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体现及治理措施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2019-12-26 07:05:33 阅读:

【www.bbjkw.net--教学工作总结】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教育的管理、教学模式及内容偏重于小学阶段,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而没有关注幼儿的生理及心理发展,以下是本站分享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体现及治理措施,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体现及治理措施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第一,教学内容过多、过难、范围过广。教学内容过多主要是由家长和幼儿园造成的,人在幼儿阶段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强,家长和幼儿教师希望通过快速拔高的方式,让幼儿赢在起跑线。但如果教学内容过多,幼儿就只能整日在学习中“奔波”,容易变成“书呆子”,这非常不利于幼儿的身心成长。教学内容过难主要表现在:教师让幼儿过早接受一些较难的生活哲理,这些道理虽然重要,但是,却不符合幼儿的思想水平,使得他们不理解,甚至会错误理解。教学内容范围过广体现在:幼儿教育过多重视幼儿学习能力(主要是文化课学习能力)的培养,试图以更多的教学内容弥补幼儿现存的学习漏洞,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幼儿来说,反而会适得其反,让其产生厌学心理。第二,对幼儿内心世界的关爱不足。过度重视生活技能训练,即让幼儿学习一些既定的人生规矩;过度重视学习能力培养,即让幼儿掌握一些小学的内容,例如英语单词、汉语古诗等;没有关注幼儿教育对幼儿内心世界的塑造,即忽略了幼儿对爱的感悟和理解,没有让幼儿建立对这个世界的美好认知。第三,为幼儿过多灌输纪律性、约束性的内容,阻碍了幼儿天性的发挥。过多的约束会阻碍幼儿想象力的发挥。如,教师告诉幼儿凳子就是用来坐的,幼儿就会记住凳子的功能,但是却也忽略了凳子的其他用途。过多灌输会忽视幼儿天赋的培养,这是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重要表现形式,人在幼儿阶段表现出的过人才能如果被压制,结果就只能让天赋逐渐消失。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

  第一,受当代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对幼儿教育的影响非常大,“一考定终生”虽然针对的不是幼儿,但是在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的教育过程中,幼儿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开端,是人一生重要的教育阶段。许多家长为保证孩子在应试教育中具有优势,盲目让幼儿接受高等级教育,父母这样做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存在问题的。第二,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希望。孩子成“龙”、成“凤”是每个家长的殷切期盼,在天价学区房面前,许多家长仍能牺牲自己的生活品质,只为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但是,成“龙”、成“凤”不一定要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许多天赋异禀的幼儿一旦发挥其特有的天赋,就会很快成长起来。但是,在中国式家庭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教学观念仍旧非常盛行。幼儿教育作为教育的开端,必然会让家长重视,幼儿教育具有小学化倾向,也就变得不足为奇。第三,幼儿教师自身教育能力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教育观念上,仍旧认为拔高式的教育可以让学生赢在起跑线;在教育方法上,因为无法准确把握幼儿的学习兴趣点,导致其学习兴趣低下。第四,幼小衔接机制的不完善,使幼儿过早面临升学压力。优质小学的生源往往是优质的幼儿园,这是目前幼小衔接的普遍规律。在教育功利心的驱使下,许多幼儿园以拔高的方式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让学园赢得较好的教育名声,但是这样做会让幼儿过早面临升学压力,其学习能力提升的背后,将是学习兴趣的下降。

  三、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解决对策

  第一,关爱幼儿天赋的培养,这是幼儿教育的根本。幼儿天赋的培养是幼儿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重要策略。幼儿园要明确自身的教育重点,不给幼儿太大的学习压力,在寻找幼儿学习兴趣点的同时,发现他们的天赋。第二,教育内容作为辅助工具,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并不意味着要将传统的幼儿教学内容全部剔除,而是要将其作为教育辅助工具,在学习过程中让孩子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第三,幼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幼儿教师教育水平的提升,是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重要基础,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教育观念的提升,即明确幼儿教育需要什么,要做什么;教育方法的改进,即通过更符合幼儿心理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第四,家长应改变自己的育儿观念,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幼儿成长非常重要。家长应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经常思考他们需要什么,喜欢什么,不能想着把孩子变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否则对孩子非常不公平,同时也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第五,降低幼儿的学习负担,关注幼儿对爱的理解和感悟。笔者认为,幼儿阶段的教育主要是爱的教育,即让幼儿了解世界的美好,建立他们对世界的美好认知。因此,无论在学习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都应力争让幼儿感受到爱和快乐。当一切的教育行为都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幼儿思想品德的培养和优良人格的养成才会找到一条光明大道。第六,完善幼小衔接机制,避免幼儿面临升学压力。良好的幼小衔接机制应是两者各司其职而又密切相连。即在幼儿教育中,不应出现小学教育的内容,也不能因幼儿园教育水平的高低而区别对待幼儿,影响其幼升小。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已经越来越明显,究其原因,是由家长和幼儿园的教育方式不当导致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观念,幼儿园为提升自身教育知名度,过分拔高幼儿学习能力的逐利行为,是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重要原因。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体现及治理措施

  上世纪20~30年代起,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就已经存在,家长的期望、幼儿师资水平低、缺乏规范的幼儿教育政策等,均使得幼儿教育小学化解决的难度大大增大。基于此,加强对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

  1.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存在的原因

  1.1家长的期望

  由于受到我国近几十年来所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目前大多数80后、90后父母只生育1个孩子,家长的期望寄托在这1个孩子身上,因此,大多数家长均希望给幼儿安排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不仅给幼儿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也为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1.2幼儿园的师资水平较低

  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耐心、爱心,但由于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现阶段一部分幼儿教师并不是毕业于幼教专业,其专业素质较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幼儿园的师资水平较低,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内容普遍存在着小学化的倾向,教师往往会带领幼儿学习一些对幼儿来说比较复杂知识,没有注重培养幼儿的天性,均使得幼儿教育小学化解决的难度大大增大。甚至有一些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或者是为了让幼儿“听话”,从而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奖罚措施,即奖励表现好的幼儿、批评表现不好的幼儿,这种做法使幼儿出现了竞争意识,从而产生了进入小学化的倾向。

  1.3缺乏规范的幼儿教育政策

  我国的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改革等,所针对的主要是小学、中学,较为忽略幼儿园教育。这样的背景下,部分幼儿教师会感觉在幼儿园没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从而会选择继续学习或转行,不会在幼儿园进行教学,这就导致了幼儿师资力量薄弱问题。与此同时,由于缺乏规范的幼儿教育政策,一些私立幼儿园大量涌现,为提高幼儿的学习成绩、扩大幼儿园知名度,大多数私立幼儿园会给幼儿安排大量学业训练,这就为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

  2.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治理策略

  2.1改变家长的观念

  在幼儿教育中,家长的地位非常重要,幼儿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认知事物的能力还比较弱,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在为幼儿安排知识学习的时候,幼儿无法反抗、只能听从。幼儿听从家长的安排,对各种知识进行学习,从而提前进入到了小学的学习模式。小学化的教育方法,大大占据了幼儿的玩耍时间,幼儿本来就正好是乐于玩耍的年龄,而幼儿在进行玩耍的同时,不仅可以培养自身的兴趣,还有利于开发智力,由此可以看出,家长的做法有悖于幼儿教育理念。基于这样的原因,家长必须转变自身的思想,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应当鼓励幼儿学习幼儿年龄段内应该接受的知识,为幼儿降低学习压力,给予其充足的玩耍时间,从而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兴趣与天性,也有利于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

  2.2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

  国家为幼儿园提供的扶持比较少,关注度也不高,从而导致幼儿园教师的大量“离职”,这就给幼儿师资力量的提高带来了一定的阻碍,造成了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普遍较低问题的存在。面对这一问题,应当致力于提高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培训,提高幼儿园教师的选入门槛。此外,幼儿园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课标的要求。举一个例子,教师在向幼儿讲解关于单韵母a的知识的时候,应当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技巧给幼儿讲述关于单韵母a的知识,指导幼儿进行正确的发音,切忌过多地对其他内容进行讲解。同时,教师还要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进行玩耍,使幼儿培养自己的天性与兴趣,开发自己的潜在能力。实际上,幼儿在进行玩耍的时候,可以通过发现新事物,增强自身对新事物的认知,这有利于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减缓幼儿教育小学化。

  2.3制定合理的幼儿教育政策

  对于幼儿来说,幼儿阶段的教育对其未来对世界的认知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基于此,国家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幼儿教育政策,加强对幼儿教育的扶持力度,实现幼儿园的公立化,以有效减少幼儿园的竞争现象。与此同时,还要安排资深的幼儿教育专家为幼儿教师提供指导与帮助,丰富幼儿教育教学结构,改变幼儿教育教学模式,并要鼓励教师利用先进的、有效的教学技术,注重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天性,引导幼儿树立健康向上的人格,最终有效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

  3.结语

  综上所述,良好的幼儿教育,有利于帮助幼儿树立健康向上的人格,而幼儿教育小学化,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为有效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不仅需要改变家长的思想观念、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还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体现及治理措施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体现

  1.教学内容超出幼儿认知范围

  3~5岁的幼儿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对知识的理解难免存在范围较小的问题。而且这个阶段的幼儿是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时期,具有不可逆的特点,如果教学内容超出了幼儿的认识范围和能力,很有可能对幼儿造成严重的影响。一些比较复杂的思维动作是幼儿进入小学之后才会涉及到的,但是大部分幼儿园在教学时就已经增加幼儿的学习内容,包含大量的小学内容。不仅给幼儿带来了学习压力,对幼儿的成长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2.教育模式单一

  幼儿园时期的幼儿都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对任何事物都想一探究竟,而且还比较好动,很难长时间保持安静。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采取游戏化的教学模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加深对世界的认识,从而养成正确的心理和性格。但是,目前大多数幼儿园的教育模式都比较单一,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制约了幼儿的天性,过早地采用小学教育模式,导致课堂变得死气沉沉,不利于幼儿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管理模式小学化

  幼儿时期是最欢乐的时期,幼儿可以尽情享受童年的时光。但是,一些幼儿园给幼儿布置了太多的作业,要求必须完成,并要求家长签字。很显然,这是小学阶段的管理模式,对幼儿园的幼儿采取这种管理模式不仅会造成严重的课业负担,也会给幼儿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危害。另外,一些幼儿园在规范幼儿行为时也采取小学生的标准,要求保持课堂纪律,认真听讲,这与幼儿的性格特点相违背,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治理措施

  1.转变家长教育观念

  对于幼儿教育而言,家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具有较强的可塑性,缺乏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所以家长在教育时幼儿只有无条件服从。有些家长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增加幼儿的学习内容,剥夺幼儿的空闲时间,导致幼儿提前进入了小学化的学习模式。家长的这种做法是与课程标准中的要求相违背,所以,为了消除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一定要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为幼儿构建一个快乐的童年生活。比如,在进行“1~5 的认识与加减法”的教学时,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幼儿的指导,带领幼儿认识1~5,并掌握1~5的加减法。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引导幼儿接受更多的知识,还能开发幼儿智力,减小幼儿的学习压力,给幼儿留出充足的玩耍时间,养成健康的人格,从而实现幼儿的良好发展。

  2.树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

  幼儿阶段的教育是幼儿最开始接触的教育,其教育内容和力度一定要以幼儿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为基础。幼儿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幼儿园,一定要认识到幼儿教育对幼儿的重要作用,并帮助幼儿树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提高其教学效率,避免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現象。另外,家长一定要转变对幼儿园教育的认识和评价,在确保幼儿天性的同时实现幼儿的健康成长,不要逼迫幼儿去做他们不喜欢、不愿意做的事情,从而使幼儿养成科学合理的价值观,在和谐的环境中快乐成长。比如,教师为了树立幼儿的价值观,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思想教育,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思想和行为,针对幼儿的性格特点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

  3.完善国家政策

  幼儿教育对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幼儿迈入学习阶段最先接触的学习内容,国家一定要制定完善的政策,安排专业的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专门教育,并提升幼儿教师的福利待遇,在空闲时间积极开展幼儿教师的教育和培训,进而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养。另外,加大对幼儿园的扶持力度,尽量实现私立幼儿园的公立化,消除幼儿园之间的竞争现象。除此之外,还可以聘请专家到幼儿园进行指导,彻底转变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情况,优化教育结构,以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健康人格、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4.建立健全的幼儿教师队伍

  开展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给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可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营造出这样的环境。因此,打造一支优秀的幼儿教师队伍至关重要。这样能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进行改善。笔者认为,要定期组织幼儿教师参加培训活动,转变以往的教育观念,实现幼儿教育的良好进行。另外,幼儿时期的幼儿具有较强的模仿力,所以,教师一定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幼儿树立榜样,保证幼儿教育顺利开展。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445642/

推荐访问:如何避免幼儿园小学化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