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智儿童图片]弱智儿童

来源:其他范文 时间:2018-07-26 15:00:03 阅读:

【www.bbjkw.net--其他范文】

(1) [弱智儿童]弱智儿童康复训练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弱智儿童康复训练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有哪些呢?我们不妨一起来参考下范文吧!以下是小编为您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弱智儿童康复训练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弱智儿童康复训练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大运动 指俯卧抬头、独坐、独走、跑、跳等身体的运动。按一般情况,这些动作随儿童生理成熟,稍加练习,即可完成。可是对于弱智儿童来说,却需要着意训练。方法是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地对他进行重复练习。
  手的精细动作 指手的抓握、对指捏物和双手的协调技巧。和大运动一样,也需要重复训练。在手的诸多动作中,对指出捏物最为重要,任何精细的动作,如穿针做活、书写、协调技巧,都少不了它。有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如果一个儿童到 10 个月还不会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小物件,就可以怀疑他智力有问题。”训练手指的动作可以用对指捏起大米花、穿珠子、折纸、写字等活动来做。
  语言 包括发音、懂话、说话三个方面。弱智儿童有语言障碍的很多,绝大多数(不包括极重度智力落后儿童)弱智儿童能懂一些话,但说不出来。他们的听力和语言器官并无障碍。要训练弱智儿童的语言,必须做到使他们能懂会说。的确,语言的训练任务十分艰巨,家长不要着急,应耐心教学。语言训练可以用以下这几种方法:
  1 、创造一个语言环境。成人应该常常说着自己正在做的事或孩子正在做的事。如:“我在擦桌子!”“你喝水呢!”如果天天讲一些常出现的字,孩子就会懂了。
  2 、对口型。成人与儿童对坐在桌前,桌上放几种玩具,成人拿起一种玩具,对着儿童说玩具的名称,适当夸张口型,鼓励他模仿。开始他无此意识,时间长了,他也能着意模仿。
  3 、利用实物作教具。儿童常见的是实物。用实物做教具,使他更能理解。
  4 、利用识字鼓励儿童开口说话。成人把要教的字,一个一个写在 12 公分见方的卡片上,一个字教会了,再教一个。这样在儿童学会 100 个字时,则不再往下教,开始学组词,如“大马”、“小狗”等。待儿童能连说两个字了,再教连说三个字,如“大红花”、“小黄狗”等。这以后再教句子,如“老师你好!”、“妈妈上班”等。教识字有两个难点,一个是连说两个字,另一个是回答问题(不是模仿)。家长要有耐心。注意:识字在这里只是一个方法,只要求儿童会发字音,不要求理解字的意思和书写;所用的字一定是常见的。这样,可以提高他识字的兴趣。
  5 、说儿歌。由于儿歌有韵,琅琅上口,儿童学起来比较容易。
  6 、讲故事。待儿童语言有了较大的进步后,可以给他讲简单的故事。要他复述,鼓励他说连贯语言,对训练思维能力有好处。
  认知能力。指适应性行为(包括看、听能力,摆弄物体、手眼协调等)和颜色、形状、数的抽象概念的认识。这部分的训练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颜色、形状。最难的是数概念,对于颜色或形状,应先巩固一种再教一种,不要对比着教。比如学认红色,只认红色,会了,再教绿色,然后再混合,让他辨认。数概念在幼儿阶段可不教,如果他能够在生活中懂得 1 、 2 ,那就行了。
  个人与社会行为。包括与人交往的礼貌、适应新环境和生活自理能力。这部分内容要专门训练。训练的方法与训练正常儿童的方法基本相同,在日常生活中训练,但要多次重复。
  不良行为的纠正
  不良行为指不符合社会要求一个儿童应有的行为。如:胆小、退缩、唾人、毁坏东西、重复动作等。这些不良行为虽在正常儿童身上也有,但在弱智儿童身上则更多、更难纠正。可以用的纠正方法有:
  1 、不予理睬。主要用在这种行为不伤及他人,情节又很简单的时候。
  2 、转移注意力。特别用在任性、固执等行为上。
  3 、讲道理。用在智残程度较轻、年龄稍大的儿童。在讲道理时,语调要坚决,态度要严肃。
  4 、给予温暖。对胆小、孤僻、退缩行为的儿童用,让他体会到只有和别人在一起时才会得到快乐。
  5 、惩罚。在儿童有伤害性行为时,必须把他抱离现场,离开被伤害对象。这本身就是惩罚。待他平静之后,再讲道理,即使他不懂,只是机械地执行,也要他道歉。为了给儿童深刻的印象,有时也可以象征性地打儿童一下手心或屁股,但不要为了自己出气打孩子。
  家长应注意的问题
  1 、永远记住:早期训练的目的是使他们的潜在智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不是让他成为正常儿童。
  2 、对弱智力儿童要有期望,但应与他的智力水平相称。
  3 、不管儿童能力的起点多低,都要从他的起点开始训练。企图跳越起点而训练,不会有好的结果。
  4 、不要问病因,而要注意智力落后的程度。不同程度的儿童应有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育并不因病因不同而改变方法。
  5 、教学内容应接近生活。远离生活的内容不要教,因为他们缺乏想象力,不能理解。
  6 、训练一经开始,就不要停止,否则会前功尽弃。
  7 、要特别强化正确的行为。物质强化(如给一块小饼干)适宜幼小儿童。对年龄稍大,智力有进步的儿童,可用精神强化(如拍一拍,亲一亲,给一朵小红花等)。
  8 、不要批评弱智儿童学习能力差,应保护其自尊心。
  9 、不要过分迁就和溺爱,否则会养成他的依赖性,这是学习的大敌。
  10 、做观察积累,会发现儿童微小的进步,也能加强家长的训练动机。
  11 、家庭成员的态度与做法必须一致,否则儿童会无所适从。
  12 、要倾听儿童的心声,不要粗暴对待。
  13 、教孩子的东西要少,这样经过努力,才能学会。
  14 、利用轻柔的音乐,安定他们的情绪;利用欢乐的音乐,激发愉快的情绪。因为弱智儿童喜欢音乐。
  15 、对弱智儿童讲话要慢,突出重点。因为他们理解慢,自己不会抓住重点。
  16 、此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样适用于重度和深重度的弱智儿,但要达其顶点,努力更大,但也不应放弃。
  无论对任何一个弱智儿来说,训练和教育都是有益的。弱智儿童和正常儿童一样,都应受到教育。

(2) [弱智儿童]智障儿童教育研究报告

  智力障碍又称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小编整理了智障儿童教育研究报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与此同时,影响人类自身安全的种种因素也随之日益增多。智障儿童由于智力和身体存在的缺陷,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较正常儿童更多的安全威胁,其中尤以烧伤、烫伤、气管异物、交通事故、意外坠落等为常见的意外伤害。这些意外伤害带来的后果不仅影响了智障儿童的身体健康,对他们的心理造成终身阴影,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特殊教育的目的是使智障儿童形成基本的实用能力和良好习惯,成为平等的公民,取得生存的权利。 要生存就要融入社会,要融入社会首先必须保证自身安全,因此,安全是生存的首要条件,而安全教育也就成为智障儿童特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特教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安全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技能。本文拟就智障儿童安全教育的特殊性及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智障儿童安全教育的特殊性
  相比于正常儿童,智障儿童安全教育有其非常特殊的性质。智障儿童面临的安全隐患之所以比同龄的正常儿童多,是因为他们的智力和体能都十分有限,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对外界危险事务也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例如他们容易患有视觉损伤(折射误差、斜视、弱视、白内障等),轻度智障儿童感受性降低,一般很难或不能辨别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的细微差异,严重程度的智障根本不能辨别多种颜色。加之听觉迟钝,知觉速度慢,容量小,不够分化联系少,很难及时发现外界来袭的危险;他们的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独立生活经验,即使能发现来袭的危险,也很难迅速有效地做出判断和及时规避。
  正常儿童虽然也面临着诸多的安全威胁,但是他们的接受能力强,经过家庭及学校教育并不断总结积累自身经验,很快就能形成一定的安全意识。智障儿童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大脑经历过不同时间、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损伤,给认识活动带来了持续障碍,其障碍表现的形式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特教工作者在进行安全教育时对每个儿童的病因有比较透彻的了解,根据医生诊断和儿童的在校表现,针对具体情况予以区别对待。又如对正常儿童的安全教育可以采用谈话的方式讲授,而智障儿童缺乏语言逻辑思维的能力,单纯的讲授很难收到满意的效果。
  在记忆方面,由于运动记忆容易激起智障儿童的情绪活动,其记忆效果就好,形象记忆略差,词汇的逻辑记忆难度最大。又,意义识记差,机械记忆相对较好。以上种种,造成了智障儿童安全教育的特殊性。
  在安全教育过程中,特教工作者要以体贴平等的态度对待智障儿童,体谅和容忍他们的过失,给他们以安全感和信任感。智障儿童由于大脑受损,记忆力差,前学后忘。因此,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一定要反复讲,不厌其烦地多次灌输,并将交通安全、用电安全、体育活动安全的标志物品宣传画在校内各专区域内张贴,以便让孩子们经常看到,并定期组织演练,相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同时,我认为特教工作者必须意识到,要有效的进行智障儿童的安全教育,最正确的方法并非是单纯紧盯着他们的缺陷加以弥补,而是设法找到智障儿童的优势予以培养。
  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自我保护意识的形成
  智障儿童面临和终将面临的安全隐患不胜枚举,其中很多是难以预料的。部分家长出于对子女的怜爱乃至愧疚心理,给智障子女以过分的保护,导致智障儿童过分依赖监护人,如丹娅、暑薇等同学。学生的自理能力与其身体的增长不成正比,长久以往,儿童自理能力得不到发展,离开监护人,就无所适从,一旦处于突如其来或未曾经历的危险之中,便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所以仅仅针对具体危险源进行的教育和过分的包办保护并不是长久的和万能的,只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意识才能使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从容面对一些危险。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让智障儿童养成生活中的良好习惯,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或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启智教育课程中均有专题的课程讲述,教师须反复跟孩子们强化训练,例如:上下楼梯时一定要靠右行走、扶栏杆,不推、不挤、不奔跑。行路时一定要走人行道并尽量靠内侧;过马路时一定要走斑马线,开锁进门时看看有没有陌生人站在后面;独自不要用火,喝开水或热汤时要先吹一吹、试一试;吃饭的时候不要嬉笑打闹,等等。凡是儿童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不要一切都包办代替。只要时时注意这些生活小节的训练,通过多次反复的提醒和训练,长此以往,孩子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就知道了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了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
  三、适时和适量的原则
  智障儿童因大脑受到损伤而使其认识活动产生持续障碍,这种认识活动障碍是时刻与之相伴的。他们记忆的目的欠缺,有意识记忆差,表现为健忘、易疲劳。如“精神发育不全”、舞蹈症、脑外伤、脑积水儿童等都有易疲劳的特点。因此,进行安全教育一定要在其非疲劳期间。一旦儿童有了疲劳感,任何教育都难以接受,特教工作者必须掌握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时机予以安全教育。
  由于智障学生的大脑受到损伤,不随意注意占优势,表现为特别好动,其“注意点”是以自己的注意为中心,注意范围狭窄、稳定性差,情绪不稳定,如先天智障、脑外伤、脑炎后遗症、舞蹈症儿童均有这一症状。所以,对这些儿童进行安全教育时,不能在单元时间内给他们呈现多个刺激,要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刻抓紧讲授,内容要浅显易懂,生动有趣。学习的时间不能长,时间一长,疲劳感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就会随时出现。学生一旦出现这些现象,教学效果就得不到保证,因此发现有疲劳感时,我们就应停止教学。
  四、游戏——观察学习——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
  一般,针对智障儿童注意力很难集中的特点,教师要不断变换刺激的方式,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智障儿童最大的困难是他们不能看见和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就是他们一旦离开了直观形象的“事实”,就对事物关系不能思考。另外,智障儿童的注意力还带有情绪特点,对自己感兴趣的和直观事务容易较引起他们注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教学实践中,宜采用观察学习法。所谓观察学习,是指模仿他人获取新技能的过程。第一个过程是注意过程,是关于模仿对象和观测者的特征;第二个过程是保持力;第三个过程是运动再现。为了方便模仿,应该给予儿童表现所学技能的机会,并对他们的表现做出准确的反应。第四个过程是动机过程,运用强化过程对儿童模仿有重要作用。通过直接的、外部的强化,被观测者的替代强化和良好表现的自我强化,可以获得学习的成功。
  例如游戏就是智障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也是最形象最直观的观察学习过程。智障儿童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对丰富直观而正确的事物表象而获得。在游戏过程中,孩子容易形成正确的事物表象,可以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知识。教学知识点在游戏过程中要反复地重现,便于牢固地保存在孩子的头脑中,起到强化训练的作用。通过看和做,听和说,孩子能实际地感知物体的各种不同的行状、色彩、表面性质等多方面的特征,形成正确而丰富的表象。这些为孩子的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提供了营养,有助于克服各方面的障碍。
  通过游戏,可以让智障儿童比较轻松而有效的掌握自救技能。例如:为了对智障儿童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和迷路后回家的技能培训,可以开展如下游戏,先布置好红绿灯和斑马线等场景,准备好特制的交警制服和反光背心,首先由教师扮演警察和迷路儿童的角色,让智障儿童观察学习,然后让智障儿童轮流模仿扮演“警察叔叔”和迷路儿童,学会看红绿灯,学会走斑马线,学会分辨交警着装,学会分辨老人面容,学会迷路时寻找警察叔叔或和善的老人给予帮助,学会使用求救或请求帮助的生存词汇,学会较熟练地说出父母的姓名、电话号码和家庭住址,学会分辨和使用110、120、119等求救电话。引导智障儿童设想出各种各样自救自护的方法并进行演习,提高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
  在游戏中,教师可以扮演迷路儿童,向智障儿童扮演的警察叔叔请教,增强智障儿童的模仿学习。被成人模仿是对智障儿童有力的刺激物,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在游戏中,要较多地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等,这样才能以色彩、活动画面和音响等诸多因素刺激智障儿童的多种感官,以集中他们容易分散的注意力,克服他们在认识活动中普遍存在的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和易疲劳等常见的毛病,吸引他们投入到游戏中来。
  总之,对智障儿童的安全教育应该是最直观、形象、有趣的,才容易使他们明白和认识安全的规律,才能使他们较容易思考,利于头脑中安全概念的逐步形成。
  五、多表扬多鼓励、但也不能完全排除适度合理的惩罚
  智障儿童都很单纯,比较正常儿童更需要表扬和鼓励。在安全教育中,教师要精心提供循序渐进的学习内容,依次提供事实和简明的概念信息,使智障儿童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得到成功经历,避免形成失败定势。教师还应帮助他们学习总结、概括,从而将已学信息运用于新的经历,加强正确的回应以强调成功的经历。例如在“警察叔叔和迷路儿童”的游戏中,当扮演迷路儿童的智障儿童顺利回答问题后,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他们加以表扬、鼓励,让受到表扬的儿童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对于易受暗示的其他儿童也可起到一定的鼓励作用和影响。同时,也可“荣升”他们扮演自己所崇拜的警察叔叔,让他们以交警的身份接受迷路儿童咨询,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令人兴奋的奖励。教师对智障儿童恰当行为的这种奖励,其实是给其他儿童树立了一个正确的模仿榜样,从而增强他们对成功榜样的模仿。
  智障儿童大多不能理解教师“苦口婆心”的教育,简单的指责、惩罚,不仅不能产生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导致错误行为的加剧。因此在智障儿童的安全教育中切不可轻易批评、指责。不过适当的惩罚教育还是有必要的,当然这种惩罚与对正常儿童的惩罚教育有着完全不同的形式。例如在前述“警察与迷路儿童”的游戏中,将失败的角色扮演者暂时排除在游戏之外,或者将不称职的警察扮演者“降级”为迷路儿童扮演者,对智障儿童来说,都是一种实际意义上的惩罚,但只要游戏的组织者——教师能正确处置,反而会激起儿童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用更好的表现换取重扮自己中意的角色。
  六、培养责任感,提高自律性
  智障儿童往往受到过多呵护,不理解社会行为规则,一般都缺乏责任感,其中很多人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也缺乏自律的概念。特教工作者可以通过交给适当任务,以锻炼、培养他们的安全责任感,提高自我保护的自律性。例如每天安排一个表现较好的智障儿童担任执勤小“保安”,负责检查教室、活动室、活动器材的安全情况,发现不安全的因素马上报告老师或是提醒大家注意,对班上其他智障儿童不安全的行为也可以指出、纠正。在活动中他们既要检查别人,自己更要做到以身作则,否则就会失去当执勤小保安的资格;也可以通过安排智商相对较高的儿童监督智商较低的儿童,发现其不安全行为即报告老师。通过这样的任务过程,他们的责任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都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特别要指出的是:特教工作者在智障儿童面前决不能因为自己是健全的成年人,而随意做出对智障儿童来说是冒险的动作和行为。因为智障儿童大脑受损,在认识活动方面易受暗示特别是易受教师的影响,教师的行为是他们模仿的榜样。因此,教师在智障儿童面前的一举一动,都要想到将对儿童产生什么影响,也就是说,特教老师在工作中同样需要安全责任感和自我保护的自律性。
  综上所述,生存权是公民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权利,智障儿童和其他身心健全的公民一样享有同等的权利。从大处说,这个群体的社会地位、生活水平以及受教育程度都是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从小处说,每个智障儿童的平安直接影响到其整个家庭。因此,智障儿童的安全理应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而智障儿童安全教育更是特校及全体特教工作者的职责所在。特教工作者应从仁爱之心出发,通过科学的安全教育和训练,使智障儿童在能力上的不足,人格上的欠缺得以补偿,帮助他们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遵守社会安全规范,过上有尊严而独立的生活,最终达到为智障儿童生活社会化而进行教育的目的。

(3) [弱智儿童]走近智力障碍儿童作文1500字

  由于人们的先天素质和遗传因素、后天生活环境及主观努力等条件的不同,人的智力存在着个别差异是不容置否的客观事实。在农村教学近十年间,不难看到班级里总会有那么个别的智力障碍儿童。他们的智商通常测试为50—69之间,属于轻度智力迟滞。这样的学生,往往处于教育的黑三角,老师认为是“朽木不可雕也”,所以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同学认为他们笨,不愿与其玩耍;少先队组织的各类活动,理所当然他们只能观看,而不能参与。这个事实向我们教育者提出要求,不能把智力障碍的儿童放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教育者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让他们在普通教学班级里获得一定的发展。
  一、教师应使用积极性的语言。积极性的语言指教师的语言里含有赞美、表扬、肯定和激励性的因素。课堂上适宜对智力障碍儿童提简单的问题,然后一句“你回答得真好”可以让他们充满自信的听教师上课。当他们做值日、扫地、热心帮助同学、学习上有点滴进步等等时,教师都应及时给予表扬,以此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二、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这类儿童的智力水平同正常儿童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学习难度大,跟不上同学们的步调。教师要先从自身的心理上调整对他们的态度,同一个道理需要教师举若干个例子,慢慢讲解,他们才能弄懂。因此千万不能急于求成,不应与一般正常儿童看待,要给予充分的个别辅导。
  三、辅导时适当延长学习时间,降低学习要求。智力障碍儿童一般反应慢,记忆力较差,因此学习同样多的知识对他们来说需要花上正常儿童两倍甚至更多的时间。这就需要教师在辅导时要适当延长学习时间,来巩固强化记忆学习知识。另外降低学习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承认智力障碍儿童与一般正常儿童的智力差距,就不可能要求辅导时要他们达到正常儿童的水平,如果强行训练,只会徒劳无功,不如减少学习难度,让他们掌握自身水平力所能及的知识。例如:记忆词语,一般儿童要求会写二十个,对他们来说能写上十个就可以了。
  四、用集体的力量温暖智障儿童的心。良好的班集体可以促进一个人的进步,教师应先从自身做表率,带领班集体从学习、生活上关爱他们。同学之间成立“帮扶对子”,“爱心小伙伴”,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消除隔阂,同时语言、动作也得到锻炼。
  五、教师应对智障儿童进行心理治疗。这类儿童一般敏感、多疑、内向,教师应具备简单心理治疗的方法,通过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等减轻他们的焦虑情绪,克服不良行为习惯,正确对待自己与同学们的差距,鼓励他们克服自卑心理,以便较为顺利的学习和生活。
  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相信轻度智力障碍儿童更有自制力,学到的知识更多,有更好的态度和判断力。
[走近智力障碍儿童作文1500字]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62074/

推荐访问:弱智儿童图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