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刺蜂养殖技术|刺鳅养殖技术

来源:技术个人工作总结 时间:2019-12-28 07:06:28 阅读:

【www.bbjkw.net--技术个人工作总结】

刺鳅的养殖技术,你知道吗?以下是大家创业网分享的刺鳅养殖技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刺鳅养殖技术

  人工繁殖

  1、亲鱼的选择 在每年4月-8月的生殖季节,选择成熟的亲鱼进行催产。其中,雌鱼腹部膨大且柔软,生殖孔大而凸出;雄鱼则身体较雌鱼略长,生殖孔微呈粉色,人工挤压有乳白色的精液流出。雌雄亲鱼按1:1的配比进行催产。

  2、催产 催产药物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或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桝)。药物使用前用生理盐水稀释溶解,注射剂量按亲鱼体重0.5毫升/公斤计算,注射部位为背部肌肉。注射使用两针法,第一针注射剂量为总量的1/5,第二针注射剩余部分,间距24小时。雄鱼用药剂量减半。水温20℃-25℃时,效应时间为36-48小时。

  3、产卵池和鱼巢的准备 药物催产后的亲鱼放入产卵池中交配。产卵池一般使用面积在50平方米-100平方米左右的水泥池,水深1.2米-1.5米,池水使用80目的网片过滤。催产前,在水泥池中设置以质地柔软、新鲜无毒的水葫芦、水花生等做成的人工鱼巢,以供亲鱼发情产卵,鱼巢放置数量为1个/平方米-2个/平方米。亲鱼发情产卵时,产卵池周围一定要保持安静。人工催产后,大刺鳅亲鱼会自动发情配对,在鱼巢中进行产卵,产卵后卵粒遇水即具有黏性,可黏附在鱼巢上面。亲鱼产后取出鱼巢进行孵化。如果进行人工授精,则采用干法授精。

  4、受精卵的孵化 亲鱼产卵后,要及时将受精卵收集而放入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孵化池以面积为4平方米-6平方米的水泥池为宜,受精卵的孵化密度为1.0万粒/平方米-1.5万粒/平方米。孵化过程中,注意防止水霉;孵化期间,尽量保持水温18℃-31℃,最宜水温20℃-28℃之间,变幅范围应控制在2℃左右,并且每天更换新水3次,保证水质清新,溶解氧丰富(溶解氧含量不低于4毫克/升)。

  苗种培育

  1、鱼苗培育 采用水泥池培育,也可直接用孵化池培育,放养密度3000尾/平方米-5000尾/平方米。刚孵化的鱼苗,全长3毫米-4毫米,腹部有一膨大的卵黄囊,体质较弱,活动能力差,侧卧池底,在3天-4天内以自身卵黄囊为营养来源,不必投喂。5天以后,鱼苗的卵黄囊完全消失,开始主动摄食。鱼苗初期,主要投喂丰年虫幼体或小型枝角类,每天投喂4次;鱼苗经过8天-10天的培育,体长可达1.5厘米-2.0厘米,体色转黄,此时可投喂切碎并经消毒的水蚯蚓;经过30天的驯养,鱼苗体长达2.5厘米-3.0厘米,开始成群觅食,体色变黑。培育期间,每天适当换水充气,且用胶管虹吸池底的排泄物,保证水质清新。随着个体增大,对饵料生物、溶解氧等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此时应及时分池转入鱼种培育阶段。

  2、鱼种培育 根据实际情况,鱼种培育可使用土池或水泥池。其中,使用水泥池培育时,培育池面积一般在20平方米-40平方米为宜,池深60厘米-80厘米,且排灌水方便。鱼苗放养前,使用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等消毒清洗培育池,然后贮水即可投放鱼苗。投放的鱼苗必须同一批次、规格一致,一般放养密度为1000尾/平方米-1500尾/平方米。因为在水泥池中培育,池水中天然饵料生物严重不足,所以必须投喂人工饲料,小规格鱼种时投喂切碎消毒的水蚯蚓,个体增大后可直接投喂水蚯蚓。当规格达全长8厘米以上时则开始驯化摄食鱼糜,经过5天-7天的驯化可完全摄食鱼糜(冰鲜鱼浆)。如果由于冰鲜鱼来源困难,还可驯化摄食鳗鱼饲料。培育过程中,要注意少量多餐,并提供充足的饲料供其摄食,同时注意定时、定位、定量投喂。日常管理中,由于投喂大量的鱼糜会败坏水质,所以要经常巡塘,观察水质,如发现水质变坏则要及时换水,一般采用先排后灌,换水量为池水的1/2左右。另外,可在池中放入占水面1/2左右的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可以净化水质,同时可供大刺鳅鱼种隐蔽。

  3、适时分级分养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大刺鳅鱼种在规格上会出现一定的差异,当差异较大时,要特别注意及时过筛、分级、分养。

  成鱼养殖

  成鱼养殖一般采用精养方式。

  1、池塘要求 一般以土池为好,池塘面积一般为1亩-2亩,池水水深1.5米以上,塘基高出水面50厘米以上,池底淤泥少,池塘排灌方便且四周环境安静。池塘内种植1/5左右水面的水葫芦,可以调节水质和为大刺鳅隐蔽遮阳。鱼种下池前,以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然后贮水,待药物毒性完全消失后才可以放入鱼种。

  2、鱼种放养 一般在每年5月-6月投放全长5厘米以上的鱼种,要求投放的鱼种同一规格,一次投放足量,鱼种体质健壮。放养密度一般为2000尾/亩-3000尾/亩。经过8个月-10个月的养殖,成鱼平均个体达200克以上,即可收获上市,亩产量一般达250公斤-300公斤。

  3、饲料 大刺鳅为杂食性鱼类,目前人工养殖大刺鳅主要投喂冰鲜鱼,经过人工驯化后也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但要注意的是:要求冰鲜鱼的质量应比较好,不要腐烂变臭,否则容易引发细菌性疾病。

  4、日常管理 因为养殖密度较高,所以要求经常加注新水,防止因大量投喂饲料而导致水质恶化;在雷雨天气,要及时巡塘,检查进排水口及防逃设施是否完好无损,防止大刺鳅跳逃和池水漫池;做好饲料的保鲜工作,确保饲料新鲜,不腐烂变质,同时投喂要做到“四定”;做好鱼病防治工作,每隔15天-20天全池泼洒生石灰水1次,以调节水质,如发现鱼病要及时治疗。

  刺鳅养殖技术

  1.亲鱼培育

  选择年龄在4冬龄以上,个体重200g以上的个体作为人工繁殖亲本。进入4月,每天加喂一次面包虫,并加大流水刺激亲鱼发育,每日3小时左右。亲鱼池放入少量已消毒的水葫芦,既可以调节水质,又能为大刺鳅遮阴避阳,提供良好的产卵场所。人工繁殖时,应选取成熟度好的亲本进行催产,雌雄亲鱼区别方法是,雌鱼腹部膨大且柔软,生殖孔大而突出,雄鱼则身体较雌鱼略长,生殖孔微呈粉红色,轻压其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

  2.人工催产和孵化

  雌雄亲鱼按1∶1的配比进行人工催产。催产药物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注射剂量按雌鱼每千克体重用药0.5mL、雌鱼每千克体重用药0.25mL计算,注射部位为背部肌肉或者胸鳍基部,药物使用前用生理盐水稀释,每尾亲鱼注射量0.15mL~0.3mL。注射药物后将亲鱼放入产卵池,池面上加盖网目为2a=4cm的柔软网布,以防亲鱼跳跃逃跑。

  3.产卵与孵化

  水温在26℃~30℃时,经过10小时~12小时亲鱼开始发情产卵,受精卵具粘性,粘附在产卵槽上,产卵槽用棕片或根系发达的水葫芦,使用前先清洗干净并用20mg/L高锰酸钾消毒。

  将产卵槽带水移至孵化缸或孵化槽中进行充氧或流水孵化,孵化期间水温保持在26℃~30℃,保证充足的溶氧,且每天换水至少3次,注意温差控制在2℃以内。孵化时间为48小时~56小时。

  4.苗种暂养与培育

  刚孵化出来的鱼苗,腹部带有一膨大的卵黄囊,活动能力较差,常侧卧于池底,需在孵化槽中暂养数天。5天~7天后卵黄囊消失,鱼苗可以自由游动,开始主动摄食,这时可以投喂丰年虫幼体,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每天可以投喂4次~6次,注意勤换水和及时清除残饵。卵黄囊消失2天~3天后,转入鱼苗池培育,此时投喂轮虫,适量多次,随着鱼苗逐渐长大,可投喂新鲜的红虫(水蚯蚓)、蝇蛆等优质鲜活动物性饵料。

  刺鳅养殖技术

  1、防逃与越冬

  大刺鳅善跳跃。人工养殖过程中常见大刺鳅从进出水口逃出,特别是有流水声处更易跳跃逃跑。因此,做好防逃工作十分重要。一是人工养殖池池堤顶部离水面距离要超过50cm;二是进排水尽量避免大的响声;三是可在池面上加盖密眼网盖。大刺鳅怕冷。经初步试验得知,大刺鳅在水温10℃以下几乎不活动,低于7℃容易冻死,在冬季来临前,要做好保温工作,保持池水温度在10℃以上。

  2、饵料选择性

  大刺鳅为杂食性鱼类,野生群体主要以水生昆虫为食。人工养殖条件下,还是以摄食蝇蛆、黄粉虫等鲜活饲料为主,目前尚未见有关大刺鳅营养需求和饲料配方的研究,市场上也没有专用的大刺鳅配合饲料。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发现,大刺鳅对饲料的选择很强,几乎不摄食粉状和团状饲料。近两年来,笔者以浮性配合颗粒饲料进行驯食试验,效果不理想。因此,大刺鳅完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技术难题还有待今后继续攻关。

  3、种质资源保护

  大刺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在赣州市场,其销售价格在150元/kg以上,比常规鱼类价格高出十余倍。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大刺鳅成为渔民滥捕的对象,加之人工繁养殖技术进展缓慢,导致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其野生资源日益枯竭。因此,开展大刺鳅的种质资源保护迫在眉睫,政府有关部门、科研单位、种质资源保护机构、相关企业等应联合起来,对大刺鳅开展科技攻关,发展人工养殖业,为大刺鳅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建言献策,以保护渔业生态环境。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446121/

推荐访问: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