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黥刑是什么]黥刑

来源:信息简报 时间:2018-07-23 19:00:02 阅读:

【www.bbjkw.net--信息简报】

黥刑篇1:李白《嘲鲁儒》译文、赏析


  《嘲鲁儒》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唐开元末年初游东鲁时所创作的一首讽刺诗,全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嘲鲁儒⑴
  鲁叟谈五经⑵,白发死章句⑶。
  问以经济策⑷,茫如坠烟雾。
  足著远游履⑸,首戴方山巾⑹。
  缓步从直道⑺,未行先起尘⑻。
  秦家丞相府⑼,不重褒衣人⑽。
  君非叔孙通⑾,与我本殊伦⑿。
  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⒀。
  【注释】
  ⑴鲁,春秋时鲁国,在今山东省南部。鲁儒,鲁地的儒生。
  ⑵鲁叟,鲁地的老头子,指鲁儒。五经,指五部儒家经典,即《诗》、《书》、《礼》、《易》、《春秋》。
  ⑶章句,分析古书章节、句读。死章句,老死于章句之学中。
  ⑷经济策,治理国家的方略。茫,茫然,模糊不清的样子。两句意为:如果问鲁儒怎么样治理国家,就如坠烟雾,茫无所知。
  ⑸著(zhuó),穿。远游履(lǚ),鞋名。
  ⑹方山巾,古代一种方形头巾。
  ⑺从,沿着。
  ⑻“缓步”“未行”两句意为:慢吞吞地沿着直路踱着,未迈开脚步,宽大袖已拂起了地上的灰尘。
  ⑼秦家丞相,指李斯。
  ⑽褒衣,儒生穿的一种宽大的衣服。褒衣人,指儒生。
  ⑾叔孙通,汉初薛县(今山东枣庄薛城)人。据《史记·叔孙通列传》记载:刘邦建立汉王朝后,叔孙通曾到鲁地招集一批鲁生,为刘邦在秦仪的基础上重订朝仪,当时有两个儒生不肯去,说他的做法“不合古”。叔孙通讥笑他们说:“你们真是鄙儒,不知时变。”
  ⑿殊伦,不是同一类人物。两句意为:你还不如叔孙通能顺应时变,和我本来不是一路人。
  ⒀汶水,今山东大汶河。汶水滨,指鲁儒的故乡。
  【白话译文】
  鲁地老叟谈论《五经》,白发皓首只能死守章句。问他经国济世的策略,茫茫然如同坠入烟雾。脚穿远游的文履,头戴方山的头巾。沿着直道缓援迈步,还没抬脚,已掀起了尘土。秦相李斯不重用儒生,你也不是达于时变的通儒叔孙通,和我原本就不是同流。什么适合时代的形势都未晓得,还是回到汶水边去躬耕吧。
  【创作背景】
  《嘲鲁儒》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末年李白移居东鲁不久,有人认为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五年(727年)。李白寓居的瑕丘,就是今天的兖州,其地距孔子故里曲阜不过数十里之遥,正是“盛产”儒生的地方。李白来到这里,见到大批“鲁儒”,一旦与之交接,心所鄙之,因此写诗以讽。
  唐代是一个思想开放、自由的时代,除了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释、道二家在社会上的影响和势力也相当大。在开、天盛世成长起来的李白,接受了十分庞杂的思想影响,但儒家思想仍旧在李白思想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他所嘲讽的“鲁儒”,只是儒生中的一种人。自汉代以来,山东的儒学就有齐学与鲁学之分。大体说来,鲁学好古而齐学趋时,鲁学重章句而齐学重世用。汉高祖时的儒生叔孙通,就是属于齐学一派。他在天下初定之际,为了树立朝廷的权威,领命去鲁地征召儒生以共起朝仪。当时有两个儒生不肯前往,说:“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道:“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叔孙通带着三十个应征的儒生进京,为朝廷制订了成套的礼仪。汉高祖七年,长乐宫落成,高祖感叹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遂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李白所嘲讽的“鲁儒”,正是叔孙通所讥笑的那一类“不知时变”的“鄙儒”。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讽刺的对象是东鲁(今山东)的儒生。鲁地有儒者虽皓首穷经,却死守章句,不懂经邦治国之策。李白自视有“经济之才”、“王霸大略”,或曾受到某“鲁儒”的轻视和嘲笑,故以此诗反讥之。
  开头四句说,那些白发苍苍的“鲁叟”们,言必称“五经”,他们以毕生的精力,将《诗》、《书》、《礼》、《易》、《春秋》这几部儒家圣贤之书的章句背得滚瓜烂熟,学问可算是很大了。但是,假如向他们请教一下经国济世的方略,就如坠烟雾,茫然不知所对。这里将鲁儒的精通经书和不谙时务相对比,揭示了他们的无能本质。
  然而,标志着儒生身分的仪容却是丝毫马虎不得的。诗人接着以漫画笔法,活灵活现地描摹了鲁儒们迂腐可笑的举止:他们脚下穿着文饰考究的远游履,头上戴着平整端重的方山巾,不慌不忙,很有风度地上了大路,宽大的襟袖拖在地上,步子还未迈动,先扬起了一片尘土。鲁儒们故做庄严的神态与其实际上给人的滑稽感构成的对比,产生出一种喜剧效果;同时,鲁儒们外表的矜持与其内里的无能构成的对比,又更加突现了他们的迂阔。
  诗末六句,是诗人对鲁儒的评论,并且将自己摆进去与鲁儒加以对比,在这种对比中表达自己的积极用世思想。诗中采用了以古喻今的写法:当年秦始皇曾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下令没收天下的《诗》《书》等儒家之书,谁敢违抗,就施以黥刑,并被罚去筑城。当时,那些褒衣博带的儒生确是吃了苦头。李白对鲁儒们说:正像秦代那些儒生们的可悲遭遇一样,你们这些人断然得不到朝廷的器重;我虽然也崇奉儒学,但却要效法叔孙通,干一番辅弼朝廷的事业,绝不与你们为伍。你们既然对时务一窍不通,那么,就请回到老家的汶水边上种田去吧!结尾二句的嘲讽是极其辛辣的,令人如见鲁儒们的窘态,和李白飞扬跋扈的神情,也感受到了他的宏伟理想所迸发出的精神力量。

黥刑篇2:罚不当罪的成语故事


  战国后期,赵国出了一位着名的思想家,名叫荀况,人们把他的着作称为《荀子》。
  《荀子》这部着作共有三十二篇,其中一篇叫《正论》,是专门议论政治的。文中提出一个看法:国君要在百姓面前作出好的榜样。残暴的国君被推翻,如夏桀被商汤打倒,商纣被周武王消灭等,这些都是好事而不是坏事。
  荀况主张刑罚要严明,犯罪的应根据罪行的大小,给予相应的处罚。如果杀人的不偿命,伤人的不判刑,那就会纵容犯罪,扰乱社会。有人说:“古代没有肉刑,只是象征性地用刑。比如不使用黥刑(古代在犯人脸上刺刻涂墨的刑罚,又称墨刑)而用墨画脸来替代;不使用劓刑(古代一种割掉鼻子的酷刑),而用戴上草做的帽子来替代,这种办法在混乱的现在是行不通的。如果继续这样做,犯罪的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犯罪行为将越来越多。
  在阐述了上面这些情况后,荀况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地位要和品德相称,官职要和才能相称,赏赐要和功劳相称。如果不是这样,弄得地位和品德不相称,官职和才能不相称,赏赐和功劳不相称,处罚和罪行不相称,那就会带来极大的不幸和严重的后果。
  ——《荀子·正论》
  【求解驿站】表示处罚过宽或过严,与所犯的罪行不相称。罚,处罚;当,相当,相称。
  【活学活用】赏不当功则不如无赏,~则不如无罚。
  【妙语点拨】荀况期望国家通过罪罚相等,对犯罪行为起到震慑作用,进而维护封建统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日益发展,如今明目张胆地枉法裁判、违规执法已不多见,但也并未销声匿迹。“罚熊冬眠”“罚鱼淹死”更多地表现为重罪轻判、轻罪不究等罚不当罪的现象。中国的矿难为什么频频发生,连绵不绝?罚不当罪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罚不当罪现象小觑不得,否则将直接威胁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黥刑篇3:嘲鲁儒诗词鉴赏

  嘲鲁儒 李白
  鲁叟谈五经,
  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
  茫如坠烟雾。
  足著远游履,
  首戴方山巾。
  缓步从直道,
  未行先起尘。
  秦家丞相府,
  不重褒衣人。
  君非叔孙通,
  与我本殊伦。
  时事且未达,
  归耕汶水滨。
  李白诗鉴赏
  这是一首讽刺诗,讽刺的对象是东鲁(今山东)的儒生。
  唐代是一个思想开放、自由的时代,除了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释、道二家在社会上的影响和势力也相当大。在开、天盛世成长起来的李白,接受了十分庞杂的思想影响,但儒家思想仍旧在李白思想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他所嘲讽的鲁儒,只是儒生中的一种人。自汉代以来,山东的儒学就有齐学与鲁学之分。大体说来,鲁学好古而齐学趋时,鲁学重章句而齐学重世用。汉高祖时的儒生叔孙通,就是属于齐学一派。他在天下初定之际,为了树立朝廷的权威,领命去鲁地征召儒生以共起朝仪。当时有两个儒生不肯前往,说: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道: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叔孙通带着三十个应征的儒生进京,为朝廷制订了成套的礼仪。汉高祖七年,长乐宫落成,高祖感叹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遂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李白所嘲讽的鲁儒,正是叔孙通所讥笑的那一类不知时变的鄙儒。
  《嘲鲁儒》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末年李白移居东鲁不久。李白寓居的瑕丘,就是今天的兖州,其地距孔子故里曲阜不过数十里之遥,正是盛产儒生的地方。李白来到这里,见到大批鲁儒,一旦与之交接,心所鄙之,因此写诗以讽。
  开头四句说,那些白发苍苍的鲁叟们,言必称五经, 他们以毕生的精力,将《诗》、《书》、《礼》、《易》、《春秋》这几部儒家圣贤之书的章句背得滚瓜烂熟,学问可算是很大了。但是,假如向他们请教一下经国济世的方略,就如坠烟雾,茫然不知所对。这里将鲁儒的精通经书和不谙时务相对比,揭示了他们的无能本质。
  然而,标志着儒生身分的仪容却是丝毫马虎不得的。诗人接着以漫画笔法,活灵活现地描摹了鲁儒们迂腐可笑的举止:他们脚下穿着文饰考究的远游履,头上戴着平整端重的方山巾,不慌不忙,很有风度地上了大路,宽大的襟袖拖在地上,步子还未迈动,先扬起了一片尘土。鲁儒们故做庄严的神态与其实际上给人的滑稽感构成的对比,产生出一种喜剧效果;同时,鲁儒们外表的矜持与其内里的无能构成的对比,又更加突现了他们的迂阔。
  诗末六句,是诗人对鲁儒的评论,并且将自己摆进去与鲁儒加以对比,在这种对比中表达自己的积极用世思想。诗中采用了以古喻今的写法:当年秦始皇曾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下令没收天下的《诗》《书》等儒家之书,谁敢违抗,就施以黥刑,并被罚去筑城。当时,那些褒衣博带的儒生确是吃了苦头。李白对鲁儒们说:正象秦代那些儒生们的可悲遭遇一样,你们这些人断然得不到朝廷的器重;我虽然也崇奉儒学,但却要效法叔孙通,干一番辅弼朝廷的事业,绝不与你们为伍。你们既然对时务一窍不通,那么,就请回到老家的汶水边上种田去吧!结尾二句的嘲讽是极其辛辣的,令人如见鲁儒们的窘态,和李白飞扬跋扈的神情,也感受到了他的宏伟理想所迸发出的精神力量。
[嘲鲁儒诗词鉴赏]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57967/

推荐访问:黥刑是什么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