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动画片国语]动画片花木兰

来源:观后感 时间:2018-07-25 15:00:04 阅读:

【www.bbjkw.net--观后感】

(1) [动画片花木兰]花木兰观后感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木兰辞
  《花木兰》观后感
  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绝 唱,是这篇长篇叙事诗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现在更有许多人将它拍成了电影,千古流传。
  战争产生英雌,在世无男英雄的情况下,便会有女英雄,北魏与柔然战争没有突出的男人,就有了突出的女英雄花木兰。 她本是个柔弱的女孩,可他为了年老的父亲,就不再柔弱;她本是个织布女子,但她为了父亲,就参军打仗。她从不向男的低头,大声告诉了世人:巾帼不让须眉。花木兰就要出征了,是多么的急促紧张,是多么的昂扬士气,行军多急,军情多紧张,军令如山倒,作为一个少女离开闺阁,投入战场,何异投入另一个世界。她与男人同吃共住,吃一样的苦,受一样的累,却干出与男人不同的事迹,创出了与男人不同的辉煌,同时也证明了“女子哪里不如男?”
  花木兰回来了,这很不容易。她重视生命的可贵,更加懂得家庭的温暖。她拒绝了天子的赏赐,也不愿在朝为官,将荣华富贵轻轻地抛下,她愿驰千里足,早日还故乡。
  她回来了,年迈的父母搀扶着出来迎她,姐姐理妆相迎,弟弟磨刀霍霍向猪羊,以实际行动迎接姊姊的回来。看到这一切,花木兰由衷地高兴,十二年的沙场出生入死,多难。十二年的乔装而不露痕迹,多难,然而这一切都过去,花木兰内心的精神力量,该是何等地伟大。
  日子安定下来,过去的伙伴又来看她,她每次都总是以女儿装见他们,对惊怕的过去的伙伴,花木兰在内心说:知道了么?过去与你一道血战沙场,立下大功;回朝后不愿为尚书郎的我是个女孩子。
  还我女儿本色,花木兰多么自豪。
  动画花木兰观后感
  由迪斯尼制作的动画影片《花木兰》别出心裁,给了我们不一样视觉感受。影片对花木兰的故事进行了改编,但没有改变具体的史实。影片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影片具有幽默、风趣的风格,看起来给人酣畅淋漓的感觉,非常轻松。这样的风格是极受小孩子欢迎的。
  在古老的中国,有一位个性格爽朗;性情善良的好女孩,名叫花木兰,身为花家的大女儿,花木兰在父母开明的教悔下,一直很期待自己能给花家带来荣耀。不过就在北方匈奴来犯,国家正大举征兵的时候,木兰年迈的父亲竟也被徵召上场,伤心的花木兰害怕父亲一会一去不返,便趁着午夜假扮男孩,偷走父亲的盔甲,代替父亲上战场去。花家的祖宗为了保护花木兰,于是派出一只心地善良的木须龙去陪伴她,这只讲话像连珠炮又爱生气的小龙,在一路上为木兰带来许多欢笑与协助。而迪斯尼在第40部年度长篇动画钜片,首次采用中国古老的传奇故事“花木兰”,在600多位迪士尼画师,孜孜不倦历时四年的时间,将传说内容幻化为令人目不暇接的动画场画,其中当然不乏优美的配乐与令人捧腹大笑的幽默罗!影片中的一对活宝——木须龙与蟋蟀,两个原本毫不拉拢的个体出现在了剧中,成了影片的一大看点,他们极尽搞笑之事,木须龙活跃万分,蟋蟀则低调之事,但两者结合在一起则闹出了很多笑料。这条龙虚荣心强,爱面子,具有人性一面,此外,这龙还有疯的特点,让人极为喜爱,洗脱就是活宝一个。在雪山跟匈奴一战的时候,这只龙还在雪崩的时候拿个铠甲冲浪,令人发笑不已。而对于出身于古老中国家庭的花大兰,她自小便是个聪明伶俐,志气高昂的小女孩,虽然她一心一意想要父母为她这个女儿感到骄傲,但似乎常常弄巧成拙,令他自己伤心不已。当她得知年迈的父亲将被徵召入伍,以对抗日渐入侵的匈奴时,花木兰不禁为父亲的安危感到忧心,突生的勇气促使木兰书写告别家乡,女扮男装,代你从军。从此,她在军中英勇作战,为国家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无论从故事体裁还是任务形象塑造上,动画影片花木兰都是我们心目中的经典之作!
  《花木兰》观后感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初中的时候《木兰辞》念的很熟,花木兰是我心中的英雄,代父从军,成全了自己的孝道,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很是惊叹。最近,赵薇的《花木兰》上映,蹭蹭跑去电影院,一睹为快。
  不得不说,真人版的木兰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迪斯尼动画《花木兰》,你入在开始那个牵马离家,打架,偶遇,手法上有些相似。另外,由于我看的是删节版,整个的情节有些突兀,两个小时,太快了。哎,这部片子,如果去掉星星一个元素,或许会好一点,不知道编剧的意图是什么?这样的情节安排在这,相比起动画片和所谓的偶像剧,这部史诗般的电影表现力不够,不伦不类。陈坤与赵薇之间,是友情也是爱情。
  最令我感动的情节莫过于陈坤为了留下大家的性命将自己交出去。这一点处理的很好,陈坤的演技更是没得说,那样沉重却淡定的眼神,用匕首放在自己的脖子上,时光的锻炼,陈坤的眼神中有了沧海桑田。曾经的纨绔子弟金燕西在时光里,蜕变。在他的心里,装下了家国天下,装下了黎民苍生。
  讨厌这样的结局,我不知道在花木兰的心中,文泰死去会更伤心还是就这样咫尺天涯更伤心。在我看来,文泰那一句“忘了我吧”实在是太伤人心,在前一段文泰联合小虎欺骗木兰的过程中,木兰借酒浇愁,却也振作了起来,并不是遗忘,只是放在某个角落,好好的珍惜。最后的最后,灰蓝的天空里,枯黄的树枝占据了三分之一的镜头,木兰呆呆地站在原地,文泰就那样走掉了。这样的结局,为了国家的利益,实在让我惆怅的很。抑或是前面的铺垫不够浑厚,让我看的意犹未尽,真希望早点看到完整版的。
  看电影是一次情绪的累积,画面带着音效让我们走进电影里的世界,和电影的情绪交融,洗涤心灵,我总是喜欢那些能让我思考的电影,希望以后有更多更好的电影。
  电影《花木兰》观后感600字
  “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一首流传了千年的《木兰词》,现在被改编成了电影《花木兰》,我和几个朋友前些天到万达看了这部片子。赵薇做客《咏乐汇》时,说自己看预告片的时候流泪了,看完电影,真的觉得她所言非虚。看到魏国将士唱着军歌“人生百年,如梦如幻,大丈夫生有何欢,死有何憾”,为本国战俘送行时,我落泪了;本是一个阵营的战友,却为了不再让更多的人做无谓的牺牲,要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被柔然部族残杀,这该是多么撕心裂肺的痛楚!看到文泰为救病中的花木兰,不惜割腕喂血时,我流泪了;在木兰身负重伤却又找不到一滴水的情况下,文泰,实际上是魏国皇子,割破了自己的手腕,用鲜血来濡湿木兰干涸的嘴唇,这是何等深情之爱!看到最后两人如此相爱,在国仇家恨前,却不得不分开,我再一次落下了眼泪,为他们无疾而终的爱情。而影院里的其他观众,也不时用手拭着眼睛。很佩服马楚成导演和本片编剧,很熟悉的情节,被拍摄的不落俗套。剧情扣人心弦,整部片子更是始终充满着深沉的爱,魏国将士宁死不屈对本国国土的爱; 花木兰和文泰为了让天下百姓过上太平的生活,放弃了自己的爱情,文泰最终和柔然公主联姻,这是对天下苍生的大爱。发自肺腑的说,本片确实值得一看。

(2) [动画片花木兰]木兰诗与花木兰的传说(2)

  皇上听到此刻,才接口道:“此等心思想我第一次听说,但那该怎么改正呢?”
  “请皇帝下诏,天下男女皆平等,妇女不准裹足穿高履鞋,因为那样太难受了。各门各户不得重男轻女,女子可自由选择郎君。成婚后生男随男姓,生女孩随妈姓,这样能解决无子女继承子嗣宗祠问题。”
  皇上环顾四下无人,便凑近木兰:“就这些吗?可我想让你作我老婆,小妞可应允乎?”
  木兰轻功了得,闪身躲避,问:“皇上为何看上我呢?凭借什么要娶我呢?”
  皇上曰:“你美貌如花而且又是巾帼英雄,这样的女子谁不爱呢?多少女子想得到我的眷顾都不能够,因为我是皇帝,天下是我的,我有的是钱,最有权势,难道你不喜欢荣华富贵漂亮衣服吗?”
  木兰答:“诺!虽众女皆喜漂亮衣服服饰,喜安稳富贵,喜吃喝玩乐,然权利和金钱有尽头吗?多少算多多少算少呢?难道找伴侣的条件必须是要求享受吗?你懂什么叫患难与共举案起眉吗?我们之间差距太大啊皇上,试想,如果我被你强占,天下人知道我乃巾帼英雄,他们知道了你的行为后会怎么看待你呢?外国会怎么看待你呢?再说,凭什么你能拥有无数老婆,你们男人为什么有这个权利?我们女人为什么不能拥有无数老婆,我的事例充分说明,男女应该平等!”
  皇上哑然良久,低下头颅憋出七个字:“谁说女子不如男啊。”
  后皇上允许木兰归家,木兰归家后同其“战友”结婚。从此,花木兰便以花为姓氏。结婚一年后生子,名“花容”,他就是其后名满江湖的梁山好汉“小李广花容”。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在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恁要不相信啊,请往那身上看,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裢啊!还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
  这是豫剧名家常香玉的一段可谓是家喻户晓的《花木兰》唱段,唱的是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花木兰的父亲年事己老,不能参加国家北伐征战,作为女儿的花木兰毅然挺身而出,代父出征。于是随军征战十二年,杀退了敌人的入侵,立下了赫赫战功,归来后皇上欲赏她尚书郎职位,花木兰却不慕荣华富贵,辞而不受回到了家乡,受到了乡亲们的热烈欢迎。这个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妇女为国尽忠、为父尽孝、英勇果敢、奋发有为的高贵品质,千百年来成为巾帼不让须眉的象征,花木兰的形象也成为最受人民群众喜欢的历史英雄人物之一。
  其实,花木兰的故事最早始于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辞》,说的是,北魏太武帝年间,花木兰替父从军,参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战。花木兰多次参与了北魏出击大漠兵伐柔然的战争,而且表现突出,但却无人发现她是女子。战争结束后,朝廷欲授予她尚书郎,被她婉言谢绝。诗歌歌颂了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后世关于花木兰的传说绝大多数都是根源于此,除此之外,关于花木兰的故事无论在正史还是野史中都没有记载,只有在各地方志和诗词戏曲中能发现花木兰的影子。然而,历史上却有许多人考察和探索花木兰的其人其事如花木兰姓甚名谁、祖籍何处、平生事迹如何等等。由于各地掀起争夺历史名人的高潮,以至于目前关于花木兰的家乡竟有了五种说法:
  一是说木兰故里在河南虞城县营郭镇,有木兰祠碑为证。现在虞城仍建有木兰祠,祠中设木兰像,并幸存两块祠碑,一是元代《孝烈将军像辨正记》碑,二是清朝《孝烈将军辨误正名记》碑,当地的各种民间传说和歌谣中也留有木兰从军的故事,并有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一首诗:“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佛云堆上祝明妃。”《商丘县志·列女》卷十一也记载:“木兰姓魏氏,本处子也。世传可汗募兵,木兰之父耄赢,弟妹皆稚呆。慨然代行,服甲胄箭囊。操戈跃马而往,历年一纪,阅十有八战,人莫识之。后凯还,天子嘉其功。除尚书不受,恳奏省亲。”
  二是说花木兰家在安徽亳州,至今遗址尚存。据《亳州志烈女志》记载:木兰,魏姓,西汉谯城东魏村人,即今天的亳州魏园村人。魏园村为淮北一普通村落,并建有高约五米的木兰出征塑像,这为故里平添无限光彩。其村后又木兰故居,墓冢犹存。墓周苍松环护,翠竹成林,春来芍花飘香,蔚为壮观。《光绪亳州志》载:木兰祠在关外,相传祠左右即木兰之家。今祠已毁,遗址尚在。《亳州志烈女志》中还记载:隋代恭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入侵,朝廷出兵迎战。木兰因父亲已经年迈体衰而代父从征,前后征战十二年,屡建奇功。凯旋归来之后,恭帝欲封她为尚书,但是木兰不羡慕荣华富贵,坚决推辞返回故乡了,后来恭帝知道木兰乃是女儿身之后,非常震惊,又想将她收入后宫,木兰加以拒绝,皇帝不许,木兰于是在气愤中自杀身亡。恭帝后悔,赠予她“孝烈将军”的称号。
  三是说木兰为湖北黄陂人氏,木兰山下是其家。木兰山在黄陂城北三十公里处,山高六百余米,峰峦耸翠,风景秀丽,古迹甚多。传说当地有朱氏名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这,立功封为木兰将军。她不受朝禄,解甲归田,恢复红装,侍亲以终。历代在山上祭祀木兰,唐建木兰庙,明建木兰宫,后修木兰殿。现木兰殿在绝壁之上,朱柱青瓦,殿门额刻“忠孝勇节”四个大字。殿内端坐木兰鎏金塑像,男装女貌,英俊神武。两侧山墙,有“登山求嗣”、“河畔习武”、“代父出征”、“凯旋归时等木兰故事彩色壁画,栩栩如生。
  四是说木兰是河北完县人氏,即今天的河北顺平县人,也有木兰祠碑为证。据《完县志》记载,当地现在还建有孝烈庙,又名木兰祠,相传为唐代所建。明万历年间御使何出光曾经主持重修木兰祠,并作《木兰祠赛神曲》十二首以纪念木兰,在序中说:“将军……魏氏女,汉文帝时,老上寇边,帝亲征,大括民兵,殆可空国。将军以父老迈,不任受甲,身伪其子以行”祠内还有一通《汉孝烈将军记》祠碑,上面有“汉世尝作《木兰词》”的记载。
  五是说木兰葬于陕西延安,圣地有胜迹。木兰家住延安城南万花乡花塬头村,为花姓,北魏人。死后葬于村旁山上,称“花家陵”。皇帝还派人送葬,墓下有石阶,两旁分列石人、石马、石狮、石羊。1984年,在延安万花山修复了木兰陵园。该园雕梁画档,典雅壮观,依山建有墓冢,石碑上刻有舒同所书的“木兰诗”、“花将军墓”,以及白居易、杜牧等著名诗人歌颂花木兰的诗词。园内遍植木兰喜爱的牡丹花,塑有木兰戎装石像,跃马横剑,逼真再现了木兰当年的出征大漠、为国杀敌、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形象。
  那么,历史上究竟有没有真的花木兰?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到底是不是真有其事呢?根据上述的考证和探索,不难看到花木兰的故事,只不过是历史的传说,而绝非真有其人。这可以从下面几点分析中可以看出端倪:
  一、花木兰生活的年代。从上面花木兰的五处家乡故里的有关记载上看,花木兰生活年代大致有三个时期,最早的是汉朝时期,最晚的是隋朝时期,还有的就是北魏时期。可以想见,《木兰辞》中的花木兰故事是经过千百年来的民间传说最后形成于北朝的民歌。据有关史料记载,这首民歌还经过了隋唐文人着墨润色后才成为现在这样充满传奇色彩的乐府诗。因此,即便是《木兰辞》中花木兰的故事也很难让人相信真有其人,真有其事。
  二、花木兰的姓氏。从上面花木兰的五处家乡故里的有关记载上看,花木兰的姓氏有花姓,也有魏姓,还有朱姓。这其中不难看出,这些地方为了争夺传说中的历史名人,将本地一个叫做木兰的女子全部按照《木兰辞》中花木兰的形象包装成替父从军的花木兰,为了就是提升当地的名气和地位。同时也可以看出,争夺历史名人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
  三、史书中不见花木兰的任何记载。由于在史书中见不到花木兰的任何记载,因此她的故事只是根据各地的民间传说、民间歌谣,以及各兴建的木兰祠、木兰碑流传下来的,这样的话,历史上是否存在一个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英勇女性的事情应该是很难确定的。加上各地的地方志和口传文学的存在着不确定性,花木兰替父从征的细节更有着千差万别,因此,花木兰的故事只能存在于文学层面上。
  四、“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即便从这首《木兰辞》中看,花木兰的故事也存在极大的虚构性。花木兰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其女身,是不可能的。古代将士出征,行军打仗,住的是军帐,睡的是地铺,花木兰作为一名年轻女子,不讲她的相貌举止如何,就说她的生理卫生、平日生活,也让她难以在十二年的时间里不露出行藏。
  当然,历史上虽然没有真的花木兰,但是却有着千千万万的如同花木兰一样巾帼英雄,她们在国家、民族处于危机的时候,大义凛然,走上战场,英勇杀敌,为国赴难。她们身上所体现的是中国妇女的英雄气概和高尚品质,是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花木兰,姓魏,名木兰,隋代人,故居在河南省虞城县南魏庄。隋时募兵,因父老弟幼,木兰代父从军,凯旋而归,帝欲纳为妃,木兰以死拒之。因此事有失帝誉,故隋朝无人敢用文字记述传颂,只有群众用民歌的形式,赞颂木兰的英雄事迹流传于民间,后经文人加工润色,才成为《木兰诗》。
  唐代为表彰巾帼英雄花木兰,追赠将军,谥孝烈。并在其故居建祠塑像,每年农历四月八日,豫、鲁、苏、皖交界百余里乡众来此祭祀贸易,形成古会,千余年来至今不衰。豫剧《花木兰》和美国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更使花木兰这个形象深入人心、广为流传,成为爱国主义和巾帼英雄的杰出典范。
  花木兰的故事流传广远,一千多年以来有口皆碑。河南省《商丘县志》也记载了木兰是商丘花宋村人(今虞城县营廓镇)虞城营廓木兰祠位于虞城县南35公里处的营廓镇大周庄村,这里自唐代起历代都修建有木兰祠,虽然在战乱中都已经焚毁,但至今还存有记录花木兰事迹的古碑刻两通。
  一通为元代《孝烈将军祠像辩证记》碑,碑文详细记载木兰的身世、英雄事迹及历代修祠情况;一通为清代《孝烈将军祠辩误正名记》碑,于嘉庆十一年立,上写“营廓镇北二里许孝烈将军祠,乃崇祀隋末魏氏女,讳木兰,未字真人,闺阁奇英者也……”
  木兰故里
  元代记录木兰生平的石碑立于元代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石碑有3000多字,翔实地记载了木兰的出生地、姓氏、事迹以及家人资料。这一石碑有力地证明了花木兰为营廓大周庄村人。根据这一历史资料,文化部于2005年11月11日正式确认花木兰故里为虞城营廓,并将虞城县木兰文化传说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脍炙人口《木兰辞》里的词句。“《木兰辞》里有‘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的句子。在花木兰生活的年代,黄河距离营廓镇有100多公里,骑马行走刚好需要一天时间。也是木兰生在虞城的有力证据。
  虞城县被文化部正式确认为花木兰故里,不仅结束了长期以来国内外文化界对木兰故里的争端,而且对木兰学术研究、弘扬木兰文化将起着重要作用。
  木兰辞传说
  确实,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的绝唱,是这篇长篇叙事诗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诗是这样写的: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诗中称天子为“可汗”,征战地点都在北方。黄河姑且不说,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花木兰参加的战事,当发生在北魏与柔然之间。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西晋未年曾被封为代王,后为苻坚所灭。符坚在淝水之战中失败,拓跋氏复国,改国号为“魏”,经过五、六十年的征战,结束“五胡乱华”的十国时代,统一黄河流域。传到北魏孝文帝时已八十六年,经过了五位皇帝,孝文帝崇尚中原汉族文化,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今天的“元”姓即多为北魏皇室后代。当时承平日久,在孝文帝均田令政策下,社会经济发展,花木兰就生活在这样一种社会中。
  这时立国已一百五十八年的北方游牧大国蠕蠕,也就是柔然不断南侵,北魏政权便多次“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甫北三千里。”与柔然大战。
  战争产生英雌,在世无男英雄的情况下,便会有女英雄,北魏与柔然战争没有突出的男人,就有了突出的女英雄花木兰。
  在《木兰诗》中开头就说明了当时的军情紧急:“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而花木兰家中除了年迈的父母,就是年幼的弟弟,衰老的父亲怎能去远征杀敌,可是祖国的召唤又义不容辞,面对这双重的考验,木兰挺身而出:“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好女儿,替父从军的意志,实为对父亲的爱心与对祖国的忠心的凝聚,是巾帼英雄本色的表现。
  花木兰就要出征了,她“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畴,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是多么的急促紧张,是多么的昂扬士气,她早晨告别爷娘,晚上就宿在了黄河岸边,行军多急,军情多紧张,军令如山倒,作为一个少女离开闺阁,投入战场,何异投入另一个世界。暮色苍茫中,一个女战士枕戈待旦,这是何等荒凉而又悲壮的境界。“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见战事是十分的频繁,岁月是十分的漫长,那么多的将军蝶血疆场,花木兰能活着回来是十分的不容易。那可是:
  北风振漠,胡兵伺便;主将骄敌,期门受战;
  野树旌旗;川回组练;法重心骇,威尊命贱;
  利锨穿骨,惊沙入面,主客相博,山川震眩;
  声析山河,势崩雷电。至若穷阴凝闭,凛冽海隅;
  积雪没胫,坚冰在须。当此苦寒,天假强胡,
  凭陵杀气,以相剪屠。径截辎重,横攻士卒;都尉新降,将军覆没;尸填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
  ……鸟无声兮山寂寂,夜正长兮风渐浙,魂魄结兮天沉沉,鬼神聚兮云幂幂,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
  花木兰回来了,这很不容易。她重视生命的可贵,更加懂得家庭的温暖。她拒绝了天子的赏赐,也不愿在朝为官,将荣华富贵轻轻地抛下,她愿驰千里足,早日还故乡。
  她回来了,年迈的父母搀扶着出来迎她,姐姐理妆相迎,弟弟磨刀霍霍向猪羊,以实际行动迎接姊姊的回来。看到这一切,花木兰由衷地高兴,十二年的沙场出生入死,多难。十二年的乔装而不露痕迹,多难,然而这一切都过去,花木兰内心的精神力量,该是何等地伟大。
  日子安定下来,过去的伙伴又来看她,她每次都总是以女儿装见他们,对惊怕的过去的伙伴,花木兰在内心说:知道了么?过去与你一道血战沙场,立下大功;回朝后不愿为尚书郎的我是个女孩子。
  还我女儿本色,花木兰多么自豪。
  木兰故里百姓祭典
  距离虞城县35公里处的营廓镇周庄村,一段柏油路尽头是一个用砖砌起来的朱门大院落,便是名扬天下代父从军的花木兰祠。
  木兰祠院落不大,坐北朝南是孝烈将军祠,砖木水泥仿唐建筑。跨进祠堂,高大的木兰像立在正中央,黄金铠甲大红簪缨,头戴黄褐斗笠,身披果绿战袍,威风凛凛。对着将军祠的是木兰陵园。
  每月农历的初一、十五,木兰祠周边的老百姓都要到祠里烧香,至今不衰。当地老百姓还把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当作花木兰的生日,举办庙会,共同祭奉花木兰。
  1993年,在传说的花木兰生日那天,虞城县成功举办了木兰文化研讨会和首届木兰文化节,进行招商引资。
  1998年,美国迪士尼公司将木兰的故事改编成动画片搬上银幕,赚取了超过20亿美元的票房收入。迪士尼开发花木兰的成功,引起中国人的反思。

(3) [动画片花木兰]木兰诗课标分析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木兰诗课标分析
  一、课标分析
  《木兰诗》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本单元五篇课文以多样的体裁,通过与祖国息息相关的事物来表现爱国主义主题。一样的感情,不一样的表达,都富有动人心弦的力量。《木兰诗》是一首南北朝时北方的乐府民歌,这首长篇叙事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誉为中国古代民歌的“双璧”。学习《木兰诗》,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帮助学生习得古诗文鉴赏的技能,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操。
  二、学情分析
  尽管学生已经进行了上册以及本册一单元中古诗文的学习,但阅读理解古诗文能力毕竟有限,因此,学习本课时要加强文言词语的积累,以丰富词汇;加强文章的诵读,以培养语感。同时,作为一个鲜活生动的案例,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学生责任感缺失的现象,通过木兰为家分忧、为国担责的事迹,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认识,依照新课标要求,确定本课三维目标如下:
  1.教学目标
  ①熟读并背诵全诗,能结合注释、工具书了解故事的大意。
  ②学习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体会互文、排比、顶真、复沓、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③把握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她的优秀品质,培养爱家爱国的情感,增强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本诗详略相宜的写法。
  四、教法与学法设计
  本文学习拟用两课时完成。教学中,依照诗歌的特点,以诵读为主线来设计教学流程,在反复的诵读中将诗歌读准,读熟,读懂,读透,直至成诵。教学中,贯彻先学后导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放手让他们自学,有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加以解决,教师适时做好启发、引导与评价。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
  播放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视频片段,看后,让学生说一下视频中的主人公是谁,你对她有那些了解。学生谈完后,教师总结引导:对,视频中的主人公正是在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巾帼英雄-----花木兰。而现在,花木兰可以说是天下闻名,连美国人都非常喜欢、佩服她 ,并制作了动画片。但是,动画片中的花木兰又不是真实的花木兰,是经过再创造的艺术形象(其中通人性的小龙、蟋蟀)。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原汁原味的中国花木兰是什么样的?好,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木兰诗》,认识一下真实的花木兰。
  【板书课题:木兰诗】
  第二环节:朗读,读准字音
  1、让学生将课本注释中带拼音的生字在原文中注音,然后读课文三遍。
  2、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读完之后纠正字音。
  3、投影显示多音字、通假字、形近字及本课生僻字,齐读。
  4、教师范读,要求注意体会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节奏。
  5、以小组为单位分段齐读诗歌。
  第三环节:默读,读通大意
  1、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文句,理解诗意。
  2、学生有疑难在小组内提出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在全班解决。
  3、教师投影显示重点词和重点句子,让学生解释、翻译,加深理解。
  4、让学生复述各节内容,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第四环节:朗读,读出韵律
  1、独立思考:各节内容不同,朗读时应该运用什么样的语速、语气、语调?
  2、小组讨论并试读。
  3、抽取二个小组进行朗读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4、师生一起讨论并明确朗读要领:
  第一段:代父从军——沉郁舒缓。
  第二段:准备、出征——紧张急促。
  第三段:十年征战——慷慨悲壮。
  第四段:还朝辞官——轻松恬淡。
  第五段:还乡团聚——活泼欢快。
  第六段:双兔为喻——诙谐风趣。 【多媒体显示】
  5、各组按照上面归结的要领再行阅读。
  第五环节:朗读,读懂人物
  1、听名家朗读录音,同时学生思考: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让学生用一句话“我觉得木兰是一个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60365/

推荐访问:花木兰动画片国语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