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必背25题

来源:组织人事公文 时间:2020-03-27 07:02:05 阅读:

【www.bbjkw.net--组织人事公文】

一、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变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的过程。

常见类型:鳞状上皮化生:常见于气管、支气管、子宫颈。

肠上皮化生:发生于胃粘膜。

骨组织化生:多见于间叶组织、纤维组织。

生物学意义:以呼吸通黏膜纤毛柱状上皮为的鳞化为例化生的鳞状上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局部抗御化境因子刺激的能力,属于适应性变化。但却减弱了黏膜的自净能力。此外部分化生的上皮可恶变,例如肺内的支气管粘膜鳞化后可发生鳞状细胞癌,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可发生肠型腺癌等。

二、坏疽:指继发腐败菌感染的较大范围组织坏死,坏死组织成黑褐色。坏疽常发生在肌体或者与外界相通的内脏。

分类: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

特性:干性坏疽:多发生于肢体,末端坏死肢体干燥呈黑色,腐败性变化较轻。与周 围正常组织有明显的分界线。

湿性坏疽:多发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如肺、肠、子宫和有淤血的四肢。局部肿胀,成黑色或暗绿色,与健康组织无明显分界线,有恶臭。腐败性变化严重,明显;坏死组织腐败分解产生大量毒性物质被机体吸收。

气性坏疽: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湿性坏疽,常继发于深部肌肉的开放性创伤(特别是战伤)坏死组织成蜂窝状,病区严重肿胀,棕黑色,有奇臭,按之有捻发音。腐败性变化严重,明显。

三、肉芽组织:是指新生的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

成分: ①新生的毛细血管 ②纤维母细胞 ③炎性渗出成分

功能:1、抗感染,保护创面。

2、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

3、机化和包裹坏死组织,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结局(转归):肉芽组织按其生长的先后顺序逐渐成熟。间质的水分逐渐吸收减少,炎细胞减少消失,部分毛细血管管腔闭塞减少,成纤维细胞产生越来越多的胶原纤维,最后变为纤维细胞,此即肉芽组织成熟为纤维结缔组织,并逐渐老化为瘢痕组织。

四、简述淤血的后果

淤血(静脉性充血):器官或组织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内,称为淤血。

淤血发生的原因:

1.静脉受压:静脉受压其管腔变狭窄或闭塞,血液回流受阻而致。

静脉腔阻塞:血栓形成或肿瘤细胞瘤栓可阻塞静脉而引起淤血。

3.心力衰竭:心脏不能排出正常容量的血液进入动脉,心腔内血液滞留,压力增高,阻碍了静脉的回流,造成淤血。

后果:1.淤血性水肿 2.淤血性出血 3.淤血性硬化 4.实质细胞损伤(萎缩、变性和坏死)

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血栓形成: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有形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血栓形成的条件:①心血管内膜损伤 ②血流状态改变(变慢或漩涡)③血液凝固性增加

血栓的有利影响:1在血管损伤处可堵塞伤口阻止血管出血 2防止出血,防止血管被侵蚀而破裂出血 3防止细菌及其毒素入血扩散。

不利影响:1堵塞血管 2引起栓塞 3导致心瓣膜病 4继发出血或休克

炎症液体渗出的机制和意义:

原因:1、血管通透性增高2、炎区细胞内渗透压升高3、炎区血流变慢静脉淤血导致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压升高

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的机制:1、内皮细胞收缩 2、内皮细胞破损 3、穿胞作用增强 4、新生毛细血管壁高通透性。

意义:有利作用:1稀释毒素和有害物质,减轻毒素对组织的损伤。

2渗出液中含有大量抗体和溶菌物质,有利于杀死病原微生物。

3渗出物中的纤维蛋白原所形成的纤维蛋白交织成网,不仅可限制病原微生物的扩散,还有利于白细胞消灭病原微生物,并在炎症后期成为修复的支架。

有害作用:1严重的喉头水肿可引起窒息

2心包腔及胸膜腔渗出液过多时,可压迫并妨碍心脏和肺的正常活动

3过多的纤维素渗出而不能完全吸收时,则可发生机化并引起器官的粘连

渗出性炎的分类和特征:

1浆液性炎:以浆液为渗出物,在疏松结缔组织和浆膜、黏膜、皮肤

2纤维素性炎: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纤维素,肺、黏膜、浆膜

3化脓性炎:渗出物中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并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

4出血性炎:炎症时血管的损伤特别严重,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的红细胞。

5卡他性炎:发生在呼吸道、胃肠道等处粘膜的较轻的渗出性炎。

八、特异性增生性炎:指炎症局部以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增生为主,并形成境界清楚地结节状病灶。

主要成分:①感染性肉芽肿:由生物病原体引起,其增生的细胞成分在形态学上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诊断有一定的意义例如结核杆菌可引起“结核性肉芽肿”的病变(由郎罕巨细胞、类上皮细胞及淋巴细胞、纤维母细胞等组成的小结节);风湿病时可形成“风湿小体”(由阿少夫细胞及淋巴细胞等组成)等。

②异物性肉芽肿:为在异物周围有多量巨噬细胞、多核异物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包绕,形成结节状病灶。
九、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肿瘤的异型性大小反映了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良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小,一般以其起源的正常组织相似,而恶性肿瘤细胞常具有明显异型性。表现为1瘤细胞的多形性:细胞较正常细胞大,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有时出现瘤巨细胞。2瘤细胞核的多形性:瘤细胞核增大,核质比增大,核大深染,出现病理性核分裂象。3细胞胞质的改变。

十、肿瘤的转移: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迁徙到他处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类型的肿瘤。常见的转移途径有:1淋巴道转移2血道转移3种植性转移

十一、良 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肿瘤

组织分化程度:分化好,异型性小,与发源组织的形态相似

核分裂对象:无或稀少,不见病理性核分裂现象

生长速度:缓慢

继发变化:一般较少见

生长方式: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

转移:不转移

复发:手术后很少复发

对机体影响:较少,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

恶性肿瘤

组织分化程度:分化低,异型性大,与发源组织的形态差别大

核分裂对象:多见,并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

生长速度:迅速

继发变化:常发生坏死、出血、溃疡、感染等

生长方式:侵润性或外生性生长

转移:常有转移

复发:手术等治疗后易复发

对机体影响:严重,除压迫、阻塞外,还可破坏组织,引起坏死、出血、感染、恶病质,最后可引起死亡

十二、简述癌与肉瘤的区别 1)癌的组织来源为上皮组织起源的恶性肿瘤;肉瘤的组织来源为间叶组织起源的恶性肿瘤。
  2)发病率:癌较常见,约为肉瘤的9倍,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肉瘤较少见,大多见于青少年。
  3)大体特点:癌质较硬、色灰白、较干燥;肉瘤质软、色灰红、湿润、鱼肉状。
  4)组织学特点:癌多形成癌巢,实质与间质分界清楚,纤维组织有增生;肉瘤细胞多弥漫分布,实质与间质分界不清,间质内血管丰富,纤维组织少。
  5)网状纤维:癌细胞间多无网状纤维;肉瘤细胞间多有网状纤维。
  6)转移:癌多经淋巴道转移;肉瘤多经血道转移。
十三、水肿的发生原因和机制:

原因: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或机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2、机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

机制:一 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1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3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 4淋巴回流受阻 二 机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1肾小球滤过率下降2肾小球重吸收增强

十四、休克早期微循环缺血的机制:1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使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即刺激α受体造成皮肤,内脏血管持续痉挛收缩,又刺激β受体引起大量动静脉短路开放,构成微循环非营养性血流通道,使器官微循环血液灌流锐减。2其他体液因子的释放

代偿意义:1动脉血压的维持2血液重新分布,以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流供应。

动脉粥样硬化基本病变:

1脂纹脂斑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

2纤维斑块期:在脂纹,脂斑病变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脂质继续沉淀,其表面和周围胶原纤维增生,则演变为纤维斑块期

3粥样斑块期,病变继续加重,纤维斑块的深沉组织发生坏死,崩解,并与病症内的脂质相混合形成粥糜状物质。

继发病变(并发症):1斑块内出血2斑块破裂3血栓形成4钙化5动脉瘤形成

十六、心肌梗死的类型,部位,病变及合并症

定义:指冠状动脉持续性供血中断,引起一定范围的心肌缺血性坏死。

类型及部位:1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梗死仅限于心室壁内侧三分之一的心肌,可波及肉柱及乳头肌。部位:不规则的分布于左心室四周,严重者可使整个左室内膜下心肌形成环状梗死

2、透壁性心肌梗死:梗死的部位与闭塞的冠状动脉分支供血区域一致,常累及心室壁全层 始发部位: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供血区,即左室前壁,室间隔前三分之二区域。

病变:一般6小时后肉眼所见坏死成苍白色,8~9小时后成淡黄色,光镜下成凝固性坏死的形态学改变。4天后梗死灶边缘出现充血,出血带,光镜下见带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7天后边缘开始出现肉芽组织。2~8周梗死灶可机化最终形成瘢痕

合并症:1心力衰竭2心源性休克3心律失常4室壁瘤形成5附壁血栓形成6心脏破裂 7急性心包炎

十七、良性高血压(缓进型高血压病)基本病变及内脏病变期累犯器官的病变。良性高血压基本病变(缓进型高血压病)发展分为三期:

一:机能紊乱期,全身细小动脉的间歇性痉挛,无血管的器质病变。

二:动脉病变期:长期反复的细小动脉痉挛和血压升高,这些血管逐渐发生器质性病变1细动脉硬化(主要表现是细动脉壁玻璃样变)2小动脉硬化(主要累及肌型小动脉)3大动脉硬化 (可伴发粥样硬化病变)

三:内脏病变期

1、心脏病变:长期的血压升高,使左心室压力性负荷增加,从而发生代偿性肥大,肥大的心肌细胞与间质毛细血管供养不相适应时可因供血相对不足,使肥大的心肌细胞处于缺氧和低营养状态,继而心肌无力而发生失代偿,逐渐出现心室腔扩大,此时称离心性肥大,进而出现心力衰竭。

2、肾脏病变:肾脏主要表现在原发性细颗粒固缩肾,由于入球动脉(细动脉)和叶间动脉(小动脉)硬化,导致所属肾单位缺血,萎缩而纤维化,最终使肾脏萎缩硬化。残存肾小球因功能代偿而肥大,病变严重时可能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

3、脑病变:由于脑细小动脉的硬化,引起脑实质发生病变,主要病变有:脑出血,脑水肿和脑软化,其中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

十八、风湿病的基本病变:风湿病的病变主要是全身结缔组织的变态反应性炎,分为三期

1变质渗出期:主要是心脏,浆膜,关节,皮肤,脑肺等部位的结缔组织发生粘液样变性和纤维素样坏死,同时又充血,浆液,纤维素渗出及少量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

2增生期或肉芽肿期:在心肌间质的上一期病灶部分,特别是在纤维素样坏死灶周围出现巨噬细胞增生,聚集,并吞噬纤维素导致坏死物,转变为风湿细胞。在心肌间质的小血管附近,风湿细胞围绕着纤维素样坏死灶聚集,其间有少量淋巴洗吧浸润,形成圆形或菱形境界清楚地结节状病灶,成为风湿小体,此5期持续2~3个月,关节,皮肤等处也可发展为类似的肉芽肿病变。

3纤维化期或愈合期:纤维素样坏死物逐渐被溶解吸收,炎细胞逐渐减少,风湿细胞转变为成纤维细胞,使风湿小体逐渐纤维化,最终形成瘢痕,此期持续2~3个月。

十九、简述大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病理变化一般发生在单侧肺,多见于左肺或右肺下叶,也可同时或先后发生于两个以上肺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4期: 1、充血水肿期(发病第1~2天) 2、血色肝样变期(3~4天) 3、灰色肝样变期(5~6天) 4、溶解消散期(发病后一周左右)

临床病理联系有以下并发症:1中毒性休克2肺脓肿及脓胸3败血症或败毒败血症4肺肉质变

二十、试述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区别

大叶性肺炎

好发人群:青壮年

病原菌: 以致病力强的肺炎球菌为主

开始部位:肺泡

病变特点 急性纤维蛋白性炎

范围:肺大叶

临床:突变体征明显

并发症:少见

预后:转好

小叶性肺炎

好发人群:小儿,老人,体弱者

病因:细菌混合感染

病原菌: 多种细菌,常为毒力弱的肺炎球菌
开始部位:支气管,细支气管

病变特点:急性化脓性炎

范围:肺小叶

临床:无突变体征

并发症:多见

预后:差

二十一、试比较原发性肺结核和继发性肺结核的区别

原发性结核 结核杆菌感染:第一次感染

好发年龄:儿童

特异性免疫:缺乏病程中发生

病理特征:肺原发综合症

起始病灶:右肺上叶下部,下叶上部,近胸膜边缘处

播散方式:淋巴道,血道为主,支气管播散少见

病程:较短,大多可自愈

继发性结核 结核杆菌感染:再次性感染

好发年龄:成人

特异性免疫:有

病理特征:病变复杂,新旧交替趋向增生

起始病灶:肺尖部

播散方式:以支气管播散到肺为主,其次为淋巴道、血道播散

病程:长,呈波动性

二十二、简述消化性溃疡病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病理变化【好发部位】:胃溃疡-胃小弯近幽门(胃窦多见),直径<2cm

十二指肠溃疡:球部前/后壁,直径<1cm

【肉眼形态】:圆形/椭圆形(多为一个); 边缘整齐,底部平坦,深浅不-; 切面呈斜漏斗状;周边粘膜皱壁常向溃疡处集中——呈放射状。

【镜下形态】:溃疡底部从内到外可分四层:(1)炎性渗出物层(最表层):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和纤维素;(2)坏死层:主要为坏死组织及大量炎细胞侵润(3)肉芽组织层:位于坏死层下,由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组成 (4)瘢痕层(陈旧肉芽组织)。

2.临床病理联系(结局和并发症)(1) 愈合:渗出、坏死物吸收、排出,肉芽增生填补,周围上皮再生、覆盖创面愈合。 (2) 并发症: 出血,穿孔,幽门狭窄,癌变

3.临床表现: 上腹痛——周期性疼痛;返酸、暖气。

胃溃疡疼痛——餐后半至两小时之内,下次餐前消失。

十二指肠溃疡——“空腹痛”(餐后3~4小时)进餐后缓解。

二十三、试述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

病毒性肝炎是指由一组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的变性、坏死为主要病变的传染病。 肝炎病毒:甲、乙、丙、丁、戊、 己六种

基本病理变化:

1、肝细胞变质性病变:(1)肝细胞水肿:因肝细胞受损后细胞内水分增多造成

(2)嗜酸性变及嗜酸性小体:肝细胞胞浆水分脱失浓缩,嗜酸性染色增强累,称为嗜酸性变

(3) 溶解性坏死: ①点状坏死:单个或数个肝C的坏死。

②碎片状坏死:坏死的肝细胞呈带片状或灶状连接的坏死,常见于慢性肝炎。

③桥接坏死:指肝细胞带状融合性溶解坏死,

④ 亚大快坏死和大块坏死:累及肝小叶的大部分或全部的融合性坏死,常见于重型肝炎

毛玻璃样肝细胞

渗出性病变

增生性病变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459102/

推荐访问: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