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4日|2014年反腐形势

来源:思想汇报 时间:2019-05-09 05:30:05 阅读:

【www.bbjkw.net--思想汇报】

下面是五度学习网www.wudu001.com分享的2014年反腐形势。供大家参考!   2014年反腐形势

  当前各级党委十分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成绩突出,落实中央的八项规定很到位,10月8日习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俗话说的好,教育不是万能的,万万又不能没有教育。根据会议的安排,要我来和大家交流当前全国的反腐形势以及我市查处案件的情况,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启迪,讲的不对地方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全国的查办案件的形势

  从沿海的广东到内陆的山西,从央企到高校,从军队到政法系统,反腐败是全方位的,不留死角,没有哪个地方哪个领域可以成为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这样的形势所形成的巨大威慑力,为反腐败斗争奠定了更为坚实有力的基础。十八大之后,中纪委查处的省部级以上干部就有54人,这些落马的领导干部涉及一些过去很少触碰的领域,比如已退休的、刚提拔的还有专职反腐的。这种反腐力度被外界解读为打三种老虎:下山虎、上山虎和自家虎——只要违纪违法都不会放过。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纪委释放出十二大反腐败信号

  反腐败的十二大信号

  一是反腐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王岐山讲话之初就引用四中全会的《决定》的部分内容,称其“开宗明义,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列为首要原则,把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作为重要任务部署,前呼后应、特色鲜明,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挥党的政治保证作用的高度统一。”

  这话不只是因循惯例而做类似的引用,有专家曾分析中国反腐败体系的建构及其基本框架,中国的政治体系赋予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中国特色,即形成了以政党为中心的建构原则。也就是反腐的主动权一定是掌握在党自己的手中,不由外部力量掌控。这既是我党反腐的惯例,也会是未来反腐的新常态。

  二是有力驳斥反腐的奇谈怪论

  近几年的反腐举措,尤其是十八大刮起凛冽反腐风暴以来,社会上确实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反腐舆情,有些是正常的分歧和争议,但也存在“奇谈怪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适度腐败可容忍”,它称“中国显然处于腐败的高发期,彻底根治腐败的条件目前不具备”,“腐败在任何国家都无法根治,关键要控制到民众允许的程度”;中央对腐败是零容忍,周永康、徐才厚等人被查就是最好的例证,对违反八项规定的行为也是一查到底。还有“反腐伤害经济发展”,认为反腐严重打击政府采购、政治会议前夕礼品采购等中国式奢侈品消费;廉洁发展才是可持续发展,这个世界上既腐败又不作为的官员很多,但很难找出官员清廉却同时庸懒的国家来。这就是反腐败斗争的民意所在,也是我们对“廉洁发展”的信心所在。还有“越反越腐论”,认为近几年反腐败力度越来越大,但是查出的腐败分子也越来越多,仿佛是查不尽、抓不绝。据统计2013年全国党员数8512万,处分党员18万多,仅仅是千分之2左右。

  当然,既然称之为“奇谈怪论”,那就不可能成为社会共识。王岐山讲话中说习近平有力驳斥种种奇谈怪论,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决遏制住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势头。

  三是“三不”成为反腐明灯

  王岐山讲话中透露《决定》提出:“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广大党员干部要迅速行动起来,原原本本学习全会文件,把思想统一到四中全会精神上来,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把中央要求转化为具体行动。”

  今年3月和去年10月,王岐山都在公开场合提到这“三不”:“要把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作为重要任务,形成有力震慑,营造不敢腐的氛围。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把制度的篱笆扎得更紧,加强监督,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使之不能腐。最终要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使领导干部不想腐。”现在“三不”从个人或者部门主张上升为执政党的意志,进而可能转化为国家意志,即在法律中有所体现。

  四是重视世界政党的反腐经验

  王岐山书记的讲话中提到,“要认真总结我们党93年、无产阶级政党100多年、世界政党300多年制度建设理论和实践经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确保到建党100周年时,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这句话看似平常,但却蕴藏深意,因为王岐山书记要求不只是学习中共乃至无产阶级政党的反腐经验,还要学习世界政党的经验,说白了,世界政党就是资本主义政党,他们的反腐像什么样?

  不久前,有一部美剧《纸牌屋》非常流行,尤其是王岐山书记也曾推荐了它。消息还称,王书记在提及这部美剧时,非常重视剧中“党鞭”这一角色。大家不要误会“鞭”作为器官名称,“党鞭”和“教鞭”的象征意义接近,它起源于英国,是指议会内的代表政党领袖,政党纪律主管,功能是为了确保议员出席并按照政党立场行事。“党鞭”一般是一人,也可以多人,他们信奉“一个政党如果没有铁的纪律,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乃至分崩离析”。

  如果套用党鞭的概念,那么中国的党鞭就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系统,那就是纪委。它的功能不只是确保议员按照政党立场行事,而是确保全体党员按照政党立场行事。有学者曾从《纸牌屋》中吸取反腐经验,得出的启示有四:扩大反腐败宣传的视野、把执行层面的腐败作为“打苍蝇”的切入口、必须严肃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监督者更应受监督。这无疑似乎世界政党建设经验的最好写照。

  五是以史为鉴,以德治党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治国理政、管权治吏思想,有丰富的礼法相依、崇德重礼、正心修身的历史智慧。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13亿人,不可能仅仅靠法律来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法律法规再健全、体系再完备,最终还要靠人来执行。领导干部一旦在德上出问题,必然导致纲纪松弛、法令不行。

  说到历史,可谓是正中王岐山书记的下怀,因为他本人有11年历史学习和工作的经验。他1973年在西北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学习,正儿八经的历史科班出身,又在陕西省博物馆和中国社科院近代历史研究所工作,把历史经验的作为当下施政的镜鉴,恐怕没有谁比他更专业。

  王岐山与历史小说家二月河有过几次交往,王岐山把二月河的帝王系列作品都认真地看过一遍,而且王岐山认为他很懂得二月河想通过小说传达什么信息。二月河则从24史的角度说,没有哪一个时期有我们今天的反腐力度,这恢复了老百姓对于党中央反腐倡廉的这种信心。二月河还说,可以借鉴历史经验,把古今清廉之士的故事变成教科书,比如三国时鞠躬尽瘁的诸葛亮,海南的海瑞,开封的包公,还有我们现代的共产党员的好干部焦裕禄书记。

  当然,重视历史教训也不只是王岐山的专业,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要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由此可知,对历史经验教训的重视已经是中央领导集体的共识,未来这一块恐怕还会挖掘更多。

  六是反腐败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王岐山书记指出:越是长期而复杂的工作,越需要保持政治定力。有定力就不是“一阵子”,也不能时紧时松,必须踏石留印,迈着不变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

  后来有不少报道就把“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作为标题,甚至还有外面的学者把这句话解读成为:不排除还会有大老虎落马。其实,这肯定有点过度解读了。王岐山书记在8月25日在北京与近300名全国政协常委会晤时曾经直接回答过这个问题,当他被问到打完周永康这只“大老虎”后,还有没有更大的老虎时,他笑而不答,再被问到是不是“你懂的”时,他笑说:“以后你就慢慢懂”。

  其实,所谓的“慢慢懂”应该有两层意思:一方面,反腐需要时间来检验,每天24小时,你想知道反腐的结果只有慢慢等,这就是说需要打一场持久战。当前领导干部的腐化,不是短时间被腐败病毒感染,所以要清除它也绝不是打了防疫针就能杜绝的,所以腐败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治理腐败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如今用重典、下猛药,只能扭转腐败高发的势头,而不能彻底清除腐败。所以,这就是反腐永远在路上的含义。

  另一方面,要政协委员“慢慢懂”是希望大家不要把反腐斗争简单地等同于打老虎,老虎需要打、苍蝇需要拍,但这不是反腐败唯一要做的事情。道理很简单,全国副部级以上干部有二三千人,十八以来有54名副部级以上干部落马,其比例不过是百分之一二,中纪委要盯住不仅是几只老虎,还有制度建设等更为根本的问题。王岐山书记的忙碌与铁腕是要奠定一个基础:降低老虎的产出率,让继任的纪委书记们不再需要动辄铁腕打虎。

  七是打造执行力

  党内决不允许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利益输送;决不允许自行其是、阳奉阴违。各级纪检机关要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查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保证中央政令畅通。

  前面说了,纪委不只是打老虎,还有保持政令畅通的责任,其实这倒是西方社会“党鞭”的本意。2012年,时任总理温家宝在提到房价调控的时候说:“群众也在责怪我们,说房价越调控越高,政策不出中南海。听了感到十分痛心。”2014年,李克强总理为政策落实不到位也拍了桌子,并说:“这不仅仅是本届政府的难题, 政策不出中南海的说法早就存在。”

  如果两届政府都遇到政令不畅通的问题,那么肯定需要从政府和政党两个序列强调纪律,保证政令畅通、打造铁一般的执行力。在这个方面,似乎动作还不算大,如今王岐山书记的讲话,也可能意味着将来会有一波尸位素餐的领导干部下马。不久前,李克强抓落实频提“尸位素餐”,他强调不作为也是腐败。既然也是腐败,那么纪委系统出面反腐败,那也是名正言顺。

  八是反弹会有何种后果

  “四风”病源还在、病根未除,仍停留在“不敢”层面,“不能”、“不想”的问题还远没有解决,防止反弹任务艰巨。党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一旦出现反弹,后果不堪设想。

  公允地说,无论谁多么痛恨腐败,都不能否认十八大以来掀起反腐风暴的力度是空前的,不过即便如此力度,也是刮起尘土、掀翻人马,也还难把腐败的病根除掉。通过查处和曝光大案要案深得民心,并一定程度上让“官不聊生”,尤其是创新巡视制度,不少地方官在巡视组到来时人心惶惶。说白了,这还是“怕”,属于不敢贪腐的层面。要“不能”、“不想”腐败,还真是一场持久战,光靠打老虎、拍苍蝇还做不到。

  值得注意的是,王岐山书记提到“一旦出现反弹,后果不堪设想”。尽管这是理论上的假设,但这可以看出至少王岐山书记非常注意吸收历史周期律的教训,因为中国历史上治乱的循环太频繁,政治清明、官员廉洁不能只是昙花一现。尤其是人亡政息、人走茶凉,王岐山在任纪委书记上,绝大多数人都会相信腐败形势都会获得扭转。但是,无论是他还是公众都需要思考“身后事”,腐败会不会卷土重来?

  一旦重来,可能会从根本上瓦解人们对我党反腐的信心,这就是致命的伤。就如同那个“塔西佗陷阱”——当政府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一旦公众对中央反腐失去信心,那么今后再推出什么举措,都很难扭转人心的向背,这就是关乎党的生死存亡。

  九是查处三个重点

  在如此高压态势下,仍有一些党员干部不收手、甚至变本加厉,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塌方式腐败”,令人触目惊心!要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盯住重点人、重点事和重点问题,重点人就是十八大以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重点事就是部门、企事业单位在资金管理、资产处置、资本运作、工程项目等方面反映突出的具体事项;重点问题是指行政审批权、执法权、人事权以及国有企业“三重一大”等方面存在的权力腐败问题。治病树、拔烂树,强化“不敢”的氛围。

  这里面透露一个非常重大的信息,那就是重点查处的三种人。其实,这个信号在8月份,长白山市的机关报透露过,当时头版头条的文章说反腐会特别针对“四种重点人,即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员领导干部,十八大以来不收手不收敛的,现在在重要岗位、可能进一步提拔重用的年轻干部,有更高愿望的干部。”

  对比两段话,只有一处“有更高愿望的干部”差异,不过我个人不是特别清楚这个“愿望”的含义是什么?一方面的解读是,就是上进心很强、有登上更高岗位愿望的干部,这可能是相对年轻的干部;另一方面的解读是更高声望的领导干部,这可能是相对资深的干部。当然,不管怎么解读,对未来越重要的人物越不能腐败。就像王岐山书记说的:“谁在这样的形势下还敢我行我素、依然故我,就要为我们党改进作风付出代价!”这样的代价恐怕不只是秦城的单间,还包括兵工厂的子弹。

  十是反腐也要盯住自己人

  打铁还需自身硬。正人先正己。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按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聚焦中心任务,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权必有责、责任要担当。中央纪委委员不是荣誉,是职务、更是责任担当,必须干干净净做人、兢兢业业为党工作。……要强化自身监督,坚决查处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案件,防止“灯下黑”,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纪委内部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中央纪委怎么做,上级纪委怎么做,领导干部又是怎么做,全党都在看。中央纪委从自身反腐做起,以向我看齐的姿态反腐,发挥示范作用。中央纪委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敢于拿自己开刀,反腐败势如破竹,反腐败立竿见影。“清理门户”是对“零容忍”最鲜明的诠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纪委38天内,对3名(申维辰、魏健5室后为2室和4室、曹立新6室 )自己人动刀,折射出反腐败不留空白区,反腐不护短,打掉腐败灯下黑,这是近期反腐的一个鲜明特征。

  对于自家老虎,也涉及到长久争议的命题:当纪委扩权、承担更大的反腐责任的同时,谁来监督纪委?前面提到《纸牌屋》的一个反腐经验是:监督者更应受监督。

  十一是“三无”成为反腐败的新常态

  反腐无国界。当前社会上出现的腐败现象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腐败行为的发生,不因政治体制的不同而减少。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腐败更成了国际“通病”。中国的反腐败工作,离不开也不能离开国际社会的支持和通力合作。为此,中国一直多渠道参与国际反腐合作及追逃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高度重视,要求各有关部门加大交涉力度,腐败分子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他们追回来绳之以法。随着中国大力推动和参与反腐败国际合作,国际反腐网越织越密。习近平主席近一个月七谈“追逃追赃”等话题,再次提醒和告诫我们,反腐无国界,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取得反腐败的完胜。

  反腐无穷期。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败工作更是永远没有休止符。应该说,在中央坚决反腐败的强大声势下,国内的反腐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特别是对“刑不上常委”的打破,极大地提振了国人对中央反腐败的信心。但是,也不排除人们产生“会不会歇一歇”的疑虑,以及一些贪腐官员的侥幸心理、外逃思想。应该说,今年以来,在中央纪委的协调指挥下,所有涉及部门通力协作,规模和力度前所未有,既回应了百姓的诉求,也对贪官带来巨大震慑。习近平主席一个月7谈“追逃追赃”等话题,更是提醒我们,反腐无穷期,必须驰而不息、持之以恒,才能实现常态长效。

  反腐无盲区。大凡贪官,都存在侥幸心理。随着中央反腐声势的日益加大,一些贪官更是产生了“外逃”、“逼难”的天真想法。一段时间以来,“裸官”的大量出现,给反腐败工作确实带来了障碍。但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外逃”、“裸官”不是护身符。2014年以来,中央全力开展“裸官”整治工作,中纪委新设国际合作局,公安部全面开展追逃追赃的“猎狐2014”专项行动,特别是APEC北京会议形成的反腐成果,布下了国际反腐的天罗地网。以往没抓到外逃贪官,其违法所得难以及时追缴,而现在即便其将赃款赃物转移到国外,也将难以躲避。习近平主席一个月7次谈及“追逃追赃”等话题,更是在向全世界宣布,反腐无盲区,腐败分子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他们追回来绳之以法。当前乃至今后,要把追逃追赃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决不让外逃腐败分子逍遥法外,拒绝为腐败官员提供“避罪港”。

  十二是党纪严于国法

  党纪与国法关系问题,最近一次进入公众视野,是关于“通奸”的讨论。在这一轮的反腐风暴中,官员落马的原因,屡屡可见“与他人通奸”的表述。对此,中纪委在官方网站发布文章,称我国刑法和相关法律中,没有对通奸作出定罪规定,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却有明确规定。由此可见党纪与国法的关系:党纪不能替代国法,党纪不等于国法,但是党纪严于国法,党员违法必先违纪。

  党纪严于国法,这应该成为一个常识、一种共识。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既然是先锋队,理所当然应该接受比普通人更严格的约束。而法律则是底线要求,是社会中每个人都需要接受的行为准则。

  党纪严于国法,并不是说党纪可以凌驾于国法之上。相反,党纪是限制在党内的,适用范围更小。现实的案例,也体现了党纪国法的辩证关系。同样可以用这两年来最为抓人眼球的反腐举例。

  应该说,党纪严于国法、国法高于党纪,这样的认识,本身就意味着执政党向现代治理的转型。不再是“最高指示”就能主导所有事务的社会了,不再是行政命令就可调动一切资源的年代了。只有依靠法律的手段,或许还有经济的手段,才能更好地管理这个国家、更好地治理这个社会。这或许也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深化依法治国大命题的深意所在。

  中央巡视组对我省巡视反馈意见

  10月29日,在中央第十二巡视组驻扎在我省工作两个月后,组长徐光春在对江苏省领导班子反馈问题时指出了诸多问题。一是腐败问题多层次、多领域、广覆盖,表现形式隐蔽化、智能化、多样化;二是基层权力寻租机会较多、空间较大,“能人腐败”问题突出;三是领导干部与老板之间保持关系圈子,进行封闭式权钱交易;四是干部“带病提拔”、“ 带病上岗”问题依然存在,有些干部提拔几个月后即受到查处,部分违规提拔的干部未被查究。

  今年以来我市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特点

  1.违纪主体趋向群团性。一些违纪违法案件由个体向群体发展,窝案、串案、案中案明显增多,且呈现多发性、交叉性、团伙性和关联性等特点。今年查处的19件乡科级案件中,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违纪的有10件,占52.6%。如昌荣镇非法占用、买卖土地案件中,共处理党员干部9人,其中乡科级领导干部5人。

  2.问责案件力度加大。今年以来,市纪委坚持实施“一案双查”,既追究案件当事人的纪律责任,又对案件背后领导干部失职渎职行为加强问责。今年5月,市纪委对大营镇注水肉事件进行了调查,在对2名当事人给予党政纪处分的同时,对大营镇、市林牧业局等部门相关分管领导进行责任追究,给予5人党政纪处分,其中乡科级领导干部3人。

  3.违纪手段趋向隐蔽性。随着反腐败力度的加大,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反侦查能力水平不断加强,作案手段越来越隐蔽。今年6月,市纪委在对市交通运输局主任科员孙某调查中发现,孙对中央“不准违反规定在经济实体、社会团体等单位中兼职或者兼职取酬,以及从事有偿中介活动”等有关规定置若罔闻,在较长时间内身兼两职,两面获利,总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截至孙被立案调查之时,其兼职取酬已超40万元。在市委组织部要求退居二线的同志自查自纠,不得兼职取酬,孙害怕组织追查,才停止相关兼职,但却仍心存侥幸,未将违纪所得上缴组织。

  4.违纪行为唯钱是图。近年来,违反组织人事纪律、侵犯党员公民权利等一般性的违纪案件逐年减少,经济类案件比例明显攀升。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漠视党纪政纪法纪的存在,贪图权为我所用,利为己所谋,一心捞钱。为了捞取好处,滥用手中的权力,一边为企业搞好服务、为工程老板介绍工程,一边频频从中捞取好处、收受贿赂,丧失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一步步逾越廉洁从政的底线,一步步滑入违法犯罪的深渊。今年以来市纪委先后查处的交通运输局原局长孙某、原主任科员陈某、陈堡镇原党委书记刘某、原政法委书记、副镇长刘某等贪污贿赂案件,就是其中的典型。

  5.违纪对象趋向深交、熟知型人群。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为防止自己的违纪违法行为暴露,一面把自己装扮成廉洁奉公的好干部,平时表现很是低调,以骗取领导和群众的信任;一面利用权力,收受钱财贪得无厌。为避免受贿过滥、人多嘴杂而留下后患,他们对违纪对象的选择比较小心,在进行权钱交易中,恪守无帮不受贿的原则,信奉不深交、不熟知的人群坚决不受贿,以至于他们的违纪违法行为在一段时间内比较隐蔽不易被发现。正如陈堡镇原党委书记刘某在悔过书中所写“认为他们是好朋友、好兄弟,不会在外乱讲的。直至到了“两规”点,还在麻木的自信,错误认为自己很廉洁,内心世界很强大,不会出事的。”

  6.违纪方法趋向退休型受贿。少数领导干部以权谋私的行为越来越隐蔽,规避党纪法纪的手段越来越狡猾。作案方式由利令智昏、不计后果的“伸手”型,转变为预谋在先的“智能”型、“规避”型,“后受”型。今年3月,市纪委在调查市交通运输局主任科员陈某受贿问题时,发现陈擅自将300万元公款借给某路桥公司张某,并且未约定还款的期限与利息等问题。在百般抵赖后,陈某最终说出了他借款给张某的真实目的,“我把这个钱借给他(张某)其实是有我自己的想法,张某也问过我利息的事情,我考虑我还有几年就退休了,就告诉张某,这个利息就先不结算,在我退休之前把本金还回来,等我退休之后到你的企业里去挂个顾问之类的闲职,工资就从这个利息里面开就好了。”陈某将公款挪用给他人作营利性用途,还妄图从中给自己安排好退休之后的后路,可谓是处心积虑。

  领导干部违纪违法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这些被查处的党员干部,都是经过组织多年的培养和教育,个人也曾努力工作,但却因为腐败问题被查处,多年的辛勤奋斗毁于一旦,组织惋惜,家人痛苦,自己悔恨,不仅断送了政治前程,也严重损害了党的威信和干部队伍形象。他们之所以走上违纪违法道路,既有其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因素。

  (一)主观方面

  1.放松自我教育,思想麻痹松懈。剖析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纵观其人生历程,不难发现,大多数领导干部在成长之初或任职之初,有着远大的理想抱负,有一定的党性观念,工作上勤奋敬业,积极努力。但是随着政治上的进步,地位身份发生了变化,平时不注重加强理论学习,逐步放松自我教育,从开始的受之有愧到习以为常,从谨慎行事到肆无忌惮,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步偏离了正确的轨道,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恶性膨胀,将手中的权力当作谋私的工具,一门心思想着如何利用职权多捞钱财。

  2.爱慕面子虚荣,滋生攀比心理。大凡在领导干部中有一个“领导形象”的概念,有些领导干部把这个“形象”与个人的虚荣面子狭隘地混为一谈,往往以“看看人家”又想想自己,滋生攀比心理,造成心理天平倾斜,并从另一方面产生“武装形象”的欲望和念头,唯恐寒碜自己。甚至奉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利用权力大搞裙带关系,任人唯亲、封妻荫子,结帮拉派,于是,着手实施“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和“千里做官为求财” 的人生信条。

  3.贪图安逸享乐,追求腐朽生活。有的领导干部一旦做官掌权,便贪图安逸享乐,失衡心态造成自我补偿心理,羡慕他人灯红酒绿的“气派”转而“傍大款”,与个体老板打得火热,搞权力共享、利益分享,疯狂敛财,认为“天老大、我老二”,目无组织、心无群众、专横跋扈,追求腐败奢侈生活。

  4.明知故犯敛财,试图侥幸漏网。在违纪违法领导干部中,多数是明知行为不轨而为之。其中的缘由就是侥幸心理作祟,有的自以为隐蔽而忘乎所以;有的以不一定能查到自己头上自我安慰;有的以“关系网”、“保护伞”撑腰而有恃无恐;有的以早已订立的攻守同盟做好自我保护准备;有的甚至东窗事发仍负隅顽抗试图侥幸过关。

  (二)客观方面

  1.干部的培养教育淡化。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党委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加大了力度,推进民主选举,加强任前公示,严把考察程序,增强透明度,扩大知悉面,的确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但是,在他们走上领导岗位后,在继续成长过程中的培养教育却往往被忽略、被淡化,并且培养教育的形式不多,内容有限,效果不佳。

  2.对干部的监督乏力。我们把干部的政绩纳入任期管理考核,往往在理解上偏重于“只讲收获、不看耕耘”。其实,看一个领导干部的政绩,其创造政绩的过程也是很重要的。忽略了过程,也就相应弱化了环节中的监督,一级管理一级,一级监督一级的两个作用显得失调。于是,造成拉关系、浮夸、搞假政绩的现象滋生,腐败的温床随之应运而生,尤其是对一把手的监督机制存在严重缺陷。

  3.制度的落实不到位。近年来,有关党风廉政建设以及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违纪违法的制度应该说不少,某些违纪违法的干部对相关制度也是了解知悉的,关键在于落实上缺乏力度,存在“死角”,制度形同虚设,导致干部首先不遵守制度而滑向违纪违法的深渊。

  4.预防工作凸显薄弱。预防腐败工作的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工作职能、职责尚未健全落实,惩防体系的建设工作还存在不够主动和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等。

  预防对策

  党员领导干部走上违纪违法犯罪的道路,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悲剧,更是我们大家的一面镜子,务必要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一是形象上要自重。古语云:“山自重,不失之威峻;海自重,不失之雄浑;人自重,不失之尊严。”可见自重是每个人必备的素养,需要一生遵守的底线。党培养一名干部,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失足,组织多年的心血将会付诸东流,自己的前途也将葬送,不但害了自己,更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很多走上领导工作岗位的同志曾经都是家人的骄傲,但由于自己所犯的错误,家人要承受来自各方的议论和压力,原本幸福的生活一去不复返。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职责,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为官。切记得意忘形之日,便是身败名裂之时。

  二是思想上要自省。要把好防微杜渐的关口。大量案例表明,党员领导干部走向腐败,往往是从思想退化变质开始的。习近平同志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时,曾告诫当地官员:“不要看到经商发财而感到怅然若失……如果觉得当干部不合算,可以辞职去经商搞实业,但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还要利用手中权力谋取私利,官商结合必然导致官僚主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形色色的诱惑很多,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在面对各种诱惑的时候,切不可越雷池半步;否则,小节不守、大节难保,小错酿成大错,悔之晚矣。要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官之德,时刻做到居“官”思危,自觉抵御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始终保持一颗淡泊名利之心,去嗜欲以清心,不被物欲羁绊,贪念迷惑,虚荣蒙蔽,时刻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三是纪律上要自警。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务必做到自警自律,明辨是非,自觉做到警钟长鸣。国有国法,党有党纪,在党纪国法面前没有特殊的党员和公民。一批批党员领导干部被查处,充分表明党和政府反对腐败的坚定决心和严肃惩处腐败行为的旗帜鲜明的态度。事实警示我们,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把握权力行使的正确方向,时刻警惕权利的滥用;始终做到遵纪守法,时刻恪守权力的边界。“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我们一定要从中认真吸取教训,自我警惕,自我警醒,自我戒备,自我告诫,在思想上筑牢预防和反对腐败的纪律防线。

  四是工作上要自励。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潜心学习、倾心工作、静心生活,要始终做到保持理想不变、信念不丢、宗旨不忘,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做到成绩面前不满足,失败面前不气馁,工作中高标准,生活中低要求,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个人与全局的利害关系,做到立信于人、立德于世、立功于民。

  各位领导,反腐倡廉意义重大,拒腐防变任重道远。当前正值我市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真诚地希望各位在今后的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希望大家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再上新台阶,取得新辉煌。

更多相关内容: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