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狗的文化]古代文化

来源:信息简报 时间:2018-07-24 19:00:04 阅读:

【www.bbjkw.net--信息简报】

第一篇古代文化:有关古代文化的常识礼仪

  现代礼仪是在古代礼仪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的进行改变而成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古代文化的常识礼仪,欢迎阅读。
  1.古代礼仪
  【伯仲叔季】
  古代兄弟姊妹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排行最小。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孝悌】
  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牺牲】
  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三牲】
  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
  【太牢、少牢】
  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家祭】
  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宋代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揖让】
  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长揖】
  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
  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论语》:“子路拱而立。”
  【顿首】
  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之书》:“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
  【稽首】
  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九拜】
  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跪】
  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

第二篇古代文化:高考必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整理】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高考必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整理】,欢迎阅读。
  古代文化常识
  一、年龄称谓
  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指2—3岁的儿童
  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4.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5.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6.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7.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8.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9.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10.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1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12.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13.期颐之年:一百岁
  另:喜寿:七十七岁;米寿:八十八岁;白寿:九十九岁;茶寿:108岁。
  二、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 ,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有一副对联涉及科举考试: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三、古代主要节日
  1.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2.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3.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4.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5.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6.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7.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舟(屈原)
  8.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9.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10.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11.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12.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13.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14.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四、古代的刑罚
  1.黥刑:又叫“墨刑”,额颊上刺字涂墨
  2.劓刑:割鼻子
  3.笞刑:又叫“杖刑”,打板子(背、腿、臀)
  4.刖刑:将脚砍掉(和氏璧)
  5.宫刑:又叫“腐刑”,(司马迁)
  6.膑刑:剔去膝盖骨(孙膑)
  7.大辟:砍头
  8.炮烙:将人烧烤死
  9.车裂:又叫“五马分尸”(商鞅)
  10.汤镬:将人煮死
  11.腰斩:从腰部斩簖
  12.凌迟:又叫“千刀万剐”
  13.弃市:暴尸街头
  五、古代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干支纪年: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其特点是:
  1.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2.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
  3.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2)年号纪年: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 如:康熙元年等。
  *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可兼用,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
  (3)王公年次纪年: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六、有关官职的问题
  1.词语
  ①授官:除、拜
  ②升官:迁、擢
  ③降官:谪、左迁
  ④免官:罢、黜
  ⑤招聘:征、辟
  ⑥京官调任地方官:出、徙
  ⑦大臣辞职:乞骸骨
  2.六部:
  ①吏部(官职任免升调等)
  ②户部(土地税收户口等)
  ③礼部(典礼科举学校等)
  ④刑部(司法刑狱案件等)
  ⑤兵部(军事军队边防等)
  ⑥工部(工程营造水利等)
  *“六部”是汉以后的中央官职,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第三篇古代文化:高考文学常识大全:古代文化常识

  1.关于古诗与星宿
  苏轼《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斗”“牛”就指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是写景之句,以星衬月。
  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是咏物之句,以星衬物。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歌咏牛郎织女的离别相思。
  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写月夜观看牛郎织女星的闲适。
  李商隐《马嵬》:“此日),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以“笑牵牛”来写唐玄宗当年与杨贵妃朝夕相伴的美好时光。
  2.关于古诗文与纪时
  平明:“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日中:见于《陈太丘与友期》《两小儿辩日》。
  人定:“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孔雀东南飞》)
  日暮:“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更定:见于张岱《湖心亭看雪》。
  夜阑:“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暮春:见于王羲之《兰亭集序》。
  三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三秋:“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又见于王勃《滕王阁序》。
  3.关于古诗文与节日
  古代诗文中涉及的节日很多,常见的有春节、上元(元宵)、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大部分延续到现在,不过过节的内容和习俗改变了很多。有些节日活动(如妇女七夕乞巧),因为社会生活的变化现在消失了。
  4.关于中国古代纪年
  中国古代从汉武帝时开始使用年号纪年。第一个年号为建元(前140一前135)。在中国历史上,清代用康熙的年号纪年时间最长,为1662一1722年,历61年;其次是乾隆,为1736一1795年,历60年。年号的长短和社会的治乱大体上成正比的关系,像康熙、乾隆时期史称“康乾盛世”。又如唐玄宗用“开元”为年号历28年(713一740),史称“开元盛世”。在社会动荡的年代,如北宋末年、南宋末年,皇帝频繁更换年号,如,徽宗之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如理宗之宝庆、绍定、端平、嘉熙、淳佑、宝佑、开庆、景定等,企图借不断更换含有吉祥意义的年号来振兴国运,但最终也不能避免亡国的命运。当然,国号的更替也和皇帝的寿命、政治改革等因素有关,不能一概而论。
  5.关于古人的名和字
  古人自称时称名,如:1.“不然,籍何以至此?”(司马迁《鸿门宴》“籍”,项羽名)2.“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王勃《滕王阁序》)3.“山中人王维白。”(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古人称呼他人时称字,如:。1.“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班固《苏武传》,李陵称苏武的字)2.“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李商隐《李贺小传》,李商隐称李贺的字)3."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赤壁之战》,孙权称鲁肃的字)
  自称称名,称人称字,也不能一概而论。自称有时不称名,代之一些谦卑的称法,如“臣”“仆”等;称人有时也直称其名,如《烛之武退秦师》中佚之狐称烛之武就直呼其名,《师说》中韩愈称李蟠也直称“李氏子蟠”。
  6.关于古人名与字之间的关系
  班固,字孟坚:“孟”表示排行第一,“坚”与“固”同义。
  曹操,字孟德:“孟”表示排行第一,“德”(行)与“操”(守)同义。
  韩愈,字退之:“愈”为胜过、超出之意,“退”为约束退守之意,名与字相反相成,含警示之意。
  刘禹锡,字梦得:“锡”为“赐”之意,“禹锡”即“欠禹所赐”之意,故字为“梦得”。
  李商隐,字义山:商隐,即殷商隐者之意。商朝末年,武王伐纣,天下宗周,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饿死,故李商隐以字“义山”与名呼应。
  秦观,字少游:“观”与“游”同义。
  陆游,字务观:据说陆游的母亲梦见秦观而生陆游,所以用秦观的名为字,用秦观的字为名。又取《列子仲尼》“务外游不如务内观”之意。
  姜夔,字尧章:传说“夔”是上古帝王尧的乐官,“章”即“乐章”之意。
  7.关于古诗文与名和字
  明代的胡东皋,字汝登: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登东皋以舒啸”一语。
  清代的宋端己,字耻夫:出自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端居耻圣明”一句。
  清代的张孟词,字腾蛟:出自王勃《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一语。
  清代的奚疑,字子复: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乐夫天命复奚疑”一语。
  清代的戴殿江,字襟三:出匀王勃《滕王阁序》“襟三江而带五湖”一语。
  8.关于古代社会出使的礼仪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涉及的出使礼仪有:斋戒<洁身清u",以示虔诚)、递上国书。
  《苏武传》中涉及的出使礼仪有:持节、带礼物。
  9.关于古代战争中的礼仪和行为规范
  《烛之武退秦师》:战争要有“理由”,即使兵临城下也可以通过外交手段化解,“不仁”“不知”“不武”的来犯之师自觉理亏。
  《季氏将伐颛臾》:如果一个人所辅佐的大夫有非正义的军事行动,自己也要负其责任;君子不能心口不一,言行相背离;实行仁德教化可以遏止甚至战胜武力侵略。
  10.关于中国古代的“养老”思想
  这种“思想”在《寡人之于国也》一课中有所体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是孟子反复阐述的观点,表现了他推行仁政、以儒家的仁爱思想治天下的社会理想。
  二、关于“课外延伸”
  1.我国古代常以“阴”“阳”构成地名,这种命名法的指示作用
  这种命名法反映了我国古代地理命名中的一个很普遍的规律,即以“山”或“水”为坐标来标识地名。在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就取名“阳”;在山的北面水的南面就取名为“阴”。用这种命名法保留下来的地名很多沿用至今。如“洛阳”在洛河的北面,“辽阳”在辽水的北面,“江阴”在长江的南面,“淮阴”在淮河的南面等<命名之初至少如此)。
  2.对古代避讳问题的认识
  古代为尊者讳,为长者讳,反映了我们民族崇尚礼仪的精神。但是,避讳不能走向极端,走向极端就适得其反,变得可笑或者可恶了,如同钱良臣之子闹出的笑话一样。孔子的母亲名颜徵在,他在说话时都不避讳“徵”“在”二字,如他曾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论语,八佾》,说“父在,观其志”(《论语学而》),他只是不同时称“徵在”而已,这样的避讳还是比较可取的。到了后世,避讳之风愈演愈烈。唐朝的李贺因为父亲名晋肃,与“进士”音近,迫于世俗的压力,终生没有参加科举考试,无缘仕途,英年早逝,韩愈愤然为其作《讳辩》一文以鸣不平。这样的“避讳”真是害人不浅。在现代社会,对父母名字的避讳也还是我们遵循的一条道德习惯,但也不能走极端,比如在一些正式的场合,该称名的时候就要称名。关于这一点,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三、古代节日
  古人对一年中一些特殊日子作出特殊规定,称为节日,各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活动。如:
  元日——正月初一,又叫元日,农历新年的庆祝活动多集中在这一天,一向极为隆重,叫做过年,现在叫春节。从五代起有贴春联的习俗。还有贴门画(神荼、郁垒或秦叔宝、尉迟恭像)、贴年画、放鞭炮、舞龙、舞狮等风俗。
  人日——正月初七,据传说,正月初一为鸡日,=日为狗日,三日为猪日,四日为羊B,五日为牛日,六日为马日,七日为人日。
  上元——正月十五日,又叫元宵节、灯节,民间多张灯为戏,举行灯会、花会、灯谜会。据说最初始于汉代,而盛于隋唐以后。
  社日——立春后之第五个戊日,在春分前后,为农家祭社(土神)祈年之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秋社,在秋分前后。
  花朝——二月十二日,据说是百花生日。
  寒食——在清明前二日,民间禁火三日,据说起源于晋文公纪念介之推。
  清明一即24节气中之清明日,古人往往要祭祖、扫墓,至今某些地区仍然如此。
  上巳一三月三日,人们多至郊外春游,水边宴饮,以祓除不祥,叫做踏青。
  浴佛节——四月八日,据说是释迦牟尼的生日,各寺庙皆有盛大佛事活动。
  端午——五月五日,又叫端阳节,人们都要吃粽子、划龙船,据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或伍子胥。还有门前挂菖蒲、白艾,洒饮雄黄酒,襟前挂衣香粉荷包等习俗,据说可以避瘟疫。
  伏日——一般约指初伏第一天,农家要歇伏避暑,举行酒宴。
  七夕——七月七日,据说是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人们陈酒脯瓜果于庭中,妇女结彩缕向月穿七孔针,穿过者为得巧,据说始于汉时。
  中元——七月十五日,迷信的人认为是鬼节,
  中秋——八月十五日,月明而圆,潮水最大,是赏月和观潮的盛大节日。有祭月、吃月饼、吃团圆饭,供兔儿爷等民间习俗。
  重阳——九月九日,又称重九,人们带茱萸囊,登高山,饮菊花酒,以避邪气。始于战国,而盛于南北朝和唐宋。
  冬至——即24节气中的冬至之B,古人认为冬至一阳生,所以也当作重要节日之一。
  腊日——汉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戊日为腊日,要祭祀百神。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以十二月初八为腊日,简称腊八,
  除夕——年的最后一天叫做岁除,要吃丰盛的“年夜饭”。其夜叫除夕,俗称大年夜,儿童有守岁不睡以迎接新年的习俗。
  今天就和大家就分享到这,祝愿同学们用辛勤的汗水去收获美好的未来吧!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59355/

推荐访问:古代狗的文化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