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二年级数学下册测量教学设计

来源: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1 17:30:04 阅读:

【www.bbjkw.net--教学设计】

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测量是对非量化实物的量化过程。以下是小学生作文网www.zzxu.cn 分享的二年级数学下册测量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数学下册测量教学设计

  《测量》教学设计

  课题:二年级数学下册《测量》

  教学内容:认识分米、毫米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实际长度,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重点、难点:

  1、建立1分米、1毫米的观念。

  2、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教具准备:

  铅笔、尺子、10厘米长纸条,1角钱硬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以前我们学过什么长度单位?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

  米(m) 厘米(cm)

  2、 1米 有多长?1厘米有多长?(用手势表示)

  3、 1米 =( )厘米 200厘米=( )米

  二、新授

  1、谈话导入

  我们以前学过两个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根据测量的需要,今天我们一起来再认识两个长度单位。

  2、认识分米

  (1)出示铅笔,先估计有多少厘米,再动手实际量一量。

  估 测  测 量

  8cm 、 9cm 、 10cm    10cm

  经过用刻度尺实际测量,铅笔的长度是10厘米,10厘米就是1分米。分米用字母dm表示。

  (2)分米与厘米的关系

  1分米=10厘米 用字母表示1dm= 10cm

  (3)感知1分米的长度

  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有多长。

  用你的一只手拇指按在“0”刻度外,食指按在“10”刻度,感受1分米有多长,手离开尺子,用手比划出1分米长,再回到尺子上量一量,看自己比划的准不准。

  (4)分米与米的关系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10厘米长的纸条,闭上眼睛想出1分米的长。

  1个同学的纸条是1分米(10厘米),2个同学的纸条接起来是2分米(2个10厘米),3个同学的呢?……10个同学的呢?

  请10个同学动手把他们的纸条首尾相接,大家看,10分米接起来有多长?10分米也就是100厘米,100厘米是1米,那么:

  1米 =10分米 用字母表示: 1m =10dm

  3、认识毫米

  (1)出示铅笔,先估计,再动手实际量一量。

  估 测  测 量

  5cm 、 6cm 、 7cm    6cm 多3个小格

  在实际测量中物体的长度不一定是整厘米数,这枝铅笔的长度就是经6厘米多3个小格,尺子上1个小格的长度是多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

  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数一数1厘米之间有多少个小格。(10个)

  1厘米=10毫米 毫米用字母mm表示

  1cm = 10mm

  (2)感受1毫米的实际长度

  1角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用拇指和食指捏住1角硬币,然后把硬币抽出来,手指缝就是1毫米。

  三、课堂作业设计

  1、填一填

  1dm=( )cm  1m =( )dm  1cm =( )mm

  5cm =( )mm 6dm=( )cm

  7m  =( )dm 20dm=( )m

  2、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①李明的身高95( ) ②橡皮的长46( )

  ③操场跑道长100( ) ④数学书长大约是2( )

  3、教材第43页“练一练”第1题。

  4、教材第43页“练一练”第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1毫米有多长?跟同桌说一说: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五、板书设计

  测 量

  米 厘米 1分米=10厘米

  m cm 1dm= 10cm

  你的估量 9、10或11 cm 1米=10分米

  实际测量 10 cm 1m=10dm

  你的估量 5或6 cm 1厘米=10毫米

  实际测量 7 cm多 1cm=10mm

  毫米mm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整体设计

  新《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和时间,使学生了解一些测量的初步知识,例如利用步长估测教室的长度。”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物理学和技术中最基本的测量,学生了解一些测量的初步知识,掌握一些测量的基本技能,是他们学习物理所必备的基础。

  刚开始学物理的八年级学生,缺乏定量研究自然现象的经验,对测量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使学生了解测量的必要性是这部分内容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第1节首先给出了两幅图,让学生先观察后测量,认识到人的感觉并不总是可靠的,从而引出使用测量工具或仪器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在明确测量的必要性后,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进行研究性学习来总结长度和时间的知识,达到能够规范地使用测 量仪器和进行正确测量的目的。本节的重点是要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过程中通过两次分组实验,一次是用刻度尺测长度,另一次是用停表测量时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亲自体验,学会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有效地突出了重点。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和例题分析实现难点突破。

  在教学中应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讨论交流。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哪些 。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学习刻度尺和停表的使用方法。

  2.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和时间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

  2.认识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教学难点

  1.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2.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测长度工具:刻度尺、皮卷尺、三角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计时工具:石英钟、电子手表、机械停表、电子停表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

  学校每年都举行田径运动会,田径赛分为田赛和径赛两类,在田赛中通常以距离的长短来论成绩,这就要进行长度的测量,如图甲所示;在径赛中通常以时间的长短来论成绩,这又要进行时间的测量,如图乙所示。请大家思考,时间和长度的测量用到哪些工具?这些工具如何使用呢?

  问题导入

  用眼观察甲、乙、丙三幅图,在图甲中帽檐直径AB、帽子高CD哪个较长?在图乙中上下两根线段一样长吗?在图丙中中心的两个圆面积一样大吗?

  回答:

  (1)目测的结果是怎样的?

  (2)用尺子量一量再比较,看看有何发现?

  古诗导入

  多媒体播放配画诗《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分析诗句中哪些词句分别对应于描述长度(距离)、时间。

  推进新课

  一、长度的单位

  提出问题 想一想在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自学课本知道还有哪些新的单位?

  讨论交流 复习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单位间进率。了解长度单位还有微米、纳米。

  归纳总结: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为m,常用长度单位还有千米(符号为km)、分米(符号为dm)、厘米(符号为 cm)、毫米(符号为mm)、微米(符号为μm)、纳米(符号为 nm)。它们同米的换算关系为:

  1 km=1 000 m=103 m;1 dm=0.1 m=10-1 m;1 cm=0.01 m=10-2 m;1 mm=0.001 m=10-3 m;1 μm=0.000 001 m=10-6 m;1 nm=0.000 000 001 m=10-9 m

  跟踪例题

  下面是小亮同学做的长度单位换算的几个算式,请指出他在换算过程中的错误,并写出正确的算式。

  (1)5.2 m=5.2 m×100 cm=520 cm

  (2)6.5×106 μm=6.5×106×10-6=6.5 m

  (3)36 μm=36 μm×1 000=36 000 nm

  解析:进行单位换算时,正确的格式是数字不变,把相应的单位作等量代换。

  答案:三个算式最后的结果都是正确的,但中间的格式都不对。(1)式中用“100 cm”代换了前面的“m”,所以中间的“m”就不应该有了;(2)式中中间没写单位;(3)式中前面的等式显然是不成立的。正确的算式应为:

  (1)5.2 m=5.2×100 cm=520 cm

  (2)6.5×106 μm=6.5×106×10-6 m=6.5 m

  (3)36 μm=36×1 000 nm=36 000 nm

  知识拓展

  阅读课本第11页“小资料”,了解“米”的准确定义:光在真空中1299 792 458 s内所经路径的长度定义为1米。阅读课本第13页“小资料”,了解一些物体的长度或物体间的距离,形成感性认识。

  二、长度的测量

  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活动一 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如刻度尺等,然后教师出示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三角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让学生观察。

  活动二 观察下图刻度尺的外形回答下列问题:

  (1)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

  (2)它的量程是多少?

  (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在上图所示的刻度尺中,其零刻度线在左端(离最左端边缘有一小段距离),没有磨损,它的量程为0~8 cm,也就是说它最多能测8 cm的长度,它的分度值是0.1 cm。

  教师强调: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如果磨损,要从一个清晰的整数刻度线量起。

  2.使用刻度尺测长度的方法

  活动 学生分组实验,测量铅笔的长度、圆柱体的高、木块的长度、物理课本的长和宽等,教师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要求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归纳总结: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四个字加以概括,即“选、放、读、记”。

  (1)选,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2)放,即刻度尺的位置应放正,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如图甲所示),不能歪斜(如图乙所示)。

测量实习日记 测量工作总结范文 测量员工作总结范文 工程测量员工作总结 工程勘察测量员工作总结 从某企业的一种产品抽取40件产品,测量其某项质量指标 一探究小组要测量铅笔芯的电阻率 下面给出多种用伏安法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下图是用于测量生物吸收氧气的实验装置 ②该同学在测量的时候没有将计数点5的数值记录下,根据前面的数值可以推算出计数点5到0点的距离为cm。 下图是用于测量生物吸收 为测量小物块与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素某小组

二年级数学下册测量教学设计由小学生作文网(www.zzxu.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www.zzxu.cn/jiaoan/974130.html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324661/

推荐访问:二年级下册数学测量题 二年级数学测量长度 二年级数学测量手抄报 小学二年级数学测量题 二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九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 二年级数学教学总结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测试题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