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计算专题]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来源:专题心得体会 时间:2018-07-23 19:00:02 阅读:

【www.bbjkw.net--专题心得体会】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的内容,上承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应用,也是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并能为后面有关含杂质等计算做好准备,故学好本节内容知识极为重要。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已有的基础,结合教材和课标,本人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①、初步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②、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对具体例题的计算,培养学生进行化学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②、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2)、难点:物质之间量的关系。
  二、说教法
  好 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学习,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可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因此选择好的教法,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本节课本人所采用的教 法是: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让学生在对例题进行自我解答,经过讨论、对比、辨析、交流和小结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自己不知不觉地获取了新的知识和掌握了新的技能,并且利用多媒体展示出具体的真实情景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用学生竞赛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使学生改变了 “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状态,符合新课改理念和要求,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说学法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教会学生如何学,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本节课应充分地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讨论、比较、分析、表达、交流、反思等,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参 与意识,又同时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说教学程序
  1、情境激趣,温故知新。
  (利用多媒体显示“神舟五号”升空场面):“神舟五号”用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升空时,若火箭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当火箭被点火时会发生什么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说明:用我国发射“神舟五号”的真实情境进行教学,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可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产生自豪感。)
  2、激疑解答,引入新课。
  (师):若你是火箭推进器的设计师,当确定升空的火箭需要液氢100g时,你会在火箭助燃剂仓中填充多少千克的液氧来满足这些液氢完全燃烧?并把你们的解题依据、思路、过程等表达出来,是否符合你的思维过程?
  (生):思考、讨论、交流、表达。
  (说明:根据情境素材提出相关问题,能使学生体验到知识与技能的实用性,同时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且利用上面化学方程式信息过渡到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顺理成章,学生易于接受,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动探究能力。)
  3、阅读比较,自主探究。
  (师):如何完整地表达你的解题过程?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00例题1和例题2,再比较你上面解题的思路、过程跟例题1是否一致?有哪些不足之处?请改正并按例题2的格式书写出来。
  (生):分组讨论,进行交流,并改正解题过程及格式。
  (师):你清楚了解题步骤和要求,是否就能将题目解答正确呢?在书写步骤之前应将重点放在什么地方?如何做到?
  (生):讨论、回答。
  (说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学习获取知识会比教师的说教式的教学更加深刻和牢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得更加全面。)
  4、改错辨析,加深认识。
  (师):(多媒体显示):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国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g。求:若这些氧气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需多少千克高锰酸钾?
  解:制取4.8g O2,需要完全分解xg MnO4。
  MnO4=== 2MnO4+MnO2+O2↑
  158 32
  xg 4.8
  36/xg=32/4.8
  x=79
  答:需要79gMnO4。
  (生):组际竞赛:看谁找得错误多、快、准,更正得快。
  (说明:用竞赛形式改正错误之处,可加强学生对解题过程规范性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增加学习乐趣。)
  5、实践反馈,加强应用。
  (多媒体显示练习):1、登山运动员能用 MnO4为原料制取氧气吗?请说明理由。
  2、某地工业电解铝厂,利用氧化铝制取单质铝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 =通电= 4Al + 3O2↑,电解10t Al2O3最多可生产多少吨Al?同时生产多少吨O2?
  (说明: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使学生学于致用,有利与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小结评价,提高认识。
  请学生谈一谈学完本节课后的收获和启示。
  7、拓展创新,巩固新知。(多媒体显示:)
  (1)、已知Zn、Mg与稀H2SO4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Zn + H2SO4 == ZnSO4 + H2↑、 Mg + H2SO4 == MgSO4 + H2↑,相同质量的锌和镁分别与足量的稀H2SO4 ,产生H2 质量比上多少?(有何规律?)
  (2)、饲养观赏鱼,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增进人们对生活的热爱,空运观赏鱼,必须密封,为了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可在水中加入过氧化钙(化学式CaO2),它在水中的反应是:2Ca+2 H2O ==2Ca(OH)2+ O2↑。一位养鱼爱好者欲测定所用过的过氧化钙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做了如下实验:称取样品2.0g,加到足量的水中,生成了0.224L O2 (密度为1.43g/L)。试计算:①所用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②样品中过氧化钙占样品的质量的百分数(纯度)?
  (说明:加强拓展创新性习题的练习,可使学生开阔眼界,加深对知识的应用和理解,同时可增强学生的 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8、作业布置,自我评价。完成课本P101习题中的练习。
  五、说板书
  本人所设计的板书力求一目了然,重点突出,能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便于记忆,并且能给人一种美的感受。板书设计如下: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步骤: 二、范例:(例题1)
  1、设:(未知量) 解:设可得氧气的质量为x 。
  2、写:(化学方程式) 2MnO4=△= 2MnO4+MnO2+O2↑
  3、标:(质量比、已知量、未知量)316 32
  4、列:(正比例式) 6 g x
  5、解:(求解) 316/ 6 g = 32/x
  6、答:(写答) x = 0.6 g
  答:可得0.6 g氧气。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二:初中化学方程式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在“质”和“量”两个方面的涵义,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的两个原则;通过练习、讨论,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一种方法——最小公倍数法;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究及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及写法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方法:自主导学
  教学过程:
  提问: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从微观角度解释守恒的原因
  3.依据实验事实写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设问:这个文字表达式能表示物质的变化及变化的条件,能体现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吗? 导入:化学反应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反应质量守恒这一特点呢?有,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另一种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
  板书:第二节 化学方程式
  讲述:什么是化学方程式,它有哪些涵义?怎样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是本节课要认真探究的问题。
  一、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提问: 碳 + 氧气 —→ 二氧化碳
  C + O2 —→ CO2
  讨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此式能否体现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回答:(因上式左右两边各原子的种类没变,数目相等)用已有的知识认识新问题 引导:既然此式可体现质量守恒定律这一特点,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我们可以用“=”
  C + O2 === CO2
  讲述:化学上就是用这样一种既可表示反应物,又可表示生成物还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的式子来表示化学反应的,这样的式子,化学上称为——化学方程式 提问:这个式子与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有什么不同?
  (1) 化学式代替名称
  (2)“→” 变为“=”
  启发学生进行比较,进一步明确化学方程式与文字表达式的区别
  根据学生回答给出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并板书,重点词做标记
  板书: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二.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提问:根据C + O2 点燃 CO2化学方程式(1)你能说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吗?
  讨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一定存在着质量关系,各物质间存在什么质量关系呢?(根据化学式可计算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C + O2 === CO2
  12 16×2 12+16×2
  12 32 44
  再现相对分子质量计算使学生理解通过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讲解:通过相对分子质量可以找出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提问:这正是一个化学方程式所能表示的含义,你能总结出化学方程式有哪些涵义吗?(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 2、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学生归纳总结)
  (1)能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2)可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提问:如何读出这个化学方程式
  讲解:“+” ,“=” 在化学方程式中的意义与数学上的含义区别开 练习1:[投影] : 化学反应:S + O2 点燃 SO2中
  1、反应物是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_,反应条件是_____ 。
  2、反应中,每_____份质量的硫与_____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______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板书:
  三、书写化学方程
  式的原则:
  设问: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否只要写出化学式就可以了?
  练习:请写出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分析学生写的各种可能的式子
  可能写出的情况有
  (1)P + O2 — P2O5
  (2)P + O2 — PO2
  (3)P2 + O5 — P2O5
  (4)4P + 5O2 — 2P2O5
  分组讨论(代表回答)
  (1)符合实验事实但不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2)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而违背了客观事实,凭空臆造成生成物PO2
  (3)为使左右两边各原子数目相等而改动化学式(纯净物组成是固定的。各元素原子个数固定,不能任意改动)
  (4)符合事实又可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引导:分析从两方面考虑
  (1)是否符合实验事实
  (2)是否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课文:P71
  板书: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讲述:我们是在P + O2 — P2O5的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化学计量数4、5、2使得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这个过程叫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这一步体现了什么? 回答: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讲解:如何对上式进行配平呢?配平的目的是什么?如何使左右两边P、O原子数相等,改角标行吗?添化学计量数,化学计量数如何添?(学生讨论思考)这里所用的配平方法称为最小公倍数法。
  练习2:[投影]
  1.Al + O2 — Al2O3
  2.H2 + O2 — H2O
  设问:如何有步骤的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呢?
  指导阅读:课本第71——72页
  总结: 1、写化学式
  2、配平
  3、注反应条件及箭号“↑”“↓”
  模仿练习:请按步骤写出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要求:(1)3个步骤
  KClO3 — KCl + O2
  2KClO3 — 2KCl + 3O2
  2KClO3 = 2KCl + 3O2↑
  (2)练习过程中总结每步的记忆要点
  讲解:结合实例讲明“↑”和“↓”两符号的意义及使用注意事项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循的原
  则,初步学会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
  运用导学
  例1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Mg + O2↑==== MgO2
  B.KClO3 === KCl + O2
  C.2P2O5 === 4P + 5O2
  D.H2 + CuO === Cu + H2O
  E.Fe + 2HCl === FeCl2 + H2↑
  选题目的:本题主要考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能,考察学生是否能依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及书写步骤,判断化学方程式是否书写正确。
  思路分析:书写化学方程式要依据书写原则和书写步骤,化学方程式书写过程中常见的错误有:(1).物质化学式书写错误;(2)没有配平方程式或配平后各物质化学式前化学计量数有公约数;(3)化学方程式倒写;漏写或注错反应所必需的条件;(5)漏标或标错“↑” 或“↓”
  解答 E
  启示:化学方程式综合运用了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是化学用语的制高点,而且体现了化学反应的本质和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量的关系,要多写多练,才能快速、准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
  例2 配平下列反应:
  Fe2O3 + CO → Fe3O4 + CO2
  选题目的:考察学生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和技能。
  分析:从哪种元素入手配平,是配平的关键,如果选择氧,就显得难些。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四种物质里都有氧,变数太多。选择碳,两边的碳原子数正好相等,无配平的问题。再看铁元素,铁在反应物和生成物里各自只有一种,容易配平,反应物里有2个铁原子,生成物里有3个铁原子,可以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2与3的最小公倍数为6,在反应物Fe2O3前加3,生成物Fe3O4前加化学计量数2,然后再配平碳和氧。
  解答:第一步配Fe元素,分别在Fe2O3、Fe3O4前加化学计量数3、2
  第二步配C元素,反应前后C元素已守恒。
  第三步配O元素,反应前后O元素已定恒。
  答案:3Fe2O3 + CO → 2Fe3O4 + CO2
  点拨:最小公倍数法是一种比较简单、常见的方法,一般方程式都可适用。配平关键是找准某一较复杂物质中的某种元素为入手点,并确定该元素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例3 (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C21 H 30O2)在空气中焚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题目的:本题目的在于考察学生是否能正确、熟练的书写化学方程式
  思路分析: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会正确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二要会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三要会配平化学方程式;四要会正确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解答:2C21H30O2 + 5O2 ==== 30H2O + 42CO2
  启示:对于任何知识要做到真正理解和掌握
  同步训练
  一、填空题
  1.用__________来表示__________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1)镁带在氧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 )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 )
  (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 ) (4)氢气还原氧化铜____________________( ) (5)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 ) (6)锌跟稀盐酸反应制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 ) 4.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___Al + ____O2 2O3 (2)___CH4 +_ _O22 + H2O (3)___Cu2(OH)2CO + ____CO2 + ___H2O (4)___H2 + ___WO + ___H2O (5)___NH3 + __O2 + ___H2O (6)___C2H6O + ___O CO2 + __ H2O 答案:1.化学式 化学反应 2. 客观性原则 质量守恒定律 3.(1) 2Mg + O2 (化合反应) (2)3Fe + 2O3O4(化合反应) (3)2KMnO4 + MnO2 + O2↑(分解反应) (4)H2 2O + Cu(置换反应) (5)2HgO2↑(分解反应) (6)Zn + 2HCl == ZnCl2 + H2 ↑(置换反应) 4.(1)4,3,2 (2)1,2,1,2 (3)1,2,1,1 (4)3,1,1,3
  (5)4,3,2,6 (6)1,3,2,3
  二、选择题
  1.化学方程式4P + 5O2O5的读法正确的是( )
  A.在点燃条件下,磷加氧气等于五氧化二磷
  B.4P和5O2等于2P2O5
  C.在点燃条件下,4个磷和5个氧已反应,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
  D.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2.在反应A + B = C + D中,2gA和8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8gC,则反应中生成D的质量是( )
  A.82g B.96g C.64g D.60g
  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Mg + O2 = MgO2
  B. KClO3 = KCl + O3
  C. Zn + HCl = ZnCl + H2
  D. H2 + CuO △ Cu + H2O
  4.充分加热m克氯酸钾和n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剩余固体的质量为a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A.(m + n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三:九年级化学计算题课件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下面小编收集了九年级化学计算题课件,供大家参考。
  一.考点梳理
  1.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3.有关溶液的计算;
  二.做题技巧
  1.认真读题,勾画出有效信息,其中包括:题中所给的“标签”、“图表”等,必须将题中所有你认为有用信息勾画出来; 2.认真读题,我们要求什么,我们已知条件是什么,我们还需要什么,计算公式是什么?
  三.经典例题
  1. (2011 北京.18)已知一种碳原子可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该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核外电子数为
  A.2 B.6 C.8 D.14
  2. (2011 北京.28)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生命吸管”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型水净化器,里面装有网丝、注入了活性炭和碘的树脂等。其中活性炭起到________和过滤的作用。
  (2)水常用来配制各种溶液,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
  (3)农业生产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 20%的NaCl溶液来选种。现将300 g 25%的NaCl溶液稀释为15%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4)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NH4Cl 29.4 37.2 45.8 55.2 65.6 77.3/g
  ①60 ℃时,向两个分别盛有50 g NaCl和NH4Cl的烧杯中,各加入100 g的水,充分溶解后,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溶液。
  ②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烧杯中的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溶质的质量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溶液质量可能不变 D.可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3. (2010 上海.6)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欲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2倍的方法,最可行的是
  A.将20 g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10 g水
  B.将20 g销酸钾不饱和溶液蒸发掉10 g水
  C.在10 g 10 %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 g 40 %的硝酸钾溶液 D.在10 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0 g硝酸钾固体点燃
  4. (2010 上海.10) 6.4 g某物质R完全燃烧生成8.8 g CO2,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R+3O22CO2+4H2O,则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 R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② 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7.5% ③ 6.4 g R燃烧还生成了7.2 g H2O ④ R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64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5. (2012 绵阳.9)加热条件下.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如下反应,反应过程中两次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物质 P Q R W 第一次测得的质量40 4 3.6 4.8 /g 第二次测得的质量待测 13 12.6 10.8 /g A.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一定为P
  Q+R+W
  B.该反应R与W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3 C.两次测定之间生成W的质量为10.8g D.第二次测得P的质量为16g
  6. (2012 南充.12).3.0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CO2和1.8g水。则对该物质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 [来源:Zxxk.Com]
  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D.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
  7 .(2010 攀枝花.16)在反应X+2Y=R+2M中,当32gY与X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18gM,且生成的R和M的质量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R的质量比为
  A.4:11 B.16:9 C.8:11 D.32:9
  8. (2012 攀枝花.15)将丙醇(C3H8O)与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密闭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C3H8O O2 H2O CO2 X 反应前质量9.0 19.2 0 0 0 /g 反应后质量0 0 10.8 13.2 m /g A.表中m的值为3.8 B.物质X一定含有氢元素
  C.物质X一定不含有碳元素
  D.若氧气的质量为21.6g,则无X物质生成
  9. (2011 攀枝花.15)在A + B  C + D的反应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C和D为盐和水,则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此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C.若10 gA和15 g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D的总质量为25 g D.若A是氧化铜、C为铜,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10. (2011 攀枝花.16)有反应: 8A + 3B2  C2 + 6D(其中A、D是化合物,B2、C2是单质)。若13.6g A与21.3g B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2.1g D,已知C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4 B.16 C.32 D.35.5
  11.(2012 上海.46)取一定量的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含0.1mol H2SO4),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盐和水。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21世纪教育网
  A.6.4g B.3.2g C.1.6g D.0.8g
  四.计算题
  1.(2012北京.34)炼钢厂用含SO2的废气制备CuSO4.生产中,向混有CuO粉末的CuSO4溶液中通入废气,反应为:2CuO+2SO2+O2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58145/

推荐访问:化学方程式计算专题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