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春 应采儿|陈小甫:为石头找故事

来源: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09 08:30:04 阅读:

【www.bbjkw.net--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下面是五度学习网www.wudu001.com分享的3个故事,学会做人。供大家参考!   陈小甫:为石头找故事

  陈小甫和他的牧羊犬鲁比,冒着细雨在艺术馆门口等我们。

  我们早就听说过他的好名声——在山口镇上,谁家有点什么事,总会请他帮着张罗。大家都说陈小甫这个人,做事认真细致,待人真心谦和,没什么“大师”架子。

  其实,他早在2006年,就被评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了。而这些年来,他已陆续获得了三十多个奖项,这些迎面而来的荣誉,都是他一步一个脚印努力来的。

  “陈小甫的人儿,刘银华的鱼儿。”这句流传在青田的顺口溜,意思是说陈小甫雕刻的人物形象生动出众。其实这句话概括得并不全面:他的作品,故事性、思想性强,题材多样,构思新颖,常常融各种技法于一体,并不独专人物、山水、花鸟某一类,而是样样皆通、融汇自如。

  对此,陈小甫告诉我们:“单个人物虽然好雕,但没什么可读性。人物只有放在景物中、放在故事里,才更加生动、鲜活。所以,我认为单一地追求人物雕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山水、花鸟乃至大千世界的万物雕刻都有所长,才能最终把一件作品雕好。”

  他强调了一点,石雕是需要文化的,并不是雕好就可以。为了让更多年轻人意识到这一点,他在担任青田县政协委员期间,连续八年提出议案,建议成立青田石雕职业学校,而这一提案,终于在2008年底成为现实。“这种文化的意识,必须传承下去。”

  妙想题材

  陈小甫的作品,那些山山水水、人物花鸟,件件似乎都装着故事。他并不满足于创作一些小情小景,而总想着给石头的世界,装上些更博大的时空、更广阔的天地和更深远的历史。

  他就像是在给每一块石头寻找一个属于它的、最贴切的叙述。所以,欣赏陈小甫的作品,不能单单去“看”,而更应该去“读”。

  读一段历史,读一首诗词,读一次经历。

  那件陈小甫引以为傲的《历久弥新》,熊熊烈火中伫立的大水法再现了当年圆明园被焚毁的残酷历史。

  在下刀之前,这块价值不菲的封门红花冻石已经被他搁置了七八年。这块石料通体通红,间有淡青色夹杂其间,质感极佳。面对这样一块难得的好料,陈小甫犹豫不决。该雕个怎样的题材呢?许多个日夜,他面对着石头发呆,难以入眠。

  “直到2009年年初,一次跟一个朋友打电话,聊起当时的热点话题圆明园兽首,我突然心中一动,撂下电话就把这块石头抱出来左看右看。嘿,那红红的颜色,不正像火焰的色彩吗?有了,我就雕个‘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是什么样?那时候的陈小甫还真没亲眼见过。当下定了题材,他带着这块封门红花冻石就赶赴了北京。白天,他进园里,对着废墟发呆;晚上,他回学生工作室,对着石头发呆。就这样相看两不厌地,陈小甫一看就是半个月。

  半个月后,陈小甫回到青田。又过了半年,这件作品出现在首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展上,一举夺得金奖。让我们来看看这件作品:呼啸的烈焰、倾颓的石柱、爆裂的往事,每一个细节都提醒着前来观赏的人们——勿忘国耻。

  “勿忘国耻”,的确,最初,陈小甫正是以这四个字为它命名。“直到有一天,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绵璐先生来我的艺术馆参观,见到这件作品,提议我将名称改为‘历久弥新’。‘历久弥新’,告诫我们不仅不可忘记国耻,更要励精图治、强我国家。”

  在陈小甫的艺术馆,以历史为题材的作品占了相当的比例。除了《历久弥新》,《孔子圣迹图》也是其中的代表。

  这件作品灵感源于儒家典故,以孔子生平的游历为主线,以“春、夏、秋、冬”象征人生的四季,将圣人孔子的一生交给石头去诉说。

  石雕中部以桃花预示“春之明媚”,讲述了孔子一生中的最大功绩——开创“有教无类”的教学方式,桃花暗喻着“桃李满天下”,春季则象征着人生之春风得意;石雕右下角以夏荷为点缀,则象征孔子的君子修为,代表他所推崇的“礼教”思想;石雕左下角以秋菊暗示秋季,暗示孔子这样的圣人,正是经历过周游列国这样的沧桑与艰辛,才能修得品性的高洁与思想的深厚;石雕右上角以冬梅暗示生命之冬,意指人生老去时的苦寒心境,回归人性。

  从2012年开始雕刻,直至2014年作品方才完成。一方石演绎一位圣人的一生,既有命运的提炼,亦有人生的渲染,整件作品有人物,有山水,有花鸟,展现了陈小甫精湛的雕刻技艺,而尤将传统的镂空技法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说,在历史类题材中,陈小甫着重表现了历史的厚重与沧桑,那么,在古典文学的题材里,陈小甫则更多地展现出轻盈、悠远和意味深长。

  一件《桃林探陶》,山重水复之间,几株桃花嫣然而立,一位书生手握书卷,翩然而至……“陶渊明写‘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我想,就是这个场景。”陈小甫讲解着,竟然背起了诗文。

  他喜欢从古典诗词里寻找滋养,因为那些诗文中,总有些今人难寻的意境。寻不见的,便雕琢出来。

  那件《山行》,来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远景一条山间小径,崎岖蜿蜒至山林深处,不知去往何处何家,近景火红的枫叶,暗示着当下的季节与时令。

  陈小甫巧用石料的色彩特征,整件作品结合诗意,一切都恰到好处。

  闲暇时,陈小甫喜欢各地走走看看。他说这是“走遍天下打草稿”,一个石雕艺人,只有观察自然、融入生活、充实经历,才能寻找到更丰富的雕刻题材。而他的一部分作品,正是来源于他的经历。

  这“经历”,可能是一次旅行……

  2009年,陈小甫去九寨沟,想放松放松。不料到了九寨沟,他又开始琢磨起了自己的创作:九寨沟的水,清可见底,太像那块宝贝石料了……

  那是块北山晶,晶莹透亮,有些地方隐隐地从底层泛出淡蓝色的光,有些地方又透出褐色的山石纹路,这不就是九寨沟的水波吗?

  陈小甫匆匆赶回青田,研究了一阵石料,又匆匆赶到九寨沟,研究了一番风景,就这样来来回回四趟,总算下了刀,创作出了如今这件《九寨沟》。

  这“经历”,也可能是一次“道听途说”……

  陈小甫的作品中,有一件《吹牛不要脸》,十分有趣。

  整件作品是一张人脸,但这张脸上,没有眼睛耳朵,只有朝天的鼻孔和翻开的大嘴。“吹到天上去了,吹到最后脸也不要了,只剩吹气的鼻孔和吹牛的嘴巴了。这是我听来的一个民间故事,当时就觉得很有趣,刚好这块石料上部有一小部分为黑色,正好加以利用,可雕成一张朝天的大嘴。”

  底座也很有意思,陈小甫不知哪里寻来的一块木头,天然的纹理恰似张张小人脸,似乎都张着大嘴,说着、讲着、吹着。

  “再怎么创新,我也不会脱离传统。在此基础上,融合历史、文化,仍是从我们的根里去寻找。灵感的来源很多时候是随性的,但它其实源于平时的观察和积累,有时读一句诗、看一本书、去一个地方,它就会浮现。”

  追赶大师

  在大多数青田人的观念里,孩子第一等的出路总是读书上大学,其次是出国,两者都没办法实现时,才去学石雕。

  少年陈小甫也是这么认为的。16岁时,因为家庭成分不好无法继续读书的他,只能去做石雕贴补家用,维持生计。“父亲就是个做石雕的手艺人。我不记得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拿刀,但那时的我从没想过这件事跟艺术能扯上什么关系。”

  即便是跟着老师当学徒,也多少得有点家底,因为学徒没有工资。“我家条件不好,妹妹还在上学,浪费不起这个时间,所以连学徒都当不了。”他只能帮老师傅们磨刀、打杂,在农忙时帮师傅干农活,希望以此获取他们的好感,学到一些东西。“我前前后后跟过四个师傅,但从没正式跟着他们系统学过石雕。”

  这是个遗憾,却也造就了陈小甫如今独具个人风貌的艺术特色。

  “时间久了,我对石雕的感情越来越深。最初我做石雕是为了养家糊口,但越来越感到离不开它,领略到了石雕的艺术奥妙和创作快感。在这之后,我才算真正爱上了石雕,真正开始创作作品。”

  他热爱石雕,一看到石头,就心生欢喜,想去创作它们、保护它们,因它高兴,因它痛苦。“我就是石头,石头就是我,它占据了我生活的大部分,我总觉得,自己是为石头而生的。”

  得到一块心仪的石头,他常常会对着它构思许久,甚至多年不动一刀。没有好的题材,绝不动手,他说,这是对石头的尊重。

  “石雕艺人要学会与石头沟通,尊重它、体会它,不能强求。然后在某一个时刻,石头自己会告诉你,它适合雕什么,它将会成为什么。”

  这也算是一种随缘。构思、刀法因石头的变化而变化,但在这种随缘中,又必须包含一种理性与节制。

  平日里,陈小甫爱喝点小酒,可是一旦喝了酒,他就绝不下刀。“有人说喝酒会带来灵感,但我只在清醒的时候动手雕刻。因为我要保证跟石头之间的沟通是清醒的,一旦你下错一刀,一块好的石料就废了,它的生命就结束了。”

  有时半夜两三点忽得灵感,他也会爬起来雕刻,但从来都只做个大概。“人在激动的时候,容易将事情做过头,石雕这东西,只能做减法,不能做加法,一旦你下了刀,就再也无法更改了。所以,要留,要等第二天再思考。”

  青田石雕刻,常常是个痛苦的过程,作者每下一刀,都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色彩变化。有时候面对一块好石头,却想不出该雕什么,也令人伤神。

  不过这种痛苦,在作品问世的一刻常常就会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无法言喻的满足感。“玉不琢不成器,我最开心的事,就是把好石头利用好了,没有浪费它们。”

  但是,今天的陈小甫对自己仍有许多不满。他最敬佩的人是著名石雕大师林如奎,视他为榜样。“林大师与世无争。看他的作品,就能感受到他这个人的境界。”

  他尤喜林如奎的梅花,“返璞归真,虽然一点都不华丽,但是那种质朴里包含了一切。林大师就似梅花,淡然超脱、无欲无求,这正是现在的我需要去学习的。我想我现在该做的,是要磨练自己的性格心态,追赶大师的脚步。”

更多相关内容: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