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节能标准

来源:教学设计 时间:2018-07-25 19:00:02 阅读:

【www.bbjkw.net--教学设计】

篇一:[建筑节能标准]建筑节能论文

  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关于建筑节能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能耗很大,因此节能已经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讲述了建筑节能的含义、重要性以及节能现状,并探讨了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的节能措施。
  关键词:建筑 节能
  1建筑节能的含义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建造、改造和使用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建筑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建筑技术、设备、材料、工艺和产品,提高保温的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的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并利用可再生的能源,以保证建筑绿色建筑的需要。
  2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目前全球范围内煤炭、石油、天然气三种传统的能源日趋枯竭,人类不得不转向成本较高的水利、生物能、地热、太阳能、风力和核能。我国的能源问题也很严重。我国能源发展主要存在四个问题:①人均能源的拥有量、储备量都低;②能源资源的分布不均匀,主要表现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能源短缺和农村商业的能源供应不足;③能源结构依然以煤为主。全国年耗煤量已经超过了13亿吨;④能源的利用效率低,比发达国家低1 0%。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我国建筑的能耗大幅度上升,建筑总能耗达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45%。我国现有建筑中95%以上仍是高能耗建筑。如果我国仍然执行节能水平比较低的设计标准,将会存在很重的能耗负担并且治理很困难。建筑能耗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负担。因此建筑行业全面节能势在必行。
  3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
  我国开展的建筑节能工作主要采取的是先新建后改造的策略。但到目前为止,建筑节能的工作仍处于起步的阶段,房屋建筑中普遍存在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和气密性差,供暖、制冷空调系统的效率低下等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1)高耗能建筑的比例大,我国每年新建的房屋中,99%以上都是高能耗建筑;既有的建筑中,仅有4%采取了节能的措施,单位建筑面积的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
  (2)建筑节能的状况落后,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究与推行建筑节能的技术,而我国却没有重视,导致我国建筑外墙传热系数为发达国家的3~5倍,外窗的传热系数是2~3倍,屋面的传热系数为3~6倍。
  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建筑节能的建设成本高,初期的投资较大;房地产开发商追求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利润;建筑设计、施工、监理等从业人员的建筑节能的意识淡薄;建筑的节能材料、施工的工艺技术发展相对缓慢;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不到位,国家建筑节能方面的法律和法规配套不全;国家及地方对建筑节能的鼓励政策支持不够等。
  4节能措施
  4.1健全法规和行业规范
  尽管国家出台了很多鼓励建筑节能的文件,但是多为指导性的文件,没有针对性强的行业规范,当然这也与目前的建筑节能技术不够成熟有关。国家要增强法律约束与强有力的执行机制,增加建筑节能工作的可行性。
  4.2重视建筑物围护结构节能
  建筑物围护结构的节能主要是提高建筑物墙体、门窗及屋顶等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的性能。
  4.2.1墙体
  在建筑物的围护结构中,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很重要,直接影响到建筑物采暖能耗的大小。主要有以下几个措施:①合理地选择外墙保温隔热的方式,优先选用外墙外保温的技术。②加强新型墙体材料研发的力度,采用绿色墙体新材料。③推广使用新型外墙保温的隔热材料。如保温材料可采用聚苯板等。
  4.2.2门窗
  门窗是建筑围护结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建筑物室内外能量阻隔最薄弱的环节。因此,门窗的节能是建筑节能的关键。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合理地控制窗墙比。②注重门窗细部施工的质量,确保门窗结构的气密性。③采用新型的节能玻璃,增强玻璃的保温隔热性能。④优选新型门与窗框型材。
  4.2.3屋面
  屋面的节能主要是通过改善屋面层的热工性能来阻止热量的传递。其节能的措施主要有:①注重选材。屋面保温隔热层选用导热系数低、密度及吸水率小的保温材料。②推广使用新型节能的保温隔热材料。
  4.3优化节能建筑的政策、经济和市场环境
  加快建筑节能政策法规体系建设主要措施有:完善建筑节能的工作机制、建筑节能的监管体系,加强监管力度,强化工程全过程的监管,并对建筑使用的材料和设备标明节能标准的要求,使建筑节能的专项检查制度化;把建筑节能作为工程评优的重要内容,出台建筑节能经济的激励政策和奖惩措施;遵循市场的原则,依靠经济的杠杆撬动。对推广节能新建建筑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金和外资参与既有的建筑改造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作用,促进资源的节约和有效的利用。
  4.4进一步完善建筑节能技术的体系
  积极地开展建筑节能技术和节能管理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推广应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和新材料。进行优势资源的共享,对成熟的节能技术进行系统的整理,推广可循环利用的新型建筑材料。重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高建筑的品质,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5结束语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现有的能源形势很严峻,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很难缓解。我们必须节约使用能源,逐步扭转能源浪费的严重状况。尽力达到全面的建筑节能,这样可以从根本上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和合理的利用,缓解我国能源资源的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保护环境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篇二:[建筑节能标准]有关建筑节能的论文

  现如今,随着建筑节能意识的增强和能源短缺的压力,“节能建筑”“绿色建筑”、成为当前最热的话题,绿色节能建筑的标准应该统一的,看看下面的有关建筑节能的论文吧!
  有关建筑节能的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建筑的功能越来越强,建筑节能的重要性也日益明显。本文对建筑节能简要概括,通过对建筑节能设计、给排水技能设计其分析,且对建筑节能设计技术措施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建筑节能节能概括节能设计措施
  1建筑节能概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预计到2020年,全国城市生活人口将达到56%以上,建筑物和设施也将成倍增加,建筑能耗的增加将不可避免。如果我国不采取有效的建筑节能措施,按照目前的建筑能耗状况,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比2004年增加2.5亿吨/年标准煤和新增加耗电量5800~6300亿度/年,总计折合电力约1.3万亿度,新增量相当于目前建筑总能耗的1.3倍。我国人口众多,城市化进程后如果按照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使人均建筑能耗接近发达国家的人均水平,需要消耗全球目前消耗的能源总量的1/4来满足中国建筑的用能需求,这显然是不可能,本设计执行《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JGJ24-86)、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0-2006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1-2007。按夏热冬暖地区住宅建筑之要求进行外围护结构的建筑节能设计,外墙采用新型加气混凝土砌块,东西墙内墙面采用保温砂浆内保温,屋顶采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外墙门窗采用铝合金普通单框镀膜玻璃窗。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建筑能耗问题,积极探索一条不同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的节能途径,在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建筑能耗,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2建筑节能设计原则
  节能建筑就应该是环保建筑,充分利用阳光、雨水等可再生能源,最大限度的节电节水,大力发展绿色节能建筑是中国建筑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在节能的建筑设计上要遵从以下原则:
  2.1资源利用效率要达到最高。建筑设计的资源利用效率要达到最高的原则,指的是对各种建筑用的资源,包括能源、土地、水、各种建筑材料等,都要高效率地利用,尽可能的节约能源。
  2.2对环境影响最小。要达到对环境影响最小,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防止建筑对土壤、空气和水的污染;二是尽量使用本地建材。这也是对环境影响最小的一项措施,因为这样可以减少运输对环境的影响,而且可以支持当地经济的发展:三是重复利用建筑材料。在建筑选材时,要考虑材料的可循环使用,这是鼓励利用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四是要尽可能利用既有建筑,提高建筑物的寿命。
  2.3对生态环境最好。对生态环境最好指的是对人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健康最为有利,通常我们说“以人为本”是正确的,但同时不要忘了其他物种。人也是自然生态中的一部分,“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原则,不单只是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更应该使其与生态环境保持应有的平衡关系,需考虑到未来的的可持续发展。
  3给排水节能
  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水件;住宅卫生间坐便器采用容积为6L的冲洗水箱;各用水部门采用计量收费,每一住户设水表一只水池,水箱溢流水位均设报警装置,防止进水管阀门故障时,水池,水箱长时间溢水;给水系统采用竖向分区方式控制最不利处用水器具处的静水压不超过0.45MPa。(1)卫生间大便器采用冲洗水箱。(2)用水量大的部位(如游泳池补水等)设分水表计量。(3)绿化用水采用微喷滴灌式浇洒,并设置单独用水计量装置。(4)水池水箱溢流水位均设报警装置。(5)生活用水点控制给水压力,生活给水二次加压采用恒压变频给水设备
  4建筑节能技术措施
  4.1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墙体采用岩棉、玻璃棉、聚苯乙烯塑料、聚胺酯泡沫塑料及聚乙烯塑料等新型高效保温绝热材料以及复合墙体,降低外墙传热系数。
  采取增加窗玻璃层数、窗上加贴透明聚酯膜、加装门窗密封条、使用低辐射玻璃(low-E玻璃)、封装玻璃和绝热性能好的塑料窗等措施,改善门窗绝热性能,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热传导。
  采用高效保温材料保温屋面、架空型保温屋面、浮石沙保温屋面和倒置型保温屋面等节能屋面。在南方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屋面的采用屋面遮阳隔热技术。
  采用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通风、遮阳、自然采光等建筑围护结构优化集成节能技术。例如,双层幕墙技术是中间带有可调遮阳板、且可通风的方式,夏季可有效遮阳和通风排热,冬季又可使太阳光透过,减少采暖负荷。
  4.2能源系统节能控制技术
  采暖空调系统的控制技术是对既有热网系统和楼宇能源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实现优化运行节能控制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三种方式:VWV(变水量)、VAV(变风量)和VRV(变容量),其关键技术是基于供热、空调系统中"冷(热)源-输配系统-末端设备"各环节物理特性的控制。
  4.3热泵技术
  热泵技术是利用低温低位热能资源,采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的一种技术,主要有空气源热泵技术和水(地)源热泵技术。可向建筑物供暖、供冷,有效降低建筑物供暖和供冷能耗,同时降低区域环境污染。
  344采暖末端装置可调技术
  主要包括末端热量可调及热量计量装置,连接每组暖气片的恒温阀,相应的热网控制调节技术以及变频泵的应用等。可实现30%-50%的节能效果,同时避免采暖末端的冷热不均问题。
  4.5新风处理及空调系统的余热回收技术新风负荷一般占建筑物总负荷约30%-40%。变新风量所需的供冷量比固定的最小新风量所需的供冷量少20%左右。新风量如果能够从最小新风量到全新风变化,在春秋季可节约近60%的能耗。通过全热式换热器将空调房间排风与新风进行热、湿交换,利用空调房间排风的降温除湿,可实现空调系统的余热回收。
  4.6独立除湿空调节电技术
  中央空调消耗的能量中,40%-50%用来除湿。冷冻水供水温度提高1℃,效率可提高3%左右。采用除湿独立方式,同时结合空调余热回收,中央空调电耗可降低30%以上。我国已开发成功溶液式独立除湿空调方式的关键技术,以低温热源为动力高效除湿。
  4.7各种辐射型采暖空调末端装置节能技术
  地板辐射、天花板辐射、垂直板辐射是辐射型采暖的主要方式。可避免吹风感,同时可使用高温冷源和低温热源,大大提高热泵的效率。在有低温废热、地下水等低品位可再生冷热源时,这种末端方式可直接使用这些冷热源,省去常规冷热源。
  348建筑热电冷联产技术
  在热电联产基础上增加制冷设备,形成热电冷联产系统。制冷设备主要是吸收式制冷机,其制冷所用热量由热电联产系统供热量提供。与直接使用天然气锅炉供热、天然气直燃机制冷、发电厂供电相比,上述方式可降低一次能源消耗量10%-30%,同时还减少了输电过程的线路损耗。
  349太阳能一体化建筑
  太阳能一体化建筑是太阳能利用的发展趋势。利用太阳能为建筑物提供生活热水、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同时可以结合光伏电池技术为建筑物供电。
  4结语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的消耗和需求日益增加,用电量也迅猛增长,如何合理地利用能源,降低能耗,积极开展和推进建筑节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节能减排的角度出发,我国现阶段发展建筑工程时应注意对先进节能技术的引入,并坚持可持续的贯彻实施。
  参考文献:
  [1] 宋江渝.米延华. 建筑节能设计探讨[J].浙江建筑,2006(06)
  [2] 张晓健. 建筑节能设计的要点浅析[J].天津建设科技,2003(01)
  [3] 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的探讨[J].建筑节能, 2007.4.9

篇三:[建筑节能标准]建筑节能措施分析论文

  在现代建筑业发展过程中,建筑节能是其中无法回避、必须给予重视的根本性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建筑节能措施分析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当下发展节能减排建筑的不利因素,然后阐述了建筑节能减排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节能减排,不利因素,措施。
  一、当下发展节能减排建筑的不利因素
  1. 认识理念的局限。
  关于建筑节能减排建筑真正内涵的普及工作仍然滞后。首先,很多地方还没有将绿色建筑放到国家能源安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缺乏认识的积极性和行动的主动性,相关节能减排工作得不到具体落实。其次,由于我国节能减排建筑推行得比较晚,各界对绿色建筑的理解和观念上存在很大误差,对绿色建筑的真正含义没有全面了解。有些人甚至认为节能减排建筑需要增加大量投资,是高成本、高技术建筑,现阶段难以将节能减排建筑理念真正实现到建筑工程上。
  2. 有关建能减排法律法规仍有待完善。
  绿色建筑在我国刚刚起步,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对于节能减排建筑缺乏强制性的要求,我国对节能减排建筑在法律上没有严格的要求,没有将节能、节地、节水和节林等相关规定纳入到相应的法律法规中,因此,对于节能减排建筑的要求在建筑行业上实施起来比较难,缺乏可操作的具体的制度。
  3. 落后的激励政策。
  节能减配制度与市场机制的结合度有待于提高,相对于各种法律、准则和法规的不断完善,激励优惠政策相对落后。虽然目前已经颁布了一些可再生资源在建筑规模化应用的财政补贴政策,但支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的财政税收机制仍待需要进一步完善,缺乏对绿色建筑的补贴与税收减免的有效激励政策,这样很难激发企业开发绿色建筑的积极性。
  4. 在技术选择上缺乏正确的认识。
  在绿色建筑的技术选择上,有很多企业都缺乏正确的认识,总认为节能减排建筑需要将所有的高精尖端技术和产品集中运用于建筑工程中,总是想把素有绿色节能的新技术不加以区别地堆积在一个建筑工程中。一些项目还盛行起了为“绿色”而“绿色”,堆放一些无实际价值的高新技术,很多建筑企业过分地以来器械设备和技术系统来保证建筑物的质量,以至于忽视了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措施,这样便会直接提高建筑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难找到立足之地。
  二、可持续建筑的节能减排措施
  1. 推行节能环保建筑理念。
  可持续建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只是需要建筑师具备强烈的环保理念,需要采取相应的设计手段,而且还需要管理部门、业主都要具备强烈的环保意识。这种多关系的合作,需要在整个建筑过程中确立明确的评价和认证系统,以定量定质的手段来检测建筑设计生态要达到的标准效果,用一定的指标来衡量所要达到的预期绿色建筑的程度。同时,评价系统不仅仅是用来检验可持续建筑的具体实施,而且更是一种为建筑市场提供制约和规范,促使相关建筑人员在设计、运行、管理等过程中更多地把节能减排考虑进去,引导建筑向绿色、环保、健康的轨道发展。
  2. 不断完善节能减排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让建筑行业实现节能减排,就得先制定一个严格的节能标准。只有在规范的体系下发展建筑,才能够让建筑行业在环保、节能这一环节取得进步。目前,我国虽然在大力提倡建筑的节能减排,但是由于没有一个明确的规章制度,所以不能使这一理念得到很好地落实,而且由于节能减排需要高技术和高成本投入,而建筑企业又不能承担节能环保所需的巨额成本,因此,国家还应当设置一定的奖励政策,对于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得好的建筑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激励建筑行业展开环保的积极性。当然,对于过分浪费能源和资源的建筑企业,要给予一定的惩罚。资源是大家的,任何人都不可以浪费,地球只有一个,只有好好保护,人类才能长久地可持续地生存下去。
  3. 做好可持续建筑评估工作。
  可持续建筑不仅仅是要考虑全国和全球的环境影响,而且还要兼顾开发商和业主的利益。为规范可持续建筑的发展提供考究依据,国家正在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可持续建筑发展导则和标准体系,为节能减排建筑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依据。材料审计部门和工程审计部门在对建筑进行审核时,不仅要保证建筑的质量,而且还要把其中的节能减排情况考虑进去,正确、科学、合理地评估建筑工程。
  4. 努力做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我们国家历来是一个人口大国,能源和资源人均量少。所以,在我们国家发展可持续建筑,制定节能标准和评估体系就必须得把国情考虑进去。在设计建筑是要从环保的角度出发,让生态与建筑工程共赢。在生态技术上考虑“因地制宜”,在低技术与高技术之间要选取适宜的技术策略。同时,在对建筑进行评估时也要实事求是,不仅要在纵向上作比较,而且还要横向作比较。例如,中国有60%左右的农场人口,近年来农村发展迅速,农村能耗不在不断增加。所以在农村建筑中要大量提倡充分利用当地的再生资源,例如秸秆、动物粪便,而且农村建筑不受光线影响,所以我们要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建筑,发展沼气、生物质的高温热解制气,充分利用太阳能、自然光能和风力等能源。这样不仅解决了农村生活对能源的需求,而且减缓了我国能源紧张的局面,为环保事业贡献出一份力量。
  5. 节能技术创新化
  建筑节能减排的关键是技术的创新化, 发达国家节能建筑都较重视对建筑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目前我国建筑节能减排技术研究队伍较为分散, 缺少专业性研究机构。另外,节能技术研究层面主要集中在提高建筑外围护结构、空调热工性能方面,而忽视对相关配套的设计、施工技术方面的研究,节能减排只是一种表面文章,实际效能不佳。借鉴欧美经验可以看出,未来我国应加强在建筑结构活化技术(包括采光、制冷、隔热、美化、绿化等低碳建筑结构工程技术原理)、能源节约优化技术(包括利用太阳能、沼气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为建筑能源)、节能建材产业技术(包括可再生建材、生态型建材、本土化建材的使用技术,使建筑材料对建筑环境和人的安全性、经济性、节能性最大化)、废物再生循环技术(包括建筑垃圾的再循环利用技术、垃圾庭院式发酵技术配置等)和水资源净化利用技术(包括卫生净水供应保障、雨水收集及净化、污水分散式处理等)。
  6. 节能建筑地域化
  由于我国地缘辽阔, 不同地域的建筑特色比较明显,再加上中西方在气候条件、居住习惯、行为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对国外的一些建筑节能减排经验切不可简单模仿照搬, 必须考虑多样化的建筑气候和地理区域特征。因此,在节能减排建筑设计上,要针对不同地理区域选择不同的设计策略, 进行因地制宜和循序渐进的设计, 从而充分利用不同地理要素彰显建筑节能减排的潜在优势。应倡导建筑节能减排的本地化,最大化融合当地的地理地貌、生物资源、气候区域等自然环境状况,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比较和鉴别,在建筑区域、功能、朝向、形体上进行特色化设计,从而丰富和完善节能减排建筑技术的实践基础。
  三、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行业一直是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行业。虽然建筑行业不断地朝着科学、环保的路线发展,但是很多建筑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和生产为了能在建筑行业实现环境友好型和经济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速度与环境、质量、效益的统一,为了我国人民能够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进行生产活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筑行业需要不断地努力。
  参考文献:
  [1]建设领域节能减排重点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中国建筑能耗现状与节能预测,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2]白生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N ] ,建设报(中国建材) ,2003: 108期.
  [3]覃波,齐海丽,绿色建筑思考[J ],陕西建筑,2008:162期.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61252/

推荐访问: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