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审召镇中心卫生院个人典型先进事迹

来源:护士个人工作总结 时间:2020-03-26 14:31:46 阅读:

【www.bbjkw.net--护士个人工作总结】

心系患者为人民 平凡岗位奏华章

——乌审召镇中心卫生院吴金山先进典型事迹

1986年7月,毕业于伊盟卫校妇幼医士专业,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到了乌审召卫生院,用自己的一腔热情和专业知识全心全意为乌审旗召人民服务,一干就是27年。在这27年里,他急患者之所急,想农牧民之所想,为无数群众和家庭带来了幸福,被周围十里八乡的群众亲切地称为“基层医生的排头兵,农民患者的贴心人”。他就是乌审召镇中心卫生院吴金山同志。

当年他怀揣一颗火热的心,坐在了卫生院外妇门诊,拿起听诊器为人开方治病,圆了当医生的梦。但当他看到破旧的病房、简陋的设备,心里就凉了半截。但他没有灰心,而是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他找同事谈心、找院长请教、找老蒙医学习、找病人啦家常,终于找到了医院衰败的症结就在于医生医术较低、急症治不了、难症不会治,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他暗下决心,提高自己的医术,从基础开始,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把百分之六十的工资用于购置医学书籍,征订了多种医学杂志。白天坐诊、晚上加班苦读。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理论实践的研究与学习,吴金山同志在医术上日渐成熟,点名来找他求医的人也越来越多。通过学习,虽然丰富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医术有所提高,但是他深知行医治病更重要的是实践,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使自己的艺术水平再上一层楼,为此,他抓住每一个进修学习的机会不断突破自我提升水平。1989年,他在伊盟医院普外科进修1年,眼科进修6月,激光、心电图进修1个月,1998年在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系自学蒙医医师专业3年,1999年在包头医学院自学临床医学2年,2011年至2012年在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进修全科医生1年,行医27年来,他在为基层农牧民治病就医同时,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的,就这样在基层坚守了27年。一路走来,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在临床实践中注意收集研究民间偏方,重视农村疑难杂症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他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针对农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治疗方法,成为远近闻名的名医,就连其他乡镇的许多患者也慕名前来找他看病。在医师资格考试及职称考试中,他每次都能以高分顺利通过,这时常令周围的同事包括许多年轻同事惊羡不已。说起学习来,周围的人没有一个不翘大拇指的。这种学习研究的动力来自他对基层卫生工作的热爱,来自对农牧民患者强烈的责任心。

二十多年里,他写了120万字的学习笔记,从中整理编写出20多篇论文,其中一篇被刊登在国际医学杂志上,三篇刊登在国家医学杂志上,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炮制马钱子新方法》一文在世界中医杂志发表后,得到了同行的一致肯定,并获得世界中医杂志一等奖。

二十多年如一日,吴金山同志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医学与救死扶伤上。2003年非典期间,他担负起基层防疫员的工作,每天24小时待岗医院,随时为外来人员体检,妻子管理医院的发热病人,他就让妻子也24小时在医院值班,就这样坚持了一个多月,第一时间隔断了非典的传播途径,保护了广大人民身体健康,被评为乌审旗非典工作先进人员。他的一个朋友曾这样形容吴金山“他不在家,就在医院接诊室,就在行医的路上!”

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在行医生涯二十多年中,共诊治病人6万余人次,挽回了无数危重患者的生命。他在治疗过程中注重患者的心理感受,对待患者和蔼热情,文明礼貌,耐心细致,服务周到。不管工作有多忙,他总是为每个患者详加诊断,为病人耐心分析病情,给病人以安慰鼓励及合理建议。治疗过程坚持标本兼治,注意减轻患者痛苦。

当地农村经济不算发达,许多农民“有病不敢看,看病怕花钱”的现象还很普遍。他深深理解农民的难处,急患者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在治疗中从不开大处方,也不要求病人做无谓的检查,尽量开农合报销规定范围内的药物,指导农民开展食疗、物理疗,千方百计为患者节省医疗开支。有时还为付不起医疗费的患者担保赊账、垫付医疗费。他这样真心为农民着想,也为自己赢得了口碑,结下了广泛的人缘。很多病人到医院看病就是冲着他来的。有时他有事出差,有些患者就等他回来再看病,甚至有些病人来院前先要电话询问他在不在医院。许多病人开玩笑说:“看到吴大夫,我的病就好了一半。”

时下,医患纠纷事件时常有报道见诸各类媒体,因此基层卫生院许多医生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不愿接诊危重病人,碰到危重病人能转院就转院,本能处理也不愿冒风险 。但他却反其道而行之,能不转院尽量不转院。1992年冬天,当地巴音陶勒盖嘎查一位牧民抱着6个月大的小孩前来就诊,当时这名小孩曾在多家门诊治疗未见疗效,因为时间拖的太久,病情不断加重,接诊时小孩呼吸困难、咳嗽、皮肤青紫、神志模糊,高热41度,吴大夫通过细致的检查诊断为小儿急性肺炎,病人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通常情况下,基层卫生院的值班医生大多会做简单治疗后协助联系救护车将其转往县级医院,但当时基层卫生院条件较差,不能及时转院,怕影响患儿病情加重,他迅速组织其他值班人员进行抢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治疗,小孩的病情终于好转并趋于稳定,他这才松了一口气,2天后病情持续好转,住院12天后完全治愈。期间,孩子母亲谈话中说当时想到的医生就只有你,让你看了不行就报着放弃的态度,现在孩子已经长成了一个身强体壮的大小伙了,但每年都会和父母来看望一次自己的救命恩人。其实,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同事们常常抱怨他胆子太大,有时还有点傻帽,但他却说:“想想那些病人为啥病情危重了才来医院,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钱’字。如果我们本可以治疗却因怕冒风险而让其转院,他们中很可能有人怕大医院的高额医疗费而放弃治疗。我不是胆子大,而是于心不忍啊!”

“基层更需要我,农民更需要我。”医院里就数他的病人最多,每天早半天,他的案头总是围满了患者资料。有些病人感叹:“找吴大夫看病比看专家号还难!要是医院的大夫都要像吴大夫这样为咱老百姓着想该多好啊!”他深知病人离不开自己,所以有时连早饭都顾不得吃就被患者围住脱不开身,中午随便吃点顾不得休息又开始忙其它事,二十多年来他不知牺牲了多少节假日和业余时间,全身心的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上来。

基层条件差,基层工作苦。因此有些基层人员从参加工作起就千方百计想往城里调。如今,他的许多同事都离开了基层卫生院,去了旗里,他本也可以换一个更好的环境,但他没有走,依然选择坚守。许多人不解,揶揄他说:“你有家不顾家,能进城不进城,你死心眼啊!”每当这时,他总是乐呵呵的说:“这就是我的命!”

其实谁都知道,基层才是他的命,患者才是他的命,他已经与这片热土、这里的人融为了一体。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即将推行将农村卫生事业提高到了前所唯有的水平,也在他的心头燃起了熊熊热火,他为农牧民高兴,决心以更大热情继续为之奋斗!可以说基层需要这样的排头兵,农民需要这样的贴心人。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458836/

推荐访问:乡镇优秀护士主要事迹 乡镇普通护士优秀事迹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