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来源:教学设计 时间:2018-07-25 15:00:04 阅读:

【www.bbjkw.net--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一: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计划

  数学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学教师的教学,要使学生学会适应日常生活,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计划,欢迎阅读。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计划一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担任七年级三、四班数学教学工作。该两班共有学生117人。首先,以"自强成才"为初一新生的教育指导思想,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理想、目标,使新学期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其次,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 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 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计划二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担任七年级数学,该班共有学生48人。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 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1、理解并掌握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在理解同类项概念的基础上,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合并同类项。
  3、掌握去括号法则,通过去括号对整式进行化简。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进度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
  1.1正数和负数 2课时
  1.2有理数 4课时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4课时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5课时
  1.5有理数的乘方 4课时
  小结 2课时
  2.1整式 2课时
  2.2整式的加减 3课时
  小结 2课时
  3.1从算式到方程 4课时
  3.2解一元一次方程(1) 4课时
  3.3去括号与去分母 4课时
  3.4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方程 4课时
  小结 2课时
  4.1多姿多彩的图形 4课时
  4.2直线、射线、线段 2课时
  4.3角 3课时
  4.4课题学习 3课时
  小结 2课时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
  2、把握好与前两个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
  3、突出方程这个重点内容,将有关式的预备知识融于讨论方程的过程中;突出列方程,结合实际问题讨论解方程;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
  4、把握好"图形初步认识"的有关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好选学内容。
  5、适当加强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习的数量。
  6、强调在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统计观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统计思想;选择真实素材进行教学;
  7、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重利用计算器,丰富学习资源。
  8、搞好教学六认真,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计划三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担任七年级三、四班数学教学工作。该两班共有学生117人。首先,以"自强成才"为初一新生的教育指导思想,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理想、目标,使新学期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其次,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 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 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第四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了解通过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能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
  2.初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初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3.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
  4.进一步体会条形图、扇形图和折线图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
  5.能用计算器处理简单统计数据,进一步体会计算器处理运算的优越性.
  6.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活动,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进度安排
  教学内容课时
  1.1正数和负数 2课时
  1.2有理数 4课时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4课时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5课时
  1.5有理数的乘方 4课时
  小结 2课时
  2.1从算式到方程 4课时
  2.2从古老的代数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1) 4课时
  2.3从"买布问题"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2)4课时
  2.4再探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方程 4课时
  小结 2课时
  3.1多姿多彩的图形 4课时
  3.2直线、射线、线段 2课时
  3.3角的度量 3课时
  3.4角的比较和运算 3课时
  小结 2课时
  4.1喜爱哪种动物的同学最多--全面调查举例 2课时
  4.2调查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全面调查举例 2课时
  4.3课题学习 1课时
  小结 2课时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
  2、把握好与前两个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
  3、突出方程这个重点内容,将有关式的预备知识融于讨论方程的过程中;突出列方程,结合实际问题讨论解方程;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
  4、把握好"图形初步认识"的有关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好选学内容。
  5、适当加强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习的数量。
  6、强调在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统计观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统计思想;选择真实素材进行教学;
  7、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重利用计算器,丰富学习资源。
  8、搞好教学六认真,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二:初中数学课件教学

  初中数学课件教学怎么设计?许多人并不是很清楚了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范文,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构造三角形的全等解决实际生活中测量距离问题。
  2、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及书写。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4、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激发他们勇于探索、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1.读题能力; 2.辨别运用全等三角形测量距离。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已知”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课前热身
  找出下列图案中有哪些全等形?有几种全等三角形?分组活动,找出相应图形并说明道理。
  注:1、老师提问全等形的类别,学生讨论回答。
  2、进一步提问有哪几种全等三角形,每种各有几个。
  活动二、情境创设
  某地质勘测队要测量河两岸相对两点A、B的距离(如图所示),可先在AB的垂线AF上取两点C、D,使AC=CD,再过D作AD的垂线DE,使B、C、E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这时DE的长就是AB的长。请你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解析:由题意知,AB⊥AD,DE⊥AD,所以∠BAC=
  ∠EDC=90?.
  在△BAC和△EDC中,
  所以△BAC≌△EDC(ASA)。
  所以AB=DE.
  注:1、一学生读题,其他学生思考。
  2、分组讨论,学生把答案书写在学案上。
  3、教师点评订正答案。
  活动三、变式探索
  如图,河边有一条笔直的公路l,公路两侧是平坦的草地。在数学活动课上,老师要求测量河对岸B点到公路的距离,请你设计一个测量方案。要求:
  (1)列出你测量所使用的测量工具;
  (2)画出测量的示意图,写出测量的步骤;
  (3)用字母表示测得的数据,求出B点到公路的距离。
  解析:方法一:用活动二的方法。
  方法二:(1)测角器、尺子;
  (2)测量示意图见图;
  测量步骤:
  ①在公路上取一点A,用测角器测得∠A=90?;
  ②在公路上取一点C,用尺子测出AC的长,记为m米;
  ③用测角器测得∠ACB= ;
  ④在公路的下方过点C作射线CM,使∠ACM=∠ACB = ,交BA的延长线于点D;
  ⑤用尺子测出AD的长,记为n米。
  (3)由测量步骤知,
  在△BAC和△DAC中,
  所以△BAC≌△DAC(ASA)。
  所以AB=AC.
  因此B点到公路的距离为n米。
  注:1、学生齐读题目。
  2、学生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写下,教师深入小组指导。
  3、教师引导一题多解,老师点评方法一、方法二,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活动四、课堂演练
  1、 在墙上有一个很大的圆形设计图,O是圆心,A,B在圆周上,现要想测量AB的距离,但墙很高,又没有梯子,不能直接测量。如果给你一根超过直径的竹竿和一把卷尺,你能测量AB间的距离吗? 画出设计图并写出步骤,解释其中的道理。
  注:1、教师引导学生读题,分析题目的条件,并如何转化构造全等三角形,教师板书示意图。
  2、学生完成方案设计。
  活动五、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
  注:个别学生回答,鼓励赞美学生说出真实的体会。
  2、构造全等三角形测量距离的一般步骤:
  (1)审题:理解题意,根据测量条件与测量目标,选择最佳的测量方案。
  (2)建模:确定关键的点、线和角,画出示意图。 建立三角形全等的数学模型。 利用三角形全等可以把实际问题里的未知线段转化为已知线段。
  (3)测量:测量已知线段的长(求数学模型的解) 。
  (4)结论: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从而得出实际问题中两点间的距离 (求实际问题的解) 。
  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活动八、作业布置
  现有测量工具(皮尺、测角仪或量角器、标杆)可供选用,如何构造三角形全等,来测量学校操场上旗杆的高度。就实践情况,写一份测量报告。
  注:学生课外完成,并要求上交批改点评。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三: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第三册第108页
  教学目标:
  1. 1. 理解二次函数的意义;会用描点法画出函数y=ax2的图象,知道抛物线的有关概念;
  2. 2. 通过变式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
  3. 3. 通过二次函数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加深对于数形结合思想认识,第五册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二次函数的意义;会画二次函数图象。
  教学难点:
  描点法画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数与形相互联系。
  教学过程设计:
  一. 一. 创设情景、建模引入
  我们已学习了正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现在来看看下面几个例子:
  1.写出圆的半径是R(CM),它的面积S(CM2)与R的关系式
  答:S=πR2. ①
  2.写出用总长为60M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矩形面积S(M2)与矩形一边长L(M)之间的关系
  答:S=L(30-L)=30L-L2 ②
  分析:①②两个关系式中S与R、L之间是否存在函数关系?
  S是否是R、L的一次函数?
  由于①②两个关系式中S不是R、L的一次函数,那么S是R、L的什么函数呢?这样的函数大家能不能猜想一下它叫什么函数呢?
  答:二次函数。
  这一节课我们将研究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 二. 归纳抽象、形成概念
  一般地,如果y=ax2+bx+c(a,b,c是常数,a≠0) ,
  那么,y叫做x的二次函数.
  注意:(1)必须a≠0,否则就不是二次函数了.而b,c两数可以是零.(2) 由于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整式的形式,所以x的取值范围是任意实数.
  练习:1.举例子:请同学举一些二次函数的例子,全班同学判断是否正确。
  2.出难题:请同学给大家出示一个函数,请同学判断是否是二次函数。
  (若学生考虑不全,教师给予补充。如: ; ; ; 的形式。)
  (通过学生观察、归纳定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并通过开放性的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开放性。题目用了一些人性化的词语,也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
  由前面一次函数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研究函数一般应按照定义、图象、性质、求解析式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二次函数我们也会按照定义、图象、性质、求解析式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在这里指出学习函数的一般方法,旨在及时进行学法指导;并将此方法形成技能,以指导今后的学习;进一步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 三. 尝试模仿、巩固提高
  让我们先从最简单的二次函数y=ax2入手展开研究
  1. 1. 尝试:大家知道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那么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画出函数y=x2的图象。
  (学生分别画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2. 2. 模仿巩固:教师将了解到的各种不同图象用实物投影向大家展示,到底哪一个对呢?下面师生共同画出函数y=x2的图象。
  解:一、列表:
  x
  -3
  -2
  -1
  1
  2
  3
  Y=x2
  9
  4
  1
  1
  4
  9
  二、描点、连线: 按照表格,描出各点.然后用光滑的曲线,按照x(点的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各点连结起来.
  对照教师画的图象一一分析学生所画图象的正误及原因,从而得到画二次函数图象的几点注意,初中数学教案《第五册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练习:画出函数 ; 的图象(请两个同学板演)
  X
  -3
  -2
  -1
  1
  2
  3
  Y=0.5X2
  4.5
  2
  0.5
  0.5
  02
  4.5
  Y=-X2
  -9
  -4
  -1
  -1
  -4
  -9
  画好之后教师根据情况讲评,并引导学生观察图象形状得出:二次函数 y=ax2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
  (这里,教师在学生自己探索尝试的基础上,示范画图象的方法和过程,希望学生学会画图象的方法;并及时安排练习巩固刚刚学到的新知识,通过观察,感悟抛物线名称的由来。)
  三. 三. 运用新知、变式探究
  画出函数 y=5x2图象
  学生在画图象的过程中遇到函数值较大的困难,不知如何是好。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60348/

推荐访问: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