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示意图大全]原子结构示意图

来源:信息简报 时间:2018-07-24 10:00:07 阅读:

【www.bbjkw.net--信息简报】

篇一:[原子结构示意图]高中必修一化学《原子结构》教案

  ●教学目标
  1.复习原子构成的初步知识,使学生懂得质量数和 X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关于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特征的常识。
  3.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科学的分析推理能力及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5.使学生认识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教学重点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教学难点
  1.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设问、激疑、形象比喻、讨论、练习、讲述
  ●教学用具
  投影仪、胶片、画面一样的音乐贺卡和普通贺卡、铁锁、电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
  [教师举起两张外表一样的生日贺卡]
  [师]同学们,我这儿有两张生日贺卡,现在我把它们打开,请大家说出它们最明显的不同点在哪里?
  [教师打开贺卡]
  [生]一个会响,一个不会响。
  [师]如果你想要知道这张音乐贺卡为什么会发出美妙动听的声音,你首先想要做的是什么?
  [生]拆开看看!
  [师]对!也就是说首先要了解它的结构。我们知道,一种物质之所以区别于另一种物质,是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而它们的性质又决定于它们各自的结构。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掌握有关物质结构的知识。然而,自然界的物质太多太多,如果我们不假思索地去一个一个地进行认识的话,既耗时间又费精力,这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这就需要我们在研究物质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规律,并以此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本章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师]研究物质的结构首先要解剖物质。我们知道,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那么,是不是任何两个或多个原子的接触都能生成新物质呢?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来进行分析,如H2与F2在冷暗处就能反应,而H2和I2在常温下却不反应;Na与O2常温下迅速反应生成Na2O,而真金却不怕火炼;再如稀有气体等等……]
  [师]为什么常温下氢原子与氟原子“一拍即合”,而氢原子与氖原子却“老死不相往来”呢?
  要知其究竟,必须揭开原子内部的秘密,即认识原子的结构。
  [板书]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一课时)
  [师]关于原子结构,我们在初中就已熟悉。请大家说出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些?它们怎样构成原子的?
  [生]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其中,质子和中子构成了原子的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电子在核外做高速运动。
  [师]很好,下面我们用如下形式把它表示出来 。
  [板书]一、原子结构
  原子
  [师]下面,我们通过下表来认识一下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
  [投影展示表5—1]
  表5—1 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
  构成原子的粒子 电子 质子 中子
  电性和电量 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不显电性
  质量/kg 9.109×10-31 1.673×10-27 1.675×10-27
  相对质量① 1/1836(电子与质子质量之比) 1.007 1.008
  注①是指对12C原子质量的1/12(1.661×10-27 kg)相比较所得的数值。
  [师]通过上表我们知道,构成原子的粒子中,中子不显电性,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我这儿有一把铁锁,(举起铁锁)接触它是否会有触电的感觉?
  [生]不会。
  [问题探究]金属均由原子构成,而原子中又含有带电粒子,那它为什么不显电性呢?
  [生]可能是正负电荷互相抵消的缘故吧!
  [师]对,因为原子内部,质子所带正电荷和电子所带负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作为一个整体不显电性。从原子的结构我们可知,原子核带正电,它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决定于核内质子数,我们用Z来表示核电荷数,便有如下关系:
  [板书]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师]下面,我们再来深入了解一下原子核与原子的关系。
  [问]谁能形象地比喻一下原子核和原子的体积的相对大小?
  [生]甲回答:如果把原子比作一座十层大楼,原子核就像放置在这所大楼中央的一个樱桃。
  乙回答:如果假设原子是一座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体育场中央的一只蚂蚁。
  [师]回答得很好,甲比喻说明对初中的知识掌握很牢固;乙比喻说明大家对新课的预习很到位。
  确切地讲,原子核的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万亿分之一。原子核虽小,但并不简单,它是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的,几乎集中了原子的所有质量,且其密度很大。
  [投影展示有关原子核密度的资料]原子核密度很大,假如在1 cm3的容器里装满原子核,则它的质量就相当于1.2×108 t,形象地可以比喻为需要3000辆载重4 t的卡车来运载。
  [师]其实,从表5—1中所示电子、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也可得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的结论。从表中可看出,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均近似等于1,而电子的质量只有质子质量的1/1836,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值加起来,所得数值便近似等于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我们把其称为质量数,用符号A表示。中子数规定用符号N表示。则得出以下关系:
  [板书]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师]这样,只要知道上述三个数值中的任意两个,就可推算出另一个数值来。
  在化学上,我们用符号 X来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具体的X原子。比如 C表示质量数为12,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
  [问题探究]“ O”与“O”所表示的意义是否相同?
  [生] O表示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具体的氧原子,而O除表示一个氧原子外,还可表示氧元素。
  [师]为了熟记 X所表示意义及A、Z、N之间的关系,请同学填写下表:
  [投影练习]
  粒子符号 质子数(Z) 中子数(N) 质量数(A) 用 X表示为
  ①O 8 18
  ②Al 14 27
  ③Ar 18 22
  ④Cl Cl
  ⑤H H
  [答案]①10 O ②13 Al ③40 Ar ④17 18 35 ⑤1 0 1
  [师]由以上计算我们可得出,组成原子的各粒子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
  [板书] 原子 X
  [问题探究]是不是任何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生]不是,如上述练习中 H原子,核内无中子,仅有一个质子。
  [问题探究]假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到或失去电子,它还会显电中性吗?
  [生]不会,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成为带电的原子——离子,不显电中性;形成的带正电荷的粒子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粒子叫阴离子。
  [问题探究]离子所带电荷数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离子所带电荷数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相等,失去几个电子,阳离子就带几个单位的正电荷,得到几个电子,阴离子就带几个单位的负电荷。
  [师]回答得很好。即:
  [讲解并板书]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师]这样,我们就可根据粒子的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来判断出一些粒子是阳离子还是阴离子。
  请大家口答下列问题:
  [投影]1.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 离子,带 电荷。
  2.当质子数(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阴离子,带 电荷。
  [答案]1.阳 正 2.< 负
  [师]根据以上结论,请大家做如下练习。
  [投影练习]填写表中空白。
  粒子符号 质子数 电子数
  ①S2-
  ②Xn+ x
  ③Ym- y
  ④NH
  ⑤OH-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指正错误]
  [答案]①16 18 ②x-n ③y-m ④11 10 ⑤9 10
  [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讲了原子结构及构成原子的各粒子之间的关系及其性质,它是几代科学家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才得出来的结论。
  [作业]1.用 X符号的形式表示出10种原子。
  2.课本第94页,二、1、2。
  ●参考练习
  1.某粒子用 Rn-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含质子数=A-n B.所含中子数=A-Z
  C.所含电子数=Z+n D.所带电荷数=n
  2.某元素Mn+核外有a个电子,该元素的某种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该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
  A.A-a+n B.A-a-n
  C.A+a-n D.A+a+n
  参考答案:1.BC(D选项所带电荷数应标明正负)
  2.B
  ●板书设计
  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一课时)
  一、原子结构
  原子 X
  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教学说明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初中学习过的《原子》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有关原子结构知识的。由于本节教学内容无演示实验,理论性较强,学生对此处的内容容易产生枯燥感。为此,采用了旧中引新、设问激疑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精心的引导,并结合形象的比喻,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来,最后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应用——练习,使本节课的知识得以巩固。
  另外,本节教材的第一部分内容,用原子结构或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相互关系做标题更为合适。此处,采取了前者。

篇二:[原子结构示意图]九年级化学离子课件

  为了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分享了化学离子的课件给大家参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原于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原于结构的表示方法;
  (3)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4)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动画片、课文插图等辅助手段,演示离子的形成过程,化抽象为直观,增强学习的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付值观
  (1)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粒子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离子的形成。
  难点: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谈]原子的结构
  [体验]画出原子结构草图
  (二)复习回顾,课前热身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
  2.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央,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
  3.指出下列原子核外电子数:
  H 1 ,O 8 ,Na 11 ,S 16 ,Mg 12 ,He 2 ,Ar 18 。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
  活动1:
  [讨论]核外电子的运动是否如同学们所画的?
  [归纳]核外电子运动是否像行星绕太阳旋转有固定的轨道,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
  [提示]核外电子运动经常出现的区域叫电子层。
  [设问]核外所有电子是杏都经常出现在同一区域?
  [点拨]核外电子就像人一样,小时候完全靠父母,随着年龄,对父母的依赖程度小。那么电子由于能量各不同,所以其运动的区域离核有远有近。
  [提示]能量低,离核近,能量高,离核远。
  活动2:
  [体验]核外电子在不同电子层内运动的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归纳]核外电子是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这种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提示]1.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
  2.离核最远,能量最高的电子层叫最外层。
  [明确]各原子的最外层可能不相同。
  [小结]电子层:一二三四五六七
  能 量: 低……→高
  离 核: 近……→远
  活动3:
  [提问]稀有气体化学性质表现如何?
  [归纳]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难与其他物质反应。
  [设问]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何特点?
  [投影]1-20号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交流]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个。
  [提示]若第一层为最外层,则为2个。
  [点拨]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
  [归纳]稳定结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若第一层为最外层,达到2个)的结构。
  活动4:
  [操作]请同学们根据上述知识画出氢、氧原子的结构草图。
  [讨论]该图是否表示出原子核及其带的电荷数、核外电子的运动。
  [归纳]化学上把表示原子结构的图形叫原子结构示意图。
  活动5:
  [讨论]以氧原子为例,回答图中各部分的意义。
  [归纳]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二、离子的形成
  活动6:
  [投影]1~20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讨论]哪些属于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三类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及其结构是否稳定?
  三类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怎样使其结构稳定?
  [归纳]
  [小结]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活动7:
  [设问]原子得失电子的结果是怎样的?
  [课件演示]动画:氯化钠的形成
  [归纳]1.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两种。
  2.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形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离子也可构成物质。
  活动8:
  [讨论]如何表示离子?
  [归纳]离子符号的书写:
  先写元素或原子团符号,然后在符号右上方先标电荷数值(数值为“1”时省略),后标“+”“-”号。
  [提问]2Mg2+中数字“2”表示何意义?
  [归纳]元素符号右上方的数字:一个离子带的电荷数。
  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离子的个数。
  活动9:
  [议一议]原子和离子的比较
  [小结]1.不同点:
  ①原子结构一般不稳定(稀有气体除外);而离子结构稳定。
  ②原子不显电性,离子带电。
  [拓展]若单核粒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为原子;
  若单核粒子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为阳离子;
  若单核粒子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为阴离子。
  ③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变,离子可能变。
  [点拨]带电的原子团这类离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变。
  ④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
  2.相同点(联系):
  ①都能构成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活动10:
  [想一想]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物质间的关系。
  [归纳]
  [明确]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三种。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投影]
  1.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的是 ( C )
  2.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A~E共表示四 种元素;②表示原子的粒子是 B、C (填序号,下同);③表示阴离子的粒于是 A、D ;④表示阳离子的粒子是 E ;⑤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A、D、E ;⑥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 B 。
  3.钠原子和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1)由于它们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所以它们都属于钠元素。
  (2)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
  四、总结反思,拓展珏伸
  [总结反思]本课学习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和离子的形成。启示:.比较、归纳是学习化学基本概念的较好方法。

篇三:[原子结构示意图]必修二元素周期表教案分享

  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
  课程标准:了解原子课外电子的排布,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内容分析: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初中有关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
  学情分析: 元素周期表在初中化学中已有简单介绍,同学已经知道了元素周期表的大体结构,并会用元素周期表查找常见元素的相关信息,但是对元素和原子结构的关系还没有更深的理解。因此,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内容的需要,本节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同学能够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实质,为学习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
  1、复习回顾原子的结构;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
  2、初步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评价设计:
  这一节课采用复习回顾和课堂回答的形式巩固2个学习目标。本节主要通过问题来导学,即教师设疑,同学思考、讨论并回答,教师释疑。不但能有效地检验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而且更重要的是激发同学的探究欲望,促进同学自主地进行有效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展示元素周期表,引导:这幅表格包括了人类发现的所有元素。从这个表格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元素的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可是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排列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来解答这个问题,我们一起看看这幅表格里面藏有什么样的秘密。
  2、内容组织:
  复习回顾:我们首先来回顾下初中学习的有关原子结构的知识。
  提问:原子主要由哪几个部分构成?
  同学回答,教师投影:原子的组成
  讲解:初中时学过,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用“A”表示,“Z”“N”分别表示质子数和中子数,即Z+N=A,在化学中我们用AZX表示某原子。除了这种表示原子的方法外,我们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同学回答:还可以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练习:对照元素周期表,画出前三横行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投影:投影前三横行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问题1:这种排列具有什么特点?(提示:横行按什么顺序排列;纵行按什么顺序排列)
  同学讨论
  总结:横行: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行,这样形成的横行称为周期。纵行:按照电子层数递增,在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列,这样行成的纵行称为族。
  问题2:前三周期中,电子层数和周期序数有什么关系呢?最外层电子数和族序数又有什么关系呢?
  同学讨论:
  师生总结:在前三周期中,元素电子层数和周期序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和主族序数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中,任一周期的周期序数和电子层数相同。
  过渡:下面我们具体来学习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
  投影:投影元素周期表。
  问题3:参照元素周期表,观察每一周期(横行)有哪些特点?各周期元素分布如何?
  同学讨论回答: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横行既为一个周期,每周期所含的元素个数逐渐增多。
  从表中可以看出,从第一周期到第七周期,元素种数分别为2、8、8、18、18、32、26。最后一周期没有排满。
  投影小结:元素周期表共有7行7个周期,每一周期元素个数并不一定相等,
  周期序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问题4:与每一周期元素作对比,族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每一族元素分布有什么特点?
  同学讨论回答: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即有18族。每一族所含有的元素个数不相同。中间元素个数少,两边的元素个数多。元素周期表中虽然含有18个纵行,但不是18个族,只有16个族,每一族含有的元素个数不相同。
  投影小结:族主要有主族(A),副族(B),零族和VIII族。
  问题5:具体某元素(如:N),我们如何表示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呢?
  同学讨论:
  教师讲解:元素周期表包括横行和纵行。因此,我们在表示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具体位置的时候,既要表示出它所在的周期,又要表示出它所在的族。格式为:第X周期第Y族。氮元素的表示这是:第2周期第ⅤA族。在表示元素位置时候,主副不用汉字,用“A”、“B”表示,前面的序数也不用汉字而用相应的数字表示。
  投影小结:元素周期表中,周期用纯数字表示,族用“Ⅰ~Ⅶ”和“A”和“B”表示。“A”代表主族,“B”代表副族。如:“N”所在的位置为第二周期第ⅤA族。
  练习:写出下列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Na    V   CI   Sn    Cu
  同学练习:教师巡视,同学板演,教师对错误的地方作必要的更正。
  过渡:学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关键是指导我们实际的运用。下面我们做几个练习。
  随堂练习:投影:
  3、课堂小结:投影
  本节我们主要学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同学们在课后应该及时复习,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会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4、布置作业:投影
  1、熟记1~36号元素顺序和符号
  2、熟记主族和零族元素名称和符号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58464/

推荐访问:原子结构示意图大全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