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世昌简介英雄事迹]邓世昌的英雄事迹2篇

来源:观后感 时间:2018-08-28 19:00:05 阅读:

【www.bbjkw.net--观后感】

邓世昌的英雄事迹篇1:电影观后感2500字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


当海风吹过/你已经走远/记忆里/那是一个秋天/当明月升起/你已经走远/银光里/留下一片深蓝/泪水从每一张脸上洒落/心里的疼要一百年。

这首充满悲情而又不失豪壮的歌曲在我的耳边回响。这种悲情和豪壮,渐渐触动了我心底最软的那根弦,随着悲壮的旋律,我渐渐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震撼和感动。莫名的悲伤与惆怅,萦绕在我心间,久久不能释怀……

影片开头,在旁白解说下,我们来到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居室里,里面陈设着各种珍贵的古董,有战舰模型,老式望远镜,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张年代久远的老照片。“那是中国第一批去英国留学的孩子,后来成了北洋海军的第一批舰长。我曾经听到过他们的一些故事,也曾被这些故事所震撼和感动。大学毕业后的一天,我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想沿着他们的足迹走一走,那是一种穿越一百五十年的记忆,那是一幅逝去一百五十年的画面……”

1867年,紫禁城。铿锵有力的声音在其间回荡。在列强屡屡从海上入侵,中国海防空虚的背景下,直隶总督李鸿章上书同治帝,建议开设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西洋科学,培养海军人才。皇上圣谕,照办。于是,刘步蟾、林泰曾、邓世昌等一批幼童便成了福州船政学堂第一批正式学员,开始了他们的强国之路。

1876年,日本开始大力扩建海军,李鸿章上书年幼的光绪帝,建议在船政学堂中选拔优秀学子去英美法德等国留学。慈禧太后御批,依议。

中国的小木船旁边,洋人的蒸汽船响着刺耳的汽笛声,在这里,刘步蟾等人告别邓世昌,他将这张照片亲手递到邓世昌手上。“给你留个纪念吧!”

在一队中国人背着重物艰难行走的背景下,刘步蟾等人登上了船头。邓世昌看着照片,又深情地望着这帮同学,若有所思。他将照片翻过来,只见照片背后赫然写着这样一段饱含深情的文字:

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可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求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

他们眺望着祖国的万顷波涛,饱含热泪地跪在甲板上。蒸汽船渐渐驶离我国领海。南迁的海鸥在蓝天和大海之间飞驰着。此时,他们和它们正处于同样的境遇中,是否会有同样的情感呢?

1884年,应李鸿章之请求,清政府从德国购买了当时世界上两艘最大的铁甲舰“定远”和“镇远”,由刘步蟾等英国留学生转运回国,中国终于有了洋人用来打开中国国门的铁甲舰。

在苍茫的大海上,两艘战舰如两只巨大的白鲸横空出世,雄壮的汽笛声、滚滚如柱的乌烟,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指挥台上,各位舰长谈笑风生,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是什么让他们离家时饱含热泪,又是什么让他们回国时无比喜悦和自豪呢?直到那一刻,我找到了答案。

十年之后,黄海海战,局势对北洋舰队越来越不利。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正沉着地指挥着战斗,可炮弹已尽。

此时,大副向他紧急汇报:“经远遭舰队围攻,正在下沉,定远起火,镇远正在靠近掩护!”邓世昌愤怒地喊道:“打了三个小时,敌舰一艘未沉,日本全仗着吉野,击沉它,我北洋舰队即可获胜。现在只剩下鱼雷了,只有冲上去!”大副连忙劝说:“我舰已中弹四百余处,距离过近,敌炮命中率将大大提高。”邓世昌并不理会,郑重地摘下官帽,大吼道:“挂冲锋旗!”

一面冲锋旗迅速升起,致远单舰向吉野冲来。东乡平八郎害怕被撞击,命令全舰集中炮火,拦住致远,炮弹蜂拥而至,厄运如影随形。致远舰遭到严重炮击,冲锋旗被打落。此时,邓世昌亲自冲上前去,一手拽紧绳子,拉起冲锋旗,对士兵们喊出最后一句话:“弟兄们,我们从军卫国,今至一死,也要撞沉吉野!”“尊大人命!”每张黝黑的脸上都透露出不畏死亡、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在火海中,在硝烟中,在溅起的数丈巨浪中,邓世昌一手拽紧绳索,一手掌握航向,脸上写满了愤怒,任长发和披风在海风中飞扬,任敌人的炮火愈发强烈,屹立不倒。“致远”号多处起火,在巨浪中艰难地行进着,直到被“松岛”和“吉野”两艘巨舰击沉。

他并非不知道冲上去非但不能撞沉吉野,反而会使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但他做了,做的很彻底,他就是要吸引敌人炮火的注意力,就是要誓与敌舰同沉,就是要以死来警醒国人!他真正的给我们诠释了勇者的含义,他,就是一个大无畏的勇者!与此同时,经远舰管带林永升也壮烈殉国,他们都把自己的忠诚和勇敢,坚持到了最后一刻。

这几个场景都激起了我心底里一种微妙的情感。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块令他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这种对故土的情感,我说不出,但每当离开这片热土时,我总会潸然泪下,最后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珍视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这里的一山一水、一星一石、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花一鸟,总让我难以忘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这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大可用来形容这种情感。故乡给人以莫名的力量,在这种力量的驱使下,大家一起来建设它,一起来为它造福。直到风烛残年之时,还希望自己能长眠于自己曾经奋斗过、生活过的地方。这是一种怎样的力量,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正是这种力量,鼓舞着刘步蟾去西洋求学,奋然无悔;鼓舞着邓世昌慷慨赴死,为国捐躯;同样鼓舞着更多的华夏儿女面对外来侵略者时,甘愿挺身而出,共赴国难,所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所谓“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所谓“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1894年,北洋海军在丰岛海战和黄海海战之后,元气大伤,退回威海卫军港。而与此同时,日本联合舰队占领了大清海岸线上多个炮台,北洋舰队在海上战舰和陆上炮台的夹击下,陷入绝境。

硝烟弥漫的大海上,满目疮痍的定远舰停泊在萧条的港口里,失去了往日的无限风光。右臂受伤的丁汝昌在刘步蟾和杨用霖的陪同下漫着踉跄的脚步,失望地看着这一切。

“丁大人,日本人送来一封给您的信!”“念!”

“大日本帝国海军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佑亨致丁提督汝昌阁下,另有坪井航三、东乡平八郎大佐……如率舰队投降,我等确保阁下游乐于日本,等将来贵国振兴之后,再返报祖国,自古以投降成大事者甚多,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在短暂的沉默中,三个人的脸上都显示出凝重而又无奈的表情,不住地叹气。丁汝昌慢条斯理地把信拿过来,撕成碎片。

一个月后,刘步蟾在定远舰上服毒自尽,并无奈地炸毁了定远号。不久,北洋水师丁汝昌亦服毒自尽。

镇远号上,炮弹已尽。“杨大人,您现在可是北洋海军中职位最高的长官了,这去日本送投降书的事,非您莫属。”“你们去投降,让我担事是吧!邓世昌不是走了吗?林永升不是走了吗?刘步蟾、林泰曾、方伯谦,咱们这帮老同学,同去!同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说完在惊恐的军官面前,望着满是硝烟的天空,饮弹自尽。何其壮哉!

从丁汝昌、刘步蟾、杨用霖等人的身上,我看到了两个字——道义。诚然,在此时,投降可以保住性命,并且有机会重振祖国,而一旦死去,就什么可能都没有了。“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越王勾践的事例深深地说明了这一点。古语曰:“识时务者为俊杰。”就是要人们放弃一时的道义,保全性命,日后再图大业,否则的话,最终只能走向失败。从金庸的武侠小说到现实社会,都是如此。

邓世昌的英雄事迹篇2:英雄人物故事读后感500字 令人感动的烈士——邱少云


英雄人物故事读后感500字 令人感动的烈士——邱少云

前几天,妈妈为我买了一本《英雄人物故事》,我可爱看了。今天上午,我打开书,津津有味地阅读《集体主义精神开模邱少云》,很快被这个故事吸引了。

这个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在夺取391高地的战斗中,邱少云他们连潜伏在离敌人只有60米的草丛中。当敌人的燃烧弹把邱少云烧着时,他要扑灭身上的火并不难,但这样就会暴露目标。邱少云为了战友们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强忍着疼痛,将手深深插入泥土里。烈火在邱少云身上少了整整30分钟,他始终没有动一下、喊一声,直到牺牲。在邱少云精神鼓舞下,战斗很快取得了胜利。

读完这个故事,我感动的热泪盈眶,性情久久不能平静。邱少云真是个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英雄。虽然邱少云牺牲了,但他永远活在中朝人民的心中。邱少云的集体主义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我想,在我们班级中,每个人都要有集体主义精神。比如上课时,每个人都用该自觉遵守纪律,专心听讲。如果谁违反了记录,就会影响大家上课。这学期,我就犯过这样的错误。有一次数学课上,我一直在做小动作,张老师便停下课来批评我。现在想起来真惭愧。从今以后,我一定以邱少云为榜样,在集体中严格要求自己,绝不违反纪律,做一个人爱集体的好学生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207248/

推荐访问:邓世昌简介英雄事迹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