化建设起步比我们早,他们走过的弯路我们可以避免,他们很多先进技术和经验我们可以借鉴。

  6、制度保障 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制度和法治带有根本性、长远性。我国生态环境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归根到底是体制机制存在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我们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着力破解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

  要调整和完善政绩考核体系。过去一段时间,为了推动经济发展,一些地方在干部考核上“以GDP论英雄”,不顾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大干快上抓项目,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资源透支和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考核指挥棒转向,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各级干部都要主动适应和积极执行,真正推动绿色发展落地。

  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过去一段时间,由于法治不健全,有的生态环保领域存在法律盲点,有的生态环保领域环境违法处罚标准太低,执行也不严格,导致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象较为普遍。要从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环节切实予以加强,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应进一步探索完善,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强化横向执法合作,形成惩处环保违法犯罪的强大合力。

  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2

  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既有现代生态科学基础,又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发展。这些思想以及他在主持地方工作期间积累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大量宝贵经验,是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的依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对于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平衡,着眼长远

  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的关注和论述很早。在整个国际学术界,“生态文明”概念是1984年才提出的;1987年我国生态学家叶谦吉把“生态文明”作为保持人和自然和谐关系的一种新思考。上世纪八十年代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宁德主持工作期间,已经运用生态平衡思想指导实际工作了。他指出,修堤能够解决人行车通问题,“但水的回流没有了,生态平衡破坏了”,大量使用地热水可以解决疗疾洗浴问题,但地面建筑下沉了。“这类傻事千万干不得”!传统文化没有主客对立意识,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关于河流,传统有三个重要认识。一是“川,气之导也”,认为河流的作用是参与自然循环,与自然的其他部分构成有机整体。二是“国主山川”,主张一个国家的命运由它的名山大川所主导。三是“河竭国亡”,认为河流枯竭会导致国家灭亡,所以古人反对“壅川”堵水。习近平同志防止修堤断流、水取地沉的主张,既符合生态学原则,也符合传统文化精神。在规划闽东发展时,习近平同志力主立足实际发展生态农业,在此基础上发展工业。他强调“振兴闽东在于‘林’字”,要求对资源应进行“综合开发”,“达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的效益的协调”统一,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习近平同志在闽东执政,不仅留下了绿水青山,也留下了生态发展的理念。

  以人为本,绿色发展

  在主持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形成了以绿色为基调的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为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的生态理念和以绿色为导向的生态发展观。

  习近平同志有深切的人民情怀,以人为本是他的政治抱负。他摆脱了发展就是经济增长的旧发展观,指出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从人民本位立场出发,他要求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作为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他指出:“以人为本,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不能在发展过程中摧残人自身生存的环境。如果人口资源环境出了严重的偏差,还有谁能够安居乐业,和谐社会又从何谈起?”要“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发展与环保冲突时,他强调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必须懂得机会成本,善于选择,学会扬弃,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确,生态是文明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古埃及、巴比伦文明都因生态环境破坏而衰亡,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系统的生态意识,孕育了数千年文明的山河大地至今仍能支撑人们生存。正反经验,值得深思。

  习近平同志形成了以绿色为导向的生态发展观,包括绿色发展观、绿色政绩观、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等内涵。他给新发展观增加了生态维度,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他指出发展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社会发展指标,特别是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要做到“生产、生活、生态良性互动”。他提出了“绿色GDP”概念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等论断。生产力有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三个要素。近代工业文明把生产力作为改造自然的能力,把劳动对象——自然——作为用之不竭、毁之无害、弃无不容的被动的仓库,没有认识到自然的生态承载力限度,导致生态危机。环境生产力论断确立了环境在生产力构成中的基础地位,突破了近代意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思想。2015年3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进《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绿色生产方式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浙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可持续发展纲领,有绿色产业、绿色制造、循环经济、清洁能源、低碳经济等具体措施。绿色产业指高效生态农业。习近平同志主张“把农村丰富的生态资源转化为农民致富的绿色产业,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绿色制造指生产全程控制,“形成资源节约型、生态环保型的制造业发展新格局”。

  循环经济是形成“企业间生产代谢和共生关系的生态产业链”,物质能量多层次循环使用,使生产成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零排放过程。绿色生活方式是习近平同志鉴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缺陷而提出来的对治措施,他要求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善待地球上的所有生命”。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革命”。

  为推进浙江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同志提出了“自然休养”、生态功能区划分和“生态补偿”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措施。他也要求“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使生态文化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的文化理念”。他指出:“要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矛盾必须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生态性质的。儒家对于动物、植物、土地、山脉、河流都有系统的生态性认识,提出了“仁,爱人以及物”、“德至禽兽”、“泽及草木”、“恩至于土”、“恩至于水”、“德及深泉”、仁为“天地生物之心”、“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等命题;大同社会也包含生态维度。这些都是生态文化建设的有益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推动和领导着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在他主持起草的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党的执政方针。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思想又有新发展,他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明确地把生态文明作为继农业、工业文明之后的一个新阶段,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政治,关乎人民主体地位的体现,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巩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把以人为本的生态观进一步发展为政治意涵丰富的生态民生政治观。中华文明能否在现代化的浪潮中贞下起元、再铸辉煌?站在这样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他强调,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建设生态文明,是民意,也是民生。”“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他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他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生态公共产品,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让老百姓在分享发展红利的同时,更充分地享受绿色福利,使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

  作为对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与自然构成“生命共同体”的思想。他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他提倡在城市规划时建设能够实现水循环的“海绵城市”。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生命共同体和马克思无机身体思想一脉相承。把自然看作一种生命现象,也是当代生态哲学的重要结论,拉夫洛克的“盖娅设想”就把地球看作是一个自我调节的生长系统。在生态学看来,不同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是能量的传导。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了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循环。中国哲学认为,万物由气构成,物与物、人与物都以气为媒介构成一体。这是天人合一的自在意义。罗尔斯顿曾经指出:“生态学教导我们,应该大大扩展我们对于‘循环’一词的理解。人类生命是浮于以光合作用和食物链为基础的生物生命之上而向前流动的,而生物生命又依赖于水文、气象和地质循环。”自然的循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依据,维持健康的自然循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中国哲学主张“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为天地之心”;人的贵就在于能够体会和服从天地生生之德,把天地生养万物的职能作为自己的职责,“延天佑人”、参赞化育;这是天人合一作为生态理念的积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丰富了天人合一理念。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继续强调环境生产力理念,把“自然休养”发展为更为积极主动的“生态修复”,强调“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他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2016年1月5日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他指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环境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一个“承载力均衡点”或“承载力拐点”,目前我国已突破环境生态承载力均衡点,生态问题十分突出。绿色GDP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维持自然健康生命的根本途径。笔者认为,绿色GDP也是负熵GDP。熵(Negentropy)是一个无序和损耗指标,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是一个自然损耗的熵增过程;负熵GDP是一种化生态文明建设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使生态系统趋向完善的生产方式。“万物莫善于木”。森林具有提高生态承载力的重要功能。实现负熵GDP的一个途径是植树造林,再造绿水青山。一个国家的森林覆盖率应达到30%以上,这是生态承载力正向拐点或人为消耗和自然修复之间的平衡点。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为21.63%,和这一指标还有一定距离。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绿化工作,多年来他一直坚持义务植树。他把森林形象地称为“绿色银行”,指出“森林关系国家生态安全”,“森林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顶层,拯救地球首先要从拯救森林开始”,“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

  农业时代越想有收获就越得善待自然,工业时代越想有收获就越得征服自然。作为对自在之物的自然的扬弃,近代意识带来了自然的人化;但自然的过度人化却使人和自然陷入必须扬弃的深刻对立。马克思在描绘共产主义时指出:“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生态文明作为文明新阶段,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在新的高度上的辩证统一,是恢复自然的活力,肯定自然的价值,从而真正地实现人的价值,达到自然史和人类史相统一的有效途径,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我们应认真领会,推动我国进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3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首次全面阐述、明确宣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生态自觉。生态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生态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对此,我们可以从四个维度来深刻领会、准确把握。

  我们党高度的生态自觉,源自几千年中华文明的深厚滋养。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格言,都蕴含着质朴睿智的自然观,陶冶着中华民族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禀赋和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秉承了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这些绵延数千年的生态理念,为当代中国开启了尊重自然、面向未来的智慧之门,依然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指引。

  我们党高度的生态自觉,源自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人类文明进步有两个基本关系必须处理好,一是人与人的关系,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处理不好,会带来社会动荡、国家衰败。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不好,同样也会带来社会崩溃、文明衰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类文明的演进史、人与自然的关系史。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这也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客观规律。

  我们党高度的生态自觉,源自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发展。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不仅自然界是劳动者的生命力、劳动力和创造力的最终源泉,而且是“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但“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进一步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等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这些重要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吸取人类文明积极成果,运用并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新拓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境界。

  我们党高度的生态自觉,源自对党的使命宗旨的责任担当。马克思在描绘共产主义时指出,“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共产主义题中应有之义。这也意味着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目标之一,必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反复强调,“环境就是民生”,“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些重要论述,把党的宗旨与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现实期待、对生态文明的美好憧憬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浓厚为民情怀。

  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必须始终保持高度的生态自觉,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499161/

推荐访问: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