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论文三篇

来源:承诺书 时间:2020-06-22 07:02:13 阅读:

【www.bbjkw.net--承诺书】

  面对庄严的政治承诺和十分艰巨的扶贫开发任务,实施精准扶贫,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全面消除贫困已成为全国上下的一致共识。中国文库网为大家带来的扶贫论文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扶贫论文1

  [摘 要]2016年10月12日在《黄冈市委黄冈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政府文件中,将红安县设为脱贫开发重点县.红安县,又称将军县,作为红色资源丰富的革命老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理应随着经济发展的洪流而迅猛向前,但因自然、历史等多重因素,革命老区的发展出现了阻碍与滞后.本文根据精准扶贫战略下的各种工作与实地考察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解释.

  [关键词]将军县;革命老区;精准扶贫

  贫困一直是每个国家的“心病”,如何脱离贫困,走向共同富裕,是目前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经之路.革命老区,指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所建立的革命根据地,无数先烈曾在此地抛头颅,洒热血,为新中国而不断奋斗.它是历史的见证者,建设者,更是开创者,但到了新时代,革命老区却成为了落后,贫困的代名词.加快革命老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也是告慰先烈的历史重任.

  一、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滞后原因

  新中国的成立,离不开革命老区在战争时期的作用和贡献.革命老区作为新中国成立的摇篮,贯彻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方针,这在战争时期是正确且有效的,但是到了和平时代,就出现了许多问题.

  一是远离中心城市.以红安县为例,红安县离武汉有着80公里的车程.在改革开放时期,新中国的交通并不发达,这就制约了红安县经济的发展,也是红安县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洪流的根本原因.虽然在新时代,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出现,让出行变得极为方便,但是红安县已经错过了经济发展最为黄金的时期,所以经济发展自然是滞后的.不止是红安县,中国目前存在的很多革命老区,都存在这种问题.这些革命老区,在战争年代远离城市是生存下去的唯一方法,到了经济建设时期,却成为了制约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是自然条件差.这里的自然条件,不是自然环境中所说的自然条件,而是对于经济发展来说的自然条件.革命老区建立的基础,是能隐蔽部队,易守难攻,是以战争为前提建立的,到了和平年代,这个前提就成为了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大多革命老区,都建立在山区,耕地面积比平地面积小太多,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农业作业,在改革开放时期,农业又是新中国主要的经济发展手段,革命老区就逐渐落后于经济发展的洪流了.

  三是公共服务落后,基础设施薄弱.有一句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革命老区大多建于山区之中,地形复杂多变,道路建设需花费大量劳力物力,而这又是改革开放时期新中国所确需的.不止是道路,其它的基础设施的薄弱,更加阻碍了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这是其中之一的原因.“越穷越革命”是革命老區建立的思想基础,穷,是革命老区在新时代的经济发展中的另一个问题.因为道路的不通畅,基础设施的薄弱,导致的公共服务成本的偏高,而公共服务成本的偏高又造成了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阻碍,这几个原因一同加起来,使革命老区陷入了一个想要发展,却越来越穷的贫困恶循环之中.

  二、红安县精准扶贫下的现状

  1.精准扶贫的战略意义

  自2013年由和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起,精准扶贫就已经处在了稳步前进的道路上.精准扶贫,就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并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一种扶贫手段.精准扶贫,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需要.扶贫工作,我国从1986年就已经开始着手,也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从改革开放到现在,贫困人口已从2.6亿减少到现在的不足7000万,扶贫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但这还是不够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对于贫困人口,应该且必须坚决说不,精准扶贫战略,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短板而提出并开始实施的.坚持精准扶贫战略、精准脱贫方略,深入推进脱贫攻坚,让农村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和标志性指标.

  2.精准扶贫战略下的红安县

  红安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占地面积为1796平方公里,总人口为70万人.从精准扶贫战略入手,对于红安县脱贫工作,提出几点意见.

  (一)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产业扶贫

  所谓就地取材,加大贫困地区特色资源、优势资源、闲置资源开发力度,能更快更有效的助力贫困地区脱贫.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红安县自然资源丰富,山川秀丽,相当于拥有了一座座金山银山,自绿色扶贫提出以来,红安县就开始进行了完备的林业生态系统的建立,目前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到136.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6.9%,城镇绿化率41%,乡村绿化率78%,县级以上通道绿化率100%,乡村公路绿化率80%,生态环境明显改观.利用这种生态环境,再大力推进林业产业的建立,不仅能保护生态环境,而且更能帮助红安县农村百姓脱贫.除了绿色资源,红安县的红色资源也极为丰富.总书记曾说过:“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大力发展红色资源产业,让游客看到最真实、最透彻的红色文化,不失是一个一举两得的方法.

  (二)建设完备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农村经济滞后,其根本原因是很少或较难与外界进行沟通,“要想富,先修路”并不是空穴来风,交通的便利,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需要道路的支持.电力,水利,环境的扶贫,都离不开交通的基础.从交通问题下手,然后逐渐建立起各种电网建设,提高贫困区用电质量与用电安全,进一步解决贫困地区饮水问题与饮水安全问题,之后再从“住”入手,让村民住好房,不住危房,全面解决贫困地区住房危险问题.

  (三)推进保障扶贫,提高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是精准扶贫的又一大重点难题.只是建设基础设施,增加村民收入,改善村民生活条件,是治标不治本.切实加强教育、医疗技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科学技术永远是我国的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的强大,离不开教育水平的提高.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完善贫困学生接受教育制度,就是在根本上解决问题.教育问题是一个大问题,而医疗问题,也是不能忽视的另一个大问题.红安县政府在精准扶贫文件中表明,确保每个乡镇有一所“四化”标准的卫生院,加大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力度,加强疾病预防与控制等,都是在医疗问题上,做到百密而无一疏.

  三、总结

  十八大召开之前,扶贫工作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十八大召开以后以及精准扶贫的出现,促使扶贫工作走上了高速阶段.红安县作为众多革命老区中的一个,在精准扶贫战略下所展示出来的效果,是显著的.我国已经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革命老区的脱贫、发展,将是一针强心剂,注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使中国梦更加真实、美丽.

  参考文献:

  【1】赵纪河.精准扶贫的理论分析与实践应对——以陕甘宁革命老区为例,2016(1)

  【2】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2015(9)

  【3】陈炜.加快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2011(10)

  【4】王介勇,陈玉福,严茂超.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2016(3)

  扶贫论文2

  近几年,在相?P政策的影响下我国农村精准扶贫工作得到有序开展,在新时期为进一步提高其有效性与稳定性,做好其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可行性。但是,在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不断开展下,其档案管理工作的缺陷与不足,需加强分析与研究。

  一、目前农村精准扶贫开发档案管理的缺陷

  1.相关领导者缺乏对档案管理的重视

  因受到自身因素以及传统思想观念与方式的影响,有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领导者缺乏对精准扶贫开发档案管理的重视与了解,未清楚认识到档案管理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性,所以在农户建立档案等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无法真正保证其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无法真正发挥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与全面性。

  2.档案管理人员素养过低

  毋庸置疑,在农村精准扶贫开发档案管理工作中其管理人员占据了重要地位,并且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技能关系到档案管理的效果,然而据了解,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存在缺陷,并表现为两点:其一是工作能力存在问题,很多农村地区并没有遵循要求配备档案管理人员,为保障该项工作的有效实施会采取兼职人员上岗的方式,这种情况下兼职人员不仅缺乏对该工作的认识,并且没有多余的时间与精力开展工作,导致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有所制约。其二是综合素养欠缺,很多地区没有认识到农村精准扶贫开发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所以未对其进行教育与培训,档案管理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素养与专业素养,在日常工作中容易出现各类不良问题。

  3.档案资料收集不完善

  众所周知,只有保证农村精准扶贫开发档案管理工作的及时性与完善性才能真正提高其档案收集资料的有效,根据调查与分析,现阶段有部分村庄对精准扶贫工作会议报告、会议记录、文件等没有及时整理与归纳,或者没有对各个地区上报后的表格进行及时归档,没有对所上报贫困村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的结果进行统计,或未进行分类整理,导致档案资料出现遗失现象,严重现象则会对该地区精准扶贫档案工作查找以及后期的开展造成制约。

  二、新时期农村精准扶贫开发档案管理工作的改善对策

  诚如上文索引,因为受到外部环境与内在因素的影响,农村精准扶贫开发档案管理工作存在非常多的缺陷与不足,导致其档案管理工作受到影响,为进一步缓解这一局面,笔者经过归纳与整理,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做好宣传工作,提高思想观念

  要想真正做好农村精准扶贫开发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首要任务便是进行宣传,提高领导者与农户的思想观念,积极摒弃传统的思想观念,从时代角度出发。其中可以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比如计算机网络、电视、广播等,将档案管理的作用加以宣传,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领导者的档案管理意识,使其能够从内心接受档案管理工作。此外,还需要进行档案管理人员合理配置以及培训教育等,发挥其自身的导向作用。对于农户而言,因部分农户认为贫困户是一个比较耻辱的口号,在扶贫工作中不予以重视与配合,这种情况下则需要由当地政府部门发放教育手册或者下乡宣传,让广大农户能够对档案管理有所认识,积极配合。

  2.做好培训教育,提高专业素养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养关系到农村精准扶贫开发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且从属性上分析,该项档案管理工作属于政治性与保密性较高的功工作,所以每一位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有高度责任心与知识层面,能够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其中可以选择政治作风良好的村干部,或者选择村官等大学生、具有专业档案管理知识的人员等。此外,还需要积极做好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其中可以从提高工作能力与增强职业素养为主,定期开展培训讲座,邀请相关档案管理专家进行讲解,真正提高档案管理的知识与素养,提升后期档案管理效率与质量。

  3.制定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效率

  制度决定一切,只有根据实际发展情况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才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所以可以肯定的是积极构建档案管理制度是现阶段做好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其中需要从全局出发,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制定档案管理制度、档案保密制度、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制度、档案查阅制度等,并且还需要保证其规章制度是凌驾于所有人之上的,不可出现滥用职权的现象。除此之外,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需要依据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随时调整与更改,真正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真正完善其档案管理工作。

  4.做好资料整理,提高分类质量

  在档案管理中,需要依据其内容的不同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并做好分类归档,其中对于文件夹、各类表格、记录表、公示类文件需要单独进行处理,并且根据相关制度进行分类归纳,装订成册,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档案资料的有效性,在日后查找中也方便、快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精准扶贫开发档案管理工作关系到了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序开展,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需加以重视与了解。目前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精准扶贫开发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一系列的缺陷,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本文中从四点出发,分别是提高村级领导者与农户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进行制约与局限、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素养、做好分类归档等,只有真正做到这几点,才能推动农村精准扶贫开发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扶贫论文3

  40年前,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实施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以推进,全党全国全社会以习近平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奋力攻坚,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创造了历史上最好的减贫成绩。为纪念中国扶贫改革40周年,国务院扶贫办决定于2018年11月召开中国扶贫改革40周年座谈会,会前开展主题征文活动,旨在进一步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彰显扶贫开发的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2018年4月在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政策法规司支持指导下,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开展“中国扶贫改革4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至7月15日截止收稿,共收到投稿论文2837篇。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组成初审、复审专家组 , 有序开展论文评审工作。专家组对初审评分的前511篇论文提出修改意见,经作者修改后进行匿名复审(百分制打分),评选出118篇优秀论文。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各司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对优秀征文进行了审读。综合考虑专家评审、扶贫办有关负责同志的审读意见,确定29 篇征文汇编成论文集。经批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中国扶贫改革40周年论文集》由中国出版集团研究出版社出版发行,供学习交流。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484931/

推荐访问:精准扶贫论文3篇 扶贫论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