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4篇

来源:征文稿 时间:2020-01-05 07:03:27 阅读:

【www.bbjkw.net--征文稿】

  这是一个神奇的国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纯朴的民风,它曾被人戏称为东方沉睡的巨龙,可那已成为历史,现在盘踞在世界东方的是一条生机蓬勃的巨龙,带着数十亿人的梦与爱成长着。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4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1

  2019年1月1日凌晨,当我们迎接着新年第一份最美好的时刻,习总书记的2019新年贺词:“我们都是追梦人!”在耳边响起。此刻,听着这亲切的话语,我的内心难以平静,想想自己在民盟成长路上留下的脚印,我自豪地对自己说:“我是坚定的追梦人”。尽管这脚印有深有浅,但是我一直在追梦路上执着前行。

  追梦有心

  1988年,我在江苏省天一中学就读,也是在那一年的秋天,天一中学迎来了几个特殊的客人。解放前辗转到台湾的一位老校董趁着台湾同胞回祖国大陆探亲的春风带着家属回到天一村返乡探亲。记得那个秋日的午后,我看到穿着崭新的中山装的李钟模老师(民盟盟员、原锡山市政协副主席)陪着几位穿着风格与我们有些迥异的客人从校门口缓缓走来。他们边走边笑谈着,笑容可掬的画面在蓝天下显得格外亲切与自然。数十年的隔绝让海峡两岸无数家庭与人尝尽了骨肉分离之苦,今天亲情乡情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我正好在路边做着接待服务工作,看到李钟模老师的那份笑容,我心底有些触动,感觉他与其他的一些校领导不一样。那时我还不知道他是民主党派的成员,只是这份感觉与我脑海中平时对他教书育人的记忆重叠在一起,刹那间感到有一种特别的亲和。我心里想:“我要向李老师学习,我也要像李老师一样有风度。”

  逐梦有信

  1998年,已经工作多年的我思想上开始积极向组织靠拢。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锡惠老年大学又一次碰到李钟模老师,此时他已退休多年,在锡惠老年大学帮忙打理老干部的退休学习。这次邂逅让我了解了民盟,了解了民主党派一些先贤的风采故事,促使我勇敢地踏上向民盟靠拢的梦想之路。可是当时的民主党派发展只在锡山市政府所在地东亭和工商业大镇洛社两个地区发展,锡山市的其他地区不做发展,所以这次向组织靠拢最终以碰壁告终,但是我心里始终不肯放弃那份对民盟的渴求。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锡山市撤销县级市变为锡山区和**区。我所在的地区行政上成为**市下辖的**区。李老师第一时间打来电话告诉我可以发展了,我的没有燃尽的信念之火再次熊熊燃烧。我再次向民盟组织积极靠拢,表达自己强烈的入盟愿望。在这期间,我不断地学习,参与**区的教育课程建设,主动承担学校教育的课题,实现合格的教师向优秀的教师的转变。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不懈的努力与坚定的追求,我正式加入了民盟。

  筑梦有形

  十多年的追梦路终于梦想成真,但是我没有欣喜若狂。我参加了盟市委组织的新盟员培训班。市委统战部和盟市委组织了专家老师进行了授课,我清晰地了解了新中国统战历史、政协历史和民盟的成长史,也清楚地认识到作为参政党的责任。这期间,盟市委皮何总等领导了解到我是中学语文老师,平时喜欢写写小文章,鼓励我大力写作大胆写作,向《江苏民盟》、《**盟讯》投稿,甚至可以向《团结报》等中央报刊投稿。**民盟的曹敏主委特意补选我为总支部宣传干事,及时报道支部活动采编盟员风采。在他们的鼓励下和多层次的培训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了解了江苏民盟核心价值观,了解到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社会服务是参政党的主要职责。2014年1月,我撰写的社情民意《文明城市创建不可忽视广告标语的用词规范》得到了时任**市市委书记黄莉新同志的批示。盟市委第一时间来电祝贺我的社情民意得到市委领导的认可。同时,这条社情民意还被编入市委统战部培训班的教材之中。这一下子让我内心沸腾,我想关注好民生,关注好民情,应该就是我作为民盟盟员的责任吧。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每年都写社情民意,很多都被领导批示和政协采用。2015年12月,**民盟升级为基层委员会,我光荣当选为基层委员会组织委员。除了做好日常组织发展和管理工作,我还经常与三个支部联系,及时采编盟员风采和报道活动信息。多篇盟员风采先后刊登在《江苏民盟》和《**盟讯》。特别是《历史的抉择》一文,在市委统战部举办的纪念中发[2005]5号文件发布10周年征文活动中获得二等奖。我又积极参与市、区的课题调研,撰写调研报告。2017年1月,所写调研报告在区政协上交流。这些成绩,是我作为民主党派成员梦的价值所在,是参政党一员那份铭刻于心的责任。也激励着我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坚定信仰是追梦路上的风向标,务实工作是逐梦路上的助推器,学习创新是筑梦路上的加油站。时间镌刻崭新的年轮,岁月记录前行的足印。我是追梦人,坚定执着的追梦人。追梦的征程向前延伸,追梦的脚步更加铿锵坚定。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拼搏,努力奔跑,以优异的成绩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的新篇章!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2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七十年转眼即逝,但新中国的七十年,却称得上是永载史册、彪炳千秋的七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国家日益强盛,民族走向振兴,人民更加富裕。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国家软硬实力显著提升,更加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要牢记初心、践行使命,以一个个五年计划为遵循,扬帆起航,不断开拓进取,积极创造新中国下一个辉煌的七十年。

  回首七十年,是继往开来的壮丽史诗。国强民富的今天来之不易,从大哥大到5G手机,从黑白电视到数字多媒体,从凤凰自行车到各式各样的小轿车,从煤油灯到光彩夺目的LED灯,从羊肠小道到康庄大道……几代人为之呕心沥血,让人倍感珍惜。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大家的生活都在一天天变得更宽裕,兼有扶贫攻坚战的持续深入推进,全国整体脱贫指日可待。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回首七十年,是长风破浪的政治变革。1949年,中国共产党登高一呼,各民主党派纷纷响应,参与协商建国、共创伟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建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亲密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生长于中国土壤的新型政党制度,从幼小树苗成长为枝叶茂盛的常青大树。

  回首七十年,是知耻后勇的家国情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处江湖之远而忧庙堂之高的中华传统人文基因,是责在人先、利居人后的民族优良传统引领,更是对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之初心使命的高度认同和誓言跟从。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秦汉的开疆拓土、唐宋的大国气象、元明的威加四海到清末的积贫积弱、列强欺辱,再到军阀割据、民国、日寇入侵,直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立新中国,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一洗百年耻辱,走向新的伟大振兴。

  时代以不可抗拒之姿飞速向前,我们的国家正大步走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逐梦前行的道路上,并不会一帆风顺,难免会磕磕碰碰,难免冰霜雪冻。但我们有五千年生生不息中华文明的滋养,我们从共和国七十年的磨砺中走来,跟定了经风历雨初心不改、伟大坚强的领航者和掌舵人——中国共产党。

  关山万里路,拔剑起长歌。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让我们心连心,手挽手,紧跟中国共产党,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3

  我是九零年生人。用老一辈人说的话,我们这辈人没饿过肚子,没吃过苦。老一辈人吃饭有个习惯,就是吃剩菜、隔夜菜。有时候放了三四天的饺子、坏掉了大半的苹果,都舍不得扔。我们看不惯、想不通,他们却自得其乐。随着年事渐长,对过往历史的了解,以及通过父辈们的口述,我方才知道这饭里的春秋大义,一点不比书上的少。

  1.吃不到的年头

  电影《1942》里老东家看到自己的妻子饿死,自己喃喃说道:死了好,早死早超生,希望下辈子不要投到这儿。这儿指的就是我的家乡,河南。

  万恶的旧社会让我的乡人在华夏大地上疲于奔命,只是为了讨一口吃食。时而从河南逃出去,时而又从外省逃到河南。我奶奶的父母,即是在四十年代末,为了免于一场饥荒,从山西逃荒到了河南。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留下了烂摊子,国家积贫积弱、百废待兴。但是党始终记得人民,带领中原大地的乡人艰苦创业。虽然偶有吃不饱的日子,但终究不用为了一口吃食去逃荒逃难。

  人的尊严从肚皮开始,肚皮的问题一解决,日子也就安定了。为了让姑娘过上好日子,曾外祖父把她许给了隔壁村的小伙子。如此,爷爷奶奶成了红旗照耀下的一对小夫妻。

  2.吃不饱的岁月

  爷爷初中毕业,是村上不多的文化人,被分配到乡里抓药。后来响应国家号召,回到村里做了队长,支援农村建设,再次做起了农民。爷爷在农田劳作,家里的事就留给了奶奶。

  那时候家里上有曾祖父母,下有五个嗷嗷待哺的娃娃。奶奶就是得想着法子让一家老小吃上饭,不能饿了肚子。奶奶除了上工外,就围着灶台转圈。

  奶奶不识字,但她有着农村妇女的聪慧巧思。地里的野菜,河里的游鱼,萝卜的缨子,扫帚苗的嫩芽,树上的榆钱、槐花,偷鸡的黄鼠狼,都成了她巧手下的食物。

  只是这些食材,并非经常可以寻到,偶尔也会吃个半饱,但老人们偶尔能吃上肉,孩子们能够茁壮成长,这也就让爷爷奶奶感到知足了。

  3.吃到撑的日子

  改革开放后,爸爸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爸爸当上了教师,吃起了商品粮。姥爷来村里提亲,见面就对爷爷说,你们村真是有钱啊,居然还有大高楼。那大楼是前些年村支书带领村民修的面粉厂,两层高的小楼成了附近村庄中最恢弘的建筑。

  面粉厂建得这么气派,村里人条件自然不差,家里娃娃还是吃商品粮的,姥爷觉得女儿以后能过上好日子,果断把妈妈嫁给了爸爸。姥爷家条件尚可,妈妈又是老小,所以妈妈做饭也就勉强。好在改革春风强劲,也不需要想着法子苦觅食材,妈妈把饭做熟就行。

  爸爸经历过没吃饱的日子,所以无论妈妈做饭好坏与否,他都能一扫而光。所以爸爸迅速从一个瘦子成为一个胖子,而妈妈的厨艺也如此渐入佳境。她不会像姥姥一样,清汤寡水只炒土豆、白菜,或者一顿番茄鸡蛋面做到天荒地老。

  上小学时候,家里的餐桌总会有米饭、汤面、饺子、蒸面轮换。不过我最爱方便面,觉得那是人间美味。读幼儿园时,我淘气磕烂了头在医院住院,家人问我想吃什么,我说出了那个令我魂牵梦绕的名字——菠萝。北方人南下打工,南方水果却北上攻陷了我们的餐桌。

  4.吃得好的时光

  翻阅五千年的时光日历,大概很少有哪个时期会像现在一样——刻意少吃甚至不吃,减少自己的体重。那些饥饿的先祖,一定会惊异于我们看到一碗米饭的无动于衷。

  我依稀记得,我的高中同桌,一个瘦瘦的女生,追求着病态的纤细。她有感于自己的“发胖”,一周七天单靠西红柿胡萝卜黄瓜过活。后来,因为节食过度,她在医院住了一周——抵抗力的下降,让她的免疫系统出了问题。

  我则在成为一个胖子的路上狂飙突进。吃饭实在方便,在县里就可以吃上河南的烩面、云南的米线、四川的火锅、天津的包子,甚至韩国的烤肉、日本的寿司、美国的汉堡、印度的咖喱,我大块朵颐、我肆无忌惮。待我读研,外卖让吃饭成了只需敲敲手机的事情。一键下单,送到门口——这让不少去外国教书的同学欣羡不已。

  如今的我肠胃大不如前,大概是前些年吃得太多太勤。现在的我不得不控制食量,管住自己的嘴,少吃肉、多吃菜。绿色有机、健康营养成了我的新选择。坚信“狂吃不胖”的我,体重十斤、二十斤地往上涨,我想这大概就是幸福的烦恼吧。

  七十年来,小小的饭桌承载了太多人、太多家庭的故事。小平同志说过,“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了肚子,一切就好办了。”正是共产党解决了十四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让我们不必为了一个馍馍失去为人的尊严,让我们能够在生存之外,为实现自己的“中国梦”奋斗,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贡献力量!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4

  家乡,是令人牵肠挂肚的避风之港,是令人魂牵梦萦的故乡之地。岁月流逝,光阴似箭,家乡早已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几十年来,家乡的变化我都历历在目,曲折蜿蜒的路,悄然流逝的泥沟,巍然耸立的楼房……日新月异的变化就好像一部永远述说不完的电影,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

  从窄小泥路到标准乡道,浓浓的“公路情”。记得那时读小学一年级时,放眼整个村,印入眼帘的全是各种穿梭于田间的阡陌小道,路面由于辛勤劳作的村民常年累月的“路过”也算是光滑平整,可是遇上雨天,就变得泥泞不堪,放学回家,基本上就成了“泥娃娃”。“天上有多少星,地下有多少坑。”记得有一次雨天,一不小心被凸起的石头绊了一下,猝不及防摔了一跤,裤子开了口,手出了血,至今,手掌上都还有当年的痕迹。几年后,泥泞小路变成泥泞大路,铺上了一层“鹅卵石”,方便了出行人。到现在,路已经变成柏油路,路旁绿树成行。即使乡间小路也变成了水泥社道。公路村村通,户户通,四处铺满了水泥路,长长的、弯弯曲曲的好似玉带铺满了村庄。八十多岁的外婆乐呵呵地跟我说:我这辈子做梦都没想到,我还能看到水泥路修到咱家门口!看到这些变化,无一不对国家的发展感慨万千,深深被这“公路情”所感动。

  从魅力无限的泥沟到二四渠道,浓浓的“水沟情”。小时候,只要水库放水,亦或大雨过后,小孩子和大人们就忙着去光顾泥沟,泥沟里面随处可见鱼,在拱桥处搭建拦鱼架,在泥沟里摸泥鳅、抓黄鳝,拿着竹篓去抓鱼,不顾身上的泥土,玩得不亦乐乎。岁月如梭,泥泞小沟开始退出舞台,那时的魅力早已悄然消失,我也不再像往日那样时常光顾泥沟。蜿蜒途径小村而过的小溪,村民的吃水用水都离不开它,而今早已不见小溪的踪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党和国家开始重视环境,拿出资金修建标准的二四渠道,让水能够重新活跃起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虽然现在的二四渠道无法让我找到小时候那种兴奋、激动的感觉,但只要肯下功夫,二四渠道也可以散发魅力,重新让人们爱上它。

  从人工手摔到机械横穿,浓浓的“稻香情”。小时候,稻谷熟了,外公和舅舅就拉着那个开天窗的木板框到稻田边,开始一天的工作,一个割水稻,一个手摔稻谷,干得热火朝天。小学三年级时,舅舅家买了收稻机,几家人合作,一起收稻谷。看着舅舅在那机器上跳舞,顿时吸引了小孩子,边踩踏板,边放稻谷进去,就这样有律动地收着稻谷。那时的我也尝试着传稻谷给舅舅,不顾一身泥,亦是玩得不亦乐乎,到晚上,整个人都被泥遮住了。现在,谁家要收稻谷,给专门负责收割的人去个电话,收割机随时候命。收割机一去稻田,呼啦啦转几圈,一亩稻谷就收完了,不得不说科技的高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便利。现在种水稻不在像以前那种干非常繁重的劳动,就可以获得非常丰厚的产出。

  从“十一号车”到四轮小车,浓浓的“出行情”。小时候,邻居家的小孩被狗咬伤,需要到医院去打针,那时只能靠着两条腿在泥泞道路上穿梭,没有其他的交通工具。稍大些后开始有两轮自行车、人力三轮车,出行也稍微有点便利。有了自行车,上学、放学、赶集都骑着那辆凤凰牌自行车。上初中以后,出现两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四轮面包车,赶集可以坐车去了,不过他们也只有逢场的那天才拉人。大约在十年前政府实行村村通工程,拉客的车辆全部换成更准时更安全,跑得也更快的中巴车。到了现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家庭,几乎都开上了小汽车,出行小汽车代步已经是常见之事。出行越来越方便,不得不归功于这些年党和政府的努力,同样也少不了奋斗的人民群众。

  从土墙瓦顶到二三层小楼,浓浓的“住房情”。小时候,最常见的房屋就是土墙瓦顶,木板房门。傍晚一家人围坐在四合院中间,畅谈着家常,述说的情怀,晚上睡在冬暖夏凉的房子里,好不欢喜。随着时代的发展,土墙开始逐渐消失,住房开始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二三层小楼拔地而起,墙的表面还会用水泥白灰和瓷砖装饰,甚至还有雕栏玉砌、朱甍碧瓦的楼房。这些都预示着人们的居住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看电视、吹风扇都是想都不敢想的,现在液晶电视、风扇空调、电冰箱、饮水机等都成了生活的必备。住房标配也越来越丰富,居住环境改造也更加优越。

  曾经的“您”,人烟稀少,荒芜的土地支撑着濒临破碎的梦,如今的“您”,大棚草莓、大棚蔬菜、林地果树遍地开花,逐渐走向“辉煌”;曾经的“您”,低矮的房屋、狭窄的道路,参差不齐,如今的“您”,二三层小楼林立,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上车水马龙;曾经的“您”,经济落后,人们吃肉都是奢侈,如今的“您”,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餐餐有肉成了家常便饭。没有党的领导,哪来幸福的今天;没有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为之奋斗,哪来和谐安定的家。生活在新时代,当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一番天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努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447600/

推荐访问:庆祝70周年作文 庆祝中华成立70周年作文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章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文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论文 庆祝70周年演讲稿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演讲稿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素材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1000 建国70周年征文2000字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美文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感想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绘画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诗歌 庆祝祖国70周年征文 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题目 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 建国70周年感想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成就 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